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行
加行(梵:prayoga;巴:payoga;藏[1]:སྦྱོར་བ,转写:sbyor ba),旧译方便、前方便[2][3],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之预备前行[4]。广义来说,修行历程中一切的功用、努力,都能称作加行[5]。如《现观庄严论》立,圆满一切相、顶、渐次、刹那,这四种现观加行,把资粮道到成佛之前的努力,都安上加行之名[6]。
根据说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以“胜解作意”[7]令所取禅相明了现前,称为“念住加行”(念处方便),不净观、持息念、界分别等皆是。能伏诸烦恼,引发四念住,因此称为念住加行;四念住称为根本念住[8]。又指出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在加行上的差别,前者为“恒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諠杂过,恒居静室”,后者为“恒乐读诵思惟三藏,于一切法自相共相,数数观察”[9]。《修行方便禅经》讲述二甘露门(持息念、不净观)前,先说行慈心观止瞋,次清净尸罗,于修起三昧后,观察应不应,向所应者修习,专念系心。
密教接受灌顶、授戒、宗脉相承等仪式之前,所须预修之特定行法,亦称为加行[4]。日本东密或台密的“四度加行”(しどけぎょう),指正式授予传法灌顶,成为传法阿阇黎之前,所传授的四法:十八道(じゅうはちどう)・金刚界(こんごうかい)・胎藏界(たいぞうかい)・护摩(ごま),为密教行者修行之第一阶段[10]。
西藏佛教有道前基础的轨理(ཚུལ,转写:tshul),其修习部分之加行依金洲法称传有六加行法[11]:“净地设像、庄严供具、端正威仪及归依发心、观想圣众、七支供养、供曼荼罗及加持祈请”,并提及四种能引发止观正因的资粮: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不睡眠)瑜伽,可在日常进行。修奢摩他资粮有六:住随顺处、少欲、知足、断诸杂务、清净尸罗、断除贪欲等诸恶寻思,另提及《声闻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资粮。奢摩他之加行,为金洲六加行法,尤其是大菩提心,另应净修共中、下士所缘法类。修毘钵舍那有三资粮:亲近善士、遍求多闻、如理思惟,解释为:亲近无倒了达佛语宗要智者、听闻无垢清净经论、由闻慧和思慧引发通达真实正见[12]。修本尊瑜伽前,则有共与不共的前行(སྔོན་འགྲོ,转写:sngon 'gro)或译为加行,用作集资粮、净业障、相应本尊的基础。所谓“四共加行”,是指思惟“人身难得、念死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不共加行”依各派传承不同,种类也有一些差异,如四加行、五加行、九加行等。但各派的基准,主要是指“四皈依及大礼拜、金刚萨埵百字明咒、献曼荼罗”,有些还会加入上师相应(guru yoga)[13][14]。
汉传佛教亦有类似的预备阶段。例如天台宗立下“二十五方便”作为其止观(正修)的行前基础,即:(一)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二)诃五欲:诃色、声、香、味、触。(三)弃五盖: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四)调五事:调心不沈不浮、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饥不饱。(五)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15]华严宗的《华严杂章门·玄义章》明入道之方便,略作四门:(一)忏除宿障门、(二)发菩提心门、(三)受菩萨戒门、(四)造修胜行门。[16]又如禅宗四祖道信作《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教示学人悟入佛性的方便,初祖达摩传《二入四行论》,示入道之途,安心、发行、顺物、方便之法。
南传上座部的《清净道论》说慈念和死念是一切处业处(sabbatthakakammaṭṭhāna),禅修者当于一切处希求,是追求勤修瑜伽的业处。并提到有人认为不净想也算是一切处业处。[17]另外,南传上座部将慈念、死念、不净想、佛随念称为四护卫禅,[18][19]用于安住禅修,克服障碍。[20]上座部的巴利注解提到根本业处(mūlakammaṭṭhāna)即是《清净道论》中的应用业处[21],是禅修者于定的四十种业处中选择要经常修行的法门,用作修行观禅的定力基础。[20]《清净道论》在讲述定的修习法(四十业处)前,提到要:破除十种障碍、亲近教授业处的善友、顺适于自己的性行、决择合适的应用业处、选择适当的住处、破除细障。对如何保护似相,成就安止定,也提出:七种适不适、十种安止善巧、精进平等。在讲述慧的修习法(七清净的后五清净)前,提到要:以学习与遍问而熟知慧地诸法、成就戒清净和心清净(七清净的前二清净)。
参考文献
编辑- ^ rigpawiki. སྦྱོར་བ་. [202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6).
- ^ 正修行前之方便、加行,其梵语是prayoga。而若是权巧方便、善巧方便之方便,其梵语为upāya。
- ^ 佛教「方便」一詞的基本說明 (PDF).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0).
- ^ 4.0 4.1 加行. 佛光大辞典.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印顺. 華雨集第一冊-辨法法性論講記.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萧金松. 《現觀莊嚴論》介紹 (PDF). 法光杂志. 2003, 171: 3–4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0).
- ^
《大毗婆沙论》:“应知作意略有三种……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煖相,风为动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解脱,胜处,遍处等俱生作意。问:此四无量于三种中为与何等作意俱生?答:唯与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瑜伽师地论》:“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 - ^ 《大毗婆沙论》:“以胜解作意令所取相明了现前,是名念住加行。若时以外所取相置于内身,而观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不净观、持息念、界作意,是谓念住加行。”
《杂阿毘昙心论》:“彼修行者不净观、安般念、界方便观,一一住已,身、受、心、法各观真实。真实者,不颠倒。相者二种:谓自相及共相。” -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由加行故二种差别。谓加行时,或多修习奢摩他资粮,或多修习毘钵舍那资粮。多修习奢摩他资粮者,谓加行时,恒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諠杂过,恒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多修习毘钵舍那资粮者,谓加行时,恒乐读诵思惟三藏,于一切法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毘钵舍那行者。”
- ^ 四度加行. 佛光大辞典.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 ^ 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师传记,谓善洒扫所住处所,庄严安布身语意像。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次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惛睡盖,净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盖,净治心时,应于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既安住已,归依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于前虚空明现观想,广大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集净诸扼要处。其礼敬支中……供养支中……悔罪支者……随喜支者……劝请转法轮支者……请住世支者……回向支者……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曼陀罗,应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谓‘唯愿加持,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著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及其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
- ^ 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亲近无倒了达佛语宗要智者,听闻无垢清净经论,由闻思慧引发通达真实正见,是必不可少毘钵舍那正因资粮。若于实义无决定见,必不能生通达如所有性毘钵舍那故。又此正见,要依了义而善寻求,不依不了义,故须先知了不了义所有差别,乃能解悟了义经义。此若不依定量大辙解密意论,如同生盲又无导者而往险处,故当依止无倒释论。……如是依止《修次中篇》所说,亲近善士、遍求多闻、如理思惟,毘钵舍那三资粮已,若有正见证二无我,次当修习毘钵舍那。”
- ^ 共與不共之四加行.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藏傳佛法---四加行.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
- ^ 见《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止观辅行传弘决》、《天台四教仪》等
- ^ 见《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玄义章·入道方便门第十》,提到入道缘起要有三义:一识病(参见同书“药病对治门第四”)、二拣境、三定智,入道方便略作四门:一忏除宿障门、二发菩提心门、三受菩萨戒门、四造修胜行门。另参见《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第三》“贤首大师华严玄义章十五门第十明入道方便门……一一皆成普贤行也”,行文与前书有异,提到入道方便门有三:一简心、二简境、三造修胜行。又参见《贤首五教仪·卷第四·三观方便》“于中,先方便开为十门……一具足外缘……二忏除内障……三发大心愿……四受持佛戒……五造修胜行……六详明心境……七拣别观智……八辨析止观……九识治魔病……十显示果相……法华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扩充为十门。
- ^ 《清净道论》:“对于比丘僧伽等作慈念和死念的,称为一切处业处;但有人说连不净想也是的。……因为有这样多的利益,所以当于一切处希求,其目的便是勤修瑜伽的业处,故名为一切处业处”
- ^ Caturārakkhā Bhāvanā. [202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Caturārakkhā. [202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20.0 20.1 帕奥禅师. 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 (PDF). 2001: 108-109 [2024-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30).
- ^ 《Majjhimanikāya-ṭīkā》:“Mūlakammaṭṭhānanti pārihāriyakammaṭṭhān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