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爾二世
巴西爾二世(希臘語:Βασίλειος Β΄,拉丁轉寫Basileios ΙΙ[註 2];958年-1025年12月15日),綽號保加爾人屠夫[註 3](希臘語:ὁ Βουλγαροκτόνος)[註 4],是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並統治帝國長達半個世紀(976年1月10日-1025年12月15日在位)。960年巴西爾與其弟君士坦丁[註 5]被羅曼努斯二世加冕為共治皇帝,但在巴西爾二世親政之前,皇權實際上掌握在兩位將軍尼基弗魯斯二世(963年-969年)和約翰一世(969年-976年)之手。巴西爾二世親政後的976-985年由巴西爾的舅祖父巴西爾·拉卡潘努斯實際統治[19][20],此後才真正掌握帝國四十餘年。
巴西爾二世 | |
---|---|
羅馬人的皇帝與獨裁者 | |
東羅馬帝國皇帝 | |
統治 | 976年1月10日 – 1025年12月15日 |
加冕 | 960年4月22日加冕為共治皇帝 |
前任 | 約翰一世 |
繼任 | 君士坦丁八世 |
出生 | 約958年 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 (現伊斯坦布爾) |
逝世 | 1025年12月(66—67歲)15日 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 |
安葬 | 君士坦丁堡神學家聖約翰大教堂 |
希臘文 | Βασίλειος |
朝代 | 馬其頓王朝 |
父親 | 羅曼努斯二世 |
母親 | 狄奧法諾 |
宗教信仰 | 迦克墩基督教[註 1] |
巴西爾的統治早年主要面臨兩巴爾達斯叛亂(安納托利亞兩大的軍事權貴的內戰):巴爾達斯·斯科萊努斯和巴爾達斯·福卡斯相繼爆發叛亂,989年福卡斯被殺,斯科萊努斯也在不久後投降,叛亂結束。此後巴西爾二世為擴張帝國領土對外發起了一系列戰爭:在西面,漫長的烽火徹底摧毀了帝國在歐洲的首要敵人保加利亞,奪回了淪陷幾世紀的多瑙河南岸,恢復了帝國除達契亞外的古老疆界;而在東面,儘管帝國曾於987-988年與法蒂瑪王朝達成停戰協議,但巴西爾仍對其動兵,直到1000年以停戰告終,同時對格魯吉亞王國取得了一連串勝利;在北面,與可薩汗國的戰爭則使克里米亞重新回歸帝國。
儘管戰火接近不停歇,巴西爾仍以一名傑出管理者的身份脫穎而出,不僅削弱了掌控帝國軍事和行政的權貴家族(Dynatoi,地主鄉紳)、充實了帝國國庫,還使其擁有四個世紀以來最廣袤的領土。雖然巴西爾的繼任者多顯無能,但帝國在其去世後仍然保持了幾十年的繁榮。巴西爾在位期間做出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將其妹「紫衣貴族安娜」與基輔的弗拉基米爾一世聯姻以換取軍事支持,這些羅斯人的軍隊最終被組建為諸如瓦蘭吉衛隊的軍隊編制單位。而安娜和弗拉基米爾的婚姻促成了基輔羅斯大公國信仰東正教,也使得後來基輔羅斯的繼承國(俄羅斯)接納了東羅馬的宗教和文化傳統。巴西爾二世雖然被視為希臘的民族英雄,但保加爾人對其十分厭惡。
外貌和性格
編輯出生在巴西爾統治末期的庭臣和歷史學家米海爾·普塞洛斯在他的著作《編年史》中描述了巴西爾的外貌。普塞洛斯形容他是一個敦實的人,身材比常人矮小,不過騎上馬的巴西爾則令人印象深刻。他有一雙淺藍色的眼睛,濃密的彎型眉毛和絡腮鬍,每當他陷入沉思或生氣的時候,他就會用手指把弄鬍鬚,但他在後來的生活中只留下少許鬍鬚。普塞洛斯還描述巴西爾不是一個能言善辯的演說者,他的笑起來聲音很大並且全身抖動[21]。巴西爾還被描述成具有苦行寡慾的品質,他很少關心宮廷的排場與禮儀,通常穿着一件暗淡的深紫色的長袍,上面僅裝飾着少量皇帝服飾的寶石。他同時被描述為一個有能力的行政統治者,去世後為繼任者留下了一個充足的國庫[21]。據說巴西爾蔑視文學文化,輕視帝國的學術階層[21]。
根據19世紀歷史學家喬治·芬利的描述,巴西爾二世視自己「謹慎、公正、虔誠;其他人則認為他苛刻、貪婪、殘忍、偏執。他對希臘式的學問莫不關心,他擁有高尚的拜占庭式的道德品質,這種道德品質來源更多的是保留了古羅馬而非古希臘文化」[22]。現代歷史學家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關於巴西爾寫到「沒有一個不孤獨的人能夠坐擁拜占庭皇位,所以巴西爾醜陋、骯髒、庸俗、粗魯、市儈和近乎病態的性格不足為奇。但他又是一位非拜占庭式的皇帝,只關心帝國的強盛,也難怪帝國會在他手上達到巔峰」[23]。
生平事跡
編輯早年事跡
編輯巴西爾生於約958年[3][24]。他和他的父親羅曼努斯二世[25]、祖父君士坦丁七世[26]一樣都擁有生於紫室的稱號,這是皇帝在位時出生的孩子才能擁有的[27]。巴西爾是羅曼努斯二世和第二任皇后希臘拉科尼亞的狄奧法諾的長子,[28]狄奧法諾是貧窮的酒店老闆克拉特羅斯的女兒[29][30],他們可能來自斯巴達城[31],姐姐名叫海倫娜(生於約955年)。[32]959年君士坦丁七世去世後,羅曼努斯二世成為唯一的皇帝[33],然後在960年4月22日加冕巴西爾為共治皇帝,在962或963年加冕巴西爾的弟弟君士坦丁(生於960或961年,君士坦丁八世最終在1025-1028年成為唯一實權皇帝)為共治皇帝[34][35]。963年5月15日羅曼努斯二世在小女兒「紫衣貴族」安娜出生兩天後去世[36][37],年僅24歲。當時普遍認為羅曼努斯二世死於毒杉中毒[38],編年史學家利奧和約翰·斯庫利特澤斯暗示皇后狄奧法諾是罪魁禍首[25]。根據斯庫利特澤斯的說法,狄奧法諾之前還和羅曼努斯二世共同謀殺了君士坦丁七世[39]。
963年羅曼努斯二世去世時,巴西爾和君士坦丁還太小,無法獨立統治[40]。儘管帝國元老院承認他們的皇帝身份,並讓他們的母親狄奧法諾成為攝政,但實際上權力掌握在內廷侍從官(Parakoimomenos,παρακοιμώμενος)約瑟夫·布里伽斯手中,狄奧法諾並不信任布里伽斯[3][38][需要完整來源][41]。另一位強敵是內廷侍從官巴西爾·拉卡潘努斯[38][42],他是巴西爾二世曾祖父羅曼努斯一世[43]的私生子[44][45][43],他也是一個宦官,在君士坦丁七世時期就已擔任內廷侍從官,並且還是羅曼努斯二世的太傅[46]。布里伽斯的另一個對手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將軍正準備班師回朝,他是一位戰功赫赫且廣受愛戴的將軍,不久前收復了克里特島,還成功突襲了奇里乞亞和敘利亞,甚至洗劫了阿勒頗[38][42]。福卡斯在7月就被部下擁立為皇帝並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儘管布里伽斯招兵買馬試圖阻止,但首都民眾更支持尼基弗魯斯。布里伽斯不得不把他的職位留給拉卡潘努斯後迅速出逃,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在963年8月16日正式加冕為皇帝。[47]
同年9月20日福卡斯迎娶狄奧法諾,對雙方而言這都是第二次婚姻,尼基弗魯斯被認為是巴西爾或君士坦丁或者兩人共同的教父。儘管普世牧首波利埃克塔斯反對這場婚姻,但教會最終還是宣佈這樁婚姻有效,尼基弗魯斯成為羅曼努斯二世孩子的監護人,也讓他的皇位更具合法性[39][48]。然而尼基弗魯斯二世在969年的12月被他的侄子約翰·齊米斯和狄奧法諾[40]合謀殺害,前者被加冕為約翰一世[49]並流放了狄奧法諾[50],隨後與羅曼努斯二世的妹妹狄奧多拉結婚[51]。976年1月10日[52]約翰一世去世[40],巴西爾才真正掌握實權[52],隨即接回修道院的狄奧法諾[53]。
安納托利亞叛亂
編輯巴西爾二世在馬上是一名出色的士兵,在馬下取得的成就也證明了他是能力出色的將軍和強而有力的統治者。巴西爾統治早期,行政大權仍然掌握在巴西爾·拉卡潘努斯手上。作為帝國元老院的議長,拉卡潘努斯是一位老謀深算又才華橫溢的政治家,他希望年輕的皇帝成為他手中的傀儡。巴西爾對此則充耳不聞並靜待時機,全身心的投入到行政事務和軍事科學的學習中[54]。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都是傑出的軍事家,但行政管理方面十分糟糕。約翰一世統治末期,才開始計劃推行遏制大地主權力的政策,在公開推行政策不久後就去世。傳聞是拉卡潘努斯毒殺了皇帝,因為他非法獲得了大量的土地而害怕被調查和懲罰[55]。巴西爾統治之初,前任皇帝們失敗的統治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安納托利亞強大的軍事權貴巴爾達斯·斯科萊努斯和巴爾達斯·福卡斯有足夠的實力公開違抗皇帝的權威[40]。
斯科萊努斯和福卡斯都是久經沙場的將軍,希望像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那樣成為皇帝,然後讓巴西爾重新成為無足輕重的共治皇帝。巴西爾對此表現得十分冷酷無情,他親自率軍在陶-克拉傑伊大公大衛三世和托魯尼克率領的12,000名格魯吉亞士兵的幫助下[56]平定了斯科萊努斯(979年)和福卡斯(989年)[57]的叛亂。巴西爾·拉卡潘努斯則在985年叛亂期間倒台[40],他被控訴與叛軍密謀造反,隨後被判處流放並將所有財產充公[58][45]。
兩位叛軍領袖的關係十分複雜。福卡斯在平定斯科萊努斯叛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巴西爾二世任命被軟禁的福卡斯領軍出征)。而當福卡斯叛亂時,斯科萊努斯則從流亡返回支援他。當福卡斯在戰場身亡後[59],被福卡斯囚禁的斯科萊努斯成為叛軍領袖[60]。巴西爾的弟弟君士坦丁對政治、治國方略、軍事指揮毫無興趣[61],也率領軍隊和巴西爾並肩作戰,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擔任軍事指揮官。989年斯科萊努斯迫兵不血刃的[62]向巴西爾投降[60]。雖然斯科萊努斯未被處死,但他去世時已經雙目失明,可能是疾病原因或巴西爾對他叛亂的懲罰[63]。
兩巴爾達斯叛亂對巴西爾二世統治的觀念和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被擊敗的斯科萊努斯給巴西爾的忠告使其銘記於心,普塞琉斯記述了這段話:「削弱那些居功自傲的地方長官。不要讓出征的將軍攜帶過多物資。用不公正的苛刻命令使將軍們疲於奔命,只能忙於自己的事務。禁止婦女干涉國政。不要親近任何人。只有少數人能和您分享最機密的計劃。」[64]。
與羅斯結盟
編輯為了應付這些危險的叛亂,巴西爾和基輔羅斯的弗拉基米爾一世結成同盟[65]。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佔領了帝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的主要據點克森尼索,他提出從克森尼索撤軍並派遣6,000名士兵支援巴西爾,作為交換要求與巴西爾的妹妹安娜聯姻[66]。最初巴西爾有所猶豫,羅馬人視所有的北歐民族包括法蘭克人和斯拉夫人為蠻族。安娜也不同意嫁給一個蠻族統治者,因為這樣的婚姻在帝國歷史上沒有先例[67]。
弗拉基米爾一世承諾給自己洗禮並使他的人民皈依基督教[註 6],巴西爾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989年弗拉基米爾和安娜在克里米亞完婚。羅斯的戰士也加入了巴西爾的軍隊,並在平定叛亂起到重要作用,他們之後被組建成瓦蘭吉衛隊[65]。這場聯姻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標誌着許多世紀之後莫斯科大公國開始自稱為「第三羅馬」,同時還宣稱自己是拜占庭帝國文化和政治遺產的繼承者[68]。
對法蒂瑪王朝的戰爭
編輯內戰平息之後,巴西爾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帝國的其他敵人身上。長年的內亂削弱了帝國東部的實力,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的勝果幾乎被法蒂瑪王朝奪回[40]。在987-988年帝國和法蒂瑪王朝簽訂了一個七年的停戰協議,協議包括交換戰俘、承認拜占庭皇帝是法蒂瑪王朝統治下基督徒的保護者、承認法蒂瑪哈里發是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穆斯林的保護者以及在君士坦丁堡清真寺主麻日(穆斯林星期五的聚禮日)的祈禱中,阿巴斯哈里發的名字被替換為法蒂瑪哈里發[69]。該協議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991年維齊爾 亞庫布·伊本·基里斯 去世,法蒂瑪哈里發阿齊茲·比拉在敘利亞邊境問題上選擇更具侵略性的強硬立場,並任命曼殊塔金為大馬士革總督[70]。
曼殊塔金突襲阿勒頗和巴西爾第一次出征敘利亞
編輯991年阿勒頗埃米爾薩德·達瓦去世後,哈里發阿齊茲在新任埃米爾的叛逃政敵的鼓動下,認為巴西爾對阿勒頗的局勢無力干涉,決定重新進攻被拜占庭保護的阿勒頗酋長國(此前該國作為拜占庭和法蒂瑪之間的緩衝國)。曼殊塔金入侵並包圍了阿勒頗城後在992年6月擊敗了安條克都督(Doux,δοὺξ;Doukas,Δούκας)米海爾·部耳特澤斯。阿勒頗城易守難攻,在993年年初經過長達13個月的圍攻,曼殊塔金因缺乏補給被迫撤回大馬士革[71]。
994年曼殊塔金再次圍攻阿勒頗,並在9月的奧倫特戰役中再次擊敗部耳特澤斯。這場敗仗促使巴西爾親自率軍東征,經過16天的強行軍穿越小亞細亞,巴西爾於995年4月抵達阿勒頗。帝國軍隊突然抵達和被誇大的謠言在軍營中流傳使得法蒂瑪軍隊發生恐慌,特別是曼殊塔金完全沒有料到拜占庭的援軍而把騎兵分散到阿勒頗城周邊放牧。儘管曼殊塔金仍然有一支休整良好的大軍,但實際戰局儼然處於劣勢。於是他放棄繼續圍攻阿勒頗,在燒毀了營帳後再次撤回大馬士革[72]。帝國軍隊轉而圍攻的黎波里未果後佔領了塔爾圖斯,同時這支軍隊還加強了駐守亞美尼亞地區的地方軍。此時哈里發阿齊茲準備率軍親征並開始大規模的準備工作,但在他死後就終止了[73][74]。
第二次敘利亞遠征和締結和平條約
編輯隨着拜占庭支持泰爾城的反法蒂瑪起義,拜占庭和法蒂瑪依舊處於戰爭狀態。998年接替部耳特澤斯的達米安俄斯·達拉森俄斯對阿帕米亞發起進攻,但同年7月19日被法蒂瑪將軍傑什·伊本·薩姆薩馬擊敗[72]。這場敗仗迫使巴西爾親上前線:他在999年10月抵達敘利亞,親自坐鎮三個月。巴西爾的軍隊首先襲擊了夏薩的一個駐軍據點巴勒貝克[75],然後燒毀了阿布庫拜斯、邁斯亞夫和阿爾卡附近地區的三個小堡壘。然而12月圍攻的黎波里失敗,難以威脅到霍姆斯城[76],戰局不利於東羅馬,但隨後法蒂瑪主力軍在大數戰敗,巴西爾的注意力便轉向了大衛三世遇害後格魯吉亞的事態發展上,於是他在1000年1月前往西里西亞並派遣使者前往開羅進行和談[43]。
1000年兩國簽訂了一個十年的和平協議[77]。法蒂瑪哈里發哈基姆·比阿穆爾·阿拉(統治時間:996-1021年)之後的統治時間裏更關注內政,兩國關係趨於和平。即使在1004年阿勒頗埃米爾阿布·穆罕默德·盧盧·萊·卡比爾承認法蒂瑪的宗主地位和1017年受法蒂瑪支持和任命的阿齊茲·達維拉成為新任阿勒頗埃米爾都沒有導致兩國重新敵對。而哈基姆也希望繼續維持與拜占庭的關係,不久就讓達維拉重新成為獨立的統治者[78]。不過哈基姆在國內迫害基督徒,特別是1009年他下令摧毀了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教堂還是損害了兩國關係。而法蒂瑪當局對阿勒頗以及煽動敘利亞非主流宗派基督徒造反,也成為拜占庭-法蒂瑪隨時開戰的導火線。直至11世紀30年代末[79],東羅馬擊敗法蒂瑪之後,雙方在敘利亞的消長才告一段落。
征服保加利亞
編輯巴西爾試圖光復拜占庭帝國故土,在第二個千年的開始,巴西爾向他最大的敵人保加利亞沙皇塞繆爾宣戰。30年前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一世入侵保加利亞後,約翰一世趁機佔領了保加利亞的部分地區。但在塞繆爾(此時為保加利亞的將軍)和他兄弟的領導下,保加利亞其他地區仍然不受拜占庭帝國的控制[80]。
由於保加利亞人自976年以來不停的襲擊拜占庭佔領區,於是拜占庭政府通過釋放之前被俘的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二世試圖挑起他們內部矛盾。然而這一策略失敗了,於是巴西爾在國內叛亂結束後不久稍作休息就率領30,000名精銳士兵前往保加利亞,並於986年圍攻斯雷德茲(索菲亞)[81][82]。由於攻城損失巨大在加上擔心國內地方官員謀反,巴西爾放棄圍城撤回色雷斯,但在返回途中在圖拉真之門遭到保加利亞軍隊伏擊損失慘重[82],巴西爾本人在瓦蘭吉衛隊的掩護下勉強逃走。此後巴西爾試圖通過拉攏塞繆爾的弟弟阿倫挑起保加利亞內部矛盾挽回損失,阿倫被巴西爾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他的條件所吸引,但實際上送過來的新娘是個冒充者致使談判破裂,987年塞繆爾處決了阿倫。戰爭來到991年,儘管拜占庭俘虜了保加利亞的傀儡沙皇羅曼,但是默西亞地區被保加利亞人攻佔[83][43]。
當巴西爾忙於應付國內叛亂和穩固東方國境的軍事局勢時,塞繆爾已經收復了在斯維亞托斯拉夫一世入侵之前大部分保加利亞控制的領土,將其統治範圍擴展到從亞得里亞海至黑海。塞繆爾指揮軍隊突襲拜占庭領土甚至直達希臘中部。996年拜占庭將軍尼基弗魯斯·烏冉俄斯在色薩利的斯佩耳刻俄斯戰役中擊潰了保加利亞軍隊的突襲,只有塞繆爾和他的兒子加布里埃爾僥倖逃脫[84]。
從1000年開始,巴西爾專注於保加利亞戰場,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戰略性的洞察力指揮着這場戰爭。1000年拜占庭將軍尼基弗魯斯·西菲亞斯和忒俄多羅卡諾斯佔領了保加利亞舊都大普雷斯拉夫以及小普雷斯拉夫鎮和普利斯卡[85]。1001年巴西爾親自坐鎮塞薩洛尼基,重新奪回了埃澤薩、韋尼亞和塞維亞[86]。第二年巴西爾將軍隊駐紮在菲利普波利斯,然後佔領了西巴爾幹山到多瑙河之間的軍事要道,切斷了塞繆爾的馬其頓腹地和默西亞之間的聯繫。分割戰略成功後巴西爾開始圍攻維丁,經過漫長的圍城後將其攻陷[87]。對此塞繆爾的應對措施是向拜占庭的腹地色雷斯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突襲,出其不意的攻陷了色雷斯的主要城市阿德里安堡(哈德良堡)[88]。
塞繆爾帶着從色雷斯劫掠的物資返回,在斯科普里附近被巴西爾指揮的拜占庭軍隊截獲,巴西爾的軍隊集中突襲了保加利亞軍營地將其擊敗,奪回了阿德里安堡被劫掠的物資。斯科普里城也在此戰不久後投降[40],巴西爾也以友善的態度接待了該城的總督羅曼·西蒙斯(Roman Simeon)[89]。1005年都拉斯總督阿索提俄斯·塔羅尼忒斯率城向拜占庭投降,[40] 都拉齊翁地區的叛變致使塞繆爾的核心領土西馬其頓被徹底孤立。塞繆爾被迫採用了完全防禦的策略:大規模加強從拜占庭人控制的海岸線和山嶺到自己領地之間道路的防禦。在接下來的幾年,拜占庭並未取得顯著戰果,攻勢有所放緩。儘管如此1009年保加利亞發起反擊攻勢在塞薩洛尼卡以東的克雷塔戰役被擊退[43]。
1014年巴西爾準備發起攻勢徹底摧毀保加利亞的抵抗。同年7月29日在克雷迪昂戰役中,巴西爾和尼基弗魯斯·西菲亞斯將軍出奇制勝擊敗了正在關隘設防[90]的保加利亞軍隊[91]。塞繆爾靠着他的兒子加布里埃爾英勇奮戰才得以逃脫。此戰徹底擊垮了保加利亞人的抵抗,巴西爾對被俘的保加利亞人進行了殘忍的報復:據說他抓獲了15,000名戰俘,每100人將其中99人挖去雙眼後釋放,只留下一個獨眼人帶領其他人回去。塞繆爾在看到這群被刺瞎的士兵後精神崩潰,在兩天後[45]的1014年10月6日中風去世[91]。
保加利亞人因為巴西爾的殘暴鎮壓又抵抗了四年,最終在1018年因拜占庭持續的軍事壓力和成功分裂削弱保加利亞統治階層的外交策略而投降[43][92]。征服保加利亞戰爭的勝利和塞爾維亞人的臣服實現了巴西爾的目標之一:帝國400年來首次恢復古老的多瑙河邊境防禦線。[43]
過去保加利亞的盟友,克羅地亞的國王克雷西米爾三世和戈斯拉夫如今臣服於巴西爾以免遭受和保加利亞同樣的命運[93]。巴西爾熱情的接受了他們臣服的請求並授予其貴族頭銜(patrikios,πατρίκιου)[94],克羅地亞直到1025年巴西爾去世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附庸[95]。巴西爾返回君士坦丁堡前在雅典慶祝戰爭勝利[96][97][98][43]。巴西爾對待戰敗的保加利亞人展現出了高度的政治才能,他授予眾多原保加利亞統治階層宮廷頭銜、地方行政職務和軍隊高級指揮權,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將保加利亞精英集團納入拜占庭社會。因為保加利亞沒有擁有和拜占庭相同程度的貨幣經濟,巴西爾二世決定接受保加利亞人用實物繳稅[99]。但是他的繼承者們推翻了這一政策,這也導致保加利亞人的不滿並在11世紀後半葉發起叛亂[100]。
對可薩人的戰爭
編輯儘管基輔羅斯在10世紀60年代打破了可薩人在東歐草原的霸權,但是拜占庭並沒能充分利用這次權利真空來恢復對克里米亞和黑海周邊地區的統治。1016年拜占庭軍隊和切爾尼科夫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一同進攻克里米亞[43],此時克里米亞的大部分處於以克赤為統治中心,可薩人的繼承者喬治·祖爾王國的統治之下。據拜占庭歷史學家刻德壬俄斯的記載:祖爾戰敗被俘,可薩人的繼承者王國被摧毀,拜占庭佔領了克里米亞南部[101]。
對格魯吉亞的反擊戰
編輯976年由巴爾達斯·斯科萊努斯領導的全面叛亂爆發後,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完整受到威脅,叛軍在取得一些列勝利後幾乎佔據了小亞細亞。緊要關頭,格魯吉亞的陶-克拉傑伊大公大衛三世支援了巴西爾,潘卡萊亞戰役巴西爾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大衛三世被授予終身統治小亞細亞東部帝國核心領土。然而在987年的巴爾達斯·福卡斯的叛亂中大衛三世拒絕援助皇帝,引起了君士坦丁堡當局對這位格魯吉亞統治者的不滿。叛亂失敗後,大衛三世被迫承諾去世後由巴西爾二世繼承他龐大的遺產。1001年大衛三世去世,巴西爾二世繼承了陶(Tao)、法西亞涅斯和斯佩里[102]。這些省份被組建起以狄奧多西波利斯為省會的伊比利亞軍區,格魯吉亞巴格拉季昂王朝繼承者巴格拉特三世也被迫承認這一安排,然而巴格拉特三世的兒子喬治宣稱應由自己繼承大衛三世長期以來的遺產。喬治年輕並且野心勃勃,他發起了旨在恢復庫洛帕拉提斯(Kuropalates,κουροπαλάτης)[註 7]大衛三世在格魯吉亞繼承權的戰爭,並在1015-1016年佔領了陶(Tao)。為此巴格拉特與法蒂瑪哈里發哈基姆結盟迫使巴西爾無暇顧及喬治的進攻,而拜占庭帝國在西方深陷於保加利亞人的戰爭無力抽身。在1018年拜占庭征服保加利亞和哈基姆去世後,巴西爾二世立刻率軍進攻格魯吉亞。為了準備這場針對格魯吉亞王國的大規模戰爭,巴西爾首先重建了狄奧多西波利斯的防禦工事[43]。
1021年末,巴西爾率領包括瓦蘭吉衛隊在內的龐大軍隊進攻格魯吉亞和他們的盟友亞美尼亞,收復了法西亞涅斯,然後越過陶的邊界進入格魯吉亞的腹地[103]。喬治燒毀了奧爾圖以防止它落入敵手,然後撤回格萊,兩軍在9月11日帕拉卡齊奧湖畔的希姆里尼村附近爆發了血戰:皇帝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終贏得勝利,喬治被向北迫撤回國內。巴西爾緊接着劫掠格魯吉亞後在冬天撤回特拉比松[104]。
隨後拜占庭和格魯吉亞的衝突經過多次協商均以失敗告終。喬治從卡赫季王國獲得增援,而後勾結拜占庭將軍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巴律特拉刻洛斯(巴爾達斯·福卡斯之子)和尼基弗魯斯·西菲亞斯,他們在皇帝后方爆發叛亂但很快被鎮壓。12月喬治的盟友亞美尼亞瓦斯普拉坎國王塞尼柯林因為長期被塞爾柱突厥人襲擾而內附帝國[105]。1022年初巴西爾發起了最終攻勢,在斯文達克斯戰役擊敗格魯吉亞人。受到了帝國海陸雙重大軍的威脅後,喬治同意了一項條約將陶、法西亞涅斯、格萊、阿爾達漢和扎瓦赫季移交給拜占庭,並讓自己的年幼兒子巴格拉特作為巴西爾的人質[106]。
政策
編輯財政政策
編輯992年巴西爾二世和威尼斯總督彼得羅二世簽訂了一項協議,規定將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的關稅從30諾米斯瑪塔(拜占庭貨幣)縮減至17諾米斯瑪塔,作為回報,威尼斯同意在戰時將拜占庭的軍隊運送至南意大利[107][註 8]。據估計,拜占庭的自耕農在繳納最優質土地一半的稅金後預計收益為10.2諾米斯瑪塔[109],因此巴西爾深受鄉村農民階層的愛戴[110],也正是這一階層為巴西爾提供了大量兵源和生產軍事物資。為了確保農民的支持,巴西爾通過立法保護了小自耕農並降低了他們的稅金。儘管戰爭持續不斷,但巴西爾的統治時代仍被認為是農民階層相對繁榮的時代[43][111]。
為了保護中下產階層,巴西爾對小亞細亞龐大的是私有土地系統進行了殘酷的改革[45],這也是前任皇帝羅曼努斯一世曾力圖推行[58]。996年1月實施了限制財產所有權的新法令:個人如果不是按照934年《羅曼努斯法令》規定方式獲取的土地,其所有權宣告無效,該土地合法擁有者可以收回,《羅曼努斯法令》頒佈前已獲得土地允許繼續持有[112]。1002年巴西爾還引入了聯保稅(Allelengyon,ἀλληλέγγυον)[113] ,這一特殊稅法規定權貴(富有的地主) 有義務為低收入納稅人繳納所欠稅款。顯然事實證明這一稅法並不受拜占庭社會富裕階層的歡迎[114],但巴西爾依舊堅持推行該稅法[115],直至羅曼努斯三世在1028年廢除[113]。到1025年帝國年稅收7,000,000諾米斯瑪塔,在巴西爾謹慎的政策下給帝國國庫積累至14,400,000諾米斯瑪塔(約200,000英鎊/90噸黃金)[116][117]。儘管巴西爾一生試圖打壓權貴,但他死後權貴再次掌控了政府[118] 。
軍事政策
編輯巴西爾在軍中廣受讚頌[119],因為他統治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和軍隊共同出征而不是像諸多先皇一樣在君士坦丁堡發號施令。軍隊在很大程度上擁護巴西爾,也使他在政治和宗教議題上經常採取強硬的立場。巴西爾本人過着軍人般的生活,每天和士兵吃着同樣的口糧。他為那些犧牲軍人的孩子提供庇護,給與他們住所、食物和教育[120],許多孩子成年後接替他們的父輩成為巴西爾軍隊的士兵和軍官[121]。
巴西爾二世在軍事組織上並沒有創新: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一個以要塞城鎮為中心的小型軍區或將軍轄區(strategiai,στρᾰτηγῐ́αι),這是自10世紀尼基弗魯斯二世和約翰一世重新光復帝國東部以來的共同策略。[122]此外設立都督(Doux,δοὺξ;Doukas,Δούκας)或督軍(katepano,κατεπάνω)指揮大型政區(伊比利亞軍區建立於1000年[123]、阿斯帕卡尼亞或上米底亞(Upper Media)軍區建立於1019或1022年[124]、帕利斯特隆軍區建立於1000或1020年[125]、保加利亞軍區建立於1018年[126]、西耳米烏姆軍區建立於1019年[127])。巴西爾二世時期軍隊的確切規模不得而知,但估計高達110,000人,這還不包括在君士坦丁堡的帝國禁衛軍(Tagma,τάγμα)。即使和9-10世紀帝國大約約120,000規模的建制軍,或是查士丁尼一世時期的150,000–160,000左右規模的野戰軍相比,巴西爾時期的軍隊規模也是相當龐大[128]。然而與此同時,巴西爾統治時期帝國海防開始依賴盟國,尤其是威尼斯,標誌着拜占庭海軍在11世紀緩慢衰落[129] 。
晚年與過世
編輯巴西爾二世晚年實現了對亞美尼亞巴格拉季昂王朝統治下各諸侯國的吞併,並得到亞美尼亞國王霍凡尼特尚巴特三世的承諾:在其去世後亞美尼亞首都及周邊地區併入拜占庭[130]。1021年瓦斯普拉坎國王塞尼柯林將自己的瓦斯普拉坎王國內附帝國以換取塞巴斯蒂亞的地產安度晚年[105],巴西爾在這些亞美尼亞高原邊境上建立了堅固的要塞。拜占庭軍隊還殲滅了倫巴底人的殘餘勢力以及首批諾曼人在意大利的遠征軍、收復了過去150年裏在南意大利淪陷的領土[131]。
巴西爾二世於1025年12月15日去世,此時他正準備軍事遠徵收復西西里島[132]。他是拜占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33],在他去世時帝國疆域從南意大利延申到高加索,從多瑙河跨越到黎凡特,這是四個世紀以前穆斯林入侵以來帝國最大的疆域[134]。巴西爾原本準備安葬於聖使徒大教堂的君士坦丁一世圓形大廳中最後一個石棺里,但是他的兄弟、繼承人君士坦丁八世將他安葬到君士坦丁堡城牆外位於赫普多蒙皇宮建築群中的聖約翰神學家(即福音傳道者)大教堂[43][92]。
巴西爾二世的墓志銘讚頌他戰爭的勝利,他最後的安息之處刻有以下碑文[135]:
原始文本 | 英文譯文 | 中文譯文 |
---|---|---|
στίχοι ἐπιτάφιοι εἰς τὸν τάφον κυροῦ Βασιλείου τοῦ Βουλγαροκτόνου καὶ βασιλέως.
ἄλλοι μὲν ἄλλῃ τῶν πάλαι βασιλέων αὑτοῖς προαφώρισαν εἰς ταφὴν τόπους, ἐγὼ δὲ Βασίλειος, πορφύρας γόνος, ἵστημι τύμβον ἐν τόπῳ γῆς Ἑβδόμου καὶ σαββατίζω τῶν ἀμετρήτων πόνων οὓς ἐν μάχαις ἔστεργον, οὓς ἐκαρτέρουν· οὐ γάρ τις εἶδεν ἠρεμοῦν ἐμὸν δόρυ, ἀφ』 οὗ βασιλεὺς οὐρανῶν κέκληκέ με αὐτοκράτορα γῆς, μέγαν βασιλέα· ἀλλ』 ἀγρυπνῶν ἅπαντα τὸν ζωῆς χρόνον Ῥώμης τὰ τέκνα τῆς Νέας ἐρυόμην ὁτὲ στρατεύων ἀνδρικῶς πρὸς ἑσπέραν, ὁτὲ πρὸς αὐτοὺς τοὺς ὅρους τοὺς τῆς ἕω, ἱστῶν τρόπαια πανταχοῦ γῆς μυρία· καὶ μαρτυροῦσι τοῦτο Πέρσαι καὶ Σκύθαι, σὺν οἷς Ἀβασγός, Ἰσμαήλ, Ἄραψ, Ἴβηρ· καὶ νῦν ὁρῶν, ἄνθρωπε, τόνδε τὸν τάφον εὐχαῖς ἀμείβου τὰς ἐμὰς στρατηγίας. |
Verses funereal on the tomb of lord (kyr) Basil the Bulgar-slayer and emperor (basileus).
Other kings of old, other burial places for themselves ordained, But I, Basil, born to the purple, place my tomb on the site of Hebdomon and I sabbatize from the endless toils which I accepted in battles, and which I endured. For nobody saw my spear at rest, from when the King of Heavens called me autokrator of the earth and senior emperor. but remaining vigilant through the whole span of my life guarding the children of New Rome when I marched bravely to the West (Hesperia), and as far as the very frontiers of the East (Eos), settling countless trophies all over the earth. The Persians and Scythians (Bulgars) bear witness to this, and along with them the Abasgian, Ishmael, the Arab, the Iberian. And now, man, looking upon this tomb reward my campaigns with prayers. |
皇帝(巴西琉斯)保加爾(利亞)人屠夫巴西爾墓碑上的讚美詩。
過去的國王們 指定自己的埋葬之地, 但是我,巴西爾,生於紫室, 將我的墓地定於赫普多蒙, 在這裏。我從無盡的辛勞中安息, 生前我接受戰爭而忍受痛苦。 無人看見我的長矛停息, 當上帝召我為 地上之主和皇帝的那一刻起, 我生命的每時每刻都在保持警醒 以守護新羅馬的孩子們 當我勇敢地進軍西方(赫斯珀里亞) 還是直至東方(厄俄斯)邊疆的最遠方, 一路沿着阿布哈茲,以實瑪利,阿拉伯,伊比利亞。 大地上佈滿戰利品。 波斯人和斯基泰人(保加利亞人)作為見證, 現在,世人啊,請照看這座墳墓 以祈禱回報我的征服。 |
遺產
編輯巴西爾二世統治的半個世紀是拜占庭歷史最重要歷史時期之一。他不斷發起軍事戰爭將中世紀的拜占庭帝國推上中世紀實力頂峰[40][136]。光復多瑙河邊界有利於帝國在歐洲地區建立一個更加穩定和安全的邊境環境,以此抵禦匈牙利人和 佩切涅格人的入侵。征服保加利亞和南部斯拉夫人的歸降為帝國在巴爾幹地區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也保障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內的大城市免遭過去頻繁的圍攻和掠劫。雖然安納托利亞的兩巴爾達斯叛亂試圖挑戰甚至罷黜巴西爾的皇位,但巴西爾在平叛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使其扭轉了對保加利亞戰爭的形勢[137]。巴西爾創建的瓦蘭吉衛隊為他和他的繼承人們提供了一支足以扭轉戰局的精銳僱傭軍,這支軍隊可以鼓舞士氣甚至改變戰局,令皇帝的敵人聞風喪膽[138]。
這段時期也是馬其頓復興的興盛之時,被興起的古典學術理念被吸納至基督教藝術和古代哲學研究中[139][140]。古典學科的研究和皇帝對君士坦丁堡大學圖書館的擴建計工程,使君士坦丁堡大學再次成為當時主要的學術聚集地[141]。儘管巴西爾不是一位文學家,但他是一位相對虔誠的統治者並參與了教堂、修道院的甚至一定程度的城市的建設[142] 。
然而「馬其頓王朝缺少血親[51][註 9]」,因此巴西爾二世缺乏繼承人[144],致使巴西爾昏庸的弟弟君士坦丁及其家人繼承皇位。即使如此,充足的國庫和安定的邊疆依舊為帝國繼續維持了半個世紀的繁榮和科學進步,帝國儼然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國家。巴西爾二世統治末期,帝國人口達到約1,200萬[145]。
儘管巴西爾二世成就顯著但很快就付之一炬。對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法蒂瑪的戰果在1071年曼奇刻特戰役後的皇位繼承危機及其引發的內戰後毀於一旦[146]:羅曼努斯四世被塞爾柱突厥人俘獲後,帝國眾多將軍率軍趕往首都爭奪皇位[147],安納托利亞的邊疆幾乎處於不設防狀態進而被攻佔[148]。諾曼人則在1071年4月將拜占庭帝國永遠的逐出了南意大利[149]。
評價
編輯中世紀評價
編輯作為巴西爾二世下一世代的歷史學家米海爾·普塞洛斯如此評價:
巴西爾鎮壓叛亂、打壓封建領主、擊敗帝國的敵人,尤其是光復多瑙河和東方的領土。世界無不敬畏羅馬軍隊的實力。國庫里堆滿了戰爭中累積下來的戰利品。即使皇帝對文化漠不關心,帝國作為知識的燈塔有些暗淡,但是仍在燃燒發光。君士坦丁堡平民一定很愉快,因為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即使城防有些年久失修,人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害怕城市遭遭受攻擊。[150]
現代著作的描述和觀點
編輯- 20世紀希臘國內出現崇尚巴西爾二世的熱潮,因而出版了大量關於他的傳記和歷史小說。其中之一是由科斯塔斯·基里亞齊斯撰寫的《保加爾(利亞)人屠夫巴西爾》(1964)。其前作《狄奧法諾》(1963)自1964年起不斷重印,該作聚焦於巴西爾二世的母親,通過三名虛構的敘述者來審視巴西爾二世的生活[151]。
- 佩內洛佩·澤爾塔第二部小說《保加爾(利亞)人屠夫時代》[152]的故事背景同樣發生在巴西爾二世統治時期[153],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于澤爾塔與著名拜占庭史學家古斯塔夫·斯倫貝謝的書信來往,本作發表於20世紀初,正值馬其頓歸屬爭議使希臘人和保加利亞人互相敵視[154]。
- 《烈士與英雄之血》是希臘外交官也是澤爾塔的情人伊翁·德拉古米斯的作品,同樣於1907年馬其頓歸屬爭議時期出版。本書仇視一切關於保加利亞人的事物,甚至鼓動希臘人效仿巴西爾二世:「巴西爾與其挖去這麼多人的雙眼,還不如直接殺死他們。一方面使這些倖存者免受雙眼失明的痛苦,另一方面保加利亞人口也會減少15,000人,這是非常有效的。」德拉古米斯在該作的後半部分預言了「新巴西爾」的出現,他將會「穿越全國,在山區、洞穴、村莊和森林中搜索保加利亞人並將其驅趕或殺戮」[155]。
- 保加利亞評論員亞歷山大·基奧塞夫(Alexander Kiossev)在《走進巴爾幹》中寫道:「一個國家的民族英雄也可能是鄰國眼中的惡棍……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雖然是希臘人眼中的偉人。但是對於保加利亞人而言,他是劊子手(原文如此),也是我們民族傳說仇恨的對象」[156]。
- 羅斯瑪麗·蘇特克里夫1976年的歷史小說《血仇》以初創的瓦蘭吉衛隊中一名成員的視角描述了巴西爾二世[157]。
先祖
編輯16.巴西爾一世[158]或米海爾三世[159] | ||||||||||||||||
8.利奧六世[158] | ||||||||||||||||
17.歐多基婭·英格麗娜[158] | ||||||||||||||||
4.君士坦丁七世[158] | ||||||||||||||||
9.佐伊·卡耳玻諾普西娜[158] | ||||||||||||||||
2.羅曼努斯二世[158] | ||||||||||||||||
20. 忒俄費拉克圖斯·阿巴克蒂斯(阿巴斯塔克托斯)[160] | ||||||||||||||||
10.羅曼努斯一世[158] | ||||||||||||||||
5.海倫娜·拉卡潘努斯[158][160] | ||||||||||||||||
11.狄奧多拉[160] | ||||||||||||||||
1.巴西爾二世 | ||||||||||||||||
6.克拉特羅斯(酒店老闆)[161] | ||||||||||||||||
3.狄奧法諾[158][161] | ||||||||||||||||
參閱
編輯參考
編輯註釋
編輯- ^ 東方正教會和羅馬公教會共融於迦克墩基督教,即信奉迦克墩信經界定的「基督的神人二性」,直至1054年7月東西教會分裂[1]。
- ^ 拜占庭帝國從未正式使用帝王世代編號,而是使用綽號或父名來區分同名皇帝。東羅馬皇帝的世代編號完全是史學界的產物,始於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2]。實際上巴西爾生前和過世後,正式稱謂是再其帝號「巴西爾」前加上「年輕的」(Greek: ὁ νέος,romanized:ho neos)或更常用的「生於紫室的」(Greek:ὁ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romanized:ho porphyrogennetos)以區分前代巴西爾皇帝[3][4]。
- ^ 目前學界主要出現兩類譯法:保加利亞人屠夫[5][6][7][8][9];保加爾人屠夫[10][11][12]、屠殺保加爾人的劊子手[13][14]、布勒加爾(保加爾)屠宰者[15]。
- ^ 巴西爾二世在克雷迪昂戰役後對近萬保加爾俘虜處以挖眼之刑。雖然此事可能被誇大,但產生了「保加爾(利亞)人屠夫」(希臘語:ὁ Βουλγαροκτόνος,羅馬化:ho Boulgaroktonos)的綽號[16]。斯蒂芬森[16]和馬格達利諾[17]認為該綽號在12世紀末已被拜占庭人廣泛使用,因為此時保加利亞已從帝國獨立出去,而巴西爾二世的軍事功績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主題。歷史學家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和作家尼科拉俄斯·墨薩里忒斯都使用該綽號,而保加爾沙皇卡洛揚則故意將該綽號反過來,自稱「羅馬人屠夫」(希臘語:Ρωμαιοκτόνος,羅馬化:Rhomaioktonos)[18]。
- ^ 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有多位皇帝的名號為君士坦丁,但多數統治者從來不是實權或唯一的皇帝,因此不會計入帝國世代序號。馬其頓王朝共有五位名號為君士坦丁的皇帝,分別是巴西爾一世的長子兼共治皇帝君士坦丁;「生於紫室」君士坦丁七世;羅曼努斯一世的三(幼)子兼共治皇帝君士坦丁·拉卡潘努斯;君士坦丁八世;君士坦丁九世[2]。
- ^ 弗拉基米爾一世研究過各種宗教,並派遣使者考察各國的宗教,婚姻只是其最終選擇皈依東正教的原因之一,詳見:基輔羅斯的基督教化。
- ^ Kuropalates起初為拜占庭宮廷總管頭銜,授予皇室成員,後被授予給高加索地區的外國統治者,6世紀80年代到10世紀60年代,16位格魯吉亞的大公和國王都持有這一頭銜。
- ^ 戴克里先統治時期頒佈的《貨物銷售價格法令》(Edictum de Pretiis Rerum Venalium)規定卡帕多西亞毛毯「價格為3,000第納爾,是1摩底(拜占庭計量單位,一摩底小麥為12.8公斤)小麥價格的30倍,這可能大約相當於拜占庭中期的2諾米斯瑪塔的價值」[108]。
- ^ 巴西爾的父親羅曼努斯二世、祖父君士坦丁七世和曾祖父利奧六世不是沒有兄弟姐妹就是兄弟姐妹沒有後裔[51]。而且巴西爾本人沒有結婚[143]生子[51][143],其弟君士坦丁的三個女兒歐多基亞、佐伊和狄奧多拉也都沒有後裔[51]。
引用
編輯- ^ Sue 2014.
- ^ 2.0 2.1 Foss 2005,第93–102頁.
- ^ 3.0 3.1 3.2 PMBZ,Basileios II. (#20838).
- ^ Stephenson 2010,第66–80頁.
- ^ 陳志強 2003,第249頁.
- ^ 陳志強 2013,第275頁.
- ^ 尹忠海 2010,第173頁.
- ^ 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 2006,第275頁.
- ^ 約翰·朱利葉斯·諾里奇 2020.
- ^ 沃倫·特里高德 2008.
- ^ 拜尼斯 2012.
- ^ 諾威奇 2011.
- ^ 諾曼·戴維斯 2007.
- ^ 格溫·瓊斯 1994.
- ^ 愛德華·N.勒特韋克 2018.
- ^ 16.0 16.1 Stephenson 2000,第62頁.
- ^ Magdalino 2003,第10頁.
- ^ Stephenson 2010,第89–96頁.
- ^ Antonopoulou, Kotzabassi & Loukaki 2015,第274頁.
- ^ Schulman 2002,第51頁.
- ^ 21.0 21.1 21.2 Sewter 1953.
- ^ Finlay 1856.
- ^ Norwich 1997.
- ^ ODB,"Basil II" (C. M. Brand, A. Cutler), pp. 261–262 .
- ^ 25.0 25.1 PMBZ,Romanos II. (#26834).
- ^ Holmes 2005,第93–94頁.
- ^ ODB,"Porphyrogennetos" (M. McCormack), p. 1701.
- ^ * McCabe 1913,第140頁
- Talbot & Sullivan 2005,第99–100頁
- Vogt 1923,第67–68頁
- Durant & Durant 1950,第429頁
- Garland 2002,第126, 128頁
- ^ Bréhier 1977,第127頁.
- ^ Diehl 1927,第C-207頁.
- ^ Miller 1964,第47頁.
- ^ Garland 2002,第128, 271 (note 13)頁.
- ^ Treadgold 1997,第494頁.
- ^ ODB,"Constantine VIII" (C. M. Brand, A. Cutler), pp. 503–504 .
- ^ PMBZ,Konstantinos VIII. (#23735).
- ^ ODB,"Anna" (A. Poppe), p. 103 .
- ^ PMBZ,Anna (#20436).
- ^ 38.0 38.1 38.2 38.3 Garland 2002,第128頁.
- ^ 39.0 39.1 PMBZ,Theophano (#28125).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Cartwright 2017.
- ^ Whittow 1996,第348頁.
- ^ 42.0 42.1 Treadgold 1997,第495–498頁.
- ^ 43.00 43.01 43.02 43.03 43.04 43.05 43.06 43.07 43.08 43.09 43.10 43.11 Holmes 2003.
- ^ Stephenson 2010,第34頁.
- ^ 45.0 45.1 45.2 45.3 Basil II..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76. 1911. Bury, John Bagnell.
- ^ ODB,"Basil the Nothos" (A. Kazhdan, A. Cutler), p. 270.
- ^ Treadgold 1997.
- ^ Kaldellis 2017,第43頁.
- ^ Kaldellis 2017,第65頁.
- ^ Vogt 1923a,第79頁.
- ^ 51.0 51.1 51.2 51.3 51.4 Brubaker & Tougher 2016,第313頁.
- ^ 52.0 52.1 Bonfil 2009,第334頁.
- ^ Vogt 1923b,第84頁.
- ^ * Stephenson 2010,第34頁
- Basil II..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76. 1911. Bury, John Bagnell.
- Ringrose 2004,第130頁
- ^ Ringrose 2004,第130頁.
- ^ Shephard 2000,第596頁.
- ^ Magdalino 2003,第36頁.
- ^ 58.0 58.1 Cartwright 2018c.
- ^ Holmes 2005,第465頁.
- ^ 60.0 60.1 Magdalino 2003,第46頁.
- ^ Norwich 1991,第231頁.
- ^ Norwich 1991,第242–243頁.
- ^ Stephenson 2010,第6頁.
- ^ Sewter 1953,第43頁.
- ^ 65.0 65.1 Stephenson 2000,第60頁.
- ^ Cross, Morgilevski & Conant 1936,第479頁.
- ^ Leong 1997,第5頁.
- ^ Morson 1998.
- ^ Lev 1995,第202頁.
- ^ Kennedy 2004,第324–325頁.
- ^ Whittow 1996,第379–380頁.
- ^ 72.0 72.1 Wortley 2010,第322頁.
- ^ Kennedy 2004,第325頁.
- ^ Lev 1995,第201–203頁.
- ^ Magdalino 2003,第86頁.
- ^ Stevenson 1926,第252頁.
- ^ Lev 1995,第203–205頁.
- ^ Lev 1995,第205頁.
- ^ Lev 1995,第203, 205–208頁.
- ^ Talbot & Sullivan 2005,第3頁.
- ^ Holmes 2005,第402頁.
- ^ 82.0 82.1 Stephenson 2010,第14頁.
- ^ Norwich 1981,第158頁.
- ^ Finlay 1856,第440–441頁.
- ^ Wortley 2010,第326頁.
- ^ Finlay 1856,第442頁.
- ^ Finlay 1856,第442–443頁.
- ^ Wortley 2010,第328頁.
- ^ Finlay 1856,第443頁.
- ^ Stephenson 2010,第26頁.
- ^ 91.0 91.1 Stephenson 2010,第3頁.
- ^ 92.0 92.1 92.2 Cartwright 2018a.
- ^ Stephenson 2000,第74頁.
- ^ Wortley 2010,第339頁.
- ^ Fine 1991,第277–278頁.
- ^ Stephenson 2000,第76頁.
- ^ Holmes 2005,第60頁.
- ^ Stephenson 2010,第104頁.
- ^ Stephenson 2000,第77頁.
- ^ Harris 2015,第192頁.
- ^ Mango 2002,第180頁.
- ^ Holmes 2005,第2頁.
- ^ Magdalino 2003,第65頁.
- ^ Wortley 2010,第347頁.
- ^ 105.0 105.1 Mango 2002,第309頁.
- ^ Holmes 2005,第483頁.
- ^ * Vogt 1923,第94頁
- Norwich 1981,第158頁
- Holmes 2003
- ^ Cooper & Decker 2012,第96頁.
- ^ Laiou 2007,第303頁.
- ^ Stephenson 2000,第280頁.
- ^ Magdalino 2003,第79頁.
- ^ Vogt 1923b,第92頁.
- ^ 113.0 113.1 Makris 2006.
- ^ ODB,"Allelengyon" (A. Cutler), p. 69.
- ^ Thomas & Thomas 1987,第165頁.
- ^ Sewter 1953,第19頁.
- ^ Magdalino 2003,第85頁.
- ^ Stephenson & Hoppenbrouwers 2014,第9頁.
- ^ Stephenson 2010,第66頁.
- ^ Herrin 2013,第219頁.
- ^ Holmes 2005,第260頁.
- ^ Kühn 1991,第61ff.頁.
- ^ Kühn 1991,第187頁.
- ^ Kühn 1991,第192頁.
- ^ Kühn 1991,第223頁.
- ^ Kühn 1991,第227頁.
- ^ Kühn 1991,第233頁.
- ^ Haldon 1999,第100–103頁.
- ^ Haldon 1999,第90–91頁.
- ^ Treadgold 1997,第528–529頁.
- ^ Hussey 1998.
- ^ * Holmes 2005, p. 433; and 2003
- ^ Rogers 2010,第126頁.
- ^ Holmes 2005,第23頁.
- ^ Herrin 2013.
- ^ Wortley 2010,第28頁.
- ^ Mango 2002,第199頁.
- ^ Blöndal & Benedikz 2007,第171頁.
- ^ Mango 2002,第277頁.
- ^ Magdalino 2003,第256頁.
- ^ Lawler 2011,第118頁.
- ^ Holmes 2005,第280頁.
- ^ 143.0 143.1 Sewter 1953,第29–30頁.
- ^ Magdalino 2003,第66頁.
- ^ Treadgold 1997,第570頁.
- ^ Holmes 2005,第206頁.
- ^ Holmes 2005,第203頁.
- ^ Mango 2002,第310頁.
- ^ Mango 2002,第189頁.
- ^ Sewter 1953,第12頁.
- ^ Kyriazis 1964.
- ^ Beaton 1999,第103頁.
- ^ Stephenson 2000,第120頁.
- ^ Danfourth 1998.
- ^ Dragoumis 1907.
- ^ Kiossev 2005.
- ^ Sutcliff 1976.
- ^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ODB,"Macedonian dynasty" genealogical table, p. 1263 .
- ^ Charanis 1963,第35頁.
- ^ 160.0 160.1 160.2 ODB,"Lekapenos" (A. Kazhdan), pp. 1203–1204 .
- ^ 161.0 161.1 Garland 2002,第126, 128頁
參考文獻
編輯- 一手資料
- 利奧,《歷史》
- Talbot, Alice-Mary; Sullivan, Dennis F. (編). 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 Byzantine Military Expansion in the Tenth Century.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2005 [2021-03-30]. ISBN 978-0-88402-32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米海爾·普塞洛斯,《編年史》
- Sewter, Edgar Robert Ashton (編). The Chronographia of Michael Psellus.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2020-01-09]. OCLC 4227656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4).
- 約翰·斯基里澤斯,《歷史概要》
- Wortley, John (編). John Skylitzes: A Synopsis of Byzantine History, 811–105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1-03-30]. ISBN 978-0-521-7670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二手資料
- Antonopoulou, Theodora; Kotzabassi, Sofia; Loukaki, Marina (編). Myriobiblos: Essays on Byzanti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 2015. ISBN 9781501501562.
- Ash, John. A Byzantine Journey. I.B. Tauris & Co. Ltd. 1995. ISBN 978-1845113070.
- Beaton, Roderick.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Greek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3 April 2009]. ISBN 978-01981597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Bonfil, Robert. History and Folklore in a Medieval Jewish Chronicle: The Family Chronicle of Aḥima'az Ben Paltiel. Brill. 2009 [2020-01-09]. ISBN 978-90041738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Blöndal, Sigfús; Benedikz, Benedikt. The Varangians of Byzantiu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April 2007 [2021-03-30]. ISBN 978-0521035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 Bréhier, Louis. The life and death of Byzantium. North-Holland Pub. Co. 1977: 127. ISBN 978-0720490084.
- Brubaker, Leslie; Tougher, Shaun (編). Approaches to the Byzantine Family. Routledge. 2016 [2020-01-09]. ISBN 9781317180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Cartwright, Mark. 1204: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1 February 2018 [21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Cartwright, Mark. Basil II.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9 November 2017 [9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 Cartwright, Mark. Michael II.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19 January 2018 [21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Cartwright, Mark. Romanos I.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16 January 2018 [21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Charanis, Peter. The Armenians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Fundação Calouste Gulbenkian. 1963. OCLC 17186882.
- Cooper, Eric J.; Decker, Michael. Life and Society in Byzantine Cappadocia. Palgrave Macmillan. 24 July 2012 [2020-01-09]. ISBN 978-02303610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Cross, Samuel H.; Morgilevski, H. V.; Conant, K. J. The Earliest Mediaeval Churches of Kiev. Speculum. October 1936, 11 (4): 477–499. JSTOR 2848541. doi:10.2307/2848541.
- Danforth, Loring. Macedonian Ques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9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 Diehl, Charles. Byzantine portraits. A.A. Knopf. 1927. OCLC 1377097.
- Dragoumis, Ion. Martyron kai Iroon Aima [Martyrs' and Heroes' Blood]. Pelekanos. 1907. ISBN 978-9604003235 (希臘語).
- Durant, W.; Durant, A.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age of Faith; A History of Medieval Civilization – Christian, Islamic and Judaic – from Constantine to Dante: A.D. 325–1300. Simon and Schuster. 1950. OCLC 245829181.
- Garland, Lynda. Byzantine Empresses: Women and Power in Byzantium AD 527–1204. Routledge. 2002 [2020-01-09]. ISBN 978-11347563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Fine, John V. A. Jr. The Early Medieval Balkan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Sixth to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1983]. ISBN 0-472-08149-7.
- Finlay, Georg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from DCCXVI to MLVII 2nd. W. Blackwood. 1856.
- Foss, Clive. Emperors named Constantine. Revue Numismatique. 2005, 6 (161): 93–102. doi:10.3406/numi.2005.2594 (法語).
- Gibbon, Edward.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 W. Strahan and T. Cadell. 1788.
- Goodacre, Hugh George. A handbook of the coinage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Spink. 1957: 203. OCLC 2705898.
- Gregory, Timothy E. A History of Byzantium.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ISBN 978-0-631-23512-5.
- Haldon, John.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London: UCL Press. 1999. ISBN 1-85728-495-X.
- Harris, Jonathan. The Lost World of Byzantiu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7 October 2015. ISBN 978-0300178579.
- Head, Constance. Phys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Emperors in Byzantine Historical Writing. Byzantion (Peeters Publishers). 1980, 50 (1): 226–240.
- Herrin, Judith. Unrivalled Influence: Women and Empire in Byzantiu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691153216.
- Holmes, Catherine. Basil II. De Imperatoribus Romanis. 1 April 2003 [9 July 2018].
- Holmes, Catherine. Basil II and the Governance of Empire (976–102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9279685.
- Hussey, Joan Mervyn. Basil I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21 July 2018].
- Kaldellis, Anthony. Streams of Gold, Rivers of Blood: The Rise and Fall of Byzantium, 955 A.D. to the First Crusa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0253226.
- 亞歷山大·卡日丹 (編). 牛津拜占庭辭典. 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1. ISBN 0-19-504652-8.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6th to the 11th Century Third. Oxford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ISBN 978-1-138-78761-2.
- Kiossev, Alexander. Understanding the Balkans. [4 March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December 2007).
- Kühn, Hans-Joachim. Die byzantinische Armee im 10. und 11. Jahrhundert: Studien zur Organisation der Tagmata. Vienna: Fassbaender Verlag. 1991. ISBN 3-9005-38-23-9 (德語).
- Kyriazis, Kostas. Basil Bulgaroktonus. 1964 (希臘語).
- Lawler, Jennifer. Encyclopedia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McFarland. 8 November 2011. ISBN 978-0786466160.
- Laiou, Angeliki E. (編).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yzantium. Dumbarton Oaks. 2007 [2018-11-07]. ISBN 978-08840228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3).
- Leong, Albert. The Millennium: Christianity and Russia, A.D. 988–1988. St Vladimirs Seminary Pr. 1 March 1997. ISBN 978-0881410808.
- Lev, Yaacov. The Fatimids and Byzantium, 10th–12th Centuries. Graeco-Arabica. 1995, 6: 190–208. OCLC 183390203.
- Winkelmann, Friedhelm; Lilie, Ralph-Johannes. Prosopographie der mittelbyzantinischen Zeit. 1998. ISBN 978-3110151794 (德語).
- Lopez, Robert Sabatino. Constantine VII Porphyrogenitu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5 November 2018].
- Magdalino, Paul. Byzantium in the Year 1000. Brill. 2003. ISBN 978-9004120976.
- Makris, Georgios. Allelengyon. Brill's New Pauly. 2006. doi:10.1163/1574-9347_bnp_e116010.
- Mango, Cyril. The Oxford History of Byzanti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December 2002. ISBN 978-0198140986.
- McCabe, Joseph. The Empresses of Constantinople. R.G. Badger. 1913. OCLC 188408.
- Miller, William. Essays on the Latin Orient. A. M. Hakkert. 1964. OCLC 174255384.
- Morson, Gary Saul. Russian literatur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21 July 2018].
- Nicol, Donald M. Byzantium and Venice: A Study in Diplomat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0-521-34157-4.
- Norwich, John Julius. A History of Venice. Allen Lane. 1981. ISBN 978-0241953044.
- Norwich, John Julius. Byzantium: the Apogee. London: Penguin. 1991. ISBN 978-0670802524.
- Norwich, John Julius. History of Byzantium. Alfred A. Knopf. 1997. ISBN 978-0679450887.
- Ringrose, Kathryn M. The Perfect Serva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May 2004. ISBN 978-0226720159.
- Rogers, Clifford J.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edieval Warfare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Volume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195334036.
- Runciman, Steven. The Emperor Romanus Lecapenus and His Reign: A Study of Tenth-Century Byzantium.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929]. ISBN 0-521-35722-5.
- Schulman, Jana K. (編). The Rise of the Medieval World, 500–130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ISBN 978-0313308178.
- Shephard, Jonathan. Byzantium expanding, 944–1025. Reuter, Timothy (編).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ume 3, c.900–c.102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86–604. ISBN 9781139055727.
- Stephenson, P.; Hoppenbrouwers, P. C. M.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the Dynatoi (PDF). Leiden University Repository. 30 July 2014.
- Stephenson, Paul. Byzantium's Balkan Fronti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July 2000. ISBN 978-0521770170.
- Stephenson, Paul. The Legend of Basil the Bulgar-Slay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 November 2010. ISBN 978-0521815307.
- Stevenson, William B. Chapter VI. Islam in Syria and Egypt (750–1100). Bury, John Bagnell (編).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Contest of Empire and Papacy V.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6: 242–264.
- Sutcliff, Rosemary. Blood Feud. Random House. 1976. ISBN 978-1448173013.
- Sue, Caryl. Great Schism. National Geographic. 18 June 2014 [9 July 2018].
- Civilization VI - First Look: Basil II Leads Byzantium. Civilization. [11 November 2020].
- Talbot, Alice-Mary; Johnson, Scott Fitzgerald. Miracle Tales from Byzantiu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May 2012. ISBN 978-0674059030.
- The Editors of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onstantine VII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July 1998 [28 November 2018].
- Thomas, John Philip; Thomas, John Prescott. Private Religious Foundations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Dumbarton Oaks. 1987. ISBN 978-0884021643.
-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047-2630-2 (英語).
- Vogt, Albert. Chapter III. The Macedonian Dynasty from 867 to 976 A.D. (717–867).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717–14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3a: 49–82. OCLC 490614728.
- Vogt, Albert. Chapter IV. The Macedonian Dynasty from 976 to 1057 A.D. (717–867).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717–14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3b: 83–118. OCLC 490614728.
- Whittow, Mark. The Making of Byzantium, 600–1025.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ISBN 978-0-520-20496-6.
- 中文資料
- 陳志強. 拜占庭帝国史. 商務印書館. 2003: 249. ISBN 9787100037440.
- 尹忠海. 权贵与土地. 人民出版社. 2010: 173. ISBN 9787010090993.
- 陳志強. 拜占庭帝国通史.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3: 275. ISBN 9787552002485.
- 約翰·朱利葉斯·諾里奇. 拜占庭的巅峰.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61961.
- 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 拜占庭帝国通史.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52. ISBN 9787225027814.
- 沃倫·特里高德. 拜占庭简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08080461.
- 拜尼斯. 拜占庭:东罗马文明概论. 大象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34765872.
- 諾威奇. 世界历史文库·地中海史. 東方出版中心. 2011. ISBN 9787547303078.
- 諾曼·戴維斯. 欧洲史.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1230778.
- 格溫·瓊斯. 北欧海盗史. 商務印書館. 1994. ISBN 9787100015196.
- 愛德華·N.勒特韋克. 拜占庭帝国大战略.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 259. ISBN 9787520131704.
外部連結
編輯
- Riccardi, Lorenzo, «Un altro cielo»: l'imperatore Basilio II e le art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Rivista dell'Istituto Nazionale di Archeologia e Storia dell'Arte", 61 (III serie, XXIX), 2006 [2011] (ISSN 0392-5285), pp. 103–146.
- Riccardi, Lorenzo, Observations on Basil II as Patron of the Ar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Actual Problems of Theory and History of Art, I, Collection of articles. Materials of the Conference of Young Specialists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1–5 December 2010), St. Petersburg 2011 (ISBN 978-5-288-05174-6), pp. 39–45.
巴西爾二世 出生於:958年逝世於:1025年12月15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者: 羅曼努斯二世 |
拜占庭皇帝 960–1025 共治皇帝: 與羅曼努斯二世960–963 與尼基弗魯斯二世963–969 與約翰一世969–976 皇帝: 與君士坦丁八世962–1025 |
繼任者: 君士坦丁八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