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宗派
汉传佛教发展至中唐时,以禅宗为最盛,在晚唐至北宋时期,发展出许多禅宗宗派。这些宗派,虽然多数的传承已经断绝了,但对于汉传佛教的发展,有著深远的影响。
历史
编辑中国禅宗由初祖达摩、二祖神光、三祖镜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一脉相传。五祖弘忍有上座弟子神秀,神秀早年博览经史,少年剃发出家,在五祖弘忍门下,称为上座,担任教授阿阇梨;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呈现,但没有得到弘忍的赞许。
弘忍另一名弟子,名唤惠能,虽是文盲,但了悟佛心,直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喜,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
弘忍圆寂后,神秀至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扬,人称北宗,教义传遍西京长安、东京洛邑,并曾获得武后、中宗、睿宗三帝之皈依,有“二京法主、三君帝师”之尊号。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曹溪禅),六祖惠能门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洛阳的“明定南北总是非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派的北宗,使得曹溪禅树立了全国性的影响,从此禅宗以曹溪禅为正宗,尊惠能为六祖。
曹溪禅门下的分化
编辑曹溪禅后分为曹溪北宗、曹溪南宗、保唐宗。曹溪北宗即为荷泽宗,曹溪南宗分化出石头宗、洪州宗、保唐宗三支,而以石头、洪州为禅门正宗。
- 南宗(又称曹溪禅),因六祖惠能的“顿悟”、居于曹溪为名。
荷泽宗
编辑曹溪北宗即为荷泽宗,始于神会大师,承继六祖法脉[1]。又被尊为禅宗七祖,但他的地位不被南宗各派所承认,因荷泽宗在洛阳一带传布,因此又被石头、洪州认为是曹溪禅中的北宗。
石头禅
编辑曹溪南宗又分为石头禅和洪州禅。石头禅始于石头希迁法师。希迁法师先于曹溪六祖门下出家为沙弥,在惠能去世时,年仅十四岁,后依于六祖门下青原行思,于是成为禅宗大师。荆州的天皇道悟,澧洲的药山惟俨,潮州的大颠宝通,皆出于希迁门下。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都是出自石头禅系统的。
洪州禅
编辑洪州禅,始于南岳怀让,但是真正光大南岳门下的,为洪州道一。道一大师住江西洪州开元寺,故称洪州宗。其门下怀海,出了沩山灵祐,黄蘗希运,为沩仰与临济二宗的根元。
保唐宗
编辑此外,南宗中还有一分支为保唐宗,始于成都保唐寺无住禅师,在四川地区独立发展。它的特点是融合了北宗与南宗的看法。
无住禅师未出家时,从居士陈楚璋学顿教法,陈楚璋为五祖弘忍门下老安和尚(嵩山慧安)弟子。无住后从六祖弟子并洲自在受法出家,又从学于净众寺无相(又称金和尚),无相为弘忍门下智诜的再传弟子。所以宗密认为他是由五祖门下分出的,但保唐宗《历代法宝记》则自认为六祖曹溪门下。
牛头宗
编辑牛头宗传至六祖慧忠,鹤林玄素,径山法钦时牛头禅大盛[2],与洛阳荷泽神会,江南的洪州道一、石头希迁,并为禅宗重镇。但因后继无人,后逐渐为曹溪宗所吸收,融入石头宗之中。
晚唐至北宋
编辑“五家七派”,主要出于石头、洪州二宗。沩仰、临济二宗出于洪州道一门下,曹洞、云门、法眼皆出于石头希迁门下:
- 沩仰宗。百丈怀海门下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慧寂治所在栖隐寺(今江西宜春的太平兴国寺)。
- 临济宗。百丈怀海门下黄蘗希运禅师住持黄蘗寺(在今江西宜丰县)初露端倪,临济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创立。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1039) 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
-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在洞山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遂使宗风大举。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后传于宏智正觉禅师,建立默照禅法。
-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
-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
南宋至明清
编辑南宋时,禅宗传成只剩临济与曹洞二个主流。至明清时代,禅宗更为衰弱,以禅净双修为主流,以净土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