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院实世
洞院实世(日语:洞院実世/とういん さねよ Tōin Saneyo,1308年—1358年9月22日)是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公卿,父亲是太政大臣洞院公贤,弟弟是权大纳言洞院实夏。实世与北畠亲房、四条隆资和二条师基等人均是南朝的公家大将。
洞院 实世 | |||||||||||||||||
---|---|---|---|---|---|---|---|---|---|---|---|---|---|---|---|---|---|
左大臣(南朝) | |||||||||||||||||
国家 | 日本 | ||||||||||||||||
时代 | 镰仓时代末期 - 南北朝时代 | ||||||||||||||||
主君 | 花园天皇→后醍醐天皇→后村上天皇 | ||||||||||||||||
姓 | 藤原氏 | ||||||||||||||||
假名 | とういん さねよ | ||||||||||||||||
罗马拼音 | Tōin Saneyo | ||||||||||||||||
位阶 | 从五位下→从五位上→正五位下→从四位下→从四位上→正四位下→正四位上→从三位→正三位→从二位→正二位→从一位 | ||||||||||||||||
世系 | 藤原北家闲院流洞院家 | ||||||||||||||||
别名 | 与喜左大臣 | ||||||||||||||||
出生 | 延庆元年(1308年) | ||||||||||||||||
逝世 | 正平13年或延文3年8月19日(1358年9月22日) | ||||||||||||||||
| |||||||||||||||||
经历
编辑由于实世的生母身份低微,因此他一度未立为嫡子,与父亲公贤表面上也曾经处于父子关系破裂的状态。后来,他取得后醍醐天皇的信任,参加了由日野资朝和日野俊基等人举办的无礼讲[1],在早期便在倒幕运动中担当指导角色。嘉历2年(1327年)7月,他获补任为藏人,翌年11月晋升至参议,位列公卿。元德2年(1330年),他转任权中纳言,并且兼任左卫门督和检非违使别当。元弘元年(1331年),他由于参与元弘之乱而被六波罗探题逮捕,并且在不久后被免职,然而在元弘2年或正庆元年(1332年)4月,镰仓幕府改为处以谨慎,将他困在其父公贤的府邸内。
镰仓幕府灭亡后,光严天皇被废后,实世复职,并且在后醍醐天皇的建武政权下担任恩赏方上卿和杂诉决断所寄人等要职,权力一时无两。建武2年(1335年),在镰仓的足利尊氏举兵,实世作为讨伐军,与尾崎宫一同前往东山道,但是在12月新田义贞率领的东海道军在箱根竹之下之战中战败,实世等人亦因而退兵。建武3年(1336年)1月,他与北畠显家率领奥州军一同进攻足利氏,成功将尊氏赶出京都,及后5月尊氏再次占领京都时,实世则与后醍醐天皇一同逃至比叡山。在经历达5个月的攻防战后,后醍醐天皇决定离开比叡山,与此同时新田义贞与胁屋义助等与东宫恒良亲王一同抵达北陆地方,进驻了越前金崎城。在视恒良亲王为天皇的北陆朝廷中,实世担任传奏,负责发放“纶旨”,但是不久后遭到足利军攻击,最终在延元2年或建武4年(1337年)3月城池失守前,与义贞等人逃往杣山城。延元4年或历应2年(1339年),实世从美浓根尾城(现岐阜县本巢市中根尾村)进入尾张羽豆崎城(现爱知县知多郡南知多町),及后经过伊势和伊贺,最终抵达吉野行宫,南朝政权开始。不久后,他获任命为权大纳言,并且兼任右近卫大将。
后村上天皇即位后,实世与四条隆资一同成为传奏,并且辅助年幼的后村上天皇,权力仅次于北畠亲房。而且,他亦是武者所的一员,有份参与有关军事和领地的事宜。正平4年或贞和5年(1349年)秋天,他前往伊贺,并且在当地组织了隶属南朝的军队[2]。正平6年或观应2年(1351年)时,他本来奉命以敕使的身份前往九州[3]。正平一统后,后村上天皇重返京都,当时一度传出实世会与隆资一同统治京都的谣言[4]。正平7年或观应3年(1352年)闰2月,他与后村上天皇一同参拜男山八幡宫,同年5月在八幡之战中,南朝军大败,最终实世与其子逃往河内东条(现大阪府柏原市国分东条町)。
隆资死后,实世依然负责发布文书的工作,其后在正平8年或文和2年(1353年)成为大臣后未有再处理文书,并且在及后五年内升至从一位左大臣[5]。正平13年或延文3年(1358年)8月19日,死于水肿,享年51岁。另外,在准敕撰集《新叶和歌集》中收录了两首由与喜左大臣创作的和歌,普遍认为此人就是实世[6]。
评价
编辑历史学家佐藤进一等人均普遍认为实世对室町幕府主张属于较为强硬的一派。按《太平记》记载,兴国2年或历应4年(1341年),实世将胁屋义助在北陆不敌足利军,但是仍然得到后村上天皇赏赐一事与平清盛提拔在富士川之战中战败的平维盛升官相题并论,并且作出批评,此言论遭到四条隆资指责后,实世无法反驳下当场离开[7]。另外,《太平记》亦记载道,在由于受观应之乱影响而降于南朝的足利直义应该如何处置一事中,二条师基主张即时赦免,但是实世则认为应该将其诛杀[8]。其后,正平一统失败后,实世亦反对以与楠木氏有关的人作为仲介来进行和平谈判[9]。由此可见,实世虽然不太懂得变通,但是在《太平记》中仍然获评为“大才”,在中岩圆月的汉诗中也获称赞为“贤臣”[10]。
参考资料
编辑- ^ 《太平记》巻1“无礼讲事付玄慧文谈事”
- ^ 《阿苏文书》正平5年10月15日付洞院実世书状写
- ^ ‘阿苏文书’年未详5月14日付洞院実世书状写。但是最终取消
- ^ 《园太历》観応2年11月8日条
- ^ 有些说法认为《久米田寺文书》正平12年(1357年)9月17日的公卿评定文中,在群臣一项列出的左大臣便是实世(《大日本史料》)。
- ^ 《南朝公卿补任》和《南山巡狩录》等。按《南朝编年记略》记载,实世死于长谷寺,并且葬于附近的与喜山,但是真伪不明。
- ^ 《太平记》巻22“义助被参芳野事并隆资卿物语事”
- ^ 《太平记》巻28“慧源禅巷南方合体事”
- ^ 《园太历》正平7年5月18日条
- ^ 《东海一沤集》“寄前大理藤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