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信仰

概述
(重定向自中國民間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华人民间信仰是指一种发源自远古时期以自然崇拜(尤其是)和祖先崇拜为基础的多神论发散性宗教,包含道教儒教大乘佛教原始巫觋宗教等诸多宗教元素,但在信仰实践中通常不作区分,奉行相互贯通的宗教融合主义;通常以宫庙神坛为崇拜场所,因与道教信仰特征多有重叠,有时会视其为道教的一种形式,但并无统一的组织制度及神学教义体系;其中以练习符咒法术为主的门派称为法教。一部分信徒根据自己的体悟及宗教经验而整合经典教义、布道传教,并建立体系化的宗教团体,遂演变为会道门中国秘密宗教新兴宗教

历史 编辑

嘉庆元年(1796)扶鸾著作,署名燃灯古佛所注《金刚经真解》为例,其三教观为:

是道也,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宝珠,在道谓之大药。其入门下手工夫,在儒则有忠恕,在释则有慈悲,在道则有感应。其总括而笔之于书,以教天下万世也。在儒则有周易,及大学中庸。在释则有如此金刚,及华严楞严。在道则有黄庭,及道德参同,与一切丹经。其得此金刚不坏之真炁也。在儒则曰无声无臭,至大至刚。在释谓之法身。在道谓之婴儿。而其成功之命名也。在儒则曰圣人,在释道则曰仙佛。……儒者能学孔圣,不必学仙佛,而穷神达化,即是仙佛。释道之所学,虽学仙佛,必无异于孔圣,方成正果。

民间信仰没有统一的教义和经典,亦没有来自上层组织的限制,而是由下而上自发的群体信仰,如民间信仰者不遵守佛教和道教禁止肉食祭祀或杀生祭祀的戒律[1],但实际上上古时期中国人祭天用太牢牛羊豕,且须用酒,因此不得肉食祭祀或杀生祭祀是从佛教传入道教的观念,并不是中国本土信仰。功利性强,求世俗功利之事,不强调宗教教义的完备。类似于人世间委托别人办事,求的一般是,姻缘、健康、平安、考试过关、考进理想学校、求职成功、赌徒拜神求赌博赢钱,等等,例如香港黑社会成员会拜关羽求平安、求财,而香港警署也同样拜关羽求平安。自古相传的儒家理论为华人的民间信仰提供了处世的道德标准。“忠孝节义”是口耳相传的道德准则,“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俗谚,说明天道常存;“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报应观念,印证了民众广植福田以求福报的心理。中国民间信仰者认为拜属于某一宗教的神,就代表信仰该宗教。因而一般中国民间信仰者会自称信佛教,如港台明星在接受记者访问,自我简介会自称信仰佛教。

华人民间信仰常见的宗教仪式包括每日早晚或农历初一、十五日上香敬神,一年一度的赛神会(神明绕境巡游),以及节日或神诞日在家中或宗教场所举行的祭祀、斋醮活动。

崇拜对象方面,受儒学观念影响,通常以抽象的“天地”(无具体形象),或“”(也称老天爷、天公等,道教中演化为玉皇大帝)为至尊神。对神、佛、仙、菩萨、罗汉、圣贤英烈等来自不同宗教信仰体系的神祇不作严格区分,常一并供奉,并赋予不同的具体职能。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在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萨,例如玉皇菩萨、妈祖菩萨。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除了求神拜佛祈求平安之外,凡是聚落、庙宇与屋宅常设避邪之厌胜物,如剑狮、符咒八卦令旗石敢当等以护卫家宅,个人亦常佩戴各种护身符,如香灰、神像符咒玉佩等。当面临生命中重要抉择时,民众往往求之于求签算命面相卜卦堪舆择日测字等传统占卜术数,以趋吉避凶。

简介 编辑

华人民间信仰中,敬天崇祖[2]是最基本的宗教信仰,这一传统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历朝历代都未曾改变。此外,作为帝制时期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也强调要敬天法祖,因此,祭天、祭祖一直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圣贤及祖先外,自然神灵同样是华人民间信仰的重要崇拜对象。中国皇帝除祭祀自己的祖先(祭祀地点为太庙)和天(又称天帝、帝、上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民间称天公、天公祖、老天爷等,道教中演变为玉皇大帝,祭祀地点在天坛),还祭祀后土农业之神(社稷先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乃至动物、器物等诸神,祈祷风调雨顺。在民间,民众主要祭祀玉皇大帝、祖先、保护家庭的灶神以及保护土地的土地神

民间宗教的普及已经超过任何特定的宗教,华人时常祭拜圣贤伟人英雄、帝王将相甚至领袖人物神,任何能让普通民众怀念的人物,在逝世后都有可能被建立庙宇,逐渐演变成为民间宗教的神祇,如包拯岳飞郑成功,一些地区有毛主席[3]蒋中正庙等。按中国传统,曾经为民牺牲奉献,死后即可受到百姓的敬重爱戴而逐渐演变成为神,其中有的是地域性的,如妈祖主要受到沿海地区祭祀,由李冰神化而成的川主二郎神)主要流行于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大禹庙主要存在于大禹活动的山西和逝世的浙江地区,张巡与许远流行于福建安溪,各地的城隍土地神往往都是当地知名度高的历史人物,如上海城隍庙三大城隍:老城隍霍光、城隍秦裕伯、新城隍陈化成。其他诸如恭太子申生春申君范增萧何柳宗元文天祥陈文龙杨继盛铁铉等英雄豪俊也往往被奉为城隍之神。也有的在全国各地受到普遍的崇拜,如财神赵公明武圣关帝等。也有只受到行业崇拜的神祇,如鲁班作为木匠和泥水匠的祖师受到祭拜,唐玄宗后唐庄宗戏剧界的祖师管仲梁红玉被一些妓女作为保护神等。胡天保(或称胡田宝)为护佑男色的兔儿神,专司人间男悦男之事。文学人物有时也会成为民间宗教的神祇,如驱魔真君锺馗、齐天大圣孙悟空

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中华文化氛围中,大部分的儒家重要人物,也是道教的人物神,如孔子仓颉许多道教庙宇也奉祀。有的甚至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部分。而佛教毘沙门天王哪吒父子,也成为了道教信仰的李天王李哪吒。宗教上,知名的道士、僧侣过世以后,依然被民众崇奉,尊为神佛;如许旌阳吕纯阳王重阳达摩祖师济公禅师清水祖师等。

现今在南部地区常见的职业喃呒僧常被视为佛敎僧尼,但事实上其被归类为释教僧尼,类似于属于香花派的香花僧。

中国民间信仰常见神祇列表 编辑

 
灶神
 
左辅洞明星君
 
右弼隐光星君
 
包府千岁,又称为“阎罗天子”,亦为五文昌帝君之一。
 
台南市中西区台南大天后宫主祀天上圣母(天后、妈祖)神像。

民间信仰经书 编辑

华人民间宗教经典又称善书,多蕴含儒、释、道三教思想与社会伦理规范,内容具备教诲教育功能,信众常大量印制善书并在各地庙宇免费派发以做功德,部分甚至成为宫庙举行宗教科仪必诵的经典。

源自儒、释、道经典的经书 编辑

这些供人索取的善书,有些是来自道藏的道教经书,有些是来自大藏经的佛教经书。在民间流通最广的三教经典,佛教乃是《般若波罗密心经》与《金刚经》;道教则是《道德经》、《清静经》、《南华经》,儒家则是《四书》与《易经[4]

源自鸾堂的扶鸾著书 编辑

另外一部分则属于民间造经的传统,其原动力来自鸾堂的扶鸾著书[5]

这些供人索取的善书数量庞大,其中流通最广者以三圣经为代表,太上老君所降著的经文《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文圣)《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关圣帝君(武圣)《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在民间广泛流传,为各善书之首。[6]

根据清朝大臣张之万的说法,此三篇经文在民间广泛流传,为各善书之首[7]

嘉庆十一年(1806)陆乔木等人出版了《圣经汇纂》,从中可窥见当时民间信仰所重视的经书。该书共五册[8]

  • 第一册收《太上感应经》、《玄天上帝金科玉律》、《功过格》、《明袁了凡先生四训》、《准提王菩萨神咒》、《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神咒》、《往生咒》、《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第二册收《文昌孝经》、《太上消劫梓潼本愿真经》、《救劫宝经》、《文昌应化张仙大真人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文昌帝君阴骘文》;
  • 第三册收《武帝忠经》、《觉世经》、《降鸾宝训》、《谟训》;
  • 第四册收《玉历钞传警世》、《玉历忏悔》、《玉历梦验》、《玉历现报》、《玉历福报》、《玉历转祸为福》;
  • 第五册收《广生延寿录》、《礼佛日期》、《圣神宝诞日期》、《救苦感应膏》。

善书的流通发行常与该庙宇所奉祀的主神有关。以香港通善坛为例,其奉祀吕祖、文昌、关圣、观音,所印制的善书就包括《关帝明圣经》、《文武二帝经》、《吕帝觉世经》、《佛说高王观音经》等。

另外,一些神怪小说,尤其《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也对华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闻道》第三期:杀生祭祀不是道教 - 《闻道》杂志 - 陕西省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www.sxdaojiao.com.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2. ^ 敬天崇祖. liouduai.tacocity.com.tw.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3. ^ 盘点:中国各地的毛泽东庙_历史频道_凤凰网. news.ifeng.com.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4. ^ 锺云莺. 清末民初民間教派「三教融合」經典詮釋策略芻議 (PDF). 台湾宗教研究. 2010, 9 (2): 107-128 [2017年5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年10月24日). 
  5. ^ 林美容. 從民間造經傳統的神明經書來分析神聖性的塑造. 2003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6. ^ 锺云莺. 清末民初民間教派「三教融合」經典詮釋策略芻議 (PDF). 台湾宗教研究. 2010, 9 (2): 107-128 [2017年5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年10月24日). 
  7. ^ 《熙朝人鉴》〈印造经文〉:“经文中最著者,莫如《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与《帝君觉世经》,三者流布寰区,罔不奉为圭臬。......盖近今纂辑善书者,固多将《觉世经》与《感应篇》、《阴骘文》并列篇首。”
  8. ^ 游子安. 敷化宇內:清代以來關帝善書及其信仰的傳播 (PDF).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2010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21). 

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