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群島
2°56′S 107°55′E / 2.933°S 107.917°E
馬來群島 (努桑塔拉群島) Malay Archipelago (Nusantara Archipelago) | |
---|---|
自然地理 | |
所處海域 | 東南亞、大洋洲 |
島嶼數 | 25,000 |
主要島嶼 | 婆羅洲、爪哇島、呂宋島、棉蘭老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 |
總面積 | >2,000,000 km2[1] |
管轄 | |
印度尼西亞 | |
菲律賓 | |
馬來西亞 | |
汶萊 | |
新加坡 | |
東帝汶 | |
居民 | |
人口 | 350,000,000[2] |
族群 | 主要為南島語族,少數為尼格利陀人、巴布亞人、美拉尼西亞人、華人、阿拉伯裔及印度裔 |
馬來群島或努桑塔拉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 Nusantara Archipelago)[註 1]是一組散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位於東南亞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群島。該群島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群島。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東馬) 、汶萊、新加坡、東帝汶[3]。新幾內亞島一般不納入馬來群島之範疇[3][4]。
詞源及用法
編輯「馬來群島」此常用名源於馬來人種概念[5],該種族涵蓋今日的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民族。歐洲殖民主義者從對馬來族帝國三佛齊影響的觀察,提出了這個種族概念[6]。
19世紀博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把「馬來群島」一詞用作其重要著作《馬來群島》的名稱。該書記載了他在該地區的研究。華萊士以「印度群島」和「印度-澳大利亞」群島指稱當地[7]。他基於地形的相似性,把所羅門群島和馬來半島納入該地區[7]。正如華萊士所指[8],應否以文化和地理因素撇除巴布新幾內亞仍有爭論:巴布新幾內亞的文化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相當不同,而新幾內亞島地理上不是亞洲大陸一部分;巽他陸架(Sunda Shelf)上的島嶼才是(另見澳大利亞大陸)。
馬來群島在歐洲殖民時代曾稱為「東印度」[9],現在偶會這樣指稱[3],但歷史上,「東印度」的地域概念比較鬆散,既適用於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前荷屬東印度),也可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屬於本群島),廣義的「東印度」還包括中南半島(又稱印度支那)和印度次大陸,以至伸延至整個東南亞和印度。印尼人則以「努沙登加拉」(Nusantara)一詞表示「馬來群島」[10]。該地區也有「印度尼西亞群島」一稱[11][12]。
區劃
編輯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島嶼,介於亞洲大陸(西北)和澳大利亞(東南)之間,沿赤道伸展六千一百公里(3,800哩)以上的寬闊地帶。包括婆羅洲、西里伯斯、爪哇及蘇門答臘幾座主要島嶼。政治上包括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東帝汶六國。有時也會把美拉尼西亞群島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包括進來。
地理及地質
編輯馬來群島的水陸面積逾200萬平方公里[1],將印度洋(南)和太平洋(北、東)分隔開,地形可分不同的兩部分︰涵蓋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和部分新幾內亞島的大陸棚;而西部的巴里與婆羅洲之間,東部的阿魯(Aru)與新幾內亞東部之間的島嶼則為新褶曲海底山脈。
本地區的核心是巽他台地,台地上面是淺海,台地亦稱巽他陸棚(Sunda Shelf),巽他陸棚是東南亞大陸延伸的穩定地塊。鄰近的莎湖陸棚,新幾內亞及其附屬島嶼是莎湖陸棚的一部分,同樣也是澳大利亞大陸的延伸。在這核心周圍,本地區的其餘部分則是陸棚外緣一系列連續褶皺運動逐步形成的,更強烈和廣泛的造山幕發生於中生代時期。位於許多板塊的會合處,故而地質運動頗為劇烈,火山活動相當的活躍,整個地區各處散佈着二百多座火山,其中約七十座在印度尼西亞、過去一百五十年間曾噴發過。在四個主要冰期,當時海平面比現在低過一百公尺(300呎),巽他與莎湖兩陸棚露出海面,陸棚地面大河奔流,當時的動物和古人類可藉陸橋穿越此處。當一萬七千年前冰蓋融解後,巽他陸棚一部分被淹沒,山脈和較高的地方成了淺海浸入的島嶼或半島。
馬來群島地處熱帶,赤道橫穿整個群島,群島大部為熱帶雨林所覆蓋。群島的25,000個島嶼包括了許多較小的群島[13]。其中最大的群島如下:
五大島嶼包別是蘇門達臘島、婆羅洲、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呂宋島和棉蘭老島。另外一個有時會被包含進來的新幾內亞一般被歸屬於大洋洲美拉尼西亞群島。
馬來群島地理上是世界上最多活火山的地區之一。構造抬升產生了高山,最高者有沙巴的京那巴魯山(海拔4,095.2米);如果計入新幾內亞,則是巴布亞的查亞峰(海拔4,884米)最高。群島地處赤道之上,屬於熱帶氣候。
生物地理
編輯華萊士以「馬來群島」一詞作為其記錄當地研究的重要著作的名稱。他注意到似乎有一條隱形的界線將亞洲和澳洲的動植物分開。為紀念他的發現,科學界將劃分這兩區的界線稱為華萊士線。冰河時期的分界線由婆羅洲和蘇拉威西島之間的深海海峽形成,並穿過峇里島和龍目島之間的龍目海峽。過渡區現稱為華萊士區(Wallacea Zone),擁有源於亞洲和澳洲的混合種,以及當地的特有種。
物種
編輯動物
編輯馬來群島的動物區系也頗豐富,但大型動物不多,象、虎、犀牛、野牛、貘及猿都屬於亞洲種。區系動物在巽他陸棚島嶼的分佈不均勻,標誌著這些島嶼在不同地質時期的聯接或分離。澳大利亞的區系動物,袋鼠在新幾內亞有被發現,其他有袋類分佈越過莎湖陸棚遠達帝汶和西里伯斯島,兩島之間的某些島嶼則有風土種如矮水牛以及小巽他群島的科莫多島(Komodo Island,弗洛里斯島〔Flores〕附近)上的科莫多巨蜥。群島也許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昆蟲和鳥類,它們分佈範圍更廣泛,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大螯甲蟲、巨蝶、羽色絢麗的極樂鳥、俊美的孔雀雉和斑斕的美冠鸚鵡。
植物
編輯在大部分馬來群島上,大雨和高溫導致植物全年快速生長,種群豐富。雨水充沛地區覆被著熱帶長綠雨林,比較乾爽的地區有半落葉季風林,包括柚木和桉樹,這類森林主要呈季節性生長。其他森林類型有海濱林(紅樹林、水椰子、露兜)、沼澤林及山地林。有一百五十多種棕櫚,包括椰子、糖棕、西谷棕、檳榔等。竹子分佈於全區。大片自然林被人類農耕反覆清除,現在主要孳生著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馬來群島的植物區系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喬木、灌木和草類多達三萬種以上,屬於二千五百多個已鑑定的科。種群豐富是雨水充沛、生長期長、地形差異與環境複雜的結果,也是馬來群島作為亞、澳兩大陸之間的陸橋位置等作用綜合形成的。兩大陸動植物在群島上發生混合。
地貌
編輯本地區群島地形以崎嶇的山地為骨架,上覆着火山帶,許多火山錐高出三千公尺(一萬呎)。在穩定的巽他陸棚各地,山坡長期遭受風化,輪廓平緩;而不穩定地區山脈地形很不規則。有些島嶼有廣闊的河口灣,而許多淺海沿岸,如蘇門答臘東岸、婆羅洲西岸和南岸、新幾內亞西南岸,擁有大片沼澤帶,終年積水,不適人居;而爪哇中部和東部、蘇門答臘北部以及小巽他群島部分地方則因地處沖積平原且排水良好,故人口眾多。
水文
編輯群島的多山地形,加上充沛的年降雨量,使短小、坡降陡的河流侵蝕力強。大陸棚島嶼的河流將其侵蝕物沉積於周圍淺海,迅速生成廣大的氾濫平原與三角洲,這類低地上的河流漫長,如蘇門答臘的穆西河(Musi)、婆羅洲的卡普阿斯河(Kapuas)與巴里托河(Barito),以及新幾內亞的塞皮克河(Sepik)與弗萊河(Fly)。介於兩個陸棚之間,從深海裏陡峭升起的島嶼,沒有機會在深海周圍產生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平坦的低地很有限,河流一般也都短小,坡降陡峻。
土質
編輯本地區土壤相當複雜。火山帶的土壤及其衍生的沖積層很肥,如中爪哇和東爪哇、蘇門答臘部分地區以及西里伯斯的零散地方。磚紅壤產生於馬來亞、婆羅洲及穩定的巽他陸棚其他島嶼,對農業而言,土壤貧瘠,有時簡直無法利用。在巽他陸棚邊緣的印度尼西亞大島上,有廣闊的沿海沼澤,沼澤表面積聚著枯死的植物,使原本沒有利用價值的土地,具有潛在的肥力。
氣候
編輯馬來群島全部位於熱帶,在赤道兩側各10個緯度之間,氣溫高,年平均27℃(80℉),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溫差在赤道上只有幾度,離赤道越遠,溫差逐漸增大。溫度變化也受到附近海洋的影響和調節。
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是降水,年降雨量從蘇門答臘和爪哇山地迎風坡的八千一百三十毫米(320吋)以上,到蘇拉威西西部與小巽他群島的雨影帶不足五百毫米(20吋)。群島大部分年平均兩千毫米(80吋)以上,全年均勻分佈,但從中爪哇往東到全部小巽他群島,年降雨量逐步減少而旱季拉長。另一個氣候變化因素是颱風,每年7∼11月份,從西南太平洋上向西和向北吹來二十多起颱風。
人口
編輯馬來群島的人口逾3億,人口最稠密的島嶼為爪哇島。另外,印尼約17,500個島嶼中,6,000個有人居住[14]。馬來群島人以南島語族[註 2]亞族居多,說相應的西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相比東南亞大陸民族,東南亞地區與其他太平洋的南島語族有較多社會和文化聯繫。
馬來西亞半島包括在Maritime Southeast Asia[4],大洋洲南島語族以外的所有民族劃分在此文化區域[來源請求][需要解釋]。
居民
編輯馬來群島的主要居民似乎是從東南亞及南亞大陸移來的。在本地區的原始居民中有矮黑人(Negroid),亦稱尼格利陀人(Negritos)。他們被約在四千年前開始從亞洲大陸入境的原古馬來人所取代或吸收,原古馬來人帶來水稻種植與家畜飼養技能。約在西元前3世紀從東南亞來的馬來人接踵而至,散佈到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各地,他們然後又被繼來的民族如孟-高棉、泰、緬人擠出亞洲大陸(馬來半島除外)或吸收掉。馬來群島的馬來族系後來又同阿拉伯人、印度人及華人有小規模的混合。
馬來群島居民講多種語言,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系,亦稱澳斯特羅尼西亞諸語言(Austronesian languages)。現代居民的多元文化主要是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與佛教文化作用的結果。
經濟
編輯農業
編輯農業為本地區的首要經濟活動。大部分居民是農民,直接或間接以農為生,農業經濟多種多樣,大多數農民是自給性的稻農,種植水稻,有時也以玉米、芋類或木薯作主糧。本區域的集約稻作區出現在河流谷地、三角洲及沿海沼澤帶的肥沃沖積土上,而甘蔗、椰乾、香料、橡膠、煙草及植物纖維等經濟作物也有小農種植。種植園生產價值高的出口品橡膠、棕油、劍麻、金雞納霜(奎寧)和茶葉,還有咖啡、煙草和椰乾。山區游耕農在高坡上種植山稻和玉米。畜牧業規模小,除印度尼西亞東部群島外,很少大群飼養。一般經常飼養的大牲畜是水牛和黃牛,用動物拉犁是本地區農業的基礎。
天然資源
編輯森林提供有價值的資源,如木材、樹脂、藤條及其他林產品。木材出口對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欠發達的經濟特別重要。
礦業
編輯本地區大部分所在的巽他陸棚是世界上高度成礦帶之一,富含錫、金、銅、鋅、銀、鉛、鐵、錳、鉻、鈷、釩、鉬和鎢,還有廣泛分佈的石灰岩、螢石、高嶺土、石膏、泥灰岩、矽砂和鹽。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相繼獨立,不僅加強傳統採礦業,並開發過去未曾普遍開採的各種礦產,如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鋁土、鎳和銅。石油礦區分佈在汶萊、婆羅洲東部等處,鋁土和鎳則產於印度尼西亞。礦產開發影響當地景觀,也促進都市和交通發展。
工業
編輯雖然本地區不是世界大貿易集團之一;但這裏佔世界天然橡膠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和錫的出口量1/3左右。印尼只有1/7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製造業,其餘國家則佔到10∼25%。鄉村工業有橡膠和棕油的初加工、小規模碾米、磚瓦業。城市工業有大規模碾米、橡膠二次加工、煉錫和紡織,還有玻璃、肥皂、香煙及其他消費品的製造業。
歷史
編輯馬來群島歷史(馬來語:Sejarah Nusantara) 通常被分成史前時代,佛教–印度教時代,伊斯蘭時代和殖民時代。
史前時代
第一批智人大約在70000-60000年間來到努山塔拉,約在公元前2500和1500年今中國南方的原始馬來人陸續來到了馬來群島,並與當地土著通婚形成今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主體民族馬來人。他們已經擁有種植的技術並精於航海,公元後印度人則帶來了先進的政治制度。
佛教-印度教時代(0-1500年)
也被叫做黑暗時代,印度商人在公元前帶來了印度教。第一個印度教王國jawa dripa大約在公元前兩百年建立,但是從東加里曼丹省出土的石碑銘文來看,這個時間可能可以提前到公元前四百年的古泰國。 公元7到13世紀,三佛齊統一了蘇門答臘到瓜哇島的大部分地區,除了在1017年被朱羅王朝入侵外,三佛齊長期統治着努山達拉,直到14世紀被滿者伯夷取代,三佛齊毀滅後,部分皇室逃到馬來半島並建立馬六甲王朝,也是在14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在馬來群島傳播
伊斯蘭教時代(1500年-現在)
也叫做光明時代,馬六甲王朝在第二任君主伊斯干達沙時代改信伊斯蘭教,隨後成為伊斯蘭在馬來群島的傳播中心,在馬六甲陷落則轉移到了亞齊到14世紀末除菲律賓峇里島和其他小部分地區外,整個努山達拉都信仰了伊斯蘭教,滿者伯夷在取代三佛齊後進入了頂峰,但在最賢明的哈亞·烏魯克Hayam Wuruk死後國家變陷入內戰,並失去了大量外圍的附庸國,而且明朝在鄭和下西洋後也開始支持馬六甲王國以對抗滿者伯夷。殖民時代後這裏變誕生了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新加坡和東帝汶五國,印尼剛獨立時曾試圖統一馬來群島。
殖民時代
殖民時代始於1511年馬六甲陷落於葡萄牙人,1521年麥哲倫將宿霧納入西班牙帝國1684年英國從吉打蘇丹國手上得到檳城和威省,1824年英荷條約劃分了馬來群島的勢力範圍,在加上西班牙菲侓賓和葡萄牙東帝汶現代馬來群島的國界就此定下,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人擊敗歐洲殖民者,控制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這個時期激發了民族主義的成長,戰後英國及荷蘭曾經嘗試繼續維持殖民統治,但該區的民族都爭取獨立。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Moores, Eldridge M.; Fairbridge, Rhodes Whitmore.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and Asian regional geology. Springer. 1997: 377 [2009-11-30]. ISBN 04127404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 ^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able A.2 (PDF). 2006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37–42. 2006 [2007-06-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10).
- ^ 3.0 3.1 3.2 "Malay Archipelago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4-17.."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6.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 ^ 4.0 4.1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6-13.." Worldworx Travel. Accessed 26 May 2009.
- ^ Wallace, Alfred Russel. The Malay Archipelago.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69: 1.
- ^ Reid, Anthony. Understanding melayu (Malay) as a source of diverse modern identities. Origins of Malayness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6-29 200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on March 2, 2009.
- ^ 7.0 7.1 Wallace, Alfred Russell. On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the Malay Archipelago. 1863 [2009-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Wallace, Alfred Russel. The Malay Archipelago.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869: 2.
- ^ Papua Web: The Malay Archipelago (Chapter XL - Races of Man in the Malay Archipelag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Quote: "If we draw a line ... commencing to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 thence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Gilolo, through the island of Bouru, and curving round the west end of Mores, then bending back by Sandalwood Island to take in Rotti, we shall divide the Archipelago into two portions, the races of which have strongly marked distinctive peculiarities. This line will separate the Malayan and all the Asiatic races, from the Papuans and all that inhabit the Pacific; and though along the line of junction intermigration and commixture have taken place, yet the division is on the whole almost as well defined and strongly contrasted, as is the corresponding zoological division of Archipelago, into an Indo-Malayan and Austro-Malayan region."
- ^ OED first edition A geographical term, including Hindostan, Further India, and the islands beyond with first found usage 1598
- ^ Echols, John M.; Shadily, Hassan. Kamus Indonesia Inggris (An Indonesian-English Dictionary) 6th. Jakarta: Gramedia. 1989 (1st edition). ISBN 979-403-756-7. ; Moores, Eldridge M.; Fairbridge, Rhodes Whitmore.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and Asian regional geology. Springer. 1997: 377 [2009-11-30]. ISBN 04127404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 ^ Friedhelm Göltenboth (2006) Ecology of insular Southeast Asia: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Elsevier, ISBN 978-0-444-52739-4, ISBN 978-0-444-52739-4
- ^ Modern Quaternary Research in Southeast Asia, Volume 1. [201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Philippines : General Information. Government of the Philippines. Retrieved 2009-11-06; Estimate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新聞稿).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pril 2006 [2006-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1).; Indonesia Regions. Indonesia Business Directory. [2007-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28).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
缺少|last1=
(幫助) - ^ Estimate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新聞稿).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pril 2006 [2006-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1).; Indonesia Regions. Indonesia Business Directory. [2007-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28).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
缺少|last1=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 Wallace, Alfred Russel. The Malay Archipelago, Volume 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lume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