大炮

武器家族
(重定向自土炮

大炮又称火炮[1],是利用机械能化学能(火药)、电磁能来发射弹体,其射程超过单兵武器射程的武器。英语对“Artillery”的定义也包含射箭机投石机等大型非火药武器在内。炮是指火炮,用火药的远距离杀伤武器。炮是指一种能发射铁石铁丸或炮弹的重型兵器。

意义

编辑

汉字中石部的“砲”原指投石机与其弹,后也指由投石机发射的燃烧物后也指由投石机发射的纵火物爆裂物[2]后也指大型管身火器。宋代之前石部的“砲”与火部的“炮”不同义,火部的“炮”只有“烧烤”的意思,宋代之后火部的“炮”逐渐有石部的“砲”的意思。“火砲”与“火炮”最初皆指发射燃烧物或爆裂物投石机与其炮弹,明后才指大型管身火器。[3]

火炮在现代指口径不小于20毫米(0.78英寸)的管身射击武器。口径小于20毫米的管身射击武器称为枪械。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炮管、炮尾、炮闩等。炮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历史

编辑
 
金门国家公园翟山坑道展示的40毫米双管炮(右)与3英寸50倍单管炮(左)。

古代的大炮指投石机等大型投射武器,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与东方的中国都曾使用此类武器。

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公元8世纪后中国发明火药后,逐渐开始用投石机发射火药弹,唐哀帝郑璠攻打豫章,曾“发机飞火烧龙沙门”,这种“发机飞火”并非指管形的火炮与炮弹,而是一种称作炮的投石机投出的火药球。[4]

隆兴元年(1163年)魏胜驻守海州时,制造出火石炮,这也是指投石机与其扔出的炮弹,而非今日的管形火炮。

现在管形火炮的起源应是南宋的突火枪与元朝时的火铳,这两者又称火筒。据李约瑟指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火铳出土于中国黑龙江,制造时间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目前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5]。然而在1987年9月武威在发现的武威铜火炮英语Wuwei Bronze Cannon才可能是最古老的火炮。元明时火铳分别朝向单兵化与大型化发展,元代著名的大型火铳为碗口铳,大型化的火铳出现后也继承了火炮与炮的名称。

英国人在1326年制作金属火炮,在1331年弗留利地区奇维达莱的围城战场上就使用过类似且小型的火铳。[6]与此同时,14世纪欧洲文献这时期的彩图有围城战役中使用的火炮,另外,在瑞典的洛书特瑞典语Loshult附近也出土过火铳,年代在1326至1346年。公元132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订购了金属制大炮,交易文件还保留到今日。爱德华三世在1327年跟苏格兰人作战中和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克雷西会战曾使用大量火炮。元末于(1332年)曾在部队中装备了金属炮管火炮-青铜火铳(口径105毫米,滑膛前膛火炮),是现今火炮的鼻祖之一。 火炮在欧洲刚投入战场时,大致上分长炮与臼炮两种。长炮的铸造法与水桶类似,再用桶箍加固炮身;而臼炮则直接采用青铜铸造失蜡法。 现代化的火炮来自1897年的法国加农炮French 75,它附加油压避震器以大幅减少射击时的后座力,这避震器源自德国工程师Konrad Haussner,他原本想将专利卖给克鲁伯军火公司,但克鲁伯公司认为设计仍有问题未购买,之后法国炮兵中校研究跳过 Konrad Haussner的专利,另外设计新的避震器用在火炮上,这技术于1897年成功,成为现代化火炮的原型。

图辑

编辑

分类

编辑

近古

编辑

现代

编辑

按照弹道特性可以分为:

按照用途分可以分为:

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

  • 固定式(固定于船舰炮塔,仅能旋转和调整高度,无法移动)
  • 牵引式(由其他军用车辆牵引)
  • 自行式(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Artillery))

按照炮管分类可以分为:

按照炮弹推进方式可以分为:

  • 化学能推进 (如使用火药或炸药发射炮弹,为目前绝大多数的火炮所采用)
  • 电磁推进,如电磁炮(Railgun)和线圈炮(Coilgun)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異體字「礮」與「礟」的字義比較.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2. ^ 南宋杨万里《海蝤船赋》序云:“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欲济江,虞允文伏舟七宝山,舟中发一霹雳坠炮,坠水中,硫磺得水,火自跳出,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霞,眯其人马之目,金兵大败。”对此,清梁章钜《浪迹丛谈》“炮考”,考证炮如何演变为炮。
  3. ^ 刘旭. 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 大象. 2004: 163. ISBN 9787534730283. 
  4. ^ 刘旭. 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 大象. 2004: 15. ISBN 9787534730283. 
  5. ^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Military Technology : The Gunpowder Epic 5(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293 [2015-09-08]. ISBN 978-0-521-3035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6. ^ Clifford J. Rogers. Military Revolution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Clifford J. Rogers (编).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Debate: Readings on the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of Early Modern Europe. Westview Press. 1995: 65. ISBN 0-8133-4658-4. 
  7. ^ Montague Rhodes James, ed., The Treatise of Walter de Milemete, 1913, p. 140, cited in Robert Douglas Smith, The Artillery of the Dukes of Burgundy, 1363-1477, p. 10 ISBN 978-1-84383-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