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鈿妝
花鈿(拼音:diàn 注音: ㄉㄧㄢˋ )[註 1]、又稱花子、面花,是中國傳統妝飾,施於額頭、眉心、兩鬢,即花鈿妝。
花鈿 | |||||
繁體字 | 花鈿 | ||||
---|---|---|---|---|---|
簡化字 | 花钿 | ||||
|
花鈿由金、銀、貝、紙或其他材料雕鏤、裁剪成薄片,有花、鳥、蝴蝶等各種形狀。顏色則以紅、黃、綠為多。與此類似的面靨、妝靨則是由胭脂塗成。但兩者有時會混用,指於面上繪上圖案的面妝,以材料和顏色不同而又有別稱,如金箔製作的為金鈿,翠綠色羽毛製作的為翠鈿,黃色材料製成的則為花黃。粘花的主要材料是呵膠或魚鰾膠[2][1]。
歷史發展
編輯先秦時期,婦女在臉上黏貼飾物或描繪裝飾圖案的風俗,即後世所稱之花鈿妝[3]。這種化妝方式在西周已經出現,初期稱為的或點的[4]。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就點有梯形狀的三排圓點,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繪有圓點,是早期花子的基本形狀[5]。
漢代時這種在臉上繪畫圖案面妝很很流行,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圓點妝飾的木俑,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也有施於眉額中間的圓形妝飾。這類妝飾於魏晉南北朝仍然可見,據晉人王嘉的《拾遺記》所載,東吳廢太子孫和有一次誤傷寵妾鄧夫人之臉頰,太醫說要以白獺髓、雜玉、琥珀屑所製之藥膏塗抹,但找不到白獺髓,就用白獺骨代替。但藥膏的琥珀太多,使鄧夫人臉上留下赤點,卻顯得她更美麗。於是欲受寵之嬪御、婢妾紛紛仿效,成為一時風尚[6][7]。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的女陶俑則有圓形施於眉額正中[8][9]。魏晉南北朝時花子的形狀豐富起來,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及兒童的額頭上都繪有卷草形圖樣,鬢角處繪豎線形圖樣[4]。
據漢代劉熙《釋名》所言,以紅色顏料點在面上稱為的,本來是天子和諸侯之妾在月經來潮時表示不能進御的一種標識,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妝飾[10]。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的」妝飾的木俑[11]。
至隋代,不但婦女會在臉上貼花子,連男性文官也會貼五色花子。無論如何,花鈿在隋唐已經是常見的女性妝容[12][1]:13。唐至五代十國是花子的全盛時期,《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唐朝女子化妝順序為「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 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1]:4。在民間也很流行,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定婚店》裏的韋固的妻子就以花鈿遮掩額上的傷疤[13][1]。隨着花子的盛行,唐至五代十國出現很多不同材質、形狀的花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女性不少都以花子妝飾臉部。晚唐時更發展至鼎盛,並延續至五代,敦煌壁畫中的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供養人畫像就有不少是滿面花子。五代十國的詩詞也有不少描述到婦女臉上的花子,如顧夐的《荷葉杯》有「小髻簇花鈿,腰如細柳臉如蓮。」,後蜀歐陽炯《女冠子》詞曰「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1]:13。
宋朝歷代皇后翟衣像上仍然可以看到花鈿的蹤跡:14[14]:500。淳化年間出現了黑光紙剪成的團靨和魚腮骨做成的「魚媚子」,貴婦則用珍珠作裝飾,即「珍珠花鈿妝」:14。到南宋時因為社會風氣趨於保守而漸漸衰落:15。元代婦女雖然仍有用花子飾面,但一般只在額部中央裝飾一個極簡單的花靨,不再是滿面花靨[15]。
明代婦女在重大場合或節慶之日仍有裝飾花靨,稱為面花,《明史·輿服二》載永樂三年定皇后禮服包括珠翠面花,即以珍珠、點翠製成的面花,一套五件[16],一件貼於額部,另兩件分別貼於兩靨,兩件分別貼於左右眉梢末端近髮際處。《金瓶梅》第三十二回就提到李桂姐臉上貼著三個翠面花兒,翠面花兒就是點翠面花 [17]。其中貼於兩眉間的面花又稱為眉間俏[14]:362。清代以後,婦女面飾花靨絕跡,只見於小孩眉心所點的小紅點,具有辟邪之意[15]。近年漢服逐漸回歸人們視野,一些人穿着漢服時會在以花鈿妝飾臉部[18]。
由來
編輯中國女性化面妝的習俗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而花鈿本身的起源則較為複雜,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同記載[1]。現代考古發現又與文獻記載有所出入。
《中華古今注》說花鈿由秦始皇發明,他命令宮人貼五色花子。至東晉時有童謠說織女死後,人們貼草油花子為織女守孝。到北周時,宮人出席宴會貼五色雲母花子,侍奉主人時則貼奉勝花子作桃花妝[19][2][1]。
一說起源於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劉興弟,按《太平御覽》及《事物紀原》引《雜五行書》的相關記載,壽陽公主在某年的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額上,留下五辮花印,拂之不去。三日後才洗去。宮女覺得奇異,紛紛仿效,即梅花妝:「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2][1],這說法也不見於正史[11]。
還有一種說法指是起源於武周時期女官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原為唐中宗的昭容,武則天稱帝後,上官婉兒輔助政務,而她因激怒了武則天而被黥面(《北戶錄》則指是以刀刻面[20]),後來為了掩蓋痕跡而貼花。而在唐代宗大曆之前,不少士大夫妻子妒悍,婢妾因小事觸怒她們就被印面,這些婢妾就以形狀不同的點來遮蓋痕跡,有月點、錢點等[21]。
亦有研究者主張花鈿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可能源自佛像兩眉間的白毫,因為佛教傳入而影響到婦女化妝,例如湖北省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陶俑以及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額中所飾圓點與白毫相似,然而並沒有實質史料證明兩者關係,此說尚不能肯定[2][11]。而在哈薩克阿斯塔納出土的十六國紙本繪畫以及印度北部古健馱邏國地區出土的貴霜王朝石雕像的裝飾與中國同時期的花鈿面飾相似,花鈿可能是受到中亞和印度文化的影響[22][23][24]。亦有指華夏的面花有可能是源於受匈奴人紋面圖案影響[24]:60。
還有學者認為花鈿妝源於上古繪面習俗,為原始圖騰崇拜的遺風。不少文化當中皆有過在臉上特定位置繪上裝飾圖案的習俗,這些圖案都是有規則地排列,而花鈿妝的妝飾位置也和此類繪面相似,故此有學者認為花鈿妝與繪面有一定關係[2]:66。考古發現湖南長沙小吳門外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呈梯形狀的三排圓點,以及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的圓點是花鈿的雛形,所以花鈿的起源至少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25][26][27]。
類型
編輯花鈿按照裝飾部位、形狀、顏色、材質有不同的名稱,因此名稱繁多。還有稱謂如花子、面花、點的等。
部位
編輯花鈿本指飾於額上之面花,後來變成統稱。飾於兩頰的稱為面靨、靨鈿。飾於眉尾至兩鬢間太陽穴位置的長型面花稱為斜紅。晚唐起花鈿妝流行貼到面上多處,稱為滿面花子,敦煌壁畫中的就有不少滿面花子的供養人形象。
形狀
編輯花鈿妝所用的圖案多種多樣,有抽象、具象的圖形,複雜多變。有星形、杏核形、銅錢形、花卉形、飛鶴形、蝴蝶形、蜻蜓形、菱形、蟬形、燕形、三葉形、桃形、露珠形、牛角形、雉鳥形、魚鱗形、元寶形、扇面形、塔形、月牙形、卷草形、豎線形等不同形狀。或為點畫,或為剪貼,疏密相間, 勻稱得當[2]:66—68[11]:94—96[1]:18[27]:174。
最簡單、最基本的花子是圓點形,早在西周時期即已出現,稱為的、點的[4]。中國在唐代之前常見黃豆大小之點的[11]:94,有些是多個點的組合成圖案,例如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之點的是組成梯形狀的三排,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繪有圓點,[1][26]。唐代的《宮樂圖》、五代《簪花仕女圖》中的女性也在兩眉之間飾有圓點[1]:18。高句麗古墳壁畫中也常見圓形花子,例如水山里古墳壁畫中的女主人的左側臉上的紅圓形[27]:173—174,東岩里壁畫墳貴婦面上的圓點、雙楹塚壁畫侍女、長川一號墳的舞妓和樂妓兩眉之間的紅圓點等[28]:173—174。由高麗王朝至現代的花鈿妝也是以圓形圖案為最常見。
隨着花鈿妝的發展,花子出現了繁多的形狀,不少是自然界事物如星、月、花、草等形狀,也有一些抽象圖案[2]:66—68。中國在魏晉時期的花子形狀經已豐富起來,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及兒童的額頭上有卷草形圖案,鬢角處則有豎線形圖樣[4]。到了唐代,妝靨之風愈演愈烈,圖案日趨複雜[11]:94。晉謝朓《美女篇》「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與北周庾信《鏡賦》云:「靨上星稀,黃中月落」等都是指婦女面上星形和月形的花鈿妝雜[11]:95。花卉形的花子也很常見,有些是以圓點組成花形,也有些是以數片花辮形組成花朵,其中梅花妝就是梅花形的花鈿妝。有些特定圖案的花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如星星形的面靨稱為星靨,杏核形的面靨稱為杏靨,銅錢形的花子稱為錢點等。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絹畫、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女供養人的花鈿,大都為紅色。綠色的翠鈿即杜牧詩「春陰撲翠鈿」、溫庭筠詞「眉間翠鈿深」所詠。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中婦女的花鈿,是綠色的。黃色的如溫庭筠詞「撲蕊添黃子」、成彥雄詞「鵝黃翦出小花鈿」所描述。有些特定圖案的花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如星星形的面靨稱為星靨,杏核形的面靨稱為杏靨,銅錢形的花子稱為錢點等。
漢字文化圈
編輯日本
編輯日本在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派遣隋使及遣唐使到中國,把隋唐文化帶到日本,包括服飾及化妝。雖然日本之前已經有化妝文化,但之前的化妝是以辟邪為目的,從隋唐傳入當地的化妝術和化妝品後,日本人才開始以美為目的之化妝。當時日本宮廷女性如皇族、女官等亦模仿隋唐唐性化妝,以花鈿、靨鈿妝飾臉部。正倉院藏鳥下立女屏風就繪著臉飾鮮綠色花鈿與黑色靨鈿的仕女[29]:6[30][31][32][33][34]。當時宮中女性穿着朝服時都會以花鈿、靨鈿妝飾[35]。這種化妝方式一直流行至平安時代初期的宮廷[36],至中期發展出國風文化,帶有唐風的花子妝也漸趨衰落[29]:7[34]。此後只有一些特殊祭典中如平城京天平祭、時代祭等需要扮演飛鳥、奈良時代至平安初期女性時才會化花鈿妝。
朝鮮
編輯朝鮮的面花稱為胭脂點(연지곤지),由中國傳入[37]:110。在朝鮮三國時期,朝鮮從中國傳入化妝術。東岩里壁畫墳(동암리벽화분)的貴婦、雙楹塚壁畫侍女、長川一號墳的舞妓和樂妓面上也有花子[28]:5—6。 到了朝鮮王朝,婚禮中的新娘都會在額頭、兩頰妝飾面花,直至現在的朝鮮傳統婚禮中仍然可見[37]:107。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吳倩. 传统艺术中的花钿研究 (碩士論文). 河北大學. 2010.
-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於倩、盧秀文.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 敦煌研究. 2006, 5: 63–70.
- ^ 徐晶. 从妇女装饰“花子” 看高句丽文化的中原化. 暨南史學. 2016, 7: 172—177.
- ^ 4.0 4.1 4.2 4.3 張詠梅. 花钿分妆开浅靥.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3, 7: 93, 95.
- ^ 芮櫻. 浅析妇女花钿妆. 藝術品鑑. 2016, 6.
- ^ 拾遺記·卷八·吳.
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和於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血流污褲,嬌奼彌苦。自舐其瘡,命太醫合藥。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即購致百金,能得白獺髓者,厚賞之。有富春漁人云:「此物知人慾取,則逃入石穴。伺其祭魚之時,獺有鬥死者,穴中應有枯骨,雖無髓,其骨可合玉舂為粉,噴於瘡上,其痕則滅。」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諸嬖人慾要寵,皆以丹脂點頰而後進幸。妖惑相動,遂成淫俗。
- ^ 酉阳杂俎.
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鄧夫人也。和寵夫人,嘗醉舞如意,誤傷鄧頰,血流,嬌婉彌苦。命太醫合藥,醫言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痕。和以白金購得白獺,乃合膏。琥珀太多,及愈,痕不滅,左頰有赤點如志,視之,更益甚妍也。諸婢欲要寵者,皆以丹青點頰,而進幸焉。
- ^ 於倩、盧秀文.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 敦煌研究. 2006, 5: 63–70.
- ^ 李華鋒. 中国古代女性奇特面妆研究.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3, 7: 93, 95.
- ^ 释名·释首饰.
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以次進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以口說,故注此丹於面,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錄也。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李華鋒. 中国古代女性奇特面妆研究.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3, 7: 93, 95.
- ^ 事物纪原.
按隋文官貼五色花子,則前此已有其制矣,似不起於上官氏也
- ^ 续玄怪录·定婚店.
眉間常貼一鈿花,雖沐浴、閒處,來嘗暫去。
- ^ 14.0 14.1 董進. Q版大明衣冠圖志.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63525010 (中文(簡體)).
- ^ 15.0 15.1 張詠梅. 花钿分妆开浅靥.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3, 7: 93, 95.
- ^ 明史·輿服二.
皇后冠服:……永樂三年定制,……珠翠面花五事。
- ^ 金瓶梅.
(李桂姐)頭戴銀絲鬏髻,周圍金累絲釵梳,珠翠堆滿,上着藕絲衣裳,下着翠綾裙,尖尖趫趫一對紅鴛,粉面貼着三個翠面花兒。
- ^ 徐嬌穿越古代俏扮武媚娘 小臉嫩唇、低頭嬌羞樣美翻!. ETtoday新聞雲. 2015-03-05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中文(繁體)).
- ^ 馬縞. 中华古今注.
秦始皇令宮人貼五色花子,畫為雲龍虎飛升。至東晉有童謠雲織女死,時人貼草油花子為織女作孝。至後周又謂宮人貼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飾宴;如供奉者,貼奉勝花子作桃花妝
- ^ 北户录.
一日宰李對事,昭容竊窺。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刻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 ^ 酉阳杂俎.
今婦人飾用花子,起自唐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黥跡。大曆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者,婢妾小不如意,輒印面,故有月點、錢點。
- ^ 孫機. 中國古輿服論叢. 文物出版社. 2001. ISBN 7501006555 (中文(簡體)).:238
- ^ 田邊勝美. 眉間白毫相のイラン起源考—仏像のイラン起源論序說. 佛教藝術. 1985-09-30, 162: 29—67 (日語).
- ^ 24.0 24.1 陳健文.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關係.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2011-12, 46: 35—76.
- ^ 古代女子的花钿:杨贵妃死时无尽凄凉. 中國新聞網. 2011-04-22 [201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中文(簡體)).
- ^ 26.0 26.1 芮櫻. 浅析妇女花钿妆. 藝術品鑑. 2016, 6.
- ^ 27.0 27.1 27.2 徐晶. 从妇女装饰“花子” 看高句丽文化的中原化. 暨南史學. 2016, 7: 172—177.
- ^ 28.0 28.1 全虎兌(전호태). 高句麗人의 化粧과 裝身具(고구려인의 화장과 장신구). 歷史文化研究(역사문화연구). 2015-08-31, 55: 3—56 (韓語).
- ^ 29.0 29.1 國枝なつき. 女性の美に関する考察 (學士論文). 北海道教育大學. 2012 (日語).
- ^ やさしい化粧文化史-入門編- 第1回 化粧のはじまり. ポーラ文化研究所.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日語).
- ^ 飛鳥・奈良時代における女性の社会的役割について. 奈良大學.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6) (日語).
- ^ 飛鳥・奈良時代-1 美意識をもった化粧. ポーラ文化研究所.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日語).
- ^ 飛鳥・奈良時代-2 美意識をもった化粧. ポーラ文化研究所.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日語).
- ^ 34.0 34.1 ふしぎな化粧 vol.01|花鈿(かでん) - ポーラ・オルビス ホールディン. ポーラ文化研究所.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日語).
- ^ 養老の衣服令による命婦礼服. 風俗博物館. [2017-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日語).
- ^ 平安初期女官朝服. 風俗博物館. [201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日語).
- ^ 37.0 37.1 김현정. 朝鮮時代 後期와 當時代日本의 臙脂化粧의 形成에 대한 考察(조선시대 후기와 동시대 일본의 연지화장의 양상에 대한 고찰). 東亞細亞文化研究(동아시아문화연구). 2014-05, 57: 103—129 (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