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

中國古代首都的行政首腦

京兆尹中国古代官职,相当于今日西安地区的行政首长。三国以后改称京兆郡

历代变更
设置汉朝
使用状况陕西省西安市
西汉京兆尹
新朝京兆大尹-(三辅改置六尉郡)
东汉京兆尹
三国京兆郡-秦国-京兆国-京兆郡-秦国-京兆郡
西晋京兆郡
隋朝京兆郡

汉代京兆尹

编辑

秦汉时期

编辑

京兆尹最早出现于秦朝,当时置内史京师行政长官。汉武帝时内史分置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以右内史部为辖区,治所长安县,职同太守,参预朝政。在两汉时期与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

西汉京兆尹
西汉郡县 - 汉孺子初始元年(8年) 领县十二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长安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北郊外汉长安城 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县。[1]
新丰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道旧刘家村一带 秦代名丽邑县,高祖七年(前200年)改名,因徙丰县县名于此,故号“新丰”。[2]
船司空县 今陕西省潼关县正北
蓝田县 今陕西省蓝田县西30里
华阴县 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南3里华阴古城[3] 秦代名宁秦县,高祖八年(前199年)改名。[4]
郑县 今陕西省华阴市西北3里
湖县 今河南省灵宝市西 秦代名胡县,建元年(前140年 - 前135年)改名。[5]
下邽县 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东北故市镇巴邑村一带下邽故城遗址[6]
南陵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24里白鹿原 文帝七年(前173年)析蓝田县置县。[7]
奉明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北8里 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置县。[8]
霸陵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旧韩峪乡霸陵故城遗址 秦代名芷阳县,文帝九年(前171年)改名。[9]
杜陵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区南电子城街道沈家桥一带杜陵故城遗址 秦代名杜县,元康元年(前65年)改名。[10]
戏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汉初废县。(不详何年)

西汉末元始年中(1 - 5年)、废南陵、奉明2县[11]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京兆尹为京兆大尹。始建国天凤元年(14年),废三辅,改置京尉、师尉、翊尉、光尉、扶尉、列尉六尉郡,各领十县,郡官称大夫[12]更始元年(23年),恢复汉制。

东汉初废下邽、船司空2县[13]。建武十五年(39年),湖县、华阴2县归属弘农郡[14];左冯翊长陵、阳陵2县,弘农郡上雒、商县2县来隶[15]。永初四年(110年)设置虎牙都尉[16]。延熹二年(159年)左右,复置下邽县[17]。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安定郡阴盘县移寄治于新丰县,后归属京兆尹[18]。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后归属雍州管辖。东汉末,领长安、霸陵、杜陵、新丰、郑县、蓝田、长陵、阳陵、上雒、商县、下邽、阴盘12县。

魏晋时期

编辑

三国时,曹魏以京兆尹辖区置京兆郡,仍置太守[19],属雍州刺史部黄初二年(221年),封皇子曹礼为秦公,改称“秦国”。三年(222年)改称“京兆国”。六年(225年)复为“京兆郡”[20]青龙三年(235年),立宗室曹询于此,改称“秦国”,正始五年(244年)曹询去世,废封国恢复旧名。

曹魏京兆郡
三国郡县 - 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年) 领县十三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长安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霸城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东汉为霸陵县,魏景初元年(237年)以前改名霸城县。[21]
杜陵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作杜县。
郑县 今陕西省华县
新丰县 今陕西省渭南市
蓝田县 今陕西省蓝田县
上洛县 今陕西省商州市 东汉为上雒县,黄初元年(220)改名上洛县。[22]
商县 今陕西省丹凤县
长陵县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高陆县 今陕西省高陵县 东汉为高陵县并为冯翊郡属县,黄初元年(220年)改名高陆县并改隶京兆郡。[23]
池阳县 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原为冯翊郡属县,黄初元年(220年)改隶京兆郡。[24]
阴槃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续汉州郡志》作“阴盘县”。
下邽县 今陕西省华县西北
阳陵县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魏时废县。[25]

西晋时仍无太大改变。废长陵县,上洛、商2县移属上洛郡,下邽县移属冯翊郡,池阳县移属扶风郡,冯翊郡万年县来隶。西晋末京兆郡领长安、杜陵、霸城、蓝田、高陆、万年、新丰、阴槃、郑9县。

西晋京兆郡
西晋郡县 - 晋愍帝建兴四年 (316年) 领县九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长安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杜陵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霸城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蓝田县 今陕西省蓝田县
高陆县 今陕西省高陵县
万年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原为冯翊郡属县,泰始二年(266年)改隶京兆郡。
新丰县 今陕西省渭南市
阴槃县 西安市临潼区 《晋书·地理志》作“阴般县”。
郑县 今陕西省华县
长陵县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西晋初废县。[26]

南北朝时期

编辑

西魏北周仍称京兆郡。北魏京兆郡领长安、杜、鄠、山北、新丰、霸城、阴槃、蓝田8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郡守为[27]。北周时京兆郡下领七县:

北周京兆郡
北周郡县 - 周宣帝大象元年(579年)领县七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长安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12里
万年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 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长安、霸城、山北3县置。[28]
鄠县 今陕西省户县
盩屋县 今陕西省周至县 原为周南郡属县,建德二年(573年)废郡来隶。[29]
蓝田县 今陕西省蓝田县 蓝田郡属县,建德二年(573年)废郡来隶。[30]
新丰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渭南县 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南 原为渭南郡属县,建德二年(573年)废郡来隶。[31]
山北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天和三年(568年)废县并入万年县。[28]
霸城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废县并入万年县。[28]
杜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 建德二年(573年)废县并入万年县。[32]
仓城县 今陕西省周至县西 北周之世废县。[33]
温汤县 今陕西省周至县 北周之世废县。[33]
阴盘县 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西魏、北周之世废县。[33]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实行废郡留州,废京兆入雍州[34]

隋代京兆郡

编辑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置雍州大业三年(607年),天下改州为郡,故名焉。置京兆郡。户三十万八千四百九十九,下领二十二县:大兴县长安县始平县武功县盩厔县醴泉县上宜县鄠县蓝田县新丰县华原县宜君县同官县郑县渭南县万年县高陵县三原县泾阳县云阳县富平县华阴县[34]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天下郡改为州,复为雍州。[35]

以后

编辑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改雍州为京兆府,雍州刺史改为京兆尹,增置少尹一名。京兆尹后世已不置,但习惯上称呼京师所在地行政长官为京兆尹。明朝即划其两京及附近州县为一行政区,称北京顺天府及南京应天府,长官称顺天府尹及应天府尹。民国初年顺天府仍沿清制,其辖区缩小为宛平县等20余县。民国三年(1914年)10月,改称京兆,其行政长官称京兆尹,颁布《京兆尹官制》,设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与省同。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尹官制》。

行政长官

编辑

京兆尹(前104年-9年)

编辑
  • □无忌,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出任。
  • 于己衍,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坐大逆诛。
  • □建,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坐祝诅腰斩。
  • 隽不疑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六年(前81年)在任。
  • 樊福,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守。
  • □彭祖,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出任。
  • 相成,广陵人,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守。
  •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出任,元康元年(前65年)下狱腰斩。
  • □遗,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守。
  •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守。
  • 张敞,字子高,茂陵人,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至甘露元年(前53年)在任。
  • □成,汉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出任。
  • 陈遂,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至二年(前47年)在任。
  • □范,代郡人,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出任。
  • □成,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出任。
  • 张谭,字仲叔,琅邪人,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至建昭三年(前36年)在任。
  • 王昌,字□賔,汉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至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任。
  • 宋平,字次君,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出任。
  • 甄尊,字少公,杜陵人,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至四年(前29年)在任。
  • 王遵,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至河平二年(前27年)在任。
  • 宋登,齐郡人,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至四年(前25年)在任。
  • 王章,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至阳朔元年(前24年)在任。
  • 逢信,字少子,平陵人,汉成帝阳朔元年(前24年)至四年(前21年)在任。
  • 王骏,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年)至鸿嘉元年(前20年)在任。
  • 邓义,字子华,河内人,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至二年(前19年)在任。
  • 刘威,字子然,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至三年(前18年)在任。
  •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汉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至永始二年(前15年)在任。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长安人,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至四年(前13年)在任。
  • 何武,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至元延元年(前12年)在任。
  • 王建,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出任。
  • 孙宝,汉成帝元延二年(前11年)至三年(前10年)在任。
  • 薛宣,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至二年(前7年)在任。
  • 朱博,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在任。
  • 邴汉,字游君,汉哀帝绥和二年(前7年)在任。
  • 王嘉,汉哀帝绥和二年(前7年)至建平二年(前5年)在任。
  • 毋将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至四年(前3年)在任。
  • 申屠博,字次孙,茂陵人,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至元寿元年(前2年)在任。
  • 翟萌,字幼中,南阳人,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出任。
  • 孙意,字子承,清河人,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出任。
  • 金钦,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在任。
  • 锺义,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出任。
  • 武襄,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在任。[36]
  • 刘歆,字子骏,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离任。[37]

京兆大尹(9年-14年)

编辑
  • 甄寻,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被流放。[37]
  • 王嘉,新朝始建国三年(11年)离任。[37]

京兆尹(23年-220年)

编辑

京兆太守(220年-221年)

编辑

秦相(221年-222年)

编辑

京兆相(222年-225年)

编辑

京兆太守(225年-235年)

编辑

秦相(235年-244年)

编辑

京兆太守(244年-312年)

编辑

京兆尹(312年-316年)

编辑

京兆太守(316年-319年)

编辑

京兆尹(319年-329年)

编辑

京兆太守(329年-354年)

编辑
  • 刘秀离,后赵太宁元年(349年)被斩。[57]

京兆尹(354年-417年)

编辑

京兆太守(417年-492年)

编辑

京兆相(492年-497年)

编辑

京兆内史(497年-508年)

编辑

京兆太守(508年-518年)

编辑

京兆内史(518年-526年)

编辑
  • 薛怀直,河东汾阴人。[70]
  • 李仲遵,陇西狄道人,北魏正光五年(524年)离任。[69]

京兆太守(526年-557年)

编辑

京兆郡守(557年-558年)

编辑

京兆尹(558年-583年)

编辑

京兆尹(607年-618年)

编辑

爵位

编辑
  • 京兆王曹礼,222年-225年在位。[20]
  • 京兆郡开国武公冯熙,492年-495年在位。
      • 京兆郡开国公冯穆,497年徙封扶风。[87]
  • 京兆王元愉,497年-508年在位。
  • 京兆王元继,518年-526年在位。
  • 京兆郡王赵桓,元符四年(1101年)封京兆郡王。[88]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长安,高帝五年置。”
  2.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新丰,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
  3. ^ 呼林贵:《秦宁秦县城和西汉华阴县城位置考》,《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1983年。
  4.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华阴,故阴晋,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宁秦,高帝八年更名华阴。”
  5.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湖,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
  6. ^ 王仲德编著《古城下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94页。
  7.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
  8. ^ 《汉书》卷8〈宣帝纪〉:“元康元年,夏五月,立皇考庙。益奉明园户为奉明县。”;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奉明,宣帝置也。”
  9. ^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霸陵,故芷阳,文帝更名。”;《史记》卷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以芷阳乡为霸陵。”
  10. ^ 《汉书》卷8〈宣帝纪〉:“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卷28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杜陵。故杜伯国,宣帝更名。”
  11. ^ 《汉书》卷73〈韦贤伝〉第43:“请皇高祖考庙奉明园 毁勿修,罢南陵、云陵为县。奏可。”
  12. ^ 谭其骧《新莽职方考》
  13. ^ 李晓杰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六年六月),并省四百余县”,认为该县当于东汉初年省并无疑。(见《东汉政区地理》各郡沿革)
  14. ^ 《续汉志》卷19〈郡国一·弘农郡〉:“湖,故属京兆。 华阴,故属京兆。”
  15. ^ 《续汉志》卷19〈郡国一·京兆尹〉:“长陵,故属冯翊。 商,故属弘农。 上雒,故属弘农。 阳陵,故属冯翊。”
  16. ^ 《后汉书》卷5:〔二月〕乙丑,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章怀注:汉官仪曰:“京兆虎牙、扶风都尉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扶风都尉居雍县。故俗人称雍营焉。”西羌传云:“虎牙都尉居长安。”】
  17. ^ 《续汉志》卷19〈郡国一·京兆尹〉引《黄图》云:“下邽县并郑,桓帝西巡复之。” 《后汉书·桓帝纪》载“延熹二年(159年)冬十月壬申,行幸长安”,李晓杰认为复置下邽县事当在此年。
  18. ^ 《太平寰宇记》卷27〈雍州·昭应县〉:“县即汉新丰之地。……后汉灵末移安定郡阴盘县寄理于此,今亦谓阴盘城。……其新丰县自阴盘县寄理之后,又移理于故城三十里,盖在零水侧。”
  19. ^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
  20. ^ 20.0 20.1 《三国志》卷20〈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21. ^ 《宋书·州郡志》“南霸城本霸陵,汉旧县。《太康地志》曰,霸城何志魏囗”,胡阿祥认为“魏”后当阙“改”字”,孔祥军认为其说当是。(胡阿祥《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396页;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论文稿,第97页)
  22. ^ 《三国志》卷2〈文帝纪〉注引《魏略》:“(黄初元年)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为‘洛’。”
  23. ^ 《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高陵县,畿。西南至府八十里。本秦旧县,孝公置。汉属左冯翊。魏文帝改为高陆,属京兆郡。”;《通典》卷173〈州郡志三〉:“高陵汉旧县,属左冯翊,左辅都尉之理。魏文帝黄初元年,改为高陆县,属京兆。”
  24.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列属扶风郡属县。
  25. ^ 《太平寰宇记》卷26〈关西道二〉:“阳陵城,故弋阳地。景帝改为阳陵县,属冯翊。废城在县东北四十一里,东至景帝陵二里。曹魏省之。”
  26. ^ 《舆地广记》卷13〈陕西永兴军路〉:“长阳陵城,属左冯翊。后汉属京兆尹。晋省之。”
  27. ^ 《周书》卷4〈明帝纪〉:“〔二年〕三月……改……京兆郡守为京兆尹。”
  28. ^ 28.0 28.1 28.2 《周书》卷4〈明帝纪〉:“〔二年〕六月……分长安为万年县,并治京城。”;《太平寰宇记》卷25〈关西道一〉:“《周地图记》云:后周明帝二年,分长安、霸城及姚兴所置山北三县地,始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理八角街已东,属京兆尹,取旧汉县名也。天和三年,废山北县。建德二年,又省霸城、杜城二县,以三县地并入万年。”
  29. ^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第20页。
  30. ^ 《元和郡县图志》卷1〈关内道一〉:“周闵帝割京兆之蓝田又置玉山、白鹿二县,置蓝田郡,至武帝省郡复为蓝田县,属京兆。”
  31. ^ 《太平寰宇记》卷29〈关西道五〉:“渭南县,本汉新丰县地,盖苻坚新置,汉初有渭南郡,因以取名。郭缘生《述征记》云:渭南县,夷狄所置。”则谓苻姚也。后魏孝昌三年,于今县东四里明光原上置渭南郡及南新丰县。西魏废帝三年,改南新丰为渭南县,周建显德二年省郡,以县属京兆,割隶华州。”
  32. ^ 《太平寰宇记》卷25〈关西道一〉:“杜陵,汉县……更名杜县为杜陵,后魏改为杜城县(王仲荦考当作“杜县”),周建德二年省。”
  33. ^ 33.0 33.1 33.2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第21页、第23页。
  34. ^ 34.0 34.1 《隋书》卷29〈地理志上〉。
  35. ^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
  36. ^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37. ^ 37.0 37.1 37.2 《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38. ^ 《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锺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39. ^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40. ^ 《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41. ^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42. ^ 《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43. ^ 《后汉书·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44. ^ 《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45. ^ 45.0 45.1 45.2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46. ^ 46.0 46.1 46.2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47.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48. ^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49. ^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50. ^ 50.0 50.1 50.2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51. ^ 51.0 51.1 51.2 《三国志·卷十五·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52. ^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53. ^ 《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六》
  54.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55. ^ 55.0 55.1 55.2 55.3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56.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57.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58. ^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59. ^ 《资治通鉴·卷一〇四·晋纪二十六》
  60. ^ 60.0 60.1 《资治通鉴·卷一〇六·晋纪二十八》
  61. ^ 《资治通鉴·卷一〇七·晋纪二十九》
  62. ^ 《晋书·卷一百十八·载记第十八》
  63. ^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64. ^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65.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华荆秦济四州刺史杨胤季女之墓志
  66. ^ 《魏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
  67. ^ 《魏书·卷八十八·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68. ^ 68.0 68.1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69. ^ 69.0 69.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70.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71. ^ 71.0 71.1 71.2 71.3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72. ^ 72.0 72.1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
  73. ^ 《周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74. ^ 《周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
  75.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76. ^ 《周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四》
  77. ^ 77.0 77.1 《周书·卷四十·列传第三十二》
  78. ^ 《周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六》
  79.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周上柱国郧襄公墓志
  80. ^ 《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
  81. ^ 《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
  82. ^ 《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
  83. ^ 《隋书·卷四十·列传第五》
  84. ^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85. ^ 《隋书·卷四·帝纪第四》
  86. ^ 《隋书·卷五·帝纪第五》
  87. ^ 《魏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
  88. ^ 《宋史·本纪第二十三·钦宗》

来源

编辑
书籍
  • 班固,《汉书》,维基文库
  • 范晔,《后汉书》,维基文库
  • 房玄龄,《晋书》,维基文库
  • 沈约,《宋书》,维基文库
  • 萧子显,《南齐书》,维基文库
  • 魏收,《魏书》,维基文库
  • 魏徵,《隋书》,维基文库
  • 杜佑,《通典》,维基文库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胡阿祥 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