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

(重定向自念處經

巴利圣典

    律藏    
   
                   
经分别 犍度 附随
               
   
    经藏    
   
                                
长部 中部 相应部
                     
   
   
                           
增支部 小部
                           
   
    论藏    
   
                             
法集
分别
界论
人施
设论
论事 双论 发趣论
                       
   
         
 

大念处经》(巴利语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是巴利三藏长部》第22篇经,又收录于《中部》第10篇,名为《念处经》(巴:Satipaṭṭhāna Sutta),在上座部佛教中作为当代毘婆舍那禅修的基础极受重视。

在汉译佛典中,对应于说一切有部的《中阿含经》第98篇的《念处经》( 梵语:Smṛtyupasthāna Sūtra स्म्र्युपस्थान सूत्र)以及大众部末派或不明部派的《增壹阿含经》壹入道品的第1经。此外,在《持世经·四念处品》[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念处品》[2]、《涅槃经·圣行品》[3]、《宝云经》卷第四[4]大乘佛经中,亦有讲述四念处的经文。

释名

编辑

大念处经,巴利语Mahāsatipaṭṭhāna 由Mahā-sati-paṭṭhāna 三词合成,Mahā 是形容词,大或多。sati 念、记忆、深切注意。paṭṭhāna,出发或建立。[5]。念处是念之出发点,念之基础,或念之现起,念之建立。

内容

编辑

佛陀俱卢国的剑磨瑟昙(巴:Kammasadhamma;梵:Karmasadharma)城时,教导比丘等四众弟子,度忧愁、灭苦恼,获得正道的方法,就是修行四念处

佛陀在经中对四念处的义理和修行做了详细解释。于“身念处”说明了入出息,威仪(行住坐卧),正知英语sampajañña[6]不净三十二身份),四界分别墓地。于“受念处”解释苦、乐、不苦不乐,三种,于“心念处”说明了观察心的八对十六种现象,包括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集散、广不广大、更不更上、定不定、解脱不解脱。于“法念处”又说明就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圣谛,如观察。最后以勉励弟子精勤修行,得证解脱作结[7][8]

本经以修习四念处为纲领,由如实观察身、受、心、法,把握“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之相,对治众生净、乐、常、我之四颠倒想,修得观,知见苦、无常、无我之三法印,于世间一切事物无所执取,诸断尽,达于涅槃之境[9]

比较

编辑
长部(南传上座部)
大念处经
中阿含经(说一切有部)
念处经
增一阿含经(大众部末派)
壹入道品一经
大般若经(大乘佛教)
第二会
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
声闻地
说法
地点
俱卢国剑磨瑟昙 俱卢国剑磨瑟昙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王舍城鹫峯山 N/A
身念处 出入息念‧行住坐卧‧不净‧正知‧四界分别‧墓地 行住坐卧‧正知‧善法念‧以心治心‧出入息念‧四禅喻‧光明想‧观相‧不净‧六界分别‧墓地 [10] 不净‧四界分别‧诸孔漏出不净‧墓地 行住坐卧‧正知‧出入息念‧四界分别‧不净‧墓地 三十五种身相
受念处 九种受 [11] 廿一种受 [12] 十二种受 [13] N/A 廿一种受 [14]或九种受
心念处 八对十六心 [15] 十对二十心 [16] 十二对廿四心 [17] N/A 十对二十心 [18]
法念处 五盖‧五取蕴‧六内外处‧七觉支‧四圣谛 六内处‧五盖‧七觉支 七觉支‧四禅 N/A 二十种法 / 五盖‧六内处‧七觉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对应《持人菩萨经·三十七品》
  2. ^ 该品又题作广乘品,对应《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念住等品》卷第四百一十四、《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善现品》卷第四百八十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辩大乘品》卷第五十二、五十三
  3. ^ 小南海石窟中窟外壁經文與偈贊.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4. ^ 从“云何观身念处”至“亦教他人,同己所观” ,对应《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三、《宝雨经》卷第七、《大乘宝云经·安乐行品》卷第五
  5. ^ 《巴汉词典》Mahāñāṇo Bhikkhu编著
  6. ^ oxfordreference. saṃprajanya. ( P. sampajañña; T. shes bzhin; C. zhengzhi; J. shōchi; K. chŏngji 正知)..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7. ^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正如所说的:‘诸比丘,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乃因此而说。”
  8. ^ 南傳長部經典 第2卷.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9. ^ W05n0048_001 大念處經 第1卷. [202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10. ^ 关则富. 《念身經》略考. 台湾宗教研究. 2007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11. ^ 乐、苦、不苦不乐(受、食、无食)
  12. ^ 乐、苦、不苦不乐(受、身、心、食、无食、欲觉、无欲觉)
  13. ^ 乐、苦、不苦不乐(受、食、无食、不得受)
  14. ^ 乐、苦、不苦不乐(受、身受、心受、爱味受、无爱味受、依耽嗜受、依出离受)
  15. ^ 有贪、离贪、有瞋、离瞋、有痴、离痴、昏昧、散乱、广大、不广大、有上、无上、定、无定、已解脱、未解脱
  16. ^ 有欲、无欲、有恚、无恚、有痴、离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不解脱、有解脱
  17. ^ 爱欲、无爱欲、有瞋恚、无瞋恚、有愚痴、无愚痴、有爱念、无爱念、有受入、无受入、有乱念、无乱、有散落、无散落、有普遍、无普遍、有大、无大、有无量、无无量、有三昧、无三昧、未解脱、已解脱
  18. ^ 贪,离贪,有瞋,离瞋,有痴,离痴,略,散,下,举,掉,不掉,寂静,不寂静,定,不定,善修,不善修,善解脱,不善解脱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