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缅甸反军政府示威

2007年缅甸反军政府示威,亦称番红花革命,是一场自8月15日开始持续至2008年9月的民主运动;起因为缅甸联邦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取消燃油补贴,导致燃料突然加价约一至五倍,公共汽车收费也涨价一倍[1],引发民众连日来示威,要求民生物资价格合理化,而后开始加入“与军事执政团进行对话”以及“释放翁山淑枝等政治犯”等诉求。示威以学生和反对派政治人物为首,事后缅甸军政府宣布宵禁,并在前首都仰光曼德勒捉拿异见人士,声称示威是由外国挑拨引发。 [2] [3]自9月18日起,约数千名佛教僧侣开始参加示威游行。一些新闻媒体将此次示威活动媲美颜色革命,称为“番红花革命”。此次示威中有13至31名抗议者死亡,数百人被捕[4][5]

穿着红色僧袍的缅甸僧侣领导反军政府示威活动

名为“番红花革命”的原因

编辑

番红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得名于站在示威最前线的上座部佛教僧侣。游行群众将象征僧袍的深红色带子别在衣服上,表达对僧侣的支持。由于声势浩大,英国泰晤士报》引述外国人权组织之说,开始称之为“番红花革命”。“Saffron”在颜色上虽译为藏红色,但却是一种黄色,是印度教的传统代表色,也是有地缘关系的上座部佛教僧袍的传统颜色,所以“Saffron Revolution”中的“Saffron”是寓意游行活动由上座部佛教僧侣领导的意思。不过此名称常让人误解为是得名于参加活动的僧侣所穿的深红色僧袍。[6]

历史上,以花果、颜色或植物取名的革命都是以选举达到政权转移的和平革命。(例如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7]巧合的是,法国共和历的9月23日叫作“番红花日”(Jour de safran)。

时序

编辑

示威活动

编辑
 
示威民众聚集的景象之一
8月起
  • 缅甸反军政府示威开始
9月17日
9月18日
  • 仰光的反军政府居民开始进行连日的示威活动。

僧侣加入示威行列

编辑
 
僧侣著红袍手执佛教旗游行示威
2007年9月22日
  • 自八月以来的示威已经扩大到在缅甸有高尚地位的僧侣。
  • 被军政府当局自2003年年初软禁的缅甸民主领袖翁山淑枝亦在其寓所门前向示威的人致意。[8]

军政府镇压前

编辑
9月24日
  • 仰光有10万人示威后,军政府警告僧侣停止反政府示威,并派出广播车,警告人民不要参与游行。但最终游行如常举行。[9][10][11]
 
在首都仰光的反对者持横额:反暴力:全国性的运动
9月25日
  • 仰光继续有10万人示威。
  • 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加入示威
  • 军政府的军车开始驶进市区,为镇压示威作准备。
  • 军政府实施宵禁后达60日(时间为晚上11时至翌日的5时)以及禁止5人集会。
  • 美国总统乔治布希指不会对缅甸军政府及其家属发出签证以及进一步对缅甸实施制裁。

军政府镇压

编辑
9月26日
  • 过万名僧侣不理会军政府的宵禁及集会警告,早上在仰光的大金塔聚集;他们手持旗帜并高叫口号,有居民烧杂物。
    • 路透社指软禁中的翁山淑枝被军政府由寓所转至监狱,以免引起示威者的情绪,不过军方否认有关的消息。
  • 示威者同军警爆发冲突,警方向天鸣及放催泪弹镇压,有报道指冲突中,一名僧侣被杀。
  • 缅甸当局对示威群众武力镇压,至少有4人死亡(当中有2个是为僧人)、100人受伤。大约300人被捕,而半数是僧人。[12]
  • 菲律宾有民众到缅甸驻马尼拉大使馆,声援缅甸的示威者;他们要求军政府和示威人士对话以及释放翁山淑枝。
  • 印尼一批学生亦游行到缅甸驻雅加达大使馆示威,反对军政府打压示威行动。
  • 法国批评镇压示威行动,并不能够接受,会联同欧洲各国施压。
9月27日
  • 军方大举搜捕仰光及其他地方带头示威的僧侣,近千人被捕。在仰光两间寺院,寺院玻璃窗被打破、满地子弹壳。另在其他地方寺院,并有僧侣被殴打。
  • 再有逾1万人在最大城市仰光集会示威。目击者指,这1万人中主要是年轻人及学生,以及少数僧侣。
  • 军方下令仰光市中心数以万计示威者在10分钟散去,否则将面对“极端行动”。及后,成千上万的示威者陆续散去。
  • 缅甸政府知会日本驻缅大使馆,日本APF通信社记者长井健司在镇压行动中被杀。[13]虽然一度传言是遭流弹意外波及,但后来据当时的影片却证实长井健司是被缅甸士兵由背后近距离开枪射杀。[14]
9月28日
10月13日
  • 在联合国特使易卜拉西姆·甘巴里离开缅甸后,数万人参加在最大城市仰光举行的集会,支持军政府;据美联社调查,这次集会由军政府组织,强制要求各个工厂派人“集会”[15]

国际反应

编辑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随着缅甸局势紧急恶化,潘基文派出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易卜拉欣·甘巴里将作为潘基文的特使访问缅甸。发言人且呼吁缅甸军政府高层应与特使充份合作,利用联合国自愿的协助最终透过对话达致和解。[16]
  1. 外相高村正彦促请缅甸政府冷静并称日本方面会小心观察缅甸的事态发展。在有日本记者被缅甸军队枪杀后,他直指缅甸军政府要为该记者之死负责。
  2. 共同社称日本政府会向缅甸当局提出正式抗议。并指26日已有两名日本记者被缅甸驱逐出境。
  3. 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表示,政府正考虑是否中止对缅甸的人道援助。
  4. 副外相薮中三十二表示,将要求缅甸彻底调查事件,不要再武力镇压和平示威者。
  1. 白宫说缅甸反政府示威者与保安部队冲突造成死伤的报道令人困扰,美国政府呼吁缅甸军政府尊重人权。
  2.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称,美国敦促缅甸军政府能和平过渡至民主。
  3. 总统乔治布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将会经济制裁缅甸,并呼吁各国仿效。
  4. 国务卿赖斯缅甸人民只是要求更好的生活并可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在自由之下,而表示军政府的野蛮行为已经众所周知,美国会在联合国大会中作出努力去支持在缅甸追求民主的示威者。
  5. 助理国务卿希尔则称人们该认同缅甸政府应停止以为军队或警察可以解决问题的事实。并谓他们应开始考虑与国内激进主义分子进行真正有诚意的和解。他也会要求中国运用影响力,迫使缅甸军政府“改变观点”。
  6. 财政部已下令冻结军政府领袖丹瑞及另外13名官员在美境内资产。[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作为缅甸的邻国,我们希望看到缅甸局势稳定,经济发展。”她并促请军政府“妥善处理”局势,但坚称中方不会介入缅甸内政。翌日姜瑜再发表声明,呼吁缅甸各方保持克制,以免事态恶化影响缅甸及地区稳定。并同时还针对外国传媒指控中国在缅甸问题上未充分发挥作用,警告传媒实事求是报道,不要推波助澜。
  1. 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表示,对缅甸军政府这种反民主、反人权、反人性的暴力行为,在此代表台湾政府表达最强烈的谴责与遗憾,并呼吁全球民主社群要积极介入,早日为缅甸人民重新带来自由、民主与和平。
  2. 中华民国副总统吕秀莲在2007年10月1日,召开“声援缅甸民主化座谈会”,并宣布将集合民间团体力量,在“民主太平洋联盟”(DPU)架构下成立“太平洋声援缅甸民主化网络”(Pacific Network for Democracy in Burma),提供台湾民主化的经验,协助缅甸早日走向民主化道路。[17]
  3. 发起声援缅甸 台湾风雨不缺席[失效链接]新闻[失效链接])全球声援缅甸的活动日,虽然台湾受到柯罗莎台风侵袭,但住在台湾的缅甸人民,以及宗教和人权团体,下午不畏风雨上街游行,也创下台风天游行的纪录。最后在昭慧法师的祝祷声中,画下句点。
  4. 中华民国外交部表示“严正关切”事件,其驻泰国代表处成立“缅甸小组”,将结合国内外民间团体力量,并寻求与国际间支持及同情缅甸民主运动之国家及团体共同合作,以交流及分享台湾民主经验,促使缅甸社会更加民主开放,并共同促进区域内的稳定安全与繁荣发展。[18]
  5. 台湾民主基金会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妇女团体全国联合会中国人权协会民主进步党等组织,在2007年10月13日成立“支援缅甸民主化”行动联盟。[19]
  •   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警告缅甸勿用暴力对付示威民众,否则将加重制裁[20]欧洲议会并建议欧盟成员国联合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来逼迫北京方面和国际民主国家站在同一条阵线上。
  •   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表示希望国际社会会与澳洲一样,借此机会来表达对希望改革的缅甸民众的支持,并对缅甸军政府领袖强烈表示在1980年代发生的一些强烈镇压,在国际社会中是完全不被接受的。后来他称不认为联合国可作为改变缅甸局势的煤介。国际社会反应说服中国政府,因只有中国可对缅甸领导层产生最大影响力。[21][22]
  •   法国:外长库内什敦促中国印度等缅甸邻邦,不能再容忍缅甸的军人政府,必须施加压力,结束流血镇压。政府中一名高层官员表示不能接受,他呼吁要更加严厉制裁军政府。总统萨尔科齐表示深切关注缅甸局势,并呼吁军队不应对发表社会及经济诉求的人民施以镇压。法国政府亦已传召了缅甸驻巴黎代表,警告缅甸政府。
  1. 外交部发言人称,他们将与葡萄牙总统,共同敦促缅甸政府释放被囚禁的示威者。
  2. 外长施泰因迈尔对缅甸公然违反人权表示关注。且表示只有包括谴责及制裁的解决办法才可达成共识。
  1. 首相戈登·布朗工党大会上呼吁联合国派出特使到缅甸观察其局势,表达国际社会对这个“不合法及镇压政权”的关注;他并警告侵犯人权不受惩罚的时代已结束。后来他的发言人更发表声明,对缅甸政权继续镇压平民表示遗憾,并对安全部队对和平示威者作进一步暴力行为表示,深切关注。
  2. 外相大卫·米利班德对游行中民主领袖翁山淑枝在寓所门外向群中示好感到高兴,但称若翁山淑枝成为民主自由缅甸的民选领袖,情况就会好上百倍。
  1. 政府发表声明,要求缅甸政府与示威者接触。
  2. 外长伯尼尔发表声明,表示加拿大当局谴责缅甸军方对和平发表意见僧侣及示威者使用武力,且敦促缅甸尽快结束暴力行为。
  1. 外交部声明指对于仰光示威者与军队发生冲突表示深切关注。促请缅甸当局作出最大克制并请求所有人士避免作出挑衅性举动,寻求和解。
  2. 亚细安轮任主席新加坡政府表示鼓励以和平方法解决缅甸问题,并强调新加坡关注缅甸最新局势。
  1. 特别作战部司令蓬萨强调,泰国军方对于缅甸局势十分关注,而且也有许多泰国民众待在缅甸居住或工作,因此军方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解救泰国侨民。
  2. 总理素拉育表示他正尽力说服缅甸政府停止使用强硬行为,并谓缅方应尝试避免使用武力。同时他称他身为佛教徒和军人,认为缅甸政府会非常困难去使用武力去打击僧侣们。
  3. 军方领袖颂提指缅甸军方领袖有他们的理由不作改变,任何压力欲令缅甸出现民主都不容易。因缅甸已发展了一段长时间由军方政权维护国家利益。
  1. 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缅甸流血镇压大规模动乱是内政问题。
  2. 后来外交部再称,考虑到对干预主权国家内政会产生不良后果,他们始终认为缅甸的进程不会对地区以至国际安全产生威胁。同时,他们表示期望缅甸当局与示威者应彼此克制,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
  •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政府正关注缅甸局势发展,并希望各方以和平对话方式解决问题。并谓印度一直相信,缅甸政改及国家团结应该建立在包容及广泛的基础上。
  •   印度尼西亚:驻联合国代表对最近紧贴地观察到缅甸政府镇压示威,表示关注,呼吁政府作最大克制并停止任何会导致暴力的行为。
  •   韩国政府对缅甸局势表示强烈关注,敦促军政府克制以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此外,亦希望缅甸政府和人民可和平携手建设民主。
  •   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呼吁国际对缅甸实施制裁。他表示强烈谴责缅甸军队对和平示威的僧侣和平民开火的野蛮行为。并促请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再开会,如果仍然未能达成任何决议,荷兰当局将会单方面承担责任。他同时确信欧盟美国与那些“怀有慈之心”的国家将会有进一步行动,而荷兰将会考虑对缅甸实施包括木材的制裁,但他亦表示制裁的目标只是军政府而非平民。
  •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及外相斯特勒批评军政府使用武力,并督促国际社会负起缅甸民主进程的责任。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中国在此事上更有特殊的责任去作调解的角色。
  •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称国际社会应动员支持世界每处对人权的尊重,并确保人民有和平发表意见的自由。
  •   圣座教宗本笃十六世呼吁缅甸军政府领袖和平结束镇压,他表示对这宗严重事件深感不安。他另外对信众表示,希望整个教会为缅甸人祈祷。他同时希望可以为这个国家找到和平解决的方法。
  •   西班牙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与已经呼吁缅甸官方作最大克制的国家持同样意见。因为对示威强硬暴力的镇压会有严重后果。
  •   瑞士总统雷伊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称缅甸军方武力镇压民主示威者导致形势“告急”,但瑞士当局赞成所有党派在联合国特使主持下共同对话。
  •   智利外交部对任何妨碍人权的行为表示深切关注及绝对反对,呼吁缅甸政府避免对包括政治犯人士使用武力,以对国际社会展视善意。后来外交部再谴责军政府对示威者使用武力,并呼吁国际社会尽力完结当前局势。
  •   南非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圣公会现任南非开普敦荣休大主教杜图恳求联合国以致国际社会对缅甸政府施加压力以释放政治犯,而且他对缅甸人民惊人的勇气表示敬佩。表示这大规模抗争与南非在80年代末大规模的行动使“种族隔离”制终止非常相似。同时支持人民以和平抗议以完结一个以不公义及压迫手段管治国家的邪恶政权。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缅甸政府调高主要燃油价格一倍至四倍多. [2007-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2. ^ 明报 9月26日:缅甸镇压示威拘捕二百人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8
  3. ^ 明報 9月26日:緬甸重兵開入首都,定性「外國挑撥」。.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4. ^ Military junta threatens monks in Burma.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5. ^ 100,000 Protestors Flood Streets of Rangoon in "Saffron Revolution".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6. ^ Lloyd Parry, Richard. Nuns join monks in Burma's Saffron Revolution. Times Online. 2007-09-24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7. ^ "Has Washington Found its Iranian Chalab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other Jones, October 6, 2006
  8. ^ 翁山淑枝向游行僧人致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进入第5天/翁山淑枝 向缅甸示威僧侣致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緬甸軍人在仰光戒備.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8). 
  10. ^ 緬甸警告僧侶遠離政治.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8). 
  11. ^ Troops sent in as Burmese protesters defy junta.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6). 
  12. ^ 外交界指緬甸鎮壓逾百死傷.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13. ^ ミャンマーで邦人ジャーナリスト・长井健司さんが死亡
  14. ^ 长井さんに至近距离から発炮=フジテレビが映像入手-ミャンマ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路透社照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美联社报导(英文)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7/10/13/2058865.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派遣特使访问缅甸. [200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17. ^ 副省長召開「聲援緬甸民主化座談會」. [2007-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18. ^ 我駐泰國代表處成立「緬甸小組」. [2007-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19. ^ 副省長出席「支援緬甸民主化」行動聯盟成立記者會. [2007-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20. ^ 明報 9月26日:歐盟警告緬甸政府勿用暴力.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21. ^ 文匯報 9月26日:緬軍入城 仰光宵禁.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5). 
  22. ^ 苹果日报 9月26日:美国支援民运 加强制裁[失效链接]
  23. ^ 明報 9月26日:馬來西亞反對制裁緬甸.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24. ^ 哈维尔,《Silent Burmese day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9月28日。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