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鐵ED76型電力機車

日本的电力机车

ED76型電力機車(日語:ED76形電気機関車)是日本國有鐵道交流電力機車車型之一,適用於供電制式為20千伏60赫茲(或50赫茲)的工頻單相交流電電氣化鐵路

ED76
ED76 91號機車牽引「隼號」臥鋪特急列車
概覽
類型電力機車
原產國 日本
生產商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業
日立製作所東芝
生產年份1965年—1979年
產量139台
主要用戶日本 日本國有鐵道
技術數據(基本番台)
UIC軸式Bo'2'Bo'
軌距1,067毫米
輪徑1,120毫米
機車長度17,400毫米(連結器中心距)
機車寬度2,800毫米
機車高度3,987毫米(降弓狀態)
整備重量87.0噸
供電電壓AC 20kV 60Hz
傳動方式交—直流電
牽引電動機MT52 × 4
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
持續速度49.1公里/小時
牽引功率1,900千瓦(小時)
牽引力14,100公斤(持續)
制動方式EL14AS自動空氣制動機、手制動機
安全系統ATS-S
關於其他番台的技術性能資料,詳見技術數據章節

形式區分

編輯

九州形式

編輯

1960年代初,日本國有鐵道開始對鹿兒島本線實施交流電氣化改造,並專門為九州地區研製了ED72型電力機車ED73型電力機車,前者由於具有供暖蒸汽鍋爐因而以擔當客運牽引任務為主,而後者以擔當貨運牽引任務為主[1]。這兩種電力機車均裝用引燃管整流器,通過變壓器高壓側調壓和整流器相位控制來調節速度。但隨着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燃管很快就被性能可靠且維護方便的矽整流器所取代。1963年,日本國鐵成功研製了ED75型電力機車,使用變壓器低壓側調壓、磁放大器相位控制、矽整流器全波整流,成為新一代國鐵標準型交流電力機車。

隨着鹿兒島本線的交流電氣化的逐步推進,電氣化區段將按計劃於1965年10月延伸至熊本。為了滿足鹿兒島本線的列車牽引需要,日本國鐵決定以ED75型電力機車為基礎,開發研製九州地區使用的新型交流電力機車,作為ED72、ED73型電力機車的後繼增備機車。因此,日本國鐵不僅研製了貨運用的ED75型300番台電力機車,用於接替ED73型電力機車;同時又研製了客運用的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用於接替ED72型電力機車[1]

ED76型電力機車可被視為增加了蒸汽鍋爐的ED75型電力機車。機車上的大多數設備都儘可能與ED75型300番台機車保持一致,例如TM11B型主變壓器、MA1A型磁放大器、RS21A型矽整流器、LTC-3型調壓開關和MT52型牽引電動機,調速方式亦同樣採用變壓器低壓側調壓、磁放大器相位控制和牽引電動機磁場削弱[1]。由於機車搭載了為旅客列車供暖的蒸汽鍋爐以及水箱和油箱等配套設備,因此車體長度和整備重量也相應增加,並且和ED72型電力機車一樣採用了Bo-2-Bo軸配置,增加了一台無動力的可變軸重中間轉向架以分擔重量。

基本番台

編輯

1965年至1976年間,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業、日立製作所、東芝公司共生產了94台基本番台機車,其中可按細節特點分為五個批次的車輛。

第一次量產車(1~8)
  • ED76 1~8號機車於1965年落成,因應鹿兒島本線久留米至熊本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生產預算由昭和39年度第5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裝用DT129C、DT129D型兩端轉向架,以及不設基礎制動裝置的TR103A型中間轉向架,另外也沒有對應新型客車和高速貨車的總風管。
第二次量產車(9~26)
  • ED76 9~26號機車於1967年落成,因應日豐本線小倉幸崎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生產預算由昭和41年度第2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裝用DT129K、DT129L型兩端轉向架,以及增加基礎制動裝置的TR103D型中間轉向架;改為使用DM67D-DM71B型電動發電機(旋轉式劈相機),增加對調壓開關切換器的後備控制電路。
  • 1968年以後進行了加裝總風管的改造,以便對應20系客車的ABER電傳操縱空氣制動系統。
第三次量產車(27~28)
  • ED76 27~28號機車於1969年落成,因應鹿兒島本線、日豐本線貨物列車增發而製造,生產預算由昭和43年度第5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改為使用MT52A型牽引電動機、MH3064B-C3000型電動空氣壓縮機、MH3057-FK91B型電動通風機,並增加了總風管。
第四次量產車(29~30)
 
ED76 78號機車牽引「櫻號」臥鋪特急列車
 
ED76 94號機車
第五次量產車(31~48)
  • ED76 31~48號機車於1969年落成,是因應鹿兒島本線熊本至西鹿兒島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的第二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44年度第3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改為採用PS102C型下框架交叉式雙臂集電弓、MH3064A-C3000型電動空氣壓縮機,並改良了調壓開關切換器。
第六次量產車(49~54)
  • ED76 49~54號機車於1970年落成,是因應鹿兒島本線熊本至西鹿兒島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的第三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44年第4次債務承擔。
  • 車頂上的CB101E型空氣斷路器變更為CB106型真空斷路器,改為使用MC109F型司機控制器,並改善了機械室內各類設備的佈置。
第七次量產車(55~67)
  • ED76 55~67號機車於1973年落成,是因應日豐本線幸崎至南宮崎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的第一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48年度第3次民有撥款承擔,全部配屬大分機關區。
  • 這批機車基於1000番台機車(ED76 1011~1014)作進一步改進,例如提高了低壓輔助電路和內部電器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各種螺栓均改為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ISO公制螺紋。機車外觀方面,取消了車體前端其中一個司機室通風口,車體正面的銀色裝飾帶採用金屬漆代替不鏽鋼,改為使用小型化外裝式尾燈和整體式編號牌等。
第八次量產車(68~80)
  • ED76 68~80號機車於1973年落成,是因應日豐本線幸崎至南宮崎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的第二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48年度第1次債務承擔,全部配屬大分機關區。
第九次量產車(81~86)
  • ED76 81~86號機車於1974年落成,是因應長崎本線佐世保線電氣化而製造的第一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49年度第2次民有撥款承擔,全部配屬大分機關區。
第十次量產車(87~94)
  • ED76 87~94號機車於1975年落成,是因應長崎本線和佐世保線鳥栖長崎間、肥前山口佐世保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的第二批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50年度第1次債務承擔,全部配屬鹿兒島機關區。

1000番台

編輯
 
ED76 1011號機車
 
ED76 1016號機車

1968年,為了提高臥鋪旅客列車的旅行速度,日本國鐵對所有20系客車進行制動系統改造,通過對原本的AS空氣制動機加裝電空閥、中繼閥等電控裝置改造為AREB電傳操縱空氣制動機,實現列車制動系統的電控化,使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由95公里/小時提高至110公里/小時。為了滿足九州地區的20系臥鋪旅客列車和10000系高速貨物列車的牽引需要,1968年至1976年間共生產了23台ED76型1000番台電力機車(1001~1023),作為ED73型1000番台、ED75型300番台電力機車的後繼增備車輛。

這批機車設有的高速運轉對應設備與ED75型1000番台電力機車相同,包括對應20系客車的電傳操縱空氣制動裝置和列車制動增壓裝置,以及與20系客車乘務員室相連的有線電話,機車兩端加裝KE72H(電傳操縱空氣制動)、KE59H(有線電話)型電氣連接器。除上述改變之外,其他部分則與基本番台第五次量產車(31~48)保持相同。

第一次量產車(1001~1010)
  • ED76 1001~1010號機車於1970年落成,因應鹿兒島本線熊本至鹿兒島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生產預算由昭和44年度第3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除了增加高速運轉對應設備外,其他部分與同時期製造的基本番台第五次量產車(31~48)相同。機車編號採用不鏽鋼字體金屬件,但後來部分機車在整修時改為採用整塊金屬板樣式。
第二次量產車(1011~1014)
  • ED76 1011~1014號機車於1973年落成,因應本州往九州方向臥鋪特急列車及高速貨物列車增發而製造,生產預算由昭和48年度民有撥款承擔。
  • 這批機車取消了對應20系客車的有線電話和KE59H型電氣連接器。此外,還根據單司機值乘的需要而調整了司機操縱台的設備佈置;空氣斷路器變更為CB106型真空斷路器;並改用新型調壓開關、換向開關、接觸器開關等電器設備。
  • 外觀方面,車體正面的銀色裝飾帶採用金屬漆代替不鏽鋼,改為使用小型化外裝式尾燈和整塊金屬編號牌等。
第三次量產車(1015~1023)
  • ED76 1015~1023號機車於1979年落成,因應日豐本線南宮崎至鹿兒島間電氣化開業而製造,也是最後一批出廠的ED76型電力機車,生產預算由昭和53年度第1次債務承擔。
  • 這批機車改為使用MT52B型牽引電動機。此外,為防止櫻島火山灰侵入司機室內,司機室側窗改為使用密封性能更好、具有鋁合金窗框的橫拉式活動窗。機車編號恢復採用不鏽鋼字體金屬件。

北海道形式

編輯

500番台

編輯
 
ED76 501號機車
 
ED76 509號機車

1966年9月,因應北海道函館本線交流電氣化的需要,三菱電機及三菱重工業試製了首台ED75型500番台電力機車。這台機車和ED93型電力機車(後來定型為ED77型電力機車)一樣,採用了閘流體四段半控橋式整流電路,通過相位控制直接進行無級調壓。雖然閘流體相控調壓能有效提高電力機車的牽引性能,但ED75 501號電力機車投入試驗後,發現相控整流電路所產生的高次諧波電流,會對鐵路沿線的通訊訊號系統產生明顯的電磁干擾

1968年,日本國鐵在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的基礎上,吸取ED75 501號電力機車的研製經驗,為北海道地區開發了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2]。該型機車的主要特點是採用級間閘流體相控平滑調壓的控制方式,保留了ED76型基本番台的低壓側調壓開關,並以閘流體橋式整流電路取代原來的磁放大器,以提高閘流體相控電力機車的功率因數及減少諧波干擾。考慮到牽引重載貨物列車的需要,ED76型500番台機車增加了重聯控制系統,車端排障器上增加KE70HD型重聯插座,機車兩端司機室增設貫通門,空氣制動系統並設有單機制動增壓裝置,以縮短貨物列車的制動距離。

此外,因為北海道冬季寒冷的使用環境,ED76型500番台機車還特別加強了防寒防雪性能,除集電弓以外的車頂高壓設備,包括空氣斷路器和避雷器等均改為安裝在車體內部;主要控制電器、空氣制動系統以及制動閘瓦亦加裝了電加熱器;車體通風系統參考了ED77型電力機車的設計,夏季時經側牆通風百葉窗吸入冷風后經車頂通風口排出熱風,而冬季時則關閉車頂通風口並改為室內循環方式,以改善室內保溫性能和減少車外冷風吸入量。機車採用帶有防雪制動裝置的DT129R、DT129S型兩端轉向架,以及具有基礎制動裝置的TR103F型中間轉向架。

ED76型500番台機車因採用了防寒防雪構造,加上設有為旅客列車供暖的蒸汽鍋爐,因此運轉整備重量達到了90.5噸,比較基本番台機車增加3.5噸。由於函館本線小樽至旭川間在電氣化的同時也進行了路綫強化改造,所以ED76型500番台機車仍可以在該區段按16噸軸重運行,而中間轉向架則用於當牽引列車起動時或根據蒸汽鍋爐油水消耗量而作出軸重調整。

1968年,為配合函館本線小樽瀧川間電氣化開業,製造了第一批9台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501~509),生產預算由昭和42年度第2次債務承擔。1969年,為配合函館本線瀧川至旭川間電氣化開業,製造了第二批13台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510~522),生產預算由昭和43年度第4次債務承擔,全部配屬岩見澤第二機關區。與第一批機車相比,第二批機車改為使用經改良的LTC-4A型低壓側調壓開關;以高強度鑄鋼取代低錳鋼作為連結器的主要材料;追加ATS警告持續裝置和ATS電源中斷警告裝置;改為裝用MH3057-FK91B型牽引電動機通風機。1978年以後,由於50系51型客車投入普通旅客列車運用,ED76型500番台機車亦加裝了列車開車響鈴開關。

550番台

編輯
 
ED76 551號機車

1988年,連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建成通車,開行了來往青森函館的「海峽號日語海峡 (列車)」快速列車。1986年至1987年間,日本國鐵已經將21台ED75型700番台機車改造成ED79型基本番台機車,並於1988年投入青函隧道區間運用。但隨着青函隧道區間旅客列車數量增加,為了緩解機車運用緊張的情況,JR北海道將函館本線普通列車削減後剩餘的ED76 514號機車,改造成青函隧道專用的ED76型550番台電力機車,機車編號變更為ED76 551號,作為ED79型電力機車的增備車輛。實際上JR北海道原本打算改造六台該型機車,但後來決定向JR貨物租借ED79型50番台電力機車來應付需求,因此最終只有一台機車完成了改造。

ED76型550番台機車的調壓控制方式與ED79型基本番台機車相同,採用主變壓器低壓側級間相控平滑調壓,並因應青函隧道的長大坡道增加了再生制動功能。這台機車繼續沿用了原本的TM16型主變壓器,但改為採用和ED79型基本番台相同的低壓側調壓開關和閘流體變流器,還增加了勵磁變壓器、高速斷路器、牽引及制動工況轉換開關等配套設備。另一方面,機車改為使用電氣供暖取代蒸汽供暖,並拆除了車上的蒸汽鍋爐及油水箱;由於ED76型電力機車的主變壓器沒有列車供電線圈,因此增設了一個輔助變壓器,為旅客列車供應1500伏特單相交流電。此外,ED76型550番台機車亦搭載了青函隧道專用的ATC-L安全防護裝置。車體塗裝也和一般的ED76型電力機車有所區別,車體上半及下半部分別採用紅色和灰色,之間有一圈圍繞車身的白色帶。

運用歷史

編輯

國鐵時代

編輯

九州地區

編輯

1965年9月,鹿兒島本線久留米至熊本間電氣化開業,首批8台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配屬門司機關區,並與ED72型電力機車投入共同運用,擔當門司至熊本間北九州地區的列車牽引任務。由於ED76型電力機車搭載有自動蒸汽鍋爐,因此主要用於牽引旅客列車行包列車。1967年,日豐本線小倉至幸崎間電氣化開業,第二批18台ED76型電力機車配屬大分運轉所。1969年至1970年間,由於鹿兒島本線電氣化改造的逐步推進,及滿足日豐本線列車增發的需要,又先後製造了四批共28台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配屬於鹿兒島機關區和大分機關區,運用範圍亦擴展至九州全境。

1970年,設有高速運轉對應設備的ED76型1000番台電力機車投入運用,全部配屬於鹿兒島機關區,主要用於牽引鹿兒島本線的臥鋪特急列車和高速貨物列車。1973年至1975年間,隨着日豐本線、長崎本線佐世保線的電氣化,又先後製造了四批共40台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配屬於鹿兒島機關區和大分機關區。1970年代後期起,隨着臥鋪特急列車逐步換型為14系24系客車,ED76型1000番台機車不再是臥鋪特急列車的專用機車,加上ED72、ED73型電力機車陸續被淘汰,因此ED76型電力機車基本上已經成為九州地區的標準型電力機車,廣泛擔當貨物列車和旅客列車的牽引任務。

1980年代初,日本國鐵為了改善持續虧損的經營狀況,大量削減貨物列車和行包列車的開行數量,同時南九州地區的普通旅客列車亦逐步改為使用電動列車。由於九州地區的ED76型電力機車的運用逐漸減少,部分基本番台機車儘管只有約十五年車齡,但仍然無法逃避被封存或報廢的命運。

北海道地區

編輯

1968年10月,為配合函館本線小樽至瀧川間電氣化開業,首批9台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配屬岩見澤第二機關區,連同ED75 501號機車和711系電動列車開始投入函館本線運用。1969年,為配合函館本線瀧川至旭川間電氣化開業,第二批13台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配屬岩見澤第二機關區。由於ED76型電力機車搭載有自動蒸汽鍋爐,因此主要擔當函館本線小樽至旭川間的旅客列車牽引任務,包括「二世谷號」、「大雪號」、「狩勝號」、「利尻號」等優等列車。1980年,千歳線室蘭本線完成電氣化後,ED76型500番台電力機車亦曾經牽引該兩線的團體臨時列車。

民營化後

編輯

在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之前,日本國鐵已經報廢了近半數的ED76型電力機車。國鐵民營化後尚存的77台ED76型電力機車,被新成立的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和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繼承。其中,JR九州繼承了36台基本番台機車(42、60~94),JR北海道繼承了16台500番台機車(504、506~508、510、512、514~522),JR貨物繼承了7台基本番台機車(37、43、55~59)和18台1000番台機車(1006~1023)。

JR北海道

編輯
 
ED76 522號機車牽引50系51型客車(1990年)

1987年,JR北海道繼承的16台ED76型500番台機車,全部配屬於空知運轉所(原岩見澤第二機關區),繼續擔當函館本線旅客列車的牽引任務。從1988年開始,隨着新一代的721系電動列車投入快速列車運用,同時急行列車逐步改為使用柴油列車,取代了原來使用的14系和50系客車,使ED76型500番台機車的使用範圍逐漸縮小。由於JR貨物計劃採用DD51DF200型柴油機車實現函館本線和根室本線宗谷本線等非電氣化路綫的直通運轉交路,因此並沒有打算利用ED76型500番台機車擔當貨運牽引任務。至1994年10月,函館本線小樽至岩見澤間的普通列車換型為721系電動列車後,ED76型500番台全部中止營運報廢,空知運轉所亦同時被撤銷。

1991年,JR北海道利用閒置的ED76 514號機車,將其改造成青函隧道專用的ED76 551號機車,配屬到青函運轉所(今函館運輸所日語函館運輸所青函派出所),作為ED79型電力機車的增備車輛,共同擔當津輕海峽線之「海峽號」快速列車的牽引任務。由於ED76 551號機車的車體長度比ED79型電力機車更長,因此進站停車位置也有別於ED79型電力機車。這台機車主要牽引「黃昏特快號」臥鋪特急列車,擔當機車交路為青森至五稜郭間,至2001年中止營運報廢。

JR九州

編輯
 
ED76 78號機車牽引「南十字星全景快車號」(1987年)

1987年,JR九州繼承的36台ED76型基本番台機車,全部配屬於大分鐵道事業部日語大分鉄道事業部大分車輛中心,主要牽引九州往本州方向的藍色列車,以及其他JR客運公司的團體臨時列車。JR九州的ED76型電力機車均採用「赤2號」紅色塗裝,並且都增設了司機室空調裝置,以改善乘務人員的夏季工作環境。

其中,ED76 78號機車被指定為「南十字星全景快車號日語パノラマライナーサザンクロス」歡樂列車的牽引機車,至1994年連同該歡樂列車同時中止營運報廢。1990年代起,由於臥鋪特急列車載客率的減少,九州的臥鋪特急列車逐步中止營運或合併運行,JR九州的ED76型電力機車亦相應減少運用並陸續報廢。2003年,JR九州將剩餘的ED76 81、83號機車轉售予JR貨物。

2009年3月14日,隨着「隼號」和「富士號」列車正式中止營運,結束了ED76型電力機車牽引定期旅客列車的歷史。2012年11月中旬,JR九州的最後三台ED76型電力機車報廢。

JR貨物

編輯
 
ED76 1013號機車牽引高速貨物列車

1987年,JR貨物繼承了25台ED76型電力機車,集中配屬於門司機關區,擔當九州境內的貨物列車牽引任務。同年,部分ED76型電力機車披上了JR貨物的試驗色塗裝,車身上半和下半部分別採用深藍色和淺藍色,之間則圍繞着一圈白色帶,但在1992年後又取消了這種試驗色塗裝,所有機車恢復原本的「赤2號」紅色塗裝。

1995年起,JR貨物為了延長ED76型電力機車的使用壽命,陸續對裝備真空斷路器的後期型車輛進行了更新改造工程。改造內容包括更換和翻新車內各類設備及管線,對車體鋼結構進行徹底修補,改為使用MT52C型牽引電動機,牽引電動機抱軸承改為使用滾柱軸承,司機室側門改為使用不鏽鋼材質等。完成改造後的機車在車身兩側下部增加了兩道白色帶以示區別。2003年,為了填補部分機車報廢后的空缺,JR貨物從JR九州購入了ED76 81、83號機車,並拆除了機車上的蒸汽鍋爐和油水箱,並代之以壓鐵配重。

截至2023年4月,JR貨物仍然擁有10台ED76型電力機車,包括2台基本番台機車(81、83)和8台1000番台機車(1015~1022)[3],主要擔當鹿兒島本線北九州貨物中心日語北九州貨物ターミナル駅至鹿兒島、長崎本線鳥栖貨物中心日語鳥栖貨物ターミナル駅鍋島、日豐本線北九州貨物中心至南延岡的貨運牽引任務。

技術特點

編輯

以下技術特點內容除特別註明外,皆以基本番台機車為描述對象。

總體結構

編輯
 
ED76型基本番台機車的司機室內部

ED76型電力機車是客貨運通用的交流電力機車,適用於供電制式為20千伏50赫茲(或60赫茲)的工頻單相交流電氣化鐵路。車體採用整體承載式全鋼焊接的箱型結構,由於機車增加了供暖蒸汽鍋爐和中間轉向架,因此車體長度從ED75型電力機車的13500毫米延長至16600毫米。

車體兩端各設有一個司機室,司機室內機車運行方向的左側設有司機操縱台,右側設有副司機座席及手制動手柄,司機室兩側設有供乘務員乘降的側門,司機室上方車頂裝有兩盞密封光束燈英語Sealed beam式前照燈。基本番台和1000番台機車的兩端採用非貫通形式,並裝有大面積前窗玻璃以改善司機的瞭望視野;500番台和550番台機車為了方便重聯運用而採用貫通型結構,司機室前端中央設有貫通門,以便乘務人員通過到另一台機車。

車體中部是設有各種機械及電氣裝置的機械室,除了增加一個列車供暖用SG3B型蒸汽鍋爐(與ED72型電力機車所用型號相同)外,設備佈置方式與ED75型電力機車大致相同。主變壓器、調壓開關及磁放大器位於中央位置,一端方向設有牽引電動機通風機、蒸汽鍋爐、旋轉式劈相機、控制電器等設備,二端方向設有矽整流器、電動空氣壓縮機、勵磁電阻器等設備,機械室內設有貫通式雙側內走廊連接兩端司機室。

基本番台機車的車頂安裝有兩台氣壓升弓的PS100A型雙臂式集電弓,並且還裝有空氣斷路器、避雷器等高壓電氣設備。北海道使用的500番台機車為了提高機車的防雪防寒性能,車頂上除集電弓以外的高壓電氣設備均改為安裝在車體內部,並且改為使用與711系電動列車通用的PS102A型下框架交叉式雙臂集電弓。車體下方除了有三台轉向架之外,還吊掛着總風缸和蒸汽鍋爐之水箱及油箱。

電氣系統

編輯

ED76型電力機車是交—直流電傳動的整流器式電力機車,基本番台的電氣系統與ED75型電力機車大致相同。機車主電路由空氣斷路器主變壓器磁放大器整流器、平波電抗器、牽引電動機、電路保護裝置等部分組成。機車從架空電纜獲取高壓交流電,首先由主變壓器和磁放大器降低和調節電壓,再通過矽整流器轉換成脈流電(即方向不變而只有電壓變化的直流電),然後供電給四台並聯的牽引電動機[1]

ED76型基本番台電力機車採用了級間磁放大器相控調壓的控制方式,即是利用變壓器低壓側調壓配合磁放大器相位控制,來實現牽引電動機端電壓的平滑調節。通過改變主變壓器次邊線圈的匝數構成13個大調壓級,並在每個大調壓級內利用兩個磁放大器的相位控制平滑控制輸出電壓。牽引系統的電器設備與ED75型300番台電力機車相同。機車裝用一台TM11B型殼式單相主變壓器,額定容量為2350千伏安,冷卻方式為強迫油循環導向風冷卻。此外,還採用了MA1A型磁放大器、RS21A型矽整流器、LTC-3型無電弧調壓開關切換器、MT52型串勵直流牽引電動機。

輔助電路系統主要採用三相交流傳動。牽引電動機通風機、平波電抗器通風機、電動空氣壓縮機等均採用三相鼠籠式異步摩打驅動。輔助電路系統由主變壓器輔助線圈供電,並由一台旋轉式劈相機將單相交流電轉換成三相交流電,額定電壓為400伏特50赫茲(基本番台和1000番台)或440伏特60赫茲(500番台和550番台)。

轉向架

編輯
 
TR103D型中間轉向架

機車走行部為三台二軸轉向架,包括兩台DT129系列兩端轉向架和一台無動力的TR103系列中間轉向架。

兩端轉向架與ED75型電力機車的轉向架基本相同。構架採用「日」字形的鋼板焊接結構,軸箱採用導框式定位結構,轉向架固定軸距為2500毫米。牽引電動機採用軸懸式驅動方式,牽引電動機輸出的轉矩通過一級減速齒輪傳動輪對,齒輪傳動比為4.44(16:71)。基礎制動裝置為雙側閘瓦制動,每個輪對左右各設有一個軔缸,並設有制動橫樑以保證兩側閘瓦同步作用,另外還設置了閘瓦間隙調整器。

轉向架採用無搖枕的全旁承支重結構,通過四組旁承彈簧支承車體重量。一系懸掛為軸箱頂端捲簧,二系懸掛為構架外側的旁承彈簧,旁承彈簧採用每側兩個並聯的螺旋圓彈簧組,並配有垂向油壓減震器。牽引力和制動力通過「Z」字形低位斜牽引杆裝置來傳遞。牽引杆和牽引拉杆座呈對角斜對稱佈置,與連接於構架下的三角形迴轉支承和橫向連杆組成牽引杆系統,使牽引杆的牽引點交於軌面,理論上轉向架內無軸重轉移,以充分利用機車粘着重量。

ED76型電力機車採用了與ED77、ED78型電力機車相似的可變軸重中間轉向架,轉向架構架採用「U」形側梁的鋼板焊接結構,固定軸距為1600毫米。中間轉向架亦採用旁承承載,中央懸掛裝置為空氣彈簧。中間轉向架和車體之間還設有橫向滾動裝置,以便機車通過曲線。中間轉向架可以根據路綫條件或鍋爐油水消耗情況,通過調節中央空氣彈簧的內部壓力,改變兩端和中間轉向架的軸重分配,使動輪軸重可以根據需要而設定為14、15、16或16.8噸[1]。此外,中間轉向架還設有用來檢測空轉的測速發電機。

技術數據

編輯
番台區分 基本番台 1000番台 500番台 550番台
機車長度(毫米) 17,400 18,400
機車寬度(毫米) 2,800 2,900 3,074
機車高度(毫米) 3,987 3,885 4,280
運轉整備重量(噸) 87.0 90.5 84.0
最高運轉速度(公里/小時) 100 110
供電電壓 AC 20kV 60Hz AC 20kV 50Hz
軸配置 Bo-2-Bo
兩端轉向架 DT129K、DT129L DT129R、DT129S
中間轉向架 TR103F TR103D
牽引電動機 MT52 × 4 MT52A × 4 MT52C × 4
小時功率(千瓦) 1,900
持續牽引力(公斤) 14,100(小時制) 12,600(小時制)
持續速度(公里/小時) 49.1(小時制) 61.5(小時制)
控制方式 低壓側調壓開關分級、矽整流器整流、級間磁放大器相控調壓 低壓側調壓開關分級、級間閘流體相控調壓
重聯控制
空氣制動 EL14AS自動空氣制動機、制動增壓裝置
電力制動 再生制動

車輛保存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特集:ED75・ED76. 鉄道ファン (交友社). 1978年5月, 205 (日語). 
  • 交流・交直流電機出生の記録 12. 鉄道ファン (交友社). 1989年4月, 336 (日語). 
  • 近代形電機 転身の記録 7. 鉄道ファン (交友社). 1992年2月, 357 (日語).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ED76形交流電気機関車. 《交通技術》 (交通協力會). 1965年9月: 15 (日語). 
  2. ^ ED76形電気機関車. 北大鉄研別館. 2012-08-08 [2014-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3. ^ ED76配置表. 貨物ちゃんねる. [2014-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