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延續

醫療保健以及科研科幻的常見主題

生命延續(英語:Life extension)或生命延續學(英語:Life extension science)是一門研究如何延緩衰老或返老還童的科學,旨在達到增加生命最高平均壽命的效果,一般特指延續人類壽命。然而,當前人類尚未發現能夠使得生命永遠延續的方法。[1]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目前全球已獲確認,人類史上最長壽老人是122歲半,不過,世界上有不少無法證實的長壽神話

諸如「補品」、「激素」等所謂的延緩衰老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是一個利潤率極高的產業,在美國年利潤高達500億美金,[1]但沒有證據能夠表明這類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1][2][3][4]

另外達成長生不老或生命延續或許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要達到此種狀態可能也相當困難。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員Jesse Kurland的博士論文指出,老化是個影響基因網路的複雜程序,因此改變單一或數個基因不能停止老化。[5][6]

該領域的一些研究人員,以及那些想要成為「延壽者」、「長生者」、「永生者」的人相信,未來對於生命延續將會依靠回復年輕狀態幹細胞再生醫學分子修復、基因治療、藥物、和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異種移植)等方式實現,讓人類擁有永恆的生命、永保青春。生物倫理學家仍然在爭論生命延續可能帶來的倫理學問題。

另外,繁殖生育亦可看作一種生命延續的可行方式,不過只是延續父母和祖宗的遺傳基因及人類群體,而非延續個體生命。

此外,在人類的宗教信仰中,認為人類有不死的靈魂來世。除宗教外,全球各地也有不少零碎的前世記憶瀕死經驗報告,另外也有運用心理學的催眠技術進行的前世回溯技術,也有人運用超心理學嘗試進行靈魂出體通靈,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宗教見證、信仰或祈禱治療宗教與神秘經驗。儘管如此,基於薩根標準科學方法,目前仍未有科學共識接納這些報告已提供充足的科學證據證明人類有前世、來世、天堂、靈魂和其他超自然現象。

由於現時無人能脫離死亡,但有些人則認為未來的科學技術可能可以達至長生不老,因此有些人會安排在死亡後數小時後進行人體冷凍技術,並希望達到暫停生命的效果,以等候未來復活。不過,這種以人體冷凍技術方式保存,被不獲主流科學界認可及接受,主流科學界普遍認為,目前人體冷凍方式不能達到暫停生命的效果。國際低溫生物學學會認為,人體冷凍技術不是科學,也不屬低溫生物學的範疇。美國低溫物理學學會 (英語:Cryogenic Society of America) 認為,人體冷凍也不屬低溫物理學範疇,並認為人體冷凍技術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7][8][9]

有人認為,當電腦科技、生物科技及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個程度,可以把人類的大腦意識上載至電腦,甚至雲端伺服器上,不過這純粹屬科技猜想,目前沒有成功可行的案例。

多數人並不希望長生不老。一項英國的調查顯示,即使是在生理與心理健康都能得到保證的狀況下,也依舊只有大約六分之一(17%)的人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而在其中,男性(21%)希望長生不老的比例顯著高於女性(12%);事實上,該份調查顯示,不僅多數人不希望長生不老,甚至有40%的受訪者不希望活到超過一百歲。[10]

歷史

編輯

追求生命的延續已經成為了人類的一大本能,也是歷史上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從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埃及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到道士阿育吠陀修行者、鍊金術士、部分哲學家等,都在積極探索著人類生命延續的問題。比如《史記》中記載,中國秦始皇曾為長生不老而派御醫徐福尋找神山。[11],中國的道教也極其著重養生之學。當代社會對於生命延續探索的開端可追溯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所謂的「世紀末」時期,在此期間科學、醫療技術出現了重大突破,使得人類開始進一步追求生命的延續。生物學家伊利亞·梅契尼可夫夏爾-愛德華·布朗-塞加爾是這方面的先驅。梅契尼可夫是位諾貝爾獎得主,免疫力的細胞理論的作者兼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的副主任。布朗-塞加爾是法國生物學會主席兼當代內分泌學的鼻祖。[12]

社會學家詹姆斯·哈格斯英語James Hughes (sociologist)稱,從啟蒙時代伊始,科學就已與人類追求永生的文化緊密相連。他舉了幾個例子:弗蘭西斯·培根試圖用科學方法去延續人類壽命,在他的小說《新亞特蘭提斯英語New Atlantis》中,科學家們都在研究延緩人類衰老的方法;英國皇家學會創始人羅伯特·波義耳希望科學的進步能夠讓人類的壽命取得實質性突破,並且他曾提出做設想「將老人的血液替換成年輕人的血液」;諾貝爾獎得主、生物學家亞歷克西·卡雷爾在進行細胞相關實驗後相信人類有方法可以活得無限久。[13]

衰老原理

編輯

衰老的過程中,機體會逐漸破壞自身的高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等。衰老被認定為由基因的不穩定性、端粒的損耗、缺乏蛋白內穩態、營養失調、粒線體功能障礙、細胞老化、幹細胞衰竭與跨細胞通訊失調等原因造成。[14]人們認為自由基導致的氧化反應也是衰老的原因之一。[15][16]

目前,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長壽的人瑞雅娜·卡爾芒,她1875年出生,1997年逝世,活了122歲。衰老研究中常常使用的野生型鼠的最高壽命約為3年。[17]這種年齡上的差別可能是人類與鼠類基因上的差別引起的,取決於DNA修復的效率、抗氧化劑的防禦力、新陳代謝的能量、蛋白內穩態英語Proteostasis的維持與自噬之類的降解機制等多種因素。[18]

現代主要延壽方式

編輯
 
目前已知最長壽的多細胞個體動物「」是一種蛤類,壽命達507歲,在人類對其長壽原因的研究中死亡。

目前使壽命延長的方法主要是靠減少老化和衰老的過程。由於傳染病營養不良等問題,人群的人均壽命可被嬰兒兒童死亡率拉低,成年後也可能面臨意外事故和諸如癌症心血管病慢性疾病[19]這時,通過改進治療方法、接種疫苗合理飲食鍛鍊及遠離香菸等有害物質都可以延壽。[20][21]

此外,最長壽命由一個物種的基因、所處環境所決定。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對線蟲果蠅老鼠做實驗時為了延長其壽命,常見的做法有:控制卡路里攝入量英語Calorie restriction操縱基因、使用藥物等。[22]利用進化,人們還可以只選育種群中那些最長壽的個體的後代,或者也可以降低外界因素造成的死亡率。[23][24]包括水螅真渦蟲英語Planarian,以及某些海綿珊瑚海星水母在內,一些動物不會因衰老而死亡,有可能達到永生的境界。[25][26][27][28]

另外,繁殖生育亦可看作一種生命延續的方式,不過只是延續父母和祖宗的遺傳基因及人類群體,而非延續個體生命。

此外,在人類的宗教信仰中,認為人類有不死的靈魂來世。除宗教外,全球各地也有零碎的前世記憶瀕死經驗報告,但這並非科學

有些人會安排在死亡後數小時後進行人體冷凍技術,並希望達到暫停生命的效果,以等候未來復活。不過,這種以人體冷凍技術方式保存,被不獲主流科學界認可及接受。

倫理上的爭論

編輯

科學上的分歧

編輯

人們在爭論是否該將衰老視作一種疾病。比如,李奧納多·海佛烈克英語Leonard Hayflick發現纖維母細胞最多只能分裂50次,並由此得出結論——老化是熵增無可避免的後果。他和同為老年學家斯圖爾特·傑伊·歐爾宣斯基英語S. Jay Olshansky布魯斯·卡爾尼斯一道抨擊抗老產品有關行業,稱那些所謂的補品並沒有被科學證明有抗老的療效。[3]

政黨的參與

編輯

儘管以海佛烈克為首的科學家們對壽命延長嗤之以鼻,但仍然有很多科學家稱壽命延長,甚至是大幅度的壽命延長在技術上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29]這種想法甚至獲得了政黨的支持。2012年,一個名為「長壽黨」的政治黨派在美國、俄羅斯、以色列、荷蘭成立。他們希望能夠為大幅壽命延長技術的有關研究工作提供政治上的保障,並促進社會轉型,使得社會現在還活著的絕大多數人都能夠長生不老。[30]

道德問題

編輯

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委員會英語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主席里奧·卡斯英語Leon Kass曾質疑永生會帶來人口爆炸問題。(參見下文人口爆炸問題[31]他反對人類發展壽命延長技術,稱「貪圖長壽只能顯出人類對繁衍以及一些更高級的追求毫無興趣,這也是人類的悲哀。追求青春不僅僅很幼稚,對於人類的後代來說這也是一種自戀的表現。」[32]《醫學倫理雜誌》的前任總編輯約翰·哈里斯辯稱,如果一個人很享受他的生命帶來的快樂,那麼我們就應該給想要延長壽命的人提供有力的幫助。[33]超人類主義哲學家尼克·波斯托姆英語Nick Bostrom認為,每個人都有權享受任何延長壽命的新技術,而不是讓權貴操控這項技術。[34]

人口爆炸與人口減少的問題

編輯

因為擔心人口爆炸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人們仍在生命延續問題上爭論不休。[35]老年學家奧布里·德格雷不贊成人口爆炸的想法,指出生命延續的療法可推遲甚至消滅更年期,這樣女性就不用那麼著急「趁著年輕」生孩子了,年生育率會不升反降。[36]此外,哲學家兼未來學家馬克思·摩爾英語Max More辯稱,鑑於人類整體的年生育率正在逐步縮小,總有一天生育率會變成零甚至變成負數,因此生命延續不會導致人口爆炸問題。[35]

當前的研究進展

編輯

現時一些突破性的醫療科學研究包括有人工器官的發明、生命複製技術納米醫療技術、遺傳基因的技術、分子工程、基因改造技術、修理受損的細胞等等。[37]

再生醫學

編輯

再生醫學(英語:Regenerative medicine),是製作具有功能與生命性之身體器官組織的一種技術,用於修復或是替換身體內的組織或器官,主要是協助因為老化、生病、受損所造成之不健康的器官與組織的修復或替換。也可以以其他的方式,來刺激體內組織或是器官再生之方法。通常在這領域的工作者,會在實驗室中,培養病人身體內的組織或是器官後,用安全性地移植方式,移植至病患身體中。[38][39][40]

抗老化藥物

編輯

目前(2017年),科學家們正在動物的身上研發一些抗衰老的藥物。[41]其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卡路里限制英語Calorie restriction(限食)能夠延長某些動物的壽命。[42]由此,科學家們試著研發一種稱為限食擬藥英語Caloric restriction mimetic的藥物,來模擬限食帶來的生理變化,同時但又不需要人真的去餓肚子。[43]此外,科學家還進一步研究了一些被批准作他用的藥物。這些藥物(包括雷帕黴素[44]二甲雙胍等多種抗衰老劑)在服用時可產生和限食類似的生理反應,因此科學家想知道這些藥是否也具有延壽的功能。[45]科學家還研究了作為營養補充品MitoQ英語MitoQ白藜蘆醇Pterostilbene英語Pterostilbene,觀察它們是否能以類似的原理令人長壽。[46][47][48]

還有一些其他的抗老化藥物順著另一種思維研發。其中,利用端粒酶去阻止端粒縮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路。[49]然而,這種做法風險不小,因為有些研究表明端粒酶和癌症與腫瘤的形成有關係。[50]另外有些藥物,像是原花青素C1漆黃素、那維托克(Navitoclax),以及達沙替尼槲皮素的混合物等等,被發現有選擇性導致衰老細胞死亡的效果,而這些能選擇性導致衰老細胞死亡的藥物又稱返老藥(Senolytics)。

納米技術

編輯

納米醫學通過修復受損的機體,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延長壽命。埃里克·德雷克斯勒英語K. Eric Drexler,納米科學之父,在他1986年所著的《創造的發動機》一書中設想出了這種可以修補細胞的機器,甚至還設想在細胞裡面植入機器人作「細胞計算機」來用。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茨魏爾在他的著作《奇點迫近》中提到,他認為醫用納米機器人在2030年前能夠完全實現衰老方面的治療。[51]物理學家理察·費曼說,他的前任學生兼同事阿爾伯特·希布斯英語Albert Hibbs跟他提了個點子,將費曼理論中的「微型機器」(參見納米技術)用作醫療用途。希布斯還說,或許未來我們可以把機器做得足夠小,小到你可以直接「吞下你的醫生」的程度。費曼1959年的文章《在底部還有很大空間》談及了這個想法。[52]

提議中的研究

編輯

克隆技術

編輯

一些科學家認為,有關治療性克隆英語therapeutic cloning幹細胞的研究或許讓人類哪天可以培養細胞、一部分身體甚至整個軀幹(克隆完整的個體一般稱為生殖性克隆)。20世紀中期,人們曾經在狗和一些哺乳動物身上做換頭的實驗,但是因為排異反應外加神經元無法重連導致實驗失敗。[53]克隆方法出來的個體和受體能夠擁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現階段已經有科學家利用組織工程原理,在沒有排異反應的老鼠的後背上培植出了人類的耳朵,被稱為「人耳鼠」。[54]

有許多人反對使用人類幹細胞(特別是胚胎幹細胞)延長壽命。反對者的呼聲主要集中在倫理、宗教觀等方面。贊同者認為,反正這些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形成、毀滅,何不拿來一用,更何況從臍帶或者成人身體組織中提取的細胞連排異反應都可能沒有。[55]

對複製人的反對者也持相似的理由,只不過大部分人反對生殖性克隆。[56]一些支持治療性克隆的人預測,科學家可以只克隆出一具毫無生機軀殼,然後將大腦移植進去。

3D生物列印技術

編輯

3D 生物列印是藉由3D生物印表機,製造出細胞支架,再將細胞種入支架中,使細胞得以生長的技術。醫生藉助3D列印技術將患者的器官列印下來並移植到患者的身上。[54]

改造人

編輯

指將生物組織以機械裝置代替,以達到延壽的目的。這是2045 Initiative英語2045 Initiative組織的發展目標。[57]

掌控可忽略衰老

編輯

2002年,奧布里·德格雷提出了一種名為掌控可忽略衰老的方法,通過周期性地修復人體因年齡而導致的老化,從而推遲慢性疾病的發作時間。[58]

雖然有許多生物學家認為這些想法「值得商榷」,[59]掌控可忽略衰老的研究會議也涉及到有關領域中的很重要的研究,[60][61]但許多人還是覺得就目前科技的發展情況來看,這一理論還處於推測階段,並稱這是「幻想而非科學」。[2][4]

改造基因

編輯

基因治療核酸聚合物製成藥,要麼表達為蛋白的形式,影響其他蛋白的表達,要麼修復基因突變。這一治療技術被認為可以用來預防衰老。[62][63]人們已經找到一大堆基因片段,並且證實這些片段可以提高諸如酵母、線蟲、果蠅、老鼠等模式生物的壽命。在2013年,改造基因的最高記錄是將老鼠的壽命提高至原來的150%,以及將線蟲的壽命提高至原來的十倍。[64]

愚弄基因

編輯

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理察·道金斯描述了一個延續生命的方法。這個方法需要「愚弄基因」,讓基因以為身體依然年輕。[65]他稱從彼得·梅達沃那裡得到了這一靈感。這個理論的依據是,人類的身體在這一生中不斷的「解鎖」新的基因,有的基因解鎖得早,有的解鎖得晚。一般來講,這些基因按照環境因素來解鎖,而解鎖基因造成的後果可以是很致命的。統計學上來講,人類年老時擁有的致命基因一定比年輕時多得多。因此,為了延壽,人類應「找出身體在老化時內部的化學環境變化……並模擬出一個年輕身體的化學環境性質」,以此來力圖避免這些基因「解鎖」。[65]

人體冷凍技術

編輯

對那些冷凍技術的人來說,冷凍技術就像一輛駛向未來的「救護車」一樣。他們推測,冷凍技術將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生物組織,並待未來醫學發達時再進行救治。

許多冷凍技術專家認為,「法律意義上的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因為心臟停跳、呼吸停止之後,人體組織才開始慢慢衰亡。即便是在室溫環境中,細胞也需要幾小時後才能死亡,幾天後才能分解。雖然在心臟停跳後4-6分鐘就會出現神經系統損傷,但神經退化的症狀則需要好幾個小時之後才會出現。[66]支持冷凍的人認為,如果在宣布死亡之後立刻架上心肺維持機,並將身體迅速冷凍起來的話,細胞和組織還是能夠在冷凍技術的低溫環境中長期保存下來的。一些人(尤其是孩子)曾在心臟停跳後沒入冰水中並存活了下來。據報告,在一個案例中,浸入冰水45分鐘後病人能夠完全復甦過來。[67]這種冷凍技術要求負責冷凍的團隊在病榻旁邊時刻待命,一旦醫生宣布病人死亡,馬上將病人架上心肺維持系統並快速冷凍起來。[68]

目前,已經有人為自己安排人體冷凍,當宣佈為法律上死亡後,立即進行人體冷凍[69][70]

意識上傳

編輯

還有理論稱,未來人們可突破肉體的禁錮,通過逐漸地將神經元置換為電晶體,將自身的意識複製或者傳送至計算機中。主要的想法就是掃描整個大腦,然後建立一個完全複製的電腦模型。當人們將模型導入合適的硬體設備中時,這個模型和被複製的人腦的表現一模一樣。至於上傳意識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延續還是有待商榷。[71]

未來發展預測

編輯

一些醫學界人士認為,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實現延長最高壽命、回復青春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最終,人類將獲得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權和選擇權。有醫學界人士甚至斷言,如果醫療科技夠成熟,人類可以活到1,000歲。有些人更斷言人類活千歲夢想最快可以在21世紀內實現。[7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Japsen, Bruce. AMA report questions science behind using hormones as anti-aging treatment. The Chicago Tribune. 2009-06-15 [200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2. ^ 2.0 2.1 Holliday, Robin. The extreme arrogance of anti-aging medicine. Biogerontology. 2008, 10 (2): 223–8. PMID 18726707. doi:10.1007/s10522-008-9170-6. 
  3. ^ 3.0 3.1 Olshansky, S. J.; Hayflick, L; Carnes, B. A. Position statement on human aging.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2002-08-01, 57 (8): B292–7. PMID 12145354. doi:10.1093/gerona/57.8.B292. 
  4. ^ 4.0 4.1 Warner H, Anderson J, Austad S; et al. Science fact and the SENS agenda. What can we reasonably expect from ageing research?. EMBO Reports. 2005, 6 (11): 1006–8. PMC 1371037 . PMID 16264422. doi:10.1038/sj.embor.7400555. 
  5. ^ Rachel Sauer. Bad news for Boomers: There’s no magic cure for aging. Colorado Arts and Sciences Magazin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2023-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6. ^ Jesse V Kurland; Alicia A Cutler; Nicole Dalla Betta; Tiffany Antwine; Jacob T Stanley, Ashleigh Van Deusen, Brad Pawlikowski, Monica Hall, Alan Russell, Mary Ann Allen, Robin Dowell, Bradley Olwin. Aging disrupts gene expression timing during muscle regeneration. Stem Cell Reports. 2023-07-13, 18 (6): 1325–1339 [2023-09-13]. PMID 37315524. doi:10.1016/j.stemcr.2023.05.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7. ^ The science of cryopreserving the human bod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hys.org, Science X, Accessed on May 2018
  8. ^ Society for Cryobiology Position Statement on Cryon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ociety for Cryobiology, Nov 2018
  9. ^ Cryonics is NOT the Same as Cryogen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yogenic Society of America
  10. ^ Matthew Smith. One in six Britons want to live forever. YouGov. YouGov PLC. [2023-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7). 
  11. ^ 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史记 再版. 北京市: 線裝書局. 2002. ISBN 780106142X. 
  12. ^ Stambler, Ilia. A History of Life-Extensio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gevity History. 2014 [2015-09-28]. ISBN 15008185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13. ^ Hughes, James. Transhumanism. Bainbridge, William (編). Leadership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Reference Handbook. Sage Publications. 2011-10-20: 587. ISBN 1452266522. 
  14. ^ López-Otín, C; Blasco, M. A.; Partridge, L; Serrano, M; Kroemer, G. The hallmarks of aging. Cell. 2013, 153 (6): 1194–1217. PMC 3836174 . PMID 23746838. doi:10.1016/j.cell.2013.05.039. 
  15. ^ Halliwell, Barry; Gutteridge, John M.C. Free radical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4th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19856869X (英語). 
  16. ^ Holmes, George E.; Bernstein, Carol; Bernstein, Harris. Oxidative and other DNA damages as the basis of aging: a review. Mutation Research/DNAging. 1992-09, 275 (3-6): 305–315. doi:10.1016/0921-8734(92)90034-M. 
  17. ^ Mouse Facts. informatics. [永久失效連結]
  18. ^ What Causes Aging? Damage-Based Theories of Aging. [2012-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5). 
  19. ^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7). 
  20. ^ 生命時報. 这件事是长寿的基础. 2017-04-14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7) (中文(中國大陸)). 
  21. ^ 新浪健康綜合. 流感疫苗到底打不打?. health.sina.com.cn.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7). 
  22. ^ Verdaguer, E; Junyent, F; Folch, J; Beas-Zarate, C; Auladell, C; Pallàs, M; Camins, A. Aging biology: a new frontier for drug discovery. Expert Opin Drug Discov. 2012, 7 (3): 217–229. PMID 22468953. doi:10.1517/17460441.2012.660144. 
  23. ^ Rauser, C. L.; Mueller, L. D.; Rose, M. R. The evolution of late life. Ageing Res Rev. 2006, 5 (1): 14–32. PMID 16085467. doi:10.1016/j.arr.2005.06.003. 
  24. ^ Stearns, S. C.; Ackermann, M; Doebeli, M; Kaiser, M. Experimental evolution of aging,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n fruitfl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0, 97 (7): 3309–3313. PMC 16235 . PMID 10716732. doi:10.1073/pnas.060289597. 
  25. ^ Newmark, P. A.; Sánchez Alvarado, A. Not your father's planarian: a classic model enters the era of functional genomics. Nat Rev Genet. 2002, 3 (3): 210–219. PMID 11972158. doi:10.1038/nrg759. 
  26. ^ Bavestrello, G.; Sommer, C.; Sarà, M. Bi-directional conversion in Turritopsis nutricula (Hydrozoa) (PDF). Scientia Marina. 1992, 56 (2–3): 137–14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6-26). 
  27. ^ Martínez DE. Mortality patterns suggest lack of senescence in hydra.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May 1998, 33 (3): 217–25. PMID 9615920. doi:10.1016/S0531-5565(97)00113-7. 
  28. ^ Petralia, Ronald S.; Mattson, Mark P.; Yao, Pamela J. Aging and longevity in the simplest animals and the quest for immortality. Ageing Res Rev. 2014, 16: 66–82. PMC 4133289 . PMID 24910306. doi:10.1016/j.arr.2014.05.003. 
  29. ^ Scientists' Open Letter on Aging. Imminst.org. [201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9). 
  30. ^ A Single-Issue Political Party for Longevity Science. Fightaging.org. [201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31. ^ Smith, Simon. Killing Immortality. Betterhumans. 2002-12-03 [200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07). 
  32. ^ Kass, Leon. Toward a more natural science: biology and human affairs. 紐約: Free Press. 1985: 316. ISBN 978-0-02-918340-3. OCLC 11677465. 
  33. ^ Harris J. (2007) Enhancing Evolution: The ethical case for making better peop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34. ^ Sutherland, John. The ideas interview: Nick Bostrom. 衛報 (倫敦). 2006-05-09 [200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6). 
  35. ^ 35.0 35.1 Superlongevity Without Overpopulation. Fight Aging!. [2014-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36. ^ Peter Singer on Should We Live to 1,000? – Project Syndicate. Project Syndicate. [2013-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7). 
  37. ^ 單莎瑞; 黃國志. 干细胞抗衰老的理论研究与进展.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06-04, 17 (23): 4347–4354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38. ^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PDF).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7-24). 
  39. ^ Mason C. and Dunnill P. (2008) A brief defini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generative Medicine. 3(1), 1-5..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40. ^ Regenerative Medicine Glossary. (2009) Regenerative Medicine, 4(4s), S2.37..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41. ^ Childs, Bennett G; Durik, Matej; Baker, Darren J; van Deursen, Jan M. Cellular senescence in ag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y. Nature Medicine. 2015-12-08, 21 (12): 1424–1435. doi:10.1038/nm.4000. 
  42. ^ Anderson, M.; Shanmuganayagam, D.; Weindruch, R.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aging: studies in mice and monkeys. Toxicologic pathology. 2009, 37 (1): 47–51. PMID 19075044. doi:10.1177/0192623308329476. 
  43. ^ 單元二:拒絕老化. 科學人雜誌.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44. ^ Harrison DE, Strong R, Sharp ZD; et al. Rapamycin fed late in life extends lifespan in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mice. Nature. 2009, 460: 392–5. PMC 2786175 . PMID 19587680. doi:10.1038/nature08221. 
  45. ^ Dhahbi JM, Mote PL, Fahy GM, Spindler SR.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Caloric Restriction Mimetics by Microarray Profiling. Physiological Genomics. 2005, 23 (3): 343–50. PMID 16189280. doi:10.1152/physiolgenomics.00069.2005. 
  46. ^ Kaeberlein, Matt. Resveratrol,pterostilbene and rapamycin:are they anti-aging drugs?. BioEssays. 2010, 32 (2): 96–99. PMID 20091754. doi:10.1002/bies.200900171. 
  47. ^ Barger JL, Kayo T, Vann JM; et al. A Low Dose of Dietary Resveratrol Partially Mimics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Retards Aging Parameters in Mice. PLOS ONE. 2008, 3 (6): e2264. PMC 2386967 . PMID 18523577. doi:10.1371/journal.pone.0002264. 
  48. ^ McCormack D, McFadden D. A review of pterostilben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disease modification. Oxid Med Cell Longev. 2013, 2013: 575482. PMC 3649683 . PMID 23691264. doi:10.1155/2013/575482. 
  49. ^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 Basic 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Aging.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1105–1109. doi:10.1046/j.1532-5415.2001.49217.x. 
  50. ^ Blackburn, E. H. Telomerase and Cancer: Kirk A. Landon - AACR Prize for Basic Cancer Research Lecture.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2005, 3 (9): 477–82. PMID 16179494. doi:10.1158/1541-7786.MCR-05-0147. 
  51. ^ Kurzweil, Ray.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New York City: 維京出版社. 2005. ISBN 978-0-670-03384-3. OCLC 57201348. [頁碼請求]
  52. ^ Richard P. Feynman. 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1959-12 [20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53. ^ Khamsi, Roxanne. Bio-engineered bladders successful in patients. New Scientist. 2006-04-04 [201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54. ^ 54.0 54.1 换头手术时间敲定 人类期待再次突破医学极限-国际在线. news.cri.cn.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1). 
  55. ^ White, Christine. Umbilical stem cell breakthrough. The Australian. 2005-08-19 [200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0). 
  56. ^ 鬼谷藏龍. 多利羊诞生都已经20年了,克隆人离我们还远吗?-搜狐科技. it.sohu.com.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中文(中國大陸)). 
  57. ^ Segal, David. Dmitry Itskov and the Avatar Quest. The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2013-06-01 [2017-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1). 
  58. ^ Rae, Aubrey de Grey; with Michael. Ending aging : the rejuvenation breakthroughs that could reverse human aging in our lifetime 1st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7. ISBN 0-312-36706-6 (英語). 
  59. ^ Pontin, Jason. Is Defeating Aging Only a Dream?. 2006-07-11 [2007-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美國英語). 
  60. ^ SRF Home. SENS Research Foundation. 2013-04-16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0) (英語). 
  61. ^ Kristen Fortney. SENS4 Conference Coverage From Ouroboros. Fight Aging!. 2009-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4). 
  62. ^ Goya, Rodolfo G.; Federico Bolognani; Claudia B. Hereñú; Omar J. Rimoldi. Neuroendocrinology of Aging: The Potential of Gene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ve Strategy. Gerontology. 2001-01-08, 47 (168–173): 168–173. doi:10.1159/000052792. 
  63. ^ Rattan, S. I. S.; Singh, R. Progress & Prospects: Gene therapy in aging. Gene Therapy. 2008-10-22, 16 (3–9): 3–9. PMID 19005494. doi:10.1038/gt.2008.166. 
  64. ^ Tacutu, R.; Craig, T.; Budovsky, A.; Wuttke, D.; Lehmann, G.; Taranukha, D.; Costa, J.; Fraifeld, V. E.; De Magalhaes, J. P. Human Ageing Genomic Resources: Integrated databases and tools for the biology and genetics of ageing.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2, 41 (Database issue): D1027–33. PMC 3531213 . PMID 23193293. doi:10.1093/nar/gks1155. 
  65. ^ 65.0 65.1 Dawkins, Richard. 自私的基因.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41–42 [1976]. ISBN 978-0-19-929115-1. 
  66. ^ Garcia JH, Liu KF, Ho KL. Neuronal necrosi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Wistar rats progresse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in the caudoputamen and the cortex. Stroke. 1995, 26 (4): 636–42; discussion 643. PMID 7709411. doi:10.1161/01.STR.26.4.636. 
  67. ^ Perk L, Borger van de Burg F, Berendsen HH, van't Wout JW. Full recovery after 45 min accidental submersio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pril 2002, 28 (4): 524. PMID 11967613. doi:10.1007/s00134-002-1245-2. 
  68. ^ Comprehensive Member Standby. [2010-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2). 
  69. ^ 冷凍遺體50年後可復活?華人研究者:理論可行,過程充滿崎嶇. 香港01. [2017-04-17] (中文(繁體)). 
  70. ^ 劉浩然; 杜海川. 美“时光飞船”追求永生不死 计划冷冻五万遗体_国际新闻_环球网. world.huanqiu.com. 環球時報. 2016-07-07 [2017-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中文(中國大陸)). 
  71. ^ Sandberg, Anders; Boström, Nick. Whole Brain Emulation: A Roadmap (PDF). Technical Report #2008‐3. 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 Oxford University. 2008 [2013-03-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12-21). The basic idea is to take a particular brain, scan its structure in detail, and construct a software model of it that is so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hat, when run on appropriate hardware, it will behave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way as the original brain. 
  72. ^ 科学家抛出惊世骇俗观点 人完全可以活到1000岁. news.xinhuanet.com. [201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