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英國/優良條目/存檔

2007年12月[編輯]

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鍊金術士。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裏,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裏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在2005年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2008年1月[編輯]

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更被愛德蒙·史賓沙讚譽為不朽的仙境女王。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

2008年2月[編輯]

英國樞密院英國君主的諮詢機構。它在以往具有十分大的權力,但今日只具有禮節性質。樞密院擁有不同的委員會,當中,英國內閣擁有其絕大部份的權力。樞密院亦具有司法職能力,並主要由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所行使。掌管樞密院的首長是樞密院議長,擔任此職的人士除了是內閣成員外,也是排名第四高的國務大臣。按照慣例,樞密院議長還會兼任上議院下議院的領袖。文書是樞密院內另一重要職位,所有由樞密院發出的指令,都要由文書所簽署,方能生效。樞密院辦公室設於倫敦西敏卡爾頓花園;其司法委員會原於唐寧街辦公,內有大廳作開庭審案之用,但司法委員會已在2009年8月正式遷往聯合王國最高法院三號法庭繼續辦公。

2008年3月[編輯]

貝理雅Tony Blair1953年5月6日—),英國政治家,曾任首相工黨黨魁,現代表歐盟聯合國美國俄羅斯出任中東和平特使。貝理雅早自1994年7月起出任英國工黨黨魁,接替在任內遽逝的前黨魁約翰·史密斯。在任黨魁期間,工黨放棄了數十年前立下的政策目標,進行重新定位,結果在1997年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而那次也是保守黨自1832年以來輸得至為慘烈的一次大選。貝理雅任相10年,是工黨歷史上在任最長的英國首相,也是該黨唯一一位帶領工黨連續3次贏得大選的首相,但面對種種批評,他在2007年6月27日正式離任。


2008年4月[編輯]

格拉斯哥大學(簡稱:哥大英語University of Glasgow),位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創立於1451年,是蘇格蘭歷史第二悠久、全英國校齡第四的一所久負盛名的公立大學。在近六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格拉斯哥大學培養出許多知名人物,其中不僅包括「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首先提出熱力學溫標概念的開爾文蒸汽機的改良者詹姆斯·瓦特電磁學理論的建立者麥克斯韋,以及外科手術消毒技術創立者約瑟夫·李斯特等,更培養出四名現代高等教育大學的創始人。格拉斯哥大學,同時也是是國際大學組織Universitas 21的締造者之一 ,以及英國大學集團羅素集團的締約成員。

2008年5月[編輯]

英國下議院英國國會下院。英國國會由三大部份組成,它們分別是君主、象徵上院上議院,以及下議院,當中又以下議院最具影響力。下議院是一個透民主選舉產生的機構,內面共有646名成員,稱為國會議員,常用的英文簡寫則是「MP」。下院議員是經由『得票最多者當選投票制』選出,國會每屆不可長於5年,每5年之內就要宣佈解散,而國會解散之時,也就是下院議員任期的終結。每一位下院議員都是由一個選區的選民選出,議員當選後,也就在議會代表該選區。現今英國政府的內閣閣臣,絕大部份皆來自下院,而自1902年起,歷任的英國首相也同樣是下院議員。

2008年7月[編輯]

甸恩·艾殊頓Dean Ashton1983年11月24日生)在威爾特郡史雲頓出生,是一名英格蘭足球員,目前效力英超聯賽球隊韋斯咸。艾殊頓屬於強壯及優於頭球的前鋒,於其曾出賽的每一級別聯賽皆能經常取得入球。艾殊頓出身於克魯的青訓計劃,年僅16歲已獲提升為一隊球員,處子登場是對基寧咸後補入替。在克魯5年後,艾殊頓以破紀錄的300萬英鎊轉投英超聯球會諾域治,艾殊頓只在諾域治逗留了6個月,再以破紀錄的725萬英鎊加盟韋斯咸。在2006年8月中獲選入國家隊作賽,但在訓練時腳踝受傷,缺陣了後來的大半季的英超聯比賽。在2007年10月5日被重召入國家隊,但在3天後又再度傷患。

2008年8月[編輯]

英國上議院British House of Lords)是聯合王國國會上議院。英國國會同時也包含不列顛君主與下議院。上議院有大約七百名非選舉產生之議員,當中包括英國國教會的26名大主教主教以及六百多名貴族。靈職擔任者於其保有神職身份時續任,一般稱之為『國會縉紳』;而俗職為終身職。上議院始創於14世紀,並幾乎存續至今。1544年始用「上議院」之名。1649年曾一度遭到由英國內戰取得政權的革命政府廢止,復於1660年恢復。上議院之權力曾一度凌駕由選舉產生的下議院。然而,自19世紀以來,上議院之權勢逐漸凌夷,至今已遠不如由選舉產生之下議院。

2008年9月[編輯]

伯克郡行政區劃史1844年,伯克郡與周邊的格洛斯特郡牛津郡威爾特郡之內、外飛地作了調整。1894年,伯克郡的衛生區被11個鎮區取締。1934年,伯克郡新設6個非郡自治市鎮。194060年代,幾個行政區劃改革報告皆不獲英國政府採納。1974年,伯克郡與白金漢郡牛津郡調整郡界,引起爭議;雷丁被降格為非都市區行政郡被廢除,伯克郡成為非都市郡;伯克郡的鎮區合併成6個非都市區,其中5個相繼獲自治市鎮榮譽頭銜。依英格蘭地方政府委員會的建議,伯克郡、白金漢郡、薩里郡1995年調整郡界,使伯克郡與大倫敦相鄰。1998年,伯克郡議會被廢除,6個非都市區直接升格為單一管理區,脫離非都市的伯克郡。

2008年12月[編輯]

溫莎城堡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區域伯克郡溫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鎮溫莎,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溫莎城堡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時期,城堡的地板面積大約有45,000平方公尺。與倫敦白金漢宮愛丁堡荷里路德宮一樣,溫莎城堡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現任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度過,在這裏進行國家或是私人的娛樂活動。她的另外兩棟宅邸則是皇室的私人住宅,分別是桑德林漢姆別墅巴爾莫勒爾堡。有許多英國的國王與皇后對城堡的建造與擴展有直接的影響,是他們的要塞、住所與行政官邸,有時甚至是監獄。城堡的歷史也和英國的君主體制有相當密切的關連。

2009年5月[編輯]

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第三代波特蘭公爵1738年1809年),英國政治家,貴族出身,為當今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外太高祖之一。波特蘭早年支持輝格黨,為羅金漢侯爵一派的支持者,1783年福克斯-諾斯聯盟的建立而首次獲邀出任首相,在任約八個月後復因政府垮台而下野。波特蘭在法國大革命後轉投托利黨,曾任內政大臣,參與籌備1801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成立。他在1809年再度出任首相,任內見證半島戰爭的進行,但由於年事已高,以致大權旁落,無法處理內閣紛爭。後來內閣閣臣喬治·坎寧卡蘇里勳爵在軍隊調動上出現不和,繼而訴諸決鬥,引起輿論嘩然,波特蘭事後稱病請辭,並在數星期後病逝。

2009年9月[編輯]

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是位於倫敦聖潘可拉斯地區的一座大型火車站,坐落在不列顛圖書館國王十字車站之間。它最初於1868年由米德蘭鐵路公司啟用。當時它是該公司米德蘭幹線西南部的終點站,來自東米德蘭茲約克郡的列車在此停靠。這座車站以建築結構聞名。在2000年代,這座車站被修繕、擴建,並更名為「聖潘可拉斯國際火車站」。作為歐洲之星在英國的終點站,車站新建了一個供歐洲之星列車停靠的安全密封區域。列車自聖潘可拉斯站出發,經英國南部的1號高速鐵路,穿過英吉利海峽隧道,即到達歐洲大陸。為這座車站和鄰近的國王十字車站提供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的是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聖潘可拉斯站

2009年5月[編輯]

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第三代波特蘭公爵1738年1809年),英國政治家,貴族出身,為當今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外太高祖之一。波特蘭早年支持輝格黨,為羅金漢侯爵一派的支持者,1783年福克斯-諾斯聯盟的建立而首次獲邀出任首相,在任約八個月後復因政府垮台而下野。波特蘭在法國大革命後轉投托利黨,曾任內政大臣,參與籌備1801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成立。他在1809年再度出任首相,任內見證半島戰爭的進行,但由於年事已高,以致大權旁落,無法處理內閣紛爭。後來內閣閣臣喬治·坎寧卡蘇里勳爵在軍隊調動上出現不和,繼而訴諸決鬥,引起輿論嘩然,波特蘭事後稱病請辭,並在數星期後病逝。

2009年9月[編輯]

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是位於倫敦聖潘可拉斯地區的一座大型火車站,坐落在不列顛圖書館國王十字車站之間。它最初於1868年由米德蘭鐵路公司啟用。當時它是該公司米德蘭幹線西南部的終點站,來自東米德蘭茲約克郡的列車在此停靠。這座車站以建築結構聞名。在2000年代,這座車站被修繕、擴建,並更名為「聖潘可拉斯國際火車站」。作為歐洲之星在英國的終點站,車站新建了一個供歐洲之星列車停靠的安全密封區域。列車自聖潘可拉斯站出發,經英國南部的1號高速鐵路,穿過英吉利海峽隧道,即到達歐洲大陸。為這座車站和鄰近的國王十字車站提供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的是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聖潘可拉斯站

2014年2月[編輯]

M25高速公路是一條環繞英國首都圈——大倫敦環狀高速道路。於1970年代動工,全線於1986年貫通。M25高速公路是全英國最繁忙的高速道路,交通堵塞情形也相對嚴重。嚴格而言,M25公路並非完整銜接的環線,其在東側跨越泰晤士河的路段——即由橋樑隧道構成的「達特福德跨河道路英語Dartford Crossing」——被劃分為一般道路,該路段與M25公路形成的環線,為歐洲第二長的環城高速道路,僅次於總長196公里、繞行柏林外圍的德國10號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的北環段同時也是歐洲E15公路歐洲E30公路的一部分,其中21號交流道-布倫特伍德之間路段與E15公路共線,斯勞-布倫特伍德之間路段與E30公路共線。

2014年4月[編輯]

奧德維奇站倫敦地鐵一座已關閉的車站,位於倫敦都心地帶的西敏市境內,鄰近河岸街和薩里街的交叉口,於1907年啟用,當時的站名取自河岸街,命為河岸站,1915年時更為今名。本站曾是皮卡迪利線上的「奧德維奇支線」的終點站,這條僅行經該站和霍本站的短小路線是一宗兩鐵合併案的遺跡,在奧德維奇站尚未關閉之前,曾有數項未實現的計劃提倡將該支線往南延伸,而目的地通常是泰晤士河對岸的滑鐵盧車站。除了運輸機能,奧德維奇站內的非開放區域及行車隧道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倫敦諸畫廊、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品的庇護所,以免其被敵機轟炸。此外,本站也是個長久以來都受到歡迎的電影外景拍攝地、亦在數部影片中成為場景,有時是以本尊樣貌出現,有時則因劇情所需而被改造成其他的地鐵站。奧德維奇站由於富有歷史上的意義,因此被授予二級登錄建築地位。

2014年7月[編輯]

布萊茲諾頓皇家空軍基地英國皇家空軍最大的基地,位於牛津郡境內,倫敦西北方65英里(105公里)處,鄰近的行政區有布萊茲諾頓英語Brize Norton卡特頓英語Carterton, Oxfordshire威特尼等。整個空軍基地內共駐有5,800名軍人,相當於皇家空軍人員總數的15%,此外還有1,200名承包商和300位民間雇員。布萊茲諾頓亦為英國軍事空運、空中加油與傘降行動的重要中心,並且為了配合萊納姆皇家空軍基地英語RAF Lyneham在2012年的關閉,而於2010年展開了設施翻新工程。當萊納姆基地在2011年終止了軍機起降後,將其所有飛行部隊遷入布萊茲諾頓,此後布萊茲諾頓空軍基地在國防改革方案的規劃下,成為英國對外派兵時唯一的出境基地。>>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編輯]

西敏站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是倫敦地鐵環線區域線朱比利線交會的地鐵站。本站設在橋街及維多利亞堤道的路口、泰晤士河西岸,與英國國會附樓——保得利大廈共構,附近有西敏宮(國會廳舍)、西敏寺國會廣場西敏橋倫敦眼白廳等景點,離唐寧街財政部外交部和平紀念碑西敏千禧碼頭英語Westminster Millennium Pier最高法院亦不遠。本站分為兩個部分,即區域線、環線共用的淺層月台和朱比利線使用的深層月台。淺層月台於1868年完工,為大都會區域鐵路英語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在內環線上最早開業的車站之一,並且曾經有多種營運模式的列車停靠;深層站體則於1999年啟用,為朱比利線綠園站斯特拉特福站延伸段英語Jubilee line extension的其中一站。在深層站體施工期間,淺層站體也連帶進行了全面改建,以與朱比利線月台和保得利大廈共構。整修完畢之後的西敏站,車站設計以樸實和簡潔為主,塑造出具有前衛感的站內景觀,也獲得了英國數個建築類獎項。圖為西敏站的地鐵標誌及旁邊的大笨鐘>>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