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广播剧是以粤语(即广东话, 又称广州话、白话)演绎的广播剧播音员纯以对白、声效与音乐来表现故事,电台、收音机是其最重要的播放媒界。在电视娱乐尚未普及之时代,粤语广播剧就是粤语社群最重要的娱乐。粤语广播剧始于广州,兴盛于香港,辐射到东南亚华人社群,甚至全球各地华人粤语社群,是粤语、广东文化以至华人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广东 编辑

广东,是粤语族群的祖居地,也是粤语为母语的人口最多、最集中之地。广东的首府广州就是粤语广播剧的诞生地。

粤语广播剧诞生 编辑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广州的经济、民生、娱乐复苏。其时广州的电台会邀请戏班播放粤剧,邀请说书人“讲古佬”在电台以一人旁白作第三者角度主讲民间传奇、广东民间流行故事。将茶楼与戏棚的表演搬上电台,可视为粤语广播剧的雏形。 1946年,广东风行电台台长邀请李我在电台表演。李我以粤剧与电影所学,发挥个人天赋,开创单人讲述的广播剧,即《天空小说》前身,一人以不同声线分演不同角色,自创的故事内容都是来至当时社会生活的点滴,一反说书人讲故事旧事的传统,贴近社会脉搏,赢得听众共鸣,影响传遍省港澳。李我开创的演绎方式,取材现实生活的故事剧情,是为粤语广播剧的划时代开端。[1]

  • 《萧月白》:李我第一出广播剧,连续数月,广州为之哄动。故事更被改编为电影、粤剧。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统治,娱乐要为政治服务,丧失创作自由。广州的粤语广播剧发展停济不前。1980年代中国开放改革,广东各电台的粤语广播剧复兴。广东各电台的风格仍然很传统,与相声说书无异,即使剧本是新颖的卫斯理科幻小说,一人旁白主讲剧情、一人分演数角的演绎方式仍然很受推崇,当中以张悦楷林兆明为表率;多名播音员合作的广播剧不及香港流行。邻近香港的民众都接收香港的电台讯号、聆听香港的粤语广播剧。而且,此时已经是电视普及、影像娱乐普及的时代。广州、广东省的粤语广播剧发展未曾经历辉煌发展。

香港 编辑

  • 49年后,香港取代广州成为粤语文化中心,粤语广播剧在香港经历了黄金年代。
  • 电台广播与粤语广播剧的发展,跟港英政府主动发牌、打破垄断有莫大关系。[2]
  • 大量电台原创广播剧被改编为电影

晨曦之光:50年代 编辑

二次大战之后,香港电台也会邀请话剧舞台剧团在电台演出,是为广播剧初形。其时多采用舞台名剧,如《雷雨》、《家春秋》三部曲等;音响效果亦沿用舞台上的方法,例如雷声是以健身“哑铃”在长长的木板上滚动发出隆隆声响,雨声则筛动豆粒而成。[3] 1949年,李我加盟香港丽的呼声,将《天空小说》带到香港,革新香港粤语广播剧。

当年市民大众之娱乐,除了看电影和粤剧之外,便是收听电台的节目,特别是广播剧,凡有广播剧播出的当日,报章便刊登该剧之详细资料,如担任播演之剧社或团体名称、剧名、剧情、播演者及工作人员名单、播出时间等等,应有尽有,图文并茂,方便市民大众按时收听。

港英政府先后于1949年与1959年发出广播牌照与丽的呼声商业电台。为了争逐市场,丽的呼声与商业电台推出大量广播剧。到了60年代,粤语广播剧从单人饰演为主变成多人饰演的“群戏”为主,将粤语广播剧推进黄金时代。

丽的呼声 编辑

1949年,英资有线广播电台“丽的呼声”成立香港丽的呼声,重金礼聘李我加盟。[4] 李我的《天空小说》、方荣的说书风格讲通俗故事,及邓寄尘之谐剧是丽的呼声三大台柱。其后有锺伟明单人讲述的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等。50年代末,跟今日模式近似、集体制作的广播剧开始流行,推出大量多人饰演的广播剧节目。[5]
长篇广播之热潮掀起,比如有改编自作家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又有“人海传奇”、“文艺小说”、“社会小说”、侦探故事《郭林探案》、吕启文“夜半奇谈”等等。因为大受听众欢迎,很多都被电影制片商购买版权,拍成电影,公映时亦非常卖座,其中代表为林凤张英才主演《街市皇后》。[6] 不但广播剧大受欢迎,播音员更有如明星。1964年,沿于西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制作广播剧《改造小姐》,大受欢迎,更拍成了粤语片,由丽的播音员谭炳文高亮张雪丽何雪凝担纲演出。[7][8]
其时丽的呼声的播音员还有李平富梅梓艾雯周永坤李明婉雯等等。香港丽的呼声首创将广播剧录音,并寄送到新加坡吉隆坡当地丽的呼声播出,红遍星马。[10] 1973年,香港丽的呼声结束电台业务,转营丽的电视。丽的之播音员大多转投入电视电影配音业务。

商业电台 编辑

1959年,商业电台启播,推出大量广播剧吸引听众。及原子粒收音机日渐普及,商台大气电波广播更加方便,极受欢迎,直逼十年有线直播经验之丽的呼声。1963年商台增辟第二个中文频度。又以月薪制从丽的呼声罗致了出色播音员如李我萧湘陈曙光等,还有尹芳玲林彬杨广培金刚金贵马淑述朱雪梅等等,阵容鼎盛。当时的著名的广播剧有《蓝灯小说》、《蔷薇之恋》、萧湘《伦理小说》、林彬《大丈夫日记》等等。[11]
1967年,是时香港的亲共组织发动六七暴动林彬在商台的时事评论节目怒骂“左仔”暴徒,被复仇烧死。为此,商业电台制作了长寿广播剧《18楼C座》,每日播出半小时,以生活片段议论时事民生,嬉笑怒骂,讽刺时弊,引起香港人共鸣。节目至今已近五十年。[12] 播音员金刚饰演的周老板与周记茶餐厅,更为无线电视模仿,开拍了红极一时的处境剧集《香港八一》。


如日中天:70年代 编辑

广播业到了六十年末、七十年代初,竞争相当激烈,丽的呼声、商业电台和香港电台三国鼎立,广播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其时,无线电视广播开始普及,丽的呼声转营电视业务而放弃电台广播。即使如此,一众工厂“打工仔”一边工作一边聆听收音机的电台广播剧仍然是不可或缺。[13] 此时,香港电台投入众多资源推出大量广播剧,粤语广播剧到达颠峰。1983年,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播音人》就是表现了电台广播剧的黄金岁月。

香港电台 编辑

此前,香港电台重视新闻、资讯传播、音乐、戏曲,并不特别重视广播剧。当时参加广播剧工作的都是业余居多,比如邀请话剧团现场演出之类,或邀请其他电台的播音员情商演出。迟至1961年香港电台才出现录音制作的广播剧。
1970年起,香港电台改变政策,为了争取听众,投入大量资源,每星期推出半小时之广播剧节目五十二个,一小时之世界名剧一个。香港电台广播剧组增加庞大人员,不但招揽了丽的呼声的知名播音员锺伟明吕启文梅梓等加盟,也有来至电影界、戏曲界人士何楚云张雪丽朱克,还有新进播音员如黄兆强张炳强锺志明陈炳球曾永强李夏威李学斌熊德诚林友荣温泉李安求朱曼子曾励珍龙宝钿谢蕴仪杨丽仙车森梅等等。这班出色的播音员,成为港台广播剧的骨干,一直活跃至今。广播剧令播音员家传户晓,其中,葛剑青潘志文颜国梁更被电视台挖角,播影视三栖,红极一时。[14] 港台播音训练出身的,不少进身为粤语配音员,为电影、电视配音,其中如张炳强刘昭文翟耀辉等仍然活跃于配音业界。
广播剧从传统《施公案》、《聊斋》,到卫斯理科幻小说;冯嘉的《奇侠司马洛侦探系列,到改编女作家严沁岑凯伦林燕妮亦舒的小说,还有改编名著如《傲慢与偏见》、莎士比亚李尔王》等,种类包罗万有。[15][16]
除了广播剧种的播音员,港台有时邀请电视明星充当广播剧主角。1981年起,更改编金庸长篇武侠小说作广播剧,每套长达一百集。1983年广播剧组更与文教组合作,推出中国历史教育广播剧《中华五千年》,大获好评,一直播至2000年,共九百集完结。
80年代中期,香港电台第二台一班年轻人主持、唱片骑师以新观念新思维制作都市新时代的广播剧。其中郑丹瑞小男人周记》更是红极一时,剧本被发行成小说、改编成电影、改编成电视节目。

商业电台 编辑

商台财力比不上香港电台的政府资源,后期的广播剧产量无法与港台匹敌。到了70年代末,商业二台开始推广年轻人节目、音乐节目,广播剧之于商台已经不比从前。1987年,商台播音员金贵钱佩卿等,跟配音员朱子聪卢雄陈永信周庆梁等联合制作《卫斯理》广播剧系列,亦是一时佳作。


夕阳余辉:90年代 编辑

80年代后期,广播剧地位开始衰落,香港的电视剧、港产片、流行曲影响力远远抛离。即使第三个电台新城电台创立,再也没有以广播剧竞逐作为竞逐市场的手段。同时,论政节目成为新兴趋势。论政节目比较易于制作,只需几个主持清谈;相反,广播剧,要找编剧、演戏、场务、混音,牵涉几多人力物力。既然广播剧以不再流行,电台计算成本效益,遂大量删减广播剧时数。[5]

九十年代中期,商台主导过一系列精致浪漫的偶像广播剧,以粤语流行歌星做最红男角配最红女角,轮流对戏谈情,宣传品靓过今天的唱片封套。那是个连广播剧主题曲都唱到街知巷闻的年代。广播剧一度中兴。[17]

踏入2000年,粤语流行曲市场萎谢,广播剧亦无以为继。各电台播出广播剧之时间只有全盛时期百份之二、三十左右,似乎粤语广播剧已是夕阳行业。[18]

商业电台 编辑

1994年,梁朝伟杨采妮《初恋无限次》与郭富城彭羚《变爱1/2》在商业二台播出,开始了一系列偶像广播剧,震撼青少年,将广播剧从成年、长者听众群带入年轻人世界。此后一众明星偶像如刘德华、张学友、林忆莲等都牵头参与广播剧,声势一时无两。
同时,当时一些电影上画前亦会邀请电影主角在商台制作广播剧,作为电影的宣传:
商台亦率先开始用电脑科技配声效,取代五十年来的舞台剧式实物声效。卓韵芝泡制《芝see菇bi Family》广播短剧,利用变声器来一人分饰数角,声线已完全认不出是来自同一人;有时也邀请明星参加,成为特辑广播剧。其他商台年轻主持亦持续制作不少广播剧。

新城电台 编辑

1996年新城电台改革之后,仿效商台制作偶像广播剧,邀请红星如张国荣刘德华古天乐等等,亦颇有成绩。其中刘德华郑秀文孤男寡女》一剧不但出版小说,更改编成电影大收旺场。又首创将日本动画《机动战士0079》改编为广播剧,是为一时佳话。新城亦与香港新生代爱情流行小说作家怀钰合作,将其小说作品改写为广播剧,邀请歌手与电影电视演员参与:

香港电台 编辑

香港电台广播剧组并未有制作偶像广播剧,只邀请明星、演员、歌手担纲主角,但已无法挽回衰落之势。1999年起,香港电台力挽狂澜,再度制作长编广播剧:《书剑恩仇录(1999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金瓶梅(1999年)、《鹿鼎记(2000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二月河改编《雍正皇帝(2001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邀请明星陈奕迅郑少秋黄秋生担纲主角;更邀得老牌播音员、年轻主持,连同前辈与新进配音员演出,比如李学儒周永坤周庆梁戴伟光龙天生周永光卢雄潘文柏罗伟亮刘昭文周文瑛等等合演,可说是最美丽的日落余晖。2003年后,香港电台广播剧组解散,是为时代终结。此后,港台只是偶然制作广播剧特辑:重新演绎李我名著《萧月白》(2004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将七十年代社会实况电视剧《狮子山下》改编 (2006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不过,香港电台改为将五十年来录下的广播剧声带数码化,在深宵时段重播,或精选放到网上重温,成为时代见证。
除了香港电台广播剧组外,个别节目亦会制作广播剧,例如: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 编辑

星马拥有海外最庞大的华人群体,吉隆坡的粤语社群尤其庞大,拥有自己的粤语电台。粤语广播剧亦极受欢迎。传统的有古风“讲古佬”说书人李大傻冯静萱演讲民间传奇。同时,丽的呼声在星洲、吉隆坡两地播放香港丽的呼声广播剧,大受欢迎,谭炳文何雪凝高亮李平富锺伟明都是老一辈人耳熟能详的香港广播剧艺员。

1973年香港丽的呼声结业后,吉隆坡丽的呼声廿年来先后招募五期话剧团,制作自己的广播剧,闲时还会出外表演话剧。周杞武梁观友郑美英廖日豪关瑞琼刘玉葵罗冰心梁甘玉朱广威林淑萍陈峰戴桓鹏郑祺源叶宝圣童沁等成了后期广播剧粉丝熟悉的声音演员。这些广播剧设合本地民风民情,听众更有共鸣。七十年代即使黑白电视也非人人负担得起,电台与广播剧就是最受欢迎的大众娱乐。播音员就是明星,风靡许多年轻人。1973年吉隆坡丽的呼声首次公开招募话剧组员,反应热烈,报名人数接近1000人,只录取九十多人接受培训,广播剧也是明星梦的开始。

到了90年代,广播剧地位下降。原初广播剧占有五个时段,到今天只剩下中午12点的黄金时段。1997年12月31日丽的停播,粤语话剧组转投 FM988无线电台旗下,粤语话剧组之后改名为988广播剧团。不过,似乎大马本地的歌影视娱乐视业不及香港发达,始终无法动摇广播剧的根基。FM988电台中午12点的广播剧始终是各电台同时段的收听率冠军,每逢周末重播的经典广播剧,也是最多人收听的时段。[10][19][20]

网络时代 编辑

2000年后互联网兴盛、电脑普及,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纷纷建立自己网页,不但推出网上直播,又在网页推出广播剧重温,令全球各地华人更易接触粤语广播剧。互联网成为了电台另一个广播媒界,直逼大气电波数码广播。同时,不少粤语广播剧爱好者当年将电台广播剧录音,他们将这些珍藏的卡式录音带制成电脑档案,贴到讨论区、Youtube与同好分享,互联网将这些广播剧传遍各地,老一辈的能重温当年心爱剧作,年轻的一代能接触到黄金时代的巅峰之作。广东或海外一些小型电台亦直接重播这些网上收集来的经典之作,延续了粤语广播剧的寿命。

网络电台 编辑

2006年起,香港率先诞生网络电台,利用互联网广播,不需要投资发射站,经营成本大幅下降,听众群遍布海外香港移民与粤语社群。此后十年,不同的网络电台在香港成立。其中,大型网台香港人网萧定一合作制作粤语广播剧,水准直逼传统电台。[21][22] 卓韵芝黎明亦曾制作广播剧在互联网播放。可是,网络电台仍然难以收资平衡,收入有限,绝少愿意投资大量人力物力制作广播剧。因此,广播剧在网络电台仍然是十分罕见,未成气候。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早期广播:天空小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电台“广播穿梭75年”,2003年。
  2. ^ 颜美玉:广播七十五年系列(一)天空小说与广播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网页“传媒透视”,2003年7月15日。
  3. ^ 锺伟明:广播剧光煇岁月话当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网页“传媒透视”,1998年7月15日。
  4. ^ ([//web.archive.org/web/20161014015645/http://www.rthk.org.hk/broadcast75/topic01c.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早期广播:丽的呼声]] ,香港电台“广播穿梭75年”,2003年。
  5. ^ 5.0 5.1 “岁月留声2:当年经典 留得声音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3年4月6日。
  6. ^ YouTube上的《街市皇后》林凤、张英才
  7. ^ 〈收音机的一些人和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西环的黄金岁月”,2014年6月11日。
  8. ^ YouTube上的《改造小姐》
  9. ^ 故事讲述梅梓新婚的苦况,受丈夫的女儿讨厌,前妻又来挑拨,做人后母甚艰难。
  10. ^ 10.0 10.1 【播音人讲古仔】广播剧‧讲古仔听古仔‧拌饭好时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洲日报》“星洲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3月28日。
  11. ^ “黄金岁月:商台崛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广播穿梭75年”,2003年。
  12. ^ “岁月留声1:18楼C座悲喜45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2013年4月6日。
  13. ^ “岁月留声2:当年经典 留得声音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3年4月6日。
    67年TVB开台,亦未有将广播剧打残,而七十年代更是广播剧全盛时间,港台每周播放广播剧达52.5小时,从爱情伦理恐怖悬疑文教历史到艳情剧,种类包罗万有。郑启明、张碧贤:“七十年代是香港工业起飞期,劳动阶层双手忙工作,闲着双耳,正好用来追剧。有前辈说,当时工厂请工人,会讲明准你听收音机,当成是福利之一。当年麦润寿去探工人,下午四点钟,全部开台听悲欢离合剧。电视是放工才看、广播剧是返紧工听。”
  14. ^ “黄金岁月:悲欢离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广播穿梭75年”,2003年。
  15. ^ 「香港電台精選廣播劇」.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1). 
  16. ^ “香港广播剧数据库”:香港电台
  17. ^ “岁月留声3:今时今日 录广播剧好奢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3年4月6日。
  18. ^ 锺伟明:〈广播剧光煇岁月话当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电台网页“传媒透视”,1998年7月15日。
  19. ^ YouTube上的《988广播剧》戏味人生,贴身演绎
  20. ^ 988广播剧--简介片头
  21. ^ 〈萧定一搞揞名广播剧出卖新欢旧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09年5月13日。
  22. ^ 〈萧定一开名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ACE》,第104期(2009年05月20日)。
    “ 搞咗个网上电台“ Myradio”嘅萧定一,因为平日听埋唔少娱乐圈八卦新闻,最近索性喺电台搞咗个新广播剧叫〈C1色生活〉,开咪声演萧真人,集集“揞名爆”艺人隐私咁话 ...”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