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必制號戰艦

鐵必制號(德語:Tirpitz德語發音:[ˈtɪʁpɪt͡s] )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兩艘卑斯麥級戰艦的二號艦,得名於前德意志帝國海軍的締造者、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該艦於1936年11月在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並於兩年半後下水。全部工程於1941年2月完成,它隨即入列德國艦隊服役。如同其姊妹艦卑斯麥號一樣,鐵必制號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上裝備了八門380毫米SK C/34型艦炮作為主炮。經過一系列戰時修改,它比卑斯麥號還要重2,000噸,成為歐洲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重型戰艦。[3]

美國海軍繪製的鐵必制號識別圖
歷史
納粹德國
艦名出處 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
建造者 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
動工日 1936年11月2日
下水日 1939年4月1日
服役日 1941年2月25日
結局 1944年11月12日由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炸沉
技術數據
艦級 卑斯麥級戰艦
排水量
  • 標準:42900公噸
  • 滿載:52600公噸
全長
全寬 36米
吃水 9.30米[a]
動力輸出 163,023千瓦
動力來源
  • 12台瓦格納式過熱鍋爐;
  • 3台齒輪傳動輪機;
  • 3具三葉螺旋槳[1]
速度 30節[1]
續航距離 8,870海里以19節[1]
乘員
  • 103名軍官
  • 1,962名士兵[b]
傳感與
處理系統
武器裝備
裝甲
  • 裝甲帶:320毫米
  • 炮塔:360毫米
  • 主甲板:100至120毫米
  • 上甲板:50毫米
艦載機 4 × Ar 196水上偵察浮筒機英語Floatplane[1]
飛行設施 1副雙頭彈射器[1]

在1941年初完成海試後,鐵必制號曾臨時擔任波羅的海艦隊的核心,目的是防止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可能的突圍企圖。1942年初,它又駛至挪威,以威懾盟軍入侵。駐紮在挪威期間,該艦還打算用於攔截盟軍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並於1942年嘗試執行了兩次此類任務。這是鐵必制號唯一可行的任務,因為自聖納澤爾遇襲英語St Nazaire Raid之後,針對大西洋護航線路的行動變得風險極大。它還充當起存在艦隊的角色,迫使英國皇家海軍在該地區保留了大量的海軍部隊來遏制這艘戰艦。[4]

1943年9月,鐵必制號與戰艦沙恩霍斯特號一同對斯匹茲卑爾根島盟軍陣地實施了炮擊德語Unternehmen Sizilien,這是它唯一一次在進攻中使用主炮。此後不久,該艦在英國微型潛艇的襲擊英語Operation Source中受損,隨後又遭受了一系列大規模空襲。1944年11月12日,鐵必制號被裝備有12,000英磅(5,400公斤)高腳櫃炸彈的英國蘭卡斯特轟炸機在空襲中取得兩次直接命中和一次近距脫靶,導致艦隻迅速傾覆。甲板上的火勢蔓延到其中一座主炮塔的彈藥庫,引發了大爆炸。艦上陣亡人數估計為950至1204人。1948年至1957年間,挪威與德國對鐵必制號進行了聯合打撈,起獲的艦體殘骸被拆解出售。

設計

編輯

納粹德國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制定了兩艘卑斯麥級戰艦的設計方案,旨在對抗法國海軍的擴張,尤其是法國於1935年開始建造的兩艘黎希留級戰艦。鐵必制號及其姊妹艦卑斯麥號是在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簽署後動工的,名義上仍處於規範了戰間期戰艦建造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所限制的35,000長噸(36,000公噸排水量之內。實際上這兩艘艦秘密地遠超了這一數字,儘管在它們完工之前,國際條約體系便在日本於1937年退出後已經分崩離析,允許簽署國援引排水量高達45,000長噸(46,000公噸)的「升降梯條款」。[5]

 
美國海軍製作的鐵必制號識別圖

鐵必制號在竣工時的標準排水量為42,900公噸(42,200長噸),滿載排水量則達52,600公噸(51,800長噸),全長251米,舷寬36米,最大吃水深度10.60米。[c]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103名軍官和1,962名水兵;在戰爭期間,這一數字增加到108名軍官和2,500名水兵。它由三台勃朗-包維利齒輪傳動蒸汽輪機和十二台燃油過熱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驅動,總輸出功率可達163,023匹公制馬力(160,793匹軸馬力;119,903千瓦特),並在速度實驗中達到30.8(57.0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7]

該艦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八門380毫米34式速射炮[d]:其中兩座是以背負式佈局居前——即「安東」及「布魯諾」,以及兩座在後——「采撒」及「朵拉」[e]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包括十二門150毫米55倍徑速射炮、十六門105毫米38式高射炮、十六門37毫米30式速射炮和十二門20毫米30式高射炮。20毫米炮的數量最終增加至五十八門。1942年以後,又有八具533毫米水上魚雷發射管被安裝至兩座四聯裝支架上,每邊舷側各一座。[2]

竣工時,鐵必制號配備有三組FuMo 23英語Seetakt型搜索雷達[f],分別安裝在前部、前桅樓和後部測距機英語Rangefinder上。它們後來被具有更大天線陣列英語Antenna array的27型和26型雷達所取代。1944年,在其中桅上則安裝了代號為「霍亨特維爾英語FuG 200 Hohentwiel」的30型雷達,而其艉部的105毫米高射炮測距機上則加裝了213型「維爾茨堡英語Würzburg radar」射控雷達。[10]艦隻的水線裝甲帶有320毫米厚,由一對分別為50毫米和100至120毫米厚的上層甲板和主裝甲甲板所覆蓋。380毫米炮塔在正面和側面的裝甲厚度則分別有360毫米和220毫米。[1]

服役歷史

編輯
 
鐵必制號在下水時被推出滑道

鐵必制號是為替代老舊的前無畏艦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號而以「什列斯威-荷爾斯泰因代艦」的名義訂購,合同編號為「G」。[1]位於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獲得了建造合同,於1936年10月20日開始鋪設龍骨[11]艦體於1939年4月1日下水,在精心準備的儀式上,由伊爾莎·馮·哈塞爾(Ilse von Hassel)作為艦名出處、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的女兒主持為艦隻命名德語Schiffstaufe[12]帝國海軍總司令阿道夫·馮·特羅塔上將則發表了下水演說,阿道夫·希特拉亦有出席觀禮。[13]舾裝工作其後於1941年2月完成。[12]英國轟炸機曾多次襲擊造艦所在的港口,雖鐵必制號沒有遭到炸彈命中,但襲擊延緩了施工進度。[14]它於1941年2月25日入列英語Ship commissioning艦隊,[2]波羅的海進行海上試航[12]

完成海試後,鐵必制號駐紮在基爾,並繼續在波羅的海進行強化訓練。在此期間,德國入侵了蘇聯。為了防止以列寧格勒為基地的蘇聯艦隊突圍,德國海軍組建了一支臨時的「波羅的海艦隊」(Baltenflotte)。它由裝甲艦舍爾將軍號輕巡洋艦科隆號紐倫堡號萊比錫號埃姆登號、若干驅逐艦以及兩支掃雷區艦隊組成,鐵必制號則曾短暫地擔任該艦隊的旗艦[14]1941年9月23日至26日,由海軍中將奧托·齊里亞克斯英語Otto Ciliax指揮的波羅的海艦隊前往奧蘭群島附近巡邏,[13]之後該部隊解散,鐵必制號得以恢復訓練日程。[15]在訓練期間,鐵必制號向已被改造為無線電控制靶艦的前無畏艦黑森號施射,[16]以測試自身的主炮和副炮性能。[17]當鐵必制號駐紮在基爾時,英國皇家空軍繼續對其發動轟炸,但都無功而返。[18]

部署至挪威

編輯
 
鐵必制號在費滕峽灣作偽裝

1941年11月13日,戰爭海軍總司令、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提出將鐵必制號部署至挪威。該艦將能夠攻擊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並可作為存在艦隊牽制英國海軍資源,以阻止盟軍入侵挪威。希特拉在卑斯麥號被擊沉後曾禁止向大西洋出擊英語Sortie,但他同意了這個提議。鐵必制號遂被拖入船塢進行改裝以備部署。該艦的防空武器得到加強,艦艛上靠近彈射器的105毫米炮被移到舷外以增加射界英語Field of fire。兩座四聯裝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也在這次改造期間安裝。[19]時任艦長、海軍上校卡爾·托普英語Karl Topp於1942年1月10日宣佈鐵必制號已做好戰鬥準備。[20][18]翌日,該艦啟程前往威廉港,這一舉動旨在掩飾其實際目的地。[19]

鐵必制號於1月14日23:00離開威廉港,駛向特隆赫姆[19]能夠破譯德國海軍恩尼格瑪密碼的英國軍事情報部門發現了該艦出航,但英國惡劣的天氣卻阻礙了皇家空軍的行動。[21]英國本土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約翰·托維英語John Tovey, 1st Baron Tovey直到1月17日才知道鐵必制號的活動,當時該艦已經安然抵達挪威。[22]1月16日,英國通過空中偵察英語Aerial reconnaissance發現了身處特隆赫姆的艦隻。鐵必制號遂轉移到了特隆赫姆東北方向的費滕峽灣英語Fættenfjord[23]這次行動的代號為「極夜行動」(Unternehmen Polarnacht);該戰艦在行程中由驅逐艦Z-4「理夏德·拜岑」號Z-5「保羅·雅各比」號Z-8「布魯諾·海涅曼」號Z-29號提供護航。[24]挪威抵抗運動英語Norwegian resistance movement組織將其所處方位報告給了倫敦[25]它停泊在懸崖邊上,藉此保護艦隻免受來自西南方向的襲擊。船員們砍下樹木,鋪在鐵必制號艦上進行偽裝;[23]他們還經常將整艘艦隱藏在用水和氯磺酸製造的人造霧雲之中,以躲避空中偵察和攻擊。[26]峽灣周圍則架設了額外的防空炮台,在錨地入口處也安裝有魚雷防禦網英語Torpedo net和重型水柵英語Boom (navigational barrier)[27]鐵必制號被戲稱為「北方孤獨的女王」(Die einsame Königin des Nordens),因為它很少出勤,官兵的生活非常單調。[28]頻繁的燃料短缺限制了訓練次數,使戰艦及其護航艦隻得長期停泊在防禦網後面。船員們主要負責維護艦隻和持續配備防空防禦系統。為了讓他們有事可做,保持身心健康,艦上會不定期舉辦體育活動。[29]

針對盟軍護航船隊的行動

編輯

有幾個因素阻礙了鐵必制號在挪威行動的自由。最緊迫的是燃料短缺,以及德國驅逐艦部隊被撤走以支援「地獄犬行動」——即協助戰艦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衝刺穿越英倫海峽。這導致原計劃在1月底對出航的PQ-8號護航船隊英語Convoy PQ 8的襲擊被迫放棄。[30]英國則計劃於1月底用四發重型轟炸機對鐵必制號實施空襲,但由於目標上空的惡劣天氣,飛機無法找到該艦。[31]2月初,鐵必制號參與了在「地獄犬行動」籌備階段為分散英國人注意力而進行的佯動,其中包括駛出峽灣,以及準備出擊至北海[32]當月晚些時候,它得到了舍爾將軍號和尤金親王號以及幾艘驅逐艦的增援,但尤金親王號在費滕峽灣的入口處被一艘英國潛艇用魚雷擊中,暫時無法行動。[33]

 
鐵必制號的艦艏

1942年3月,作為「體育宮行動英語Operation Sportpalast」的一部分,鐵必制號與舍爾將軍號連同驅逐艦Z-14「弗里德里希·伊恩」號、Z-5「保羅·雅各比」號、Z-7「赫爾曼·舍曼號」Z-25號以及兩艘魚雷艇[24]打算攻擊返航的PQ-8號和出航的PQ-12號護航船隊英語Convoy PQ 12[30][34]但舍爾將軍號的設計航速僅為26節(48公里每小時);[30][35]由於速度太慢,無法與鐵必制號共同行動,因此被留在了港口,[30]驅逐艦保羅·雅各比號亦是如此。兩艘魚雷艇也被免除行動。[24]3月5日,德國空軍偵察機揚馬延島附近發現了PQ-12;但它沒有留意到戰艦約克公爵號戰鬥巡洋艦聲望號,這兩者連同四艘驅逐艦都在為船隊護航。[30]

德國人不知道的是,托維將軍還在為船隊提供遠程支援,兵力包括戰艦英王喬治五世號英語HMS King George V (41)航空母艦勝利號、重巡洋艦巴域號英語HMS Berwick (65)和六艘驅逐艦。恩尼格瑪密碼機截獲的信息再次向英國人報告了鐵必制號的襲擊預警,這使他們得以改變船隊的航路。3月9日,托維將軍試圖追擊鐵必制號,[30]但德軍分艦隊司令齊里亞克斯將軍決定在前一天晚上返回港口。空襲於9日清晨發動;十二架青花魚式魚雷轟炸機分三組襲擊該艦,但鐵必制號成功地避開了魚雷,僅3人在襲擊中負傷。[36]鐵必制號的高射炮手則擊落了兩架敵機。[37]襲擊結束後,鐵必制號駛向費斯特峽灣英語Vestfjorden,再從那裏前往特隆赫姆,於3月13日傍晚抵達。[38]3月30日,三十三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襲擊了該艦;它們未能擊中目標,反倒有五架飛機被擊落。[39]皇家空軍於4月底又發動了兩次空襲,但均以失敗告終:4月27日至28日夜間,三十一架哈利法克斯和十二架蘭卡斯特轟炸機發起進攻,其中五架被擊落。第二天晚上,二十三架哈利法克斯和十一架蘭卡斯特又組成了另一次突襲,其中兩架被德國的防空火炮擊落。[40]

鐵必制號及其護航驅逐艦在3月份的行動中共消耗了8,230噸重油,從而大大減少了可用的燃料供應。德國人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補充完試圖攔截兩支盟軍船隊所消耗的燃料。在「跳馬行動英語Operation Rösselsprung (1942)」期間,[41]6月27日離開冰島前往蘇聯的PQ-17號護航船隊是駐紮在挪威的鐵必制號及德國分艦隊餘部的下一個目標。[38]負責護送船隊的是戰艦約克公爵號、華盛頓號以及航空母艦勝利號。[38]鐵必制號、希佩爾將軍號和六艘驅逐艦從特隆赫姆出發,而由呂措號、舍爾將軍號和六艘驅逐艦組成的第二特遣隊則從納爾維克博根峽灣英語Bogen, Evenes駛出。[42]呂措號和另外三艘驅逐艦在前往會合地點的途中撞上了海圖上未標明的暗礁,不得不返回港口。鐵必制號離開挪威後不久,蘇聯潛艇K-21號英語Soviet submarine K-21便向該艦發射了兩枚或四枚魚雷,但全部射失。[43][44]蘇聯人則宣稱有兩枚命中。[45]與此同時,瑞典情報部門向英國海軍部報告了德國人的出發情況,英國海軍部下令解散船隊。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發現後,鐵必制號中止了這次行動,將襲擊任務交給U艇和德國空軍。分散的船舶無法再受到護航船隊的保護,德國人得以擊沉了三十四艘孤立運輸船中的二十一艘。鐵必制號則經由羅弗敦群島返回阿爾塔峽灣英語Altafjord[43]

 
鐵必制號在幾艘驅逐艦的護衛下駛向博根峽灣(1942年10月)

「跳馬行動」過後,德國人將提爾皮號轉移到納爾維克附近的博根峽灣。此時,艦隻需要接受大修。希特拉禁止該艦冒險返回德國,所以大修工作是在特隆赫姆進行的。10月23日,鐵必制號離開博根峽灣,回到特隆赫姆外圍的費滕峽灣。其錨地的防禦工事得到進一步加強;除了安裝了額外的高射炮,還在艦隻周圍鋪設了雙層魚雷防禦網。維修是分階段進行的,因此鐵必制號在大部分大修期間都保持部分運行。艦艉周邊還建有一座大型沉箱,以便更換艦隻的方向舵。[43]在維修過程中,英國人曾試圖用兩枚戰車英語Chariot manned torpedo人操魚雷英語Human torpedo攻擊戰艦,但在發射之前,洶湧的海浪便使其脫離了拖曳它們的漁船。[46]到12月28日,大修已經完成,鐵必制號開始投入海試。它於1943年1月4日在特隆赫姆峽灣進行了射擊試驗。[47]2月21日,托普獲晉升為海軍少將,其艦長職位由海軍上校漢斯·卡爾·邁爾英語Hans Karl Meyer接替;五天後,沙恩霍斯特號奉命增援駐挪威的艦隊。海軍中將奧斯卡·庫梅茲被任命為駐挪威艦艇總司令。[48]

1943年3月,當沙恩霍斯特號抵達挪威時,盟軍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已經暫時停運。為了讓兩艘主力艦有機會合作,在1942年12月31日的巴倫支海海戰後接替雷德爾出任海軍總司令的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茨下令,對設有英國氣象站和燃料補給基地的斯匹茲卑爾根島發動攻擊德語Unternehmen Sizilien[47]該島由152名挪威流亡武裝力量人員組成的駐軍守衛。[49]兩艘戰艦在十艘驅逐艦的護航下於9月6日離開港口;第二天,鐵必制耍了個作戰詭計英語Ruse de guerre,在接近島嶼時掛起了白船旗[50]在炮擊期間,鐵必制號共發射了五十二枚主炮炮彈和八十二枚150毫米副炮炮彈。[51]這是該艦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敵方水面目標發射主炮。[47]一支突擊部隊上岸摧毀了海岸設施並俘虜了74人。[49][52]到11:00,戰艦在摧毀了預定目標後返回挪威駐地。[47]

英國對鐵必制號的襲擊

編輯

水源行動

編輯
 
鐵必制號於博根峽灣

英國人決心擊垮鐵必制號,以消除它對盟軍北極護航船隊構成的威脅。在經歷了屢次無效的轟炸和1942年10月失敗的魚雷襲擊後,英國人轉向了新設計的X級微型潛艇[47]計劃中的攻擊代號為「水源行動英語Operation Source」,包括對鐵必制號、沙恩霍斯特號和呂措號實施攻擊。[53]X艇由大型潛艇拖曳至目的地,在那裏它們可以避開魚雷防禦網,並各自在目標底部的海床上放置兩枚2噸重的強效水雷。共有十艘潛艇被分配到1943年9月20日至25日的行動中,但僅八艘能夠抵達挪威的科菲峽灣英語Kåfjorden (Alta)參與9月22日清晨開始的攻擊。[47]三艘艇具——X5、X6和X7號成功地突破了鐵必制號的防禦,其中X6和X7號順利佈設了水雷。X5號在距離防禦網約200米處被發現,遂遭火炮和深水炸彈聯合擊沉。[54]

水雷對鐵必制號造成了嚴重破壞。第一枚在與采撒炮塔並排的位置上爆炸,第二枚在距艦艏左舷45至55米開外引爆。[55]這導致一個燃料艙破裂,外殼版英語Shell plating被撕開,艦底形成一個巨大凹痕,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內的艙壁也發生彎曲。大約1,430噸海水灌入艦內的燃料箱和雙層船底左舷的空隙,造成了1到2°的橫傾,需要通過右舷的反向注水來恢復平衡。湧水損壞了2號發電機艙的所有渦輪發電機英語Turbo generator;1號發電機艙內除了一台發電機外,其他設備都因蒸汽管線斷裂或電源線切斷而無法工作。朵拉炮塔從軸承上脫落,無法轉動;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挪威沒有足夠強勁的重型起重機來吊起炮塔並將其放回軸承上。[56]艦載的兩架Ar 196水上偵察機被爆炸的震盪拋離並完全損毀。修復工作由維修艦諾伊馬爾克號英語German auxiliary cruiser Widder負責;歷史學家威廉·加茨克(William Garzke)和羅伯特·達林(Robert Dulin)評論稱,這次成功的修復工作是「二戰期間最為引人注目海軍工程壯舉之一」。[57]維修一直持續到1944年4月2日;全速試航定於第二天在阿爾塔峽灣進行。[58]

鎢素行動

編輯
 
鐵必制號於1944年4月3日遭英國艦載機襲擊

隨着諾伊馬克號和維修人員於3月離開,英國人意識到鐵必制號已接近重新投運。[58]於是,一項由艦隊航母勝利號和暴怒號以及護衛航母皇帝號英語HMS Emperor (D98)劍擊者號英語HMS Fencer (D64)追趕者號英語HMS Pursuer (D73)和搜搜索者號英語HMS Searcher (D40)組成的大規模空襲——「鎢素行動英語Operation Tungsten」,[59]計劃於1944年4月4日展開,但對恩尼格瑪的解密表明鐵必制號將於4月3日凌晨05:29出發進行海試後,行動時間便調整為提前一天。[58]這次襲擊由四十架攜帶500英磅(230公斤)、600英磅(270公斤)和1,600英磅(730公斤)穿甲彈梭魚俯衝轟炸機和四十架護航戰鬥機分兩波執行,共取得15次直接命中和2次近距脫靶。[59][60]飛機實現了奇襲,在第一波期間只損失了一架;因為鐵必制號的所有防空火炮用了12到14分鐘才配滿人員。第一波發生在於05:29,當時拖船正準備協助該艦離開系泊處。一小時後,即06:30過後不久,第二波機群到達目標上空。儘管德國的高射炮手有所警覺,但亦只有另一架轟炸機被擊落。[61]

空襲沒有穿透主裝甲帶,但仍然對鐵必制號的艦艛造成了顯著破壞並導致嚴重傷亡。加茨克和達林的報告指出,襲擊共導致122人陣亡、316人受傷;[61]而希爾德布蘭、勒爾和施泰恩梅茨(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的報告則認為有132人陣亡及270負傷,其中包括艦長漢斯·邁爾上校。[62]兩座150毫米炮塔被炸彈摧毀,兩架Ar 196水上飛機也被摧毀。幾次炸彈襲擊還引發了艦上的嚴重火災。震盪使得右舷渦輪發動機失靈,用於滅火的鹽水則侵入鍋爐並污染了給水。大約2,000噸海水灌入艦內,主要是通過近距脫靶時的炮彈碎片在舷側外板造成的兩個穿孔而入。用於滅火的水也導致了淹浸。[63]鄧尼茨下令不計成本也要修復艦隻,儘管他清楚知道鐵必制號由於戰鬥機支援不足而無法再用於水面行動。維修工作於5月初開始;驅逐艦在三天的時間裏將重要的設備和工人從基爾運往阿爾塔峽灣。到6月2日,鐵必制號能夠重新依靠自身動力航行,到月底則已達到火炮試驗條件。在修復過程中,150毫米炮經過改裝能夠對空作戰,並配備了專門用於密集防空火力的380毫米引信彈。[64]

行星、膂力、虎爪、福神及古德伍德行動

編輯
 
鐵必制號系泊於科菲峽灣;煙霧是人為製造,用於隱藏艦隻

皇家海軍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實施一系列艦載攻擊,但惡劣的天氣迫使它們相繼取消。作為「鎢素行動」的翻版,代號為「行星行動」(Operation Planet)的襲擊曾定於4月24日發動。由來自航母勝利號與暴怒號的二十七架轟炸機和三十六架戰鬥機執行的「膂力行動」(Operation Brawn)原定於5月15日實施,而「虎爪行動」(Operation Tiger Claw)則擬定於5月28日實施。7月17日,勝利號、暴怒號還與不倦號航空母艦英語HMS Indefatigable (R10)一同參加了「福神行動英語Operation Mascot」,共有六十二架轟炸機和三十架戰鬥機在惡劣天氣下執行空襲。8月下旬,天氣好轉,「古德伍德系列行動英語Operation Goodwood」因此得以開展。古德伍德第一次和第二次行動於8月22日發起;由艦隊航母暴怒號、不倦號和可畏號以及護衛航母納瓦卜號英語HMS Nabob (D77)小號手號英語HMS Trumpeter (D09)組成的艦載編隊在兩次襲擊中共出動了三十八架轟炸機和四十三架護航戰鬥機。[59]

這些襲擊未能對鐵必制號造成任何損害,卻有三架進攻的飛機被擊落。[59][64]古德伍德第三次行動於8月24日緊隨其後,僅由艦隊航母上搭載的飛機組成。四十八架轟炸機和二十九架戰鬥機襲擊了該艦,取得兩次命中並造成輕微損壞。[59]其中一枚重達1,600英磅的炸彈穿透了上層和下層裝甲甲板,落在了4號配電艙內。但它的引信已經損壞,炸彈沒有爆炸。第二枚是一枚500英磅重的炸彈,爆炸造成了表面損傷。六架飛機在襲擊中被擊落。[65][66]之後是8月29日的古德伍德第四次行動,三十四架轟炸機和二十五架戰鬥機分別從可畏號和不倦號起飛,但濃霧使它們無法取得任何命中。[59]鐵必制號的的炮手則擊落了一架螢火蟲式英語Fairey Firefly和一架海盜式戰鬥機。這艘戰艦合共發射了五十四枚主炮和161枚150毫米炮炮彈——其中兩成為輕型防空彈。[67]

掃雷器及消除行動

編輯
 
1944年11月,鐵必制號最後一次系泊在霍科亞島英語Håkøya附近

由於艦隊航空隊發動的絕大多數襲擊都不起作用,導致摧毀鐵必制號的任務在1944年中期被移交予皇家空軍第5轟炸聯隊英語No. 5 Group RAF。皇家空軍使用蘭卡斯特轟炸機攜帶6短噸(5.4公噸)重的高腳櫃炸彈來穿透艦隻的重型裝甲。[68]第一次出擊,即「掃雷器行動英語Operation Paravane」,於1944年9月15日發動;從蘇聯亞戈德尼克英語Yagodnik前沿基地起飛的二十三架蘭卡斯特(其中十七架各攜帶1枚高腳櫃炸彈、六架各攜帶12枚尊尼獲加炸彈英語Johnny Walker (bomb))對艦艏取得一次命中。[59]高腳櫃炸彈完全穿透了艦隻,然後從龍骨離開,在峽灣底部爆炸。艏部被800到1,000噸的海水淹沒,造成嚴重艏傾。艦隻已變得不再適航,速度被限制在8—10節(15—19公里每小時)。震盪衝擊還對射控設備造成嚴重破壞。損壞的程度促使海軍總司令部只能以作為浮動炮台使用的標準修復該艦。維修工作預計需時九個月,但修補彈孔可以在數周內完成,從而允許鐵必制號能夠進一步向南移動到特羅姆瑟。10月15日,該艦依靠自身動力航行了200海里(370公里)前往特羅姆瑟,這是它服役生涯中的最後一次航行。[69]

10月29日,當鐵必制號系泊於特羅姆瑟外圍的霍科亞島英語Håkøya時,皇家空軍進行了第二次嘗試。在「消除行動英語Operation Obviate」中,三十二架蘭卡斯特用高腳櫃炸彈襲擊了該艦。[59]與「掃雷器行動」一樣,是次行動也由第9中隊英語No. 9 Squadron RAF第617中隊英語No. 617 Squadron RAF共同執行,結果僅取得一次近距脫靶,[69]部分原因是目標上空的惡劣天氣。[70]水下爆炸損壞了左舵和驅動軸,並造成了一些水浸。鐵必制號的380毫米炮彈破片在對抗高空轟炸機時被證明是無效的;僅一架飛機被陸基高射炮擊傷。[69]襲擊發生後,艦隻的錨地得到顯著強化。為了防止其傾覆,在艦隻的下方和周圍建造了一座大型沙壩,並安裝有魚雷防禦網。鐵必制號保留了早前受損時約1度的左傾,這並沒有通過反向注水來糾正,以保留儘可能多的儲備浮力。該艦還為擔任浮動炮台的職責做好了準備:燃料貯量僅限於為渦輪發電機提供必要的動力,而船員也被裁減至1,600名官兵。[71]

要理問答行動

編輯
關於襲擊鐵必制號的環球新聞影片英語Universal Newsreel

要理問答行動英語Operation Catechism」是英國人對鐵必制號的最後一次攻擊,發生於1944年11月12日。[59]轟炸機於09:35接近戰艦,後者再次使用380毫米炮迎擊;鐵必制號的主炮迫使轟炸機暫時分散,但無法瓦解攻擊。[72]來自第9中隊和第617中隊的三十二架蘭卡斯特向艦上投擲了29枚高腳櫃炸彈,取得兩次直接命中和一次近距脫靶。[59]其他幾枚炸彈落在魚雷防禦網屏障內,在海床上造成了顯著的彈坑;為防止艦隻傾覆而建的沙壩也因此發生大部坍塌。一枚炸彈穿透了安東和布魯諾炮塔之間的甲板,但未能引爆。第二枚則擊中了飛機彈射器和煙囪英語Funnel (ship)之間的艦舯部,造成嚴重破壞。舷側和艦底被炸出一個巨大的孔洞;與中彈並排的整個帶式裝甲部分被完全摧毀。第三枚炸彈可能擊中了采撒炮塔的左舷。[72]

 
鐵必制號傾覆

艦舯中彈造成了嚴重的水浸,並迅速將左舷的傾斜度增加到15至20度之間。十分鐘後,傾側增加到30至40度,艦長發出了棄艦的命令。持續的進水致使艦隻的傾斜於09:50達到60度,儘管至此似乎暫時穩定下來。八分鐘後,一場巨大的爆炸震動了采撒炮塔。炮塔頂部和部分旋轉結構被拋向25米高的空中,再砸向一群游向岸邊的人,將他們壓死。鐵必制號迅速翻轉,並將其艦艛埋入了海底。[73]襲擊發生後,被困在倒置艦體內的82人通過直接穿出外露的底部而獲救。[59]死亡人數從950人到1,204人不等。[g]大約200名倖存者於1945年1月被轉移到裝甲艦呂措號艦上服役。[76]

鐵必制號覆滅後,德國空軍在保護方面的表現受到了嚴厲批評。海因里希·埃爾勒少校作為第5戰鬥機聯隊第3大隊的指揮官,因未能及時攔截英國轟炸機而被譴責。他在奧斯陸接受軍事法庭審判,並受到死刑的威脅。有證據表明,他所在的部隊未能按照德國海軍的要求提供協助。他被判處三年監禁,但一個月後便獲釋,並降職重新發配到德國的一個Me 262戰鬥機中隊。[77]進一步的調查證明了埃爾勒無罪,因最終結論是德國海軍與空軍之間溝通不暢導致了這次慘敗;[78]飛行人員甚至沒有接到鐵必制號在襲擊發生前兩周就已經離開了霍科亞島的通知。[79]鐵必制號的殘骸一直留在原地,直到戰爭結束後,一家德國-挪威聯營公司才開始打撈行動。這項工作從1948年持續到1957年;[2]艦隻的碎片被一家挪威公司出售。[20]盧多維奇·甘迺迪英語Ludovic Kennedy在他關於該艦的歷史著作中將鐵必制號形容為「如病人般存在,如瘸子般消亡」。[80]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鐵必制號在滿載時的吃水為10.60米。[1]
  2. ^ 船員可擴編至108名軍官及2500名士兵。[2]
  3. ^ 根據海軍歷史學家格哈德·科普和克勞斯-彼得·施莫克的說法,鐵必制號於1944年的滿載排水量為53,500公噸(52,700長噸)。[6]
  4. ^ SK表示艦炮(Schiffskanone),C/34表示製造年份(Construktionsjahr)為1934年,而L/52則表示炮管的長度(Länge),即52倍徑[8]
  5. ^ 炮塔是由艏至艉按字母順序(根據德語無線電字母表)被分別稱為安東(Anton)、布魯諾(Bruno)、采撒(Cesare)及朵拉(Dora)。[2]
  6. ^ FuMO的全稱為Funkmessortungsgerät(無線電測向設備)。[9]
  7. ^ 約翰·斯威曼指出,1,900名船員中共有1,000人死亡;[74]而尼克拉斯·策特林和米夏埃爾·塔梅蘭德亦估計有近千人死亡。[75]西格弗里德·布賴爾和埃里希·格勒納認為有1,204人陣亡;[2][59]戈登·威廉姆森給出的死亡人數則是971人。[20]威廉·加茨克和羅伯特·達林所判斷的死亡人數約為950人。[73]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Gröner,第33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Gröner,第35頁.
  3. ^ Garzke & Dulin,第203頁.
  4. ^ Kemp,第153頁.
  5. ^ Garzke & Dulin,第203–208頁.
  6. ^ Koop & Schmolke,第18頁.
  7. ^ Gröner,第33, 35頁.
  8. ^ Campbell,第219頁.
  9. ^ Williamson,第42頁.
  10. ^ Williamson,第43頁.
  11. ^ Sieche,第44頁.
  12. ^ 12.0 12.1 12.2 Williamson,第35頁.
  13. ^ 13.0 1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39頁.
  14. ^ 14.0 14.1 Garzke & Dulin,第247頁.
  15. ^ Garzke & Dulin,第247–248頁.
  16. ^ Gröner,第20頁.
  17. ^ Sweetman,第11頁.
  18. ^ 18.0 18.1 Sweetman,第12頁.
  19. ^ 19.0 19.1 19.2 Garzke & Dulin,第248頁.
  20. ^ 20.0 20.1 20.2 Williamson,第40頁.
  21. ^ Sweetman,第16頁.
  22. ^ Sweetman,第17頁.
  23. ^ 23.0 23.1 Garzke & Dulin,第248–250頁.
  24. ^ 24.0 24.1 24.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0頁.
  25. ^ Ottosen,第39–41頁.
  26. ^ Hartl et al.
  27. ^ Sweetman,第19頁.
  28. ^ Harvey.
  29. ^ Zetterling & Tamelander,第207頁.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Garzke & Dulin,第250頁.
  31. ^ Sweetman,第23–24頁.
  32. ^ Sweetman,第24–25頁.
  33. ^ Sweetman,第25–26頁.
  34. ^ Sweetman,第27頁.
  35. ^ Gröner,第60頁.
  36. ^ Garzke & Dulin,第250–251頁.
  37. ^ Rohwer,第149頁.
  38. ^ 38.0 38.1 38.2 Garzke & Dulin,第253頁.
  39. ^ Rohwer,第156頁.
  40. ^ Rohwer,第162頁.
  41. ^ Sweetman,第54頁.
  42. ^ Garzke & Dulin,第253–255頁.
  43. ^ 43.0 43.1 43.2 Garzke & Dulin,第255頁.
  44. ^ Polmar & Noot,第115–116頁.
  45. ^ Blair,第644頁.
  46. ^ Bishop,第165–172頁.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Garzke & Dulin,第258頁.
  48. ^ Sweetman,第73–74頁.
  49. ^ 49.0 49.1 Torkildsen,第221頁.
  50. ^ Sweetman,第76頁.
  51. ^ Sweetman,第77頁.
  52. ^ Sweetman,第76–77頁.
  53. ^ Zetterling & Tamelander,第195–196頁.
  54. ^ Garzke & Dulin,第258–259頁.
  55. ^ Garzke & Dulin,第259頁.
  56. ^ Garzke & Dulin,第259–261頁.
  57. ^ Garzke & Dulin,第262頁.
  58. ^ 58.0 58.1 58.2 Garzke & Dulin,第264頁.
  59. ^ 59.00 59.01 59.02 59.03 59.04 59.05 59.06 59.07 59.08 59.09 59.10 59.11 Breyer,第26頁.
  60. ^ Brown 2009,第25, 27頁.
  61. ^ 61.0 61.1 Garzke & Dulin,第265頁.
  6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43頁.
  63. ^ Garzke & Dulin,第265–267頁.
  64. ^ 64.0 64.1 Garzke & Dulin,第267頁.
  65. ^ Garzke & Dulin,第267–268頁.
  66. ^ Brown 2009,第28頁.
  67. ^ Brown 1977,第39頁.
  68. ^ Sweetman,第132–139頁.
  69. ^ 69.0 69.1 69.2 Garzke & Dulin,第268頁.
  70. ^ Sweetman,第193頁.
  71. ^ Garzke & Dulin,第270頁.
  72. ^ 72.0 72.1 Garzke & Dulin,第272頁.
  73. ^ 73.0 73.1 Garzke & Dulin,第273頁.
  74. ^ Sweetman,第248頁.
  75. ^ Zetterling & Tamelander,第327頁.
  76. ^ Prager,第287頁.
  77. ^ Morgan & Weal,第60頁.
  78. ^ Schuck,第177頁.
  79. ^ Hafsten,第221頁.
  80. ^ Van der Vat,第50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69°38′50″N 18°48′30″E / 69.64722°N 18.80833°E / 69.64722; 18.8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