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4月20日) |
《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傳奇作品,創作於1598年,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
故事梗概
編輯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之獨女杜麗娘,在聽聞家庭教師陳最良的詩經《關雎》一課之後,居然動了懷春之情,於夢中邂逅一書生,醒後因思念夢中情郎,鬱鬱寡歡而亡。杜寶赴淮陽升任安撫使前,將杜麗娘葬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梅花庵,囑一道姑守之。
杜麗娘的靈魂來到地府,判官卻查出她命不該絕,命定有一段姻緣,便放她回返人間。後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卻因故寓於梅花庵,並因此與杜麗娘遊魂相遇相知。其後杜麗娘指示柳夢梅掘墳,開其棺木,並利用自己的屍體復活,兩人結為夫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
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往淮陽見杜寶時,杜寶不相信杜麗娘復活,欲將柳夢梅除之而後快,判處就地正法。在緊急關頭,知情者急告杜寶以實情,並指出柳夢梅乃新科狀元,不宜殺之。杜寶卻懷疑柳夢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後全案歸朝廷處理,皇帝查明真相,柳夢梅終於與杜麗娘相聚,杜寶也與女婿盡釋前嫌,全劇歡喜而終。
風格
編輯《牡丹亭》取材於唐代傳奇《離魂記》,揭露黑暗,以情反理,故事深切動人,具浪漫主義特色,不拘於聲律,曲調優美。人物栩栩如生,描寫細膩;語言則在深淺、濃淡、雅俗之間。
唱詞
編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倦,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第十齣〈驚夢〉
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第十二齣〈尋夢〉
文學地位
編輯《牡丹亭》與《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據記載「《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此劇在明末一經上演,就受到民眾的歡迎。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齣戲時感情激動,卒於台上。
場次版本
編輯原著的牡丹亭共有五十五齣,由標目、言懷到肅苑、驚夢、到婚走、駭變、到最後的圓駕為止。經過了近代崑劇的改革,改編成十二齣的劇目,有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
|
|
|
|
|
|
翻譯
編輯改編作品
編輯- 《牡丹亭》是崑劇中的經典劇目。石凌鶴改編的贛劇弋陽腔《還魂記》,被拍攝成彩色電影。
- 1956年粵劇劇作家唐滌生為仙鳳鳴劇團改編《牡丹亭》成粵劇《牡丹亭驚夢》。
- 台灣導演陳國富引申發展出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
- 香港導演楊凡的作品「遊園驚夢」與「桃色」亦有借用《牡丹亭》作為電影音樂與情節。
- 2004年作家白先勇,集合中國與港台的藝術家,共同推出「青春版牡丹亭」。
- 香港劇團劇場組合藝術總監甄詠蓓,以《牡丹亭》為靈感,於2005年創作獨腳戲《遊園》,於香港藝術中心及台灣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2007年導演林兆華與崑曲藝術家汪世瑜聯合創作的廳堂版《牡丹亭》。
- 2005年,歌手王力宏以《牡丹亭》為靈感,和五月天阿信合作歌曲〈在梅邊〉,收錄在《蓋世英雄》專輯裏。
- 2012年中國36集電視劇《牡丹亭》由孫菲菲、沙溢主演,是《牡丹亭》改編而成的古裝電視劇。以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但是將洛陽牡丹起源、牡丹仙子、武則天與洛陽牡丹的故事貫穿劇中。
- 2015年網易發佈的手機遊戲《驚夢》改編自《牡丹亭》。
- 2020年椰島遊戲發佈的手機遊戲《江南百景圖》有以《牡丹亭》為故事藍本的探險活動。
相關景點
編輯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在江西南安府(今江西大余縣),湯顯祖停留該地時取得故事靈感,牡丹亭亦為當地真實景點,毀壞後又重建,現在根據牡丹亭故事內容擴建成牡丹亭公園。
參考資料
編輯- Bieg, Lutz. "Literary translations of the classical lyric and dram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case" of Vincenz Hundhausen (1878-195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é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EN, FR).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Les Editions de la MSH, FR), 1999, Paris. p. 62-83. ISBN 273510768X, 9782735107681.
註釋
編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