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历史

白罗斯,是欧洲其中一个最晚建立起自己政体的国度,因为白罗斯人是直到20世纪才认知自身有确实的身份存在。不过,其国家身份与地位具有的根源性不确定状态,彰显于其数世纪以来使用过的不同称谓 ( 鲁塞尼亚 , 白俄罗斯,及贝娄鲁斯[注 1]Belarus别洛露西亚别拉罗斯等) ,这个不确定特征是时常会被注意到的。

尽管中世纪波洛茨克公国可视为第一个白罗斯人政体的形式,经过一段独立的封建式巩固时期,白罗斯领土被并入了立陶宛王国。在之后的这个国度,是常常被并入到那些以权威姿态加诸他们文明于白罗斯的强大政权之内: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王国为主) ,波兰立陶宛联邦,然后是俄罗斯帝国和最终的苏维埃。在一战时所造成的政治真空之后,白罗斯除了有短暂建立出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尝试,是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白罗斯才脱离苏联宣布独立建政,而它的主权也获得国际认可。

早期

编辑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白俄罗斯大约在距今十万年左右有人类聚居.

 
基辅罗斯之内的波洛茨克公国 (橙色部分)

公元6世纪开始,白俄罗斯进入信史年代.[1],一直到8世纪为止,这片领土是由早期斯拉夫人部落率先开拓[2],然后他们是被东边如蒙古人等新的征服者所驱离。原住平原的波罗的海人、芬兰-乌戈尔人及迁徙民都是被很快地同化了。第一批定居的异教斯拉夫人[3]是以务农为生,并用农产和皮毛、蜂蜡、蜂蜜及琥珀进行贸易:在6世纪到12世纪主如克里维奇人等的诸主要部落[1][4],是与9到10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东罗马帝国间建立诸多贸易据点的维京人进行起前述的交易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贸易网络链接起南北两大文明。

10世纪之后,在南部是出现基辅罗斯这迅猛发展的新生政权,其或多或少包括了白罗斯些原始部落,不过广阔的平斯克沼泽是令基辅诸部落保持著分散的状态[1]。在基辅罗斯的影响下,白罗斯部落开始组建起政国,成立如维捷布斯克明斯克姆斯齐斯拉夫公国等政权。9世纪创立起的波洛茨克大公国,以波洛茨克为中心发展起来,很快成为了地区内主要政权。其在北部慢慢扩展版图,逐步兼并了许多公国,将近形成了白罗斯领土的雏形。而南部图罗夫-平斯克公国未包含在内。波洛茨克的王公们,由10到11世纪开始是接受了基辅罗斯宗主权[5]。尽管如此,平斯克沼泽诸部还保持著他们的自治状态[1]

 
18世纪绘画所再现罗格涅达被绑架的场景。

972年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离世,成为了公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伊戈的两个儿子弗拉基米尔亚罗波尔克由此是为了继承权而爆发战争。为赢得胜利,双方都是向拥有优良军力的波洛茨克寻求支持。而弗拉基米尔还想迎娶大公之女罗格涅达[6],在被其拒绝后,这位基辅王公结果是占领了波洛茨克并屠杀大公家族而解除掉该地的权位,同时也进行了焚城。罗格涅达就此被迫嫁给对方而跟随他去到基辅。

 
波洛茨克的圣尤弗罗西娜.

几年之后,王公因强烈渴求迎娶拜占庭的基督徒公主,而在987年接受了受洗。之后他与原有的妻子们解除了关系,罗格涅达因此流难至一个女修院,然后与她儿子回到了波洛茨克,而由于受其前夫影响,她回到那里后是让她的臣民们也皈依东正教[3]

11世纪下半叶之后,在波洛茨克的弗谢斯拉夫英语Vseslav of Polotsk的管治下,波洛茨克公国达到巅峰并摆脱了基辅权威的影响[6]。在此最辉煌的时间点,是催生出一个大型的自治国度[6]并有文化与宗教层面的大迸发[4],是尤其推起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创立,它可谓是当时最美教堂中的佼佼者,这个文教井喷也是促成了书写圣徒圣欧福新和主教图罗夫的基里尔英语Kirill of Turov的众手抄本出现。

1139年之后, 公国和基辅罗斯是被分离成为众多封地,诸领主是为夺取主要城邦的控制权而发起了一场火药味甚重的争战[2]。其所导致的衰败状态,由于德意志骑士团入侵罗斯而更加恶化[6],尽管白罗斯公国在1232年1241年令东欧受难的蒙古入侵期间幸免于难[7][8],有见于新一轮侵袭的威胁,迫使白罗斯的王公们于1240年转向寻求立陶宛大公国提供保护[5]

立陶宛公国时期

编辑
 
公国的沃伊沃德分区图。

在1307年的时候波洛茨克公国是完全地整合并入了立陶宛大公国[2],然后其建制是由以下沃伊沃德所取代:波洛茨克 , 明斯克 , 维捷布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姆斯齐斯拉夫布列斯特新格鲁多克。这些沃伊沃德就是白罗斯的边界及行政分区的雏形。

同时管治著大部分乌克兰的立陶宛大公们,远未对其附庸子民们做出欺压行为,而且给予斯拉夫人相当多的权利[9]。因而东正教信仰是保持著主导地位,在大公国之内继续传播,在这里后者首要还是天主教; 斯拉夫诸语言,之后就称作鲁塞尼亚语,是被行政系统所使用[9][5]而也是相对成功地形成起现代白罗斯语乌克兰语: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秘书室斯拉夫语(书面罗塞尼亚语[10]

 
弗兰西斯克·斯克里纳英语Francysk Skaryna所印刷圣经封面。

这些权利之所以被认可,最主要的动机是大公国内斯拉夫人占主的现实,改奉基督教前“异教”的立陶宛王贵管治下的绝大部分子民都是斯拉夫人东正教信众[11],而且他们在防范潜在入侵者方面有著不可小觑的份量。作为在政体内平等相待的证明,白罗斯的斯拉夫人衡常被认定为完全的立陶宛人,更甚者是,大公国的第一个首都就选选址在一个斯拉夫人的城邦,即新格鲁多克[9]。而原基辅罗斯的文明——东正教斯拉夫教会语言和法律传统都经这些影响反传入立陶宛[12]

立陶宛大公约盖拉波兰女王雅德维加在1385年共同签署了克雷沃联合的协定,经由两方利益关联体间的联姻所认证生效。约盖拉在转皈依天主教后,就以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之名成为了波兰国王。两个王国之后便开始正式地结合起来[13]。联合后的立陶宛人(立陶宛-罗斯人)和波兰人之间也能适用斯拉夫语进行交流,波兰-立陶宛宫廷里除了使用拉丁语,也有使用过另外两种区别明显的斯拉夫语言:一个是波兰王国的波兰语,另一个即立陶宛大公朝堂的斯拉夫-鲁塞尼亚书面语[14]

白罗斯文人弗兰西斯克·斯克里纳英语Francysk Skaryna , 于1517年在布拉格首次出版了白罗斯语的书籍,同时也是首部西里尔文的印刷本。该出版物是一部圣经[5][15]。晚些时候约莫1522年左右,他在维尔尼亚设立了东欧史上第一个印刷所[16]

波兰与立陶宛联合的时代

编辑
 
1869年扬·马泰伊科绘制卢布林联合的场面。

1569年所签署的卢布林联合协定,正式确立了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间的联盟关系[4]。两个王国是在保留各自政体架构之下,于两国共和体内结盟起来 ,之后是成为欧洲之内最大的多民族政体及领先实体[17]

而波兰人主要依赖他们在参政数目上的优势,而在共和体内也保留有主导力[5]:波兰人是在国会占有压倒议席,立陶宛人就相对处在劣势[18]。 在白罗斯可以明显感受到联盟内波兰的重要度,众多城邦是吸纳到相当多波兰手工业者进驻,这些移民在多时最后都会成为议会中的领头者。然后他们就吸纳犹太人和德意志人进驻;白罗斯人,或称之鲁塞尼亚人,另一边厢是止步于参与农务,大部分人是于什拉赫塔持有的领土内劳作, 这些领主上溯是来自波兰或立陶宛,或者属于俄罗斯波雅尔的后裔。

另外一些领主也还是鲁塞尼亚人的后裔,例如萨皮哈家族英语Sapieha拉齐维乌家族,在部分时期也相当富有而在联邦外也拥有著领地。其他的鲁塞尼亚人,那些深深缅怀在立陶宛大公国时曾享有自由的农民,就选择离开居土而到了南部乌克兰的扎波罗热一带定居下来,和哥萨克混杂在一起。

在1696年时波兰语成为了联盟内唯一的官方语文[19],然后也成为了立陶宛和白罗斯富裕阶层的通用语[4]。 众少数族裔语文就都获得了平等的保护,他们得以留存下来,有赖于1579年维尔尼亚学院的创建以及多番印刷出版物所构筑的根基[19]

 
在1618年杜里诺休战后,构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的6块主要区域的大致轮廓,叠加于现在的国界
  波兰封地普鲁士公国
  瑞属丹属爱沙尼亚

波兰主导力也广泛影响到鲁塞尼亚人的信仰实操活动。在他们维持传统东正教信仰的同时,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他们也确实受到相当影响,有不少人就此转投新教[19]波兰弟兄会英语Polish Brethren一位论派的信众 , 同一时候也是首先受到联盟主权的包容性所保护。

随著迅猛扩大的反宗教改革很快令两国共和体感受到在其自身内部,信仰因素成为冲突产生的主要源头。联邦君主齐格蒙特三世在位时是强烈地推崇耶稣会 , 透过迫使新教徒放弃自身信仰并同时转化东正教的信仰,而令他可强行加诸自己的宗教信仰[20]

受在鲁塞尼亚的波兰天主教会权威主推(转变信仰)影响,引致了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产生冲突。为了纾解如此情况,1594年时鲁塞尼亚的宗教领袖们在布列斯特进行了会面 , 然后在1596年签订达成布列斯特联合。这个是决定了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对联盟内东正教区权威的终结,即将鲁塞尼亚东正教区(管辖权)转移予罗马天主教会 ; 这个联合也最终树立起了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的体系根基[20]。然而,这个协定仅解决了部分争议问题而且仅有搜集过贵族层的反对意见,鲁塞尼亚人尤其哥萨克人是保持忠于东正教区。后者为寻求削弱波兰的权威而在鲁塞尼亚内发动过数次袭击[21]

 
1659年华沙的战斗场景。

共和联邦的荣耀在到17世纪中叶时,深深受到第二次北方战争的影响,其也被称作大洪水,是由1655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世进攻联邦所掀开的一系列冲突及入侵。这段时期联邦也同时对战起俄罗斯人,对方利用起哥萨克人抗争的机会而也尝试入侵联邦[5]。而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 意图令联邦成为他的附庸并同时令拉齐维乌家族成为联邦的领头,以作为获得的战争抵偿。

当时的正统波兰国王扬·卡齐米日 , 被认为是软弱而有糟糕声誉的人,却是成功地带起一场坚决抵御,到了1657年瑞典人被逼退出领土范围。而多亏鄂图曼的介入,俄罗斯人也在1662年被击败。联邦的其他对手,特兰西瓦尼亚普鲁士,也很快被击败,但作为王国附庸的普鲁士之后赢得了脱离波兰的自由。

1658—1659年哥萨克酋长伊凡·维霍夫斯基倡议和波兰立陶宛制订哈迪奇条约,以换取乌克兰可以与波兰立陶宛同样地拥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军队和司法制度;波兰也由此再确认了联邦内少数族群的权利;新政体原本会包括由之而创立的鲁塞尼亚大公国 ——由此预订建立起波兰立陶宛鲁塞尼亚联邦。这个方案原本是谋求安抚继大洪水来为扬·卡齐米日而战的哥萨克们,同时也是为弥补由于冲突而在联邦内尤其于白罗斯一带所带来的严重损害。

但这个协定从未能实施。一方面的原因是大多皈依东正教哥萨克人要求协定排除东仪天主教会,而天主教会回应这种要求超出了世俗权威的管辖:结果维霍夫斯基被无法说服的哥萨克人驱离酋长位置[22],波兰立陶宛议会本愿意接受协定草案,波兰上层贵族当发现哥萨克人并不受酋长控制、甚至哥萨克人也无法控制乌克兰后,就失去了签约的动力[23]。另一方面,联邦很快再次卷入了大北方战争[5]  , 面对起俄罗斯帝国及瑞典的夹击,再紧接著就是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在此间是对战起了大多的欧洲势力。俄罗斯军队利用了联邦衰弱的机会乘虚而入,加强其影响力。哈迪奇条约的失败被认为是标志了卢布林联合所开创的辉煌、繁荣和包容时代彻底结束,也是联邦黄金时代的终结 [24]

鲁塞尼亚严重承受了系列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其所拥有的诸多手工匠人,是被驱逐到了俄罗斯——到了17世纪末的时候,这一群体在莫斯科是占有人口的10%[25]。这段时期该地也经历了数次饥荒瘟疫,同时候波兰方面也有对鲁塞尼亚进行波兰化的活动[26]

俄罗斯帝国时期

编辑
 
历史上瓜分波兰的示意图。

到18世纪时,白罗斯迈入被俄罗斯帝国统治、沦为其殖民地的时代:这时候是伴随著联邦实质地衰落、损毁和失去管治力量,被瓜分之时诸大国将联邦诸地蚕食殆尽[4]。首先在1772年,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戈梅利诸城邦加上道加瓦河第聂伯河以东的领土,都被俄罗斯帝国吞并[27]。到稍后的1793年 , 就轮到明斯克以及陶格夫匹尔斯罗夫诺连线以东领土被吞并,最后1795年瓜分时,俄罗斯将立陶宛和白罗斯所馀领土都纳入囊中[2]

在占领后白罗斯领土被俄罗斯化[5],而帝国当局将白罗斯划做四块省份建制: 明斯克省维捷布斯克省莫吉廖夫省格罗德诺省。白罗斯贵族们虽然在宣示效忠莫斯科的女主宰叶卡捷琳娜二世后,地位就和帝俄贵族看齐,同时丧失掉诸多权利包括:选举君主的权利,在省内和郡议会层面处理本地事务的权利,构筑系统保障他们自由和权利的权利。叶卡捷琳娜和继任保罗一世所处时期,将诸封地及附属农奴转让予俄国地主、军人和高级官员持有,同时将帝俄臣民所承受的税负及效忠体系也施加到白罗斯。对于白罗斯的农民和市民而言,最艰辛的帝国义务是长达15到25年的军役负担。犹太人口也被系列法律限制到他们的权利:犹太定居点受到限制,人均税负和强制服役的负担与基督徒同样有双倍加码。莫斯科俄国政府还将白罗斯基督教会置于其控制之下。

但除上述之外,帝国政策也有继承立陶宛大公国残存的波兰和罗马天主教遗产一面,使得白罗斯人在另一面也在帝俄之下时,继续生活于旧联邦所遗存的传统之内:在1820年沙俄颁布禁令前耶稣会所办学院、学校和印刷部门主要通用语是波兰语;维尔纽斯大学和维尔纽斯学区使用语言持续到1832年,都是波兰语。而立陶宛大公国1588年颁布的法令,保持有效直到1840年,而法令保留以和白罗斯语很相似的书面罗塞尼亚语书写,白罗斯贵族在地参政和司法审讯都是用波兰语交流。波兰立陶宛所后建于宗教、教育和法律领域的波兰文明,在沙皇亚历山大时期获得长时间的传承,其也相信启蒙运动奠定的基本原则——如他的朋友、导师兼顾问恰尔托雷斯基所教他的那样——是吸引菁英们加入俄罗斯帝国最坚实的基础[28]

 
萨塔诺夫卡战役场面。

1789-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812年俄法战争期间系列事件,向白罗斯传播了民主化与民族自由的理念。在1812年的战斗爆发时,白罗斯人并未与俄罗斯利益一致,而对法国占领行动表示赞许,农民们视之为对农奴制度的终结,不少人还加入到法军之中[29],参与到萨塔诺夫卡战役等战役之中;白罗斯的开明显贵们也对拿破仑的理念持以认可,期望在其协助下可以重建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虽然拿破仑有协助建立一个临时委员会,但最后未达致重建波兰立陶宛地位的地步,法军在由莫斯科撤退后接连败走,俄军就在别列津纳河战役后重夺白罗斯等领土。遭受战争摧残和人口下降的白罗斯再被并入到西北边疆区

 
拿破仑军队从莫斯科撤退。

处在沙皇尼古拉一世亚历山大三世管治之下时,在地民族文化继续受到推行波兰化[30]和俄罗斯化[31]政策的叠加影响,而后是强化了俄罗斯方面的同化政策,首先一个是于1835年正式于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禁制教授波兰语[32]。到了1839年,将鲁塞尼亚诸教区组织一统置于莫斯科及全罗斯牧首的权威之下,则是透过东正教信仰层面而确凿创立起俄罗斯文化的根基。而如此一统化虽然是招致鲁塞尼亚农民们的不满,但由于缺乏组织力,这些异议都处于静默之内[32]。不忘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绅士阶级1830年1863年继续发起抗争,但都被俄国当局武力镇压[31],同时候白罗斯农民们仍未有响应起来, 奋起的贵族们很快就被俄国人取代他们的位置[33]

不过19世纪是现代白罗斯民族与自我认同的起步时期。在1830年代,是见证到了白罗斯人及立陶宛人的民族运动风潮。但这些理念的传播,是需要以在维日诺圣彼得堡印刷所出版的刊物作载体 , 而鲁塞尼亚人在当时候大部分还是文盲状态。据统计直到1897年时,仅白罗斯人就有77%未能认识文字[1]。帝俄当局也意识到反抗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仅于1849年时,就在圣彼得堡逮捕了203名白罗斯和立陶宛裔的学生[34]。1859年和1863年这些时候以白罗斯文书写的文学出版物都受到了审查,而且当局也禁制以乌克兰文、白罗斯文和立陶宛文撰写文章[35]。在帝俄管治下相当时期里,大多白罗斯人的身份状态停留成乡下居民,城邦的领主、中产阶级和定居者多由俄罗斯人主导[34],在波兰和立陶宛迎来工业化增长和关键人口跃升期时,白罗斯仍然处在人居零散状态且拥有很少的工业机构。

 
1861年起义时推崇的纹章包含著三方人民各自的特色标志:代表波兰人的白鹰,代表立陶宛人的柏康理亚和代表鲁塞尼亚米迦勒

1861年新一波抵抗运动再次在白罗斯、立陶宛和波兰激起活跃[36]。由秉持分离主义的菁英和地下运动所牵头,宣扬起的独立建政理念,是意图重新将旧日1772年波兰被瓜分前边界内的三方人民联结在一齐[36]。俄罗斯人将这些抵抗压制下来,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启用社会改革以安抚帝国反叛的臣民们:农奴制的废止起初获得了白罗斯农民们的赞誉,但很快发现这些根本无关疼痒,皆因农民们是无法买取仍由大地主所持有的土地,这些通常都是财富的来源。 对于民族觉醒极为关切的波兰领主们反而是受到这次改革的伤害,而由大量俄罗斯人所聚居的明斯克逐步崛起,标志了区域内民族主义的摇篮维尔纽斯丧失其先导地位[1]

白罗斯人民族主义者的潮流还有持续加强著,而包括康斯坦蒂·卡利诺夫斯基、扬·切佐特(Jan Czeczot)和瓦迪斯瓦夫·西罗科姆拉(Władysław Syrokomla) 在内的民族主义作家们,是在绕过审查制度进行活动。1862到1863年间卡利诺夫斯基还出版了首份的现代白罗斯语报章Mużyckaja prauda (农民们的真实),它是用拉丁字母印刷的[37]。白罗斯知识分子们也曾于1863到1864年间发起新一波起义,但归于失败[38]

1863年也为旧立陶宛(联邦政体)“民族性”理念画下分界点,波兰人和白罗斯人对于现代民族主义和重建大公国荣誉的不同理念分异,显现于后,到1880~1890年代的后生立陶宛现代活动家再定义立陶宛独立的历史和民族界线后,可以使用立陶宛语的波兰人和白罗斯人,都将“立陶宛”视作地理和政治概念,以他们理解当时重新成为“立陶宛人”、理应继承回立陶宛大公国(联邦政体)的传统[39]。兴起的白罗斯民族活动家们和广泛处于乡村的白罗斯人,在这段时期里依旧保持著一种对立陶宛大公国传统的忠诚[39]、其中一项即以波兰语为优先使用的高级交际语[40],如此可以代表阶层身份的改善,也因此有所排斥其本身相对不同于波兰化的“地方性”tutejszość[41]。这个广泛使用白罗斯语的社群,结果未如立陶宛人和波兰人那般形成自我“种族群体”的认知,史学家相较观点认为由这方面说白罗斯人是失败于建立自己的现代民族[42]

 
1912年谢尔盖·戈斯基第一批彩照之一所记录的波洛茨克

19世纪末之后,工业化发展令到民族主义潮动重新感知并重塑起自身形态。乡村人口大迁移是实在意味著,诸城市迎来了白罗斯人涌入,他们现在终于会接触到民族主义的政治宣传。这个转变另一面是很快地转变为社会主义潮动,其预示著帝俄贵族及中层专政的告终,就此即终结了白罗斯内俄罗斯人的主导状态[4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于1898年在明斯克创立,它是第一个俄罗斯社会主义者党团,然后第一个白罗斯人党团Gronada就在1902年建立起来[1]。然而在白罗斯总人口之中的工人占比仍然很低;1900年统计,在近七百万白罗斯人之中是有24,000人属于工人身份[43]

二十世纪后

编辑

第一次独立建政到1939年

编辑

不同于白罗斯在混沌时期所知的其他战事,一战是为该地带来了自治建政的机遇。俄罗斯帝国在未预料到德意志进攻的情况下,很快丧失了相当部分的白罗斯领土。德意志人在兼并当地之时,促生了反俄罗斯和反波兰情绪以换取在地人民的支持,也带起了白罗斯民族主义,给予白罗斯人创建自己的学校教授自己母语的自由[44]。在随后取得俄罗斯政权的布尔什维克要求下签订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允许了德意志人兼并包括白罗斯在内、曾属于俄罗斯帝国的广袤领土。白罗斯在条约里被认定为一个自治政体,也令白罗斯民族主义者相信他们获得了自由;现实里,在这个受过战火洗礼的国度[44],是遭到德意志帝国的强劫蹂躏[45]

政治党团和独立组织的代表们,在一战步入尾声前,于1918年3月25日在明斯克进行会晤,利用起在占领者底下所获取的自由机会,率先宣告成立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46][2][4],这个政体是受到社会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诸思想理念启发而建。然而,共和国从未能掌控到整个领土,在1919年驻守的德意志军队离开属土时,就被布尔什维克所推翻。在1919年1月2日取而代之成立了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旧)。

 
白罗斯人民共和国政府成员合影。

一个月之后此政体就解体,而其东部部分被并入了俄罗斯苏维埃 , 西部就并入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晚后就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2] , 小名立陶白Litbel 。继承了内外争乱而满目疮痍的共和国显得虚弱,而临近的波兰和俄罗斯双方也对该地强烈抱有各自的意图,之间后爆发波苏战争,立陶宛-白俄罗斯被双方解体[47];1920年7月俄方重新占领明斯克之后,重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2]。直到1921年签订里加条约结束对战,双方对白罗斯的占领状态被保持下来,白罗斯西部领土归波兰管辖[48][49][50]

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剩馀的白罗斯领土,于1922年12月签署条约后被合并成苏联一部分[51]

苏联在初期是鼓励白罗斯语言与文化的推广,对文化的保护也曾是列宁其一项目标[52]。但是随著斯大林上台急速转变的行政当局,很快就强迫起白罗斯人们只能说俄语并要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波兰政府出于防范任何叛乱或独立活动的出现,对在波兰的白罗斯人也施加类似的举措[53]

当局所施行大规模的孩童教育是强烈助推了白罗斯语言的消失,同时也强烈改造著人口生活的标准化模式。在1926年时白罗斯孩童有七成是在接受学校教育[52]。到1930年代中期迎来的大清洗,是宣告了对白罗斯民族主义思想的禁绝。1937~1939年间 , 据计有超过370名白罗斯知识分子被失踪;白罗斯进而是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菁英,这些人都曾有参与过社会主义运动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斯大林是将白罗斯语保育活动视作“资产阶级民族主义”[53]。同一时期里白罗斯也逐步确定起自身边界范围,如1924年时它是扩展境域到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地区 , 这些地方曾是俄罗斯管治之一部分,然后1926年再扩界到戈梅利地区[54]

二战

编辑
 
1941年7月莫吉廖夫,被召集为强制劳动的犹太人们。

苏联纳粹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令两大政权关系变得紧密,双方也根据条约细定条款而入侵波兰,其中波兰东部之后就被白罗斯苏维埃所吞并[2]

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

编辑

而双方间维持和平仅两年后,德国就于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发起了进攻, 白罗斯也很快被对方夺去部分领土,到1941年8月整个地方都落入纳粹方掌控之中[55][4],而行政建制是并入到了东方专员辖区  ; 德国预订的东方总计画也覆盖至该地。纳粹进驻明斯克后,很快就掀起了大规模针对抵抗者的绞刑处决。被德方占据其间,白罗斯也是所有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国民经济遭遇打击最沉重的一个,在那段时间里,白罗斯290座城市中的209座及超过100万幢的建筑物遭摧毁,工业的85%陷入停滞[56]

纳粹方面也很快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名为白罗斯中央拉达,该机构有拾起旧共和国的原则而秉持著更恶劣的民族主义,同时也相当软弱是完全臣服于柏林当局;其是效命散布恐怖与镇压的统治体系而高于其他一切。在未有获取过在地人支持的傀儡政权治下,有将近七百个村落被烧毁[55],一些时候还有村民被一同烧死,成千上万的人也被杀或被放逐。战前的白罗斯曾是其中一个拥有最多流散犹太人的国度,然而犹太裔白罗斯人在1942年之后几乎是被赶尽杀绝。1942年时白罗斯内也有几个聚集区拉赫瓦英语Lakhva那里一样 , 因奋起抵抗纳粹而名声大噪[55]

面对起这些专制统治,抵抗运动接连冒起[4]。抵抗战士们利用白罗斯森林和沼泽的优势而隐秘起来,并发起过一些具影响及有成果的行动,诸如破坏铁路线、桥梁、电讯线路、燃油运输......共产主义组织的约50,000名抵抗成员,是获得过其他方面30,000名抵抗者的协助[57]

纳粹要对付游击队,为此调动起各类可动用的资源,同时期也在东部前线要与苏维埃军队交战。

1944年巴格拉基昂行动

编辑

战后

编辑

二战之后,其他战胜国向斯大林许诺会有所行动以补偿其在冲突中蒙受的损失[55]。因此,当联合国于1945年6月26日建立时,乌克兰苏维埃和白罗斯苏维埃均被视为创始成员并各自拥有联合国大会投票权(参见一国三票[2]。美利坚合众国视之为一个让苏维埃人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较美国更多影响力的方式,授予这最后一个加盟政体多两个投票权是作为所允诺的抵偿。

1945年时白罗斯被给予了新的边界线范围——这些境域是维持到21世纪初期,而未有包括到1939-41年所丧失的比亚维斯托克地区,那里主要由波兰人定居[58]

经历过战火煎熬及奋起抵御的白罗斯人,在战后的白罗斯文化记忆里留下烙印, 尤其是在仪式方面:新婚伴侣会为战争纪念碑献上花圈作为一项传统[59]

 
明斯克的车站广场, 是重建时代的象征之一。

白罗斯经济也饱受战火摧残,相当多迁移到俄罗斯的工厂未有再归来,进而被许诺对国家的重建也是非常困难。

莫斯科因此建立起诸多超大型企业,以求将白罗斯转化成一个超级工业中心[4]。这些留存至今的企业,主要是为了打造汽车产业; 因而在明斯克就建立起苏维埃之内最大的拖拉机工厂之一,而在若季诺则建立起最大的卡车工厂之一。此政策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白罗斯是迅速被俄罗斯人移民所涌入[60][4],同时期文盲状况也有所消减[61]

共产国度为该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无疑是往后白罗斯人对其有强烈情结的来源。在经济改革和1980年代以来,白罗斯人整体上对于自由化改革有所敌意,而常被苏联的其他社群视之为境域内最苏维埃的一群人[62]

 
1989年库拉帕蒂英语Kurapaty的政治集会。

1987年时在明斯克附近的库拉帕蒂英语Kurapaty , 发现了一个大型坟场包含至少30,000名大清洗受难者的遗体,尽管这件事震惊了许多人,但并无损白罗斯对共产主义的情结[62]。在此次发现源的齐亚农·帕兹尼亚克英语Zianon Pazniak , 也在1989年建立起白罗斯人民阵线,该政党是为一个捍卫白罗斯文化和语言的主要缔造者,之后也是国家独立的主要缔造者[63]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站爆炸,事发地接壤白罗斯边境,而当时的南风很快将放射性尘埃扩散到俄罗斯西部 , 斯堪的纳维亚和白罗斯。该国受此灾所害最深,造成东南部的戈梅利州莫吉廖夫州受严重污染,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事实而言白罗斯是承受当时近70%的放射落灰[64][2] , 这些尘埃是污染了四分之一国土 (50,000  km 2 ) 即有220万人定居的地方; 24,700名白罗斯人受此影响而被迫离开,而直到21世纪初该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维持高位,尤其于幼童之中。

1990年代以来

编辑

紧跟乌克兰、立陶宛和俄罗斯国家的独立建政 , 白罗斯于1990年7月27日也宣告建立自己的民族性主权体制,作为重新迈向独立的第一步[4]。1991年8月25日这个苏维埃国家更名为共和国,同时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出任白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4],执掌国家大权。 12月8日, 其与俄罗斯领导人鲍利斯·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别洛韦日森林中会晤并作出共识,正式解散苏联,以松散形式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总部设于明斯克[63]取而代之。见证这段历史的条约称之为别洛韦日协议或明斯克协议。

1991年8月25日,正式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宣布苏联解体。

1994年,第一次总统选举举行,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总统。在卢卡申科统治下,白俄罗斯经济改革放缓。

2006年3月20日,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卢卡申科在19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第三次当选该职位

备注

编辑
  1. ^ 清前华文文献用此指称。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What do I know? - Belarus , Bruno Drweski, 1993, p.  20 .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France-Bélarus - Histoi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22 .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Université Laval, Canada - Histoire de la Biéloruss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Site de l'ambassade de France à Minsk - Histoire de la Biéloruss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6.2 6.3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23 .
  7.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24 .
  8. ^ Jean-Baptiste Duroselle, Op. cit., p. 137.
  9. ^ 9.0 9.1 9.2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15 .
  10. ^ Babinskas, Nerijus. Etninė ir konfesinė LDK įvairovė. Reformacija. šaltiniai.info.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立陶宛语). 
  11. ^ 凯文, 奥康纳. 波罗的海三国史.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09. ISBN 978-7-5000-8241-5. 
  12. ^ 斯奈德, 蒂莫西(美).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ISBN 9787305221644. 
  13. ^ Colisée - Histoire de la Lituani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Juliusz Bardach,Studia z ustroju i prawa Wielkiego Księstwa Litewskiego, Warsaw: PWN, 1970, 18-21; S.C. Rowell, Lithuania Ascen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296-299; Zigmas Zinkevičius, The History of the Lithuanian Language, Vilnius: Mokslo ir enciklo-pediju leidykla, 1996,71-76.
  15. ^ 再版为Bibliia: Faksimil'nae uznaulenne Biblii, vydadzenai Frantsyskam Skarynaiu u 1517—1519 gadakh , Minsk: Belaruskaia savetskaia entsyklapedyia, 1990–91。其教会斯拉夫语经大公国的斯拉夫贵族用方言润色,并有受捷克语版《圣经》的影响,他是曾在布拉格研究过该版本。J. Sadouski,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Four Books of Kings Printed by Skaryna in 1518,”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67, 224–226. 关于斯卡利纳的方言散文, 见Pradmovy i pasliasloui pasliadounikau Frantsyska Skaryny, Minsk: Navuka i tekhnika, 1991;Arnold McMillin, Die Literatur der Weissrussen, Giessen: Wilhelm Schmitz, 1977, 40–47。
  16. ^ Belarus.by - Francisk Skary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16 .
  18.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35 .
  19. ^ 19.0 19.1 19.2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36 .
  20. ^ 20.0 20.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37 .
  21.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38 .
  22. ^ 斯奈德, 蒂莫西(美).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ISBN 9787305221644. 
  23. ^ Mykhailo Hrushevs'kyi,Istoriia Ukrainy-Rusy vol.10,New York:Knyhospilka, 1958,346-359; Tetiana Iakovleva, Hetmanshchyna v druhii polovyni 50-kh rokiv XVII stolittia, Kyiv:Osnovy, 1998, 305-350; Andrzej Kamiński, “The Cossack Experiment in Szlachta Democracy,”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1, 2(1977), 178-187.}
  24. ^ Zenon Guldon and Jacek Wijaczka, “The Accusation of Ritual Murder in Poland, 1500–1800,” Polin, 10 (1997), 119-131
  25.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39 .
  26.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0 .
  27.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1 .
  28. ^ Edward Thaden,Russia's Western Borderlands, 1710—187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especially 54, 68 – 69, 79, 121, 126;Patricia Grimsted, The Foreign Ministers of Alexander 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04—150
  29.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3 .
  30. ^ (俄语) Воссоединение униатов 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судьбы Бело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ossoyedineniye uniatov i istoričeskiye sud'bi Belorusskogo naroda), Pravoslavie port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31.0 31.1 Żytko, Anatol (1999) Russian policy towards the Belarussian gentry in 1861–1914, Minsk, p. 551.
  32. ^ 32.0 32.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4 .
  33.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19 .
  34. ^ 34.0 34.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7 .
  35.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6 .
  36. ^ 36.0 36.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48 .
  37. ^ Horosko, Leo. Kastus Kalinouski: Leader of the National Uprising in Byelorussia 1863-64. Journal of Belarusian Studies. 16 December 1965, 1 (1): 30–35 [1 June 2022]. ISSN 0075-4161. doi:10.30965/20526512-001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38. ^ [失效链接]
  39. ^ 39.0 39.1 斯奈德, 蒂莫西(美).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ISBN 9787305221644. 
  40. ^ Valerius Czekmonas, “O etapach socjolingwistycznej historii Wile ńszczyzny i rozwoju polskiej świadomości narodowej na Litwie,” in Kloczowski, Belarus, Lithuania, Poland, Ukraine, 457-463.
  41. ^ Bardach, “Polacy Litewscy i inne narody Litwy historycznej,” in Kłoczowski, Belar us, Lithuania, Poland, Ukraine, 366.
  42. ^ 关于“种族群体”和民族史,参见Jeremy King, “Loyalty and Polity, Nation and State,”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8, 29-33,为此辩护有Anthony Smith,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1986
  43. ^ 43.0 43.1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52 .
  44. ^ 44.0 44.1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1 .
  45.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67 .
  46. ^ Ioffe, Grigory. Understanding Belarus and How Western Foreign Policy Misses the Ma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5 February 2008: 57 [2014-07-14]. ISBN 0-7425-555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47. ^ Borzęcki, Jerzy. The Soviet-Polish peace of 1921 and the creation of interwar Europ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6 [2014-07-14]. ISBN 978-0-300-12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8). 
  48. ^ Sorge, Arndt.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understanding the dialectics of business 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1-84331-38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49. ^ Minahan, James. Miniature empire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Greenwood Press. 1998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0-313-306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50. ^ Baron, Nick. Homelands: war, population and statehood in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 1918–1924. Wimbledon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0 November 2009]. ISBN 978-1-84331-38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51. ^ Marples, David. Belarus: A Denationalized Nation. Routledge. 1999: 5 [2014-07-14]. ISBN 90-5702-34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1). 
  52. ^ 52.0 52.1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4 .
  53. ^ 53.0 53.1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5 .
  54.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3 .
  55. ^ 55.0 55.1 55.2 55.3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7 .
  56. ^ Axell, Albert. Russia's Heroes, 1941–45.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2: 247. ISBN 0-7867-1011-X. 
  57.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102 .
  58. ^ Bruno Drweski, op. cit. , p.  104 .
  59.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8 .
  60. ^ 白俄罗斯历史文化. iExplore.com. [26 March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61.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29 .
  62. ^ 62.0 62.1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30 .
  63. ^ 63.0 63.1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32 .
  64. ^ Philippe Marchesin, op. cit. , p.  31 .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