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

中歐國家
(重定向自列支敦士登

47°07′00″N 9°33′00″E / 47.11667°N 9.55000°E / 47.11667; 9.55000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1][2]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德语
格言:Für Gott, Fürst und Vaterland(德文)
“为了天主,亲王和祖国”
国歌:Oben am jungen Rhein(德文)
在年轻的莱茵河上
列支敦士登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列支敦士登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首都瓦杜兹
47°08′28″N 9°31′16″E / 47.141°N 9.521°E / 47.141; 9.521
最大市镇沙恩
47°10′00″N 9°30′35″E / 47.16667°N 9.50972°E / 47.16667; 9.50972
官方语言德语
宗教
罗马天主教
政府单一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亲王
汉斯·亚当二世
• 摄政
阿洛伊斯
• 首相
丹尼尔·里施
立法机构议会
独立(亲王国
• 《普雷斯堡和约
1806年7月12日
• 脱离德意志邦联
1866年
面积
• 总计
160平方公里(第225位
• 水域率
2.7[3]%
人口
• 2020年估计
38,749[4]第217位
• 密度
237/平方公里(第57位
GDPPPP2013年估计
• 总计
$53亿[5][6]第149位
• 人均
$98,432[4][5][6]第1位
GDP(国际汇率)2010年估计
• 总计
$51.55亿[5][6]第147位
• 人均
$143,151[4][5][6]第2位
人类发展指数 0.935[7](2021年)
极高极高 · 第16位
货币瑞士法郎CHF
时区UTC+1CET
UTC+2CEST
行驶方位靠右
电话区号+423
ISO 3166码LI
互联网顶级域.li

列支敦士登公国(德语: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通称列支敦士登(德语:Liechtenstein发音:[ˈlɪçtn̩ʃtaɪn] ),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联合国区域集团定义为西欧国家),也是全球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乌兹别克斯坦)。夹在瑞士奥地利两国间[8]。同时该国也是唯一一个德语官方语言但与德国没有交界的国家。这个君主立宪制的山区小国,虽然土地狭小兼人口稀少,国民收入水准却极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60,000欧元,以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避税天堂与高生活水准而著称。

历史

编辑
 
俯瞰首都瓦杜兹和莱茵河谷的瓦都兹城堡,今日依然是列支敦士登亲王的官邸。

很久以前,列支敦士登的领土曾经是罗马帝国瑞提亚行省的一部分。多个世纪以来,由于这块领土地理上并不处于欧洲的战略要地,因此在欧洲历史上少有影响力。在现今这个王朝统治以前,这个地区曾是连续几位霍恩埃姆斯伯爵的封地[9]。列支敦士登人为阿勒曼尼人的后裔,是在约公元500年以后才到目前的地区定居。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的名字来源于列支敦士登王朝,而后者来自遥远的下奥地利地区的列支敦士登城堡。列支敦士登家族至少从1140年开始即拥有此城堡直到13世纪为止,之后从1807年起又重新拥有该城堡。历经多个世纪,列支敦士登王朝夺得了大片土地,主要在摩拉维亚下奥地利西里西亚施蒂利亚公国等地。虽然这些领土都是由其他地位更高贵的封建贵族通过采邑制分封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于哈布斯堡王朝,曾经有多位列支敦士登王子作为王室的亲密顾问服务于哈布斯堡王朝。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一块领地是直接属于其名下,因此列支敦士登王朝也就没有资格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议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因为列支敦士登家族极为热衷于在帝国政府中的权势地位,于是就想寻找一块直属的土地,即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外其他封建主在这块土地上都没有任何权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家族终于得以从霍恩埃姆斯伯爵手中购买了两块采邑施伦贝格庄园的贵族统治权(Schnellerberg,1699年)与瓦杜兹伯国的伯爵爵位(Vaduz,1712年)。施伦贝格瓦杜兹恰好满足其政治地位的需要——除了他们自己的伯爵主权及宗主皇帝之外不属于其他封建贵族。

于是在这项买卖正式生效之后,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在1719年1月23日宣布将施伦贝格瓦杜兹合并,提升地位为一个独立的小型亲王国Fürstentum),并以其最亲近的大臣安东·弗洛里安赐名为“列支敦士登”。因而在这一天列支敦士登才真正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主权成员国。为了证明之前对于列支敦士登的购买完全是出于政治地位的需要,列支敦士登亲王在之后的120多年中没有踏足一步这块属于他们的新亲王国。

作为拿破仑战争的结果之一,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他瓦解了帝国而这对列支敦士登产生了深远影响——帝国、法律及政治体系都瓦解了。国家不再对国境之外的任何封建贵族负有责任和义务。现代出版物则普遍(虽然不正确)地将这些事件赋予了列支敦士登的“主权”属性。实际上,当时列支敦士登亲王就和其他的宗主贵族一样仅仅对列支敦士登拥有宗主权。从1806年7月25日莱茵邦联成立直到1813年10月19日联邦解体为止,列支敦士登亲王都是他的“保护者”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仆臣。

之后不久列支敦士登在1815年举行的维也纳会议后恢复独立,加入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联(又译为日耳曼邦联,1815年6月20日-1866年8月24日,实际上由奥地利皇帝操控)。1868年德意志邦联瓦解,列支敦士登解散自己仅有的一支小型军队并且宣布该国将转为永久中立国,这中立地位让列支敦士登避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波及,一直持续到今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列支敦士登一直与奥地利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也在战时因这关系使得该国的经济元气大损,而转而寻求与瑞士成立关税货币同盟,1919年时更进一步将该国的对外关系(国防外交)完全委由瑞士代理,组成一个中立联盟[注 1]。与瑞士的这一联盟使列支敦士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免受德国的侵略。

1938年春,在奥地利被并入纳粹德国之后不久,84岁的弗朗茨一世退位,提名其31岁的堂侄孙弗朗茨·约瑟夫二世担任他的继任者。虽然弗朗茨一世声称他是因年老而退位,但是据信真正的原因是他不希望德国吞并列支敦士登发生在其在位期间。而他于1929年娶的妻子是一位富有的维也纳犹太女性,本地的列支敦士登纳粹当时已经将她列为反犹太人的“目标”。虽然列支敦士登没有正式的纳粹党,但是同情纳粹的运动在其全国联盟党内已经压抑了多年[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支敦士登在保持中立的同时也是少数几个不承认慕尼黑协定以及第三帝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欧洲国家之一,并且在二战中始终承认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为合法政府[12],其位于战区的家族财产被带到列支敦士登(以及伦敦)妥善保管。在战争快要结束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夺取了在其认为是德国领土的地区,而剥夺了列支敦士登王朝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世袭的全部土地及所有权,而直到1938年德奥合并之前列支敦士登亲王还一直居住在维也纳。列支敦士登被剥夺的主权(属于国际法庭中现代法律争议的部分)包括超过1600平方公里的农田及森林,以及许多其家族所拥有的城堡和宫殿[13]。列支敦士登亲王现在依然对这些土地提出主权要求,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归还所占领土[12]。也因此争议,列支敦士登公民在冷战期间被禁止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后,列支敦士登和它们之间依然互不承认。但最终列支敦士登分别于2009年7月13日和12月9日与捷克和斯洛伐克建立了外交关系。

 
列支敦士登小镇上的俄罗斯纪念碑。

列支敦士登在二战快要结束时,曾拒绝苏联的遣返要求而为大约500名俄罗斯解放军士兵(一支编入德意志国防军的俄罗斯投敌部队)提供政治庇护[12][14];为纪念这一事件在靠近奥地利边境的后施伦贝格Hinterschellenberg)树立了一块俄罗斯纪念碑,同时在该国的旅行地图上也有标明。当时作出给予政治庇护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列支敦士登自身仍很贫困,为这群难民提供生活所需十分困难,而苏联的声势正如日中天。最终,阿根廷同意这些避难者前往永久定居[14]。值得注意的是列支敦士登是唯一拒绝苏联要求遣返俄罗斯人的国家,并告知苏联政府只有那些想回家的俄罗斯人才会被遣返[15]。相比之下,等战胜国在奥地利执行了“严责行动”(Operation Keelhaul),将在战时曾经协助德国的苏联民众遣返母国,之后遣返对象甚至扩及为了逃离共产党掌政而离开苏联的东欧难民。被遣返的难民有极高比例是在古拉格的营区中被肃清[16]。 由于战后严峻的财政困境,列支敦士登王朝经常通过出售家族所拥有的艺术珍品来缓解,例如其中就包括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于1967年购得的达芬奇名画《吉内薇拉·班琪》(Ginevra de' Benci)。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因为其境内的低税率环境、永久中立地位与完美的居中地理位置,吸引许多欧洲企业成为避税天堂,列支敦士登变得逐渐繁荣。观光业(主要是冬季时往阿尔卑斯山区的滑雪人潮)与金融服务业的发达,支撑起该国绝大部分的经济收入。

列支敦士登亲王是世上第六富有的国家元首,据信其财产为40亿美元。今日列支敦士登人民过着世界顶级水准的生活。

1990年列支敦士登加入联合国。1991年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95年加入欧洲经济区世界贸易组织

地理

编辑
 
列支敦士登的卫星图像。
 
瓦杜兹市中心北面景观。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

列支敦士登坐落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莱因河谷,其西边是以莱茵河作为边界与瑞士相邻,东侧则是以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岭地带与奥地利为界。全国只有西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在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区大都属于山地。

列支敦士登唯一的天然湖是甘普里纳塞勒湖德语Gampriner Seele,是由于1927年水浸的莱茵河侵蚀造成的。

该国境内唯一的可耕地集中在莱因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曾经一度满是沼泽的此地区经过人工的抽干后变成农地,除了少数的农耕活动外,列国境内的农业还是以畜牧为主,主要农业区,是周围的莱茵河谷,种植玉米、马铃薯、大麦、小麦和蔬菜。首都瓦杜兹座落于一块可以俯视莱因河谷的高地上。

虽然是在阿尔卑斯山区,但由于有意大利半岛吹拂而来南风,列支敦士登仍属较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时其东部与南部山区的坡面则非常适合从事滑雪等山地活动。列支敦士登夏季气温在20℃-28℃之间,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5℃[17]。7月和8月雨量最多可达130-150毫米,而12月和1月降雨量最少为30-50毫米。

境南的雷蒂孔山坡度陡峭,境内最高峰为属于三姊妹山之一的格劳峰海拔2,499米,是列支敦士登与奥地利的分界。全国海拔最高的市镇是特里森贝格,在886米以上[18]。全国边境和瑞士接壤长41.2公里,对奥地利则是36.7公里。

政治

编辑
 
瓦杜兹的政府建筑。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且与欧洲其他仅具象征意义却没有政治实权的王室不同,列支敦士登的王族拥有相当程度的实际权力。该国的元首称为亲王Prince,德文里称为Fürst),现任元首汉斯-亚当二世是在1989年时由他逝世的父亲佛兰兹·约瑟夫二世手上继承国家的统治权,并已在2003年8月15日时对外宣布,他将在短期内退位,将国家大权转由他的儿子、王储亚洛伊Prince Alois)继承。2004年8月15日亚当二世正式任命王储阿洛伊斯王子为摄政,接管政府事务[17]

1862年时首度颁布宪法组成列支敦士登议会Diet,或德文里称为Landtag),今日的列支敦士登议会是由25个依照区域人口比例,由人民直选的代表所组成,并由多数党的领袖出任阁揆。除此之外国家的行政体系实际上是由一个五人内阁负责,阁员名单是由国会指定,交由元首批准后正式上任。

列支敦士登的王室有个特殊之处,由于当初此亲王国就是由奥地利的贵族为了能够拥有一块位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属地,而另行购买土地设立,长期以来该国的统治者就一直居于国外,如维也纳列支敦士登城市宫殿。直到1938年在其家族失去在捷克的领地(1919年)多年以后才搬到瓦杜兹[19]

现任元首汉斯-亚当二世是第一位居住在国境之内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在2003年3月14日举行的一场全民公投中,他以投票不通过他就要举家迁移到奥地利居住作为要胁,得到国内大部分人民的同意(通过比例64.3%)通过一项进一步扩张列支敦士登王权,同时也扩大人民直接民主权利,以及地方市镇自治权的法案。此法案授权赋予亲王必要时得以解散议会,以及拥有国家人事与法案最后通过的否决权,但此法案也授权赋予人民拥有通过全民公投否决议会法案、解散议会、对亲王提出不信任案,甚至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权利,同时此法案授权赋予组成列支敦士登的十一个市镇,当地居民拥有通过公投行使自决权脱离列支敦士登的权利,因此相对于大部分的君主立宪国家,列支敦士登是非常少见的特例。

行政区划

编辑
 
列支敦士登行政区划图

列支敦士登境内拥有11个市镇(复数:Gemeinden,单数:Gemeinde),其中大部分的市镇其实都只是包含了一个单独的城镇而已。

  • 瓦杜兹Vaduz)- 瓦杜兹位在全国正中央,依傍莱因河河岸,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和主要人口中心。瓦杜兹是列支敦士登亲王的故乡。
  • 沙恩Schaan)- 境内人口最多的一市镇,紧靠首都北方。
  • 巴尔策斯Balzers)- 位在国土最南端的一市镇。
  • 特里森Triesen
  • 埃申Eschen
  • 毛伦Mauren
  • 特里森贝格Triesenberg
  • 鲁格尔Ruggell)- 位在国土最北端。
  • 甘普林Gamprin
  • 施伦贝格Schellenberg)- 北部市镇之一,名称承自当初组成列支敦士登的两个封邑之一。
  • 普兰肯Planken)- 北部市镇,也是境内最小的一个市镇。

经济

编辑
 
谷物例如黑麦是该国最多种植的农作物。
 
纺织业作为该国最发达的行业之一为国家带来收入
 
科塔计算器(Curta calculator)

虽然列支敦士登是个小国寡民、缺乏天然资源的国家,但是该国经济在二次大战之后急起直追,列支敦士登也从一个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国,发展成为全世界最高度产业化的富有国家之一,并且成为世界上人均公司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该国平均每人50,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毛总值名列全世界第一,这种均富的状态也间接造就了该国极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犯罪率

今日列支敦士登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只有不到2%的劳动力致力于农业生产。该国境内主要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大麦小麦蔬菜葡萄,这些农地占据了38%的国土面积。家畜主要在夏季时以放牧方式蓄养于阿尔卑斯山区的高山草原上。

列支敦士登主要的制造业包括机械、纺织、制药、食品产品、金属制品、精密仪器、家具、假牙和陶瓷,国家许多收入来自于银行业、旅游业、邮票的销售,以及在这里设立总部的国际化公司——这些公司之所以在列国境内注册,主要是着眼于这里的低税收环境。国民以其金融服务部门和可以与周边大国的城市相媲美的生活水平而自豪。除了需要密集技术投资(目前该国每年约有5%的收入,是投资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轻工业之外(包括纺织陶瓷与精密电子),近年来该国政府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政策也被证实非常正确,在列支敦士登有四成的工作职位属于金融服务行业,其中不乏长期居住于该国境内,以及由瑞士或奥地利跨越国境通勤的外国人。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瑞士的盟国,列支敦士登也自然承袭瑞士国际洗钱运动中心的地位。1924年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之间签订有双边共同货币与关税条约。根据条约,除了货物能在两国之间的国界自由流通外,瑞士法郎也成为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货币。但是除了上述几个事项之外,并没有条约规定列支敦士登在其他重要的政治、经济或政府决策上必须事先获得瑞士的同意,这也使得列支敦士登直到今日仍能在经济上保有独立性。1993年时瑞士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由于列支敦士登在外交事务方面早已委任瑞士代执行,本身并无单独与他国签订协约的能力,该国连带地也成为西欧国家里面少数仍流通非欧元货币的国家。

由于国土狭小,列支敦士登通过进口能源来满足其90%的能源需求以及所有的消费品,其工业用的原材料也极度依赖于进口。但是其强劲的工业使得出口反超进口,依据2001年的数据,进口额为9.06亿美元而出口额为18.18亿美元。

列支敦士登最为出名的国际品牌是喜利得Hilti),它还是科塔计算器(Curta calculator)的故乡。

1995年5月,列支敦士登成为欧洲经济区——一个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和欧盟之间作为桥梁的组织的成员国。政府正在试图将其经济政策与一体化欧洲的其他国家相协调。虽然2002年以来列支敦士登的失业率成倍增长,但比起周遭国家其失业率仍算较低,在2004年第三季时,其失业率仅为2.2%。

相对于周遭欧洲国家的重税主义,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大陆上少见的低税率国家,其营业税最高只有18%的水准,税则简单明了,而成为许多邻国企业为了降低税赋支出而注目的避税天堂。目前约有73,700家公司在该国注册,其中有许多是外国企业的挂名或人头公司,这些所谓的境外贸易带来的收入约占列支敦士登国家收入的30%以上。传统上,列支敦士登的银行系统是采用与瑞士相同的客户隐私政策,但此特性也使得该国的金融系统成为跨国非法商业活动的最爱,为利用匿名账户洗钱提供了方便。为了避免这类非法行为成为国家经济的负担,2000年时通过的一项新经济政策紧缩了金融方面的自由度,责令银行机构不能提供匿名账户一类的服务。汉斯·亚当二世最近声言列支敦士登将开始强硬的措施打击任何洗钱活动,并与国际社会合作以提升列支敦士登作为合法金融中心的形象。但是最新的情况表明,列支敦士登是现在少数几个对能给其带来丰富利润的国际洗钱运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国家之一。

税收

编辑

列支敦士登政府对个人和商业所得及财产(财富)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1.2%,在与社区(communes)征收的额外所得税合并之后,总共所得税率为17.82%[20]。此外还有全国每个雇员都要缴纳的4.3%所得税用于全国社会保险计划,如果是自雇人员则这项税率最高可达11%,因此最终缴纳的所得税最高可达29%。雇员所得税缴交是有其雇主每月直接代扣。

商业所得税率最高介于18-20%之间[21]

遗产税
数额(瑞士法郎) 税率
第一个200,000 1%
接下来的400,000 2%
接下来的600,000 3%
接下来的800,000 4%
剩余超过2百万的部分 5%

财富基本税率是0.06%,合并之后总共为0.89%。

列支敦士登的遗产与赠与税依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关系及遗产的继承数量而不同。如果是配偶及子女之间其税率范围在0.5%和0.75%之间,如果是非亲属关系的受赠人则在18%至27%之间。遗产税则是累进税率(参看右表)。如果遗产是传给配偶、子女或父母则税率减半[22]

2008年列支敦士登税收丑闻是发生在许多国家的一系列调查事件,这些国家怀疑某些国民可能利用位于列支敦士登的银行与信托机构逃避缴税义务,这起丑闻最先是因发生在德国的逃税调查事件而开始爆发的[23]。这一事件也被看作其他国家对列支敦士登试图施加压力,因为该国和安道尔摩纳哥一起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7年认定为不合作的避税天堂[24]

人口

编辑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地区总人口第四少的国家,排在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之后。在境内约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国国籍,主要是德国、奥地利,还有瑞士。本国人口的种族分布非常单纯,有86%是属于日耳曼民族分支的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土耳其人则是余下少数民族里面较具有指标意义的大宗。 语言上,虽然德语是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语言,但大部分的居民却都是使用属于德语方言之一的阿勒曼尼语,其他日耳曼语或斯拉夫语或匈牙利语承认为正式少数民族语言。

 
列支敦士登特里森贝格的圣约瑟教区教堂

列支敦士登主要信仰基督教,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其中大部分列支敦士登人主要是罗马天主教(78.4%),还包括少部分的新教徒(8.3%),其余的则包括伊斯兰教徒(4.8%),东正教(1.1%),犹太教(0.1%),其他教派者(0.4%)及无正式宗教信仰者(2.8%),此外还有4.1%的居民当局没有给出他们的宗教信仰[25]。列支敦士登的穆斯林社区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外来移民的涌入快速成长,主要是来自土耳其和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波黑),这些移民大多是从其他西欧国家再次移居而来。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该国穆斯林人口从1990年的689人增长至2000年的1593人,而汉斯-亚当二世表示他自己倾向于在该国修建穆斯林公墓[25]

列支敦士登在1997年前都是属于瑞士的库尔(Chur教区[26],直到1997年12月2日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批准成立直属教宗的瓦杜兹教区管理列支敦士登[27][28]。列支敦士登的宪法还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同时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信仰歧视[25]。各宗教团体依据2000年调查统计得出的比例从政府得到资金补助,例如在2007年政府拨款30万瑞士法郎给天主教会,而自2006年开始穆斯林社区则获得政府每年拨款25000瑞士法郎[25]

列支敦士登的1921年宪法规定天主教为国教[29]。但近年来天主教在该国的地位有所变化,在2007年6月21日首相Otmar Hasler告知国会一份关于政府和宗教社区之间建立新关系的临时宪法修正案正被起草中,这就使得当局必须就政教分离的问题与天主教会进行国家级层面的对话,而汉斯-亚当二世及王储阿洛伊斯王子均公开表示认同政教分离[25]。 但是该国天主教社区反对这项改变关系的建议[29],当地的新教团体则表示欢迎该法案[30]。2008年6月列支敦士登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宣布新的教会-国家法改革项目将从6月11日启动预计在同年11月14日结束[31]

列支敦士登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68年(男性为76.1岁,女性为83.28岁)。根据最近的预计表明婴儿死亡率千分之4.64。教育在该国非常普及,十岁以上的人口里面识字率是100 %[32]。由经合组织运作的国际中学生能力评估项目将列支敦士登的教育列为世界上第十名,远高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33]

军事

编辑

列支敦士登奉行中立政策,由于运作成本太高因此在1868年解除武装后就没有再恢复过军备,现在是世上少数完全没有军队的国家之一(详见没有军队的国家一览)。一种流传的说法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描述曾经声称,列支敦士登的防务由瑞士负责[32],但事实上瑞士与列支敦士登之间并没有签订军事防务条约。而根据列支敦士登官方网站上关于两国双边关系的描述中也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的防务条约[注 2]。《世界概况》现也已更改[32]

教育

编辑
 
列支敦士登教育体制。

列支敦士登拥有非常高的平均教育水准,以德语为官方语言,教育事务主要由中央之教育局(Schulamt)所主导。该国在2003年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亦即学生基础能力国际研究计划)中,在数学、阅读能力以及自然科学等项目上得到第五名的优秀评比。

在列支敦士登的学童年满七岁时应实践义务教育前往小学就读,为期五年,小学期间没有分数评比的制度,学年结束即立即晋级。外语教育方面,基本上可以分为第一与第二级教育两阶段。其中第一年以学习德文的阅读与书写为主,第二年则是法文,但大部分以德语上课,第三年使以英文上课。至于在二级教育阶段中,除了英、法语之外,另有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其他欧洲国家语言的学习课程。初等教育结束时,学童可依学校的建议前往高中(Oberschule)、文理中学或是专科中学就学;若家长不同意校方的决定,学童可以考试的方式选择想就读的学校。其教育制度大致遵循德国或瑞士系统,一样拥有文理中学Gymnasium,也就是大学预科中学)与专科中学Realschule)两种不同取向的中学。若论及中等教育三大教育机构的特征,高中特别是为未来职业训练所设,提供许多选、必修之课程,假如想顺利晋级,须在德语、数学、生物/物理、历史/政治学以及地理之科目上达到一定的标准。专科学校晋级的标准则是德语及数学需具备良好之能力,学生学习的范畴相较之下较高中来的广(如需学两种外语)也较讲究。高中与专科学校毕业后可在第十学年加强职前训练以在未来职场上增加竞争力。文理中学有两种类型:类型B即由小学接续而来,课程重心在于语言(德语、拉丁语、英语及法语)与自然科学。类型E则是接续专科中学八年级,学习科目重心为经济、法律与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毕业前须接受毕业考(Maturarität),凭此可作为在瑞士、奥地利就读大学的依据。

至于职业训练的层面,不只是两元制度抑或是职业全日学校,想进行职业训练只有企业培训一途。全日(Vollzeit)或非全日(Teilzeit)之职校可前往国外就读,而为因应有特殊学生的需求也有专门设立工场(Beschützende Werkstatt)。此外,若职训结业者有意于专业大学深造也可参加为期三年的专业大学入学考之准备课程。

高等教育面向,该国境内没有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et),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转往邻近的奥地利、瑞士与德国就读大学,或直接转赴海外求学。但是境内主要还是有三种高等教育的选择,即列支敦士登专业工程大学(die Liechtensteinische Ingenieurschule-Fachhochschule,LIS)、法政社经教学研究学院(Lichtenstein-Institut,LI)以及可取得博硕士学位之国际哲学学院(die Internationale Akademie für Philosophie,IAP)。此外,列支敦士登所提供之成人教育则是涵盖一般与专业的课程。

学程分布

编辑
年龄 学校
5至6岁 学前教育(Vorschule
7至11岁 第一阶段(Primarstufe
12至15岁 第二阶段(Sekundarstufe1
15至19岁 进修学校(Weiterfuehrende Schule
19岁以上 大学(Studium

1第二阶段毕业后即完成义务教育

学制

编辑
年龄 基本水平 平均水平 高水平
5至6岁
学前教育
Vorschule
幼稚园1
时间:2年
7至11岁
第一阶段
Primarstufe
第一阶段的学校
时间:5年
12至15岁
第二阶段
Sekundarstufe
高中
(Oberschule)
时间:4年
实科中学
(Realschule)
时间:4年
文理中学初中阶段
(Gymnasium Unterstufe)**
时间:3年
16至19岁
进修学校
weiterfuehrende Schule
实习
Anlehre
职业训练-学徒
Lehre,需至国外的学校进行)
职业训练-职校中学习
Lehre mit BMS,需至国外)
职业学校
Fachschulen,需至国外)
文理中学高中阶段
(Fachschulen)**

1幼稚园教育对于以德语为母语的儿童采非强迫性的自愿就读性质,但如果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者,则硬性规定须就学满两年。

宗教教育

编辑

在文理中学的高中阶段(Oberstufe des Gymnasiuns),实科中学(Realschule),与高中(Oberschule)这三种学程中包含了三类宗教课程:

  • 天主教课程
  • 基督教课程
  • 宗教与文化

进修与研究

编辑

虽然大部分的列支敦士登学生都是在国外完成学业,但在该国境内还是有一些进阶的高等教育学校可以就读,其种类包括了列支敦士登文理高中(Liechtensteinisches Gymnasium)、职业训练学校(die Berufsmittelschule,主要是提供给学徒结业后再就读的学校),以及其他的高等教育学校(Hochschule)。不过,列支敦士登境内并无大学Universität)等级的学校存在,有志就读大学的该国学生都需以留学国外的方式完成学业。

由于在列支敦士登国内并无提供相关的进修课程,若以学徒的身份学习完成后想继续进修,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前往瑞士的圣加仑州Kanton St. Gallen)完成学业。

学习 具职校毕业身份之学徒 文理中学
学徒
3至4年
职校-具职校毕业身份之学徒
3至4年
文理高中
4年
高级职校(Höhere Fachschule,HF1 大专(Fachhochschule,FH1
3-4年
大学/师范学校(Seminare1,2
约4年

1大部分毕业于瑞士 2有志从事教师职业者

通讯与传播

编辑

列支敦士登通讯与广播系统皆是与瑞士共用。在1999年之前该国的电信系统被视为与瑞士国内同等,使用075字头的区域号码,但在之后独立改用+423的国际电话区域码。

列支敦士登有两份日报分别是Zeitungen[35]Volksblatt[36]及一份周报The Liechtensteiner Woche,此外还有两份期刊Liechtensteiner AnzeigereLiechtensteiner Wochenzeitung。列支敦士登只有一个无线电台Radio Liechtenstein[37]和一座电视台XML Television。另外有三家出版社L-PressMediateamPressburo Vaduz[38]

交通

编辑
 
瓦杜兹的公共汽车
 
列支敦士登的汽车牌照
铁路

穿越列支敦士登境内9.5公里长的铁路连接着奥地利和瑞士。这段国家铁路是由奥地利联邦铁道管理,是属于奥地利费尔德基希瑞士布克斯线路之间的一部分。在列支敦士登境内有四个火车站分别是沙恩-瓦杜兹车站福斯特希尔蒂车站德语Forst Hilti嫩德尔恩德语Nendeln沙恩瓦尔德德语Schaanwald费尔德基希布克斯之间的列车服务不定时会在此停留。而欧洲城市列车(EuroCity)和其他长途国际列车也会使用这条线路但不会在列支敦士登停留。

公路

列支敦士登境内有250公里铺建的道路。

公共汽车

列支敦士登公共汽车系统[39]隶属于瑞士邮政巴士系统,但保持独立运作,并分别在布克斯、萨尔甘斯以及费尔德基希与瑞士巴士系统连接。

自行车

列支敦士登境内有90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

航空

列支敦士登境内没有机场,离此最近的机场是苏黎世机场,旅客利用此机场进出列支敦士登。在列支敦士登的巴尔策斯有一座小型直升机场[40][41]可提供直升机包机服务。

文化

编辑
 
列支敦士登美术馆的外形十分独特而醒目

由于国家很小,来自其他国家的外部影响对列支敦士登造成很大影响。列支敦士登是个太过迷你的国家,以致于无法在境内产生出自有的文化特色,最著名的古迹是瓦杜兹城堡,而博物馆里面展示的,则是富有的王族长久以来所收集到的皇家收藏。各类艺文活动在此地也非常兴盛。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的历史协会,在保存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方面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

列支敦士登国家艺术博物馆位于瓦杜兹市中心,外形为黑色立方体十分醒目,该馆收藏瓦杜兹境内和世界现代及当代艺术品,以及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的艺术品[17]

饮食

编辑

体育

编辑
 
列支敦士登Eschen-Mauren体育场的新看台
 
身着列支敦士登USV Eschen-Mauren队衣的中场球员兼队长Ronny Buechel(左)

由于本国无联赛,列支敦士登足球队参与的是瑞士足球联盟的比赛。列支敦士登杯赛产生一支队伍的名额能够参加欧足联欧洲联赛;参加瑞士足球超级联赛(瑞士足球第一级别)比赛的瓦杜兹队FC Vaduz),是杯赛中最成功的俱乐部队之一,曾在1996年的欧洲优胜者杯上拿下该队最成功的战绩,当时他们以1–1和4–2的比分击败拉脱维亚里加大学足球俱乐部FC Universitate Riga),接下来一场奖金很高的比赛对手是巴黎圣日耳曼足球队,结果他们以0–4及0–3败北。

作为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地区的国家,列支敦士登较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冬季运动项目是高山滑雪downhill skiing):该国的唯一滑雪场所是马尔本Malbun[42]汉妮·文策尔Hanni Wenzel)曾在1980年于美国普莱西德湖村举行的冬季奥运中一人就摘得两金一银,她个人也是1976年冬季奥运会的高山滑雪女子回转铜牌得主。而她的弟弟安德烈亚斯·文策尔Andreas Wenzel)则在1980年冬季奥运上夺得男子大回转银牌,之后又在1984年冬季奥运会上夺得该项目铜牌,而凭借文策尔斯姐弟的两金两银,在1980年冬季奥运会上,列支敦士登超过挪威、德国、意大利等传统强国,进入奖牌榜前六名[43]。在韩国平昌举行的2018年冬季奥运会上,高山滑雪运动员蒂娜·维拉瑟在女子超级大回转赛中夺得铜牌。成为自1988年冬季奥运会以来列支敦士登第一位的冬奥会奖牌得主。列支敦士登总共夺得10枚奖牌(都是高山滑雪项目),使得该国成为世上“人均”获得最多奥运奖牌的国家。该国也是奥运史上(包括冬奥会和夏奥会)曾拥有获奖纪录的国家中面积最小者。其他著名的列支敦士登滑雪运动员包括Marco BüchelWilli FrommeltPaul FrommeltUrsula Konzett

旅游

编辑

2003年6月,列支敦士登国家旅游局为了刺激该国的旅游业,决定将该国出租给商业或其他机构以用来举办展览、婚礼或其他类似活动。这些机构将被允许前往瓦杜兹,并会被招待团队建设/旅游活动和其他项目,包括品酒、雪橇滑雪和前往该国的一个皇家城堡。每人最低消费375美元,但不得少于450人,因此最低消费是接近170,000美元。汉斯·亚当二世利用了这个租借计划,威胁说如果他没有得到权力就会把列支敦士登卖给比尔盖茨。他后来获得了想要的权力,但之后就声称之前的声明是开玩笑[44]

Karl Schwarzler与列支敦士登一起因此独一无二的商业想法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2003年经济学奖[45]

假日

编辑

每年的8月15日是列支敦士登的全国假日,一方面因为这一天是天主教的圣母升天节,另一方面前亲王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出生在8月16日。这两个节日在1941年被合并成一个节日,从此之后就成为了国家假日,这个节日即使在弗朗茨·约瑟夫二世过世后也依然保留。

注释

编辑
  1. ^ 1919年两国间条约规定:在列支敦士登没有派遣外交使节的国家,瑞士使领馆则是公国的利益代表[10]
  2. ^ 甚至曾有维基人向在华盛顿的瑞士及列支敦士登大使馆求证,双方都否认瑞士对列支敦士登具有防务责任(参见Talk:Liechtenstein/Defense Responsibility Emails英语Talk:Liechtenstein/Defense Responsibility Emails[34]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列支敦士登公国. 瑞士国家旅游局. [2023-01-13]. 
  2. ^ 列支敦斯登侯國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3-08-18] (中文(台湾)). [失效链接]
  3. ^ Raum, Umwelt und Energ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desverwaltung Liechtenstein. Accessed on 2 October 2011.
  4. ^ 4.0 4.1 4.2 Amt für Statistik, Landesverwaltung Liechtenstein. Llv.li. [11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5. ^ 5.0 5.1 5.2 5.3 Key Figures for Liechtenste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desverwaltung Liechtenstein. Accessed on 1 July 2012.
  6. ^ 6.0 6.1 6.2 6.3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Bank. Accessed on 1 July 2012. Note: "PPP conversion factor, GDP (LCU per international $)" and "Official exchange rate (LCU per US$, period average)" for Switzerland were used.
  7.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1/2022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8 September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08) (英语). 
  8. ^ IGU reg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entral Europe. GeoJournal. 1992, 28 (4). ISSN 0343-2521. S2CID 189889904. doi:10.1007/BF00273120. 
  9. ^ 中歐之旅:列支敦士登.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7) (中文(繁体)). 
  10. ^ Olivier Pauchard. 瑞士-列支敦士登:你中有我300年. swissinfo.ch. 2019-01-24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11. ^ ([//web.archive.org/web/20130721035152/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759431,0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azi Pressure? -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38年4月11日。
  12. ^ 12.0 12.1 12.2 Ladislav Kahoun. Liechtenstein Prince Hans Adam II: I want my property back. Britské listy. 2004-02-26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英语). 
  13. ^ 世界遗产-中欧篇-捷克 捷克:列德里斯--瓦尔提斯文化景点. 葡萄酒旅游网. [200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9) (中文(简体)). 
  14. ^ 14.0 14.1 苏联伪军部队寻求避难 列支敦士登亲王拒绝遣返. 中国永州新闻网(永州网). [200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30) (中文(简体)). 
  15. ^ Tolstoy, Nikolai. The secret betrayal. New York: Scribner. 1978. ISBN 978-0-684-15635-4. 
  16. ^ “掘坟”式的调查性报道——“哥萨克”案研究. [英]雨果·德·伯格. [2008-07-28]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
  17. ^ 17.0 17.1 17.2 列支敦士登中文宣传页 (PDF). 列支敦士登国家旅游局. [2008-07-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22) (中文(简体)). 
  18. ^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07/2008,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 Amt für Volkswirtschaft, Abteilung Statistik, Vaduz; s. 19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Bob Hilkens. Liechtenstein Prince Hans Adam II: I want my property back [en:LIECHTENSTEIN]. STATES AND REGENTS OF THE WORLD.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1-19) (英语). It was only in 1938, some years after they had lost their major other possessions in the Czech lands(in 1919),that they moved to Vaduz in Liechtenstein. 
  20. ^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21. ^ CIA World Factbook. [200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0). 
  22. ^ 列支敦士登个人税率.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23. ^ Skandal gigantischen Ausmaßes. 南德意志报. 2008-02-15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3) (德语). 
  24. ^ Esterl, Mike; Simpson, Glenn R.; Crawford, David. Stolen Data Spur Tax Probes. 华尔街日报 (Google Groups). 2008-02-19 [200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英语).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007年国际宗教自由度报告 列支敦士登. 美国国务院.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0) (英语). 
  26. ^ 教区1997年表.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英语). 
  27. ^ 瓦杜兹教区.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英语). 
  28. ^ 瓦杜兹教区官方网站(德语).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29. ^ 29.0 29.1 普世教會 第3109期. 公教报.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中文(繁体)). 
  30. ^ 普世教會 第3330期. 公教报.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中文(繁体)). 
  31. ^ The Government presents a reform project for new Church-State law.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门户网站.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4) (英语). 
  32. ^ 32.0 32.1 32.2 世界概况 (lin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2006年PISA项目排名范围 (PDF).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12-29). 
  34. ^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Zeitungen日报网站.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36. ^ Volksblatt日报网站.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37. ^ Liechtenstein电台网站.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38. ^ LIECHTENSTEIN Press, Media, TV, Radio, Newspapers.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英语). 
  39. ^ 列支敦斯登公交系统网站.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40. ^ Heliport Balzers FL LSXB.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41. ^ Heliports - Balzers LSXB - Heli-Website von Matthias Vogt.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8). 
  42. ^ 玛埠山(感受一脚踩三国奥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1) (中文(简体)). 
  43. ^ 兄弟齐上阵情侣皆摘金 冬奥会赛场甜蜜裙带风. 新浪体育.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中文(简体)). 
  44. ^ QI Vodcast - Series 5 Episode 5 - Europe. BBC, hosted on YouTube. 2008-03-31 [200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45. ^ Improbable Research - Winners of the Ig Nobel Peace Prize. [200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媒体的列支敦士登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