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詩,指類型或風格與中國六朝(220年—589年)緊密相聯繫的詩。它們反映了中國詩歌一個更重要的興盛時期,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獨特時期;這一時期發展出了特別強調浪漫、性別角色、人際關係的一種詩風。因當時中國沒有統一,六朝時期有時又叫分裂時期,多個政權在與其他政權並存的情況下興起衰亡。根據傳統標準,這些政權和朝代構成了六朝。六朝時期涵蓋的主要時期有:三國(220年—280年)、晉朝(266年—420年,分為西晉266年—316年和東晉317年—420年)、十六國(304年—439年)和南北朝(420年—589年)。有時傳統史家的記錄因當時政治動盪而在詩歌和政治的發展年譜記載上出現差漏,故詩人們的一生和詩歌的潮流不能清楚地與具體的時間相吻合。將年份轉換為公元年使得這一問題更複雜。但拋開年譜記載的困難,六朝詩歌取得了包括正式化了建安時期樂府和詩的差別、進一步發展了、理論工作及通過收集和出版六朝和更早的詩歌為詩集使其留存至今等重大發展。

背景

編輯

六朝詩時期形成了漢朝詩中著名的樂府詩風和隨後的唐朝舊體詩復興之間的重要聯繫。甚至在漢朝滅亡前,當時的詩歌發展已經隨着政權日益落入興起的地區霸主曹操一族等之手而轉向建安風骨。曹氏一族在漢末三國初都對詩風發展有影響,三國之一的曹魏即是曹氏所建。後來崛起的司馬氏即以曹魏為基礎,司馬炎代魏稱帝,即晉武帝。立國於266年—316年的西晉統一了中國,但未能長期穩定,失去了對北方的控制。但晉朝整體上盛產詩歌,既有原創詩歌,也有詩集和批評。中國南北分裂作為中國詩歌的一大特點繼續存在直至隋朝重新統一,而隋朝的局面也很快被相對統一且長期穩定的唐朝及新的唐詩時代所取代。

漢朝詩

編輯

漢朝詩所繼承的包括《詩經》和《楚辭》中的中國古典詩歌。漢朝詩歌在《詩經》《楚辭》基礎上特別發展出樂府詩風。

建安詩

編輯

除了特定的政治與詩風之間的吻合外,中國詩歌的發展不是準確按朝代的,當時的改朝換代都是不確定的。這是討論包括名將曹操(155年—220年)在內的漢末和六朝初重要詩人時的情況。曹操被認為屬於這一時期,但其實在東漢開始仕途。東漢末年曹氏興起於著名的建安(196年—220年)年間。建安為名義上的漢朝統治者漢獻帝年號。下一個大歷史時期史稱三國時期,魏(220年—266年)、蜀(又作蜀漢,221年—263年)、吳(又作東吳孫吳,229年—280年)分裂漢朝,彼此爭鬥。建安文學與三國初期詩歌在風格方面與詩人經歷共通,雖然217年—218年的瘟疫造成了建安七子之四的死亡,[1]當時的死亡率也高,甚至有人因作品招禍。

三國早期詩

編輯

184年—220年,曹氏捲入中國不同地區的軍閥混戰。213年,曹操建立魏王國。220年,曹丕建立魏,以其姓氏史稱曹魏(220年—266年),定都於華北的洛陽。曹操有24首詩存世。曹操及其子繼承人曹丕都是著名的文化保護者。[2]整個曹氏家族尤其是曹操的第四子曹植與其他詩人一起協助形成了建安風骨。曹植也因其戲劇性地作了救了自己一命的《七步詩》聞名。曹丕著《典論·論文》列出影響建安風骨發展的建安七子,其中之一徐幹(170年—217年)便是得到了曹操的保護,[3]其中的另一位詩人為王粲(177年—217年)。

魏末晉初

編輯

從220年到263年的三國中期,以三個敵對國家之間政治、軍事安排更為穩定為標誌。後期則以三方結構崩塌為標誌。首先,263年,魏滅蜀。與此同時,曹氏的權力已在一系列陰謀和內鬥中漸漸落入司馬氏一黨手中。司馬氏本為曹氏臣屬,通過陰謀等手段奪取曹氏一黨手中的權力。266年2月,司馬炎迫魏帝曹奐禪位,代魏建立新政權晉朝,他即後來的晉武帝。從政治上講,這段時間是視司馬氏為篡權者的忠魏者的危險期。從詩歌上講,這段時間因詩人避世,有助於且激勵了隱遁詩,這些詩的內容包括自然、詩歌、酒和特殊場合的朋友。這也常明白地或僅僅暗示詩人的抗議。

阮籍與竹林七賢

編輯

如傳統史料所述,這一組人在充滿政治的三國末期和晉朝初期渴望躲避內鬥、腐敗、令人窒息的朝廷生活。它的成員劉伶(221年—300年)、阮籍(210年—263年)、阮咸(3世紀)、向秀王戎(234年—305年)、山濤(205年—283年)聚集在山陽(在今河南省嵇康(223年—262年)家附近的竹林,欣賞彼此的作品和簡樸生活。現代批評者認為這些聚會可能帶有一些虛構成分。這種生活方式與朝廷政客相悖。七賢享受酒、個人自由、自然與對自然的歌頌。他們各有特點,但一起享受哲學談論、樂曲、飲酒。[4]伯頓·沃森認為阮籍是建安風骨後「第一個重要詩人」。[5]阮籍以隱遁和友誼為主題,幫助定義了六朝詩的發展。[6]他幫助發展了建安詩人剛發展的五言詩,但他擺脫了其最初赤裸的現實地描述特定場景,改為着眼於更廣義的、抽象的、象徵性的詩的陳述。阮籍也發展了自然主題,聚焦於「時光飛逝和四季更替」,導向人的死亡。阮籍也習慣用鳥的形象表達自由的象徵和躲避環境的能力。伯頓·沃森注意到阮籍現存的詩明顯缺少對酒的描述。這並不是說他不好酒,他在不能公然拒絕巨大政治壓力下的婚姻安排時,為了逃避,連續醉了2個月。[7]

其他晉初詩人

編輯

晉朝詩人和官員張華(232年—300年)實際上生於晉朝建立前,但在晉朝年間活躍作詩並因八王之亂去世。將領和多產詩人陸機玄學將文學理論引導到新的文賦形式。

晉朝

編輯

晉朝淮北被北方政權占領,但因史家常聚焦於定都的東西之別,遂按地理被分為西晉和東晉兩個階段。

歷史背景

編輯

晉朝(266年—420年)於280年短暫統一中國,但在291年—306年陷入蹂躪摧毀華北的多方內戰即八王之亂。最初的13年,是至少八位諸侯王和不同公爵之間極端的暴力和孤注一擲的權力鬥爭。304年,北方原獨立的匈奴部族在新自稱的大單于劉淵(後來的漢趙天王)領導下宣告自立,並以接手的大軍為支持。各類胡人都捲入了五胡亂華,316年晉朝皇帝已淪為南方地區統治者。故晉史可分為西晉(266年—316年)和東晉(316年—420年)兩個階段。

西晉詩

編輯

一些西晉詩瀰漫着社會和政治的亂象,伴隨着各種時代變遷。因為西晉跨度約50年,很多詩人和詩潮多少超出了這些界限。

東晉詩

編輯

東晉詩包括賦。賦有時被認為詩的一種,有時被認為具有詩特質的散文。這種散文和詩的和諧通常是典型的後期六朝文學。最終,唐朝的後期六朝文學的一種持久的影響至少是當時沉醉其中的反應。直到晚唐,類似的密集典故文學再次流行。無論如何,大約東晉年間,南方發生了很多詩界活動。

蘭亭集

編輯

《蘭亭集》(353年)收集了包括謝安孫綽在內42位文人於上巳節浙江紹興附近的蘭亭作詩飲酒之事。士紳們賽酒,酒杯被沿着一條曲折的小溪放下,男人們則坐在岸上,當杯子停住時,離它最近的人要喝完杯中酒並作詩一首。最後,其中的26位參與者寫了37首詩。《蘭亭集序》更是書法界名作。

子夜歌

編輯

同時知名的還有相傳為東晉江南一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作的《子夜歌》。[8]這部引起性慾的詩目既是早期的具體文章詩集,其文章也是後期流派的基礎。原文根據四季分為四部分,後期文章相應地也顯示出四季的面貌。

陶淵明

編輯

陶淵明,名陶潛,365年—427年在世。他是六朝的南朝詩人之一,生於東晉,並活到了之後的劉宋朝。他與田園詩派的形成有關,也是隱遁詩的楷模。他也尤其以自己的自然表達描述即刻經歷的風格聞名。[9]陶潛被晉廷用為官員,薪俸為五斗米,但他以出名的方式退出官場,為了過種田作詩的生活而辭職。他的另一項最愛好的可能由此產生的活動是自己釀酒。[10]他有大約130首詩存世。

謝靈運

編輯

謝靈運(385年—433年)是與陶淵明的田園詩派相對的山水詩先驅和主要典型人物。他的詩隱晦而複雜,用了很多山和自然的意象。

賦和其他東晉詩

編輯

其他重要的東晉詩人包括太康年間的陸機(261年—303年)、潘岳(247年—300年)、劉琨郭璞(276年—324年)及常被認為劉宋詩人的顏延之(384年—456年)。陸機以文賦揚名。潘岳也作賦,以三首給亡妻的詩為人所銘記。郭璞是多產作家,作品包括散文、詩、賦。

十六國詩

編輯

十六國是華北及其鄰近地區一系列短命政權存在的時期(304年—439年),這些政權建立於晉朝失去對華北的控制、領地局限於原先的南方地區後,從時間跨度上越過了晉朝的滅亡並且到了實際上的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建立後。這一時期其中一位著名詩人為曾於376年統一華北的前秦(351年—394年)政權的4世紀詩人蘇蕙。在當時的時間和地域對女詩人的限制下,她的幾乎所有文學作品都散佚了。[11]她唯一留存的文章是迴文詩《璇璣圖》。

南北朝詩

編輯

晉朝之後是南朝,包括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朝包括北魏(386年—534年)、東魏(534年—550年)、西魏(535年—557年)、北齊(550年—577年)、北周(557年—581年)。總稱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的劃分是基於政治和軍事,以及自然形成的由長江淮河秦嶺等組成的東西走向分界線。庾信是罕見的同時和南朝與北朝有關的詩人之一。

劉宋

編輯

元嘉三大家包括鮑照、謝靈運、顏延之。

永明體

編輯

南齊武帝永明年間為483年—493年。[12]幾位詩人與此相關。

王融(468年—494年)是永明年間最著名的詩人之一。[13]他很參與政治事件,這最終導致了他的早亡。

范雲(451年—503年)是另一位永明詩人。

蘇小小(卒於501年)是南齊年間錢塘城(今浙江杭州)名妓和詩人。

梁朝和玉台新詠

編輯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蕭氏所建,開國之君為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年),皇子蕭綱(後為梁簡文帝)被立為皇太子,此後他既練習寫詩,又贊助詩人。這段時間的詩歌活動中最重要的是在皇太子蕭綱贊助下由徐陵(507年-583年)編纂的《玉台新詠》。[14]「玉台」是奢華宮室的一部分,是上等婦人被貶謫後的去處,一大主要傳統意象就是一個失寵的美妾在孤單的囚禁中憔悴。《玉台新詠》被廣泛翻譯成英語。該詩集收錄了600多篇文章,聚焦美女的理想,其中一些詩事實上是同性戀的,描述受寵的少男如同其他文章中受寵的女性一樣。在其他情形下,「戀物症的暗示」在描述詩中與男女相關的物品的詩韻中得到展現,如他們的臥室、宴會廳、樂器、使用的檯燈或鏡架,或他們寫愛情筆記所用的好信紙。[15]

影響

編輯

中國被隋朝(581年—618年)統一後,六朝時期終結。就詩歌發展而言,隋朝和初唐的詩歌都深受六朝詩之惠。六朝詩的各類影響包括形式和內容,如歷史參考。六朝時期對詩歌的重要性包括詩歌理論和審美理解。其中一例即是劉勰的《文心雕龍》。

另見

編輯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Chang, H. C. (1977). Chinese Literature 2: Nature Poet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04288-4.
  • Davis, A. R. (Albert Richard), Editor and Introduction, 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1970).
  • Frankel, Hans H. (1978). 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2242-5.
  • Hinton, David (2008).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SBN 0-374-10536-7 / ISBN 978-0-374-10536-5.
  • Yip, Wai-lim (1997).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 .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223-1946-2.
  • Watson, Burton (1971). CHINESE LYRICISM: Shih Poetry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welf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03464-4.
  1. ^ Watson, 48
  2. ^ Davis, vi
  3. ^ Davis, vi, 作徐幹生卒年為196年—219年。
  4. ^ Watson, 74
  5. ^ Watson, 69
  6. ^ Watson, 73
  7. ^ Watson, 70
  8. ^ Watson, 60
  9. ^ Hinton, 110-112
  10. ^ Watson, 78
  11. ^ Hinton, 105-109
  12. ^ Davis, viii
  13. ^ Davis, vii - viii
  14. ^ Watson, 92-93
  15. ^ Watson, 91-9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