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

1856年至1915年存在的立陶宛博物館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立陶宛语Senienųmuziejus波兰语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国贵族、考古学家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于1856年,在闲置的维尔纽斯大学校舍中创办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博物馆。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国境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虽仅有少数馆藏由现代立陶宛国家博物馆保存,仍被认为是该馆前身。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与考古学委员会(事实上的考古学学会)是立陶宛受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学机构,展示许多历史文物、让游客怀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国,并满足立陶宛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义情怀。1865年,博物馆馆藏数量增长至67,000多件,包括已闭校之维尔纽斯大学收藏的矿物与动物标本、已关闭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图书馆馆藏,以及当地贵族捐赠的文物。[1]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
Senienųmuziejus(立陶宛语)
Muzeum Starożytności(波兰语)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主大厅,创始人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位于画面左侧。
成立1856年4月29日,​168年前​(1856-04-29儒略历1856年4月17日)
关闭1915年,​109年前​(1915
地址 俄罗斯帝国维尔纳
坐标54°40′58″N 25°17′16″E / 54.68278°N 25.28778°E / 54.68278; 25.28778
建立者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
地图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在立陶宛的位置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在立陶宛的位置

1863年,一月起义失败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被重组、国有化,所有和前波兰立陶宛联邦有关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博物馆则改组为新成立的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附属机关。改组后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被用于推动俄罗斯化政策,展示许多俄罗斯帝国或东正教会相关文物。至此,维尔纽斯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国文化重镇,逐渐化为俄罗斯帝国省级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兰-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导地位。[2]虽然如此,博物馆仍持续营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重要馆藏皆被疏散至鲁缅采夫博物馆;遗留在维尔纽斯且未于战火中消失的少数馆藏,则由其他博物馆保存,包括立陶宛国家博物馆、立陶宛美术馆及维尔纽斯大学地质学与动物学博物馆等。

历史

编辑

1855年-1864年:波兰-立陶宛文化重镇

编辑
博物馆游客[3]与馆藏捐赠者[4]数目
(博物馆仅在周日开馆)[5]
年份 游客数 捐赠者数
总计 男性 女性
1856年(4月起) 7,151     ?
1857年 11,800 8,559 3,241 ?
1858年* 4,031 2,940 1,091 195
1859年 7,470 5,218 2,252 179
1860年 9,048 6,647 2,401 293
1861年 6,151 4,790 1,361 259
1862年 10,360 8,140 2,220 323
1863年 6,884 5,395 1,489 166
1864年 7,482 6,054 1,428 136
总计 70,377 47,743 15,483 1,551
* 备注:1858年有4个月份的游客统计数据遗失。
当时维尔纽斯市人口数约5万人左右,可供比较。[6]

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是一个狂热收藏家和考古学家,1843年游览斯堪地那维亚国家后,决定返国创办历史博物馆。[3]1846年,他在自己位于安塔卡尼斯英语Antakalnis的住家中设置古物展览室英语Cabinet (room),对公众开放。[7]1848年2月,他向俄国政府请愿,希望能建立一个省级博物馆,并要求政府提供场地和资金。他设想的博物馆分成四大部门,兼顾传统与进步:自然(矿物、植物、动物)、古代(考古文物、钱币、奖章、艺术品)、图书馆(出版品、手稿、版画)和经济(农业、设备模型、家庭用品)[2],但被俄国政府否决。1851年,他向政府承诺,若政府同意建立博物馆,他愿意捐出自己的收藏品;这次他的提案获得较多支持,但沙皇尼古拉一世仍要求他拟定更详尽的提案与筹备规划。[4]历经俄国官僚漫长拖延后(例如,蒂斯兹基埃维茨兹拒绝提供他承诺捐赠的收藏品清单、国家教育部内政部英语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Russia)间针对已关闭之天主教堂、修道院档案应如何处理的漫长讨论)[4],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年5月11日(儒略历4月29日)核准设立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及临时考古委员会。1856年4月29日(儒略历4月17日),博物馆举办盛大的开幕仪式。[6]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开馆时的展览重点为历史和考古学,比蒂斯兹基埃维茨兹最初的构想窄很多。[2]博物馆位于1831年闭校的维尔纽斯大学中,现址为该校图书馆英语Vilnius University Library弗朗西谢克·斯马格列维奇英语Franciszek Smuglewicz大厅。馆方修复该建筑,著重清理、修复斯马格列维奇的绘画和壁画。1856年至1857年,博物馆扩大规模,该大厅二楼(原耶稣会图书馆)及三楼(原维尔纽斯大学矿物学展览室)也交由该馆使用。[5]二楼改作为附设阅览室及鸟类学博物馆(以康斯坦蒂·泰森豪兹英语Konstanty Tyzenhauz的收藏为基础),三楼以原维尔纽斯大学矿物学展览室10,000多件矿物和相关文物为基础,改作为矿物学和自然史博物馆。[5]虽然自然史领域馆藏丰富,但该领域从未成为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展览重点。[2]开馆后,博物馆迅速扩大收藏,由历史爱好者、各类协会和组织捐赠。1858年时,该馆捐赠者名单已记录195人;1862年增至323人。[4]馆藏数目则由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最初捐赠的6,000件文物,增长至1865年时的67,000多件文物。[1][8]

1858年至1862年间,扬·卡齐米日·威尔辛斯基英语Jan Kazimierz Wilczyński印制《维尔诺古物博物馆》(Musée Archéologique de Wilno)摄影集,介绍该馆部分收藏:维尔纽斯大学权杖与印玺、立陶宛大公肖像、奖章及考古文物等。[5]1858年9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参访博物馆,同意指定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为该馆和临时考古委员会的监护人与赞助人。[5]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为门票收入、会员会费及捐款。[9]光是在1861年,博物馆就从俄国政府收到1年1,000卢布的捐款。活动方面,博物馆举办讲座与课程,1859年有246场、1862年有480场。[4]1862年时,博物馆举办埃及日本中国文物特展,展品大多由俄国海军军官捐赠,该展为期1个月(自3月25日起至复活节周日)。[10]

1865年-1915年:俄罗斯化政策的中心

编辑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7年参访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由伊凡·特鲁特涅夫英语Ivan Trutnev绘制。

1863年,一月起义失败后,沙皇政权实施严格的俄罗斯化政策。早在1863年11月,维尔纳省总督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英语Mikhail Muravyov-Vilensky就下令拆除波兰雕塑家托马斯·奥斯卡·索斯诺夫斯基波兰语Tomasz Oskar Sosnowski雕刻的波兰国王雅盖沃雅德维加塑像,理由是该雕像会刺激波兰爱国主义英语Polish nationalism[5]1865年2月,总督穆拉维约夫组织“博物馆重组委员会”,成员包括阿卡迪·史托利平英语Arkady Stolypin将军、伊万·彼得罗维奇·科尔尼洛夫俄语Корнилов,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米哈伊尔·沙霍夫斯科伊-格列波夫-斯特雷什涅夫俄语Шаховской-Глебов-Стрешнев, Михаил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11]该委员会试图诋毁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经常针对波兰或浪漫主义相关文物讥嘲其收藏价值与真实性。委员会常质疑的文物包括:波兰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蛀满虫洞的斗篷、据称是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将军在马策约威策战役英语Battle of Maciejowice使用的望远镜(后来证实该望远镜所用技术晚于马策约威策战役)等。[2]许多前波兰立陶宛联邦相关馆藏都被移至莫斯科的鲁缅采夫博物馆。例如,美国总统汤马斯·杰弗逊的半身像,只因俄国当局对杰弗逊与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的关系(柯斯丘什科曾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及自由民主思潮心怀戒惧,而遭移置。[2]根据官方协议,博物馆重组委员会只移走256件文物,实际上有约10,000件文物移置莫斯科,包括多达6,029件钱币收藏。博物馆内原设有防御工事模型,也被移置维尔纽斯军事学校英语Vilnius Military School[4]博物馆被迫闭馆期间也传出窃案或破坏事件[2],钱币类文物窃案最为常见。到了1902年,博物馆甚至发现有人长期伪造馆藏清册,约300多件藏品不翼而飞。[3]

 
1904年左右的主大厅。远处墙面是俄罗斯沙皇的肖像,左侧是俄罗斯官员的肖像,中间是埃及木乃伊

在俄罗斯化政策下,俄国政府国有化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并解散临时考古委员会。原附设阅览室改制为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则反过来成为图书馆的附属机关。原博物馆主大厅也移交给图书馆使用,博物馆则使用该栋建筑的三楼。[12]俄国政府重新整修主大厅,以白俄罗斯画家瓦西里·格里亚兹诺夫英语Vasiliy Griaznov拜占庭复兴式英语Neo-Byzantine architecture in the Russian Empire装饰取代弗朗西谢克·斯马格列维奇的新古典主义式装饰(1929年由波兰画家耶日·霍彭波兰语Jerzy Hoppen恢复原貌)。[13]大厅天花板三幅画作也遭移除、不知去向。1867年5月24日,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正式开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亲自出席开幕仪式。[14]新博物馆的任务是支持、促进官方的俄罗斯化政策,展品主要为斯拉夫文物,如俄国官员肖像或东正教相关物品。[2]博物馆重组后不再受到当地居民支持,该馆仍持续收到捐赠,但多半是硬币或小型物品;[2]主要游客也从当地居民转为学童或士兵,在俄国政府规划的旅游行程中强制参访。[3]1905年,该馆游客人次为9,514人;1907则为12,180人。[14]民众并未因此失去收藏波兰-立陶宛历史文物的兴趣,反而将其视为一种消极抵抗,或展现民族自豪感的方式;[2]同时,俄罗斯帝国境外文化机构也取代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功能,如弗洛茨瓦夫奥索林斯基拉珀斯维尔波兰博物馆英语Polish Museum, Rapperswil等。这些新的文化机构都远离立陶宛,导致维尔纽斯失去波兰-立陶宛文化中心地位。[2]

总体而言,改组后的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缺乏足够场地、专业人员与经费。[15]新博物馆也无意继续历史学或考古学研究,直到立陶宛考古学家费奥多尔·波克罗夫斯基立陶宛语Fyodor Pokrovsky于1884年就任博物馆馆长为止。波克罗夫斯基研究坟冢,于1892年出版博物馆导览指南(附有照片),还在1893年协助筹办于维尔纽斯举行的莫斯科考古学会俄语Московское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第9届大会。[3]在他的努力下,俄罗斯帝国考古学会英语Imperial Russian Archaeological Society开始将西北边疆区出土的钱币文物送至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在他任内共收到46件)。[16]1905年俄国革命后,当局放松俄罗斯化政策,人民得以公开组织、经营民间团体。其中,维尔诺科学之友协会英语Society of Friends of Science in Wilno立陶宛科学协会英语Lithuanian Scientific Society都对历史学有兴趣。[3]在此期间,博物馆于1905年出版自然科学类馆藏目录,再于1906年出版历史类馆藏目录,以及9卷营运报告(1902年-1914年)。[1]1907年至1908年间,博物馆曾试图向莫斯科讨回文物。[15]然而,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当局运走更多文物,博物馆则持续营运至德国占领维尔纽斯为止。1915年,俄国运走36袋及23箱文物,送往鲁缅采夫博物馆保存。不过,俄国档案并未详细描述这些文物,仅简单提及有钱币、纺织品、古董十字架、武器及手稿等类别。[11]除此之外,该馆还有许多文物遭到掠夺,包括青铜器考古文物及银币[8]

考古学与考古文献学委员会

编辑
 
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创办人及临时考古学委员会主席。

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一同成立的临时考古学委员会,负责营运及维护博物馆。该会最初仅是临时性组织,但很快就发展成受人敬重的学会及博物馆部门。[6]临时考古学委员会由博物馆创始人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担任主席,并正式向维尔纳总督报告,由后者核准该会雇佣人力、选任职员及经费预算。[17]委员会由四种会员组成:正式会员、研究员、赞助会员与荣誉会员;[18]正式会员最初为15人,其后扩张至75人;[6]总会员人数约200人。知名会员包括:历史学家约瑟夫·伊格纳齐·克拉舍夫斯基英语Józef Ignacy Kraszewski、浪漫主义诗人瓦迪斯瓦夫·西罗科姆拉英语Władysław Syrokomla、历史学家托奥多·纳巴特英语Teodor Narbutt、考古学家亚当·基尔科尔英语Adam Kirkor亚当·阿尔弗雷德·普利特立陶宛语Adomas Pliateris。其中,立陶宛会员有:出版商劳里纳斯·伊文斯基斯英语Laurynas Ivinskis、作家米卡洛尤斯·阿克莱蒂斯英语Mikalojus Akelaitis莫蒂埃尤斯·瓦兰丘斯英语Motiejus Valančius主教。[19]会员撰写、发表考古学与历史学论文。委员会则每月召开例会,筹组考古发掘团队、推动立陶宛短程旅游及出版工作。[6]委员会出版2卷《维尔纽斯考古学委员会记事》(立陶宛语Pamiętniki Komisji Archeologicznej Wileńskiej)及历史学家伊格纳齐·丹尼洛维奇俄语Данилович, Игнат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编纂的1387年至1711年皇家事迹及特权选集;[18][19]委员会计画出版更多刊物,但未实现。[18]委员会工作目标十分远大,期望建立适当的考古发掘协议、编纂立陶宛考古与建筑遗迹目录、搜集相关名人和旧档案、图书馆、收藏品资讯。[6]1859年,临时考古学委员会申请改制为下设4大部门(考古学、考古文献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统计学)的正式学会,但未获得核准。[4]

1863年,一月起义结束后,俄国政府解散临时考古学委员会,由政府资助的维尔纽斯考古委员会(仿俄罗斯帝国考古委员会成立)取而代之。该会历任主席为:雅库布·霍洛瓦斯基英语Yakub Holovatsky(1868年-1888年)、朱利安·克拉奇科夫斯基俄语Крачковский, Юлиан Фомич(1888年-1902年)、弗拉维安·多布里安斯基俄语Добрянский, Флави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1902年-1913年)。[20]维尔纽斯考古委员会不再负责营运博物馆,后者改隶于维尔纽斯教育区俄语Виленский учебный округ[1]该会目标转为出版历史文献,证明立陶宛自古以来即为俄罗斯和东正教势力范围,为官方的俄罗斯化政策背书。[20]该会共出版14本书[20]和39卷《维尔纽斯考古委员会记事》(Акты Виленской арх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й комиссии),涵盖社会、经济史原始资料。[21]这些资料包括:维尔纽斯、格罗德诺乌克梅尔盖乌皮特英语Upytė特拉凯明斯克斯洛尼姆等地法院文件(第2卷至第9卷、第22、26、32、36卷)、维尔纽斯与莫吉廖夫的地方法官档案(第10、20、39卷)、立陶宛法庭英语Lithuanian Tribunal档案(第11至第13卷、第15卷)、立陶宛庄园清册(第25、35、38卷)、立陶宛贵族相关文件(第24卷)、利普卡鞑靼人立陶宛犹太人相关文件(第28、29、31卷)、东正教会文件(第33卷)、布热斯科教会联合文件(第16卷)、俄波战争俄法战争相关文件(第37、39卷)。[21]俄国政府也另外成立一个考古委员会,为俄罗斯帝国地理学会的地方分会,但并无实际运作。[18]

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

编辑
 
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主大厅,约1904年左右。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虽有丰富书籍与手稿收藏,但并未经营图书馆。1859年,博物馆附设一间小型阅览室,俄国政府拒绝核准正式图书馆的登记证书。[22]博物馆重组后,俄国政府以馆内藏书为基础,成立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跟俄国其他省份公共图书馆相比,晚了将近30年才成立。[23]原先俄国政府曾计画将维尔纽斯大学图书馆英语Vilnius University Library改组为公共图书馆,但因维尔纽斯大学关闭,该计画也随之终止。新图书馆是典型的俄国政府机构,隶属于维尔纽斯教育区,以成为俄罗斯文化前哨站为使命,由许多东正教会神职人员兼任图书馆员[22],而古物博物馆则反过来成为图书馆的附属机关。从文物收藏到出版品,新图书馆、博物馆完全符合俄罗斯化政策目标。俄国政府颁布立陶宛书刊禁令,期望以俄语而非波兰语作为当地公共语言。根据俄国政府官方说辞,立陶宛大公国在1569年加入卢布林联合前,一直都是泛俄罗斯国家,使用罗塞尼亚语,俄罗斯化政策只是将语言、文化回溯至原本状态。[15]

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收藏许多珍贵、罕见书籍,如1476年出版、以汤玛斯·阿奎那为主题的书籍、初版《立陶宛法典英语Statutes of Lithuania》、亚历山大一世·雅盖隆契克齐格蒙特一世两位国王行迹的原始文件、齐亚雷钦英语Dziarečyn萨皮埃哈家族英语Sapieha全部档案等。[18]1904年,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成为维尔诺省科夫诺省格罗德诺省明斯克省莫吉廖夫省等省份书籍、刊物的法定送存图书馆,并出版年度营运报告(1902年至1910年、1914年)及俄文日历(自1904年起)。[22]该馆于1913年有283,669本藏书(俄文115,553本,其它语言168,166本),1915年约有310,000本[23],使其成为俄罗斯第4大图书馆。[14]读者人次方面,1867年至1910年间,共有348,731人次(298,444名男性、50,287名女性)进入图书馆,共借阅465,012本出版品(俄文438,343份,其它语言26,669份)。[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于1915年夏季占领维尔纽斯,图书馆遂停止营运。许多书籍和手稿或移置俄罗斯,或遭掠夺。[14]1918年12月,德国政府将已关闭的图书馆交还给立陶宛人,短暂存在的苏维埃政权任命语言学家爱德华·沃尔特斯英语Eduards Volters为图书馆长[24],但仅重新开馆1个月,就被波兰占领军关闭。这座短命的图书馆有时会被视为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的前身。[14][24]1918年8月,随著维尔纽斯大学原地复校,原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也原地改组为该校图书馆,再次开馆营运。[24]

收藏

编辑

地方历史

编辑
 
文森·德马乔斯基英语Vincent Dmachoŭski浪漫民族主义画作:中世纪城堡遗迹上,绘有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与波兰王后芭芭拉·拉齐维乌的肖像(两者并非相同时代人物),周围环绕当时发现的考古文物,例如据称是伯库纳斯的雕像。[3]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馆藏,以创办人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伯爵捐赠的6,000件文物为基础,其中超过一半是书籍,另有钱币、奖章、肖像、雕刻及其它文物。[1]博物馆也向已关闭的天主教修道院(搜集约7,000本修道院藏书)[18]、教堂和维尔纽斯大学搜集文物及档案。历史类展览品中,馆方展出武器、盔甲、制服、前立陶宛大公国贵族与士兵的旗帜、立陶宛大公的君权象征物、考古文物及神话物品。[1]馆内有约50幅立陶宛大公肖像及60多幅立陶宛知名贵族肖像,如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皮欧特·斯卡尔加英语Piotr Skarga西蒙·马尔钦·科萨科夫斯基英语Szymon Marcin Kossakowski亚当·密茨凯维奇等。[3]

博物馆发展有赖当地贵族捐赠,如科萨科夫斯基家族英语Kossakowski奥津斯基家族英语Ogiński family拉齐维乌家族萨皮埃哈家族英语Sapieha等。[25][26]创办人在其私人信件里常称该馆为“立陶宛博物馆”,展现其对立陶宛的爱国主义情怀。[3]其他馆藏还包括:1794年柯斯丘什科起义文物、1812年俄法战争文物,及维尔纽斯大学教职员工相关物品等。[2]有些收藏品缺乏历史价值,且真实性存疑,但有助于滋长浪漫民族主义。例如:朱利安·鲁瑟内· 尼耶梅采维茨兹英语Julian Ursyn Niemcewicz被处决当天戴的帽子、拿破仑的一绺头发、诗人弗兰奇谢克·卡尔平斯基英语Franciszek Karpiński的坟头草、瓦迪斯瓦夫四世临终床前的一块床帘等。[2]在博物馆1858年的馆藏目录中,最先列出的馆藏是在克尔纳韦发现的立陶宛雷神伯库纳斯铜像,但后来发现它只是13世纪德国希尔德斯海姆一座枝状大烛台英语Candelabra的碎块。[27]另外还有战神科瓦斯(Kovas)、智慧之神普拉里姆(Praurime)、爱神米尔达(Milda)、家户精灵萨尔蒂斯(žaltys)与女祭司瓦迪卢特(vaidilutė)的雕塑。[10]

1865年博物馆重组后,俄国政府移走几乎所有波兰立陶宛联邦相关文物,仅保留武器、古埃及文物等。[2]俄国及东正教会文物取代波兰-立陶宛文物的位置,例如:用罗塞尼亚语文物传达“立陶宛人应回归俄罗斯文化”的意涵(为官方推动的俄罗斯化政策背书)、俄罗斯官员和东正教会大主教的肖像画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8年波纳里隧道立陶宛语Panerių tunelis启用典礼上使用的银槌和铁锹等。[2]立陶宛历史系列画作也由风景画取代。[3]甚至,根据博物馆组织章程草案,该馆若获得新的波兰、天主教文物,将和其它俄罗斯博物馆交换“更相关”的文物。[15]1904年至1905年间,随著俄罗斯化政策趋缓,馆方将维尔纳省总督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相关文物移至今日立陶宛总统府内的独立博物馆。[11]

钱币学与民族志

编辑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钱币学相关馆藏以当地贵族捐赠文物为基础(例如在喀山省发现的钦察汗国鞑靼硬币)[7],但主要还是从当地钱币窖藏收购。1855年至1865年间,博物馆就从22个钱币窖藏获得文物。[16]然而,1865年博物馆重组后,俄国政府将大多数钱币文物及所有钱币窖藏(韦柳奥纳英语Veliuona地区发现的6根立陶宛长币英语Lithuanian long currency银条除外)移到莫斯科。1865年至1915年间,博物馆获得65个钱币窖藏;俄国政府于1885年将部分硬币移到圣彼得堡,1915年再移到莫斯科。如今立陶宛国家博物馆只剩1个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继承而来的钱币窖藏。[16]上述钱币窖藏从罗马货币英语Roman currency、阿拉伯迪拉姆到19世纪初期硬币都有。以钱币数量而言,最大的钱币窖藏内有1,345枚16至17世纪普鲁士与波兰钱币(1863年入馆),另外还有:2,630枚神圣罗马帝国荷兰等国17世纪钱币(于维尔纽斯出土,1866年入馆)、1,599枚俄罗斯银币(于维尔纽斯出土,1890年入馆)、来自里加的两批钱币(1,261枚与1,370枚),主要为17世纪先令硬币(分别于1892年和1897年入馆)。[16]

博物馆也收藏许多异国历史、考古、民族志文物。1863年,民族志馆藏包括406件来自中国、日本、埃及和西伯利亚的文物[17],另有部分土耳其人保加利亚人胡楚尔人爱斯基摩人巴什基尔人布里亚特人文物。[2]值得注意的是,该馆并未收藏立陶宛、波兰或俄罗斯当地民间艺术品。[7]前述文物大多来自当地贵族海外旅行时获得的奇珍异宝或真实性存疑的文物。俄国护卫舰哈斯科尔德号(Askold)环球航行后带回许多中国与日本文物。其它异国文物包括:来自庞贝城的骨灰、在尼科波尔发现的金质希腊头饰、巴黎大主教的水晶烛台、日本天皇赐予的手扇、锡兰总督赠送的原住民长矛等。[7]馆内也有少量古埃及文物,以米哈尔·迪斯基耶维奇英语Michał Tyszkiewicz (Egyptologist)于1862年捐赠的222件文物为基础[7],相关馆藏包括:5具古埃及第21王朝时期木乃伊(1861年由亚历山大·布拉尼茨基英语Aleksander Branicki捐赠)、2具儿童木乃伊赝品(1862年由米哈尔·迪斯基耶维奇捐赠)[28]、2具附带石棺的木乃伊(1898年由霍恩洛厄亲王捐赠)[29]。1865年,博物馆国有化后,馆方著重展示上述异国文物(例如,埃及木乃伊摆在主大厅中央),但几乎未再收到文物捐赠(例外:1898年收到2具木乃伊,另外也收到尼古拉二世东方之旅英语Eastern journey of Nicholas II的南欧、东亚相片记录)。[7]

自然史

编辑
 
约1904年左右的动物学展览,右侧为欧洲野牛标本。

1827年,维尔纽斯大学收藏20,800份矿物样品,另有14,000份复制品提供当地文理中学使用。[30]维尔纽斯大学及其后继者“医学-外科学院”都关闭后,大多数收藏品都移到基辅大学黎希留文理中学英语Richelieu Lyceum与其它学校。不过仍有约10,000件矿物样品留在维尔纽斯,1857年纳入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馆藏。[30]这些矿物样品包括:宝石(镁铝榴石英语Pyrope绿柱石晶洞玉髓赤铁矿水蛋白石)、矽酸盐矿物(黏土云母石绵玄武岩与来自维苏威火山熔岩)、煤炭、无烟煤石墨琥珀、金属(黄金黄铁矿孔雀石磁铁矿、来自厄尔巴岛,由亚当·耶日·恰尔托雷斯基赠送的赤铁矿[31]褐铁矿方铅矿锡石辉锑矿)、沉积岩火山岩[30]博物馆有3双石绵和棉花制手套,由米哈乌·克勒奥法斯·奥根斯基英语Michał Kleofas Ogiński赠予。馆方在1905年的馆藏目录中介绍了1,636种矿物和72种化石,包括扎布罗杰陨石英语Zabrodje meteorite的主要残骸。[30]

1832年的一份清单记录维尔纽斯大学拥有20,000件动物学收藏,包括猛犸象的骨头(79块骨头和40颗牙齿)[31]格奥尔格·福斯特詹姆斯·库克第二次太平洋航行英语Second voyage of James Cook期间搜集的物品、弓头鲸头骨(可能来自克尔兹斯托夫·拉齐维尔英语Krzysztof Radziwiłł),以及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3头欧洲野牛标本。[32]1839年时,该校收藏品还包括25,331件动物标本,其中有17,760件昆虫标本(包括路德维希·海因里希·伯亚努斯英语Ludwig Heinrich Bojanus购入的8,889件外来蝴蝶标本)和840件鸟类标本。[32]维尔纽斯大学闭校后,大多数动物学收藏转移至基辅大学和其它学校,剩下的收藏品则由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继承。而康斯坦蒂·泰森豪兹英语Konstanty Tyzenhauz的鸟类收藏(1,093件鸟类标本、563颗鸟蛋)[32]、1858年贝加尔湖软体动物贝壳的文物捐赠和1860年至1861年间收到的1,324颗贝壳捐赠,都扩大博物馆的收藏规模。[33]1865年,博物馆国有化后,部分动物学收藏转移至其它机构,剩馀馆藏则遭到冷落,甚至失去部分收藏品(潮湿标本结冻等)。1906年,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有2,319件动物学收藏品(不包括昆虫标本)。[32]

收藏品的命运

编辑
1865年馆藏统计[8]
类别 数目 类别 数目
考古学 3,818 艺术品 3,948
钱币学 8,110 书籍 19,700
印章学 487 手稿 2,638
民族志 408 自然史 27,794
其它 300    
总计 67,203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大部分馆藏在1865年和1915年移至莫斯科的鲁缅采夫博物馆,部分馆藏再转手至普希金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11],留在维尔纽斯的残馀物品则由其它博物馆收藏。1919年,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帕柳斯·加劳恩英语Paulius Galaunė等人试图在圣三一教堂原址建立历史-伦理学博物馆,但因波兰于1920年占领维尔纽斯而作罢,剩馀馆藏移回重建后的维尔纽斯大学(当时称为巴托里·斯特凡大学)。[11]1940年,所有博物馆收藏品都转移至立陶宛科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历史与民族学博物馆于1952年成立,立陶宛自苏联独立后,该馆改组为立陶宛国家博物馆[25]

 
波兰国王雅盖沃雅德维加的雕塑,1863年送往它处、1931年重返维尔纽斯。

根据统计,立陶宛国家博物馆自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继承约1,000件文物。[11]原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收藏品,有些散落在今日立陶宛各文化机构中;例如,至少有14幅肖像画由立陶宛美术馆收藏,包括沙皇尼古拉一世(绘于法兰兹·克吕格英语Franz Krüger之后的匿名复制品)、尼古拉·季科布拉佐夫英语Nikolai Tikhobrazov画的维尔纳省总督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肖像、伊凡·特鲁特涅夫英语Ivan Trutnev画的德米特里·布鲁多夫英语Dmitry Bludov尼古拉·科谢列夫英语Nikolay Koshelev画的庞培·尼古拉耶维奇·巴秋什科夫俄语Батюшков, Помп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以及2幅约瑟夫·谢马什科俄语Иосиф (Семашко)肖像(信仰旧礼仪派和皈依东正教2个时期)。[12]维尔纽斯大学地质学博物馆继承部分矿物和化石样品[30],同校动物学博物馆则继承部分动物标本。[32]

早在1918年,就有许多社会运动者(如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和短命的苏维埃政权内务人民委员部成员)致力于向俄罗斯收回失散的文物。[8]1920年的《苏俄-立陶宛和平条约》和1921年的《里加和约》都要求苏联分别向战间期立陶宛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归还珍贵文化、历史文物。三方历经多次谈判,苏联仍未归还重要文物(如立陶宛档案英语Lithuanian Metrica),因为立陶宛和波兰都声称拥有维尔纽斯地区主权及当地文物所有权,而苏联则根本无意归还文物。[11]战争期间,立陶宛设法收回部分档案文献,但只有一件原属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的文物回到维尔纽斯:波兰国王雅盖沃雅德维加的雕塑。1928年,该雕塑移至华沙,至1931年才重返维尔纽斯。[11]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国后,立陶宛博物馆学家反而比较容易从俄罗斯收回文物。1956年至1968年,立陶宛历史和民族学博物馆成功从俄罗斯博物馆收回285件文物:1956年,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回124件文物(包括32幅肖像画、68件武器、4只高脚杯、13件纺织品、6条波兰式长袍腰带英语Pas kontuszowy特拉凯省旗帜);1966年,从普希金博物馆收回158幅画作;1968年,再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回3幅画。[11]1986年,维尔纽斯大学的立陶宛籍教授试图从敖德萨大学收回1,000件矿物样品(有些仍贴有标签,证明其来自维尔纽斯),但只收回70件价值较低的样品。[30][31]1990年,立陶宛宣布独立后,国家文物回收议题再次浮现;独立该年,立陶宛国家博物馆便宣布试图收回6,636枚钱币收藏、253幅肖像画、512件画作、400件民族志文物、142枚印章、武器与其它文物。然而,要证明立陶宛确实拥有文物的所有权相当困难: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自己的馆藏清册常有错误、含糊不清或根本不完整,而俄罗斯博物馆通常没有保留可证明文物来源的文件,立陶宛方面也缺乏充分意愿和经费收回文物。因此,立陶宛自1990年独立后,就再也没有收回任何文物。[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us. Visuotinė lietuvių enciklopedija. Mokslo ir enciklopedijų leidybos centras. 2014-06-26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Mulevičiūtė, Jolita. Uždrausti paminklai: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reorganizavimas ir jo padariniai. Lietuvos istorijos metraštis. 2003, 2: 46, 49–61 [2021-09-01]. ISSN 0202-334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9-01) (立陶宛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Būčys, Žygintas. Lietuvos nacionalinis muziejus: visuomenės istorinės atminties išraiškos 1855–1992 m. (PDF). Gimtasai kraštas. 2013: 83–88, 93 [2021-09-01]. ISSN 2029-0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Aleksandravičius, Egidijus. Caro valdžios požiūris į Vilniaus archeologijos komisiją (1855-1865) (PDF). Lietuvos TSR Mokslų Akademijos darbai. A serija. 1984, 4 (89): 102–108 [2021-09-01]. ISSN 0131-384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7) (立陶宛语). 
  5. ^ 5.0 5.1 5.2 5.3 5.4 5.5 Gricius, Vytautas.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vertybės (PDF). Spectrum. 2005, 3: 30–31 [2021-09-01]. ISSN 1822-034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Kuncevičius, Albinas; Poškienė, Justina. Žvilgsnis į Lietuvos archeologijos paveldo apsaugos ištakas. Archaeologia Lituana. 2017, 18 (18): 35–36 [2021-09-01]. ISSN 1392-67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立陶宛语). 
  7. ^ 7.0 7.1 7.2 7.3 7.4 7.5 Matulytė, Margarita. Egzotika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rinkiniuose. Kultūrologija. 2004, 11: 191–197, 200 [2021-09-01]. ISSN 1822-22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立陶宛语). 
  8. ^ 8.0 8.1 8.2 8.3 Keršytė, Nastazija. Vilniaus senienų ir Lietuvos nacionalinis muziejai. Tradicijos ir pokyčiai. Kultūrologija. 2010, 18: 204–206 [2021-09-04]. ISSN 1822-22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9. ^ Keršytė, Nastazija. Summary. Lietuvos muzeologija. Lietuvos muzeologijos raida XVIII amžiaus antrojoje pusėje–XXI amžiuje. Akademinė leidyba. 2016: 425 [2021-09-04]. ISBN 978-9955-33-69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立陶宛语). 
  10. ^ 10.0 10.1 Būčys, Žygintas. Senienos ir visuomenė: paveldo komunikacija XIX a. Lietuvoje (PDF) (学位论文). Vilnius University: 129, 132, 172. 2012 [2021-09-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Keršytė, Nastazija.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vertybių susigrąžinimo iš Rusijos problemos. Knygotyra. 2011, 56: 35–47 [2021-09-04]. ISSN 0204-2061. doi:10.15388/kn.v56i0.151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立陶宛语). 
  12. ^ 12.0 12.1 Tarandaitė, Dalia. Portretai iš carinės Rusijos pertvarkyto Senienų muziejaus (PDF). Lietuvos dailės muziejaus metraštis. 2011, 15: 76–84 [2021-09-04]. ISSN 1648-67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13. ^ Biblioteka. Vilniaus universiteto architektūrinis ansamblis. Vilnius university Library. 2004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立陶宛语).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Vilniaus viešoji biblioteka. Visuotinė lietuvių enciklopedija. Mokslo ir enciklopedijų leidybos centras. 2014-06-26 [2021-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立陶宛语). 
  15. ^ 15.0 15.1 15.2 15.3 Mulevičiūtė, Jolita. Politikos įkaitai, arba dar kartą apie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rinkinių likimą. Menotyra. 2017, 4 (24): 276–277, 279, 282 [2021-09-04]. ISSN 1392-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立陶宛语). 
  16. ^ 16.0 16.1 16.2 16.3 Remecas, Eduardas. Pinigų lobiai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aus numizmatikos rinkinyje. Numizmatika. 2004, 2–3: 199–217 [2021-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立陶宛语). 
  17. ^ 17.0 17.1 Rindzevičiūtė, Eglė. National Museums in Lithuania: A Story of State Building (1855-2010) (PDF). Aronsson, Peter; Elgenius, Gabriella (编). Building National Museums in Europe 1750-2010. Conference proceedings from EuNaMus, European National Museums: Identity Politics, the Uses of the Past and the European Citizen, Bologna 28-30 April 2011 (pdf). Linköping Electronic Conference Proceedings 64. Linköping University Electronic Press. 2011: 538–539 [2021-09-05]. ISSN 1650-374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英语).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Tarasenka, Petras. Lietuvos archeologijos medžiaga (PDF). Švietimo ministerijos Knygų leidimo komisijos leidinys. Kaunas. 1928: 15–17, 20–21 [2021-09-05]. ISBN 9789514491429. OCLC 86422004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19. ^ 19.0 19.1 Vilniaus laikinoji archeologijos komisija. Visuotinė lietuvių enciklopedija. Mokslo ir enciklopedijų leidybos centras. 2014-06-26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0. ^ 20.0 20.1 20.2 Vilniaus archeografijos komisija. Visuotinė lietuvių enciklopedija. Mokslo ir enciklopedijų leidybos centras. 2014-06-26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1. ^ 21.0 21.1 Banionis, Egidijus. Akty, izdavaemye Vilenskoju archeografičeskoju komissieju dlja razbora drevnich aktov. Visuotinė lietuvių enciklopedija. Mokslo ir enciklopedijų leidybos centras. 2001-12-10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2. ^ 22.0 22.1 22.2 Pacevičius, Arvydas. Vilniaus viešosios bibliotekos dienoraštis 1910-1911. Vilniaus universiteto leidykla. 2014: 15, 20–24 [2021-09-05]. ISBN 978-609-459-4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立陶宛语). 
  23. ^ 23.0 23.1 23.2 Pacevičius, Arvydas. Bad Readers of a Good Library over 100 Years Ago in Vilnius: Vilnius Public Library Diary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Library Movement in Lithuania. Navickienė, Aušra; et al (编). Good book, good library, good reading: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libraries and reading from the network HIBOLIRE and its friends. Tamper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92–293. ISBN 978-951-44-9143-6 (英语). 
  24. ^ 24.0 24.1 24.2 Raškauskas, Kęstutis. Volteris ir dvi Lietuvos nacionalinės bibliotekos pradžios. Bernardinai.lt. 2016-10-22 [202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立陶宛语). 
  25. ^ 25.0 25.1 Būčys, Žygintas. Paroda skirta Senienų muziejui. Lietuvos muziejai (Lietuvos muziejų asociacija). 2005, 1–2 [2021-09-06]. ISSN 1648-7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6. ^ Zhigunova, S. The Vilnius Museum of Antiquities. Virtual Museum of Logoysk. [2021-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英语). 
  27. ^ Vėlius, Gintautas. Kernavės Perkūnas – bažnytinės žvakidės koja. Orbis Lituaniae. Vilnius University. 2014 [2021-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28. ^ Piombino-Mascali, Dario; Jankauskas, Rimantas; Snitkuvienė, Aldona; McKnight, Lidija; Longo, Marcello; Longo, Sveva.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wo pseudo-mummies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Lithuania.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gyptian Antiquities. 2014, 40: 71–72 [2021-09-06]. ISSN 0383-97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英语). 
  29. ^ Piombino-Mascali, Dario; McKnight, Lidija; Jankauskas, Rimantas. Ancient Egyptians in Lithuania: A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Egyptian mummie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Lithuania and the MK Čiurlionis National Museum of Art. Papers on Anthropology. 2014, XXIII (1): 128–131 [2021-09-06]. doi:10.12697/poa.2014.23.1.1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英语).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Rudnickaitė, Eugenija. Kai Vilniaus universitetas buvo uždarytas: Vilniaus universiteto geologiniai rinkiniai Vilniaus senienų muziejuje (PDF). Gamtamokslinis Ugdymas Bendrojo Ugdymo Mokykloje (MMC „Scientia Educologica“). 2017: 47–50, 54 [2021-09-06]. ISSN 2335-84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31. ^ 31.0 31.1 31.2 Paškevičius, Juozas. Profesoriaus Stanislovo Jundzilo darbai geologijos mokslo aušroje (PDF). Geologija. 2011, 53 (2(74)): 115 [2021-09-06]. ISSN 0202-327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Skujienė, Grita. Istorinė apžvalga (PDF). Budrys, Rimantas R. (编). Vilniaus universiteto Zoologijos muziejaus paukščių rinkinių aprašymas. Non Passeriformes (pdf). Vilniaus universiteto leidykla. 2005 [2021-09-06]. ISBN 9986-19-827-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9) (立陶宛语). 
  33. ^ Stašatis, Jurgis. Vilniaus universiteto zoologijos muziejus: seniausio Lietuvos mokslinio zoologijos muziejaus metamorfozės (PDF). Lututė. 2017. ISSN 1648-325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2) (立陶宛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