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三世
拿破崙三世(法語:Napoléon III,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即夏勒·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法語: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唯一一位總統及法蘭西第二帝國唯一一位皇帝,荷蘭國王路德維克一世與奧坦絲·德·博阿爾內之子,亦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和波拿巴家族繼承人。1848年拿破崙三世當選成為法國第一位民選總統,在嘗試修憲連任失敗後,他於1851年發動政變奪取最高權力,並在次年,亦即拿破崙一世登基第48周年加冕為法國人的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Napoléon III 拿破崙三世 | |||||
---|---|---|---|---|---|
法國人的皇帝 | |||||
統治 | 1852年12月2日-1870年9月4日(17年276天) | ||||
前任 | 拿破崙二世(法國人的皇帝) 本人 (法國總統) | ||||
繼任 | 阿道夫·梯也爾(法國總統) | ||||
總理 | |||||
第1任法國總統 | |||||
任期 1848年12月20日—1852年12月2日 | |||||
總理 | |||||
副總統 | 亨利·喬治·布萊·德拉默爾特 | ||||
前任 | 路易-腓力一世(法國國王) 路易-歐仁·卡芬雅各 (行政首長) | ||||
繼任 | 本人 (法國皇帝) | ||||
波拿巴王朝家族族長 | |||||
任期 | 1846年7月25日-1873年1月9日 | ||||
前任 | 路易·波拿巴 | ||||
繼任 | 拿破崙四世 | ||||
出生 | 法蘭西第一帝國巴黎 | 1808年4月20日||||
逝世 | 1873年1月9日 英國英格蘭肯特郡奇斯爾赫斯特 | (64歲)||||
安葬 | |||||
配偶 | 歐仁妮·德·蒙提荷 | ||||
子嗣 | 拿破崙四世 | ||||
| |||||
王朝 | 波拿巴王朝 | ||||
父親 | 路易·波拿巴(拿破崙一世之弟) | ||||
母親 | 奧坦絲·德·博阿爾內 |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拿破崙三世知名於推行積極主動的外交政策,利用克里米亞戰爭消除歐洲協調對法國的制約,重建法國的歐陸霸權和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建立新的法蘭西殖民帝國。拿破崙三世反對各國在維也納會議上制定的反動主義政策,支持民族主義和保守自由主義,是一位廣受歡迎的君主。[1]在近東方面,他聯同英國及鄂圖曼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擊敗俄羅斯,重建了法國在黎凡特地區的影響力,為法國取得了馬龍尼基督徒保護者的稱號。同時間,拿破崙三世在羅馬部署部隊,防範義大利王國吞併教宗國。後來他又擊敗了進犯教宗國的義大利志願軍,因此贏得了國內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歐洲之外,拿破崙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了法國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之亂中,維護了法國在華利益。不過,他在墨西哥進行的軍事干涉,在美國內戰中對南方邦聯的支持,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國的外交壓力之下,被迫結束。
在內政方面,拿破崙三世試圖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取得平衡。不過,他一直在穩步推進改革。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法國經濟繁榮,產業開始現代化。他加強外資經濟,同時對法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暫時壓制了法國各階級的矛盾。他還下令對巴黎進行大幅度改造,為現代城市塑造了輪廓。
然而因為要平衡國內的多方勢力,拿破崙的政策許多時候搖擺不定,他出兵擊滅羅馬共和國,卻又支持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在對待美洲問題時既有明顯政治傾向,卻又不敢明確支持聯盟國,軍隊組織混亂,戰力低落。由於與普魯士發生的衝突造成普法戰爭,其中的決戰色當會戰法軍慘敗。會戰完結後兩日,即1870年9月4日巴黎宣布成立國防政府,拿破崙三世被迫退位,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君主,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拿破崙三世被迫流亡英國。1873年,他在英國病逝。[2]
早年
編輯路易-拿破崙的法律上的父親是拿破崙一世的幼弟,荷蘭國王路德維克一世,而他的母親則是拿破崙一世的繼女奧坦絲(奧坦絲為約瑟芬皇后和前夫所生)。因此,他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也是拿破崙一世的繼孫。路易-拿破崙父母的婚事,是由拿破崙一世的皇后,約瑟芬皇后所安排,目的是為當時膝下無兒的拿破崙生下一個繼承人。[3]有人認為,他的真正生父另有其人,所以他的繼承合法性值得質疑。但是,主流意見都認為路易是路德維克與奧坦絲的兒子。[4]這一話題被他的敵人視為熱點話題,因為他的父母關係疏遠,而他的母親據傳有多名情人。[5]
路易-拿破崙的父母在拿破崙一世在位期間,成為傀儡政權荷蘭王國的國王和王后。1815年,拿破崙一世兵敗滑鐵盧,波旁王朝復辟,波拿巴王朝的成員被迫流亡他國。路易成長於瑞士圖爾高州阿爾嫩貝格,受教於巴伐利亞奧格斯堡的一間文科中學。此後,他前往義大利,與長兄路德維克二世一起,參與當地的自由主義運動,和燒炭黨有了牽連。教宗國和奧地利的部隊隨後鎮壓了革命。路德維克二世在逃離義大利的途中因痲疹病逝。[6]路易-拿破崙在這段時間裡的經歷,對他日後的外交政策有深遠影響。他隻身回到法國後,很快被捕,遣返英國。
在此期間,波旁王朝再次倒台,取而代之的是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各地開始出現波拿巴主義運動,希望能將波拿巴王朝的成員捧上王位。依照拿破崙一世在位時制定的帝位繼承順序,繼承他的應該是他的獨子法蘭茲。波拿巴主義者稱法蘭茲為拿破崙二世。法蘭茲在父親兵敗後,一直被軟禁在維也納。在繼承順序中排列第三的是拿破崙的長兄約瑟夫,排列第四的是路德維克一世及其兒子。約瑟夫膝下無子,而路易-拿破崙的長兄路德維克二世和堂弟法蘭茲,則分別在1831年和1832年去世,再加上他的伯父和父親,在當時都已經年過半百。所以,他成為了波拿巴王朝的下一代繼承人和波拿巴主義者的領導人。
政變未遂
編輯路易-菲利普一世登基後,遭到了波旁王朝的正統主義者、支持波拿巴王朝(拿破崙家族)的波拿巴主義者,甚至是一些獨立人士的反對。[7]1836年10月,路易-拿破崙回到法國,企圖效仿出逃厄爾巴島的伯父拿破崙一世,發動政變推翻法蘭西王國的奧爾良王朝。他計劃煽動史特拉斯堡的駐軍,但是,駐軍不但沒有投靠路易-拿破崙,還逮捕了他。他的母親隨即向時任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寫信求情。路易-菲利普一世本人也不希望公審路易-拿破崙,所以要求政府流放他。法國政府按照國王的要求,將他流放到國外。此後,路易-拿破崙先去了美國,然後去了英國,最後才因為母親病危,回到瑞士。母親病逝後,他通過同謀,在法國出版了10,000本題為《1836年10月30日所發生的事件記載》的小冊子。路易-菲利普一世因此要求瑞士把他引渡回法國受審。瑞士以路易-拿破崙是自己的公民和武裝部隊成員為由,拒絕了路易-菲利普一世的要求,令兩國關係急速惡化。法國政府開始在侏羅省集結部隊,人數達到25,000人。路易-拿破崙為免兩國爆發戰爭,自己離開瑞士。
此後,他在英格蘭瓦立克郡皇家利明頓溫泉克拉倫登廣場(Clarendon Square)住了一年時間。1840年8月,路易-拿破崙和50個僱傭兵一起,在濱海布洛涅秘密上岸,準備乘坐火車抵達里爾,像上次政變一樣,煽動當地駐軍。抵達當地後,國家憲兵認出了他,雙方開始交火。最後,路易-拿破崙中彈受傷,再次被捕,被判終身監禁,囚禁在位於索姆省的堡壘之中。
監禁期間,他的視力開始下降。路易-拿破崙出版了在此期間寫的散文和小冊子,題為《消滅貧窮》。他在書中聲稱自己要成為進步主義的皇帝,推行溫和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他又將自己的思想體系定義為波拿巴主義。1844年,路易-拿破崙的伯父約瑟夫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逝世。1846年5月,他喬裝打扮成石匠,逃出堡壘。因此,路易-拿破崙的政敵後來以石匠的名字戲稱他為「巴當蓋」。他最終回到了英國紹斯波特。一個月後,路易-拿破崙的父親也逝世了,他因此成為波拿巴家族的絕對繼承人。
返回法國
編輯1848年,法國爆發二月革命,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七月王朝倒台,被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取代,路易-拿破崙亦因此得以回國。回到法國後,臨時政府卻以莫須有的理由將其遞解出境,[8]路易-拿破崙唯有再次回到英國。其間他自願參與了特別警察部隊,鎮壓憲章運動。[9][10]同時間,拉馬丁在法國提出了一個法案,旨在永久禁止昔日王室成員回到法國,但最終被議會否決。同年四月,路易-拿破崙再次回國並獲選為巴黎市議員。他沒有政務上面投入多少精力,也沒有給同僚留下深刻印象。路易-拿破崙大半生都在國外生活,講法文帶有德國口音。[11]同年六月,巴黎爆發了工人起義,遭到臨時政府軍血腥鎮壓。時任臨時政府元首、七月王朝軍官出身的卡芬雅各的形象因此嚴重受損,為其於行憲後大選慘敗予路易-拿破崙埋下伏線。[12]
出任總統
編輯憲法出爐後,總統選舉隨即在1848年12月10日展開。路易-拿破崙意外地取得了壓倒性優勢,以5,600,000票擊敗了1,500,000票的卡芬雅各。他以重建秩序,創建強力政府,建立社會保障,整理整個社會,重建國家榮譽為宣傳焦點。波旁王朝遺老、奧爾良王朝成員和舊貴族等君主主義者都支持路易-拿破崙,因為他是一個「比較不差的」候選人,認為他會重建秩序,穩定動盪不安的國家,阻止共產主義者奪權。部分資本家受到他的進步主義經濟主張所吸引,也和前者一樣支持他。不過,他的支持者主要來自法國人數最多的階層:農民階層。農民認為他可以和他的伯父拿破崙一世一樣,重振法國的聲威,穩定動盪不安的局勢。路易-拿破崙在擔任總統期間,自稱為「親王總統」。
路易-拿破崙雖然當選了總統,但是,他上任後要面對一個由君主主義者所操控的議會,這群人視他的管治時期為過渡到復辟時期的橋梁。他上任第一年,施政小心謹慎,任命中間偏右的秩序黨成員為官員,避免和保守派占據的議會發生衝突。路易-拿破崙通過支持教宗重建世俗管治,來拉攏天主教派成員。同時間,他又通過推動教宗進行自由主義改革,來拉攏世俗派。1851年,路易-拿破崙又通過了法盧法,重建天主教會在教育制度當中的影響力。[13]
他遊說議會修改憲法,允許他連任總統,聲稱四年時間不足以讓他完成政治和經濟改革。由君主主義所操控的議會拒絕了這一要求。[14]
1850年,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選舉法,限制了普選權,也縮短了總統任期,由四年改為三年。很多低下階層因此被禠奪了投票資格。[15]路易-拿破崙抓住機會,利用低下階層來消滅政敵。他拉攏親信,爭取軍隊支持,巡遊全國發表演說譴責議會,並聲稱自己是普選權的保護者。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工作後,他運用情婦霍華德資金,在拿破崙一世登基47周年,亦即1851年12月2日發動了政變。他之前的支持者雨果對他大感失望,決定流亡海外,不斷發表批評他的言論。[16]路易-拿破崙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在1852年1月22日沒收了奧爾良王朝成員的所有財產。
登基稱帝
編輯獨裁帝國時期
編輯政變後,新憲法出爐,在表面上保留了民選議會,重建了普選權。同時間,議會擴大了總統的權力,延長了總統的任期。同月20日至21日期間,全國舉行了一次公投,結果顯示92%的投票者都支持新憲法。議會很快就變成了「橡皮圖章」,形同虛設,實權完全由路易-拿破崙所掌握。
新憲法通過後不久,路易-拿破崙就準備稱帝。為了取得合法性,參議院在次年,也就是1852年的11月20日至21日,在全國舉行了另一次公投。結果,97%的人都支持路易-拿破崙稱帝。於是,他就在政變一周年紀念日、拿破崙一世登基第48周年紀念日稱帝。他在有名無實的拿破崙二世之後,建尊號為拿破崙三世。同年,他開始將政治犯和罪犯運往各種流放地,如魔鬼島或新喀里多尼亞。
拿破崙三世登基後,就開始物色妻子,以為他誕下合法子嗣。歐洲大部分王室都不願意和又一次暴發戶的波拿巴家族聯婚。他曾經試探瑞典的卡羅拉郡主和霍恩洛厄-朗根堡的阿德海德,但是,遭到了對方的斷然拒絕。拿破崙唯有降低要求,最後選了有蘇格蘭血統的西班牙女貴族歐仁妮為妻。幾年後,歐仁妮就為他誕下了皇太子拿破崙·歐仁(後被波拿巴主義者稱為「拿破崙四世」)。
拿破崙三世的反對者在1855年4月和1858年1月兩次刺殺他,都未獲成功。
拿破崙三世在1860年之前,都在實行獨裁統治,他利用審查制度來阻止反對自己聲音蔓延,操縱各地選舉,剝奪議會實權。
自由帝國時期
編輯擴大立法機構權力
編輯1860年之後,拿破崙三世開始對反對派讓步。他允許議會自由舉行辯論,出版會議記錄,放寬審查制度,更在1869年任命自由派成員奧利維耶為首相。歷史學家稱這段時期為「自由帝國」時期。拿破崙三世作出讓步的原因是,他的人氣開始下降。而他人氣下降的原因是,他不但對義大利發動了戰爭,而且和英國簽署了商業條約。他想重振議會,扶植一個政黨,並通過這個政黨,間接地進行管治。兩大政治陣型都視之為擴大權力的良機。拿破崙三世進行大規模工程,推行野心勃勃的外交政策,令法國政府迅速負上巨額債務。政府赤字高達1000萬法郎,負債接近10億法郎。拿破崙三世雖然掌有財政實權,但卻沒有能力處理財政事務。他要重振商界信心,將部分責任交給議會。拿破崙因此放棄了議會休會期間自由舉債的權力,同意預算案應該逐項投票表決。不過,他保留了逐項逐項修改預算案的權力,以免財政大權完全落入議員掌中。此舉激怒了不少議員。各種各樣的反對派組成了一個政治聯盟,成員包括不滿教宗政策的天主教徒、正統主義者、奧爾良主義者、保護主義者和部分共和主義者。外交政策遭到失敗進一步破壞了拿破崙三世的地位。[17]
社會及經濟政策
編輯拿破崙三世希望他能留下一個開明社會工程師的形象,在他在位期間,法國產業迅速現代化。法國在這一時期所進行的工業化發展,對商人和勞工來說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工程人員依照奧斯曼男爵的計劃,改造巴黎,拆除貧民窟,拓寬道路。勞動工人遷居市郊,在當地工廠出售勞動力。信仰聖西門主義的人是拿破崙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他們稱拿破崙三世為「社會主義皇帝」。聖西門主義者當時設立了一種新式儲蓄機構,信貸動產,向公眾出售股份,並將得來的資金用於產業投資之上,引發了經濟快速發展。
第二帝國時期,是法國第一個將「經濟目標清楚地擺在第一位」的時期。拿破崙三世促進自由貿易,降低貸款利息,進行基礎建設,以確保國內經濟繁榮發展。他和奧斯曼男爵、佩爾西尼公爵一樣,認為赤字所造成的的負面影響,將會被後來所產生的效益抵消。[18]拿破崙三世致力於打破貿易壁壘,這在法國歷史上是少有的。[19]
上述政策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加利福尼亞和澳洲的淘金熱增加了歐洲的貨幣供應。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大量出生的人開始成年促進了第二帝國的早期經濟。[20]貨幣供應增加,物價穩定上升,吸引了公司進行資本投資。全國鐵路長度在19世紀50年代,由3,000公里延長到16,000公里,提高了礦井和工廠的生產效率。55條小型鐵路合併為六條大型鐵路。在海上運輸方面,新式鐵製蒸汽船取代了傳統的木製帆船。蘇伊士運河也在雷賽布的主持之下,由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建成,開始了全球航運貿易的新篇章。
阿爾及利亞
編輯19世紀30年代,阿爾及利亞開始接受法國統治。拿破崙三世和之前的政府首腦相比,對阿爾及利亞土著更加有同情心。[21]他遏制了歐洲人遷往內陸的浪潮,將他們的居住區域,限定在海岸地帶之內。拿破崙三世又釋放了當地叛軍的首領卡迪爾,並且向他每年發放一筆150,000法郎的養老金。他准許穆斯林教徒以理論上平等的地位參軍,加入政府機構,移民法國。穆斯林教徒甚至可以擁有公民權,不過這樣做要遵守《法國民法典》,不承認伊斯蘭教法法庭。一些憤怒的穆斯林教徒將他的做法解讀為,取得公民權,需要放棄信仰。
拿破崙三世最有影響力的阿爾及利亞政策是改變土地產權制度。這一做法表面是出於好意,但實際上破壞了當地傳統的土地管理制度,奪走了很多土著的土地。他放棄了國家對部落土地的產權,支持政府在三代人之內,將部落產權拆解為個人產權。大部分被劃為公共產權的土地,都被移民占用,而當地的法國官員又傾向於這些移民,這破壞了拿破崙的政策。法國官員任命部落首領,最重視的是親法程度,而不是影響力。不少部落首領上任後立即出售了部落的土地。[22]
外交政策
編輯拿破崙三世在1852年,於波爾多發表的演說中聲稱「帝國,意味著和平」,表明法國不會為了擴張領土而進攻他國,釋除了他國的疑慮。不過,他也表示,他決心推行強硬的外交政策,為法國帶來力量和榮譽。同時間,他還對其他列強發出警告,聲稱他不會容忍他們威脅法國的鄰國。拿破崙三世也是「民族主義政策」的推動者,希望自己協助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者,合併小國,建立一個個統一的民族國家。不過,他這樣做沒有考慮到法國的利益。在這一點上,他受到伯父拿破崙一世的影響。在《聖赫勒拿回憶錄》當中,拿破崙一世就表達過建立統一的義大利,和歐洲統合的願望。上述因素令拿破崙三世採取了風險極高的外交策略。不過,當中仍然有一些務實的成份。[23]
英法關係
編輯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英法關係並不緊密。在1846年至1865年間,先後擔任過外務大臣和首相的巴麥尊勳爵力圖維持歐洲均勢。因此,英國甚少與法國合作。1859年,英國曾擔心法國入侵英國。[24]巴麥尊勳爵沒有在美國內戰當中支持採取攻擊姿態的拿破崙三世。[25]
克里米亞戰爭
編輯拿破崙三世挑戰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最終令兩國之間爆發戰爭。[26]他在戰爭當中和英國聯手作戰。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在戰後得到提高。克里米亞戰爭是繼拿破崙戰爭之後,列強之間爆發的首場戰爭,標誌著維持和平的聯盟制度在半個世紀後開始瓦解。這一場戰爭也結束了歐洲協調和四國同盟。1856年巴黎和會召開的時候,法國在外交方面達到了高峰。[27]戰爭的結果,令拿破崙三世等人更加支持歐洲各地的民族主義者,以重新劃分歐洲的版圖。[28]
亞洲
編輯1857年,拿破崙三世在英國和波斯之間進行調停工作,促使雙方在3月簽署巴黎和約。[29]
在東南亞方面,拿破崙三世向建立印度支那殖民地邁出了第一步。1858年,他批准熱諾伊利率領艦隊遠征大越(越南),目的是為受到迫害的法國傳教士作出報復,以及迫使當地政府接受法國影響。拿破崙三世認為,法國如果不在東亞建立影響力,最終就會淪為二流國家。而且,法國人肩負著傳播文明的使命。[30]
1861年,法軍全面進攻安南。1862年,戰爭結束,大越被迫將三個南部省份割讓給法國,法國人稱這一地區為交趾支那。大越同時開放三個通商口岸,允許法國戰艦自由出入柬埔寨水域,給予法國傳教士行動自由,並且賠償法國軍費。但是,法國並沒有介入大越東京爆發的越南裔基督教徒起義,任由當地政府鎮壓起義者,導致上千名基督徒被人殺害,引起了傳教士的不滿。
在中國方面,法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與英國聯手進軍北京,火燒圓明園。中國被迫在貿易權利方面,作出更多讓步,同時准許西方船隻駛入長江、給予基督徒平等地位、向英法交出巨額賠款。法國介入越南事務,為法國提供了對華施加影響力的平台。華南最終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31]
1866年,朝鮮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殺害多名法國傳教士。為了懲罰朝鮮,駐華法國外交官,在未經巴黎批准的情況下,派出海軍武裝介入當地事務,卻遭到了失敗,結果,法國的影響力在當地下降。
1867年,法國向日本江戶幕府派出軍事代表團,以協助幕府推行軍事改革。[32]
義大利
編輯拿破崙三世擔任總統時,曾派出軍隊遠征羅馬,推翻羅馬共和國,恢復教宗管治。此舉為他贏得了天主教徒的支持。然而,國會卻認為他的行動違反了憲法第五章,準備彈劾拿破崙三世。[33]天主教徒雖然支持他介入義大利事務,但是,卻不支持他本人,他們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正統」的波旁王朝能夠重登王位,所以,他們也藉機削弱他的政治地位。對拿破崙而言十分幸運的是,彈劾案最終未能通過。[34]
拿破崙三世一面滿足國內反動勢力,一面支持義大利民族主義勢力。他派出使節與馬志尼進行談判。「未來皇帝在一開始,就面對重重困難;他不想冒犯法國的天主教徒」但又支持「義大利的革命黨人-這是兩個相互矛盾的目標」。[35]拿破崙三世支持義大利民族主義者的現實原因是,他想迫使奧地利交出倫巴底和威尼斯。他反感奧地利,奧地利在他眼中代表著反動主義、正統主義,是歐洲民族自決的障礙。拿破崙三世支持義大利民族主義者,既滿足了自己,也滿足了國內的自由派和左派。但是,他又在同一時間內,支持教宗,以維持保守派和天主教徒對自己的支持。由此可見,他的義大利政策是矛盾重重的。
1859年4月,拿破崙三世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首相加富爾伯爵達成秘密協定:法國以得到薩伏伊和尼斯為條件,幫助撒丁-皮埃蒙特將奧地利勢力逐出亞平寧半島,統一義大利。同年,他向奧地利發動戰爭,在馬真塔戰役和索爾弗利諾戰役中擊敗了奧軍,結果,奧地利向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割讓倫巴底地區。就在此時,拿破崙三世決定不再介入義大利事務。此舉為時已晚,不能阻擋義大利統一的步伐。[36]他幫助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的舉動,令國內的天主教徒開始反對他。拿破崙三世企圖通過駐兵羅馬來糾正這一錯誤。但這一錯誤已經無法挽回,他此後也不再推行傾向於天主教會的政策,他甚至在1863年,任命杜爾偉為教育部長,世俗化教育制度。[37]法國駐軍在普法戰爭爆發時,撤離羅馬。
美洲計劃
編輯拿破崙制定了一個美洲計劃,計劃的重點有三個,第一個是承認美國內戰中的美利堅聯盟國,並且與之結盟。第二個是介入拉丁美洲事務,在當地建立君主制國家,並且增加與拉丁美洲的貿易來往。第三個是控制墨西哥,建立以馬西米連諾一世為首的墨西哥帝國,當作拉丁美洲和聯盟國之間的緩衝國。[38]
墨西哥
編輯法國軍事介入墨西哥是拿破崙三世推行冒險主義外交政策的例子之一。他以墨西哥欠下外交債務為由,介入墨西哥事務,企圖在北美建立一個君主制國家。這一計劃得到了反對世俗主義的墨西哥保守派支持。以門羅主義為宗旨的美國,因為身陷內戰,無力理會外務。拿破崙三世希望聯盟國最終能夠勝出內戰,並且認為,得勝的聯盟國會接受墨西哥新政府。
實現這一計劃,障礙重重。1862年5月5日,法國軍隊在普埃布拉戰役,被武器落後的墨西哥軍隊擊敗。這是法國軍隊在滑鐵盧戰役以後第一次戰敗。[39][40]全世界為之震驚,鼓舞了墨西哥人繼續作戰。在往後五年裡,墨西哥人一直在進行游擊戰。
1863年,拿破崙三世在墨西哥保守派的支持下,將一個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馬西米連諾一世扶上皇位,墨西哥共和派在法國軍隊的進攻之下,被迫撤出城市,在鄉間繼續進行抵抗活動。
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聯邦取勝。美國政府作出實際行動,支持反抗軍,除了向他們提供武器之外,美國政府還派遣戰艦到墨西哥海域設立封鎖線,以防法國駐軍得到支援。持續不斷的游擊戰對法軍造成的損失不斷擴大。美國威脅法國,要求法國撤兵,否則軍事介入墨西哥。拿破崙三世因此在1866年撤兵。共和派在次年就推翻了馬西米連諾一世,並且在同年6月19日處決了皇帝。在此之前,拿破崙三世曾勸吁馬西米連諾一世,請求他離開墨西哥,但遭到後者拒絕。軍事介入失敗,馬西米連諾一世遇害,令拿破崙三世蒙羞,遭到全歐洲批評。不過,書信顯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和拿破崙三世早就警告過馬西米連諾一世,不要依賴歐洲的勢力。歐仁妮皇后也因為插手朝政的原因,被人批評。[41]
拿破崙三世國王和歐仁妮皇后在杜樂麗宮會見了墨西哥皇后比利時的夏洛特。夏洛特請求拿破崙提供支援,遭到拒絕。她隨後患上了精神病。
美國
編輯19世紀60年代初,拿破崙三世的計劃已經基本實現,兵敗滑鐵盧的恥辱已經消除,法國再度成為歐洲大陸的軍事強權。
拿破崙三世在美國內戰初期,支持美利堅聯盟國。聯邦警告他,他如果承認聯盟國,聯邦就向他宣戰。拿破崙三世沒有因此而讓步,相反,他繼續慢慢傾向聯盟,因為聯邦對聯盟的封鎖,已經重創了法國的紡織業。1862年,拿破崙三世私底下會見了聯盟的外交官員,令後者有了希望。[42]然而,他卻不敢在沒有英國支持的情況下,獨自承認聯盟。聯盟官員最終意識到外國不可能介入內戰。1863年,聯盟以英法使節勸吁其國民不要入伍為由,驅逐了英法使節。[43]
普魯士
編輯對拿破崙三世來說,更加危險的威脅迫在眉睫。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在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大勝奧地利之後,開始動搖。他年輕時加入過燒炭黨,之前又幫助過薩丁尼亞王國,所以,他不能在戰爭中和奧地利結盟,結果,普魯士成為了法國的最大威脅。他在戰爭爆發之前,向德國總理俾斯麥承諾會保持中立的原因是,他以為會有人調停戰爭,又或者是奧地利會勝出。[44]拿破崙三世也沒有藉機要求普魯士接受法國擴張領土。他只要求普魯士在戰後接受法國吞併比利時和盧森堡。法國一無所獲,普魯士卻不斷壯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拿破崙三世此時的健康狀況較差,因此無法作出決策。[45]
1867年,拿破崙三世企圖通過購買盧森堡來改正錯誤,普魯士隨即以武力威脅法國放棄計劃。盧森堡危機最終以法國簽署倫敦條約,放棄盧森堡主權結束。
普法戰爭
編輯外交戰略失誤,最終使拿破崙付出代價。1870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奧波德有意一取西班牙國王寶座。拿破崙三世不想腹背受敵,要求利奧波德打消念頭。威廉一世見局勢緊張,便公開表示,不再支持堂兄為王。拿破崙三世隨後要求霍亨索倫王朝首長威廉一世保證,不會有其他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登上西班牙王位,其無禮態度,令威廉一世驚訝。威廉一世在會見法國大使後,寫了一篇內容宛轉的電報,拒絕了拿破崙三世的要求。但是,俾斯麥為了激怒拿破崙三世,修改了電報的措辭,令法國輿論譁然,普法戰爭因此爆發。
拿破崙三世和法國將軍在開戰之時,都有大獲全勝的信心。拿破崙三世犯下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錯誤,那就是將組織混亂的軍隊的指揮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也沒有指揮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經驗,精神也經常出現問題。他不聽建議,結果,法軍在多場重要戰役中戰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普軍長驅直入。拿破崙三世不肯回到巴黎,也不肯交出兵權。1870年9月2日,他在色當會戰中被普軍俘虜。兩日後,拿破崙三世戰敗的消息傳到巴黎,9月4日共和主義者成立了國防政府,即後來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9月7日,在巴黎皇宮本來為出征的拿破崙三世攝政的歐仁妮皇后出逃英國,第二帝國覆亡。[46]
戰爭為法國帶來了災難,卻為德意志地區帶來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成立後,迅速取代了法國陸上強權的地位。
晚年
編輯被俘六個月後,拿破崙三世獲准和妻兒一起流亡到英國。他在奇斯爾赫斯特卡姆登宮渡過餘生。1873年1月9日,拿破崙三世在治療膀胱結石時逝世。他一直感到內疚、痛苦,備受困擾。拿破崙在彌留之際,對身邊的醫生說:「你當時在色當嗎?」[47]
拿破崙三世起初葬於當地的天主教教堂聖瑪麗。當他的獨子戰死後,歐仁妮決定要修建一座修道院。隱修士全部來自剛剛通過反神職人員法的法國。拿破崙三世的妻兒都葬於這個修道院。遊客參觀這個修院時,可以見到三人的棺木。2007年,法國政府準備將拿破崙三世的棺木運返法國,但計劃最終因為隱修士的反對,而未能實現。[48]1975年,皇家文藝學會在他位於倫敦聖詹姆士國王街的舊居,裝上了藍色牌匾。[49]
私人生活
編輯拿破崙三世一直都是一名花花公子,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主動出擊的通常是男人。我卻不然,我一般都是防禦那一方,而且經常投降。」[50]他的情婦為數不少。拿破崙三世的社交秘書在他在位期間,經常安排他喜歡的女子與他幽會。他的風流事令他無法集中注意力來處理國務,也損害了他與妻子的關係,甚至損害了他在歐洲其他王室當中的形象。[5]曾與拿破崙三世傳出緋聞的女子有:[51]
歐仁妮在親友的建議下,在婚前限制了拿破崙三世。[50]他婚後不久,就再度拈花惹草。[50]
拿破崙三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各種疾病,包括腎病、膀胱結石、慢性膀胱病、前列腺炎、關節炎、痛風和肥胖。
軼事
編輯影響
編輯改造巴黎,是拿破崙三世對後世的其中一個重要影響。這一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叛軍,利用巴黎狹小、古舊的街道,設置路障,挑戰政府,但這不是他改造巴黎的主要原因。他提出這一計劃,是為了現代化巴黎。拿破崙三世希望能通過以下措施,提升巴黎的衛生狀況和生活品質:建造一個現代化的污水處理系統,改善衛生;設計出一種新的住宅,以容納更多居民;在全市興建公園。他在全市興建了三個大型公園:布洛涅、文森、肖蒙山[56],以免基層市民在星期日,只能去酒館渡日。拿破崙三世拆除了大量建築,並且以寬敞的大道,代替蜿蜒的小巷。這個由奧斯曼男爵主持的計劃,最終使巴黎成為了一個由林蔭大道和綠地公園組成的城市。[57]
梅里美、杜克在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之下,修復了眾多在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的著名中古建築。當中包括:巴黎聖母院、聖彌額爾山、卡爾卡松、韋茲萊隱修院和羅克塔亞德城堡。
共和時期的法國人,大多只會記得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的獨裁作風,不會像今天的學者一樣,記得他在位期間,法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他流亡英國時,對當地的工業革命印象深刻,所以當政後,專注於發展國家經濟。拿破崙三世被認為是法國第一個將經濟放在頭位的管治者。
拿破崙三世熱衷於「改變世界政治地圖」,會為達到目標鋌而走險。他奉行的軍事冒險主義,不但給予了歐洲協調致命一擊,也促進了法國軍事武器改良。法國陸軍在1853年設計的一款革命性野戰火炮,別名就是皇帝之炮。並創立法國國立軍校——聖西爾軍校,為日後擴張法籣西殖民帝國於世界開疆闢土建立貢獻,比如中南半島和西非均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且也創立今仍世界聞名的法軍外籍兵團,駐防於世界各地近十軍營,為維持法國的全球影響力奠定基礎。
拿破崙三世的名聲遠不如他的伯父拿破崙一世那樣高。雨果將他描繪為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 - 「渺小的拿破崙」,和他的伯父 - 軍事、政治的天才「偉大的拿破崙」形成對比。馬克思也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當中諷刺拿破崙:「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拿破崙三世經常被認為是一個專制獨裁,卻沒有能力的領袖,在海外進行軍事冒險,最終為法國帶來災難。[58]
歷史學家強調,他關注基層人民。拿破崙三世的著作「消滅貧窮」在1848年的大選中,為他贏得了工人的支持[59]。他在位期間,致力於改善基層的工作環境,為此,他違反了正統的自由放任,運用國家資源和影響力來達到目的。除此之外,拿破崙還在1864年,不顧大商企的反對,賦予工人罷工權。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瑟伯恩認為,拿破崙三世是「第一個現代的布爾喬亞管治者」,將廣受支持的運動和中央集權的布爾喬亞管治結合為一體。[60]瑟伯恩還認為,這種管治模式,一旦遇到外部危機就會僵化,最終瓦解。[61]
著作
編輯他一生當中,曾寫下多部著作,包括拿破崙思想和一部有關愷撒的書籍,他在書中用愷撒比喻自己和伯父拿破崙一世。除此之外,他還寫過一系列文章,包括有關炮兵的軍事文章,有關電磁學的科學文章,有關蘇格蘭國王史都華的歷史文章和討論建造尼加拉瓜運河的可行性的學術文章。
祖先
編輯先祖 | ||||||||||||||||||||||||||||||||||||||||||||||||||||||||||||||||||||||||||||||||||||||||||||||||||||||||||||||||||||||||||||||||||||||||||||||||||||||||||||||||||||||||||||||||||||||||||||||||||||||||||||||||||||||||||||||||||||||||||||||||||||||||||||||||||||||||||||||||||||||||||||||||||||||||||||||||||||||||||||||||||||||||||||||||||
---|---|---|---|---|---|---|---|---|---|---|---|---|---|---|---|---|---|---|---|---|---|---|---|---|---|---|---|---|---|---|---|---|---|---|---|---|---|---|---|---|---|---|---|---|---|---|---|---|---|---|---|---|---|---|---|---|---|---|---|---|---|---|---|---|---|---|---|---|---|---|---|---|---|---|---|---|---|---|---|---|---|---|---|---|---|---|---|---|---|---|---|---|---|---|---|---|---|---|---|---|---|---|---|---|---|---|---|---|---|---|---|---|---|---|---|---|---|---|---|---|---|---|---|---|---|---|---|---|---|---|---|---|---|---|---|---|---|---|---|---|---|---|---|---|---|---|---|---|---|---|---|---|---|---|---|---|---|---|---|---|---|---|---|---|---|---|---|---|---|---|---|---|---|---|---|---|---|---|---|---|---|---|---|---|---|---|---|---|---|---|---|---|---|---|---|---|---|---|---|---|---|---|---|---|---|---|---|---|---|---|---|---|---|---|---|---|---|---|---|---|---|---|---|---|---|---|---|---|---|---|---|---|---|---|---|---|---|---|---|---|---|---|---|---|---|---|---|---|---|---|---|---|---|---|---|---|---|---|---|---|---|---|---|---|---|---|---|---|---|---|---|---|---|---|---|---|---|---|---|---|---|---|---|---|---|---|---|---|---|---|---|---|---|---|---|---|---|---|---|---|---|---|---|---|---|---|---|---|---|---|---|---|---|---|---|---|---|---|---|---|---|---|---|---|---|---|---|---|---|---|---|---|---|---|---|---|---|---|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John B. Wolf. France, 1814–1919 (1963). p 253.
- ^ Columbia Encyclopedia – "Napoleon II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ixth edition (200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Bresler, Fenton. Napoleon III: A Life. London: Harper Collins. 1999: 20. ISBN 0-00-255787-8.
- ^ Bresler & 1999. Louis the II was also known as the former general of the french military.,第37頁
- ^ 5.0 5.1 MFEM Bierman. Napoleon III and His Carnival Empire.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88, ISBN 978-0-312-01827-6. 1988.
- ^ Bresler 1999,第94–95頁
- ^ Poore, Benjamin P. The Rise and Fall of Louis Philippe, Ex-King of the French. London: W.D. Ticknor & Co. 1848.
- ^ Randell 1991,第73–74頁
- ^ Unknown. The Visit Deferred. The New York Times. 1 January 1855 [1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 ^ Mark Almond. The 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 Revolution: 500 Years of Struggle for Change. De Agostini. 1996: 96. ISBN 1-899883-73-8.
- ^ Frank H. Cheetham. Louis Napoleon and the genesis of the Second Empire: being a life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II to the time of his election to the presidency of the French Republic, with numerous illustrations reproduced from contemporary portraits, prints and lithographs. John Lane. 1909: 26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 ^ Randell 1991,第74頁
- ^ Roger Price. Napoléon III and the Second Empire. Psychology Press. 1997: 16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John Stevens Cabot Abbott. The history of Napoleon III., emperor of the French. 1873: 418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Ronald Aminzade. Ballots and Barricades: Class Formation and Republican Politics in France, 1830–187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99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John Andrew Frey. A Victor Hugo Encyclopedia. Greenwood. 1999: 20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 ^ Alain Plessi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econd Empire, 1852–1871 (1988)
- ^ Plessis 1989,第62–63頁
- ^ Robert Tombs. Nicolas Sarkozy and France, May 2007: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istory & Policy. May 2007 [27 Ma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 ^ Plessis 1989,第60–61頁
- ^ Abun-Nasr, Jamil M. A History of the Maghrib in the Islamic peri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64 [10 November 2010]. ISBN 0-521-3376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Jamil M. Abun-Nasr. A History of the Maghrib in the Islamic Period. Cambridge U.P. 1987: 264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Roger Price, The French Second Empire: an anatomy of political power (2001) p. 43
- ^ Desmond Gregory. No Ordinary General: Lt. General Sir Henry Bunbury (1778-1860) : the Best Soldier Historian. Fairleigh Dickinson U.P. 1999: 103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 ^ David Brown, "Palmerston and Anglo–French Relations, 1846–1865", Diplomacy & Statecraft (2006) 17#4 pp 675–692
- ^ Orlando Figes, The Crimean War: A History (2011) p. xxii
- ^ Markham 1975,第199頁
- ^ Taylor, Alan J. P.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of Europ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1954: 412. ISBN 0-19-881270-1.
- ^ Immortal Steven R. Ward, p.80.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Arthur J. Dommen, The Indochinese experience of the French and the Americans (2001) p. 4
- ^ Edgar Holt, The opium wars in China (1961) p 247
- ^ Ryōtarō Shiba, The last shogun: the life of Tokugawa Yoshinobu (1998) pp 169–72
- ^ Sharon B. Watkins, Alexis de Tocqueville and the Second Republic, 1848–1852 (2003) p 298
- ^ Sharon B. Watkins, Alexis de Tocqueville and the Second Republic, 1848–1852 (2003) pp 358–9
- ^ "Napoleon III" in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1911) vol. 10 p 699
- ^ Charles F. Delzell, The unification of Italy, 1859–1861: Cavour, Mazzini, or Garibaldi? (1965) pp 18–22
- ^ Anne Quartararo, Women teachers and popular educ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1995) p. 76
- ^ Jones, Howard. Crucible of Power: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to 1913. Lanham, Maryland: SR Books. 2002: 212. ISBN 0-8420-2916-8.
- ^ Philadelphia News Article reporting Mexican were outnumbered 2-to-1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5-11. The Bulletin: Philadelphia's Family Newspaper, "Cinco De Mayo: Join In The Celebration On The Fifth Of May", 7 May 2009. By Cheryl VanBuskirk. Retrieved 5 June 2009.
- ^ PBS Reports French Army Knew No Defeat for Almost 50 Yea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6 February 2009.
- ^ Maximilian and Carlota by Gene Smith, ISBN 978-0-245-52418-9, ISBN 978-0-245-52418-9
- ^ S. Sainlaude, France and the Southern Confederacy, Paris, L'Harmattan, 2011
- ^ Case and Warren F. Spenc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Civil War Diplomacy (1970)
- ^ Markham 1975,第203頁
- ^ Bertrand Taithe. Defeated Flesh: Medicine, Welfare, and Warfare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France.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29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James F. McMillan, Napoleon III (1991) pp 16–64
- ^ Napoleon III Quotes. Bartleby.com. [6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1).
- ^ French seeking emperor's corpse.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9 December 2007 [6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4).
- ^ NAPOLEON III (1808–1873). English Heritage. [2012-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 ^ 50.0 50.1 50.2 Betty Kelen. The Mistresses. Domestic Scandals of the 19th-Century Monarchs. Random Hours, New York (1966). 1966.
- ^ David Baguley. Napoleon III and His regime. An Extravaganz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8071-2624-0. 2000.
- ^ Wordpress.com.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 ^ Les enfants de Napoléon et Eléonore Vergeot. Société d'Histoire du Vésinet. [6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9日) (法語).
- ^ Markham 1975,第201頁
- ^ 《煙火撩人-香菸的歷史》(法)迪迪埃·努里松P75
- ^ 吳圳義 <法國史> P320
- ^ David H. Pinkney, "Napoleon III's Transformation of Paris: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1955) 27#2 pp 125-134 in JS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ephen E. Hanson. Post-Imperial Democracies: Ideology and Party Formation in Third Republic France, Weimar Germany, and Post-Soviet Russia. Cambridge UP. 2010: 90 [201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 ^ 吳圳義 <法國史> P309
- ^ Göran Therborn. What Does the Ruling Class Do When It Rules?. Verso. 2008 [1978]: 198. ISBN 978-1-84467-210-3.
- ^ Therborn, p. 201
前任 拿破崙二世 (名義上) |
拿破崙家族之主 | 繼任 拿破崙四世 (波拿巴家族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