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22°20′17.14″N 114°09′36.08″E / 22.3380944°N 114.1600222°E
李郑屋古墓博物馆 | |
---|---|
成立 | 1955 |
地址 | 香港九龙长沙湾东京街41号 |
类型 | 历史博物馆 |
网站 |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
地图 | |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英语:Lee Cheng Uk Han Tomb Museum)位于香港九龙,属于香港法定古迹。古墓中的砖上写有“大吉番禺”, 一些学者例如萧国键、吕沛铭认为墓中主人应为当时的贵族或官员,但墓中主人是谁至今仍成谜。
历史
编辑1955年8月,香港政府为应付市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计划在李郑屋村兴建李郑屋邨徙置大厦。当建筑工人于同年8月9日进行山坡夷平工程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于是带领学生前往研究发掘。据当年的老街坊回忆,在汉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着古物运离现场。[1]参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学家评估后,市政局加建了钢筋水泥硬壳,以保护汉墓免受风雨侵蚀。汉墓于1957年由市政局接管及开放予公众参观,墓内的出土文物都陈列在汉墓旁的展览馆内。1988年12月,李郑屋汉墓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至于墓主身份就众说纷纭,一直是个谜,有学者认为是盐官。资深旅行家,同时也是民间历史学者的吕沛铭先生则认为是东汉末年的避难贵族[2]。
由2005年1月起,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进行一系列的复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顶部加建一个使用聚四氟乙烯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渗漏,减低被侵蚀的机会,耗资达$100万港元。墓室过去都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去保护它,在1970年代的香港教科书所见,当时的墓室外围亦只是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直至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护设施,并在墓内装设控制湿度的装置。现今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室的内部情况。
建筑
编辑根据考古学家推断,该墓建于东汉时期。于汉墓中出土了58件文物,当中包括至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陶屋模型和各种陶器及青铜器等。然而,汉墓中并未发现任何骸骨。
汉墓的布局为十字形,一共有4个墓室,分别为前室、后室、右耳室及左耳室。中部为穹窿顶。入口墓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坏。
墓室属砖室墓,由平均长40厘米、阔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砖块砌成。大部分墓砖为素面,但有部分砖块的侧面刻有10多种花纹及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历”及“薛师”。“薛师”可能是制造墓砖的工匠的名字[3]。
展览
编辑汉墓现时已成为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一个博物馆。由于需要稳定汉墓内的温度和湿度,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透过装嵌在墓道门口的玻璃墙窥探墓室内部情况。而汉墓旁边的展览馆。除了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和“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以文字、照片、地图、照片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
-
李郑屋汉墓
-
汉墓入口
-
博物馆的一隅
-
陶鼎
-
陶屋模型
交通
编辑交通路线列表 |
---|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
延伸阅读
编辑-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李郑屋汉墓(该馆,2005年10月,ISBN 962-7039-53-5)
- 吕沛铭《李郑屋汉墓》2005年8月(来源:正刚旅行队《旅行家》年刊)
参见
编辑参考
编辑- ^ 详见1999年8月11日《星岛日报》
- ^ 《旅行家》杂志(正刚旅行队成立33周年特辑)香山学社出版,香港 2005年夏)
- ^ 尔东. 周海燕 , 编. 《香港歷史之謎》. 香港: 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页72. ISBN 978-962-973-634-7.
^ 详见1999年8月11日《星岛日报》 移至 ^ 《旅行家》杂志(正刚旅行队成立33周年特辑)香山学社出版,香港 2005年夏) 移至 ^ 尔东. 周海燕, 编. 《香港历史之谜》. 香港: 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页72. ISBN 978-962-973-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