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

1904-05年間日本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
(重定向自俄日战争

日俄战争(日语:日露戦争にちろせんそう Nichirosensō ?;俄语: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罗马化Russko-yaponskaya voyna;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一场大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为争夺在大韩帝国和中国东三省地区(又称满洲)的势力范围的战争。其主战场位于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的周边海域。战争中,俄罗斯帝国遭遇连场败仗,最终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斡旋下,签订《朴次茅斯和约》,战争结束。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损失了用作维持其帝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国内自此动荡不安,爆发一连串革命事件。惨败是1905年爆发的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线。

日俄战争
日露戦争
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
日期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
地点
结果

日本胜利

参战方
 俄罗斯帝国  大日本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俄皇旗 尼古拉二世
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
帕韦尔·连年坎普夫
尼古拉·连纳维奇
齐诺维·罗杰斯特文斯基
斯捷潘·马卡罗夫 

叶夫根尼·阿列克谢耶夫

明治天皇
大山岩
乃木希典
儿玉源太郎
秋山好古
立见尚文
黑木为桢
奥保巩
东乡平八郎
加藤友三郎
秋山真之
岛村速雄
上村彦之丞

片冈七郎
兵力

1,365,000人 (总共)[4]

  • 700,000 (高峰)

1,200,000人 (总共)[4]

  • 650,000 (高峰)
伤亡与损失

34,000-52,623人阵亡或死于受伤
9,300人死于疾病

总共: 43,300-61,623人死亡

55,655人阵亡或死于受伤
27,192人死于疾病

总共: 88,429人死亡[5]

日俄战争有不少总体战的特点,双方皆大规模动员军队,以及其所需的庞大补给,该场战争形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预演。[6][7]许多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1889年研制成功的下濑火药亦被投入日俄战争,在1905年对马海峡海战的诸多记录中,都记载了下濑火药的极佳表现。

日俄战争是自19世纪开始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国家的首例,也是非基督教国家独自打败基督东正教国家的第一个例子。欧洲因此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改观。而且日本国际地位空前提升,极大提升了非西方国家的民族自信心。此战也影响了东亚的国家,如清朝因为已立宪的日本在短时间内超过了专制的俄国而开始了立宪运动,希望能将清朝改革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俄罗斯帝国也因为其在远东地区的海军战败,而变相加强其在欧洲的陆军,并且比以往更专注于经济方面而非军事方面的成就;但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也因此崛起,特别是对朝鲜半岛与东三省的执著与痴迷,认知到不能再让俄国夺去,进一步为埋下东亚大陆军事化扩张的远因。[8][9]

历史背景

编辑
 
在日俄战争期间,由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制作的宣传反俄思想的政治漫画

日本在东北亚势力范围的争夺

编辑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取得台湾澎湖辽东半岛。《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了辽东半岛的主权。此事严重威胁到俄国意欲侵占中国东北而取得远东不冻港的战略意图,于是联合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出面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即三国干涉还辽。日本最终妥协,与清政府签订《辽南条约》归还辽东半岛,事件被日本人视为国耻。

1896年6月3日,中俄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条约中将中国东北不少权益拱手让予俄方,以寻求俄国的“保护”以抗衡日本,使国门大开,俄军此后能长驱直入北京。如达成租借旅顺港协议,1897年12月,一支俄国舰队出现在旅顺港。此举同时解决了沙俄海军需要不冻港的需求,并在当地修筑防御工事,及部署舰队[10]条约亦约定,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铁路至海参崴,便于俄国运输军队。在1897至1903年间,俄国与清政府在东北建造了一条由哈尔滨通过沈阳到旅顺港的东清铁路[11][11]东清铁路由清政府及俄国共同拥有,这不仅是一条铁路,还包括铁路沿线区域的管辖权,管理权由双方分担,这条使用俄国轨距的铁路由驻东北俄军保护下建造。[11]铁路公司总部设于俄建新城市哈尔滨。[11]

俄国亦开始扩展至朝鲜半岛。在1898年,俄国已经取得图们江鸭绿江附近的矿场及森林,此举引致日本的不安。[12]因应俄国威胁,伊藤博文提出与俄国修好,并代表日本政府与俄国谈判,他认为日本并未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去对抗俄国,所以他提议俄国控制中国东北以换取日本控制朝鲜半岛。俄国拒绝了伊藤博文,并进一步要求以朝鲜半岛39度设立两国间的中立缓冲区。

沙俄对中国东北的初次占领

编辑

俄罗斯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主要强国,一直扩张版图。自十七世纪彼得一世以来,俄国力行改革,并击败其劲敌瑞典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欧洲衰弱的列强并渐渐走向近代化,迁都圣彼得堡,并开始扩张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到了1890年代,帝国已经将其国土延伸至中亚,国土由西面的俄属波兰开始一直到东面堪察加半岛[13]俄皇尼古拉二世在位时,俄罗斯政治中的第一位是远东的“大亚洲计划”。在与德皇威廉二世皇帝会晤时尼古拉直言不讳地说,他认为加强俄国在东亚的影响力是他的统治任务。随着西伯利亚铁路海参崴港口的建造,俄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远东的控制。由于海参崴只能在夏季运作,俄罗斯帝国一直在寻求一个太平洋不冻港供其舰队使用,中国的旅顺遂成了觊觎的对象,并先在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租出。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组成联军,日俄两国都有派兵参与八国联军,但日本军队战线仅止于河北。俄国却趁机以保护领事及在华资产为由,在八国联军之外,另以20万大军非法侵入中国东三省[14]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任俄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兼陆军大臣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为总参谋长,以保护俄国修筑的中东铁路为名,出动18万军队,从瑷珲满洲里珲春三江口旅顺等地,分六路进入东北,烧杀抢掠,遭遇当地清军抵抗。10月1日,俄军攻占省城奉天。从旅顺乘4艘军舰出发北进的俄军亦在当天于山海关登陆,4日占领锦州,切断关内外联系。6日,各路俄军在铁岭会师。至此,东三省全境落入俄军控制,第一次沦陷于外国。

俄军入侵东北后继续往南侵略,直到在中朝边境的通化、华北的海龙一带遭到抵抗而暂停。当时,俄国增派遣了177,000余士兵至东北保护铁路。在义和团运动过后,仍有十万俄军驻守东北。[15]虽然向外保证在危机过后就会撤出,但实际上增强了在东北的部署。[16]到了1903年仍然未有撤军时间表。[17]

英国不满俄独占东三省利益

编辑

从俄国侵吞满洲的企图,与后来成功军事占领东北,使日、英、德等国意识到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会受损,均出面干涉要求俄国从东北撤军,美国和法国也表示反对。俄国因慑于列强干涉,于1902年4月和清廷订立《交收东三省条约》。条约中确定俄军将分三个阶段撤兵东三省,以六个月为一阶段。[14]然而,俄国只在第一期履行约定撤兵,于1903年4月第二阶段撤兵期限时违反约定,更于1903年4月18日告知清廷外务部另提《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有“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侵呑东三省的条款,并重新出兵占领沈阳。其后,俄国沙皇更设置“亚东大都督”,任命阿列克谢耶夫为远东总督统治满洲。[14]

1902年,日本成功与英国在平等的关系下结盟,这是日本的一场外交胜利,一旦日俄爆发战争,英国也不会孤立。[18]事实上英国亦图藉着盟约,当日俄陷入战争时,在欧洲进攻俄国篡取利益。日英同盟意味着俄国的盟友一旦攻击日本,英方将会在欧洲参战支持日本。然而,英国亦千方百计避免自己卷入日俄战争之中。当时俄国正与法国有协商 (法俄同盟),若英国出兵俄国将引致事态失控,法国很有可能履行协商义务加入俄国的一方,与法俄两国敌对中的三国同盟也可能介入。这样的话,战争将是一场世界大战。因此英国透过日本之手则可以将路霸赶出东北,两国很快达成默契,日本也有了底气与借口挑战俄国[19]

在接到《七项撤军新条件》的第二天,清廷外务部官员将俄国《七项撤军新条件》的内容透露给日本驻华外交官。日本与俄国进行交涉,要求俄军撤退,但遭俄方拒绝。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在未宣战的情况下攻击停泊在旅顺港的俄罗斯旅顺舰队。2月9日俄国对日宣战。2月10日,日本政府亦正式对俄罗斯政府宣战,日俄战争爆发。[20]

开战时双方的军事部署

编辑

战前准备

编辑

俄国因为一直将军事重点放在欧洲,因此在远东地区只有正规军9万8千余人,太平洋舰队共有60余作战船舰。而日军共有37万5千名陆军,配备专用适合东北战场的山炮,日本海军战舰共达80艘。

日军部署

编辑

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负责封锁驻扎在旅顺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而第三舰队则前往对马海峡确保制海权。在确保制海权后,陆军第一军登陆朝鲜半岛并负责驱除半岛上的俄军,第二军则前往辽东半岛建立桥头堡以孤立旅顺。之后,再与后续的第三军、第四军合流,于中国的东三省地区共同扫荡俄军主力。在原定的计划中,也包含对俄领海参崴的攻击。同时,日本海军也预计在歼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后,波罗的海舰队将会从欧洲前来增援。在此役中,日本海军首次给提高到与陆军同等的地位(以往多以支援陆军的任务为主)。

俄军部署

编辑

俄军预测日本将于朝鲜半岛南部登陆,于是在鸭绿江附近集结大量俄军以迎击北上的日军。如果在鸭绿江未能阻挡日军的攻势,则顺次撤退至哈尔滨以诱敌深入,等待日军补给线延长后再一举消灭。至于太平洋舰队则以避免与日本主力决战为主,以等待波罗的海舰队增援。

战争经过

编辑
 
旅顺战役地图

开战

编辑

1903年日俄谈判破裂。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在未宣战的情况下攻击停泊在旅顺港的俄罗斯旅顺舰队。日军的攻击只损伤俄军几只舰艇,并没有为俄罗斯舰队带来重大的损失。在同一天,由第二舰队瓜生战队护卫的陆军先遣部队第12师团在朝鲜的仁川登陆。瓜生战队于翌日(2月9日),在仁川港外遭遇两艘俄罗斯巡洋舰,成功击退对方并让对方自沉。

1904年2月9日俄国对日宣战。2月10日,日本政府亦正式对俄国政府宣战,日俄战争爆发。然后于2月23日,日本政府再与大韩帝国签订协议书,以确保日军在朝鲜的补给线不会受到干扰。

开战时,日方主力舰队如下:

联合舰队

司令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参谋长加藤友三郎海军少将。

第一舰队

司令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兼任),旗舰“三笠

第二舰队

司令官上村彦之丞海军中将,旗舰“出云

  • 第二战队:(司令官岛村速雄海军少将),旗舰“磐手”,装甲巡防舰(出云,吾妻,常磐,八云,浅间(舰长八代六郎海军大佐),磐手),通报舰(千早)。
  • 第四战队:(司令官瓜生外吉海军中将),旗舰“浪速”,巡洋舰(浪速,高千穗,明石,对马),其后日本海战前5月24日巡洋舰“音羽”(舰长有马良橘海军中佐)归队。
第三舰队

司令官片冈七郎海军中将,旗舰“严岛

  • 第五战队:(司令官武富邦鼎海军少将),旗舰“桥立”,巡洋舰(严岛,松岛,桥立),装甲巡防舰(镇远),通报舰:(八重山)。
  • 第六战队:(司令官东乡正道海军少将),旗舰“须磨”,巡洋舰(须磨,和泉,千代田,秋津洲)。
  • 第七战队:(司令官东乡正道海军少将),旗舰“扶桑”,装甲巡防舰(扶桑),炮舰(高雄,筑紫,鸟海,摩耶,宇治)

俄罗斯旅顺舰队按照原定的计划,在开战后一直待机于旅顺港,以避免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决战。有见及此,联合舰队从开战后直到5月期间,故意在旅顺港出入口炸沉几艘废弃的商船与军舰以封锁港口,但行动最后没有成功达到预定目标,是为旅顺会战。在作战过程中,于4月13日,联合舰队使用港口铺设的水雷成功炸沉一艘旅顺舰队的战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使旅顺舰队的司令官斯捷潘·奥西波维奇·马卡罗夫战死。然后于5月15日,轮到联合舰队的战舰“八岛”和“初濑”被俄罗斯旅顺舰队的水雷击沉。

另一方面,驻扎在海参崴的俄罗斯舰队,乘日军联合舰队主力集中在旅顺之机,不断威胁日军海上航线的安全。为了应对海参崴舰队的威胁,日本海军把原先驻防日本海的第三舰队撤回,改而派出由上村彦之丞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前往应对。但结果第二舰队不仅没有捕捉到海参崴舰队的主力,反而于4月25日被俄军击沉一艘运输补给舰“金州丸”。此时被俄军俘虏的海军少佐,于战后被日军免官。

旅顺要塞包围战・黄海海战・辽阳会战

编辑

另一方面,由黒木为桢大将率领的日本陆军第一军按照原定计划登陆朝鲜半岛后,于4月30日-5月1日期间在安东(现在的丹东市)近郊的鸭绿江边击破了俄军,是为鸭绿江会战。之后由奥保巩大将率领的第二军也按原定计划在辽东半岛的盐大澳登陆,并于5月26日攻陷了位于旅顺半岛末端南山地区的俄军阵地(南山战役)。南山阵地与旅顺要塞一样,是俄军历年经营非常坚固的基地,为了攻陷该阵地,日军第二军的死伤者合计超过4,000人。巨大的牺牲人数震惊当时位于东京的日军大本营。而第二军在顺势占领大连后,留下第1师团驻守,余军则北上直指辽阳。6月14日,于得利寺击退南下支援旅顺的俄军(得利寺会战),再于7月23日在大石桥取得胜利(大石桥会战)。

至于海军,之前虽然按原定计划在旅顺口实行港外奇袭和旅顺口闭塞作战,企图歼灭驻防旅顺港的俄国舰队,但效果不佳,旅顺舰队仍然保存相当的战力,对日军的海上运输继续造成威胁。一直至3月上旬前,日本陆军一直认为只需要监视驻防旅顺的俄军而不用发起攻击,但于3月14日,发现还有部分俄军战力处于北上的2个军后方,有可能对日军做成威胁,于是便决定抽调两个师团以准备攻击旅顺要塞。此时,海军方仍然坚持“海军单独对付旅顺舰队”的观点,并继续单独进行对旅顺港的闭塞作战。在3月27日,海军进行第二次闭塞作战,结果仍不佳。进入4月,海军起初仍然徒劳的坚持“独自对付旅顺舰队”的主张,拒绝和陆军协同作战。为此,4月6日大山岩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参谋次长和伊集院五郎军令部次长的协商决议中,首次出现“陆军将应海军要求攻克旅顺口”的字样。在协议后,海军的策略修正为封锁作战,并在旅顺口外布设水雷,但仍然未能彻底封锁旅顺舰队。

两军于旅顺持续僵持至5月后,日军得知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将马上前来增援。若与尚完整的旅顺舰队会合,俄国海军在远东的实力将会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两倍。在紧迫的情势下,日本海军唯有改变策略,重新要求陆军参与对旅顺要塞的攻击。因为之前的耽误,致使本来以攻击要塞为主要任务的第三军的编成时间延迟,一直等到5月29日才发布第三军的战斗序列。第三军的战斗序列由东京大本营编成,以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的乃木希典作为司令官。

于6月30日,日本陆军把指挥权由东京大本营移交到满洲军总司令部,至此,满洲军之组织如下:

满洲军 总司令官大山岩元帅陆军大将,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陆军大将。

'第一军 司令官黑木为桢陆军大将。

第二军 司令官奥保巩陆军大将。

第三军 司令官乃木希典陆军大将。

第四军 司令官野津道贯陆军大将。

  • 第5师团(师团长木越安纲陆军中将),第10师团(原师团长为川村景明陆军大将,后调为鸭绿江军司令官,师团长换为安东贞美陆军中将),后备步兵第10旅团,兵站部后备步兵二大队,同工兵一中队,后加入后备第3旅团,及后备第11旅团。(独立第10师团,于1904年5月19日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尔后扩编成第四军。)

鸭绿江军 司令官川村景明陆军大将。

于6月8日,第三军司令部到达大连,然后与之前从原第二军中抽出的两个团(第一、第十一师团)合流。合流后的新军团在6月26日到达旅顺的外部。6月30日,大本营向陆军发布开始旅顺会战的指令。7月10日,黑木为桢率领日军在摩天岭之战中击败俄军并击毙其指挥官费多尔·凯勒。然后在7月12日,山县有朋参谋总长伊东祐亨海军军令部长发出攻占旅顺基地,消灭或驱逐敌舰队的命令。8月7日,日军海军陆战重炮队开始炮轰旅顺港内的俄军军舰,使旅顺舰队出现损伤。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失,旅顺舰队总督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塞耶夫决定在8月10日往海参崴方向突围,但在突破时却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不得不退回旅顺港内(黄海海战)。在此役后,旅顺舰队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与此同时,海参崴的俄军舰队虽然仍然在日本海威胁日本的补给线路,但于8月14日,被日本海军第二舰队于蔚山冲发现并发生战斗,海参崴舰队多艘军舰被击沉后丧失继续干扰日本补给线的能力,是为(蔚山海战)。

虽然在黄海海战后,俄军旅顺舰队已经丧失出击的能力,但在日军不能确认俄军的军力情况,还是在8月19日发动第一次旅顺总攻击,掀开旅顺会战的序幕。在第一次攻击后,日军死伤者超过15,000人,但还是未能攻下当时号称‘远东第一要塞’的旅顺要塞。另一方面在8月末,由野津道贯大将率领的第四军和日军第一军、第二军,逐渐向辽阳逼近,并在8月24日-9月4日期间开始辽阳会战。日军第二军从南边往辽阳的俄军阵地正面攻击,而第一军则从阵地东边的山地迂回到俄军背后进行夹击。此场战役以俄军全军撤退,日本占领辽阳而结束。从辽阳撤退的俄军在10月9日-10月20日的沙河会战中,在辽阳与奉天(现在的沈阳)之间的沙河尝试对日军反攻但最后失败。

10月15日,俄军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率领由波罗的海舰队改编而成的俄军第二太平洋舰队,从利耶帕亚出发前往旅顺支援(旅顺被日军攻陷后改往海参崴)。

旅顺会战

编辑
 
第三军在旅顺进展图

陆军第三军在第一次总攻击后,仍然持续的对旅顺要塞发动攻击。在8月到10月期间,日军从大弧山不断的向旅顺港发动观测射击,加上于早前黄海海战中海军的打击,使俄军旅顺舰队几乎陷入全灭状态。但由于日军一直未能确认港内情况,致使后来的作战出现混乱。

在浴血奋战突破旅顺要塞东北的防卫线后,第三军占领在旅顺要塞背后的望台山,使旅顺全港暴露在日军的俯瞰下,也达成海军请求的目标。之后第三军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26日分两阶段发动第二次总攻击。此次攻击是为了占领盘龙山,大顶子山周围的阵地,以确保第一次总攻时已经占据的突出阵地不会被俄军孤立。这次总攻在203高地以外地区基本达成作战目标,但位于中央最关键的203高地却遭到俄军激烈的反抗没有成功。虽然这次攻击中,日军也成功攻下差不多能俯瞰全旅顺港的海鼠山,但由于还是未能观测到旅顺舰队主力所位处的海域,所以海军再度对陆军发出攻击203高地的请求。海军的请求得到大本营的认可,但第三军却在主攻目标方面与满洲军司令部出现分歧,一直到大本营取得天皇敕许后才开始行动。

由11月26日开始的第三次总攻击在日军进入阵地战的情况下陷入苦战。乃木希典在战斗途中决定暂停攻击要塞的东北边,该而进攻203高地。在得知情况陷入胶着状态后,大山巌元帅命令儿玉源太郎满洲军総参谋长前往前线协助指挥,并加入乃木部队于203高地的战斗。

203高地争夺战是典型的攻山头战役。战斗先由日军第7师团第1师团残存部队主攻,之后的战术由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定案日军28个联队使用舟波性的攻击,每隔15分钟部队发起一次冲锋。当时俄国守军的武器上有两个优势:日军所没有的手榴弹马克沁重型机枪,该战役中日军伤亡有近半亦由马克沁机枪造成。而俄军方面在辽东地区的总司令官是阿纳托利·斯特塞尔中将(在肯德拉切夫俄语Кондратенко, Роман Исидорович中将12月15日战死于东鸡冠山北堡垒日语東鶏冠山北堡塁后继任),旅顺要塞司令官是史密鲁诺夫中将,旅顺港司令官为古雷葛勒维其少将。旅顺地区全部俄国守军约42,000名,大炮640门,军营52处。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日军战死5,052名,且日军战场指挥官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于11月30日下午4点战死于此役中的203高地西北坡(在战死之地竖有一个碑“乃木保典君战死之所”)。而乃木希典的长子乃木胜典中尉在参与第2军(由辽东半岛盐大澳登陆)南山战役中身受重伤,5月27日傍晚5点30分伤重不治死于金州陆军野战医院。(此役日军死伤4387名并获胜。在金州俄守军1个师约1万7千名、火炮131门,在南山(扇子山)的俄守军为西伯利亚第5团约4,000多名,此役俄军伤亡约1,100名并败走撤退)

日军在1904年12月5日拂晓发起攻击。先由炮兵重炮(当时从日本东京大坂190门海岸防卫用的大口径直径28cm的霰弹重炮中紧急运来18门支援旅顺第3军,一发炮弹有300kg重。)轰击建立在山顶的俄军阵地,在轰击的掩护中步兵第27联队集成第三中队冲锋占领203高地西南山顶,接着步兵第28联队集成第一中队肉博冲锋占领203高地东北山顶,傍晚再由集成步兵第25联队攻占203高地中央山顶。根据日军战场记录显示,当日军攻下203高地的西南山顶、东北山顶以及中央山顶时,山顶俄军阵地里几无一人存活,俄军可以说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在经过一轮激烈战斗后,日军终于在12月5日攻占203高地。12月5日傍晚,日军炮兵在203高地的山腰使用重炮炮轰旅顺市区内的俄军要塞,并歼灭港口中从退守旅顺港的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该舰队司令官斯捷潘·马卡罗夫海军中将已于1904年4月13日战死,海军士气低落)残馀的舰只十馀艘。之后第11师团攻占东鸡冠山的俄军永久堡垒东鸡冠山北堡垒日语東鶏冠山北堡塁,12月28日第9师团再占领二龙山的俄军永久堡垒二龙山堡垒,31日第1师团攻占松树山堡垒

第三军在随后继续追击旅顺地区附近的残余俄军,在1905年1月1日突破了东北方面的防卫线占领虎头山望台堡。虎头山望台堡战役为旅顺攻围战的最后一场战斗。在203高地被日军占领的时候,旅顺舰队的俄军水兵因为舰队早以失去战斗力,所以已经提前上岸投入到要塞保卫战。203高地的消耗战耗尽俄军的预备队,正面堡垒的陷落使得俄军士气低落不堪,俄军指挥部里主战派将领失去支持,于是在当日下午4时半,决定向日军投降。1905年1月2日下午1点,俄军参谋长雷伊斯与德西建史诺维其上校在原清朝北洋水师营的农舍,等候日军第3军参谋长伊地知幸介交涉受降条件。1月5日乃木大将,及其参谋长伊地知,与旅顺俄军辽东地区总司令官施特塞尔中将,及其参谋长雷伊斯,在北洋水师营的农舍签定旅顺俄军投降书。1月14日在水师营的东边由乃木希典主持战没者招魂祭,并朗读祭文。

此后乃木希典率领第三军前往沙河,两军持续対阵,俄军在新任的格列宾堡大将领导下,在1月25日开始往黑沟台(日军最左翼)继续反攻。这次反攻曾经一度让日军陷入苦战,在秋山好古少将、立见尚文中将的奋战下才脱险(黑沟台战役)。

奉天会战

编辑

在奉天会战前,以辽阳西北的二公台为起点,日军满洲军总司令部在奉天由西往东(至抚顺)布置第3军第2军第4军第1军鸭绿江军组成的包围战线,日本军共25万名。俄国方面,远东军总司令官亚历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俄国远东地区总督为阿列克谢耶夫大将)率领的37万名俄国陆军(当时俄国全国陆军约300万)。

1905年2月20日,日军总司令部在烟台对各军司令官发下奉天会战的作战命令,而各军除再作师团部队调整外,并加入后备军,组织辖下第3师团(师团长大岛义昌中将),后备第1旅团,后备第13旅团,及后备第14旅团。2月21日起,日军右翼开始对俄军攻击。3月1日,日军左翼的第二军和第三军从侧面迂回到俄军背后准备包围奉天。此时俄军投入预备队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向乃木希典指挥的第三军发起猛攻,使第三军接近崩溃。虽然如此,第三军在面对俄军正面攻击下,还是挡下俄军的攻势,成功切断哈尔滨与奉天间的铁道联系,给俄军造成决定性的打击。3月9日,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下令全军往铁岭与哈尔滨撤退。日军于3月10日占领奉天。

此战后,日本政府透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向俄方提出和平交渉。但由于俄方仍然在期待波罗的海舰队到达后可以扭转战局,所以拒绝日本的提议。两军在此役后都已经消耗甚大,没有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攻击或反击,一直到战争结束前在四平附近对峙。

按奉天会战后统计,俄国军战死8,705名(或有一说:俄军的阵亡人数超过2万名),负伤51,388名,被俘21,791名,失踪7,539名。而日军战死16,553名,负伤53,475名,被俘2088名(其中陆海军1574与21人,主要担任铁道队和邮船船员的陆海军属95与此142人,被俄军逮捕的商船船员159人,摄影班9人)。在战后回国的日本战俘没有受到公开的不平等对待,更有曾经被俘军官与东乡会面获赠金表的记录[来源请求]。日遣返战俘的消息传来时,关在熊本县的一批俄国军官集体自杀以保全名誉[来源请求]

对马海峡海战

编辑

俄军波罗的海舰队(第二太平洋舰队)在经历7个月的航行后,终于在1905年5月到达日本近海,并于5月27日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发生冲突。仅两天内,日本联合舰队便以压倒的优势击败俄军舰队,俘虏对方司令并让对方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本联合舰队仅损失3只水雷艇,也是近代海战史上少有的胜利。在此战后,日本完全掌握制海权,至于海军几乎全毁的俄罗斯政府也开始面对现实,准备开始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

桦太会战

编辑

在与俄军谈判期间,日本为了使讲和谈判有利进行,先行于7月进攻俄国的库页岛并占领全岛。在缔结朴资茅斯条约后,北纬50度线以北的部分库页岛返还俄国,以南则割让成为日本领土。

战果

编辑
 
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签定《朴茨茅斯和约

俄国在对日本的战斗中接连失败后,国内民众对沙皇管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再加上经济发展停滞和蔓延在国民间的厌战气氛,群众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05年1月22日(儒略历1月9日)的血腥星期日爆发。在不稳定的局势下,日本乘机派遣间谍到俄国国内煽动布尔什维克人进行革命活动,使俄国要继续进行战争变得非常困难。

同时,日本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取得大部分战斗的胜利,但由于在这场长达19个月的战争中已经支出17亿円的军费(几乎所有军费都是透过战时国债获得),使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当时日银副总裁高桥是清被派往英国发行国债,初期吃了不少苦头,因为没有人敢买一个以小搏大的战争债。直到战争中期,传出俄国镇压犹太人的消息,引起美国犹太人反感,才有犹太资金的奥援,让英美市场各承接百分之五十的日本国债。[21]当中大力承接债券的犹太人雅各布·席夫更获颁一等旭日勋章,成为第一个获颁一等旭日勋章的外国人。并破天荒在日本皇宫与天皇共进午餐。1906年2月,席夫接受日本邀请访日。受到报纸大肆报导,包括日本三个前任或未来总理的政商大老皆热烈欢迎。[22]

在日本国内总共109万的可动员兵力中,常备兵力便接近20万,使得国内的各种产业严重缺乏生产人手,同时也使经济陷入低迷的状态。所以在讲和的提议被提出后,日方也没有拒绝并同意与俄方开始展开谈判。

透过美国作为中间人协调交渉后,日俄双方于1905年8月10日在美国的朴次茅斯附近开始停战谈判,并在9月5日达成和平协议。

影响

编辑

战后,日本取得对南满的控制及稳固对朝鲜的统治。关东州租借地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均由日本控制,关东军在内满洲开始驻扎。然而,《朴资茅斯条约》与日本国民的期望有落差,最终爆发日比谷纵火事件。随着俄国的势力退出了远东政治舞台,远东局势得以缓和,日本政府为舒缓受战争影响恶化的财政,于1925年实行裁军计划

为了应对日俄战争,日本桂太郎内阁进行了大规模增税,在1904年4月和12月两次实行“非常特别税法”,增加的税收等于1903年日本全年的税收。由于战后日本没有获得赔偿金,日本政府将增税七成的制度永久化。此前日本众议院选举法规定缴税10日元拥有选举权,拥有选举权人数为98万,增税后的1908年选举,合资格选民增加到158万人[23]。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的土地和海外利益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全部丧失。

1904年战时,日本与韩国签定第一次日韩协约,朝鲜任用日本政府推荐的财政及外交顾问。1905年它与俄国议和后,俄国承认日本政府对韩国的指导及监督权,随即签定第二次日韩协约,将韩国的外交权移转给日本,使它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并设立统监府。1909年签定第三次日韩协约,取得内政权并解散军队,并于1910年被日本并吞。

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失败后,虽战争本身未损及元气,但其用以维持其帝国之著名强大军事力量及威望产生动摇,国内动荡不安,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革命,俄军在日俄战争中轻敌所致的败北是革命最直接的导火线,人民将战败归咎于罗曼诺夫王朝。直接影响是帝国杜马的设立,原本作为专制体制的沙皇帝国纳入了议会制度。俄罗斯政府原本在远东殖民的计划也因此终结。

在宣布设立杜马后,俄国国内的革命声浪暂时平息,直到1917年,俄国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沙皇统治和议会共和体制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与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对立持续。

台湾

编辑

甲午战争中获胜的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为领土。当时“俄国将入侵日本统治下的台湾”这一消息传开后,日本政府于4月13日在沿海地区和澎湖的马公岛实施戒严,5月13日则将戒严范围扩大至全岛。

5月,台湾的通讯员发现了俄国舰队,并报告了目击信息,配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败俄国舰队的行动。

同年7月7日,戒严令被解除,台湾经历了大约两个月的史上首次戒严。在此期间,随着纵贯铁路丰原28号至水上区段的完成与开通,台中站举行了中央铁路的开通仪式。随后,随着日本的胜利,全岛弥漫着庆祝的氛围,台湾总督府在苗栗市的虎头山上建立了“日俄战争纪念碑”。

自1898年以来,台湾设立了公学校,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少数接受日本教育的台湾人逐渐将自己认同为日本人,而日本能够击败他们认为强大的俄罗斯,更使得他们的荣誉感提升。尤其是在历任台湾总督中,第3任总督乃木希典(1896年10月-1898年2月)、第4任总督儿玉源太郎(1898年2月-1906年4月)、以及后来的第7任总督明石元二郎(1918年6月-1919年10月),都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过重要将领,儿玉源太郎甚至曾亲自指挥前线作战。

立宪思想风行

编辑
 
清末官方审定的《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于日俄战争的相关描述:“日俄二国交战于我东三省,日本以立宪政体上下一心大败俄人。德宗有鉴有此,遂命预备立宪、改官制、兴学校、练新军,期以雪耻自强,海内喁喁望治焉”。

日本国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罗斯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夏清贻亦提出“日胜何喜,俄败何欣( 《何日醒》/《快猛醒》)”之观点。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认为日本以立宪法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于是,不数月间,立宪之议遍及全国,盖过革命派之议流。加上日本于明治十五年曾派员赴欧洲考察宪政。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夸张上书指出立宪法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立宪法”。他们想,“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慈禧太后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开展“立宪运动”。

慈禧太后对于这场在本土的战争表示中立,但尽管如此,由于东北被俄国强占,也试图联合日本或与列强谈判,谋求自己的利益[24],而日俄两国都在战争时期肆意处死他们认为是间谍的中国人。对此,清政府命预备立宪、改官制、兴学校、练新军,“期以雪耻自强”。

列强权益转手

编辑

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同意按日俄《朴资茅斯条约》第五款及第六款,让日本继承俄国在此一切权利,同意将俄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而清政府受到刺激后建立东三省。日俄战争6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权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关东军仍驻扎在南满铁路附属地内。

鲁迅弃医从文

编辑

1906年著名作家鲁迅在医专课堂上观看老师播放的日俄战争幻灯片,里面有中国人给沙俄当坐探,被日军逮捕以间谍罪枪毙砍头,大量本地中国人围观。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决定弃医从文。[25]

国际影响

编辑

其他列强

编辑

日本国击败俄国后,令列强感受到威胁,特别是美国,他们在此战争之后假想日本为敌,并订立《橙色战争计划》,拟定一套战术攻击日本本土。不过,因为珍珠港事件及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母及潜艇的科技发展的缘故,这战争计划没有确切地实行。

其他国家

编辑

对马海峡海战战前,列强都认为,在波罗的海舰队抵达后形势便会变得对俄军有利,但因英日同盟,波罗的海舰队无法通过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以至要绕过非洲大陆由南非经印度洋去亚洲,漫长的旅程消耗了大量物品,因此最后几乎全军覆没。至于黑海舰队因要对抗俄国的宿敌奥斯曼帝国并且受1878年圣斯特凡诺条约(第24条)限制不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而无法抽调,所以无法通过而驰援。

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在26年前的俄土战争被俄军大败)、俄属波兰芬兰大公国与其他长期受俄国海军威胁或被俄国吞并的国家,在得知日军胜利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振奋,波兰甚至爆发反俄的民族主义运动。 俄罗斯帝国的衰败大大鼓舞了受到罗曼诺夫威胁的波兰、立陶宛人民。[26][27]

评价

编辑

德国社会思想家罗莎·卢森堡认为此战的重要性对受压迫的阶层十分清晰: “日俄战争令所有人意识到就算是欧洲的战争与和平-它的命运-并不决定在欧洲内,而是在世界和殖民地政治的巨大漩涡中。如果我不考虑俄国极权崩溃的即时效果, 这场战争的意义是社会民主主义。这场战争将国际无产阶级的目光回到世界在大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28]这场战争的普遍意义决定了它的历史重要性以及它的后果。

“日本的胜利减轻了我们自卑感。一个西方强国的战败引申出亚洲仍可以像古时一样击败欧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29]

“我们认为俄罗斯败于日本可以被视为东方击败西方。我们视这次胜利为我们的胜利。”孙中山[30]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设定在1904年的都柏林,包含对爱尔兰的愿境。[31]

波兰艺术家Józef Mehoffer英语Józef Mehoffer在1905年画了《Europa Jubilans》,其中描绘一个著上围裙的女佣人坐在一张在东方文物前的沙发上休息。在俄国战败的一年,抗议俄国的侵占以及文化压迫。同时巧妙地指望着沙俄主人在欧洲战败的日子如同它在亚洲遭遇的。[32]

历史意义

编辑

日俄战争结果日本胜利,一个东方的新兴国家击溃了当时一个西方的主要强国,日本开始被视为世界上一个新的强权。[33]

日俄战争的结果显现出20世纪的政治与战争的数项特点,许多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都首次用于日俄战争,如速射炮、机枪和射击准度更高的卡宾枪都在日俄战争中首次被大规模使用。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战事,都证实战争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已与1870年代普法战争的模式大相径庭[7]。大多数的军队指挥官预期使用这些新武器系统将在现场及战术层面上主导战场。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这些新技术的进步永远改变了人类发动战争的能力。[34]。日俄战争也是东亚地区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首度的大规模冲突。

武器的进步带来巨大的伤亡,日俄两国都未预料到新型战争造成的结果,亦无资源去抵消其损失。因为巨大的伤亡,不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红十字会)出现并在得到战后关注。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可以视为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磨合,这个缓慢的过程主导了20世纪。[35]

不少学者争论日俄战争是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赞同者认为该战争已有多少后者总体战的特点[6],如双方皆大规模动员军队进入战场。这场战争需要极其庞大的经济支援,包括装备、军火和补给都大到需要本土以及外国支援[7]。日俄战争的结果亦显示国家领袖需关注外交政策所带来的国内反应。一些学者认为日俄战争结果显示沙俄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进一步推动反对罗曼诺夫王朝的革命运动。[7]

日俄战争遗址

编辑

目前,在旅顺地区仍保留众多的日俄战争遗迹开放观光。

轶闻

编辑

这场战争虽被看做是日本和俄国的战争,但在当战争爆发时黑山公国也因自己是俄国的盟友而向日本宣战,但并未派任何重要部队到战场上,只有一批青年志愿参加俄国海军,在战后签和平条约时,随后大家也遗忘了此事造成双方并未提到黑山,这表示日本和黑山依旧在战争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并入南斯拉夫王国并一直到在2006年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日本承认黑山后,并签署和平协定才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继而建交,这场没有任何重大伤亡的战争持续了总共101年之久。[36]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民间开始用“征露”这个私年号来纪念日俄战争日本对俄罗斯的胜利。该年号还在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中出现。日本非处方药正露丸原名“征露丸”。

在日后历史上留名的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保罗·冯·伦宁坎普亚历山大·高尔察克曼纳海姆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季米洛夫伊万诺夫等人作为俄军指挥人员参与战事。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Willmott 2009,第118页.
  2. ^ Trani, Eugene P. The Treaty of Portsmouth: An Adventure in American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69 [20 September 2020]. ISBN 97808131117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October 2020). 
  3. ^ Krowner, Rottem. The Impact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Routledge. 2007: xvi. 
  4. ^ 4.0 4.1 Mitchell, T. J.; Smith, G. M. Casualties and Medical Statistics of the Great War.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31: 6. OCLC 14739880. 
  5. ^ 靖国神社资料、靖国神社戦争别合祀者数による。日本长期统计総覧によれば死没84,435人(帝国书院[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戦死戦病死は“日清戦争ヨリ満州事変ニ至ル日本外交ノ経済的得失”[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によれば55,655人
  6. ^ 6.0 6.1 Steinburg, p. 3.
  7. ^ 7.0 7.1 7.2 7.3 Steinburg, p. 7.
  8. ^ 高士华、刘显忠、庄宇:“日俄战争”与“俄日战争”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m.thepaper.cn. [2024-09-21]. 
  9. ^ 日俄戰爭和日本在軍事上的崛起. Trip To Japan. [2024-09-21] (中文(台湾)). 
  10. ^ Jukes, Geoffrey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London: Osprey 2002 page 8.
  11. ^ 11.0 11.1 11.2 11.3 Jukes, Geoffrey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London: Osprey 2002 page 9
  12. ^ Paine, p. 317
  13. ^ University of Texas: Growth of colonial empires in As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14.0 14.1 14.2 李怡著,《抗战画史》,台北:力行书局,1969年,第9页
  15. ^ Jukes, Geoffrey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London: Osprey 2002 page 11
  16. ^ Connaughton, pp. 7–8.
  17. ^ Paine, p. 320.
  18. ^ 日本的富強是與列強結為同盟獲取的 許介鱗教授專欄. www.japanresearch.org.tw. 2007/7/5 [2024-11-28]. 
  19. ^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后,为什么英法美不允许日本占领东北?_俄国. www.sohu.com. [2024-11-28]. 
  20. ^ 第3 章日俄戰爭與朝鮮的殖民地化(上) (PDF). 
  21. ^ 冈崎久彦著;章泽仪译,《日本外交史话》,台北市:玉山社出版。2009年5月初版一刷。页100。
  22. ^ 黄文局. 別惹猶太人 就是他助日本打敗俄國改變國運. 上报. 2021-04-20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23. ^ 加藤阳子; 章霖(译).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09: 113–114. ISBN 9787213092572 (中文(简体)). 
  24. ^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 www.qinghistory.cn. [2024-11-28]. 
  25. ^ 鲁迅《藤野先生》: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6. ^ Deutschmann, Moritz. Iran and Russian Imperialism: The Ideal Anarchists, 1800-1914. Routledge. 2015: 158. ISBN 9781317385318. 
  27. ^ Banani, Amin. The Modernization of Iran, 1921-194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9. ISBN 9780804700504. 
  28. ^ Le Socialiste, 1–8 May 1904.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29. ^ Muni, S. D.; Mishra, Rahul. India’s Eastward Engagement: From Antiquity to Act East Policy.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bSBDwAAQBAJ&pg=PT52&lpg=PT52&dq=%22Japan's+victory+lessoned+the+feeling+of+inferiority++nehru&source=bl&ots=nBqbP1C3Le&sig=ACfU3U0gqCA6N98aQ5NLdZF0G_ONI0qjBg&hl=en&sa=X&ved=2ahUKEwjW_OPm05rmAhVRiOAKHROHDQQQ6AEwCnoECAwQAQ#v=onepage&q=%22Japan's%20victory%20lessoned%20the%20feeling%20of%20inferiority%20%20nehru&f=false. 2019-03-12 [2021-12-23]. ISBN 978-93-5328-26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英语).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0. ^ Sun Yat-sen, "Pan-Asiasnism", translation of a speech delivered in Kobe, Japan on November 28, 1924, in: Yat-sen Sun; Liang-li Tʻang; Seishirō Itagaki; Jingwei Wang, China and Japan: natural friends – unnatural enemies; a guide for China's foreign policy (Shanghai, China: China United Press, 1941). Available on-line at: Wikisource.org .
  31. ^ Eishiro Ito, "United States of Asia, James Joyce and Japan", in A Companion to James Joyce,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3, pp.195–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 David Crowley, "Seeing Japan, Imagining Poland: Polish art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Faktografia July 4, 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未命名-rHbL-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4. ^ Schimmelpenninck van der Oye, p. 84.
  35. ^ Steinburg, p. 6.
  36. ^ 存档副本. [202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书籍

编辑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著/傅文宝,李迎迎,王文倩 译,"远东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回忆录:俄日战争总结",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西安市,2017年5月. ISBN 978-7-224-11776-9
  • 徐广宁编译:"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州,2009年11月. ISBN 978-7-5334-5235-3
  • 平冢柾绪,“日露战争”,河出书房新社,东京,日本,2004。
  • 酒井直行,“日露战争古写真帖”,新人物往来社;文殊社,东京,日本,2004。
  • 力石幸一,“日露战争明治人物烈传”,德间书店,东京,日本,20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