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左丞
簡介
編輯東漢開始設置,為尚書台佐貳官,在尚書右丞之上,品秩四百石。總領尚書台庶務,主管官民章奏和台內小吏。
曹魏、晉朝、南朝尚書左丞為尚書省佐官,和尚書右丞一起掌管尚書都省的庶務,率領各個都令史監督稽核各尚書曹、郎曹政務,督錄州郡文書。監察彈劾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等,號稱監司。分管宗廟祭祀、朝儀禮制、選任官吏等文書奏事。曹魏、晉朝、劉宋為六品,蕭梁九班,南陳四品、六百石。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定為四品上,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改為從四品上。監察本省官員,監督吏部、考工、主爵、殿中、儀曹、三公、祠部、主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戶諸郎曹的政務。
隋唐尚書左丞通判都省事,監察省內,領內司郎中、員外郎,監督稽核吏部、戶部、禮部三部十二司。隋朝從四品,唐朝正四品上,永昌元年(689年)到如意元年(692年)一度為正三品上。隋朝行台尚書省也有尚書左丞,為從四品。唐朝尚書令不常設,唐玄宗開元以後尚書僕射、六部尚書漸漸成為名譽職務,尚書省的政務開始由左丞、右丞主持。詔令經過門下省審核後,由尚書左丞、右丞覆審,有權封駁。尚書左丞加同平章事為宰相,入政事堂議政。
五代繼承唐朝的制度。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左司侍郎,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恢復唐制,長興元年(930年)改為正四品。
北宋初年為四品的寄祿官,不參預尚書省的事務。元豐改制後為正二品,位列執政,為副宰相。在六部尚書之上,參議大政,和左右僕射一起管理尚書省的事務。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廢除尚書左右丞,改為參知政事。
遼國尚書左丞為南面官,金朝、元朝為執政,佐宰相治尚書省事,正二品。當時行台尚書省、行尚書省也有尚書左丞,但是在尚書右丞之下。後來元朝尚書省併入中書省,尚書左丞被廢除。設中書左丞,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除中書左丞。
唐朝
編輯- 高祖
- 太宗
戴胄 賀若孝義 楊纂 唐皎 權萬紀 馮長命 韋琮 裴熙載 狄孝緒 李行廉 楊纂 張行成
- 高宗
盧承慶 盧承業 段寶元 李孝友 李雲將 源直心 崔餘慶 鄭欽泰 馬載 趙仁本 許圉師 鄧惲 崔知悌 韋仁約 馮元常
- 武后
魏玄同 盧獻 張行廉 周興 姚璹 顧琮 孫彥高 宗楚客 韋巨源 陸元方 崔玄暐 薛季昶 李嶠 韋安石
- 中宗
- 睿宗
- 玄宗
張廷珪 張暐 陸餘慶 韋玢 源乾曜 盧從願 裴漼 崔泰之 源光裕 蕭嵩 楊承令 袁敬仁 王丘 趙昇卿 韋虛心 皇甫翼 嚴挺之 席豫 陸景融 宋遙 崔翹 韋濟 蔣冽 張倚 苗晉卿
- 肅宗
- 代宗
- 德宗
薛邕 庾凖 趙涓 鄭叔則 薛播 董晉 暢悅 杜佑 裴郁 趙憬 顧少連 樊某
- 順宗
- 憲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錢徽 韋弘景 元稹 王起 庾承宣 王璠 楊嗣復 庾敬休 鄭澣 崔琯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昭宗
- 哀帝
宋朝宰執
編輯- 蒲宗孟(1082-1083)
- 王安禮(1083-1084)
- 李清臣(1086-1087)
- 呂公著(1085-1086)
- 劉摯(1087-1088)
- 王存(1088-1089)
- 韓忠彥(1089-1090)
- 蘇頌(1090-1092)
- 梁燾(1092-1093)
- 鄧潤甫(1094)
- 許將(1095-1097)
- 蔡卞(1097-1100)
- 陸佃(1101-1102)
- 蔡京(1102)
- 趙挺之(1102-1103)
- 張商英(1103)
- 張康國(1104-1105)
- 何執中(1105-1107)
- 鄧洵武(1107)
- 梁子美(1107)
- 林攄(1107-1108)
- 余深(1108-1109)
- 薛昂(1109-1110,1116-1117)
- 侯蒙(1110-1116)
- 王黼(1118)
- 馮熙載(1118-1119)
- 范致虛(1119)
- 張邦昌(1119-1121)
- 王安中(1121-1123)
- 李邦彥(1123-1124)
- 趙野(1124-1126)
- 蔡懋(1126)
- 耿南仲(1126)
- 王㝢(1126)
- 馮澥(1126-1127)
- 張慤(1127)
- 顏岐(1127-1128)
- 葉夢得(1129)
- 盧益(1129)
- 李邴(1129)
參考
編輯- 嚴耕望《唐仆尚丞郎表》
- 《中國歷史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