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庄日治时期存在于大正九年(1920年)~昭和十六年(1941年)间的行政区,隶属新竹州新竹郡。今属新竹市香山区、同市东区青草湖北区牛埔

香山天后宫

地名由来

编辑

香山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 昔日汉人至此开发,因其地为原住民(番)盘据之山,命名为番山。后因其名不雅,因「番」与「香」两字相像之故,改称香山[参1]:578

历史

编辑

史前时期

编辑

青草湖遗址

编辑

青草湖遗址位于青草湖附近、灵隐寺后方,1954年由郭辉发现。遗址所在处为客雅溪畔的平缓坡地,海拔50~60米,因青草湖开辟为风景区,原先地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出土遗物主要为石锄等打制石器与其碎片,属于新石器时代[参2]:355

御史崎遗址

编辑

御史崎遗址位于香山庄青草湖新竹街客雅交界处,客雅溪畔的河阶台地上,1963年由盛清沂发现。遗址所在处南、西、北三侧为曲流包围,地形平缓,海拔50米,因周围住户增加,已改变原有地貌。主要出土遗物为打制石锄,属于新石器时代[参2]:356

香山南港遗址

编辑

香山南港遗址位于盐水港盐水港溪口南岸,范围由海岸线至西侧约250米,1963年由盛清沂发现。遗址所在处为河流冲积形成的海岸沙地,海拔4米,因周遭建物的增加,遗址略有破坏[参2]:356。主要出土遗物有食用后丢弃的贝壳与陶器碎片,属于铁器时代新港系统[参2]:357

清代

编辑
 
香山天后宫庙前不远处的香山旧海堤。

香山原为道卡斯族竹堑社的所在地。相传永历三十六年(1682年)明郑军北伐路经此地,沿途征召道卡斯族运输粮草,族人不堪其扰,迁至今新竹一带。后有后垅社中港社迁居至此。康熙三十年(1691年)王世杰开垦竹堑,复开垦竹堑以南的三十九庄。当时有三姓开辟香山地区,然时遭道卡斯族抵抗,三姓垦民30于人遭其杀害,此地汉人遂绝迹。后于盐水港土牛线并设置隘寮防守,汉人再次聚集。乾隆初年将土牛线外之地给予道卡斯族耕种,土牛界线随之解除[参1]:793。后由于竹堑港经常淤塞,于南侧另辟新港,原有的港口就以“旧港”称之。嘉庆十二年(1815年)新港又淤塞,故重开旧港,然此时港口已不稳定,道光二十年(1840年)大型船只已无法进入。于是至道光五年(1825年)开辟香山为港口[参3]:49,因其位置接近福州府,而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香山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划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九年(1731年)改隶新成立的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设立台北府,改隶新成立的新竹县。十一年(1885年)设立福建台湾省,台北府位于其辖区内。

日治时期

编辑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香山划属于台北县新竹支厅竹北一堡[参4]:148。三十年(1897年)改隶新竹县。三十一年(1898年)废除新竹县,改隶台北县新竹辨务署。三十四年(1901年)废县置厅,香山隶属于新竹厅香山区。四十二年(1909年)合并全台湾二十厅为十二厅,香山区隶属不变。大正九年(1920年)废厅置州,改隶新竹州新竹郡香山庄。十六年(1941年)废并入新竹市,原庄役场作为新竹市香山出张事务所使用。

地理

编辑

水文

编辑

河川

编辑

水圳

编辑

地形

编辑

香山湿地

编辑
退潮时香山湿地有小白鹭大白鹭东方环颈鸻等涉禽栖息。[参5]:59、61
云林莞草生长期为2~8月,8月后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以其地下茎渡冬。

香山湿地位于客雅溪口至盐水港溪口的沿海地区,为一片长13公里,宽2公里,面积1,025公顷潮间带,由客雅溪与盐水港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参5]:58

香山湿地栖息大白鹭小白鹭东方环颈鸻水鸟,聚集于客雅溪口的水笔仔纯林内,每当退潮时大批水鸟集中至浅滩觅食,涨潮后再退至客雅溪北岸。[参5]:59、61

香山湿地台湾本岛招潮蟹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区,纪录上超过40,数量达400,000,000只,其中和尚蟹有250,000,000只,台湾招潮蟹有10,000只[参5]:58。香山湿地也是北台湾重要的鱼场潮间带地形平缓,有不少鱼苗蟹苗生长[参5]:61,同时也是北台湾最大的牡蛎养殖场,亦是台湾本岛牡蛎养殖的北限区域。

经济

编辑
 
海山渔港内丢弃的蚵壳。

香山蚵田

编辑

光绪十九年(1893年)梧栖蚵农林祐林盖兄弟,邀集香山当地人出资养。初期采插篊式(以竹板插于滩地的养殖法),后受台风影响,改行平挂式(以利器将蚵壳穿洞,绑在蚵架上的养殖法)。农历七月后,将蚵串往海中放养,蚵苗会吸收海中的浮游生物逐渐成长[参6]:163。此外牡蛎壳也是重要的副产品,供烧制石灰之用,盐水港的地名“灰窑”即可证明此项产业的存在。[参6]:163

政治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香山庄辖域内分为青草湖牛埔香山坑茄苳湖香山海山罟盐水港南隘杨寮虎子山浸水十一个大字

历届庄长

编辑
植松保次今井唯雄陈云如陈杨镜张式谷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张式谷
(1890–1977)
1920年9月1日[a] 1929年7月24日[b] 创立香山信用组合香山渔业组合
2 陈杨镜
(1883–1956)
1929年7月24日 1931年6月15日
3 陈云如
(1875–1963)
1931年6月15日[c] 1938年4月30日[d] 陈杨镜之兄,画家陈进之父。
4 今井唯雄
(1885–?)
1938年4月30日[e] 1940年7月1日[f]
5 植松保次
(?–?)
1940年7月1日[g] 1941年10月1日[h]

附注

编辑

    注:

  1. ^ 新竹公学校教谕。
  2. ^ 辞职。
  3. ^ 香山庄协议会员。
  4. ^ 辞职。
  5. ^ 中坜郡役所警察课长。
  6. ^ 改任湖口庄长。
  7. ^ 台中地方法院埔里出张所书记。
  8. ^ 改任竹北庄长。

交通

编辑

铁路

编辑
 
香山车站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纵贯线先以东西向转东北东—西南西向经过牛埔中部[注1];再以以东北—西南走向,转南北向后再转北北东—南南西向,经过香山中部偏西地带,并在其南部设有香山车站;再以以北北东—南南西向经过海山罟地区西部;最后以北北东—南南西向,转东北—西南向经过盐水港西部。

公路

编辑

纵贯道(今台1线)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向,转东北东—西南西向经过牛埔;再大致与纵贯线平行而位于其西侧经过香山;再与纵贯线平行而位于其西侧,随后以陆桥跨越铁路转至其东侧后再与铁路平行经过海山罟;再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向,转西北—东南向经过盐水港;最后大致以北北西—南南东向转右弯,再左弯为西北—东南向经过南隘西部。

教育

编辑

初等教育

编辑
  • 牛埔公学校(1910年)→香山公学校(1921年)→香山国民学校(1941年)(今新竹市香山区香山国民小学
  • 牛埔公学校盐水港分校(1918年)→香山公学校盐水港分校(1921年)→香山公学校盐水港分教场(1922年)→盐水公学校(1928年)→盐水国民学校(1941年)(今新竹市香山区内湖国民小学

名胜

编辑

附注

编辑

    注:

  1. ^ 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大正十三年(1924年)前直属于台湾总督府,称为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参考资料

编辑

    参:

  1. ^ 1.0 1.1 周浩治.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 新竹县政府. 2008. ISBN 978986015514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张永堂. 《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 新竹市政府. 1996. 
  3. ^ 黄琡匀. 〈新竹沿海地區信仰與祭祀圈探討〉 (PDF). 《竹堑文献·第三十六期》. 新竹市政府文化局. 2006年9月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李泰昌李敏子何良正吴瑞益金梅玲陈辉阳崔静萍蔡学忠. 《台灣的古蹟:北台灣》. 远足文化. 2004. ISBN 9867630521. 
  5. ^ 5.0 5.1 5.2 5.3 5.4 庄玉珍王惠芳. 《臺灣的溼地》. 远足文化. 2001. ISBN 9573049325. 
  6. ^ 6.0 6.1 韩国栋. 《走讀台灣-新竹市》. 国家文化总会. 2009. ISBN 978986657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