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是香港一个历史悠久的乡村,位于香港岛薄扶林,在置富花园旁,大约在17世纪已经建村,而当时香港岛尚未开埠,所以有“未有香港,便先有薄扶林村”的说法。
2013年10月9日世界文物建筑基金会公布2014年监察名单,香港薄扶林村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文化遗产,显示薄扶林村正受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威胁。世界历史遗迹监察名单1996年起推出,两年公布一次,这是首次有香港历史遗迹入选[1]。有形的遗产包括传统村庄房子、村庄设置、李灵仙姐塔、牛屎湖等。无形的遗产包括李灵仙姐诞、薄扶林村舞火龙等。其中薄扶林村舞火龙在2017年获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
一些史学家和文化遗产专家把薄扶林村视为“香港岛唯一的传统乡村”。这也许是因为现今只有在薄扶林村才能发现原居民的后裔聚居的原因[来源请求]。薄扶林村是薄扶林文化风景的一部分。除那些法定/暂定古迹以外(杜格拉斯堡、伯大尼修院、谭雅士大宅等)在薄扶林, 还有不少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薄扶林村。然而,当地居民过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给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权益,但被政府拒绝之余,还面临被清拆的命运[来源请求]。
历史
编辑清朝康熙年间三藩之乱时约有二千余人从中国大陆逃难到此,成为香港岛的原居民。早期村民以陈姓、黄姓、罗姓、甘姓人士为主,以务农为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编纂的《新安县志》,曾经提及薄扶林村是港岛上的三条村落之一(另两条为赤柱村及香港围),更被形容为“依山傍涧,结构颇雅”。
1886年,牛奶公司成立,公司在薄扶林村附近兴建牧场饲养乳牛,由于需要大量人手,因此带动村内人口迅速增加,各式商店如街市等应运而生,形成一个小社区。牧场关闭后,村民人数渐减,不少店铺相继结业,但薄扶林村本身的传统文化就一直留传至今[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难民从中国大陆避难到此,使村内的居民数目由原来的20多户增至超过100户,原有的菜园也逐渐发展为房屋。随着香港1980年代经济起飞,村内的居民才开始减少,但目前仍有不少村民居住于村内。
建筑
编辑薄扶林村分为三个部分:中部为“围仔”,南部为“菜园”,村尾为“龙仔督”。薄扶林村内的房屋,以砖屋及铁皮屋为主。此外,村内有一座具特色的塔,名为李灵仙姐塔,是一座高约5米的灵塔,估计建于1916年。
公共交通
编辑交通路线列表 | ||||||||||||||||||||||||||||||||||||||||||||||||||||||||||||||||||||||||||||||||||||||||||
---|---|---|---|---|---|---|---|---|---|---|---|---|---|---|---|---|---|---|---|---|---|---|---|---|---|---|---|---|---|---|---|---|---|---|---|---|---|---|---|---|---|---|---|---|---|---|---|---|---|---|---|---|---|---|---|---|---|---|---|---|---|---|---|---|---|---|---|---|---|---|---|---|---|---|---|---|---|---|---|---|---|---|---|---|---|---|---|---|---|---|
港岛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看看香港的 “阿爷” ——薄扶林村远足游》,文汇报,2007年3月13日
- 《南区风物志》( 香港南区区议会 二零零九年新修订版 梁炳华博士主编 )页八十一
- ^ 香港薄扶林村入选世界历史遗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0-13.,亚太日报,2013年10月10日
- ^ 2.0 2.1 探古尋源:薄扶林村舞火龍傳承文化 壁畫添藝術氣息. 无线新闻. 2018-01-07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