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洛夫手槍
馬可洛夫手槍(俄語: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羅馬化:Pistolet Makarova,分別簡稱為ПМ和PM)是一種俄羅斯製的半自動手槍,由尼古拉·費奧多羅維奇·馬可洛夫研製。此槍在1951年至1991年期間為蘇聯軍隊的制式手槍[1]。
馬可洛夫手槍 | |
---|---|
類型 | 半自動手槍 |
原產地 | 蘇聯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51年- |
使用方 | 參見使用國 |
參與戰爭/衝突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越南戰爭 1979年阿富汗戰爭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 格魯吉亞內戰 1991年南奧塞梯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 奧塞梯-印古什戰爭 1992年阿布哈茲戰爭 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 塔吉克內戰 格魯吉亞內戰 第二次車臣戰爭 1998年阿布哈茲戰爭 達吉斯坦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 別斯蘭人質危機 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 北高加索叛亂 2011年利比亞內戰 敘利亞內戰 頓巴斯戰爭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尼古拉·馬可洛夫 |
生產商 | 伊熱夫斯克機械工廠(1949-1995,1992- [PMM])(蘇聯/俄羅斯),Simson(1958-1965)(東德),保加利亞兵工廠(1970- )(保加利亞),北方工業(現在)/66號廠(1959-1963)(中華人民共和國) |
製造數量 | 約兩萬把(蘇聯)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730克(空槍) 810克(上彈) |
長度 | 161.5毫米 |
槍管長度 | 93.5毫米 |
寬度 | 29.4毫米 |
子彈 | 9×18毫米馬可洛夫槍彈 .380 ACP(出口型) |
槍機 | 反衝作用 單/雙動式扳機 |
發射模式 | 半自動 |
射速 | 約30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315米/秒 |
有效射程 | 50米 |
供彈方式 | 8發彈匣 10、12發彈匣(PMM) |
瞄具 | 刀片式準星,缺口照門(可調整) |
歷史
編輯在1948年,蘇聯軍事專家尼古拉·馬可洛夫發現手槍在戰場的使用比率極低,它們的主要用途是給軍官或高階將領自衛,其中托卡列夫手槍的火力又過於強大,且其體積過大而顯得不方便,加上單動式扳機已經過時,於是便根據蘇聯軍方的要求研製一款新的半自動手槍以取代已經落後的納干M1895左輪手槍及托卡列夫手槍[2]。為此,尼古拉·馬可洛夫以德國二戰時期的華瑟PP手槍作為基礎,並把槍身擴大以對應9×18毫米馬可洛夫槍彈,其成果就是馬可洛夫手槍。
為了簡化生產和節省成本,馬可洛夫手槍以簡單的直接反衝作用運作,而其發射的9×18毫米馬可洛夫手槍彈亦是唯一能夠配合這種運作原理的最大威力和最安全的彈藥。雖然此槍的公稱口徑為9毫米,但其彈頭實際直徑卻是9.22毫米,比起9毫米帕拉貝倫彈的彈殼更寛和更短。故此一旦戰爭爆發,北約和華約雙方的軍隊並不能互相交換手槍彈藥使用[3]。
在1951年,馬可洛夫手槍成為了蘇聯軍隊及部份華約國家的制式裝備,主要原因是此槍結構簡單,運作部件少,便於生產及具備合理的制止力,合乎經濟成本效益。
此槍在列裝蘇聯軍方之初主要裝備少校以上軍官,因此亦被稱為「校官手槍」,直到1960年代後期完全替換蘇軍一線部隊中剩餘的所有TT手槍,之後一直在蘇軍和蘇聯警察中服役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而至今俄羅斯及多個前蘇聯國家仍然廣泛使用這種手槍,但會被完全取代亦只是時間問題。而在美國,馬可洛夫手槍也是一種相當流行的隱蔽攜帶槍械。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韓、東德和保加利亞等國家亦曾仿製馬可洛夫手槍,部份國家的生產至今仍然進行中。
在2003年,俄羅斯開始以MP-443手槍取代馬可洛夫手槍,然而由於財政問題和事實上馬可洛夫手槍的庫存數量龐大,所以最終並未大量取代。直至2012年,大量的馬可洛夫手槍仍然在俄羅斯軍隊和警察部隊中服役,而北韓、越南、多個前東方陣營及第三世界國家至今也繼續以馬可洛夫手槍或其仿製型作為制式手槍。另外馬可洛夫手槍也是一些犯罪組織、非正規武裝勢力和恐怖組織最常使用的手槍之一。
設計
編輯馬可洛夫手槍為一種使用固定槍體連槍管和直接反衝作用運作的中型手槍。在反衝作用設計當中,唯一會使滑架閉鎖的就只有復進簧。而在射擊過程當中,其槍管和滑架並不需閉鎖。反衝作用為一種簡單的作動方式,它亦比起許多使用後座式、傾斜式和鉸接式槍管設計的手槍有着更高的精確度,然而由於滑架重量較高,所以亦有所限制。而9×18毫米本身亦是一種實用於反衝作用的手槍子彈,因為它從一支中等重量和尺寸的手槍上產生的槍口動能達到了可敬的水平。
以當今的美國商業手槍標準來說,馬可洛夫手槍被認為是較為沉重的,儘管它有着緊湊的槍身。其主要原因是反衝作用式手槍會利用其沈重的滑架提供的較大慣量來延遲開放槍膛,直至內部壓力已下降為安全水平為止。另外,儘管許多威力更大的彈藥已適用於反衝作用式手槍,馬可洛夫手槍仍然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設計原素較為平衡的手槍。
馬可洛夫手槍具有一根沒有撞針彈簧和撞針阻塊的自由浮動式撞針。這種設計使手槍在意外碰到槍口時會有機會導致走火。而其設計師馬可洛夫則認為以其撞針的質量並不足以構成重大危險。馬可洛夫手槍的保險裝置被啟用後會阻塞以圖接觸撞針的擊鎚,並令手槍的扳機壓力變大。
若使用者妥善使用的話,馬可洛夫手槍可以具有相當出色的安全性,並能防止因無意的扳機壓力而導致的走火。例如:在把手槍放進槍套的時候。然而,其沈重的扳機壓力亦降低了其射擊精確度。保加利亞生產的馬可洛夫手槍已被准許在美國加州出售,並通過了州政府規定的安全性測試。
馬可洛夫手槍有着簡單和經濟的零件,而且亦不易損壞和能夠以少許工具就能完成更換。有別於其前任者托卡列夫手槍,馬可洛夫手槍能夠更簡單地完成野戰分解,並不需以任何工具就能重新組裝。而整個過程亦不需花上一分鐘。
操作
編輯馬可洛夫手槍為單動/雙動式扳機設計。在完成裝填和上膛後,此槍能夠在擊鎚扳起和鎖上保險的狀態下攜帶。若要開火,使用者需把位於滑架上的保險裝置調到「待發」的位置,然後再扣扳機。在雙動模式時,射手在打第一槍,扣動扳機的同時會使擊鎚扳起,故這一槍所需的扳機壓力較大。而隨後的射擊則會透過其反衝作用的循環而完成拋殼、重新上彈和令擊鎚重複扳起的過程。而在單動模式時其扳機壓力則較少。
馬可洛夫手槍為一種半自動手槍,其射速取決於射手每次扣扳機的速度。射擊後彈殼會在射手右方和後方拋出約18—20呎遠。在鎖定保險的時候,手槍的擊鎚會同時扳起。這是因為其保險裝置具有一塊阻鐵,它會妨礙擊鎚撞擊其撞針,所以才能夠安全的讓擊鎚扳起來。
馬可洛夫手槍的標準彈匣容量為8發,在打完最後一槍後其滑架會處於鎖定開放狀態,以完成無彈後定的作用。而在換上一個裝彈的彈匣後,射手需把位於槍身左邊的滑架釋放裝置推下或直接把滑架向後拉以把第一發子彈推進膛室。當然射手亦可選擇單發裝填。馬可洛夫手槍的彈匣釋放鈕位於握把底部,這是為了阻止彈匣意外掉出而設。
衍生型
編輯馬可洛夫手槍在冷戰期間被多個社會主義國家生產。除了蘇聯以外,東德、保加利亞、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國家也有生產。而在兩德統一以後,數千枝來自前東德政府的馬可洛夫手槍也有少量的被德國採用。
- PMM:PM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為:使用了更大的滑架,加強回膛彈簧,使其能夠發射膛壓更高的改進型馬可洛夫手槍彈(初速達到400米/秒),彈匣容量增加到雙排12發、把原來形狀纖細的握把改成可以適應較厚彈匣的形狀,握把嵌板也作了改進。儘管銷量並不高,目前已獲俄羅斯軍方和特種部隊所採用。
- Izh-71:外銷型,發射.380 ACP槍彈。
- Baikal-442:外銷型,發射原槍的彈藥,並有固定或可調照準器。
- MP-654K:發射4.5毫米口徑鋼珠的氣動手槍版本。
- PB滅聲手槍:以馬可洛夫手槍作基礎研製的滅聲手槍,於1967年正式被蘇聯的軍事情報人員(如:克格勃)及特種部隊所採用。
- TKB-023:測試型,使用聚合物槍身以減低重量和生產成本,但最終卻沒有被採用。
- 西蒙遜蘇爾-M:東德仿製的馬可洛夫手槍,1958年至1965年生產,其產品質量高於蘇制原版馬可洛夫。該槍與早期版本馬可洛夫相同,在滑架左側有10條防滑紋路,右側有17條防滑紋路,而非1984年後版本的兩側皆為13條防滑紋路;與原版馬可洛夫最明顯的區別為其黑色握把,上無星標和槍繩掛點。
- 59式手槍: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馬可洛夫手槍,有時亦被稱為「紅星手槍」或「小砸炮」。由於先前仿製東德P1001手槍的52式手槍工藝品質不佳而被撤裝,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55年起開始從蘇聯引進馬可洛夫手槍取而代之,主要裝備團級以上軍官,並於1959年起根據蘇聯提供的伊熱夫斯克原廠圖紙和設備在626兵工廠投產。由於獲得的蘇聯原廠零件較少而很快在1960年左右消耗完畢,隨後便因中蘇交惡而無法繼續獲得蘇方供應,因此自1960年底至1961年出廠的產品工藝不佳,最終於1962年調整生產工藝後繼續生產至1963年5月底為止,但整體質量仍不及蘇制原版馬可洛夫和1959年出廠的首批產品。該槍與早期版本馬可洛夫相同,在滑架左側有10條防滑紋路,右側有17條防滑紋路,而非1984年後版本的兩側皆為13條防滑紋路。該槍總產量超過10萬支以上,與先前獲得的蘇制原版馬可洛夫手槍一併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警察中服役,同時亦用於對外軍援(如越南)。該槍在解放軍中同馬可洛夫手槍在蘇軍中剛剛裝備時一樣,主要裝備少校(營或團一級)以上軍官,其餘主要裝備公安和海關等執法部門。由於此槍具備體積較小、結構簡單、性能優秀等特點,中國軍警各單位對該槍評價頗高。北方工業至今仍然有生產外貿用的馬可洛夫樣式手槍。越南人民軍使用的大多數馬可洛夫手槍皆為59式,在越南本土被稱為「K59」。
- 保加利亞仿製版:保加利亞仿製的馬可洛夫手槍,自1970年起投產,其產品質量較為粗糙,為生產數量最多的馬可洛夫手槍外國生產型。該槍與早期版本馬可洛夫相同,在滑架左側有10條防滑紋路,右側有17條防滑紋路,1988年起改為與1984年後版本的馬可洛夫相同的兩側皆為13條防滑紋路。
- 66式手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仿製的馬可洛夫手槍,裝備朝鮮人民軍及其特種部隊。其產品質量較為粗糙。越南人民軍亦有採用。
另外,一些國家如:印度、波蘭、匈牙利等均已研製發射9×18毫米馬可洛夫槍彈的手槍。其中有匈牙利的FEG PA-63、波蘭的FB P-64和P-83 Wanad手槍。儘管這些手槍在外觀上與馬可洛夫手槍相似,並使用相同的彈藥,它們更被一些美國槍械零售商在槍展上標記為「波蘭馬可洛夫」和「匈牙利馬可洛夫」。然而,這些手槍與馬可洛夫手槍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相同的只是它們均以華瑟PP手槍作基礎。
基於市場上的需要,許多經改裝過的零件已可供馬可洛夫手槍使用。
使用國
編輯- 阿布哈茲
- 阿富汗
- 阿爾巴尼亞
- 安哥拉
- 亞美尼亞
- 阿塞拜疆
- 保加利亞:本土生產。
- 白俄羅斯
- 柬埔寨
- 維德角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本土生產,命名為「59式」或「紅星手槍」。
- 剛果共和國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厄立特里亞
- 愛沙尼亞:已普遍被HK USP所取代。
- 埃塞俄比亞
- 格魯吉亞
- 德國:至今仍存有少量源自前東德的剩餘物資。
- 伊拉克
- 伊拉克庫爾德斯坦
- 哈薩克
- 吉爾吉斯
- 老撾
- 拉脫維亞:已普遍被HK USP及多款手槍所取代。
- 黎巴嫩
- 利比亞
- 立陶宛:已普遍被HK USP所取代。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維
- 馬耳他
- 毛里塔尼亞
- 摩爾多瓦
- 蒙古國
- 莫桑比克
- 納米比亞
- 尼加拉瓜
- 北韓:本土生產,命名為「66式」。
- 北馬其頓
- 俄羅斯:採用型號為PM及PMM。
- 塞拉利昂
- 斯洛文尼亞
- 索馬里
- 敘利亞
- 塔吉克
- 德涅斯特河沿岸
- 土庫曼
- 烏干達
- 烏克蘭:採用型號為PM,即將被本土生產的Fort-12所取代。
- 烏茲別克
- 越南
- 也門
- 贊比亞
前使用國
編輯登場作品
編輯- 1989年—《代號美洲豹》: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反劫機突擊隊和虛構恐怖組織亞洲黑色特種行動小組所使用。
- 1995年—《新鐵金剛之金眼睛》
- 1997年—《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
- 1998年—《轟天炮4》
- 1999年—《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
- 2002年—《誰與爭鋒》
- 2002年—《轟天潛艦K-19》
- 2002年—《反恐戰線》:由主角艾雲從車臣武裝份子手上繳獲,約翰用以處決車臣武裝份子領袖阿斯蘭。
- 2005年—《絕地再生》:銀製版本由林肯6-E/湯姆·林肯(伊旺·麥奎格飾演)所使用。
- 2010年—《突擊》:由GIA恐怖組織領袖葉海亞所使用。
- 2012年—《轟天猛將2》:由一名尼泊爾遊擊隊隊員所使用。
- 2013年—《紅翼行動》:不銹鋼外貿版本由塔利班首領艾哈邁德·沙夏(約優素福·阿薩米飾演)和塔拉克(薩米·謝赫飾演)用作配槍。後來塔拉克在與阿富汗部落首領古拉卜(阿里·蘇萊曼飾演)搏鬥時被後者奪去配槍射殺。
- 2014年—《轟天猛將3》:由一名敵軍的坦克車組人員所使用。
- 2016年—《美國隊長3》:由瓦希里·卡爾波夫(金·法柏飾演)所使用。
- 2016年—《爆機特攻》:由俄羅斯警察所使用,也曾被主角亨利所繳獲。
- 2017年—《原子殺姬》:型號為PM,由英國軍情六處特工蘿琳·布勞頓(莎莉·賽隆飾演)所使用。
- 2018年—《12壯士》:由北方聯盟領袖阿布都·拉希德·杜斯塔姆(納維德·奈嘉班飾演)所使用。
- 2019年—《天氣之子》:由主角帆高在意外中撿拾獲並且意外擊發過。
電視節目
編輯- 廣泛地出現在俄羅斯的電視劇
- 2000年—《CSI滅罪鑑證科》
- 2001年—2010年—《24小時反恐任務》
- 《極限權利系列》
- 《絕地反擊系列》
- 2019年—《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為了迫使頑固的老婦人從其位於切爾諾貝爾的家園撤離前往避難,一名蘇軍士兵以他的馬可洛夫手槍槍殺了老婦人的牛隻。
電子遊戲
編輯- 2002年—《America's Army》
- 2003年—《越共》
- 2005年—《真實計劃》
- 2007年—《浩劫殺陣:車諾比之影》
- 2008年—《極地戰嚎2》:可加裝滅聲器,奇怪地沒有無彈後定,而且擊鎚不會自動扳起。
- 2010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命名為「Makarov」,在戰役模式中由蘇聯軍隊、越南人民軍、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主角亞歷克·梅森所使用。在聯機模式於等級4解鎖,並可使用雙持、升級機械瞄具、延長彈匣(增至12發)及滅聲器。奇怪的是,儘管真槍的彈匣釋放鈕是設置在槍的握把底部,在遊戲內玩家角色仍會像使用其他自動手槍般重新裝填。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只在戰役模式中登場,命名為「Makarov」,於玩家完成「Celerium」關卡以後解鎖。能夠使用延長彈匣(增至11發)和滅聲器。修正了前作錯誤的重新裝填動作,玩家角色會以新彈匣撞擊彈匣釋放鈕的方式移除空彈匣。
- 2013年—《武裝行動3》:型號為PMM,命名為"PM"。
- 2013年—《DayZ》
- 2014年—《叛亂》:叛軍陣營起始武器,安全部隊也能使用。
- 2015年—《戰術小隊》:型號為PM,命名為「PM Makarov」,可由民兵和叛軍大部份職階所使用。
- 2015年—《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命名為「PMM」,實際上為PM,由俄羅斯特種部隊幹員所使用。
- 2015年—《惡靈古堡:啟示2》:命名為「MPM」。戰役模式可於第一章取得。
- 2014年—《合同戰爭》
- 2015年—《少女前線》:2015年發佈的命名為「馬卡洛夫」,2016年添加「59式」,均為3星HG人形
- 2016年—《逃離塔科夫》:型號為PM。
- 2017年—《惡靈古堡7》:命名為「MPM Handgun」。
- 2017年—《Minidayz》:型號為PM。
-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型號為PM,命名為「馬可洛夫」,叛軍陣營專用手槍。
- 2018年—《地面部隊》(Ground Branch):型號為PMM,命名為「PM」。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於2021年4月15日正式實裝,命名為「Sykov」,使用12發彈匣供彈。可作定製改裝,包括改用長彈匣或80發彈鼓,以至改為全自動射擊(奇怪地會改用斯捷奇金自動手槍的滑架)。
- 2021年—《極地戰嚎6》:雖然命名為「PMM」,但實際卻為PM(握把與彈容仍為8發容量窄版),可加裝槍口滅聲器。
- 2024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型號為PM,命名為「9mm PM」,奇怪地載彈量為10發。
- 2024年—《浩劫殺陣2:切爾諾貝爾之心》:型號為PM,命名為「PTM」。
- 2010年—《企業傭兵OVA》:由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軍官所使用。
- 2015年—《GATE 奇幻自衛隊》:於第1季第10話由CIA準軍事行動人員海德格爾在瀕死時從槍套內拔出使用,並打空彈匣。
- 2016年—《文豪野犬》:主要由港口黑手黨部分成員所使用,隸屬於游擊隊的樋口一葉亦有使用過此槍。
- 2022年—《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由軍火商所使用。
- 2022年—《SPY×FAMILY間諜家家酒》:普遍地由東國特工和犯罪份子所使用,部份裝有滅聲器。
- 2018年—《裏世界遠足》:該槍為主角仁科鳥子在裏世界拾獲,隨後將另一把遞交給同為主角的紙越空魚,此後用作兩人主要的副武器。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將儲存的部分馬可洛夫手槍改裝為二氧化碳氣槍,命名為『654k』出售,廣受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的玩家群體歡迎。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akarov.com, Makarov Basics, [200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world.guns.ru, Modern Firearms - Makarov PM, [200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www.saami.org, Unsafe Arms and Ammunition Combinations, [200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 Modern Firearms - Makarov PM / PMM / Izh-7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istol Makarov 9 mm - Manufacturer, History, Technical Data, Classification, Handling, Ammun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akarov Exploded Parts Diagram & Parts L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akarov Pictorial
- Bulgarian Makarov Article
- 槍炮世界—馬可洛夫PM / PMM手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ivilianGunner—Maka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