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兵(日語:僧兵そうへい Sōhei)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到安土桃山時代存在的武裝的寺院僧徒。[1]

僧兵辨慶和源義經
僧兵照片(攝於1895年)

概要

編輯

在同時代被稱為法師武者、僧眾、惡僧,江戶時代以降使用「僧兵」的稱呼。惡僧的「惡」和中世惡黨相同,有「兇惡」、「強大」之意味。主要是寺社勢力所屬的武裝集團。風貌如同繪卷物所描繪,有裹頭高下駄薙刀等特徵。另外,神社所屬的武裝集團稱作神人(じにん)。

僧兵、神人出現的時代,律令制崩壞,社會混亂,擁有廣大的寺領神領的寺社因為有富裕的經濟力,有成為盜賊或各種勢力目標的危險性。所以,寺社有保持防衛武力的必要性。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造成「寺院・神社的武裝化」。

京都奈良的大寺院服雜役的大眾(堂眾)武裝自衛,平安時代末期,成為強大的武力集團,以興福寺延曆寺園城寺東大寺寺院為據點,經常互相爭奪勢力或對朝廷攝關家進行強訴以仁王舉兵之時也參加對平家的戰爭,在『平家物語』的武藏坊弁慶可見這樣的描寫。其中,興福寺(南都)的眾徒被稱作奈良法師、延曆寺(北嶺)的眾徒被稱作山法師。白河法皇曾舉出天下之三不如意,就是「賀茂川之水(鴨川洪災)・雙六之賽(雙陸棋賭博滋生社會問題)・山法師(比叡山僧兵眾)」,可見僧兵的橫暴是朝廷的不安要素。

遠離中央的地域也有和地方軍事力結合的有力寺社,對當時的權力平衡帶來相當大的影響。源平爭亂之時,指揮熊野水軍熊野別當成為雙方爭取的對象是著名的例子。

室町時代,曾經作為天台座主足利義教,熟知僧兵的軍事力和破壞力,所以,大規模的討伐延曆寺(如同後年的織田信長)。

各地的有力寺社保持軍事力的現象持續到豐臣秀吉實施刀狩為止。戰國時代的有力僧兵團有以下之例。

南都北嶺

編輯

其他

編輯

都在江戶時代之前喪失軍事力或分割宗教和軍事力。

關連項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ohei: Buddhist Warrior Monks of Japan. The History Corner. [2024-08-05]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