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和服(日語:和服/わふく wafuku */?),日語中通常稱爲着物(日語:着物/きもの kimono)[註 1],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
和服 | |||||||
日語名稱 | |||||||
---|---|---|---|---|---|---|---|
漢字 | 和服 | ||||||
|
「和服」的字面意義為「大和民族的服裝」。日語中古來將和服稱爲「着物」,但這一詞語最早並沒有專門指代日本傳統服飾的含義,而是泛指所有衣服。明治時代,日本開始引入大量西洋服裝,爲區分日本本土的傳統服飾而創造出「和服」一詞,以與洋服(ようふく)相對。[1]西方人開始接觸日本文化以後,以「着物」這一詞彙(羅馬字寫作「kimono」)作爲對和服的專門稱呼,也反過來影響了日本本土,因此現今着物還是有「和服」及「所有衣物」這兩種意思,不過「專指和服」的情況壓倒性的多。[2]近代西方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和服的傳統美學,使之成爲日本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標誌之一。
和服最凸出的特徵是其交領右衽、方形剪裁、腋下開衩、材質厚重、穿着繁瑣,帶有濃厚又獨立的大和民族風格。其女性禮服大多使用繪羽模樣的裝飾方式,可如同畫一樣水平展開,其紋樣和色彩的設計均絢爛豪華,形成不對稱之美感。這種紋樣和世界其它國家的紋樣大不相同,並非單純的在大面積的衣料上使用同一種重複圖案,也不是在衣物的邊緣線上貼入捲曲的植物型花紋,而是將好幾種紋樣幾何化、抽象化的紋樣層層疊套,塑造出平面中的立體感。於此相對,使用重複圖案裝飾的布料稱爲小紋,是常見的女性便服材料;亦有男女通用的色無地(即純色)和服,但男性往往使用紺色、茶色、灰色等素樸的顏色,而女性會使用相對較明亮的色系。正式場合中,男性與已婚女性一般採用純黑色的禮服(但女性禮服一般有小幅的繪羽裝飾),而未婚女性則會採用五彩繽紛、極爲華麗的整幅繪羽。
歷史
編輯古墳時代前
編輯古墳時代之前,由於年代久遠,難以考證當時的衣服模樣。考古學家於繩文時代(約公元前13680至公元前410年)遺跡中所發現的古物中推測,當時的日本群島先民以漁獵、採集方式生活,製作樹皮布、苧麻布、蕁麻布等紡織品。可惜的是,雖然繩文遺蹟中出土了一些土偶,但其高度抽象化的雕塑技巧使得當時衣服的模樣至今仍未明。[3]
到了彌生時代,根據中國晉代陳壽著《三國志·魏志·倭人傳》記載,當時的日本先民不僅有麻布,亦有從百濟傳來的養蠶、絲綢等工藝。此時的彌生人並不將布料裁縫成衣服,而是簡單經過開口、打結等穿在身上,男性所着稱「橫幅」,女性所着稱「貫頭衣」。[文獻 1]
古墳時代
編輯日本的古墳時代大致對應於中國的兩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此時大和王權已經確立了統一的倭國政權,開始與中國進行貿易活動。由於這一時期中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故當時日語中稱中國江南地區爲「吳」、中原地區爲「漢」,而從中國江南進口的絲綢紡織品也因此稱爲「吳織」或「吳服」[文獻 2][文獻 3],訓讀作くれはとり(即「くれはたおり」之音變,意爲「吳機織」)[4],後來其發音改爲音讀的ごふく。[5][6]到了後來的江戶時代,「吳服」的稱呼擴展到了所有絲製的布料,而棉、麻類的布料則統稱爲太物(ふともの);時至今日,「吳服」與「太物」的區別已經非常罕見,因此「吳服屋」成爲了販售所有和服布料的商店的名稱。[7]
據日本著作《世説故事苑》的記載,應神天皇統治時,朝鮮半島的百濟給日本的貢品裏有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後來應神天皇因為感歎吳國的服裝精緻華美,再次派遣阿知使主前往吳國求縫工女,但沒等到就駕崩了。到了下一代雄略天皇在位時,阿知使主帶回兩名織女,為「漢織女」(即來自中國中原地區)和「吳織女」。漢織女由於製衣技術不如吳織女,在歷史上從此消失;而吳織女死後被當作日本初代「吳服大神」在吳服神社裏被祭祀。隨後,京都大酒神社的石標上也紀念她為「太秦明神 吳織神漢織神蠶養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17世紀日本謠曲《吳服》中,也詠唱吳國綾織女為天皇製作御衣,但紡織時候流淚、思念故國之情[文獻 4][文獻 5][文獻 6]。若依照傳統天皇斷代,應神天皇的統治年間對應公元270至310年,即中國三國時代;然而關於應神天皇是否真實存在以及其統治時間,現代考古界與史學界尚無定論。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應神天皇時代或早至公元370–390年,或晚至公元5世紀[8][9],因此對吳織女與漢織女的故事亦存在疑問。
飛鳥至奈良時代
編輯飛鳥時代前期對應了中國的隋朝,這一時期的大和王權通過一系列改革確立了中央集權制,並在聖德太子的影響下開始了大規模的遣隋使制度,引入中華文化,並建立了冠位十二階,對貴族衣服進行了嚴格的規範。
白江口一役戰敗後,日本朝廷大力引進唐朝的制度及文化,使日本與大唐的交流變得更直接。因此於奈良時代,日本對唐文化有着大規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統治者。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701年制訂的大寶律令,以及由大寶律令所衍生出來,718年制訂的養老律令,都包含了對衣服制式的規定。這兩條律令將朝廷的制服定義為「禮服」(らいふく)及「朝服」(ちょうふく)兩種。而不同官位、場合、身份等的衣服各自有不同的部件、顏色及剪裁。養老三年,又開始制定婦女衣服式樣。[文獻 7]甚至嚴禁衣冠不整、僭越服制。[文獻 8]聖武天皇即位以後,要求婦女改穿脫舊俗改穿新制。[文獻 9]稱德天皇規定袍衣的剪裁每件以半匹為限。[文獻 10]元明天皇規定衣領要寬,「衣褾口闊,八寸已上,一尺已下」。[文獻 11]規定衽之相過不能太淺。圓領袍襴廣一尺二寸以下。[文獻 12]光仁天皇規定袖口尺寸,五位以上一尺為限。六位以下八寸。文德天皇規定袖口闊和褲口闊相同。[文獻 13]
承和九年(公元842),仁明天皇又詔書:「天下儀式,男女衣服,皆依唐法,五位以上位記,改從漢樣,諸宮殿院堂門閣,皆着新額。」現今對當時和服的了解主要來自《令義解》、《令集義解》、《續日本紀》及《日本紀略》等古籍,以及東大寺正倉院、法隆寺等地保存的文物。正倉院所傳東大寺寫經生記錄的男子服制包括袍、襖子、袴、汗衫、褌、水褌、前裳、布肩衣;女子則服袍、裳、前裳。法隆寺存有蜀江錦,傳說是聖德大子妃的帶裂、褥裂。平安時期和服為唐朝漢服翻版。此時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當時期中國服飾的模式,而日後貴族階級所穿着的「唐服」樣式亦於此時期留存下來。
平安時代
編輯平安時代初期,唐日交往仍然相當緊密,故大唐文化對和服的影響仍深。然而,會昌毀佛等一系列事件動搖了日本對大唐的尊崇。公元894年,日本停止遣唐使制度,自北宋熙寧年間至元末僅有佛教的民間交流。[文獻 14]平安中期起,藤原氏專政使得公家貴族開始凌駕於皇權之上,公家服裝開始得到獨立的發展,與當時中華的主流形制產生分歧。男裝中,平安初期相對較為接近唐朝官服的束帶(至今亦是日本天皇即位時所著正裝)逐漸在日常生活中被狩衣取代(今日為神社神官正式服裝)。狩衣的很多基本元素在中國歷史上並未出現,例如括袖(袖口穿插進一條帶子,其功能為打獵時可以系起大袖,後來變為純粹裝飾)、裂袖(袖子與衣服本身縫合有裂縫)。此外,這個時期紋章及染色技術大幅發展,令當時和服的花款變得更加多樣化。
另一方面,宮廷婦女的正式裝束自奈良時代的服裝發展成爲了極其複雜的十二單,由很多層絲紗重疊而成。據考證,當時僅兩層的色彩搭配即有120種,六層的色彩搭配有33種,八層的色彩搭配有58種之多。[10]穿着這種笨重衣服的女性幾乎無法行走,僅能在宮廷內室中深居簡出。[3]
《源氏物語絵巻》、《年中行事絵巻》及《伴大納言絵詞》等古代畫卷為當時期的衣服樣貌提供了確實及有用的證據。另外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三代實錄、日本紀略及多個當時的故事、日記等古籍亦為當時衣服發展提供了不少研究資料。平安時代出現的和服成為了日後日本朝廷的禮服,大多流傳並延續至現代。平安公家裝束包括袞衣、束帶、直衣、狩衣、十二單、袿袴、水干等等。根據《養老律令·衣服令》,天皇即位、元正朝賀服袞冕十二章。上朝以及大小諸會,服黃櫨染衣。日本皇太子服黃丹衣,親王紫衣。諸臣一位至八位依據唐宋公服制度,分別衣紫、緋、綠、縹。[文獻 15][11]幕府時代,公方以束帶為禮服,四位以上黑袍,五位絳袍。[文獻 16][文獻 17]
鎌倉至安土桃山時代
編輯鎌倉時代,武士階級初次掌控日本政權,將男性禮裝簡化成為直垂(以平安時期平民所穿着的水干為本),逐漸取代繁瑣的朝廷裝束而成爲了武家的第一正裝。本來作爲平安裝束內衣穿着的「小袖」(因其袖口較小得名)亦開始成爲民間普遍的着裝。到了室町時代,更發展出了大紋(だいもん)及素襖(すおう)兩種款式的和服。
室町時代日本大量進口明朝金襴、緞子,被當作最高級的織物,製作幕府將軍的胴服(羽織)。
應永三年,足利義滿訂立武家禮法。此後,方袖羽織、大口袴成為武士朝服,中衣純白,夏天用白練,後來稱作裃。長裃是江戶時代高級武家的禮裝,又被稱為肩衣袴。打掛,又稱掻取,是武家婦人特有的儀式禮裝,少壯服紅色,老者服雜色。禮儀髮式為環髻。侯國夫人婚服白無垢。[文獻 18]寬永十二年,武家法度規定年輕武士不得服用紗綾、縮緬、平縞、羽二重、絹綢、木棉以外的衣料。[文獻 19]德川幕府規定諸大夫(武家從五位上)服大紋風折烏帽子,侍從以上直垂。文久時代《諸家扈從著服達》規定士族禮服羽織小袴,婚禮儀式服紗小袖、服紗袷帷子。江戶時代的大名每年要向德川幕府進獻的服飾包括袷、帷子、羽織、單物、小袖、道服、袴。[文獻 20]直垂的直領表衣後來演變為羽織。幕府禁止平民穿武士式服紋付羽織袴。明治維新以後,平民才有了取姓氏、乘馬以及穿紋付羽織袴的權利。[文獻 21]
安土桃山時代及以後的服裝主流都是以小袖為主,而於這個時代和服結構加入衽(おくみ)、袖、袴(はかま)等部件。雖然細部的變化於以後的時代仍然持續著,但和服的形態至此已基本定型,直到現代。
江戶時代
編輯江戶時代,武士禮服進一步簡化成爲在小袖之上穿肩衣(かたぎぬ)與袴組合成的上下套裝(裃、かみしも)。清軍入關後,大量移民日本的明朝織工向京都西陣織工傳授了各種進步的紋織物技術,如金襴、錦、唐織、緞子、紋紗、縮緬、繡花等織造技術,而使得西陣織物大為進步。[文獻 22]西陣野本氏效仿蜀錦,用五色絲織成花鳥綾花雜品。字畫裝裱業使唐織發展起來。京都西陣織至今為唐織的中心。[12]流亡日本的士人影響了幕府的思想,其中朱舜水應德川光圀的請求繪圖教制朝服、角帶、野服、道服、明道巾、紗帽、幞頭。[文獻 23]德川光圀自稱朱舜水門人。[文獻 24]德川光圀作《禮儀類典圖繪》和《大日本史·禮樂志》詳細考證了奈良朝衣冠制度以及天子、親王、命婦、武宦禮服。如天子即位用赤色大袖袞冕十二章、聽政黃櫨染大袖袍、平服麥塵縫腋袍表袴;內命婦一位深紫衣、三位以上淺紫衣綠纈裙、四位深緋衣;武官禮服皂羅冠、位襖加繡裲襠。1667年,幕府儒臣人見竹洞將3年前依據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所記載野服樣式,參酌當時日本儒者深衣道服之制,繪成的《野服圖說》,送請朱舜水修改。[文獻 25]這一時期確立的朝廷服製成爲了現代公家裝束的基礎。
另一方面,隨着戰國時期軍閥割據現象的結束,平民生活水平提升,衣飾漸趨華麗,尤其流行各種精美式樣的織染小袖;反之武士階級卻因連年戰爭所造成的財政緊絀,樣式趨於平淡。作為這種反常現象的應對,統一日本的江戶幕府此時以儒家價值觀為由,開始針對當時新興的產業資產階級實行奢侈禁止令,以阻止他們在衣裝上僭越武士階級。[13]寬永五年(1628年),禁止農民使用麻布、葛布、木棉以外的材料;寬永十九年,又禁止絲綢制的腰帶。1663至1713年間,又頒佈一系列禁令限制了民間使用的衣服布料。到了1785年,因當時發生的天明大飢荒,幕府完全禁止了非武士階級穿着由絲綢製成的和服。此時的禁令主要針對衣服的材料和花紋,例如男性只能穿着純色、不能穿着扎染布料、不能穿着金紗刺繡等。針對江戶幕府愈發嚴苛的禁令,民間以兩種方式應對:
- 首先,用新織、染工藝取代被禁止使用的材料。例如,鹿子絞被禁止後,新發明的型、糊染迅速在民間流傳開。傳統扎染要想做出複雜的圖樣來,需要使用「纐纈」等工藝(類似用色點來作畫的點描畫法),所需工時極其可觀,價格也十分高昂。而熟練的型、糊染技師可以相對較快速做出極其精細複雜的圖案,清晰度也遠高於扎染。糊染中最為代表的京友禪染直到今日仍是最常見的女性高級和服材料,也促生了繪羽這用一整幅畫來裝飾和服的設計。
- 其次,建立新的審美體系,用內斂取代原本的奢華,因此產生了名爲「粹」(いき)的新着裝美學。由於商人階層男性的服裝被嚴格規定至幾種固定顏色(紺、茶、灰等),商人以奢華服裝炫耀財富的表現形式由外表移至裏層,產生了「裏勝り」的審美觀。直至今日,傳統男和服中精美的圖案亦被限制在長襦袢(中衣)與羽織(外套)的內襯上,而不會在日常穿着時可見。[3]
此時傳統用於固定衣服的帶逐漸發展成華麗的裝飾物,及後更成為和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73年由三井高利(三井家族的始祖)於當時的江戶本町一丁目設立了名爲「越後屋」的吳服屋,本着「不會抬高售價」的營商手法而馳名於世。
江戶時代中期至後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學,開展了復禮復古的天保「裝束御再興」運動,復興公事主義,日本有職故實家開始對裝束的考證,並且復興了天皇黃袍的染色技術。德川家康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規定了天皇及諸臣的服制,主導復禮復古。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為官學以來,通過藩校講授使小笠原流禮法廣泛傳播。1632年《小笠原家禮書》出版。趨於保守的天保服飾與「粹」的審美觀融合起來,成爲了現代男性和服審美的基礎。[14]同時,基於鎖國政策,由外地輸入的絲綢大幅減少,而日本本地生產的絲綢卻比較偏少,未能滿足製作和服的需求。另一方面,儘管大部分西方貿易被幕府禁止,少量從英屬印度進口的印花布(更紗、さらさ)卻在日本風靡起來,催生了本土的木棉產業。此前,庶民階級往往用大麻、苧麻、芭蕉等材料製作的自然布製衣;木棉以其低廉的價格很快成爲了庶民衣物的首選。型染、注染等大規模批量生產的技術亦在這一時期開始流行,至於無法承擔高昂的布料價格的底層人民則用裁衣剩下的布料拼接起來,用刺子進行補修、加固,作成襤褸(ボロ,與中國百家布類似),及至現代成爲了收藏家喜愛的一種傳統手工藝。[3]
1864年,因為禁門之變,幕府向長州發兵討伐,軍服決定改為西洋式,洋服開始在日本流行。
明治時代
編輯因與洋人交流的機會增多,一些與西洋人有比較多接觸的人如華族、政府要員等開始改穿洋服,以便與洋人交涉,充份顯現出日本人當時急切求變的心態。至於平民,因洋服的價錢高昂,以及傳統對美的觀點所影響,江戶時代的生活模式基本上維持,故此平民多為穿着和服。由於此時期日本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服飾,因此在需要區分的場合下將「着物」一詞改稱為「和服」,將日本傳統的服飾與由西洋傳來的洋服作分別。
日本因明治維新的關係,政府推動了現代化的紡織工業,使和服衣料產量大升,到了大正時代其總產值更達7000萬日圓,使得當時的日本一躍成爲世界最大絲綢生產國。[14]另外重新開國的日本亦大力發展與外國的商貿往來,引入了不少新的衣料,使和服的材質變得多元化。另外,亦因為工業的推動,布料的染色技術大幅提升,亦使和服的紋理及色彩變得斑爛。
1871年9月3日,明治天皇廢止自奈良時代從唐朝引入、經歷平安時代發展起來的公家裝束,其詔書云「如今衣冠之制、模倣自中古唐制、風格流於軟弱」。[文獻 26]此後至二戰結束,日本皇家大禮服皆採用歐洲式的軍裝,於戰後改爲商務式西裝。然而,古來傳承的公家裝束在登基以及其他重要神道祭典上仍然作爲朝廷禮服使用。
同年,頒佈散發脫刀及制服着用令,規定大臣、參議、諸省長、次官除了朝儀以外,以羽織袴為便服。明治十年太政官宣佈羽織袴為官吏通常禮服。[文獻 27]而武家侯國夫人的大禮服打掛成為花嫁衣裳,略禮服染帷子成為平民禮服。[15]此外,為了統一陸軍及官僚的制服,明治天皇頒佈了政令,讓警察、鐵道員及教員等逐漸改穿洋服。另外軍隊亦規定必須穿着軍服,而當時的軍服正是洋服。而當時的軍服亦在後來演變成當時男子學生的制服。由於明治維新不斷力求西化的行徑,洋服逐漸取代和服於平民中的地位。此時期平民服裝的西化大多局限於男性,剛剛接觸到西洋服裝的日本朝野上下很快流行起來「和洋折衷」的穿衣風格。由於和服和洋服還沒有成為兩個固化的分類,因此對很多人來說將日本傳統與西方服飾融合穿着並沒有違和感。例如,當時常見的搭配包括在小袖內部穿西式襯衫打領帶、小袖之上穿着西式外衣(今日歐美已不常見的因弗內斯大衣,由於無袖適合大袖和服,至今在日本仍時常可見)、小袖搭配西式帽子手杖皮鞋等等。
與之相對,明治時期的女裝並沒有大量融入西洋元素。這一時期女裝最大的改變是引入了男式的袴。袴本來在平安時代是女性十二單內衣的一部分,形制與男裝無大異。鎌倉時代武家女性以平安內衣為便服,本來包含了袴,但是由於看起來容易聯想到戰鬥,故在儒家男女大防思想的影響下消失,只有在神道巫女的傳統裝束中得以保留。明治時代,效仿西洋建立女子學校後,入校學習的女性開始效仿男學生以袴為制服。然而,雖然當時亦有完全男裝袴的紀錄,這一舉動很快被保守派斥為女扮男裝並加以禁制。作為折衷,當時開始流行起專門的女袴,去掉了袴襠並在系帶上模仿西洋女裙,很快成為女學生的標誌服裝,到今天幾乎成為了畢業式上專用的穿着。[16]
大正昭和時代
編輯分類 | 服制 | 服飾及其質地 | |||
---|---|---|---|---|---|
和服 | 男子和服 | 禮服(儀式) | 紋付羽織袴 | 冬服 | 白紐五紋附黑羽織(羽二重)、白小袖或茶色/鼠色(羽二重)、白襦袢、袴(縞);角帶或兵兒帶;白扇、白足袋、草履 |
夏服 | 五紋黑羽織(羅或紗)、白襦袢、袴(縞);角帶或兵兒帶;白扇、白足袋、草履 | ||||
略式禮服(訪問) | 羽織帷子 | 五紋或三紋附黑羽織、白色以外帷子、襦袢 | |||
喪服 | 同禮服 | ||||
女子和服 | 禮服(儀式) | 帷子 | 冬服 | 裾模樣五紋附黑留袖或色留袖(縮緬[縐])、白襦袢或色襦袢;丸帶、白帶揚、白帶留;塗骨白扇、白足袋、草履 | |
夏服 | 裾模樣五紋黑留袖或色留袖(羅或紗)、白襦袢;丸帶、白帶揚、白帶留;白扇、白足袋、草履 | ||||
訪問着(略式禮服) | 裾模樣或江戶褄模樣色留袖、色無地或小紋;縫紋或三紋附 | ||||
喪服 | 黑無地紋附、白襦袢;黑丸帶、白帶揚、白帶留;白足袋、草履 |
大正時代因明治維新將大量西方文化帶進日本,使西服取代和服成為流行的服式。再加上女性主義的抬頭,使得服裝西洋化變得不再局限於男性,如女學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行燈袴變為後期西化的水手服。這一時期,受當時歐洲裝飾藝術風格的影響,女性和服的花紋開始從傳統的和式紋樣轉向大膽的西式花紋,而機器生產的銘仙絲綢也大大降低了絲綢的成本,使得大正時代的女性勇於嘗試嶄新的紋樣。這一時期的和服風格作爲大正浪漫的一部分,被竹久夢二等畫家記錄下來。
於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成爲了一個洋服取代和服的轉捩點。由於災後社會動盪,穿着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為和服緊身的剪裁影響,不僅在災害發生時難以快速逃脫,更成爲了各種犯罪、搶掠的目標。翌年,「東京婦人子供服組合」發起了婦女服裝西洋化的行動,使洋服進一步取代和服成為婦女的日常穿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日本國內混亂,服裝趨向以實用為主,如當時所制訂的國民服。雖然在30年代前期到中期開始流行一些「戰爭紋樣」(如飛機、坦克、軍旗等),表達了當時日本國內高漲的軍國主義情緒,但戰局開始轉向不利日本後,日本軍政府開始轉向全國動員,號召全日本女性將不方便勞動的和服改裁成長褲(もんぺ),藉以將女性納入戰時生產的體系內。這一改變亦為戰後洋服完全取代和服為日常服奠下了基礎。
1935年(昭和10)至1938年日本戰時體制移行期的國民禮法構想,基於小笠原流禮法強化作法教育。昭和13年(1938),日本文部省成立「作法教授要項調査委員會」,當時禮法的最高權威、《日常禮法心得》的作者、貴族院議員、侯爵德川義親任調查委員長,研究男女中等學校修身教授要目,振興禮教。1938(昭和13)~1939年《禮儀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文部省頒佈《昭和國民禮法要項》,在學校貫徹實施。《禮法要項》對國民禮服進行了詳細的規範,實際上是包括服裝、禮儀(冠婚葬祭)以及弓道(射禮)。《禮法要項》第九章規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禮服紋付羽織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禮服、訪問服等。
戰後至現代
編輯戰後,日本在美國主導下飛速現代化。由於穿着麻煩的和服變得昂貴,而反之實用的洋服變得便宜,以和服作為日常衣服的人逐漸減少,僅保留了禮服功能。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已經初步實現了經濟復甦的日本開始再次轉向對本民族特色的探尋。三島由紀夫等作家推動的右翼運動再次提出以「日本精神」面對現代化帶來的文化迷茫。和服作為一個既存的日本文化符號被重拾起來。與戰前不同的是,戰後的和服復興有很強的性別烙印;除了少數右翼人士外,大部分普通日本人將和服視為一種前現代的代表,從而對穿和服的男性產生了負面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與現代化的日本格格不入。與之相對的是,女式和服在很多人眼中成爲了傳統的「大和撫子」式賢妻良母的形象,與強調自身性吸引力的西式女性形象對立起來。[17]促成這一發展的是六十年代開始風靡起來的「着付教室」。着付け意為穿着和服的步驟,但這一概念在戰前並不存在——和服作為普通的衣物時,並沒有人專門開辦學校講解如何穿着,而一般都是從小在家中作為生活常識學會。然而,經歷了數十年的淡化後,很多人從未在家中學過穿着和服,因此當時不景氣的日本紡織業便企圖通過開班教學鼓勵更多人穿着用傳統紡織品縫製的和服。[16]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着物學院」,[18]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着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昭和50年日本政府頒佈了《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根據第21條設立了傳統工藝產業振興協會[19]1966年全日本着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在七五三節穿和服。[20],並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認可的全日本和服顧問協會。為便於教學與驗收,很多原本沒有特別規定的細節被着付教室固定成為了規矩。着付教室提倡的穿法要求用束身布和墊布「補正」女性身形,其最終結果與西式衣裝塑造的女性理想曲線身材剛好相反,是從上至下的直筒身材。完全掩蓋女性性徵的着付教室式穿法很快成為了保守主義者眼裏「唯一正確」的穿着方式並延續至今。[16]
然而,經濟騰飛與着付教室提倡的高級形象使得戰後的和服業很快拋棄了戰前大正浪漫的價格親民路線。由於「會穿和服」成為了女性的一種文化資本,傳統紡織業愈來愈轉向高端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隨着日本經濟走向停滯,高價和服市場再一次受到了嚴重打擊,很多和服業者一厥不振而相繼倒閉。到了昭和末期,僅有少數行業(例如神道巫女)、神官、相撲選手、藝妓等人士,由於工作規例所限,必須日常穿着和服。[21]。
步入平成年代,泡沫景氣的破滅導致絕大多數日本人消費大幅降級,已成為最高級奢侈品代名詞的和服成為了日本經濟衰退的直接犧牲品,市場份額從1980年代初的1.8兆日圓急跌到2023年的2500億日圓。[22]面臨危機的和服業界不得不再次改變經營路線。本來,現代以前的日本由於資源匱乏而不得不將一件和服代代相傳或是作爲二手品出售,但戰後和服產業開始定位高端市場,戰前極為繁華的二手和服交易市場也在這一時期銷聲匿跡。隨着經濟不景氣,原本帶有負面印象的二手和服重新成為很多人購入和服的重要來源。此外,與西式服裝從傳統量身訂製過渡到固定尺碼的成衣一樣,從平成時代開始很多和服商亦開始販賣成衣,以價格低廉吸引買家。這些成衣往往使用現代的化學纖維材質,在壓低成本的同時也使得很多現代的印刷設計圖樣成為可能。21世紀的和服得以再度成為部分重要活動或場合的流行服飾,而浴衣則因輕便及涼快之故而成為現今很多日常場合或者參加夏季祭典活動的熱門衣着。目前日本國民於傳統藝能、婚禮葬儀、傳統節日(日本新年及夏日祭典)、赴宴、畢業或剪綵典禮、成人式等場合都可根據個人喜好,自由穿着和服。另外,互聯網的發展也使得和服作為一個小眾愛好重新復活,更逐漸成為潮流的一部分。[23]
樣式
編輯傳統和服的顏色及通常取自大自然的裝飾圖案,都帶有強烈的象徵內涵,並透露了穿着者的年齡、地位、財富及品味。江戶時代,女子的服飾漸漸變得鮮明奪目,而男子的服飾則慢慢變得莊重樸素以顯出身份地位。年齡與婚姻狀況也影響了和服的款式和花色。
女性
編輯現今很多日本女性都不懂得如何自己穿着和服,這是因為現代大部分的和服都包含了至少十二件的部件,而且需要複雜的方法去將其穿着、組合及繫穩。因此許多時候女子穿着和服都需要別人協助,甚至需要專業人士協助穿着。現代女性和服的樣式大多反映了其年齡、婚姻狀況及社會地位,也反映了穿着場合的重要度。
- 花嫁衣裳(はなよめいしょう)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着。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打掛、白無垢以及振袖(通常為大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打掛是幕府時期侯國夫人的正式禮裝,僅在節日、慶賀儀式上着用。未婚女性也可以着用。白無垢是幕府時期士族女子婚禮禮服,綾、綸子、羽二重質地。太夫以及地位更高的女子嫁娶禮服則更為多彩華貴的打掛。
- 二尺袖,又稱小振袖,顧名思義袖長鯨尺二尺(約75.8公分),屬於女性在成年式及畢業典禮時較常穿着。其下通常搭配女式行燈袴。
- 黑留袖(黒留袖、くろとめそで)為已婚女性所穿着的和服,色調為黑色,袖長短于振袖(一般爲一尺三寸,約49公分),裙襬及袖口多以刺繡繡上圖案,腰帶則多鑲有金或銀色的線。黑留袖通常於孩子婚禮時,由其母親所穿着。傳統在日本觀念中,女性結婚後振袖必須剪短改成留袖。然而今日的留袖一般並不是剪短的振袖,而多爲專門製作。
- 色留袖(いろとめそで)與黑留袖基本上一樣,但與其不同的是色調會是單一的其他顏色。通常都是於婚禮場合上,由已婚的女性親友所穿着。
- 訪問着(ほうもんぎ)是略式禮服,僅次於禮服。是一種穿着場合很廣的正式衣着,沒有未婚或已婚之分。訪問着的下裾多印有俏麗的圖案。
- 色無地(いろむじ)是略式禮服,為一種未婚及已婚女性均可穿着的單色和服。通常在參與茶會時所穿着。
- 普段著(ふだんぎ)的材質、花紋及顏色等都沒有特別規定。可以在多種普通場合中穿着,甚至作為家中的穿着。
- 浴衣(ゆかた)為夏服,是以木棉為材質的簡化版和服,非正裝,不用於正式場合。[24]在日語語境中亦常將「浴衣」與「着物」對立起來,在此用法中前者不屬於後者。浴衣因材質輕便而令穿着者容易感到涼快,但它與其他日本傳統衣着基本上相似,有着直線的縫接與寬闊的衣袖。
男性
編輯相較於女子的和服,男子的和服簡潔許多。正式的男和服會有襦袢、長着、角帶、羽織、袴、足袋等。現今男子和服最大的特徵在於其布料。典型的男子和服的布料色彩都是偏向素淡,如黑色、深藍色、綠色跟啡色都是常見的顏色,布質都是無光澤的而且沒有任何花紋。部分新潮的男子和服的色調會比較光鮮,如紫色、淺綠色、淺藍色等,另外亦擁有一些細小的花紋。
從正式度的角度考量,可以分爲以下幾種穿法:
- 紋附羽織袴(もんつきはおりはかま):最爲正式的禮服,上身爲色無地羽二重製的長着與羽織套裝,下身爲縱條紋的袴,以仙台平爲上品。長着、羽織皆附有五處染紋。黑色的上身套裝爲最正式,明治時代定爲國民第一禮服。其他顏色的上身套裝正式度略低。另外,黑色以外的紋附羽織袴可採用一紋或三紋(而非五紋),紋數越少正式度越低;亦可採用正式度較低的繡紋(而非染紋)。
- 羽織袴(はおりはかま):男性正裝,同上但不附紋,材料亦可採用御召等縮緬(縐)類絲綢。長着與羽織爲套裝的正式度較高,若非套裝則正式度較低。
- 長着袴(ながぎはかま):男性正裝,無羽織,僅以長着上穿袴。正式度低於有羽織的組合,但在參加傳統茶會時,必須脫掉羽織進入茶室以顯示對亭主的尊重(羽織演變自古代醫生、茶人穿着的「十德」外套,因此僅高階茶人或者獲得亭主免許的人可在茶室內穿着[25])。
- 羽織(はおり):男性常服,穿長着與羽織。套裝屬於普通正裝(類似女裝的訪問着),非套裝則屬於常服。
- 着流(きながし):男性常服,僅穿長着,不穿羽織。
- 浴衣(ゆかた):男子的浴衣相比起女子的浴衣會比較容易穿着,但大體上跟女子的浴衣差不多。[24]
此外,其他傳統多由男性穿着的便服有時會被被納入「和服」的範疇內,但通常不會稱之爲「着物」。屬於此範圍內的服裝包括:
- 法被:半纏的一種,過去是職人爲宣傳店鋪所製作的印有很大店鋪紋章與名稱的服裝,現今仍在各種祭典上由開攤鋪的人穿着,男女不限。
以下爲主要由男性穿着的內衣:
- 褌(ふんどし):男性內褲,類似中國的兜襠布,有很多不同種類。正統派會穿在着物以下,但通常不會外露。僅在某些祭典儀式上,參加者習慣將着物的裾掀起,卷在臀後,稱爲「尻端折」(しりばしょり),這樣穿着時褌會露在外面。
- 日式短褲(ステテコ):一種及膝的短褲,經常穿在着物下,明治時代由西式褲子發展而來並迅速風靡日本。
帶
編輯穿着和服會用到腰帶(帯、おび)。原本帶的目的是將其打結以使其穩固地穿着在身上而不需要用到任何鈕扣,然而隨着日式腰帶的發展,現代複雜的腰帶往往並不起到固定衣服的作用,而需要在下面再加腰紐、伊達締等固定。
腰帶的款式種類也很多,男性一般用角帯,而女的則會用袋帯、名古屋帯、袋名古屋帯(八寸帯)、半巾帯。亦有較軟的兵兒帶,僅浴衣使用,依寬度有男女二種。女子大帶多用金襴質地,或黑底梅松櫻織錦。[文獻 28]桃山時代,日本女性曾用細帶束腰,但未被推廣。豐臣秀吉進攻朝鮮時,駐兵名古屋。當時,雲集在名古屋的藝妓頭扎大髮髻,身穿小袖衣,腰纏由中國工匠織的青紅兩種顏色的筒狀錦帶,很是艷麗。這種時髦的打扮,立即流行開來,被稱作"名古屋帶"或八寸帶(約30厘米寬,近4米長)。名古屋帶的工藝多為博多織、綴織,通常搭配付下、色無地、小紋、紬的和服。留袖、訪問着、振袖和服則多配以袋帶,帶寬約31厘米、長約4米半,打二重太鼓結。
室町時代初期,富家婦女的衣帶一般有5厘米寬,到了江戶文化的頂蜂期,有的衣帶寬約30厘米,長達4米。明治時期,衣帶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各式品種名目繁多,有裏外全繡的丸帶、部分繡花的袋帶、名古屋帶、單帶等10多種式樣。高級禮服通常會搭配名古屋帶。帶在日本人的眼中還是一件很重要的物品。每逢七五三節,外祖母一家要給外孫或外孫女送上一條腰帶。而訂婚時男方亦要給自己的未婚妻送上腰帶以表珍重。另外在部分地區,若一對夫婦有一人去世,另一半就要把自己和服的腰帶一同放進棺材陪葬,以示悼念。
帶的附件包括[26]:
- 帶締(おびじめ),帶上額外再綁上的細帶,用於加固某些帶結。其顏色一般與帶本體形成反差。
- 帶留(おびどめ),帶締之上裝的小紐,起到裝飾作用。
- 帶枕(おびまくら),身體與帶結間的一種較硬的小枕頭,用來撐起袋帯、名古屋帯等打的「太鼓結」。
- 帶揚(おびあげ),一條軟布,用來把帶枕綁定在身上。一般會從繫好的帶上端露出一點點。
- 帶板(おびいた),用來防止前帶產生皺褶而在帶間夾帶的硬板,常見有長49公分(名古屋帶用)和長33公分(半幅帯)。
小物
編輯一套和服除了衣服的部分之外,還包括了腰帶、布襪(足袋)、木屐等不同的部件。和服的色彩豐富,小裝飾較多。
- 襦袢(じゅばん)是一種穿在和服內的中衣,男女均可穿着。分爲長襦袢、半襦袢。長襦袢的出現是因為和服多以絲質製成,非常纖弱以及難以清潔,穿上長襦袢就可以避免身體與和服的接觸,減低弄污的機會。此後,很多長襦袢亦以絲綢製成,故長襦袢之下又會加穿肌襦袢。
- 半襟(はんえり)是長襦袢露出衣領的部分。傳統半襟縫在長襦袢之上,可以拆卸更換或清洗。現代爲了方便亦有拉鏈、魔術貼設計。女性的半襟通常爲白色,男性有各種不同顏色選擇。
- 足袋(たび)是指穿着和服時,要穿上的分趾襪。女性通常爲白色,男性有各種不同顏色選擇。
- 履物(はきもの)指各式傳統人字拖鞋。夏季穿着浴衣時,也有些人腳上不穿木屐,而是穿着涼鞋。
- 木屐(下駄、げた),男性所穿一般較為樸素,大部分都是淡黃色,沒有任何裝飾花紋;而女子的則變化很大,五顏六色,並且大多有雕刻上不同的花紋。木屐通常以木製成,現今多與浴衣同穿。
- 草履(ぞうり)通常由布、皮及玻璃等材料製成,男女子皆可穿。與木屐一樣男子的會較為樸實而女子的會較為花巧。
- 裝身具
結構
編輯和服的剪裁十分簡潔,以一整條反物裁成八塊布(身頃兩塊、袖兩塊、衽兩塊、地襟一塊、共襟一塊),以量體得出的寸法縫合。多出的縫份不裁去,而是用暗針和衣身縫合。一條反物裁成和服後僅剩下長方形的一條餘布,稱爲「端切」(はぎれ)。和裁的縫製要求從外側無法看到任何針腳,從內側僅能看到背、兩脇連結的縫線,而看不出縫合縫份的針腳。此外,身頃的剪裁會略長與最終的身丈,長出的部分縫合後固定在內部,稱爲內揚(うちあげ)。因此,所有和服理論上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身丈、身幅、袖幅等尺寸,在物資匱乏的古代起到節省布料的作用。高價的和服在清洗時會將八塊布全部拆開並重新縫合成一條反物,洗好後再次縫製成衣服。繪羽的和服甚至會在清洗後重新染色。
此外,裁製和服根據季節可分爲以下幾種製法:
- 袷(あわせ):有內襯的衣服,其內襯男女製法有別:男式通體爲一體;女式分上下兩部,在腰部上下縫合,上稱「胴裏」(どううら),下稱「八掛」(はっかけ)。[27]傳統在10月至5月間穿着。
- 単衣(ひとえ):比袷略輕薄的衣服,採用不透明的材料。,腰部以上無內襯,腰部以下可以加縫不透明內襯,稱爲「居敷當」(居敷当て、いしきあて)。傳統在6月和9月穿着。[28]
- 薄物(うすもの):採用透明的輕薄材料的衣服(代表材料有絽、紗、羅、麻、上布等[29]),可含或不含居敷當。
男女和服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 女式着物、浴衣胸部以下的部分會折起來,用腰紐固定住,這一部分叫端折(おはしょり)。端折以達到一定長度為美,如果較短則會讓人覺得不成體統。男性、兒童和服不需要留出端折。
- 男子的和服與女子的一樣擁有很長的袖底,但不同的是袖底朝向身體的一側縫合,並與身體接合,只剩下末端二寸五分(約9.5公分)的位置未被縫上,稱作「人形」(にんぎょう)。此外,脇線在袖子下整個縫合,因此衣服與袖子間完全沒有開口(即沒有女性和服的身八口、振八口)。
- 女物的襟較寬(約11.5公分),穿着時需要疊起來。浴衣亦經常疊好後縫製。男物的襟不需要疊,且比女物窄(約5.5公分)。
- 男式和服穿着時在腰部繫帶,女式在胸部。因此男式和服的內揚比女式和服低,襟也更長。
- 男式和服穿着時後頸部與襟緊貼,女式則將後襟向下拉,露出後頸,稱爲衣紋抜き(えもんぬき)。因此女式和服的襟在縫製時要向下縫數公分,稱爲「繰越」(くりこし)。
染織
編輯中國出口日本的最高級織物稱為名物裂,包括金襴銀襴、緞子、錦、間道、風通、紹巴、金羅、印金等。[30][31]松平不昧《古今名物類聚》名物裂描繪了106種166裂織物。文化元年(1804)出版的《和漢錦繍一覧》中收錄了多達342種織物。[32]緙絲(刻絲)在日本稱為綴、綴錦、綴織。[33]明治以降,織工龍村平蔵和川島甚兵衛潛心研究復原名物裂,將西陣織發揚光大。[34]西陣織包括爪搔本綴織、經錦、緯錦、緞子、錦緞、紹巴、風通織、模仿織、凹凸織、天鵝絨織、飛白花紋、以及繭綢等。通常用於製作能服飾、禮服、屏風、和服背腰帶、和服、金線織花的錦緞。結鹿子是絞纈的一種。[文獻 29]友禪染是以江戶時代中期的繪法師宮崎友禪冠名的。他於17世紀末期在京都從事扇面繪畫,並將繪畫手法引入染織工藝,突破了小袖的刺繡和絞染的工藝界限。友禪染採用三角錐形的澀紙筒擠出「絲目糊」沿着紋樣輪廓線擠置精細的線條,然後染出各部分的圖案。[35]
和裝織物主要包括西陣織、博多織、丹後縮緬、加賀絹、小千古縮、結城紬、大島紬等等。[36]女子和服正裝以御召縮緬為上品。長襦袢、掛裏多用富士絹。和服正裝傳統上使用的材料為並幅(小幅)反物,多為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傳統反物的尺寸傳承自唐代,在日本多以鯨尺測量。明治以來,一鯨尺法定爲曲尺一尺二寸五分(約合37.9公分),反物布幅寬約爲一鯨尺,長一反(三丈左右,約11–12米),故稱反物,一反為一衣。現代由於多數人身高、臂長已超出明治年間的鯨尺標準,因此多數吳服屋會販賣超過一尺布幅的反物,稱爲「特大號」(キングサイズ),具體幅寬40–42公分不等,布長亦延長到12.5米以上。
衣料 | 織法 | 分類 | 服地 | 柄模樣 | 用途 |
---|---|---|---|---|---|
絹織物 (正絹) |
平織物 | 羽二重 | 無地 | 正裝、胴裏 | |
銘仙 | 伊勢崎銘仙、秩父銘仙、足利銘仙 | 絣、縞、無地 | 和服正裝 | ||
紬(繭綢) | 結城紬、大島紬、豐田紬、信州紬、塩沢紬、米沢紬、郡上紬、黃八丈 | 和服普段着 | |||
縐織物 | 縮緬 | 丹後縮緬、古浜縮緬、一越縮緬 | 無地、縞等 | 和服正裝 | |
御召 | 西陣御召、白鷹御召、塩沢御召 | 無地、縞等 | 和服正裝 | ||
紋織物 | 唐織 | 金襴銀襴、暈襉錦、綴錦織、繻珍、緞子、綸子 | 有職紋樣、正倉院文樣 | 公家着物、唐衣、能裝束、和服帶、袋物 | |
西陣織 | 綴織、經錦、緯錦、緞子、錦緞、紹巴、風通織、模仿織、凹凸織 | 有職紋樣、吉祥紋樣 | |||
博多織 | 博多帶、名古屋帯 | 獻上柄等 | |||
錦 | 大和錦、佐賀錦、鹿島錦 | ||||
麻、上布 | 小千谷縮、越後上布、近江上布、八重山上布、能登上布、宮古上布 | 夏物、浴衣 | |||
木棉織物 | 久留米絣、真岡木綿、遠州木綿、三河木綿、松阪木綿、丹波木綿、片貝木綿 | 浴衣 | |||
自然布 | 芭蕉布 | 夏物 | |||
染 | 正藍染、黒羽藍染、草木染、益子草木染 | 染色 | |||
型絵染、紅型、長板中形 | 染色 | ||||
高崎手捺染、大田絞染、有松鳴海絞、友禪染、手描金更紗 | 染色 | ||||
繡 | 桐生刺繡、江戶刺繡 | 打掛裝飾、和裝小物 |
染印(江戸小紋、友禪、正藍染、長板中形、型絵染、紅型、伊勢型紙、木版摺更紗)、紡織(有職織物、羅、結城紬、久留米絣、獻上博多織、紬縞織・絣織、紬織、佐賀錦、綴織、經錦、紋紗)、刺繡、獻上博多帯等相關染織技藝被列入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37][38][39] 和服的紋樣分為有職紋樣、有栖川錦、桐竹鳳凰文、寶相花、唐草文、花菱、扇面、矢絣、七寶、青海波、萬壽菊、四君子文樣(蘭、竹、梅、菊)、元祿模樣、寛文模樣、慶長模樣等等。[40]
場合
編輯和服着用的場合包括冠婚葬祭,即冠禮(成人式)、婚禮、葬禮、祭禮等人生重要節日。自室町時代時代,小孩年滿三歲、五歲、七歲也會穿和服參拜神社、氏神宗祠。入學式、卒業式也流行穿和服。
進入21世紀,除了傳統的祭典、儀式場合以外,和服開始成爲一些愛好者的日常服飾。在日本和日本以外出現的和服社團開始拒絕着付教室制定的嚴苛標準,開始探索和服在現代時尚中的位置。[41]英裔和服研究家希拉·克里夫(Sheila Cliffe)認爲:「越來越多的人出於興趣愛好開始穿着和服。我們正在經歷和服再一次的『民主化』,回到我們所有人的身邊。」[22]
日本以外
編輯除日本之外,和服也在海外日裔人士居住的地方為日裔所着用。近年來,一些非日裔出身的設計師也開始進軍和服業界,並以各自的文化背景給和服帶來了與日本傳統截然不同的設計。
20世紀初期,很多持進步主義的中國知識分子前往日本求學,亦留下了他們穿和服的影像記載(如魯迅、章太炎、秋瑾等人)。然而,由於200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等一些地區開始產生公開的反日情緒,公開穿着和服會被視為親日而遭到攻擊,例如有激進反日份子將漢服誤認為和服而加以破壞[42][43][44],甚至有警察以尋釁滋事為由將穿和服的女子帶走[45]。但自2020年以來,在不少中國城市的換裝自拍館,亦出現了和服攝影的流行熱潮,多以年輕女性和女學生為主力[46]。
註釋
編輯- ^ 但在部分語境中和服與着物並非同義詞,前者可統稱各種日本傳統服飾,後者特指現代基於小袖長着的裝束。詳見「樣式」一節的介紹。
引用
編輯古代文獻
編輯- ^ 《三國志·魏志·倭人傳》:「男子皆露紒,以木緜頭。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婦人被髪屈紒,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種禾稻、紵麻、蠶桑緝績,出細紵、縑、緜。」
- ^ 《古事記中卷》:「若有賢人者貢上。故受命以貢上人名。和邇吉師。即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並十一卷付是人即貢進。又貢上手人韓鍛。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漢直之祖。」
- ^ 《日本書紀·應神紀》:「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於吳,令求縫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麗國,欲達於吳。」
- ^ 《日本書紀·雄略十四年》:「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狹村主-青等共吳國使,將吳所獻手末才伎,漢織、吳織及衣縫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
- ^ 《日本國志》:「應神帝之初,得《論語》、《千文》於百濟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復遣阿知使主、都賀使主於吳,二人,漢孝靈皇帝之後也,魏受禪後,辟亂至倭。考庚午即西晉永嘉四年,其日吳者,意當時就吳地求之也。此事載日本《應神本紀》。求織縫女。抵高麗,高麗乃副久禮波、久禮志二人為鄉導,及得工女還」。
- ^ 《謠抄·吳服》郎詠上卷:「織錦機中已辨相思之字,搗衣砧上俄添怨別之聲。」
- ^ 《續日本紀·元正紀二》:「初令天下百姓右襟。」「戊子,始制定婦女衣服樣。」
- ^ 《續日本紀·元正紀三》:「太政官處分:『朝廷儀式,衣冠形制,彈正、式部揔知糺彈。若其存意督察,自然合禮。頃者,文武官人,雜任以上,衣冠違制,進退緩惰。或彩綾著裏,輕羅致表。或冠纓長垂,過越接領。或領曲細綾,露其胸節。或袴口所括,出其脛踝。如此之徒,其類稍多。臺、省二司,明加告示.』」
- ^ 《續日本紀·聖武紀二》:「庚午,詔曰:『聖人大寶曰位。因茲嚮重明,以聽民風。理財正辭曰義。所以裁衣裳,而齊時俗。安不之事,在予一人。自今以後,天下婦女,改舊衣服,施用新樣。永言念茲,懋允所職,公卿百寮,豈不慎歟。』」
- ^ 《續日本紀·稱德紀五》:「又先者,袍衣以疋為限,天下服用不聞狹窄。比來,任意競好寛大,至於裁袍更加半疋。袍襖亦齊,不弁表裏,習而成俗。為費良深。自今以後,不得更然。」
- ^ 《續日本紀·元明紀一》:「閏八月,庚寅朔丙申,制:『自今以後,衣褾口闊,八寸已上,一尺已下,隨人大小為之。又,衣領得接作。但不得褾口窄小,衣領細狹。』」
- ^ 《續日本紀·元明紀二》:「十二月,乙未朔辛丑,制:『諸司人等衣服之作,或褾狹小,或裾大長。又衽之相過甚淺,行趨之時易開。如此之服,大成無禮。宜令所司,嚴加禁止。又無位朝服,自今以後,皆著襴黃衣。襴廣一尺二寸以下。』」
- ^ 《政事要略》第67卷
- ^ 《殊域周咨錄》:「宋雍熙後,累朝皆至。熙寧以後,至者皆僧也。元世祖遣使招諭之,不至。命范文虎率兵十萬往擊之,至五龍山,忽暴風破舟,敗績。終元世不復至。」
- ^ 《養老律令·衣服令》「諸臣禮服:三位以上。淺紫衣。四位。深緋衣。五位。淺緋衣。六位。深綠衣。七位。淺綠衣。八位。深縹衣。初位。淺縹衣。」
- ^ 《幕朝古事談》
- ^ 姜弘重,《東槎錄》:「其言考今觀所謂公服。略如我國團領之制。而袖廣如僧衫。旁無衽殺。但有兩旁直縫。又爲帖縫衣腰前後各七八寸許。以垂之。亦無所帶。其色有紅黑之差。世族最貴者黑色。而餘皆紅色。其次則用兩幅爲單衫而無袖。狀如半臂。承之以袴。結束於腰。其次如我國道袍之類。而前無衽旁有裾。此皆尊前通用之服也。」
- ^ 《德川幕府禮典錄》
- ^ 《武家諸法度》
- ^ 《台德院殿御實記》
- ^ 明治二年(1869)《吉田・藤野治彥家文書》「平民襠高袴割羽織着用可為勝手事。」
- ^ 黑川道祐,1684年,《雍州府志》:「近世西陣人、中華の巧を傲いて金襴・緞子・襦子・細綾・趨紗・紋紗類、織らざるは無し」「所用之金襴以西陣野本氏爲始、唐織以俵屋爲本繊,伶人之裝束、猿樂之衣裳,婦人之臥具用之、今繊成花鳥或菱花等雜品之紋、仿蜀江錦者也,故號唐紋紗類」
- ^ 今井弘濟、安積覺同,江戶時代,《舜水先生行實》「甲寅,二年。先是上公使先生制明室衣冠,至是而成,朝服、角帶、野服、道服、明道巾、紗帽、幞頭之類也。」
- ^ 德川光圀編《朱舜水先生文集》卷首自署
- ^ 人見傳《野服正制》
- ^ 侍従へ服制更正ノ勅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朕惟フニ風俗ナル者移換以テ時ノ宜シキニ隨ヒ國體ナル者不抜以テ其勢ヲ制ス。今衣冠ノ制、中古唐制ニ摸倣セシヨリ、流テ軟弱ノ風ヲナス。朕太タ慨之夫レ神州ノ武ヲ以テ治ムルヤ固ヨリ久シ天子親ラ之カ元帥ト為リ衆庶以テ其風ヲ仰ク神武創業神功征韓ノ如キ決テ今日ノ風姿ニアラス豈一日モ軟弱以テ天下ニ示ス可ケンヤ。朕今斷然其服制ヲ更メ其風俗ヲ一新シ祖宗以來尚武ノ國體ヲ立ント欲ス。汝近臣其レ朕カ意ヲ體セヨ」
- ^ 太政官達第六十五號「官吏通常禮服著用ノ場合ハ黑若シクハ紺色ノ上服」
- ^ 《春台獨語》
- ^ 黑川道祐,1684年,《雍州府志》「凡以絲緊聚結絹帛為紋而後染所好之色。日干後解其絲,則所期之紋現存。其跡如鹿兒之皮紋,是總號鹿子目結云云。」
現代資料
編輯- ^ 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和服」の意味・わかりやすい解説. コトバンク.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9).
- ^ 小池三枝. 《服飾の表情》. 勁草書房. 1991: 52. ISBN 4-326-85118-X.
- ^ 3.0 3.1 3.2 3.3 Cliffe, Sheila. "Tracing Trends in Heian and Edo". The Social Life of Kimono: Japanese Fashion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13–38 [2023-07-25]. ISBN 978-1-4725-85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英語).
- ^ 学研全訳古語辞典: "くれはとり 【呉織・呉服】". Weblio 辭書.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9).
- ^ デジタル大辞泉. [201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 ^ 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 [201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 ^ "着物と呉服の違いとは何ですか?". 花京都きもの學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 ^ Kelly, Charles F. Kofun Culture. www.t-net.ne.jp. [August 2,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 ^ Wakabayashi, Tadashi. Japanese loyalism reconstrued.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108. ISBN 9780824816674.
- ^ 長崎 盛輝. 『かさねの色目 平安の配彩美』(青幻舎ビジュアル文庫シリーズ). 京都: 青幻舎. 2006. ISBN 978-4861520723 (日語).
- ^ 天平宝字元年(七五七年)『養老律令』の「衣服令」.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唐織とは.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1).
- ^ 高木昭. "奢侈禁止法 (日本の)". 《歴史学事典 第9巻 法と秩序》. 弘文堂. 2002. ISBN 4-335-21039-6.
- ^ 14.0 14.1 Minnich, Helen Benton. Japanese Costume : And the Makers of Its Elegant Tradition. Charles E Tuttle. 1986. ISBN 978-0804802871 (英語).
- ^ 帷子についてあれこれ.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16.0 16.1 16.2 Cliffe. "Mode Becomes Modern: Meiji to Twenty-First Century", in op. cit. 2018.
- ^ Goldstein-Gidoni, Ofra. "Kimono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ed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Ethnology. 1999, 38 (4): 351–70.
- ^ 装道礼法きもの学院. [201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7).
- ^ 伝統的工芸品産業の振興に関する法律. [201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 ^ 日本着物振興会. [201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 ^ Sharnoff, Lorna. Grand Sumo. Weatherhill. 1993. ISBN 0-8348-0283-X.
- ^ 22.0 22.1 Ido, Satoko. "Kimono's comeback: Out of the closet and into modern fashion". Nikkei Asia (Tokyo). 日本經濟新聞. 2023-02-12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6) (英語).
- ^ Dalby, Liza. Kimono: Fashioning Culture. Washington, US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ISBN 0-295-98155-5.
- ^ 24.0 24.1 kimonoan.com. [200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 ^ 茶席での着物 <男性編>. 茶道裏千家ブラジル. [202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7).
- ^ 宮本信子等編《着物入門》,第116、118、125頁
- ^ 山崎正子. 堺公江 , 編. 『和裁 図解でわかる袷のきものの縫い方』 第1刷発行. 東京都文京區: 株式會社講談社エディトリアル. 令和2年6月4日. ISBN 978-4-86677-071-0.
- ^ 宮本信子等編《著物入門》,第102頁
- ^ 宮本信子等編《著物入門》,第107頁
- ^ 内藤湖南:染織に關する文獻の研究.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 ^ 名物裂・更紗の基礎知識.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名物裂.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6).
- ^ 織物について 染め糸で織るもの(先染め).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龍村織物.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论日本传统“小袖和服”图案艺术风格与色彩特征.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4).
- ^ 日本织绣工艺品. [201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 ^ 重要無形文化財指定・認定年度別一覧.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0).
- ^ 無形文化財.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
- ^ 重要無形文化財 木版摺更紗(鈴田滋人).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日本の伝統色.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Cliffe. "Returning Kimono to the Streets", in op. cit. 2018.
- ^ 誤把漢服當和服 成都大學生竟要女孩當眾脫衣. 台灣NOW新聞. 2010年10月18日 [2010年10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0月4日).
- ^ China Allows Rowdy Anti-Japanese Protests. CBS News. 2010年10月18日 [2010年10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20日).
- ^ 2010年成都汉服被烧事件. 新浪視頻. 2011年7月15日 [2012年8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26日).
- ^ 穿和服「尋釁滋事」遭撕衣逮捕? 蘇州女道歉:穿日服傷害民族情感. [202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6).
- ^ 四川日報. 听说最近“神明少女”很火?你有一份拍摄攻略待查收!. [2020-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4).
參考書籍
編輯- 富士本多美 (編). 『決定版 男のきもの入門』 初版第1刷発行. 東京都千代田區: 株式會社世界文化社. 2019年4月5日. ISBN 978-4-418-19404-9 (日語).
- 松井扶江. 『DVD付き いちばんやさしい和裁の基本』 2022年5月20日第11刷発行. 東京都千代田區: 株式會社ナツメ社. 2015年4月30日. ISBN 978-4-8163-5724-4 (日語).
- 宮本信子 佐藤千壽香 富岡啓子 (編). 『いちばん親切な着物の教科書 初めてでもよくわかる!基礎知識 着物入門』 電子版発行. 東京都千代田區: 株式會社世界文化社. 2023年4月20日 (日語).
- Cliffe, Sheila. The Social Life of Kimono: Japanese Fashion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2023-07-25]. ISBN 978-1-4725-85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英語).
- Dalby, Liza. Kimono: Fashioning Culture. Washington, US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ISBN 0-295-98155-5 (英語).
- Minnich, Helen Benton. Japanese Costume : And the Makers of Its Elegant Tradition. Charles E Tuttle. 1986. ISBN 978-0804802871 (英語).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日本和服介紹
-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 Landscape Kimonos of Itchiku Kubot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Kyoto National Museum: Text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Costume Museum: Costume History in Jap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raditional japanese kimono Yukat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日本服飾史資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裝束の知識と著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