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國立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最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南海學園內,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成立的第一個公立博物館,部分文物來自原河南博物館(即今河南博物院)。

國立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自2023年啟用的新版館徽
基本資料
機關類型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所屬部門文化部
員額76人
授權法源文化部組織法[1]
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法[2]
主要官員
館長洪世佑
副館長王逸群
主任秘書張錦莉
任命者文化部部長
任期無任期保障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5組、3室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55年12月4日
前身機關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
聯絡資料

2024年整修後的本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本館)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20號(行政辦公室)
網站www.nmh.gov.tw
國立歷史博物館
位置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建成時間1960、70年代
官方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
評定時間2007年2月9日
詳細登錄資料
國立歷史博物館

原址為1916年建成的臺灣總督府物產陳列館,史博館遷入後再原本木樓逐步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近年由於面臨本館館舍空間不足及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難以重建,2018年啟動升級改造計劃,重新整建本館館舍,將行政辦公室及文物庫房遷出外移以最大化現有館舍之展覽空間,至2024年2月重新對外開放。[3]

歷史

編輯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
 
臺灣總督府物產陳列館(原臺灣勸業共進會迎賓館),戰後沿用作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址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背面,與臺北植物園荷花池相鄰
 
監察院院長于右任手書之建館記
  • 1957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蒞臨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並指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0月10日,正式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隸屬教育部。首次參加第4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蕭明賢獲榮譽獎。
  • 1958年逐步進行原有館舍改建,增建畫廊及古物陳列室各一所。舉辦藍蔭鼎遊美畫展、張大千畫展等。
  • 1959年參加第5屆聖保羅雙年展,秦松獲榮譽獎;參加巴黎首屆國際青年藝術展覽會。
  • 1960年,「中國書畫藝術世界巡展」分為中南美組與紐澳歐非中東組,同時巡展於28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贈金門縣出土之皇明監國魯王壙誌。世界名畫巡迴展於臺南、高雄、臺中、花蓮等地。美術節意外發生「秦松事件」。
  • 1961年,興建「國家畫廊」,發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初採不定期出版發行,以館務報導為主。參加第6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獲榮譽獎、巴黎第2屆國際青年藝展、中國書畫藝術世界巡展。
  • 1962年6月15日,立法院第29會期第28次會議三讀通過《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同年6月26日,《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公佈施行,史博館成為法定機關。同年以中國傳統法式增建展覽大樓門廳,五月畫會現代繪畫赴美國預展。
  • 1963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第3屆委員會成立,推選包遵彭為委員。興建美術教學研究室,擴建國家畫廊,增建中國文字陳列室及中國古代工藝陳列室。舉辦第1屆全國水彩畫展、中華民國第1屆國際攝影展、第20屆美術節美展等。參加第7屆聖保羅雙年展獲優等獎、中國書畫藝術世界巡展紐澳歐非中東組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剛果展出。
  • 1964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在臺復會。改建三層樓房,增闢二樓陳列室,拓長畫廊。參加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展出商周銅器、歷代玉器、石刻、陶器、貨幣等十四類324件。推選韓湘寧及李錫奇代表出席東京舉行之日本第4屆國際版畫展覽會。
  • 1965年,中國文化史「北京人頭及復原頭部模型展」,展出周口店、北京人頭骨及復原像、山頂洞人遺物、仰韶彩陶、新石器時代先民居址、雲龍罍等典藏品。參加第8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 1966年,改造展覽大樓2樓、擴大陳列室,與墨西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及阿根廷國立東方博物館締結為姊妹館。
  • 1967年,增建3樓陳列室,歷年來建築擴增已較創館之初多7倍。舉辦「中華歷史文物南美巡迴展」,包括商周禮樂兵銅器、歷代錢幣、兩漢及宋代玉器等等,赴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國展覽。實施「把知識送上門去」,舉辦國內巡展。參加第9屆巴西聖保羅藝術雙年展
  • 1968年,配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聯合國內外學術界發起「維護古蹟文物運動」。在美國舉辦「中華文物展」、參加墨西哥第19屆世界運動會「世界文化展覽中心」中國文化展
  • 1969年6月,參加第10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 1970年,「月球岩石登月史料特展」:獲美國贈與月表岩石,搭配傳統文學中的月亮題材及近代人類太空科技史展出,吸引35萬人次參觀。奉令製作國際巡展「中華文物箱」,作為我國駐外使館隨時借供留學生或僑團等文化活動,或參加各項小型國際展覽之用。王宇清與姚夢谷、宋文薰等進行國母山遺址田野考古。
  • 1971年,展覽大樓整體拆除改建,依據建築師林柏年設計風格之宮殿式展覽大樓,以五年分期進行,將中式門樓後方日式木樓拆除改建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宮殿式外觀建築,並於三樓兩翼增建兩棟側廳與正廳以廊道相連,並於南海路入口增建兩座仿漢闕門柱等。同年辦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展」、籌劃「北京人生態展」。
  • 1972年,於臺北松山機場增設畫廊,展出當代名家國畫、西畫等。
  • 1973年7月,舉辦「川端康成文藝生涯展」、「客家文物藝術展」、「董作賓甲骨文展」等。
  • 1975年,改建展覽大樓工程完成,新大樓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建築,本次改建後原日治時期樣貌已全消失,全然變成中國古典式樣宮殿建築風貌。國內展出「唐三彩陶器展」、「中西名家畫展」。國際展出「20世紀中國名家畫展」歐洲巡展,總計巡迴海外8國14個城市。
 
《獸形器座》由史博館典藏,為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也是吉祥物「酷獸」的原型,2011年被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
  • 1976年,主辦「亞太地區博物館研討會」,亞太地區會員代表40人參加,研討會主題為「博物館之行政管理及古物保管與修復」。隆重展出「北京人生態展」介紹中國早期文化、舊石器時代北京猿人生態(展至1994年)。
  • 1977年,出版《唐三彩圖錄》等書。
  • 1978年,策劃「中華民國當代書畫美國巡迴展」,展品除館藏外,又徵集張大千黃君璧高逸鴻劉延濤等21位名家書畫,至美東、美西各大學展出,為期5年。此為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首次在美國進行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
  • 1979年,與哥斯達黎加國立藝術館締結姊妹館。
  • 1980年,策辦「渡海三家:張大千、黃君璧、溥心畬畫展」至新加坡國家畫廊展出。
  • 1981年,繪製巨幅大畫「寶島長春圖」:幅長215尺(6607.7公分)、高6尺(182.2公分)之巨作。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70年,於1981年7月邀集近代水墨名家張大千、黃君璧、張穀年、胡克敏、姚夢谷、范伯洪、蘇峰男、李奇茂、羅芳、羅振賢、蔡友等人全程在本館參與繪製,於翌年1月完成,寫下近代中國水墨畫史重要一頁。除在本館外,其後亦前往高雄、日本上野美術館、香港等地展出。
  • 1982年,張大千、黃君璧合繪「慈湖長春圖」
  • 1983年,舉辦「南北朝石雕藝術展」
  • 1984年,「中國四千年玉器展」於美國斐士那大都會博物館展出,後巡迴美國各大城及危地馬拉展出
  • 1985年,由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博物館出借典藏品至本館展出「古代埃及文物展」。「中國袍服織繡展」赴夏威夷展出。
  • 1986年,舉辦「馬雅文物展」,由危地馬拉考古博物館提供300件展出。中華民國第1屆陶藝雙年展(陶藝雙年展迄1998年止,共7屆)。《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訊》創刊
  • 1987年,‧策劃「中華藝術展」於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舉行
  • 1988年,「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展」巡展於美國
  • 1989年,陸續辦理「大陸探親攝影展」、「林風眠90回顧展」
  • 1990年,舉辦「郎靜山百齡攝影回顧展」、「胡適百年紀念文物展」。「地方文物系列展」:展出「臺中縣編織工藝館收藏特展」、「苗栗木雕博物館收藏特展」、「臺灣古農器具文物展」等
  • 1991年,與華府史密森尼學會沙可樂畫廊 (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合作舉辦「張大千回顧展」
  • 1992年,舉辦「1992現代陶藝國際邀請展」、「中日書法聯展」、「清代玉雕藝術歐洲巡迴展」。與大英博物館合作展出「中國古代貿易瓷特展-大英博物館館藏」
  • 1993年,舉辦「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收藏展」、「董作賓百年紀念展」、「中華民國竹藝南非巡迴展」。舉辦兩岸交流展「李可染書畫展」、「傅抱石畫展」等。舉辦「中國古代貿易瓷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英、美、法、德、比、韓、菲及南非等八國聯合展出,大英博物館安德森(Anderson)館長親臨開幕
  • 1994年,與德國慕尼黑民俗博物館合作展出「西藏文物展」、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合作展出「西夏文物特展」、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合辦「徐悲鴻畫展」
  • 1995年,出版發行《史物叢刊》、《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更名為《歷史文物》雙月刊。義工正式展開服務工作。舉辦「雙玉交輝-潘玉良常玉畫展」等
  • 1996年,「將軍一號沉船調查」:在教育部支持下,於澎湖將軍島附近海域進行調查,為國內首次進行之大規模水下考古發掘個案,並為日後澎湖馬公港古沉船調查、發掘及水下文化資產研究計劃(2006)奠下基礎
  • 1997年,設置「陳進藝術文化獎」,舉辦「亞太地區博物館館長會議」:包括新西蘭、韓國、新加坡、夏威夷、馬來西亞等各國代表簽署亞太地區博物館交流協議,以年會方式推動各國博物館文物及學術交流。「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特展」展出法國奧塞美術館典藏19世紀至20世紀後印象派油畫展,包括馬內、莫內、雷諾瓦、塞尚、梵谷、高更等大師作品60幅
  • 1998年,以館藏文物「中華文物通史展」為常設展,連戰副總統與教育部楊朝祥部長蒞臨參加開幕典禮並致辭。設置「劉延濤書畫獎學金」,獎勵優秀藝術人才致力書法國畫研創活動
  • 1999年,舉辦由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及拉脫維亞共同策劃的「波羅的海三國民俗藝術特展」介紹該地區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成立「921搶救文物小組」赴中部地震災區協助文物搶救工作,做文字與照片記錄,並將搶救文物修復後公開陳列展示。舉辦「彩墨千山 : 馬白水九十回顧展」
  • 2000年,提出「大南海計劃」白皮書,整合南海學園「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盛況空前,在84天展期中突破105萬人次,平均每日參觀人數達12,000人。為紀念921大地震一週年,舉辦「搶救文物─921大地震災區文物研究展」。策劃「臺灣鄉情水墨畫展」至波羅的海三國之愛沙尼亞、立陶宛及拉脫維亞巡迴展出。改裝40尺貨櫃,推出「行動博物館」於各縣鄉鎮市巡迴展,將博物館文物送到偏鄉,拉近城鄉差距
  • 2001年,與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張大千繪畫藝術回顧展」,首開國立博物館赴大陸展出先例。參與行政院國科會「國家典藏數碼化計劃」及「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精選上萬件藏品進行數碼化,為國家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加值應用奠定重要基礎。繼續澎湖水下考古計劃,舉辦「澎湖沉船將軍一號水下考古研究展」,展示本館84、85、87年3次澎湖將軍1號,我國唯一經水下考古之沉船發掘,並出版水下考古成果專輯
  • 2002年,「彩筆飛舞空間-馬諦斯特展」
  • 2003年,策劃「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特展,應法國巴黎臺北新聞文化中心邀請至巴黎展出歷代佛像典藏。規劃「口述歷史計劃」,建立「前輩書畫家、文化耆老口述歷史資料庫」。設置「林玉山先生美術研究獎金」。
  • 2004年,舉辦「禪道與花-2004中華插花藝術展」、「陳雲程百歲書法展」。「92年度優良政府出版服務評獎」榮獲出版服務獎第2組「一等獎」(連續4年獲此殊榮),另獲得「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包括一項圖書出版與電子出版品類。與法國國立文化資產學院舉辦「博物館專業人員教育與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研討會-臺灣與法國的對話」,借鏡法國博物館專業人員教育、培訓與人力資源管理觀念
  • 2005年,舉辦「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展品主要來自大陸敦煌研究院、法國吉美博物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河南博物院合作辦理「輝縣琉璃閣甲乙墓器物研究展」,展出於1936年在河南輝縣出土春秋時期館藏青銅器、玉器200餘件,係40年來首次對此批古物進行整理研究。該年逢建館50週年,館方特別舉辦「史博十景」票選活動,從20個景點中選出10個景點,包括「闕門深院」、「畫樓燈夜」、「瓊宇浴月」、「池畔觀月」、「瓊樓儷影」、「麗影臨池」、「老樹臨風」、「忘言軒聽荷」、「荷風閣賞荷」、「挹翠樓攬勝」等景,其中以「池畔觀月」名列第一。[5]
  • 2006年,舉辦「百慧藏坤:陳慧坤教授百歲誕辰特展」。榮獲「第6屆兩岸專業交流績優團體」藝文文教類優良團體獎。
  • 2007年,引進國際展「妮基的異想世界」、「兵馬俑」、「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國內舉辦「李霞的人物畫」、「偶戲之美」、「魏清德舊藏書畫捐贈展」等。召開典藏文物暫行分級相關會議共7次,審查確定提報之國寶、重要古物件數。國立歷史博物館全球資訊網全新登場
  • 2008年,舉辦「驚豔米勒-田園之美畫展」,引進法國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畫作所策劃的海外特展,名作《拾穗》與《晚禱》首度於臺灣同時亮相。
  • 2009年,引進國際展「燃燒的靈魂-梵谷展」、「中非傳統兵器文物展」、「新疆文物展」、「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等;國內舉辦「1949-新臺灣的誕生」、「張大千110-書畫紀念特展」等
  • 2010年,兩岸交流展:「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 。辦理「教育部部屬社教館所推動─2010年世界博物館日聯合記者會」,以「博物館致力於社會和諧」為2010年世界博物館日的主題,委託本館聯合行銷518世界博物館日
  • 2011年,引進國際展「美夢成真-迪士尼經典動畫藝術」展。兩岸交流展:「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墨韻風華-近現代水墨書畫大師作品特展」於河南博物院展出;「中國玉器五千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展」於聖安東尼市「臺灣年」系列活動中展出。文化部公告「獸形器座」等5件古物指定為國寶,「瓏」等25件指定為重要古物。舉辦「博物館2011認同─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2年5月20日,文化部成立後史博館改隸該部,同日施行組織法新增「文創行銷組」。響應文化部航海節當日所舉辦的自由中國號歡迎活動,規劃「海洋臺灣—自由中國號將軍一號展」。舉辦「博物館2012—博物館與社會包容」國際學術研討會。引進國際展「小小羅浮宮-種田楊平的美術世界」展
  • 2013年,榮獲第5屆政府服務品質獎優等。舉辦意大利「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巨匠再現」特展。「福爾摩沙—臺灣的生活與文化展」在韓國釜山展出臺灣藝術文化風貌。與中華郵政總局合作發行典藏「清代花鳥刺繡橫披」郵票、「溥心畬月曆」,發行溥心畬花鳥主題月曆,與系列周邊商品以雙品牌模式發行。馬英九總統蒞館參加「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開幕。策劃「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30週年紀念展」巡迴首展於深圳博物館開幕,之後至吉林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與本館巡迴展出。辦理「觀光與轉變中的文化資產價值—仿古以開創未來」國際研討會
  • 2014年,首創推出「公益文創—琉璃亮點計劃」,與「勝利手工琉璃庇護生產中心」(傳玻者)合作整合民間企業、藝術界與社會團體,運用三方資源與專業推動公益文創平臺。舉辦「徐冰與孩子們的『木林森』計劃-臺灣」特展。
  • 2015年,大南海初期計劃獲行政院核定,正式推動
  • 2016年,與姊妹館河南博物院舉辦「兩岸唐三彩交流展」
  • 2017年,奉行政院核定修正「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劃」,務實推動各分項計劃,預計自2018年至2020年閉館。文化部委託「辦理完備文化部典藏網藏品資料計劃」。辦理「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美國德州畢卡索—想像中的人物肖像畫展」、「洞悉所有—七感體驗時尚特展」、「此時.彼刻—臺灣近現代寫真」、「舊文物.新眼光—喜新戀舊會客室」、「玉意深遠─中原古代玉器文化展」、「經綸再現-蘇州宋錦文化展」。博物館2017:新科技應用國際論壇及工作坊。
 
2024年經整建後的常設展廳
  • 2018年1月,辦理「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回顧與前瞻座談會」、「小別系列活動」、「再品牌化計劃」。7月1日,開始進行閉館整建工作,不對外開放參觀。在閉館期間,館內文物暫遷至國立故宮博物院(含南部院區)、國立臺灣美術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處庫房安置。
  • 2024年2月,整建完成重新開館,於2月21日正式開放參觀。


舊版館徽
2023年啟用的新版館徽

歷任館長

編輯
任別 姓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包遵彭 1956年3月 1969年5月
2 王宇清 1969年5月 1973年7月
3 何浩天 1973年7月 1985年10月
4 李鼎元 1985年10月 1986年2月 代理
5 陳癸淼 1986年2月 1990年2月
6 陳康順 1990年2月 1995年2月
7 黃光男 1995年2月 2004年7月
8 黃永川 2004年7月 2005年7月 副館長兼代
9 曾德錦 2005年8月 2006年2月
10 黃永川 2006年3月 2010年1月
11 張譽騰 2010年1月 2017年1月
12 陳登欽 2017年1月 2018年1月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兼任[6]
13 陳濟民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代理
14 廖新田 2018年2月 2022年1月
15 梁永斐 2022年2月 2023年7月
16 王長華 2023年8月 2024年7月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17 王逸群 2024年7月 2024年11月 副館長兼代
18 洪世佑 2024年11月 現任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組織架構

編輯
  • 館長
    • 副館長
      • 主任秘書
單位
  • 研究組
  • 展覽組
  • 典藏組
  • 文創行銷組
  • 教育推廣組
  • 祕書室
  • 主計室
  • 人事室

[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文化部組織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全國法規資料庫
  2. ^ 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全國法規資料庫
  3. ^ 蔣雅君. 從商品陳列館到歷史博物館之「國族」象徵建構與解構 (PDF).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5-28). 
  4. ^ 日後陳誠組閣,由梅貽琦出任教育部長時。殷海光即於《自由中國》十九卷發表〈對梅部長的低調希望〉一文,批評「前任教育部長」四大作風,當中之一包括「好大喜功」,樹立機構如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藝術館等,只有形式而無內容。見〈對梅部長的低調希望〉,《自由中國》十九卷四期,1958年8月16日。
  5. ^ 許敏溶. 史博館50歲 池畔觀月最迷人. 自由時報. 2005-12-05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3). 
  6. ^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組織機構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國美館、史博館館長為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典藏雜誌,2022.01.27
  7. ^ 組織架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立歷史博物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