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南越之戰
漢平南越之戰 | ||||||||
---|---|---|---|---|---|---|---|---|
漢朝南擴的一部分 | ||||||||
前2世紀漢朝的擴張 | ||||||||
| ||||||||
參戰方 | ||||||||
南越國 | 西漢 | 閩越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趙建德 呂嘉 |
路博德 楊僕 | 東越王騶餘善 | ||||||
兵力 | ||||||||
10萬人 | 8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不詳 | 不詳 | 0人 |
背景
編輯約前113年[註 1],趙嬰齊病死,諡號「南越明王」;太子趙興即位,其母樛氏成為太后。前113年,漢武帝派遣安國少季出使南越國,前往告諭趙興和樛太后,讓他們比照漢朝的內諸侯前去長安朝拜漢武帝;同時命能言善辯的諫大夫終軍和勇猛之人魏臣等輔助安國少季出使,衛尉路博德則率兵駐守在桂陽,以接應使者。此時的趙興尚年輕,樛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國的實權實際上掌握在丞相呂嘉手中。樛太后在未嫁趙嬰齊時,曾經與安國少季私通,此次安國少季出使,他們再次私通,南越人因此多不信任樛太后。樛太后感受到朝野的孤立,害怕發生動亂危及自己的地位,也想依附漢朝的威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多次勸說趙興和群臣歸屬漢朝。與此同時透過使者致信漢武帝,請求比照漢朝的內諸侯,每隔三年去長安朝見漢武帝一次,並且撤除南越國與漢朝國界上的邊關。漢武帝答應了樛太后的請求,賜給南越國丞相、內史、中尉及大傅等予官印,其餘官職由南越國自置,這樣意味着漢朝朝廷直接對南越國的高級官員進行任免。漢武帝還廢除了南越國以前的黥刑和劓刑等野蠻酷刑,跟漢朝的內諸侯一樣執行漢朝法律。同時將派往南越國的使者留下來鎮撫南越國,力求南越國的局勢平穩。趙興和樛太后接到漢武帝的諭旨後,馬上準備行裝,準備前往長安朝見漢武帝[2]。
南越國的丞相呂嘉較為長壽,從趙眜、趙嬰齊,一直到趙興均由其輔佐,為三代丞相。其宗族在南越出任官員的有逾70人,與南越王室有聯姻,地位顯要,深得越人的信任,威望超過趙興。呂嘉強烈反對南越國內屬漢朝,多次勸諫趙興,但是趙興一直不聽。這使到呂嘉產生了背叛的念頭,多次託病拒絕會見漢朝使者。漢朝使者都注意到呂嘉,但是迫於形勢,未能夠殺掉呂嘉。趙興和樛太后害怕呂嘉首先發難,就安排了一場酒宴,宴請漢朝使者和呂嘉,想借漢朝使者之力殺死呂嘉等人。在宴席中,樛太后當面指出呂嘉不願意歸屬漢朝的行為,想以此激怒漢朝使者出手殺呂嘉。但是此時,身為將軍的呂嘉之弟正率兵守在宮外,安國少季等使者猶豫不決,最終不敢動手。呂嘉覺察出殺氣,隨即起身出宮,樛太后大怒,想以矛擲擊呂嘉,被趙興阻止。呂嘉回去後,將其弟統領的士兵分出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處加強防衛,託病不再去見趙興和漢朝使者,並且暗中與朝中大臣密謀,準備發動政變。呂嘉知道趙興無意殺他,所以數月來都沒有採取行動,而樛太后想殺呂嘉,又沒有這樣的能力[3]。
漢武帝聽說了呂嘉不服從趙興,而趙興和樛太后又無法控制呂嘉,派出的使者又膽怯無能;同時又認為趙興和樛太后已經歸附漢朝,唯獨呂嘉作亂,不值得興師動眾,於是想派莊參率2,000人出使南越國。莊參不願意,漢武帝改派韓千秋和樛太后的弟弟樛樂於前112年率2,000人前往南越國。當韓千秋和樛樂進入南越國之後,呂嘉等人終於發動政變。呂嘉向國人稱,趙興太年輕,樛太后曾經是漢朝人,又與漢朝使者有姦情,一心想歸屬漢朝,想把先王留下的珍寶獻給漢武帝,並且想把隨從去長安的南越人賣給漢朝人為奴,不頤及南越國的社稷,只是顧及漢朝皇帝的恩寵。隨後呂嘉和他弟弟領兵攻入王宮,殺死了趙興、樛太后和漢朝的使者[4]。
戰爭過程
編輯呂嘉殺死趙興之後,立趙嬰齊和南越人妻子所生的長子趙建德為新的南越王,並派人告知了南越國的諸侯蒼梧王趙光及南越國屬下的各郡縣官員。這時韓千秋的軍隊進入南越國境內,攻下幾個邊境城鎮。隨後,南越人佯裝不抵抗,並供給飲食,讓韓千秋的軍隊順利前進,在走到離番禺40里的地方,南越突然發兵進攻韓千秋的軍隊,把他們全部消滅。呂嘉又讓人把漢朝使者的符節用木匣裝好,並附上一封假裝向漢朝謝罪的信,置於漢越邊境上,同時派兵在南越邊境的各個要塞嚴加防守。漢武帝得知後,非常震怒,他一方面撫恤戰死者的親屬,一方面下達了出兵南越國的詔書。[5]
前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萬人,兵分五路進攻南越。第一路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從桂陽(今廣東省連州市)沿湟水(今廣東省境內的連江)直下。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從豫章郡過橫浦關沿湞水直下。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兩個歸降漢朝的南越人鄭嚴和田甲分別為戈船將軍和下厲將軍,率兵從零陵(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北)出發,然後鄭嚴的軍隊沿灕水直下,田甲的軍隊則直抵蒼梧(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第五路以馳義侯何遺利用巴蜀的罪人和夜郎的軍隊,直下牂柯江。但西南夷國家多不願出兵,甚至且蘭的君主還公然反抗,殺死了漢朝使者和犍為郡太守。[6][7]五路軍隊的最終目標皆為南越國的都城番禺。[8][9]與此同時,東越王余善也向漢武帝上書請戰,並派兵8000人協助楊仆進攻南越國,但東越王的軍隊行至揭陽時,便藉口遇上風浪而不再前進,還暗中派使者向南越國報信。[10]
該年冬天,即前112年冬時,楊仆率領精兵,搶先攻下尋峽,然後攻破番禺城北的石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內),繳獲了南越國的戰船和糧食,乘機向南推進,挫敗南越國的先頭部隊,率領數萬大軍等候路博德的軍隊。路博德率領被赦的罪人,路途遙遠,與楊仆會師時才到了一千多人,於是一同進軍。楊仆率軍隊在前邊,一直攻到番禺,趙建德和呂嘉都在城中固守。楊仆選擇有利的地形,將軍隊駐紮在番禺的東南面,天黑之後,楊仆率兵攻進番禺城,放火燒城。而路博德則在城西北駐軍,派使者招降南越人,南越人久聞路博德的威名,於是紛紛投奔路博德的旗下,黎明時分,城中的南越國守軍大部分已向路博德投降。呂嘉和趙建德見形勢不妙,在天亮之前率領幾百名部下出逃,乘船沿海往西而去。路博德在詢問了投降的南越人之後,才知呂嘉和趙建德的去向,並派兵追捕他們。最後,趙建德被路博德的校尉司馬蘇弘擒獲,而呂嘉被原南越國郎孫都擒獲。[11]
呂嘉和趙建德被擒之後,南越國屬下各郡縣包括蒼梧王趙光,桂林郡監居翁,揭陽縣令史定等皆不戰而向漢朝投降。鄭嚴和田甲的軍隊,以及何遺調動的夜郎軍隊還未到達,南越國已經被平定了。這樣,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12]當平定南越的捷報傳給漢武帝時,漢武帝正在前去視察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的途中,當時身處左邑縣桐鄉(今山西省聞喜縣北),於是漢武帝在桐鄉設立了聞喜縣。前111年春,呂嘉被漢軍處死後將其首級呈送給漢武帝,當時漢武帝行至汲縣新中鄉(今河南省新鄉市東),於是漢武帝又在新中鄉設立了獲嘉縣。同年,趙建德也被處死,其首級高懸在漢朝皇宮的北闕上。其後漢武帝還在益州郡設立嶲唐(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北)、不韋(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兩縣,將呂嘉的子孫和宗族遷徙過去,以絕南越後患。[13][14][15][16]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前111年,楊仆率軍從合浦郡徐聞縣(今屬廣東省)渡海,占領了海南島。漢朝將其設為儋耳、珠崖兩郡,和前面七郡同隷屬於交州刺史部。[17]
影響
編輯政治
編輯越南地區(即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郡)從此進入漫長的北屬時期(越南第一次北屬時期,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中間雖有多次起義及地方割據,直到970年丁部領稱帝,越南才正式重新脫離中國統治。由於役民過重,珠崖郡(儋耳郡後被併入)當地經常發生反叛,在該郡建立65年後,初元三年(前46年)漢元帝採納賈捐之的建議,廢棄珠崖郡。 [18][19]。
人口
編輯經過昭宣中興,據漢書中西漢末期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統計,嶺南地區在統計範圍內的七郡人口達到137萬2290人[20](即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七郡。而儋耳郡、珠崖郡二郡己於公元前46年被廢棄)[21]
雖然西漢末年及東漢時期嶺南的部分地區常發生叛亂。但東漢時期該地區人口仍能保持與西漢相當,漢順帝時期統計內的五郡人口達到111萬4444人(僅包括南海郡、蒼梧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五郡人口)。[22]
文化
編輯據法國學者鄂盧梭的論述,越南地區在第一次北屬時,仍保存了若干的自身文化。當時雒越人已有斷髮紋身,這種短髮的習慣至紀元後10世紀時尚存。咀嚼檳榔黑齒等習慣,亦在此時開始通行。在河內西部,有兄弟同娶一妻(夫兄弟婚)的風俗,一直到13世紀,明朝官吏還未能廢除此一風俗。而雒越人的社會組織,則以雒王、雒侯、雒將等治厘。這些風俗,秦朝並未給與變更,南越國趙氏亦遵循秦朝政策。[23]到日後西漢統治時亦大抵依越人舊俗管治,部落酋長(雒王、雒侯)的統治地位、經濟利益、生活習慣照樣不動。[24]
在嫁娶禮規方面,九真等地尚處原始氏族制的對偶婚姻形式。這在中原人眼中是「無嫁娶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匹, 不識父子之性,夫婦之道。」據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指出,這其實是一種對偶婚模式,是原始社會時期母權制氏族社會的一種婚姻方式。但任延亦認為有須要改變,因此他曾改革當地婚姻風俗,方法是「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齒相配。其貧無禮娉,令長吏以下各省奉祿以賑助之」,亦即將當地男女之間的婚姻系統化,亦使對偶婚過渡到父權制度模式。[25]
在文化上,中國統治者亦重視引入中原文化。在王莽時,曾採用移徙內地流放者與雒越人共同生活的策略,「頗徙中國罪人,使雜居其閒,乃稍知言語,漸見禮化」,東漢初年的錫光、任延等地區長官亦致力於文化推廣,「建立學校,導之禮義」,[26]於是「領南華風,始於二守焉」。[27]
技術經濟
編輯在經濟生產上,越南地區的農業技術原本比較落後,如九真郡人只知射獵,不懂牛耕,並採以火焚田的方式肥土。到任延在東漢光武帝初年擔任九真太守時,便教當地人製作農具,當地農產量乃有所提高。[28]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黃淼章:《南越國》,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1~402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2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3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3~404頁。
- ^ 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古南越國史》,第222~223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158~161頁。
- ^ 梁廷枏:《南越五主傳》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4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156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5頁。
-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第2版,第405~406頁。
- ^ 班固:《漢書》卷六《武帝紀》。
- ^ 常璩:《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 ^ 龔留柱:《南越王建德考辨》,《南越國史跡研討會論文選集》,第45頁。
- ^ 胡守為:《南越開拓先驅——趙佗》,第82頁
- ^ 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古南越國史》,第233~234頁。
- ^ 後漢書 卷八十六
- ^ 資治通鑑 卷二十八
- ^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下
- ^ 後漢書 卷八十六
- ^ 後漢書 卷二十三 郡國五 益州 涼州 并州 幽州 交州
- ^ 鄂盧梭《秦代初平南越考》第四章《結論》,馮承鈞譯,臺灣商務印書館版,103─107。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三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150-151頁。
- ^ 范曄《後漢書·循吏列傳·任延列傳》,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2462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三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154─155頁。
- ^ 范曄《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2836頁。
- ^ 范曄《後漢書·循吏列傳·任延列傳》,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2462;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三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155頁。
- ^ 范曄《後漢書·循吏列傳·任延列傳》,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2462;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三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153頁。
來源
編輯-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2版。ISBN 978-7-218-01982-6
- 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古南越國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ISBN 7-219-00483-4
- 梁廷枏:《南越五主傳》,清朝。
- 班固:《漢書》,東漢。
- 常璩:《華陽國志》,東晉。
-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山大學歷史系、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編:《南越國史跡研討會論文選集》。ISBN 7501017344
- 胡守為:《南越開拓先驅——趙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ISBN 7-218-04928-1
- 范曄:《後漢書》,南朝宋。
-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宋。
- 〔法〕鄂盧梭(L. Aurouseau)著:《秦代初平南越考》,馮承鈞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