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徐向前
徐向前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 ||||||||||||||||||||||||||||
|
徐向前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军事领导人、革命分子及活跃分子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 条目“徐向前”已被列为人物类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之一。请参见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以了解详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以下用户曾撰写此条目或熟悉其所涉主题,或可解答内容查证与参考来源方面的问题:
|
说说我的写作计划
编辑写到现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可能开始会引起其他编辑的关注,于是先把自己的计划写清楚,以免大家冲突。
- 我是拿徐帅的个人回忆录做基本的模板,因为这个包括他的一些想法和事情,也是很好看的一本书。虽然有900多页。徐帅做事向来低调谦虚、没有过多公开的言论,所以回忆录是最好的基本。而且里面的一些观点、语气、用词,还有描述一些历史、一些地方的感觉,作为山西人我感同身受,十分亲切。
- 在一些事件中我会用专门描述该事件的内容作辅佐,比如写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等等。以补充回忆录中不尽其详的情况。
- 在零星的英文资料中有斯诺夫人等笔记记录,我在完成上述后再一并补全。
至此,应该一个特色条目就可以构建起来,相信内容会更加严谨、详实、有趣。我并不突击写作,而是慢慢润色,打算在九月前可以和汶川大地震、袁崇焕一同达到特色标准即可,以了却我心中诸多愿望。—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7日 (一) 03:01 (UTC)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徐向前(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政治与军事人物 -- 军事人物,提名人: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 (+)支持:提名人票。提名者票,我也是主要编辑者,从8k编辑到83k,大家可以比较以下我修改前后的版本(这个是我参与编辑前)。感觉已经到优良条目标准,不过我还是先说不足。1个是来源我还在用4本书慢慢补充,所以主体内容不会变很多,但是批注会越来越多,希望不会影响到读者阅读;2个是评论部分我本来想写,但是资料的确太少(徐帅本人亦非常低调),但是我还是希望在条件允许下慢慢补充。这个条目我是打算冲击特色标准,所以拿过来先让大家提提建议,说说改进方法,大家也请“按照优良标准投票,按照特色标准提意见”好了。我也借此机会,把精力暂时放在汶川大地震和袁崇焕上。谢谢各位!——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9日 (三) 15:52 (UTC)
- (*)提醒,那个去世年龄,模板里面是88岁,文章后面却是89岁。--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6:39 (UTC)
- 谢谢,应该是88岁,已经修改。—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9日 (三) 22:13 (UTC)
- (*)提醒,那个去世年龄,模板里面是88岁,文章后面却是89岁。--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6:39 (UTC)
- (+)支持,非常好。就是草地分兵写的有点少,不过现在这件事本身就迷雾重重,也没有多少已经发表的资料可供参考。--Gilgalad 2010年5月19日 (三) 18:17 (UTC)
- well,那个内容其实放在毛泽东、张国焘的里面最好。我会用张国焘的《我的回忆》来给本条目做标注或一定修改。不过毫无疑问,从草地分兵到西路军被歼灭,这段编写是我内心最痛苦的过程。我尽量秉承中立,但是我不会写的索然无味。—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9日 (三) 22:13 (UTC)
- 可以写一写这两件事对徐帅的影响。--Gilgalad 2010年5月19日 (三) 22:37 (UTC)
- 我当时在文中提了一下,但是应当可以多写一些。另外,兄台手中的徐帅自传pdf有太原战役的那章么?我的版本该章后半丢失。—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4:04 (UTC)
- 可以写一写这两件事对徐帅的影响。--Gilgalad 2010年5月19日 (三) 22:37 (UTC)
- well,那个内容其实放在毛泽东、张国焘的里面最好。我会用张国焘的《我的回忆》来给本条目做标注或一定修改。不过毫无疑问,从草地分兵到西路军被歼灭,这段编写是我内心最痛苦的过程。我尽量秉承中立,但是我不会写的索然无味。—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9日 (三) 22:13 (UTC)
- (+)支持,脚注清晰,内容丰富。—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02:56 (UTC)
- 一直觉得那个人物信息框的设计实在是太糟糕,简直成了个人简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0日 (四) 03:00 (UTC)
- 那制作成类似现在邓小平那样的信息框如何?—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4:04 (UTC)
- (+)支持,写得不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0日 (四) 03:01 (UTC)
- (+)支持,真是典范的传记条目。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5月20日 (四) 05:18 (UTC)
- (!)意见,似乎有两个分类是红的,请看看。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5月20日 (四) 05:20 (UTC)
- 红类我先删了。繁简对换我增加了几个,如果需要的话再告知我(我其实对分类和对换很不在行)。—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4:10 (UTC)
- (=)中立,第二项参考资料引用多达300接近400次,有过度单一来源之嫌。—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20日 (四) 05:38 (UTC)
- 虽然前两个自传性质的参考文献加起来引用次数非常多,不过我觉得对于优良条目来说不必要求如此严格。--Gilgalad 2010年5月20日 (四) 13:20 (UTC)
- LUFC君的意见很好,我当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我在写该条目时候,以为最多会有100个引用而已。因为在编写他条目前,对他的生平也并非熟知,只能边写边加,在现阶段编写完之前我都没有仔细看到到底引用了多少个来源。其实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因为我在调阅其他关于红四、西路军、华野的资料时,这些书都或多或少引用徐帅的自传。其他的资料还是会增加,那本书的来源应该会告终,届时可能从美观上觉得会“不像是单一来源”,不过我不会因为这个理由而删减该书来源。—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4:04 (UTC)
- (+)支持,哈,差一票。-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2:19 (UTC)
- (+)支持,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ArikamaI 奋战特色复审(谢绝废话) 2010年5月20日 (四) 13:28 (UTC)
- (+)支持,非常好,留墨存香的人物传记条目都不是一般的优秀。—CHEM.is.TRY 2010年5月20日 (四) 13:50 (UTC)
- 谢谢各位支持。不过太夸张了,一天就把票攒够了。囧—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0日 (四) 17:02 (UTC)
- (+)支持,上佳之作,建议可加入“外部链接”一段供读者作延伸阅读。—Clithering(MMX) 2010年5月21日 (五) 14:41 (UTC)
- (+)支持:资料详细,值得被提名。——东尼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一) 00:57 (UTC)
- (+)支持:阁下能为中文维基编写人物条目简直就是中文维基的一大幸事!--思源如宁 2010年5月24日 (一) 01:38 (UTC)
- (-)反对,大量参考缺乏专业性的网站-Brezza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3:42 (UTC)
- 600多个来源中只有不到20个来自网站,何谓“大量参考”,此处已经不说新华网、光明网算不算“缺乏专业性”的网站。 —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6日 (三) 15:16 (UTC)
- 此文主要依靠书籍写成,没必要要求来源必须来自网站吧?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5月26日 (三) 15:47 (UTC)
- 当然不靠网站更好,因为中国的网站大多没什么信用度,政府网站都曾抄过出自网络百科的错误内容。新华网、光明网这些不过是新闻站点,根本跟专业性不搭边。最好是全部源自专著和论文。本文征引的书籍很多是当事人的一家之言,缺乏平衡的观点。来源明明是32个,不是600多个。有的参考并不能支持内容,比如[1],根本没提到“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这个似乎在为那些音像出版社打广告。[3]这个类似于博客,可靠性不高。-Brezza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05:58 (UTC)
- 移动完毕—Istcol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1:22 (UTC)
西路军
编辑此条目中西路军的描述,忽略了张学良、西安事变的影响。西路军是中共中央决策失败所致,核心决策者是毛泽东,而条目中反而称:西路军的失利使徐向前经受张闻天等许多中共领导人奚落批评,而毛泽东则安慰他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年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毛不但没有责任,反而善于宽慰,而已经失去决策权的张闻天反而很不厚道,不显得可笑吗?另外条目参考文献过于单一,如《历史的回顾》竟然被参考了381次!这种书很多不少都是杜撰的内容,并不是历史的第一手资料。--farm (talk) 2010年6月22日 (二) 01:19 (UTC)
- 该条目纯粹是从中共角度论述,并用了很多不中立的词语,诸如“活捉”(捉鱼还是捉鳖?)、“歼灭”(战争中要么受伤要么阵亡,要么被俘,又不是害虫,怎么能说是歼灭呢?);对于战争的伤亡人数,历来有争议,纯采用中共数据,很不恰当。另外编者在邓小平条目中,对六四事件不写“屠杀”二字,而对四·一二事件却写“国民党展开了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运动”,两厢对比,编辑立场明显不中立。--farm (talk) 2010年6月22日 (二) 11:04 (UTC)
- 西路军的描述不应当忽视张学良、西安事变,但是是否应该在徐向前的条目中增加张学良、西安事变?这点恐怕并不多人赞同阁下吧。徐向前是否遭受了张闻天的奚落、毛泽东的安慰,鄙人所做的无非只是把发生的事情反映到上面,内容皆有引用,为书所示、非我杜撰。至于张闻天如何、毛泽东如何……他们的行为是否可笑,责任如何,又何必在徐帅的条目中求得个究竟呢?那本书是不是第一手资料,请翻阅所有西陆军、红四方面军的书籍,是否《历史的回顾》的内容在每一本书中有所反映?关于中立,我不好说什么,总之感谢阁下能够记住我编辑的条目。条目是否值得提高,这点是肯定的,我无理由阻碍任何人的更新;但是我所做的修改,是否真如阁下说的一文不值,还是让大家来说吧。
我本意只是为了同乡之情而写,徐帅之风在下从小耳濡目染。但未曾料及维基为此满城风云;看来还是Mhss师兄所示,“佛弟子不言帝王将相之事”,因此造孽种种,果然出乎在下预料,深感后悔。鄙人从此停笔所有关乎军、政、诉、论的编辑,以此贴立正,望各位监督。若有朋友提请撤消特色,烦请提示在下投一赞同票。以免人阅读后有生嗔怒、反造孽缘。—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6月24日 (四) 21:12 (UTC)
- 条目内容讨论本身,和佛弟子的身份无关,个人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来关心你。实在没必要因为争论,而停笔,真理应经得起考验。中共的官方书籍,喜欢把过错都让失势的政治人物来顶,有时候看着觉得很滑稽,明显违反常识的东西。西路军的惨败和西安事变有直接的关联,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情。而西路军,又是徐向前无法排遣的心理阴影,是他和陈昌浩带领数万大军渡河,最后大军覆没,而他却苟活,所以徐死后,骨灰还要撒到河西走廊。--farm (talk) 2010年6月25日 (五) 00:56 (UTC)
- 说点题外话,我个人无法理解佛弟子为何要对中共将帅歌功颂德,中共对包括佛教在内的所有宗教,采取的是宗教灭绝政策,无论你认为国民党如何不济,在宗教政策上的差异,两者几乎是天壤之别。即使到现在,佛教也只是中共统战和商业开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棋子。政治上一味地依附政府,这本身就是明确的政治态度,而不是无涉政治。--farm (talk) 2010年6月25日 (五) 01:21 (UTC)
- 徐向前并非毛的嫡系,西路军全军覆没,他的同僚陈昌浩一直被贬,乃至1967年自杀。徐向前隐忍到毛死后,才敢为西路军叫屈,以前说西路军接受的是张国焘的指挥,但实际上在河西逡巡,都是党中央乱指挥所致,负责党中央的就是毛泽东本人。--farm (talk) 2010年6月25日 (五) 01:35 (UTC)
- 政治上的问题我已经明确表示不回答。我已经说过编写条目是出于同乡之情,再次表示“因此造孽种种,果然出乎在下预料,深感后悔。”佛教上的一点我可以让阁下好好深思,为何佛陀当初明确对两位试图使用梵文做记录的僧侣进行批评阻止,明确表示禁止使用梵文。而后为何说一切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却仍然间接支持,以至于在此点上改成“可以使用梵文,但禁止朗诵”?以至于在《巴利文大藏经·犍度·小品》、《大正新修大藏经·四分律》、《大正新修大藏经·五分律》等与《大正新修大藏经·十诵律》等记录完全不同?如果阁下熟知这些早期佛教发展史,自然就不会问关于佛教与政治的态度问题了。末法时期,“以戒为师”。—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6月25日 (五) 04:34 (UTC)
- 你就是太喜欢自责了,搞得自己矛盾重重。--farm (talk) 2010年6月25日 (五) 08:26 (UTC)
- 这个还和徐向前的条目有关么?—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6月25日 (五) 20:09 (UTC)
某些人就是见不得为中共将领写条目,按照某些人的理解,中共将领的词条里就应该都是千篇一律骂中共才是好词条。
- (:)回应:没错,这样的人太多了,真是悲哀。—CHEM.is.TRY 2010年9月19日 (日) 09:51 (UTC)
翻译到德语
编辑这偏文章的2010年6月22日 (二) 01:56 Shizhao版本被翻译到德语维基百科--Wing (留言) 2010年6月22日 (二) 09:24 (UTC)
关于二月逆流
编辑本条目只参照徐向前一个人的说法,不中立也不准确。
实际情况是徐、叶两人在是否要揪斗萧华的问题上拍茶几、捶桌子,相互对抗。
《叶剑英传》中隐讳地写到了这一点:
“过了一会儿,萧华来了,徐向前问他,昨晚到哪里去了。萧华躲躲闪闪。徐向前生气地对萧华说:‘你是胆小鬼!你怕什么?他们能把你吃掉吗?’他盛怒之下,拍了桌子,把茶杯盖子和碟子都震摔了。” 叶剑英“也大声地说:‘他昨天半夜里跑到我那里去了,是我把他收留下来的,如果有窝藏之罪,我来担当!’说话间按捺不住满腔怒火,猛拍桌子,伤及右掌。散会回家以后,端茶杯觉得右手无力,秘书陪他到军事科学院门诊部拍了片子,才发现右手掌骨远端骨折。”(军事科学院编写组《叶剑英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5年,第409页)
当时在场的吴法宪后来证实:“作为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徐向前出于责任,和陈伯达一起批评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于是引起两位元帅之间的对抗。”〔金秋《权利的文化-文革中的林彪事件》(英文本)斯坦佛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95页(Jin Qiu "The Culture of Power: The Lin Biao Inciden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与会的军中高级将领见两位老帅对拍桌子,谁也不敢说话,有的见势不好干脆溜走了,一时会场大乱。”〔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纽约明镜出版社 2003, 第196页〕
对此,王年一含蓄地说道:“军队高级将领的抗争极为复杂”。〔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第207页〕
支持此说的学者还有:
- 欧阳龙门 《“二月逆流”前后》
- 丁凯文《艰难岁月的再回首--读〈吴法宪回忆录〉》
- 司马清扬《试论徐向前和二月逆流的关系》
下面的复制自Wikipedia:特色条目复审/徐向前/第二次
编辑16支持,14反对 =>维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25日 (六) 03:28 (UTC)
大量连续内容使用同项参考,同一内容引用过多(高达381项)。内容中立性有问题,单单使用中共一方的研究著作很难做到中立,中共在这方面口碑不佳。没有海外和港台研究的补充,难以达到特色标准。--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1日 (六) 01:47 (UTC)
支持撤销
编辑- (+)支持,提名者投票—--苹果派.留言</ span> 2010年9月11日(六) 01:47 (UTC)
- (+)支持,首先肯定主编的辛勤耕耘撰写,敝人在此就事论事,没有偏见。理由如下:
- 该人曾参与八年抗战与国共内战,却仅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缺少中华民国、日本等他国的资料。已经是WP:地域中心。
- 多处采用“伪军”形容敌对军队,已违反中立方针。
- 因仅采用单方面传记与地域性资料,错谬处甚多。
- 缺少评价,连孙中山、蒋中正皆有评价,该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与十大元帅之一,却无任何评价? (Google一找即有)
- 同项参考问题,同提案人。因为近期提倡2010年新标准必须每句都要有脚注,导致高达381项同项参考,该主编必因此条目而手酸,敝人实为感同身受。当然并非反对添加脚注,但每句都给上了这种标注在阅读上也会带来困扰。
- (※)注意敝人发现评选作业错误
且有黑箱作业嫌疑,请见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标准:“投票期为两周(14日)。投票期结束后,如果有至少8个的绝对支持票(反对票和支持票相互抵消,如12支持,4反对,绝对支持票就是8),该条目就会入选为特色条目。”但请见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候选/徐向前10支持,4反对=> 特色!而且还马上登上WP:首页,请问有没有搞错!敝人非常尊重原主编的贡献,但是,这点即使敝人发动优特拯救协会也救不了。 - 以上仅为个人举例,其他反对理由还可见其他人当初的反对意见,在此不赘述。
--安可 留言请按此 (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2010年9月13日(一) 02:46 (UTC) - 您所说的入选标准是今年7月份加上去的,而条目却是在今年6月份当选的。以当时的标准“如果有至少8个以上的赞成票(包括提名者,如8支持4反对),且反对票低于或等于总票数的三分之一(如10支持5反对;12支持6反对。另中立票不计入总票数,仅有参考意义),该条目就会入选为特色条目。”,完全符合要求--百无一用是书生 (☎) 2010年9月13日(一) 13:32 (UTC)
- (+)支持,对我而言仅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缺少中华民国、日本等他国的资料,哪有资格成为特色条目。 --Honmingjun--铭均 2010年9月13日(一) 04:35 (UTC)
- (+)支持:确实撤销有理,中华民国的时代根本都没补充上去,都采用中共国家的资料,算什么特色条目啊!《 中坛太子元帅》 ([ [User talk:Evo101469|留言]]) 2010年9月13日(一) 17:30 (UTC)
- (+)支持,过度引用,上次候选时已经提出过相同理由,但没有任何改善。 —ATRTC 2010年9月13日(一) 23:16 (UTC)
- (+)支持,同一本书引用多次是合理的,但是从引用资料构成的内文看,缺乏中立性,上面的朋友已有说明。而且从整篇文章的整体内容看,对其军事生涯的描写过分仔细,建国后的情况则不甚明了。尽管徐向前作为将军应该侧重去写其军事生涯,但这也写得太不平衡了吧,看上去像徐向前的军事传记而不是人物传记。 -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3日(一) 23:27 (UTC)
- (+)支持,引用相同材料多次并不是大问题,但中立性和平衡性不应受参考材料选取的影响。 --海牛(欢迎吐槽~^^) 2010年9月14日(二) 09:43 (UTC)
- (+)支持首先肯定撰写者的辛劳,多次引用同一材料我觉得不是问题,中立性的问题,虽说引用来源不够多的确有中立性问题的可能,但我目前无法确定那个地方有严重的中立性问题,所以先不假定一定不中立。但我觉得有个很大问题是,我觉得我看完这个内容丰富的条目以后,知道他打了那些仗、升了那些官,但结果还是觉得并不怎么了解这个人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特色。百科全书条很重要的目的是让一个不了解一个主题的人,很快能掌握该主题。提供细节当然不是缺点,但看完细节却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说明,这样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百科条目。另外整体我也觉得军事的篇幅比例过高,1949之后却只有一点点,但即使军事比例这么高,却也看不到对他军事表现的特色或成就的总结和整理,我觉得问题不小,再加上原撰者写出绝不再动这条目这样的话,我觉得必须投支持票。 ffaarr (talk) 2010年9月14日(二) 10:46 (UTC)
- (+)支持,质量不及一般特色条目,尤其参考资料的中立性问题。特色的下限,建议降格优良或甲级条目。 -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9月14日(二) 12:31 (UTC)
- (+)支持,主编对该条目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应该肯定,但本人不支持它的特色资格。当时特色投票我是反对的,现在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支持撤销(附敝人当时反对的陈述原文:“条目通篇所叙述的内容及其单一,讲的几乎都是徐从出生到去世的个人经历,属于个人履历的性质,说它是“流水帐”也是成立的,离特色条目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现有条目内容虽然篇幅很长,但内容并不丰富,非常单一,我觉得除“个人生活”和“纪念活动”外,其他冗长的个人编年内容完全可以压缩,写成介绍徐生平的一个章节,然后再扩充非“履历”性的内容,如徐的军事指挥才能、政治及军事理念、外部对徐的看法及评价等等,这样条目才会全面。条目虽然注释丰富、详细,但也脱离不了内容单一的“履历性”条目格局,因此,本人反对该条目为特色,如主撰人或特色支持者认为我的话不正确,欢迎批评。PETERGEOGE (留言) 2010年6月21日 (一) 04:37 (UTC)”。)PETERGEOGE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二) 14:06 (修正)
- (+)支持缺乏中立性败北王克拉克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17:43 (UTC)
- (+)支持,我觉得这个条目因为中立性的问题不适和成为特色条目--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0年9月14日 (二) 23:30 (UTC)
- (+)支持,缺乏中立性且内容单调。--Ciked (留言) 第八次动员令 2010年9月15日 (三) 09:46 (UTC)
- (+)支持。主要贡献者Walter Grassroot自己在意见讨论里都提到目前很难找到比较各方面的文献,最大程度是保证就现有材料情况下,言有所据。他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也很明显的证明了此条目仍然存在其局限性,这与特色条目的宗旨不符。而且一路编年史的写作下来,我完全看不到徐向前的特色在哪,本条目的特色又在哪?将资料整理成很多字并非就是特色条目。--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20日 (一) 15:33 (UTC)
- (+)支持:绝大多数参考来源都来源于中共官方,评成特色条目确实太勉强。--Szechwan001 (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10:04 (UTC)
- (+)支持:中立性有问题。 Philphy (留言) 2010年9月24日 (五) 16:43 (UTC)
反对撤销
编辑- (-)反对。如果提名人不能具体指出哪些地方存在严重的不中立不客观问题,那么我只能将提名的指控看作“莫须有。”--Gilgalad 2010年9月12日 (日) 03:10 (UTC)
- (:)回应我写在下面了,我不是无的放矢,请上面的先冷静一下,消消气。--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5:32 (UTC)
- (-)反对,无法想想徐向前的超过千页的回忆录能成为单一来源--Mys 721tx(留言)-U18协会 2010年9月12日 (日) 16:24 (UTC)
- (-)反对:除了那个注脚很影响阅读让我看着很不爽以外(貌似是新规则。。),剩下的都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自然是中国方面的文献比重多一点,其回忆录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手来源,虽然回忆录里肯定有粉饰的成分,但编者加以斟酌就是了。但也希望Walter Grassroot能够考虑苹果派的意见和建议。-治愈 (留言) 2010年9月13日 (一) 18:15 (UTC)
- (~)补充:我又读了一遍徐向前,什么中立性云云都好说,两位商量好改了就行了,但令我不能接受的是那个注脚,维基百科不是科学文献,我们维基人自己去查证就好了,弄那么多注脚,严重的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性。如果条目按照这样子来填注脚,我相信一般的网友读者们肯定没有心情去读完整篇条目。希望Walter Grassroot能对注脚进行必要的删减,也请各位技术帝想想办法,或者能想出个隐藏注脚的办法。最后,请Walter Grassroot注意一下用词,保持文明。-治愈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16:09 (UTC)
- (-)反对,理由和楼上差不多。另外,似乎没必要一一记入“歼灭多少人”、“俘获多少人”一类的资讯,因为那些数字看起来有点随意。Luuva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7:21 (UTC)
- (-)反对:我认为除了“伪军”等字眼存在中立问题之外,采用中共史料并不构成反对理由,只要用字造句方面不涉及主编者的原创内容,即使采用中共史料而有充足脚注的话,则不能称为非中立。因为当我们质疑中共史料的中立性,则我们已经投入主观意见。而且“伪军”等用字,或许出自资料原文,或指称汪精卫政权,如此则并无不可。同项参考只是技术性问题,只要主编者把页码放在脚注而非条目正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Wallace High Tea with me 2010年9月14日 (二) 15:00 (UTC)
- (-)反对:原来中共材料,特别是回忆录都是不正确不中立,不能作为维基百科的参考材料啊。--Daniel Chow (留言) 2010年9月15日 (三) 05:05 (UTC)
- (-)反对,没有到要撤销的地步。另外,我觉得Walter Grassroot兄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被某位前管理员在这个条目上反复纠缠(当时他一直退让)而在现在爆发了出来,大家消消气吧。—CHEM.is.TRY 2010年9月15日 (三) 09:44 (UTC)
- (-)反对,没有到要撤销的地步,采用中共史料并不构成反对理由。-ArikamaI 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 2010年9月15日 (三) 14:00 (UTC)
- (-)反对,莫非按照有些人的逻辑,土共的东西就是不正确不中立,香港弹丸之地的东西就是正确?再者按照那位仁兄的意见许多特色条目都不符合条件了,诸如香港、粤剧、香港地理、维多利亚港、香港日治时期这些条目就更加不符合特色条目了,大多标榜性词语很大。根据WP:BIAS,更是更是严重违反天地一沙鸥,人间任我行 (留言) 2010年9月15日 (三) 23:10 (UTC)
- (-)反对:拜托,这是最近才当选的特色条目,所以相信编者真的要反对的话应该早在之前就要反对了。--海藻脑袋~YA!※古埃及建筑 2010年9月17日 (五) 13:28 (UTC)
- (-)反对:理由一,同第3号反对票治愈阁下;理由二,特同意书生阁下下面意见中的“有问题的是世界上对这个人物的研究论述还不够充分”,这个问题的形成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但Walter Grassroot兄根据现有条件能把这个条目写成这样真是不易;理由三,才当选不久的特色条目,即使有问题,好像还不是要大到要撤销的地步,如Walter Grassroot阁下不愿在这条目上动笔了,其他资深维基编辑们取得共识后能否谨慎地完善一下?在下在维基编辑的经验和资历都还不多,如建议的不对,各位请不吝指正赐教。在下对苹果派阁下和Walter Grassroot阁下二位资深维基人都特尊重,真诚希望二位高人别伤了和气。--Lvhis (留言) 2010年9月19日 (日) 00:37 (UTC)
- (-)反对:认为中共的资料并非中立本身就是不中立的评论,难以认同。—黑暗魔君 (留言) 2010年9月19日 (日) 06:47 (UTC)
- 弱(-)反对,说不中立有点言过其实了。--达师 - 147 - 228 2010年9月21日 (二) 14:49 (UTC)
- (-)反对:理由实在过于牵强—洋洋 (留言) 2010年9月23日 (四) 03:25 (UTC)
中立
编辑- 敝人先赞扬其实敝人并非极力要撤销此条目,毕竟敝人为拯救优特协会之一,而且每个条目不可能会达完美境界,如果主编主愿意修正,敝人一定会把选票变成中立,甚至反对撤销。
但请各位看2007年陈征蔚的维基百科“致命的吸引力”一文。此条目从获选刊登在首页之后就感到不对劲,2006年参与维基百科之后,没想到会有人在2010年提倡只评审每句是否有脚注才是好条目的新标准,请问读者是要看内容还是看这一串脚注?请问条目是在评选内容还是评选脚注?近来不断有人提出说英文维基百科是怎样愈来愈多脚注,那也还请提出可靠数据(最好是举出英文版维基有50个以上优特条目有300个以上同项参考!)莫为了一时偏见而完全不参考其他学术论文或百科全书的写法,难怪教授会称“维基百科并无学术可信度”。 --安可 留言请按此 (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2010年9月14日(二) 06:52 ( UTC)
- 其实部分脚注可以合并,到段落最后才放一个脚注。比如早期生涯首段,可直接在最后标示“徐家庭背景见第二页至第十页”(甚至只标示第二至第十页)也可。学术论文的参考格式虽可为参考,但毕竟与维基性质不同,有时难以相提并论。论文一些所谓基本知识,很多时不用下注,有书目已经足够;但百科全书却是另一回事。事实上百科全书到底会否下注也成疑:大英百科是让他人引用(因为质素保证?);我手上一本1995年新雅出版的(儿童)百科全书则只有索引。
- 然而,维基的致命吸引力在于人人可编辑,无法像大英一样保证质素(起码比维基更有保证吧)。在一般内容上,要比平常论文下更多脚注,实是迫于无奈,尤以具争议条目为什。不然给人在后面放一个来源请求,然后又吵上大半天。现在争议的焦点应该是来源是否过于单一,而非脚注多寡。后者不过是外观有碍而已。另语主编者五戒,善哉。 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9月14日(二) 12:45 (UTC)
- 若敝人展开拯救呢?不过目前投票来看,此条目是保住了,不过敝人一定会在近期内对该条目中立性问题展开修订(天阿!谁能告诉我条目中的伪军是指哪个军队?)--安可 留言請按此 (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 2010年9月18日 (六) 16:54 (UTC)
(!)意见:
看过下面的讨论,再说几句。我认为Walter Grassroot是一名非常敬业的维基人,他在百科的贡献非常大,在徐向前条目里倾注了大量心血。
我反对徐向前成为特色条目主要是基于它的内容单一,下述争论的“中立性”应该不是该条目是否特色的主要问题。我的理解是:“中立性”并不是引用了哪家的资料就是“中立”,没有引用哪家的资料就“不中立”,这个“中立”应该是行文、语言上的中立,而不是用不同资料来源来佐证条目的的中立与否。编辑政治人物条目时任何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中立,中立与否没法界定,任何内、外部观点都不能被认为是本质上的中立,这种中立观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这个条目中,作者基本上没有单方面地去颂扬徐氏,而是以中肯的态度撰写内文,我觉得这就是“中立”的编辑行为,符合维基中立精神。但作者行文时也有少量不够中立的地方,如:对国军伤亡用“歼灭”、“活捉”等,而对解放军就用中性的“死伤”、“伤亡”等,这个就不妥;标题“广州起义”(之前我看到是“广州起事”,“起事”比“起义”要中立些,因为“起义”带有赞许的感情色彩,不妥。)、“战略转移”等用词欠缺中立,对立面的国军可能不是这种称呼,应用中性字眼取代。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人物,引用中共的资料无可厚非,因此在条目中形成相对单一的资料来源并不会影响条目质量,因为它符合维基的可靠来源方针,至于来源资料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没有谁可说清楚,也就是说徐向前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不是编辑条目时要探求的东西,只要这个来源是可供查证的资料,在编辑条目时没有带任何意识倾向地加以引用和参考就符合中立方针。大陆会以符合自己统治的目的写历史,蒋总统当然也会以有利于自己的目的写历史,至于旁观者的外国那也未必就是公正的,所以这些观点哪个客观公正,不得而知;当然有其他观点参进条目会更好些。
作者引用的“传记”会有片面性,会被认为是一家之言,因为来源种类比较单一,但仍然符合可靠来源方针。百科条目重在有根据、中立性地叙述,读者自然会关注其叙述来源,形成自己的看法。该条目本身是有论据支撑的,至于叙述是否符合政治上的客观性,这应该由读者自己去分析、体会。维基百科不是时政分析论文,编辑条目也没有规定必须在政治立场中来寻找“中立”,如果这样,那编辑政治人物条目将是极其复杂的,非常不现实。对于一个政治人物,一万个人可能会有一万种看法,编辑中立的政治人物条目是根本做不到的,维基百科也不存在这种条目,只能说尽可能引用更多的来源来丰富观点的多样性,但不能说没有多样性就不能成为优秀条目,只要来源可靠,叙述中立,就有资格成为特色条目。
纵观条目,作者在编辑时基本上未对徐氏或中国共产党歌功颂德,也未见诋毁国民党的句子,文章行文还是比较客观的,符合中立原则,所以资料来源不应该成为主要反对理由;当然,如有其它非中国大陆观点加入条目,质量会更好,但不是成为特色条目的必要条件。该条目证据是充分的,只是内容太过单一,不够全面,有补充其它内容的必要性,所以支持撤销特色条目资格。
另提醒Walter Grassroot在论坛发言不可言辞激烈,要以团队合作的态度与同行争辩。
以上PETERGEOGE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09:00 (UTC)
- (:)回应,我同意阁下和Ffaarr在反对票的意见,我在编写的时候已经对所采用的书籍中所用的措词进行许多纠正,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修改中必然众口难调,这也是我所采用的书籍的所有作者都无法超越的鸿沟。我编写的优良特色条目,都是自己翻阅大量书籍和资料结果(比如金刚经、汉传佛教、净土宗、邓小平、周恩来等,都是在20本+/条目),这个条目也是我更侧重依靠于纸张书面的结果(甚至远超过我为编写涂尔干条目而大量阅读的英、法文资料),大概我收集了市面上所有关于他的专论,我的想法只是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最便捷地找寻到相关内容所指引的原始数据(这就是为何我一直不正面回答AT质疑的“过度引用”,我不愿意为了特色而牺牲这些数据),也方便回退员及管理员对明显的破坏进行纠正(比如删除有来源的句子)。很遗憾地是,就此条目而言,这些专论大抵质量并不高(比如一本所谓《徐向前军事指挥艺术》什么的,只是拼凑的内容),而且互相引用、用词偏颇,纵观数十本书,其中最基础的三大来源正是文中的所倚重的内容(他的回忆录、分述红四方面军、华北野战军的记录)。此外,暂时我没有发现台湾或者香港地区有对徐向前描述的专论,或许有,我没有能力找到。我同意阁下所说的内容单一、不够全面,但是我所能编写的最大程度是保证就现有材料情况下,言有所据。如果必须增加一些个人理解主张(比如当代香港某非一流作家的见解)以凑成一个看似完整全面的人物条目,那么我100%(+)支持撤消该特色条目,以保证条目现有的准确性。如果一个特色条目换来的是无休止的编辑战、政治性探讨,那么他本身就失去了维基设立的初衷。因为我很享受编辑时的愉快,而不是和自己反感的人进行讨论。—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9月16日 (四) 16:56 (UTC)
- (!)意见维基百科:中立(这是一条正式的方针),是有严格规定的:
中立的观点才是维基百科的核心方针:它是强制性的、不可协商的且必须为所有条目遵循的标准。 ....... 在某个主题中,具有可靠来源的可查证观点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它们可能会相互矛盾,而中立的观点正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中立方针要求,当同一主题存在多个或相互抵触的观点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应被平等表达。不应让某一个观点具有不合理的比重,或声称它被判定为“真理”。
--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16:18 (UTC)
- 能在撤销限期内用中共以外的资讯来完善条目(原来的资讯可以保留),最终当然可以不撤销。不过看原作者是怎样的态度了,若原作者硬是要以一方的资讯来写那就没办法。-- 虚构的变形金刚 (留言) 2010年9月22日 (三) 07:44 (UTC)
意见
编辑本条目只参照徐向前一个人的说法,不中立也不准确,甚至黑白混淆、黑白颠倒。关于二月逆流实际情况是徐、叶两人在是否要揪斗萧华的问题上拍茶几、捶桌子,相互对抗。
《叶剑英传》中隐讳地写到了这一点;其他来源也有提及:
“过了一会儿,萧华来了,徐向前问他,昨晚到哪里去了。萧华躲躲闪闪。徐向前生气地对萧华说:‘你是胆小鬼!你怕什么?他们能把你吃掉吗?’他盛怒之下,拍了桌子,把茶杯盖子和碟子都震摔了。”
叶剑英“也大声地说:‘他昨天半夜里跑到我那里去了,是我把他收留下来的,如果有窝藏之罪,我来担当!’说话间按捺不住满腔怒火,猛拍桌子,伤及右掌。散会回家以后,端茶杯觉得右手无力,秘书陪他到军事科学院门诊部拍了片子,才发现右手掌骨远端骨折。”(军事科学院编写组《叶剑英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5年,第409页)当时在场的吴法宪后来证实:“作为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徐向前出于责任,和陈伯达一起批评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于是引起两位元帅之间的对抗。”〔金秋《权利的文化-文革中的林彪事件》(英文本)斯坦佛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95页(Jin Qiu "The Culture of Power: The Lin Biao Inciden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与会的军中高级将领见两位老帅对拍桌子,谁也不敢说话,有的见势不好干脆溜走了,一时会场大乱。”〔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纽约明镜出版社 2003, 第196页〕
对此,王年一含蓄地说道:“军队高级将领的抗争极为复杂”。〔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第207页〕
支持此说的学者(这些学者都有关于文革的专著出版发行)还有:
- 欧阳龙门 《“二月逆流”前后》
- 丁凯文《艰难岁月的再回首--读〈吴法宪回忆录〉》
- 司马清扬《试论徐向前和二月逆流的关系》
以上--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5:21 (UTC)
- (:)回应,在维基编辑了都近两年了,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于2010年9月14日 (二) 14:1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作为这个条目的主编者对于怀揣各种目的、连证据都没有仔细看过的人,也毫无奈何;本来是我无意和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于2010年9月14日 (二) 14:1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进行沟通,但是出于对条目和取证的认真,我在此做一定回复。你所用的“The culture of power: the Lin Biao inciden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那本书,具体页码是第95页,我也阅读了,你也可以在图书馆借到该书。这本评价甚低的个人历史书中貌似写的很有意思,而且还道貌岸然地提供了所用的来源是吴法宪的文选。而在翻阅了繁体的《吴法宪回忆录》后(请自行下载并阅读第652页),我发现金秋那本书中所采用的断章取义的伎俩,和维基中的某些人行径毫无差异,当然这也就是你们所谓的“可靠来源”。在徐、叶两帅的书、回忆录中都记载是第二天的会议时,因为得知肖华被抄家后,徐向前、叶剑英先后敲桌子;怎么到香港作家后就把敲桌子马上调整成第一天京西会议?相反,徐向前的回忆录却可以和你所引用的叶剑英回忆录对应。当然了,你们怎么想都可以,反正维基都已经被破坏如此了,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对此,海子含蓄地说,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于2010年9月14日 (二) 14:1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9月12日 (日) 16:19 (UTC)
- 污辱维基人“跳梁小丑”“你们这种垃圾”实不可取。自豪资历,可惜编辑两年了还这种成分,可悲。— WiDE 怀德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3:46 (UTC)
- 实在很难相信“你们这种垃圾”这种不文明的辱骂性的言论出自维基人的口中。--Vetoheben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6:55 (UTC)
- 污辱维基人“跳梁小丑”“你们这种垃圾”实不可取。自豪资历,可惜编辑两年了还这种成分,可悲。— WiDE 怀德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3:46 (UTC)
- (:)回应好吧,我把原文都摆出来,大家自己看看吧,一句题外话,上面的火气也太大了吧?
- 条目文字:
一月中旬,陈伯达教唆红卫兵开始批斗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之后周恩来出面辟谣[2]:822。1月19日,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碰头会,围绕军队内部是否展开文革运动,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三元帅与江青、陈伯达、康生、姚文元争执起来[2]:823。此时叶群突然拿出发言稿批判肖华,当晚红卫兵抄了肖华的家[2]:824。次日上午,京西宾馆继续开会,肖华讲述被抄家经过,徐向前与叶剑英气愤之下敲桌子,而叶剑英亦因此拍伤手骨[2]:825-826。该事情被四人帮诬陷为“京西宾馆事件”,为“二月逆流案”之始。
- 对应上面所说的我断章取义的《吴法宪回忆录》(第652页):
叶剑英一发火,会场上的气氛立即极为紧张起来。看见这样,身为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徐向前,就不得不出来批评了肖华。徐向前说:“你肖华是有错误的。你把军队的政治工作搞成了这个样子,影响了我们全军。” 也许徐向前的本意是为了缓和会场上的气氛,但两位老帅在萧华问题上的公开矛盾,给了我们这些与会者很大的震动。一时间,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这天晚上的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到房间里休息,但是背后都议论纷纷。
- 你仔细看我的编写的原文,我已经分明写出两天了。1月19日和1月20日,徐向前和叶剑英摔桌子是第二天的事情,你拿个第一天的证据来说两人矛盾,我文章中难道没有说几个人争执起来么?这这句话违背了你所有证据了么?第二天他们敲桌子,这个事实违背了你所有的证据了么?拿着一个曾经陷害罗瑞卿、害死贺龙、陆定一、顾前、刘善本的人的自我辩护意义的回忆录,去叫板中立,我只能说,你真他妈的中立,太他妈的中立了。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于2010年9月14日 (二) 14:1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9月12日 (日) 23:00 (UTC)
- 你仔细看我的编写的原文,我已经分明写出两天了。1月19日和1月20日,徐向前和叶剑英摔桌子是第二天的事情,你拿个第一天的证据来说两人矛盾,我文章中难道没有说几个人争执起来么?这这句话违背了你所有证据了么?第二天他们敲桌子,这个事实违背了你所有的证据了么?拿着一个曾经陷害罗瑞卿、害死贺龙、陆定一、顾前、刘善本的人的自我辩护意义的回忆录,去叫板中立,我只能说,你真他妈的中立,太他妈的中立了。
- (:)回应您的条目的内容中立与否是非自有公论。这暂且不提,您不顾我屡次忍让,在三释出善意之后,还对我进行如此的辱骂,我只能表示遗憾。不过我必须对您进行最后的警告,持续的人身攻击会导致对您的封禁,请您自重。--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3日 (一) 00:21 (UTC)
- 你真忍让,忍让到没看清内容就提请重审。请回答我,你提出的证据到底反映出我正文的那段话中的哪句不对?是不是还要加上,“美国某非不入流华裔学者认为事情是那样的?”,如果你要加就加,没有人拦着你,我以前说过我这个条目不会再动了。把条目随便改改,重审通过率不是更高么呵呵?—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9月13日 (一) 02:48 (UTC)
(!)意见。举几个例子。
- 阿道夫格兰德曾任德国纳粹空军战斗机总监,此人从二战开始打到结束,也曾任德国空军高阶要职,他在回忆录中直指当年Me 262喷射战斗机无法即时形成足够的战力,都是因为希特勒要求相其修改为可以携带炸弹的战斗轰炸机。他的回忆录出版甚早,此说在国际间被认为可信度很高,因此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许多书籍都是以他的说法为准,可是当更多的资料被整理出来之后,才知道不单单希特勒的命令没有实质的延误效果(并没有认真的被执行,而且从1940年开始,德国空军已经开始在战斗机上加装炸弹),真正的原因是生产线,品质和耐热原料。
- 李宗仁回忆录可以说是一个在出版当年蛮具有震撼效果的历史出版品,书中道尽他的军事与政治生涯,对于蒋介石与国民党如何对不起他,也有深入的描述。可是,书中并没有提到当年在广西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将税抽到民国99年,怎么被称为将地皮刮三次。
- 曼斯坦是德国陆军的高阶将领,二战入侵法国的黄色计画也往往被称为曼斯坦计画(虽然实际与构想之间是有不小的差距),他也写了本回忆录,在书中指出他并不知道屠杀犹太人以及战俘的说法,并且认为东线许多作战失利,或者是战线无法守住,都是因为希特勒不准部队后退的结果,可是,后来陆续出版的史料也显示出其实曼斯坦本人也隐瞒了不少事情。
口述历史或者是当事人亲写的回忆录,都只是不同史料形态当中的两类,这些史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当事人的记忆,对事情所知背景的局限,或者是有所顾虑下而与其他文件或者是资料有所出入,这也是为什么要考据历史,需要有不同来源的资料,而且是愈原始的愈好。如果做过一些史料研究的人,应该会了解我所提到的现象。
讲句不好听的话,中共到目前为止对于抗战所谓的正面战场或者是当时被其他国家承认的政府的作为,除了正大光明面对与留存史料以外,其他负面的差不多都做了。此外,过去当苏联基于保密的因素而不能承认他们参与韩战的空战,中共是可以说是把结果一碗端去之后再加上自己想要的料(张晓明在他的著作中还引述俄国军方去函解放军,要求他们不要夸大纪录)。面对差异不小的资料来源时,如果不能以正面的态度进行分析,而是将别人提出的说法认为是垃圾或者是断章取义,基于的立场是甚么?难道说有人把徐向前脑中的记忆都加以分析过,认为他的著作与事实没有任何一点差异?或者是出版单位没有任何一点修改?两岸目前对自己的历史的态度都还没有到那么中力与正面的地步,认为自己写的或者是看的是绝对正确前,请先想想上面举出的一些事情。-cobrachen (留言) 2010年9月13日 (一) 00:55 (UTC)
- 我同意阁下的观点。这个人物的评定肯定现有材料的评定是不充分的,这个是历史的问题。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把一个元帅讲述充分,那么我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不是绝对正确,也绝对不敢这么成。但是我所编写的内容,都是有依据的(这个是我创建及编写的上千个维基条目的通例);我所反对的只是用一些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涉及人身攻击,已由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于2010年9月14日 (二) 14:1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的下脚料、评论去质疑条目,什么金秋、司马清扬、欧阳龙门,这些人恐怕最关心的是怎么编个喙头把自己的书卖个好价格……。我非常欢迎质疑和修改意见,但是不要带个削铅笔刀就敢上擂台。—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9月13日 (一) 02:48 (UTC)
- (=)中立仅采用并肯定个人传记与正面资料,却将其他文献、负面资料视为三脚猫而拒绝采用,此为带有主观意识的非中立想法。注意评价并非评断是非善恶,请见维基百科方针让事实说话—安可 留言請按此 (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 2010年9月13日 (一) 03:23 (UTC)
- 请Walter Grassroot注意一下自己的用词,保持文明。—ATRTC 2010年9月14日 (二) 02:04 (UTC)
- 同意安可 ,若单凭自传,绝对会引发中立性疑虑,有一般史识者皆知,自传是最不可靠的史料。— WiDE 怀德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3:56 (UTC)
- 我同意阁下的观点。这个人物的评定肯定现有材料的评定是不充分的,这个是历史的问题。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把一个元帅讲述充分,那么我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不是绝对正确,也绝对不敢这么成。但是我所编写的内容,都是有依据的(这个是我创建及编写的上千个维基条目的通例);我所反对的只是用一些
- (!)意见。自传并非最不可靠的史料,尤其是加上大量可供查证的参考资料。自传的可贵之处是可以呈现出文字和数字以外的人性,沟通或者是互动等等行为,作为经常在查阅与研究历史资料的人来说,这也是很重要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可信度。但是,无论是任何史料,重要的是查证以及交叉比对的过程与结果。这个部分在考证的重要性蛮高,而且也是足以在产生争议时成为可靠度较高的依据。除非是透过比对发现内容与实际偏差太大,主观性的认为某些作者或者题材的可信度一定不高,那就偏了。-cobrachen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14:25 (UTC)
我最近一直在把这篇文章翻译成德文,因此对它比较熟悉。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文章的确有来源单一的情况。比如在许多战斗中说歼灭或者俘虏敌人多少人,来源往往仅仅是徐本人的自传。一般要进行中立的描述需要双方,或者甚至于第三者的数据估计。当然,在没有第三者的可靠来源情况下徐本人的自传数据是第一手材料。再比如在关于徐在张国焘时期的举动时文章也主要基于徐的自传,主要是强调徐仅是军事领导人,因此只有执行命令的份,很有推托责任的嫌疑。在这里,陈本人的叙述或者其他人的叙述也应该综合进来。--Wing (留言) 2010年9月13日 (一) 04:14 (UTC)
Walter Grassroot的努力的确让人赞许,但这不能否定文章的非中立性,尤其是引用资料上的意识形态及避重就轻。-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3日 (一) 23:34 (UTC)
- (!)意见,根据维基百科:可靠来源的要求,事件参与者或者事件观察者创作的文献是一级文献,“一般而言,维基百科的条目不能依靠一次文献,而是要依靠于谨慎的采纳了一次文献的、可信赖的二次文献。”-米尔格拉姆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15:59 (UTC)
- (!)意见。在比较英文版关于一次文献(Primary Sources)之后,我感觉现有的中文翻译有问题。原文如下:Policy: Primary sources that have been reliably published may be used in Wikipedia, but only with care, because it is easy to misuse them. Any interpretation of primary source material requires a reliable secondary source for that interpretation. A primary source may only be used on Wikipedia to make straightforward, descriptive statements that any educated person, with access to the source but without specialist knowledge, will be able to verify are supported by the source. 。
- 英文版的政策是,可以使用,但是要很小心,并且不能够加以诠释或者是解释。假如要加以诠释,需要有可靠的的次要来源。而且,可靠来源目前仅是指引,并非方针。-cobrachen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16:22 (UTC)
- (※)注意,根据五大支柱中的不墨守陈规(维基百科:忽略所有规则),我在此宣言忽略“维基百科:可靠来源”中部分文字。
- 维基百科,在于给读者展示一套“准确”的资讯,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具有相当权威性。机械化的认定X级文献,XX报导,以至于偏将明显谬误的东西写入维基百科,而以“维基百科注重可查证”做冠冕堂皇的挡箭牌,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对维基百科非常有害的。
- 根据维基百科:五大支柱中所述“ 维基百科是一部……必须遵循非原创研究且力求准确的原则。”,这句话中“力求准确”是“必须”的。而下文“我们也应尽量引用可供查证和权威性的资料”这句话中,“可供查证”是“尽量”,而且还是“也尽量”,其优先度(priority)明显低于对“准确”的要求。近年我发觉,很多人,在过度的注重较易把握的“可靠来源”,以至于近乎机械的执行可靠来源之时,把“准确”完全放在脑后,甚至是刻意无视“准确”,而优先选择明显谬误的来自××报、××书的所谓“可靠来源”,这是完全本末倒置的--可怕的是,这种做法的支持者甚多。
- 对此条目,我不便作答,因为我身在绝境,暂时没有能力接触到上述提到的一些书籍。但我想说,文献资料,谬误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新闻报导,很多质量根本经不起推敲。在冲突的可靠来源出现,而又明了正误之时,万万不可透过“分级”--看谁比较“牛”就取谁(比如某些“权威报纸”可能乱讲一气以至于智商正常者都一笑了之,而街头派发的传单却更经得起推敲),而应综合分析,取准确的一方用之。实在难以确定准确性的场合,亦可分节全部加入(××方面称…;而××方面称…)。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9月14日 (二) 16:32 (UTC)
- 请勿扩大,如果二级文献是不可靠来源,“明显谬误”,同样违反维基百科:可靠来源。没有人讲过必须使用二级文献而不论其可靠性。因此该规则不构成“妨碍你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米尔格拉姆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16:45 (UTC)
- (:)回应,我的主张是,试图取认知能力内最准确、正确的资讯,而不是最大牌的资讯。“可靠”与否,不是数学算式,当“准确”和“大牌”冲突时,“准确”的当然才是“可靠”的。另外,我有点没理由的喜欢所谓“扩大”,而是否“妨碍我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是我的主观感受,不是法律条文,无“构成”与否问题。Sakuradate 公众Δ 2010年9月14日 (二) 16:58 (UTC)
中立的观点才是维基百科的核心方针:它是强制性的、不可协商的且必须为所有条目遵循的标准。 ....... 在某个主题中,具有可靠来源的可查证观点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它们可能会相互矛盾,而中立的观点正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中立方针要求,当同一主题存在多个或相互抵触的观点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应被平等表达。不应让某一个观点具有不合理的比重,或声称它被判定为“真理”。
- 显然,在这个条目里,原作者已经显然丧失了中立性。怎么能成为一个特色条目呢?--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21:31 (UTC)
现在这个题目明显更似是一种政治问题的讨论,而非中立性。争论点是那些中共史料而且是第一手的资料,即使中共史料有不光彩的偏颇性,但不能因此就说是次引用资料不中立,甚至在欠缺实证的情况下,以莫须有去质疑现有史料的有效性。现在做的应该是扩充非中共史料的部分充实/补充现有不足,而非撤销特色条目资格。--Wallace High Tea with me 2010年9月15日 (三) 15:18 (UTC)
- 投票将于 2010年9月25日 (六) 01:47 (UTC) 结束
- (!)意见:如果要说这个条目有什么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有些地方过于琐碎乃至接近流水账,以致重点不够突出,因此当初评选特色的时候我就没有参与。但虽有这样的不足,总的来说我认为条目依然符合特色标准,毕竟选的是特色而不是完美条目。至于提名人所说的几个问题,窃以为不能构成撤销FA的理由:
- 首先,提名人所说的单一来源并不是什么问题。大多数高质量的条目都是以有限的几部专门文献作主要参考,在此基础上补充其他资料完成。关于本条目的主题,专门文献无外乎徐向前的自述以及后来的《徐向前传》而已,考虑到获取文献的难度,walter以徐向前自述为主并无不妥。虽然walter每句都要注释的习惯导致自述的引用次数看起来相当吓人,但无论怎么说,尽量给出每个句子的来源总是优点而不是缺点,拿来作为提撤的理由没有说服力。
- 其次,所谓中共方面的材料不够中立,这只能说是偏见而不是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假如这个理由成立,那么中华民国历史和蒋中正以及孙中山早就该撤了,因为缺少共产党、日本乃至满清来源的参考资料么 囧rz……。实际上,如果提名人能指出港台日等方面关于徐向前的专门文献的话,可能还可以说条目目前还缺少一些平衡,但提名人给出的文献基本上依然是所谓的“中共方面文献”,这和提撤的理由就自相矛盾了。
- 最后,确实草地、西路军和文革这些事情错综复杂,迷雾重重,在选GA的时候我就提出过这一点。但维基的优点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编辑、改进条目,所以我觉得既然已经有了其他文献,与其长篇大论来提撤,不如根据文献改进一下当前条目的内容,这不过是加几句话的事情而已。
- --Gilgalad 2010年9月16日 (四) 18:41 (UTC)
- 所谓中共方面的材料不够中立,这只能说是偏见而不是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请问一下,如果解放军空军的后代撰写当年志愿军空军在韩战的纪录,还提到俄国方面有将领要求解放军不要过于夸张纪录,请问,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代表性呢?
- 几年前,有的讨论区不过是讨论到毛家王子在韩国怎么羽化的,就可以被人给黑掉,黑掉还声称任何语官方宣称不同的说法都是错误。至于说大饥荒,大跃进时期的人口流动,出生与死亡和当时的一些大活动的纪录,最近你们那里讨论的也很多了,歧见没有少见过。而如果把历史领域常见的一些现象放在一起看,中共的资料既然免不了相同的问题,再加上在不同地方出现的状况,这可以用偏见两个字解释吗?更何况,偏见不是只有针对负面的看法,也包括过于美化。-cobrachen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2:03 (UTC)
- 认为土共材料不中立,而某方就中立,这就是偏见。建议您看看中华民国空军。--Gilgalad 2010年9月17日 (五) 13:16 (UTC)
请问,我提到的还是你们自己的资料,我有使用其他来源的资料作为说明吗?所以你提出这个的意义是什么?因为A不中立,所以B的不中立就不存在?况且,需要我提醒您家大人最近对于抗战的说辞吗?在这里争论谁家的来源够不够中立没有太多实质上的帮助,尝试扩增来源管道,并且以相近的方式去分析,判断和引用才是撰写条目时应该采取的精神,有的时候基于客观条件,来源受限是无法避免,但是特别强调自家资料的中立和可比对性之前,先思考一下我上面提出的例子吧。很多还是从你们那边知道的。-cobrachen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5:33 (UTC)
- 请拎清楚,这里反对的是靠贴上“中共”或者其他某地标签就直接认为该方面所有文献“不中立”的做法。事实上,提撤人给出的其他对照文献基本都是所谓的“中共来源”,这就让维基里广泛存在的“大陆文献=不中立”的偏见不攻自破。同样,我也不认为单方面来自香港或者其他什么岛的所有文献就一定不中立。每个文献都有自身的角度和局限,而来自同一方面的多个文献照样可以提供多种视角和材料,通过综合这些材料一样可以达成NPOV。贴标签扣帽子的做法十分荒谬。--Gilgalad 2010年9月17日 (五) 17:34 (UTC)
- (:)回应上面的论点已经完全误解了我的初衷,我认为此条目不中立,绝对不是单单认为共产党官方的来源不中立,而是只引用共产党官方来源,而不顾其他来源的反对意见,而造成的不中立:
--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8:28 (UTC)在某个主题中,具有可靠来源的可查证观点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它们可能会相互矛盾,而中立的观点正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中立方针要求,当同一主题存在多个或相互抵触的观点时,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应被平等表达。不应让某一个观点具有不合理的比重,或声称它被判定为“真理”。
- 你提出的意见都是关于“二月逆流”当中的拍桌子这一件事,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这些材料整理成一句话补充到有关部分。但是,这件事在条目里只是一两句话的篇幅。条目有一两句话不完善,请动手补充即可,这和整个条目不中立是两回事。--Gilgalad 2010年9月17日 (五) 18:46 (UTC)
- (:)回应如果条目有改善,自然可以维持特色条目。但是如果并无改善自然不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原作者不仅持不合作态度,甚至对于提意见者采用侮辱谩骂的手段进行人身攻击。而且这个条目不中立的地方也不仅仅是上面的一处,还有别人提出的其他问题,比如西路军问题、七条命令的问题、与张国焘关系的问题,等等。--苹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20:48 (UTC)
{{}}
特色条目重审(第三次)
编辑徐向前(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AT 2015年7月15日 (三) 14:14 (UTC)
- 投票期:2015年7月15日 (三) 14:14 (UTC) 至 2015年7月29日 (三) 14:14 (UTC)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过度引用单一文献、文献以大陆为主,缺乏其他方面的观点。曾经重审一次。—AT 2015年7月15日 (三) 14:14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AT:一些建议:
- 这个条目上次出现重审的情况,是苹果派有意联合黄世泽,开始推翻一系列中共人物条目。后来两人的龌龊行径,也被维基社群所看到了,不予赘述。
- 对于是否过度采用单一文献,可以用排除法做分析,即将来源最多的2、8项全部删掉,其他50个来源是否能够支持全文?如果不可以,则应当有理由证明是单一来源的问题存在;如果可以,则不宜用来源多寡、去否定一个条目内容。徐向前《历史的回顾》是我重点仰赖的来源,原因是大量详实信息,而其他的书籍也是基于这本书进行阐述的,是采用第二手来源,还是第三、第四手来源;这类问题,特别是对于自传题材的使用,我记得Cobrachen兄有一段很中肯且有参考价值的论述。
- 对于文献观点上,数年前我解释是,文献的范围往往取决于传主的活动范围。苛求相反论点的证据,只会减损条目的准确和结构。
- 另外一点,一次性提请数个重审,如果要救,总归是件难事吧。--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7月16日 (四) 02:09 (UTC)
- 容许我逐点回应:
- 我打从一开始就反对这条目登上特色,与他人无关。
- 我认为一般性的来源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自传的话基本上就等同是自说自话,难免存在偏颇,因此不宜过量采用。
- 不是苛求,而是作为特色只是应该列举出其他意见,这样条目才持平,减低局限性。
- 个人认为提请数与拯救速度无关,毕竟不是集中个别用户编写的条目来提名,况且就算除名,改善后再选也不是难事吧?
- 以上,谢谢。—AT 2015年7月16日 (四) 16:18 (UTC)
- (:)回应,呵呵,既然如此,请原谅阁下以相同的标准对待所有条目,特别是你自己的条目,不要针对中国历史的条目。否则,请相信一个七年的主编,是对抵制此类破坏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7月18日 (六) 07:27 (UTC)
- 从没有针对中国历史条目,我对所有条目均一视同仁,正所谓当局者迷,我写的条目就请其他人加以审视,感谢。请您也相信在维基8年的用户是不可能做出所谓“破坏”的行径,谢谢。—AT 2015年7月18日 (六) 15:36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如果条目仅以单一自传或资料作为条目评价部份的参考来源,的确会出现有欠中立的问题。但如果该单一可信靠的资料是用作条目史实的参考来源,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个单一资料是自传的话,在这方面就更有参考价值。由于重审条目属于后者,所以个人认为重审理据不成立。本人的投票也已经参考条目当初评选时候其他投票者的看法。--Clithering(200+ DYK) 2015年7月19日 (日) 07:34 (UTC)
- 从没有针对中国历史条目,我对所有条目均一视同仁,正所谓当局者迷,我写的条目就请其他人加以审视,感谢。请您也相信在维基8年的用户是不可能做出所谓“破坏”的行径,谢谢。—AT 2015年7月18日 (六) 15:36 (UTC)
- (:)回应,呵呵,既然如此,请原谅阁下以相同的标准对待所有条目,特别是你自己的条目,不要针对中国历史的条目。否则,请相信一个七年的主编,是对抵制此类破坏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7月18日 (六) 07:27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条目参注齐全,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容易了。照楼主这么说,条目六四事件缺乏大陆资料,是不是也可以移出FA?-- 镇国公 ( 有事找我 ) 2015年7月16日 (四) 11:40 (UTC)
- 如果大陆有六四资料,我倒是想看看。—AT 2015年7月16日 (四) 16:1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导言概括全文内容,内容完整详尽,符合特色。(引用单一文献 欢迎撤销香港保卫战,缺乏其他方面的观点是不要像江泽民这种条目认为评价一节一样?非要XXXX一番才行?)--苏言竹者(留言) 2015年7月16日 (四) 11:56 (UTC)
- 如果可以的话,多方文献支撑的条目比单一的显然更有说服力和全面。—AT 2015年7月16日 (四) 16:1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很好的条目,来源非常充足。此票也为是抵制优特杀手而投。--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16日 (四) 12:15 (UTC)
- 谢褒奖,我会继续努力的。—AT 2015年7月16日 (四) 16:1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丰富--Dragoon17cc(留言) 2015年7月18日 (六) 08:34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AT君对于条目的要求我向来是没意见的,但是这篇来源充足,内容丰富,似乎没有AT君所说的问题,况且若此人并无大量留世传记,引用来源大部分来自于自传是相当合理的事情。---Koala0090(留言) 2015年7月19日 (日) 02:57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参考文献丰富,除自传外有各种来源,足以支持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Tochozhang(留言) 2015年7月20日 (一) 05:4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整体而言参考文献足以支持全文--B2322858(留言) 2015年7月22日 (三) 08:25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备,来源充足。--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5年7月22日 (三) 13:35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yesFA票作奖励。—ArikamaI 堕落者的复仇(谢绝废话|全面战争)2015年7月23日 (四) 10:18 (UTC)
- 好奇为什么没有人物评价。--Zetifree (留言) 2015年7月29日 (三) 19:07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条目内容完备,参考资料充足,符合特色标准。--门可罗雀的雾岛诊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7月30日 (四) 04:27 (UTC)
- 11支持,1反对,1过期,维持。--183.50.253.195(留言) 2015年7月31日 (五) 05:55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徐向前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chinaspirit.net.cn/xxq//spjj.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archive.is/20130407152334/http://www.chinaspirit.net.cn/xxq//spjj.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该条目质量上乘
编辑相当中立。把徐向前的丑恶面充分揭露。 Howitzer(留言) 2020年5月17日 (日) 03:58 (UTC)
典范条目重审(第四次)
编辑- 投票期:2022年11月23日 (三) 02:30 (UTC)至2022年12月7日 (三) 02:30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3年1月6日 (五) 02:31 (UTC)起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有政策、施政观念的政治人物传记可能是优秀的人物条目,几乎没有领军方略、治军观念而仅仅充斥所属军队调动记录的军事人物传记绝对不是良好的人物条目。条目的主体为“生平”章,而“生平”章的主体又是从军史。从军史只见徐向前随军队而进退,及其具体的进退部署,在军职对应的“率”一词之外不见其有显著作用,也无法反映其领军方略、治军观念或效忠意志,俨然成为流水账。这一条目主体与其说是“徐向前”,不如说是“徐向前所属军队调动史”。而且,“晚年岁月”节前的生平几乎没有引述;而“晚年岁月”节却有六处大段原文模板引用,显得不成比例,严重失衡。
此外,条目行文亦有大病,例如:
作为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徐向前
叶、聂、徐三位元帅赶赴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央文革小组讨论
周恩来在怀仁堂召开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会上,徐向前同陈伯达就刘志坚问题发生严重争执。2月11日,徐和叶剑英等与陈伯达、康生、张春桥就军队稳定问题发生争执。2月16日,军方与文革小组的冲突达到顶峰,谭震林、陈毅、李先念纷纷发言怒斥文革小组。会后中共文革小组向毛泽东汇报,经毛泽东表态,文革小组开始制造“二月逆流案”。同年4月上旬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徐向前被迫在会上作检讨被批判
相邻三段分别出现“全军文革小组”“中央文革小组”“文革小组”“中共文革小组”四种文革小组的词组,十分混乱。从“军方与文革小组的冲突”、“文革小组”制造逆流案到“徐向前被迫在会上作检讨被批判”,看来徐向前不属于制造逆流案的“文革小组”——但也不知是哪个定语的文革小组。但是一般读者难以如此推导,显然应当统一名称,精简到两到三个有定语的“文革小组”。但即便如此,发生争执是徐向前倾向什么立场的争执?两处争执表述都不得其要领,令读者困惑,不如不写。“周恩来”“召开”作为第三段首句的主谓,亦属于模糊焦点,这一首句只需作为第二句的状语存在。
看了陈云、李先念的讲话后致信中央常委,对陈、李的意见完全拥护,信中谈了六个问题:(1)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问题;(2)自力更生;(3)农业问题;(4)有计划按比例和市场调节问题;(5)人口政策;(6)从严治党,严肃党纪。
问题(3)(5)都是没有观点的表述,无法得知徐向前对此“拥护”什么意见。
徐向前也去那里做统战工作,并
薄一波提议让赵承绶写信劝降阎锡山;而徐向前也请阎锡山老师捎信劝降,而阎锡山则以弑师回绝。此外,阎锡山的第8总队司令赵瑞率部投降,而原本计划起事的太原守军黄樵松部第30军亦因部下告发而失败,黄樵松与晋夫被杀。事后,徐向前说服毛泽东放弃政治攻势,改为强攻太原。
“做统战工作”是什么?“政治攻势”是指劝降吗?这些术语都属于地域、团体中心,完全未经解释。
1988年6月2日,和李先念一起会见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领导小组成员。
如此与上下文没有关联的孤立一句、没有说明意义的普通会面甚是突兀。
抗日战争正式全面开始。同年8月,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去南京与国民党就红军编制、国共合作等问题进行谈判。8月13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洛川会议,徐向前出席了该会议,被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徐向前突患感冒,引发肋膜炎并发症,高烧四十度。之后周恩来派医疗小组到长春治疗,后又接回北京,此后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调养,方才恢复身体,开始主持总参谋长工作。
各军队将领被迫疏散离京。其中朱德去广州、叶剑英到长沙、刘伯承去武汉、陈毅在石家庄、聂荣臻去邯郸,徐向前在开封,彭德怀在押,此时十大元帅中除罗荣桓和贺龙去世外,只有林彪在北京。
周朱叶谈判,周恩来派、接,其他军官离京、去世的叙述显然多馀。类似无关、离题的冗馀表述在全文中还有很多。—Gohan 2022年11月23日 (三) 02:30 (UTC)
- 条目不配FA,条目行文中一半都站不住脚,又或者不是很重要的理由。“统战”、“政治攻势”不是地域中心;“文革小组”一节“中央文革小组”“文革小组”“中共文革小组”指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全军文革小组”就是“全军文革小组”,领军方略、治军观念或效忠意志什么的根本是苛求。就是条目还有其他更大的问题。--Ghren🐦🕖 2022年11月24日 (四) 11:27 (UTC)
- 如果没有方略、观念,他区别于参谋甚至士兵的notability也就丧失。温斯顿·丘吉尔之流不以军事为主轴的普通条目都能从中看出些微军事观。--Gohan 2022年11月25日 (五) 03:16 (UTC)
- :1票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0票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撤销典范条目资格。--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2年12月7日 (三) 13:0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