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門
塔門(英語:Tap Mun,官方地圖名稱Grass Island[1][2]),是香港一座位於大灘海、大赤門及大鵬灣之間的島嶼,地理上幾乎全被郊野公園包圍的[3],行政上屬於大埔區,鄰近西貢半島西貢北,面積達1.69平方公里。塔門東面是以獅子滾球為著名的弓洲;南端是塔門口和高流灣;北端是赤洲口和赤洲;西端是大灘海和灣仔半島。
塔門 | |
---|---|
自然地理 | |
所處海域 | 香港東北部 |
總面積 | 1.69平方公里(418英畝) |
最高海拔 | 125米(410英尺) |
最高點 | 茅平山 |
管轄 | |
香港 | |
分區 | 大埔區 |
島上設有一個天后廟,在大節日(如天后誕)時會有很多漁民到塔門上香祈求平安,香火鼎盛。此外環境保護署也在塔門設立一個空氣污染指數監測站,以觀測市區的污染對郊外的影響,也可以作一個對比。
歷史
編輯塔門古稱佛塔[4], 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交通的一個中途補給站。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編的《粵大記》中,便將塔門稱為佛塔。島上天后廟內有乾隆八年(1743)「葉徐送產碑」,鐫刻塔門天后宮在清初由東官漁商建立,可見塔門當時的漁港活躍。稍後的嘉慶三年(1798),塔門島天后廟重修,廟碑記載六百多位善信捐款紀錄,其中包括罟店、船戶、店舖等。塔門港在清中葉為大鵬灣「形勝之區,舟楫通津之所」。[4]
概況
編輯島上漁民高峰時有二千人居住,後來大部分居民遷到市區謀生。現時有部分不遷的居民於島上開設士多或餐廳,招待假日來島上的旅客。
塔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但隨着捕魚業式微,青年人多往市區另找工作,而兒童亦往市區就讀,引致島上學校最終停辦。假日遊人眾多,島上名勝亦多,如塔門洞、呂字石、龍頸筋、打浪排等。
地方行政
編輯塔門在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塔門並不劃入西貢區的原因是在1970年代興建萬宜水庫前,西貢並未有道路通往北潭凹、黃石碼頭等地區,而且西貢北的鄉村如深涌、荔枝莊、榕樹澳和島嶼東平洲等都依賴街渡、渡輪往來大埔區的大埔滘(後來改為沙田區的馬料水)。
現時島上分為三條村(街坊、漁民新村、榕樹村),每村有二位村代表,隸屬大埔區的西貢北鄉事委員會,本村建有村公所、學校、警崗、青年會會所。天后古廟建造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餘載,供奉天后聖母之外,尚有觀音大士及關帝,一向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各地漁民善信皆奉為生佛。政府對村中建設甚為重視,建有碼頭、避雨亭、足球場等。此外水務署除了由蚺蛇灣鋪設海底水管到當地,以供應溪水外,還提供自來水。電力公司及電訊公司則鋪設海底電纜,提供電力及通訊設施。數年前更配合建醮搭棚場地,斥資施工填海擴闊土地。
氣候
編輯塔門 (1994-2023)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8.6 (83.5) |
28.7 (83.7) |
30.0 (86.0) |
33.2 (91.8) |
35.6 (96.1) |
37.2 (99.0) |
37.4 (99.3) |
37.1 (98.8) |
36.1 (97.0) |
34.3 (93.7) |
31.4 (88.5) |
28.6 (83.5) |
37.4 (99.3) |
平均高溫 °C(°F) | 18.8 (65.8) |
19.1 (66.4) |
21.4 (70.5) |
24.8 (76.6) |
28.4 (83.1) |
30.8 (87.4) |
31.9 (89.4) |
31.5 (88.7) |
30.8 (87.4) |
28.4 (83.1) |
24.8 (76.6) |
20.5 (68.9) |
25.9 (78.6) |
日均氣溫 °C(°F) | 15.1 (59.2) |
15.8 (60.4) |
18.3 (64.9) |
21.8 (71.2) |
25.3 (77.5) |
27.5 (81.5) |
28.2 (82.8) |
27.9 (82.2) |
27.3 (81.1) |
25.0 (77.0) |
21.2 (70.2) |
16.6 (61.9) |
22.5 (72.5) |
平均低溫 °C(°F) | 12.1 (53.8) |
13.1 (55.6) |
15.8 (60.4) |
19.5 (67.1) |
22.9 (73.2) |
25.1 (77.2) |
25.5 (77.9) |
25.3 (77.5) |
24.8 (76.6) |
22.4 (72.3) |
18.5 (65.3) |
13.6 (56.5) |
19.9 (67.8) |
歷史最低溫 °C(°F) | 2.1 (35.8) |
3.5 (38.3) |
5.6 (42.1) |
9.1 (48.4) |
15.1 (59.2) |
19.6 (67.3) |
21.6 (70.9) |
22.4 (72.3) |
18.1 (64.6) |
14.8 (58.6) |
7.9 (46.2) |
3.6 (38.5) |
2.1 (35.8)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32.7 (1.29) |
42.1 (1.66) |
69.6 (2.74) |
137.3 (5.41) |
274.5 (10.81) |
393.1 (15.48) |
305.8 (12.04) |
330.6 (13.02) |
206.0 (8.11) |
75.5 (2.97) |
37.4 (1.47) |
23.6 (0.93) |
1,928.2 (75.91) |
平均相對濕度(%) | 77 | 80 | 83 | 85 | 87 | 89 | 87 | 88 | 84 | 79 | 77 | 73 | 82 |
數據來源:香港天文台[5] |
交通
編輯- 對外交通是街渡,由翠華船務(香港)有限公司提供服務。
- 平日票價:$9.5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4
- 平日票價:$18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28
除了街渡外,民眾亦可在黃石碼頭搭乘快艇前往。
圖片
編輯-
馬料水碼頭前往塔門的街渡
-
馬料水碼頭前往塔門的街渡
-
黃石至塔門的街渡
-
黃石至塔門的街渡
-
漁民村球場成了曬菜場
-
荒廢漁塘的提壩
-
村民手寫的路牌
-
疊石是塔門地標之一,兩塊大石上下疊起,形成一個有趣的「呂」字。
-
疊石以上的步行徑上,不難發現牛隻吃草。
環境污染問題
編輯近年來西貢北塔門亦成為港人和內地旅客的「新景點」。2018年內地五一黃金周,塔門草地及石灘逼滿內地露營團,但不少人在露營後將膠袋、發泡膠、帳幕等垃圾棄在草地或石灘上,有流浪牛更誤把膠袋當食物吃掉。[6]
2019年內地五一黃金周,不少旅客南下訪港,迫爆港九多區,近年更興起「深度遊」到郊外露營。西貢多個地方遭大批旅客攻陷,塔門有個由45名內地旅客組成的「徒步團」,陪伴旅客們在草原上宿一宵的帳篷,則有被用完即棄之嫌,塔門青青草地上遺下逾廿個帳篷。[7]
2020年內地五一黃金周,因應疫情內地旅客不再,然而大量港人和市民前往塔門避疫,有保護郊野牛隻的義工在塔門目擊一名年邁清潔工,將遊人享樂後留下的大量垃圾逐袋搬落山,垃圾收集處堆積垃圾外,郊野公園也滿佈臭氣熏天的膠袋,未開的燒烤蜜、啤酒、營釘等,更在塔門草地上發現有大量玻璃碎,因此被認為港人再沒有藉口指有關情況只為內地旅客所為。[8]
區議會議席分佈
編輯由於塔門人口稀少,現時只有街渡連接深涌、荔枝莊、黃石碼頭等地,所以往往跟這些鄉村(包括海下)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整個塔門 | 西貢北選區
|
腳註
編輯- ^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Gov HK (PDF). Govt of Hong Kong.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6).
- ^ 地理資訊地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香港地圖. www.map.gov.hk.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 ^ 南面的高流灣一帶屬西貢東郊野公園,西面的灣仔半島屬西貢西郊野公園,北面的赤洲屬船灣郊野公園(擴建部份)
- ^ 4.0 4.1 塔門地名初探:海天一色泛舟遊 風吹雲過塔門洲.
- ^ 塔門氣象要素平均值 (1994-2017). 香港天文台. [February 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 ^ 內地露營團攻陷「三不管」地帶 塔門淪垃圾崗 流浪牛啃麵𡁻膠. 蘋果日報. 2018-05-02 [2019-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5). 參數
|newspaper=
與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幫助) - ^ 郭倩雯,蔡正邦,黃文軒. 【五一黃金周】西貢逼爆!塔門滿山遺帳篷 灣仔南營清逾百袋垃圾. 香港01. 2019年5月4日 [2019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0月20日).
- ^ 【港人塔門郊遊享樂遺垃圾 年邁清潔工執手尾孭兩大袋落山. 頭條日報. 2020年5月4日 [2020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4日).
參考
編輯- 蕭國健. 大埔風物志. 香港: 大埔區議會. 2007: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