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6月5日) |
地球历史指地球从形成至今所经历的地质、气候和生态变化的总过程。地球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中的部分物质因重力作用相互吸积,在聚集了足够质量后形成行星质量天体并最终清除邻近的小天体成为独霸整个轨道的行星,科学家估计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46亿到50亿年前。在这个过程中,地球曾被另一个同轨道的矮行星撞击,并之后遭到大量小天体轰击。地球表面起初遍布岩浆,直到在约43亿年前开始出现固态岩石,并在约40亿年前开始形成较稳固的地壳板块。而地表的冷却固化也使得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下形成超级海洋,最终使得地球变成一个绝大部分表面积被液态水覆盖的海洋行星。地球因为其位置处于太阳系适居带,其较为活跃的地质活动形成的深海热泉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条件,加上古大气层在26亿年前被大规模氧化促进了更复杂生物的演化,这也使得地球成为了宇宙中现今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历史通常用地质年代进行分段衡量,从大到小分为宙(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chron)六个分级,学术上以百万年(Myr或Ma)或十亿年(Ga)为时间单位衡量其时期跨度。目前为止地球总共经历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四大时期。
因为表述这么长久的时间有所困难,很不利于公众的科普理解,因此有时会将地球过往的历史比喻为二十四小时(将地球形成设定为凌晨零时,而此时此刻为翌日的凌晨零时),每秒大约代表5万3000年,而大爆炸与宇宙形成的时刻,则大约在137亿年前[1],以此模拟时间来说约等于三日前,即地球诞生前两日。
起源
编辑地球是一颗行星,伴随着太阳系诞生。太阳系诞生之初,是以巨大并不断旋转的由尘埃与气体组成的云团的形态存在。它是由大爆炸所生成的氢与氦组成,同时亦有着由很久以前的星球内部所合成的其它元素。地球诞生前15至30分钟(等于大约46亿年前),一个邻近的恒星可能形成了超新星爆炸,对太阳星云传送了一个震荡波,并使之收缩。云团在塌缩中,温度上升、自转加速和平坦化。因为云团旋转,引力与惯性将云团压为一个圆碟,与其旋转轴成垂直。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中央并开始加热。与此同时,因为引力使得物质环绕尘埃粒子紧缩,使得圆碟剩余部分开始分解为环状物。细少的碎片互相碰撞并组成较大的碎块。[2]而组成的地球物质并众集在距中央约1亿5000万公里的地带。当太阳收缩并被加热,核聚变开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阳风则清空了在圆碟内大部分没有收缩并组成较大个体的物质,只剩下少量的元素。之后,较重的元素聚集于太阳附近,形成了体积小,密度高的星体(类地行星);较轻的元素则聚集于离太阳较远的地方,形成了体积大,密度低的星体(类木行星),而地球则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冥古宙
编辑冥古宙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冥古宙早期,地球与现在的世界十分不同。当时没有海洋,大气层里亦没有氧气。小行星与太阳系形成后余下的物质不断撞击。这些撞击与放射性崩解产生的热、残热与收缩压力产生的热相结合,使得地球在这阶段完全为熔化状态。较重的元素沉向中心,而较轻的元素则升至表面,从而制造了地球的不同层次。
月球形成
编辑月球的起源仍然众说纷纭,但以大碰撞说的支持证据最多。地球可能并非惟一的在距离太阳1亿5000万公里处生成的行星。所以科学家们假设了另一颗原始行星在距离太阳与地球1亿5000万公里处,即第四个或第五个拉格朗日点处形成。此行星被命名为忒伊亚,并假设其较现在的地球为小,大约为火星的大小与质量。其运行轨道刚开始时应该较为稳定,但其后被不断增加质量的地球所扰乱。忒伊亚开始回转并向地球靠拢,最后在大约为假设时钟的上午0时11分[3](大约45亿3300万年前),其以一个低斜的角度与地球发生碰撞。其低速与低角度并不足以毁灭地球,但足以使大部分地壳被喷出。构成忒伊亚的重金属沉入地球的地核内,而剩余的物质与喷出物则在数周内冷凝为一个独立个体。在其自身的重力影响下,大约于一年内,其成为一个较为球状的个体,即是月球。[4]而人们亦相信这次撞击使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了23.5°,使地球出现四季(一个简单,完美的星体应是自转轴没有倾斜并没有分明的季节)。其亦可能加速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使地球出现了板块构造。
地壳形成
编辑地球的早期大气层包括了围绕其存在的太阳星云里的物质,特别是较轻的气体如氢与氦,但是太阳风与地球自身的热力清空了这层大气层。地球表面慢慢地冷凝,在(大约为假设时钟)的上午0时47分(44.5亿年前)形成了固体的地壳[5]。
在大约是假设时钟的上午3时至4时(40亿至38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个后期重轰炸期时期。[6]蒸气由地壳里逃出,而更多的气体由火山内释出,从而形成了第二道大气层。这道新的大气层可能包含了氨、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与其他含量较少的气体。而氧气则被氢气或地表上的矿物质束缚著。火山活动出现频密,而且因为没有臭氧层防护,紫外线大量照射在地球表面。更多的水分在火流星撞击地球时被带来。
海洋形成
编辑这是在38亿年前,地球开始冷却,大气层温度下降,形成了一场持续上百万年之久的滂沱暴雨。所有的水汇集起来形成了海洋(最近的证据提出海洋可能在42亿年前开始形成,即此条目假设时钟的上午1时51分)。[7]
太古宙
编辑生命
编辑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结束后,地球进入了太古宙,并诞生了生命。生命起源的详情仍是未知之数,然而仍有主要的原理被建立。如果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浓缩至一小时,那么动物是直到最后15分钟才出现的。而陆生动物则是在倒数6分钟时才出现的。爬行动物时代在这一小时快走完时,才持续不过2分多钟。生物发生说认为生命,或至少是有机化合物,可能是来自外太空;然而一般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8]大部分科学家认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孕育,但生命出现的时间却极不确定;可能在大约40亿年前(此条目假设时钟的上午3时)。[9]
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学里,有一个分子(可能是其他东西)获取了自我复制的能力:复制子。此分子的性质并不清楚,其被现在生命的复制子DNA取代前,曾是生命的主要复制子。这个复制子在自我复制的过程里并非经常正确地复制:部分复制品包含了“错误”。如果这种转变消灭了分子的复制能力,则将不会有更多的复制品,而这条生命线将会灭绝。但在另一方面,少数变化使得分子的复制变得更快或更佳;这些“品系”的数量较多也较“成功”。当原料(其角色类似食物)消耗殆尽后,这些品系会利用其他物质,且可能会抑制其他品系的生长,使其数量增加。[10]少数不同的模型提出了复制子可能发展的方法。假设有不同的复制子,包括有机化合物如现代核酸里的蛋白质、磷脂、结晶体等[11],甚至是量子系统。[12]现在并没有方法知道何种模型更为符合地球生命的起源。在众多较旧的理论里其中一条理论,与一条详细研究过的理论,会作为范例来解释其发生的可能性。火山、闪电与紫外线辐射释出的高能会使得简单化合物如甲烷与氨通过化学反应组合成较为复杂的分子[13],众多的有机化合物组成了生命的基础。当这种“有机汤”的数量增加,不同的分子互相发生反应。有时更多复杂的分子可能会出现;可能肉体提供了一个框架来收集与集中有机物。[14]
部分分子的存在会加速了化学反应。而所有这些反应持续了很长时间,时多时少,直至一个新分子机缘巧合地出现:复制子(replicator)。其有着奇怪的特质,可以加速自我复制的化学反应,并开展生物进化。其他理论假一个不同的复制子。在任何情况,DNA在每一点均取代了复制子的功能;所有已知生命(部分病毒与普利昂蛋白除外)皆以DNA为遗传物质,且几乎都以相同方法作为讯息的编码。
细胞
编辑现代的生命的复制子是整齐地包装在细胞膜内的。而理解细胞膜的起源较理解复制子的起源容易,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置放于水中时经常会自发地形成一道双层膜。在特定环境下,很多这样的球体因此而形成(请参看“气泡理论”)。[15]现在无法得知此过程是早于或延续复制子的起源(或可能其在过去就是复制子)。
现在主流的意见是该复制子,在这点可能是RNA(请参看RNA世界学说),与其自我复制的器具和其他可能的生物分子已进化出来了。最初时原始细胞可能在其生长得过于巨大时发生爆裂;而四散的物质则可能重新殖民于其他“气泡”。稳定细胞膜的蛋白质,或其后协助其变得井然有序的蛋白质,使得这些细胞线的繁衍速度加快。RNA是较有可能的早期复制子之一,能同时储存遗传资讯与加速反应。在同一点上,DNA取代了RNA储存遗传资讯的角色,而蛋白质则是作为加速反应的酵素存在,RNA则只负责传送资讯并调节其过程。越来越多人相信这些早期细胞的进化与名为“黑烟囱”的海底火山爆发有关[16],或是深层而热的岩石。[17]
然而,现在普遍相信众多细胞或原始细胞里,只有一种细胞存活。现有证据指出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UCA)在早期太古代生存,假设时钟的上午5时30分(大约为三十五亿年前)或更早。[18][19]这个“最后普遍共同祖先”细胞是所有细胞的祖先,亦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其可能为一个原核生物,拥有一层细胞膜,亦可能拥有核糖体,但欠缺了细胞核或真核细胞有膜状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就如所有现代细胞,亦使用DNA储存遗传基因,RNA作资讯传送与蛋白质合成,并拥有酵素作加速反应的用途。部分科学家相信与其说最后普遍共同祖先是单一个体,不如说其为在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里的众多交换遗传基因资讯的族群。
光合作用与氧
编辑太古宙结束于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最初的细胞相信全是异营生物,使用周围的有机分子(包括由其他细胞得来的有机分子)来作为原料与能量来源。[20]但食物供应渐渐减少,部分细胞进化出新的生存战略。与其依靠逐渐减少的自由存在的有机分子,这些细胞选择了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
这个转变的时间难以确测,但大约为假设时钟的上午8时[21](大约为30亿年前),与现在的光合作用相类的功能在此刻可能已发展出来了。这使得太阳的能量不只被自营生物采用,而异养生物亦能摄取太阳能量。光合作用使用含量丰富的二氧化碳与水作为原料,配以太能光的能量,产生了富能量的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此外,光合作用过程亦生成了氧气。
最初其在海洋里与石灰岩、铁和其他矿物质结合,但当所有可利用的矿物皆已与其结合,氧气开始冒出水面在大气层里积聚。虽然每一个细胞只会产生少量氧气,但积少成多,经过长时间,大量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慢慢地使地球大气层变为现在的状态。[22]这就是地球的第三道大气层。部分氧气变为臭氧,并在大气层上方凝聚,就是现在的臭氧层。臭氧层不断吸收大量的紫外线,这使得细胞可以殖民至海洋表面并最终殖民至地上[23]:没有臭氧层,紫外线会大量照射至地球表面,并使得受到照射的细胞产生不可承受的突变。而光合作用除了可以制造大量能量供细胞生存与隔开紫外线,其亦有着第三个主要的、使得世界改变的作用。氧气是有毒的,其含量的上升可能在当时使得地球上大量的生命死亡(“大氧化事件”)。[23]而有抵抗能力的生命则存活并繁衍,部分更发展出使用氧气来增进其新陈代谢作用的速度,并能由相同食物里摄取更多的能量。
元古宙
编辑内共生与三域生物
编辑现代生物分类学将生命分为三域(细菌、古菌、真核生物),而这三域生物的起源时间则未被确定。细菌域可能首先由其他生命的形式分裂出来(有时称为Neomura),但此说法极具争议。接着,在大约是假设时钟的下午2时[24](大约20亿年前),细菌域生物(Neomura)分裂为古菌与真核生物。核细胞(真核生物)较大并且较原核细胞(细菌与古菌)复杂,而这复杂性的起源正在被逐步了解。在这段时期,一个与今天的立克次病原体有关系的细菌细胞[25]进入了一个较大的原核细胞。可能该大细胞尝试摄取较小的细胞但却失败了(可能因为较小的细胞为了防止被猎食而进化了)。可能该较小的细胞尝试寄生于较大的细胞。在任何情况下,较小的细胞在较大的细胞里存活。其使用氧气以引起该较大细胞所释出的废物的代谢作用,并产生更多能量。这种过剩的能量部分会给回主细胞。该小细胞在较大的细胞里自我复制,并很快地发展出一个稳定共生关系。久而久之,主细胞取得了部分较小的细胞遗传资讯,而其两者则开始互相依赖:较大的细胞不能在没有较小的细胞制造能量的情况下生存,而较小的细胞则不能在没有较大的细胞提供原料的情况下存活。较大的细胞与在其内大量繁衍的较小的细胞建立了共生关系,其两者因此被当为单一有机体,较细的细胞被分类为细胞器,名为线粒体。一个相类的情况在有着光合作用的蓝菌上出现[26]并进入较大的异养生物的细胞,其后发展为叶绿体。[27][28]
可能是这些转变得出的结果,真核生物里分出一条容许光合作用的系列,这大约发生在10亿年前(大约是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6时)。除了已建立的关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细胞起源的内共生说外,亦有说法指细胞引起了氧化小体,螺旋体引起了纤毛与鞭毛,而一个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引起了细胞核[29][30],但没有任何一个学说被普遍接受。[31]
在这段时期,大约是18亿至15亿年前(此条目假设时钟的下午2时30分至下午4时),最古老的假设超级大陆哥伦比亚大陆在地球上形成。[32]
多细胞体
编辑每一个域皆重复地分裂为多个世系,不过古菌与细菌的历史仍所知不多。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6时15分(大约在11亿年前),超级大陆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正在形成。[33]植物、动物与真菌的被分类,虽然其仍以单独细胞形式存在。部分生活在菌丛,并开始有着分工合作;举例来说,边缘的细胞所负担的工作与内部的细胞有所不同。
虽然特定细胞与一个多细胞有机物的菌丛内的分工并非经过分明,但是在大约是假设时钟的下午7时[34](大约10亿年前),第一颗多细胞植物出现,可能是绿藻。[35]
假设时钟的下午7时15分(大约在9亿年前)[36],真正的多细胞体在动物界里出现。最初其可能与今天的海绵动物相类,所有的细胞皆为全能细胞且是一个能重组合的破裂有机物。[37]当所有多细胞有机物的分工合作机用更为完善时,细胞开始变得更为专门化并且更依靠其他细胞;单独的细胞将会死亡。
很多科学相信严苛的冰河时期在大约7亿70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时钟的下午7时56分),地球上所有的海洋表面完全被冰封(雪球地球)。
最终地,在假设时钟的下午8时2分(2亿年后),经由火山爆发释出足够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变暖。[38]大约在同一时间,即7亿5000万年前[39],罗迪尼亚大陆开始分裂。
显生宙
编辑古生代
编辑地球臭氧层形成后,其吸收了大部分太阳照射至地球的紫外线。其使得单细胞的有机物在着陆后的死亡机会大降,而原核生物则能更佳地在没有水分的环境里复制与存活。原核生物大约在26亿年前殖民陆地[40](此条目假设的时钟上午10时17分),这比真核生物起源的时间更早。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陆地上只有极少量的多细胞有机体。超级大陆潘诺西亚大陆在大约是假设时钟的下午8时50分形成至9时5分分裂[41](大约6亿年前至5000万年后)。而最早的脊椎动物则在大约5亿2000万年前出现在海洋上[42](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9时10分)。一个主要的灭绝事件在寒武纪末期发生[43],而这灭绝事件在大约4亿8500万年前停止[44](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9时25分)。
数亿年前,植物(可能是藻类)与真菌开始在水与陆地的边缘,并于其后离开水域而生存。[45]经测定最古老的陆地真菌与植物的化石后,得知其该在大约在4亿8000万年至4亿6000万年前生存(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9时28分至9时34分),虽然分子的证据显示真菌可能早于十亿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6时40分)已殖民陆地;而植物早于七亿年前已殖民陆地(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8时20分)。[46]刚开始时仍是在水域边缘存活,但是在此新环境里的持续殖民使得突变与变化开始出现。而首只离开海洋的动物的时间则并不准备地得知,所知的最明确、最古老的证据指出节肢动物大约在4亿5000万年前在陆地出现[47](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9时40分),其能在陆地繁盛与更佳地适应的原因可能是陆地上的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而亦有一些不能确定的证据指出节肢动物可能早于5亿3000万年前就已在陆地上出现。[48]在奥陶纪末前,即4亿44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9时40分),另一次灭绝事件发生,可能是与其同时的冰河时期所造成的结果。[49]
大约在3亿8000万年至3亿7500百万前(此条目假设的下午10时),四足动物由鱼类进化而成。[50]人们估计因为鱼鳍进化为四肢使得首个四足动物可以使其头部离开水域并呼吸空气。这使其可以在缺氧的水域里生存或在浅水区追捕猎物。[50]其可能在其后的一段岁月里在陆地进行冒险。其最后有部分可能变得十分适应陆地生活并在成年时在陆地上生活,虽然其在水里孵化并在水里生蛋,以上便是四足动物的起源。在大约3亿6500万年前(此条目假的时钟的下午10时4分),另一个灭绝事件出现发生,这可能是因为全球冷化的结果。[51]大约在3亿60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0时),植物开始包含种子,使其在陆地上繁衍的速度大增。[52][53]
大约在2000万年后(3亿4000万年前[54],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0时12分),羊膜卵的进化使得蛋可以在陆地上诞下,这是四足动物胚胎的生存优势。这使得羊膜动物由基干四足动物分离出来。再经过3000万年后(3亿1000万年前[55],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0时22分),由蜥形类(包含了鸟类与非鸟类、非哺乳类爬行动物)里分离出合弓纲(包含了哺乳动物)。
中生代
编辑3亿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下午10时25分),最近期的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形成。在2亿51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下午10时40分)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严峻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56],当时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高达96%的海中生物消失[57];这次灭绝事件也造成昆虫的唯一一次大量灭绝。这可能是西伯利亚暗色岩(Siberian Traps)的火山不断爆发的影响。但生命仍未完全灭绝,有小部分生命继续生存,在大约2亿3300万年前[58](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0时47分),恐龙由其爬虫类祖先分离出来。大部分恐龙成功在二亿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0时56分)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里存活下来[59],而其很快便成为脊椎动物里的霸主。虽然在此时期有部分的哺乳类动物分离出来,存在的哺乳类全都是细小的动物如鼩鼱。[60]
在1亿8000万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下午11时3分),盘古大陆分裂为劳亚古大陆(Laurasia)与冈瓦纳大陆(Gondwana)。鸟类与非鸟类恐龙的分界并不清晰,但始祖鸟这一传统上被认为是首种鸟类的动物,则在1亿5000万年前生活着[61](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12分)。
证据显示最早的会开花的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出现,而在大约2000万年后(1亿32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18分)[62]。
在66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39分),一个直径长10公里的陨石撞向地球上的犹加敦半岛(Yucatán Peninsula),将大量的物质与蒸气释放至空气里,使得太阳光被阻隔,妨碍了光合作用。很多大型动物,包括了非鸟类恐龙从此灭绝[63],这亦标志着白垩纪与中生代的结束。此后地球进入了古近纪的新纪元,哺乳动物的分支大幅增多,大量繁衍,并成为脊椎动物的霸主。可能在数百万年后(大约六千三百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40分),所有灵长类动物的最后共同祖先出现。[64]在始新世的末期,大约34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49分),部分陆地上的哺乳类动物回归海洋并成为如古蜥鲸属般的动物,其后演变为海豚与鲸鱼。[65]
新生代
编辑人类的出现
编辑在6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下午11时58分),少量生存在非洲的类猿人为现代人类与其亲戚黑猩猩的最后共同祖先。[66]其家族只有两个分支仍然存活。在其家族分离后不久,因为某些仍在争论的原因,类猿人的一支发展出了站立步行的能力。[67]其脑部迅速地变大,而在大约20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下午11时59分22秒,或午夜前38秒),人属里的首个动物出现。[68]每一代有机生物的种类,甚至是属皆可能有所不同。在大约相同时间,另一支分支则分裂为普通黑猩猩(common chimpanzee)的祖先与倭黑猩猩(bonobo)的祖先,这种进化仍不断在所有生命里进行。[66]
直立人(Homo erectus)最晚在79万年前掌握了控制火的能力[69],但可能早于15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70](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28秒至15秒)。对于语言起源的考究更为困难;因为难以得知直立人(Homo erectus)是否已能说话,还是直至智人(Homo sapiens)时才被有说话的能力。[71]随着脑的体积增大,婴儿生产的速度增快,在其头部成长得大于骨盆前便要出生。因此其适应力较高,并拥有更高的学习容量,但依赖他人的时间也为之加长。社交技巧变得更为复杂,语言变得更为先进,而工具变得更为精细。这为长远的合作与脑部发展作出了贡献。[72]
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智人”相信是在20万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2秒)或更早时期于非洲某处诞生;最古老的智人化石可追溯至16万年前。[73]首个有证据显示拥有精神活动的人类为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通常被归类为没有后代的独立分类);其会在别人死后埋葬其尸身,通常亦会以食物或工具作陪葬物。[74]然而,拥有更复杂的信念的人类的证据,如早期克罗马侬人(Cro-Magnon)的洞穴壁画(可能有着魔幻或信仰的重要性)[75]直至32000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6秒)才出现。[76]克罗马农人亦有着石制小雕像如维伦多夫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可能亦有着信仰的含义。[75]在11000年前(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2秒),部分“智人”抵达了南美洲的南端,最晚有人居住的大陆。[77]这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与语言继续在改进;而人际关系亦变得更为复杂。
文化的形成
编辑在石器时代,智人九成以上时间过着游牧的猎人与采集者的生活[78]。随着语言变得复杂,用来记忆和传送资讯的功能以一个新的复制子取代:弥(meme)。[79]其想法可以迅速地与下一代交换或单向传送至下一代。文化演进很快便在速度上超过了生物演化,而人类的历史在此时开始。大约在公元前8500年至7000年(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20秒至0.17秒),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肥沃月弯(Fertile Crescent)的人类开始了系统化的农业与畜牧业[80]。人类不再过着游牧生活,而开始永久定居下来。农牧的相对安全与高生产率使得人口开始膨胀。农牧业有一个主要影响,人类开始前所未有地影响四周的环境。过多的食物容许祭司与统治阶级的出现,这是分工合作的结果。
公元前4000年(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10秒)人类历史上首个文明于在中东的苏美出现[81]。古埃及与古印度文明亦迅速地冒起,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由公元前3000年(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09秒),现存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开始形成。[82]而公元前1300年,书写的发明使得复杂的社会变得可能:历史纪录与图书馆作为智识的仓库和文明间的资讯传送的增加。人类不再需要将其所有时间用作求生,求知欲与教育促进了人类的知识与智慧。不同的学科,包括科学出现了。新的文明出现,并与其他文明进行贸易、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而帝国亦开始形成。在公元前500年(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048秒),中东、印度、中国与希腊地区出现了帝国;一个新帝国兴起,旧的帝国便覆亡。[83]
在公元13世纪时(此条目假设的时钟的最终0.012秒),意大利出现了涉及宗教、艺术与科学各领域的文艺复兴[84]。公元1500年,欧洲文明开始了科学与工业的革命[85],紧接着是地理大发现。公元1914年至1945年间,地球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紧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类便开始了建设世界政府的首步,建立国际联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联合国取代。在公元1992年,部分欧洲国家共同组成了欧洲联盟。国家间的交流与物资传送变得更为简单、政治与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变得更大。各国进行全球化的步伐并不协调,但相互的合作仍日益增加。
现代世界
编辑假设地球的历史被压缩成24小时,在最后千分之一秒内,地球上的转变变得十分快速,由公元1950年代中期至今天。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人类亦开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限制或弥补这些损害;而人类亦开始关注将会降临的全新世灭绝事件与全球暖化。悲观者认为现时对于生态大灾难的防避为时已晚;而乐观者则认为不断革新的科学与技术会提供解决方法。
所有近期的科学发现皆认为遗传工程可能最为重要。人类现在可以直接修改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这是完全摆脱自然控制的程序。除此以外:科学已解开了智人本身的遗传密码。
人类亦开始尝试离开地球。在公元1957年,苏联发射了首颗人造卫星至地球轨道,不久后,加加林成为首位太空人。五个太空代理,代表着其他十五个国家[86],联合建设国际太空站。此外,自公元2000年后,一直有人类在太空中生活。[87]
未来的发展在今天只能简略预估,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与其他各科的发展可能使得有一日生物可以永久殖民太空或其他世界。
参考文献
编辑- ^ New Image of Infant Universe Reveals Era of First Stars, Age of Cosmos, and More [宇宙初生时首颗星体诞生照,宇宙世纪,与更多]. NASA. 2003-02-11 [200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2).
- ^ Chaisson, Eric J. Solar System Modeling [太阳系的塑模].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学. 2005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31).
- ^ Münker, Carsten; Jörg A. Pfänder, Stefan Weyer, Anette Büchl, Thorsten Kleine, Klaus Mezger. Evolution of Planetary Cores and the Earth-Moon System from Nb/Ta Systematics(行星核心的發展與Nb/Ta系統學的地球-月球系統). Science. 2003-07-04, 301 (5629): 84–87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846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13).
- ^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地球與月球的起源). NASA. 2004-04-26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Wilde, Simon A.; John W. Valley, William H. Peck, and Colin M. Graham.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nd oceans on the Earth 4.4 Gyr ago(由四十四億年前地球的大陸地殼與海洋裡存在的碎屑狀的鋯石所提供的支持證據) (PDF). Nature. 2001-01-11, 409: 175–178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9-01). (PDF).
- ^ Britt, Robert Roy. 地球古代被撞擊的支持證據. Space.com. 2002-07-24 [2006-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 ^ Cavosie, A. J.; J. W. Valley, S. A., Wilde, and E.I.M.F. Magmatic δ18O in 4400–3900 Ma detrital zircons: A record of the alteration and recycling of crust in the Early Archean [碎屑状的锆石:太古时代地球地壳的转变与再循环].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5-07-15, 235 (3–4): 663–681 [2006-05-28]. doi:10.1016/j.epsl.2005.04.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 ^ Warmflash, David; Benjamin Weiss. Did Life Come From Another World?(生命是否來自另一個世界?).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2005: 64–71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 ^ Chaisson, Eric J. Chemical Evolution [化学的进化].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学. 2005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 ^ Dawkins, Richard.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63–578. ISBN 978-0-618-00583-3.
- ^ Dawkins, Richard. Origins and miracles. The Blind Watchmaker (盲眼鐘表匠).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 150–157 [1986]. ISBN 978-0-393-31570-7.
- ^ Davies, Paul. A quantum recipe for life (生命的量子秘方). Nature. 2005-10-06, 437 (7060): 819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8). (subscription required).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8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9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40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头四十亿年的自然历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42–44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Dawkins, Richard.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80. ISBN 978-0-618-00583-3.
- ^ Penny, David; Anthony Poole. The nature of 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的性質) (PDF). Current Opinions in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December 1999, 9 (6): 672–677 [2006-05-28]. PMID 106076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2-25). (PDF)
- ^ Earliest Life(最早的生命). University of Münster. 2003 [2006-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26).
- ^ Dawkins, Richard.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64–566. ISBN 978-0-618-00583-3.
- ^ De Marais, David J. Evolution: When Did Photosynthesis Emerge on Earth?(進化:地球上的生物甚麼時候採用光合作用來攝取能量?). Science. 2000-09-08, 289 (5485): 1703–1705 [2006-05-28]. PMID 110017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full te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50–51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23.0 23.1 Chaisson, Eric J. Early Cells(早期細胞).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学. 2005 [200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1). 外部链接存在于
|work=
(帮助) - ^ Woese, Carl; J. Peter Gogarten. When did eukaryotic cells evolve? What do we know about how they evolved from earlier life-forms? (真核細胞在何時進化?我們對其由早期生命形式進化而來的過程知道多少?). Scientific American. 1999-10-21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 ^ Andersson, Siv G. E.; Alireza Zomorodipour, Jan O. Andersson, Thomas Sicheritz-Pontén, U. Cecilia M. Alsmark, Raf M. Podowski, A. Kristina Näslund, Ann-Sofie Eriksson, Herbert H. Winkler, & Charles G. Kurland. The genome sequence of Rickettsia prowazekii and the origin of mitochondria(立克次體的染色體組次序與線粒體的起源). Nature. 1998-10-12, 396 (6707): 133–140 [2020-10-04]. doi:10.1038/24094. PMID 98238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1).
- ^ Berglsand, Kristin J.; Robert Haselkorn.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ubacteria, Cyanobacteria, and Chloroplasts: Evidence from the rpoC1 Gene of Anabaena sp. Strain PCC 7120(真細菌、藍菌與葉綠體間的進化關係:由魚腥藻屬sp. Strain PCC 7120的遺傳資訊rpoC1所得出的支持證據).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June 1991, 173 (11): 3446–3455. PMID 1904436. (PDF)
- ^ Dawkins, Richard. The Great Historic Rendezvou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536–539. ISBN 978-0-618-00583-3.
- ^ Fortey, Richard.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60–61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Takemura, Masaharu. Poxvirus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eukaryotic nucleus.(痘病毒與真核細胞核的起源).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May 2001, 52 (5): 419–425. PMID 11443345.
- ^ Bell, Philip J. Viral eukaryogenesis: was the ancestor of the nucleus a complex DNA virus?(病毒性的真核生物起源:細胞核的祖先是否一個複雜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September 2001, 53 (3): 251–256. PMID 11523012.
- ^ Gabaldón, Toni; Berend Snel, Frank van Zimmeren, Wieger Hemrika, Henk Tabak, and Martijn A. Huynen.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roxisomal proteome. (過氧化氫酶體的蛋白質組的起源與進化。) (PDF). Biology Direct. 2006-03-23, 1 (1): 8 [2006-05-28]. PMID 16556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6-05-13). (PDF)
- ^ Whitehouse, David. Ancient supercontinent proposed [提议的上古超级大陆]. BBC. 2002 [200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 ^ Hanson, Richard E.; James L. Crowley, Samuel A. Bowring, Jahandar Ramezani, Wulf A. Gose, et al. Coeval Large-Scale Magmatism in the Kalahari and Laurentian Cratons During Rodinia Assembly(與羅迪尼亞大陸形成同時代的在喀拉哈里與洛朗出現的岩漿作用). Science. 2004-05-21, 304 (5674): 1126–1129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96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3). (PDF)
- ^ Chaisson, Eric J. Ancient Fossils [上古化石].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2005 [2006-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 ^ Bhattacharya, Debashish; Linda Medlin. Algal Phylogeny and the Origin of Land Plants [藻类的种族发育与陆地植物的起源] (PDF). Plant Physiology. 1998, 116: 9–15. [永久失效链接] (PDF)
- ^ Dawkins, Richard. Choanoflagellat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488. ISBN 978-0-618-00583-3.
- ^ Dawkins, Richard. Spong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483–487. ISBN 978-0-618-00583-3.
- ^ Hoffman, Paul F.; Alan J. Kaufman, Galen P. Halverson, & Daniel P. Schrag. A N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新元古宙时期的雪球世界]. Science. 1998-08-28, 281 (5381): 1342–1346 [2006-04-16]. doi:10.1126/science.281.5381.1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abstract)
- ^ Torsvik, Trond H. The Rodinia Jigsaw Puzzle [罗迪尼亚线锯拼图]. Science. 2003-05-30, 300 (5624): 1379–1381 [2006-05-28]. doi:10.1126/science.10834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 ^ Pisani, Davide; Laura L. Poling, Maureen Lyons-Weiler, & S. Blair Hedges. The colonization of land by animals: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divergence times among arthropods [动物殖民陆地:节肢动物的分子层面的种族发生与分离]. BMC Biology. 2004-01-19, 2 (1). doi:10.1186/1741-7007-2-1.
- ^ Lieberman, Bruce S. Taking the Pulse of the Cambrian Radiation [综合与比较生物学].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2003, 43 (1): 229–237 [2006-05-28]. doi:10.1093/icb/4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 ^ Dawkins, Richard. Lampreys and Hagfish.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354. ISBN 978-0-618-00583-3.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Cambrian Extinction [大量灭绝:寒武纪末期的灭绝]. BBC.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30).
- ^ Landing, E.; S. A. Bowring, K. L. Davidek, R. A. Fortey, & W. A. P. Wimbledon. Cambrian–Ordovician boundary age and duration of the lowest Ordovician Tremadoc Series based on U–Pb zircon dates from Avalonian Wales [寒武纪 - 奥陶纪交替的岁月与基于Avalonian Wales的U–Pb锆石测年法所得的持续的奥陶纪特马豆克统]. Geological Magazine. 2000, 137 (5): 485–494 [2006-05-28]. doi:10.1017/S0016756800004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4). (abstract)
- ^ Fortey, Richard. Landwards.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头四十亿年的自然历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138–140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Heckman, D. S.; D. M. Geiser, B. R. Eidell, R. L. Stauffer, N. L. Kardos, & S. B. Hedges.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early colonization of land by fungi and plants. [早期真菌与植物殖民陆地的分子的支持证据。]. Science. August 10, 2001, 10 (293): 1129–1133. doi:10.1126/science.1061457. PMID 11498589. (abstract)
- ^ Johnson, E. W.; D. E. G. Briggs, R. J. Suthren, J. L. Wright, & S. P. Tunniclifff. Non-marine arthropod traces from the subaereal Ordivician Borrowdale volcanic group, English Lake District [在subaereal Ordivician Borrowdale的火山群追踪陆上的节肢动物,英国湖区]. Geological Magazine. May 1994, 131 (3): 395–406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8). (abstract)
- ^ MacNaughton, Robert B.; Jennifer M. Cole, Robert W. Dalrymple, Simon J. Braddy, Derek E. G. Briggs, & Terrence D. Lukie. First steps on land: Arthropod trackways in Cambrian-Ordovician eolian sandstone, southeastern Ontario, Canada [陆地上的首步:节肢动物在寒武纪 - 奥陶纪活动足迹,加拿大南安大略]. Geology. 2002, 30 (5): 391–394 [2006-05-28]. doi:10.1130/0091-7613(2002)030<0391:FSOLAT>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7). (abstract)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Ordovician Extinction [大量灭绝:奥陶纪末期的灭绝]. BBC. [200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1).
- ^ 50.0 50.1 Clack, Jennifer A. Getting a Leg Up on Land [陆地上四足动物的出现]. Scientific American. December 2005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Devonian Extinction [大灭绝:泥盆纪的末期大灭绝]. BBC. [2006-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09).
- ^ Willis, K. J.; J. C. McElwain. The Evolution of Plants (植物的進化).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3. ISBN 978-0-19-850065-0.
- ^ Plant Evolution (植物的進化). University of Waikato. [2006-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Dawkins, Richard. Amphibian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293–296. ISBN 978-0-618-00583-3.
- ^ Dawkins, Richard. Sauropsid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254–256. ISBN 978-0-618-00583-3.
- ^ The Day the Earth Nearly Died (地球幾乎死亡的日子). Horizon. BBC. 2002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英文)Benton M J. When Life Nearly Died: The Greatest Mass Extinction of All Time. Thames & Hudson. 2005. ISBN 978-0500285732.
- ^ New Blood. Walking with Dinosaurs(與恐龍同行). BBC. 1999 [200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2).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Triassic Extinction [大灭绝:三叠纪末期大灭绝]. BBC.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3).
- ^ Dawkins, Richard. The Great Cretaceous Catastrophe.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种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圣].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69. ISBN 978-0-618-00583-3.
- ^ Archaeopteryx: An Early Bird [始祖鸟:一只早期的鸟类].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useum of Paleontology. 1996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Soltis, Pam; Doug Soltis, & Christine Edwards. Angiosperms [被子植物]. The Tree of Life Project. 2005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Chaisson, Eric J. Recent Fossils(近期化石).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2005 [200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5). 外部链接存在于
|work=
(帮助) - ^ Dawkins, Richard. Lemurs, Bushbabies and their Kin.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60. ISBN 978-0-618-00583-3.
- ^ "Whale Killer (鲸鱼杀手)". Writ. BBC. Walking with Beasts. 2001年.
- ^ 66.0 66.1 Dawkins, Richard. Chimpanze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100–101. ISBN 978-0-618-00583-3.
- ^ Dawkins, Richard. Ape-Men.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95–99. ISBN 978-0-618-00583-3.
- ^ Fortey, Richard. Humanity.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ptember 1999: 38 [1997]. ISBN 978-0-375-70261-7.
- ^ Goren-Inbar, Naama; Nira Alperson, Mordechai E. Kislev, Orit Simchoni, Yoel Melamed, Adi Ben-Nun, & Ella Werker. Evidence of Hominin Control of Fire at Gesher Benot Ya`aqov, Israel (在以色列Gesher Benot Ya`aqov所得到的人類控制火的證據). Science. 2004-04-30, 304 (5671): 725–727 [2006-04-11]. doi:10.1126/science.10954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0). (abstract)
- ^ Dawkins, Richard. Ergast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67. ISBN 978-0-618-00583-3.
- ^ Dawkins, Richard. Ergast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67–71. ISBN 978-0-618-00583-3.
- ^ McNeill, Willam H.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7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Gibbons, Ann. Oldest Members of Homo sapiens Discovered in Africa (最早的智人於非洲發現). Science. 2003-06-13, 300 (5626): 1641 [2006-04-11]. doi:10.1126/science.300.5626.16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abstract)
- ^ Hopfe, Lewis M.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Religions(基本信仰的特徵). Religions of the World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17 [1976]. ISBN 978-0-02-356930-2.
- ^ 75.0 75.1 Hopfe, Lewis M.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Religions. Religions of the World (世界信仰) 4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17–19 [1976]. ISBN 978-0-02-356930-2.
- ^ Chauvet Cave (沙夫特洞穴).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6-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Patrick K. O’Brien, ed. (编). The Human Revolution. Atlas of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地圖集) concise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6 [2002]. ISBN 978-0-19-521921-0.
- ^ McNeill, Willam H.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Dawkins, Richard. Memes: the new replicators. 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89–201 [1976]. ISBN 978-0-19-286092-7.
- ^ Tudge, Colin. Neanderthals, Bandits and Farmers: How Agriculture Really Began(尼安德塔人、強盜與農夫:農牧業怎樣形成).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8. ISBN 978-0-297-84258-3.
- ^ McNeill, Willam H.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History of Hinduism(印度教歷史). BBC.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 ^ McNeill, Willam H. Emergence and Definition of the Major Old World Civilizations to 500 B.C.(introduction).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6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McNeill, Willam H. Europe’s Self-Transformation: 1500–1648.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17–319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McNeill, Willam H. The Dominance of the West(introduction).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95–299 [1967]. ISBN 978-0-19-511615-1.
- ^ Human Spaceflight and Exploration—European Participating States(人類的宇宙飛行與採索 - 參與的歐洲國家). ESA. 2006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
- ^ Expedition 13: Science, Assembly Prep on Tap for Crew(探險十三:科學,全體預備的工作). NASA. 2006-01-11 [200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