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
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法語:missile transportable anti-aérien léger « Mistral »,簡稱Mistral),簡稱西北風,又稱米斯特拉爾,是一款由歐洲跨國企業MBDA導彈系統(MBDA Missile Systems,原稱「馬特拉英國航太動力」,Matra BAe Dynamics)所研製和生產的被動紅外線制導便攜式防空導彈,用以對付1,200米(1,312.91碼,3,937.01呎,0.75哩)以下的低空或超低空,以至掠地飛行的飛機。
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 missile transportable anti-aérien léger « Mistral » | |
---|---|
類型 | 便攜式防空導彈 |
原產地 | 法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88年— |
使用方 | 參見使用國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法國馬特拉電子公司(Matra Électronique) |
生產商 |
|
單位成本 | $50,000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系統發射質量:18.7公斤(41.23磅) |
長度 | 1,860毫米(73.23吋) |
直徑 | 90毫米(3.54吋) |
操作人數 | 1—2人 |
口徑 |
|
發射模式 | 單發 |
槍口初速 | 800米/秒(2,624.67呎/秒) |
有效射程 | |
瞄具 | 光學瞄準鏡 |
彈頭 | Hexolite高爆炸藥與高密度鎢球 |
彈頭量 | 高爆炸藥:3公斤(6.61磅) |
引爆機制 | 主動雷達近炸或觸發兩用引信 |
引擎 | 兩級固體裝藥火箭引擎 |
翼展 | 180毫米(7.09吋) |
飛行高度 | 3,000米(3,280.84碼,9,842.52呎,1.86哩) |
升壓時間 | 助推階段:0.4秒 維持階段:2.5秒 |
速度 | |
制導系統 | |
精度 | 93%SSKP |
發射平台 | |
運輸 | 手提 |
歷史
編輯根據法國SATCP(法語:Sol-Air À Très Courte Portée,超短程可攜式地對空)計劃,於1974年開始研製,該便攜式導彈後來成為了西北風防空導彈。1987年,第一代版本(S1)獲採用後首度部署;1997年,為了裝上虎式直昇機而研製的第二代版本(M2)首度部署;2010年,第三代版本(M3)「翻新型」正在研製。
法國研製便攜式防空導彈的起步時間較晚,但卻博採了各國導彈的長處,研製出具有自身特點的高性能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設計細節及武器平台
編輯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是一種射後不理的短程便攜式防空導彈,彈體本身以兩級固體裝藥火箭引擎為動力,導彈採用被動紅外線制導頭。彈頭重達3公斤(6.61磅),採用普遍流行的破片殺傷型戰鬥部,Hexolite高爆炸藥之中還混有1,850顆具有強大貫穿力的高密度鎢合金小球,以霰彈型式殺傷目標。戰鬥部爆炸時,小球會以1,500米/秒(4,921.26呎/秒)的速度貫穿目標的外殼,有效殺傷半徑為3米。制導頭的鼻錐罩是西北風導彈的與眾不同之處,有別於FIM-92「刺針」等導彈採用的圓鼻錐形罩。西北風導彈採用多角錐形低阻力鼻錐罩,內含高性能全方位被動紅外線制導頭。基本型西北風導彈與大部分便攜式防空導彈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把發射管裝導彈與鎖定瞄準裝置都裝設在其以三腳架為主體的便攜式發射裝置上,組成發射站來使用(雖然也有些手提便攜式防空導彈改裝為固定武器使用的例子,例如紅纓-6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時,使用者坐在三腳架的坐椅上進行瞄準與射擊。這種方式的優點可以減少長時間警戒時的士兵的負擔,也可以較簡單地裝設夜間瞄準裝置。缺點是整體系統較沉重而且體積較大,設置時間也較長,因而容易被敵方所發現。
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最基本的作戰單位通常是以2人為一個發射小組:一人攜帶導彈,另一人則攜帶發射架。整組系統可在佔領發射陣地後60秒以內架設完成。發射架以上配有簡易型射手座位、射控單元與壓縮空氣存儲罐(壓縮空氣主要用以啓動彈體本身的陀螺儀與冷卻紅外線制導頭)。此外,發射架上安裝了具有望遠鏡功能的瞄準器,主要用以尋獲目標。開始追蹤目標時,還可顯示敵我識別(IFF)信息,當射手看見確認信號燈亮起時,表示紅外線制導頭已經鎖定目標,此時即可按下發射按鈕。
當射手按下發射按鈕以後,導彈起飛引擎點火,瞬間讓導彈以40米/秒(呎/秒)的速度衝離發射架。0.4秒以後,導彈大約離射手15米,續航引擎啓動,以2.5馬赫(約3,000公里/小時)的高速衝向目標,到達6,000米(6,561.68碼,19,685.04呎,3.73哩)的最大射程處只需9秒。
為了在夜間作戰,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可選配熱成像瞄準儀。2002年2月,法國空軍機場防空部隊開始裝備MATIS熱成像瞄準儀,大幅提升了夜間作戰能力。
另外還有一些發射裝置,使該導彈可裝在裝甲車輛、艦艇(例如喬治·萊格級)或直昇機(例如法國航太小羚羊、丹尼爾紅隼,或是歐直虎式)以上發射。為了防止被成為目標的航空器(戰鬥機或直昇機)以從後方噴出的熱誘餌彈誘離目標,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比例導航採用了採用了陀螺儀作為基準,而非早期型紅外制導式便攜式防空系統所使用的方法。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戰反反制能力,西北風的制導頭具有一個很窄的視域以拒絕誘餌和干擾,而制導頭亦可以在+/—38°的範圍內傾斜。在發射器上時,導彈在最多在2秒內使陀螺儀運轉起來,而且5秒完成總反應時間。西北風導彈的全方位雙色(2-4和3-5微米)冷卻紅外線制導頭是由SAT制定,導彈採用同時具有激光近炸或觸發兩種功能的引信。
一款由西北風導彈衍生發展成的六聯裝近迫武器系統版本命名為「輕型近迫防空自我防衛系統」(Système d'Auto-Défense Rapprochée Anti-aérienne Léger),法語縮寫以後被命名為「薩達哈爾」(SADRAL)導彈,這系統具有穩定而且完全自動化的快速重新裝填型發射器。發射器整合了一個由CSEE研製的射控系統,包括電視攝像機和前視紅外能力。由兩個系統所產生的影象會在甲板下方的操作員控制台屏幕上出現,而導彈在發射以前需要將目標鎖定。一台滿載的薩達哈爾的發射重量為1,080公斤,而操作員控制台重達280公斤。安裝在船上的雙導彈型版本被命名為「西芭」(Simbad),而新近推出的四聯裝版本則被命名為「脂鯉」(Tetral)。目前還提出了西芭的進化型——西芭RC型。脂鯉RC型和西芭RC型兩者都可在船的甲板上作遠端操作,而原來的西芭則只能利用一具簡單的光學瞄準鏡作手動操作。
庫存盤點
編輯1989年,西北風導彈進入大量生產,並牢牢佔據了全球同類武器市場的銷售量之冠。除了法國軍方的大量訂單以外,現在已經在25個國家的37支武裝力量(八個歐洲國家、八個亞太地區、五個南美國家,和三個中東國家)中部署,包括奧地利、比利時、巴西海軍陸戰隊、智利、哥倫比亞、塞浦路斯、厄瓜多爾、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匈牙利、印度尼西亞、摩洛哥、新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西班牙和委內瑞拉,總產量已經超過16,000枚。
戰鬥性能
編輯作戰中使用的西北風導彈包括發射了的2,000多枚導彈,訓練中成功率達到95%。
1999年3月23日,在第二次剛果戰爭期間,被盧旺達部隊所使用的西北風導彈擊墜了津巴布韋空軍的BAE鷹式教練機戰鬥機型。[1]
潛艇防空武器
編輯2012年9月26日,DCNS公司在該公司的列莫希倫工廠宣佈,計劃設計和建造以西北風導彈為藍本的潛艇用碳濾罐基防空武器。這個概念是基於維氏在1970年代以吹管防空導彈為藍本而研製並在埃涅阿斯號潛艇上測試的英國潛艇發射空中飛行導彈計劃。[2]
與刺針的差異
編輯基本型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與美製FIM-92「刺針」導彈的最差異在於機動性。刺針導彈為「單兵便攜式」,只需一名射手就可以在進行陣地佔領、變換和發射,全系統重量較輕,在操作上也較為便利。而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則需要配備發射架,雖然是「步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但除了射手以外,還需要另外一名人員攜帶發射架,機動性能較為差劣;佔領發射陣地以後,必需先架設好發射架,再裝上導彈,才可達成備射狀態,操作上不如刺針導彈般便利。
但另一方面,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戰鬥部重達3公斤,遠比刺針導彈的1公斤要大,對目標的殺傷力更為強大;另外,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的飛行機動能力和全向位被動紅外線制導頭也頗受使用者的好評。
到目前為止,這兩種步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已經成為國際武器市場上的經典之作。
使用國
編輯- 奧地利
- 比利時
- 巴西
- 汶萊
- 智利
- 哥倫比亞
- 厄瓜多爾
- 愛沙尼亞[3]
- 芬蘭
- 法國
- 匈牙利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以色列
- 肯雅
- 黎巴嫩
- 摩洛哥
- 新西蘭
- 挪威
- 阿曼
- 巴基斯坦
- 菲律賓
- 新加坡
- 塞浦路斯
- 南韓
- 西班牙
- 烏克蘭武裝部隊裝備100枚,由挪威軍援。
圖集
編輯-
西北風導彈的瞄具
-
一組架設在ACMAT VLRA偵察卡車上的西北風導彈
-
一組架設在瓦曼塔裝甲車上的西北風導彈
-
「西芭」(Simbad)導彈防禦系統,裝備兩枚西北風導彈
-
西芭導彈防禦系統上裝備的西北風導彈
-
裝在法國歐直虎式HAP直升機上的西北風導彈
參見
編輯- ANZA-1
- FIM-92「刺針」
- PZR 「雷霆」(Grom)
- 星紋防空導彈
- 9K34「箭-3」(SA-14)
- 9K38「針」/9K310「針-M」/9K338「超級針」(SA-18/SA-16/SA-24)
- 9K333「柳樹」(SA-29)
- RBS 70
- 前衛-1、前衛-2、前衛-3、前衛-4
- 紅纓/飛弩-6
- 91式便攜地對空導彈
資料來源
編輯- ^ Cooper, Tom. Zaire/DR.Congo 1980-2001. ACIG.org. [22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5).
- ^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ce Review Vol 45 France revives hard-kill submarine defences, page XIV
- ^ õhutõrjepataljon - Kaitsevägi. [2015-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