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统一

歷史事件
(重定向自統一意大利

意大利统一意大利语Unità d'Italia),又称意大利复兴运动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意大利统一复兴运动,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间,将意大利半岛内各个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1861年3月17号撒丁议会在都灵正式宣布意大利王国成立。

意大利统一
Risorgimento
日期1815年-1871年
地点意大利
参与者 撒丁王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意大利王国
 奥地利帝国
 两西西里王国
 帕尔马公国
 托斯卡纳大公国
 摩德纳和雷焦公国
结果

意大利统一开始和结束的确实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统一是随着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拿破仑政权的结束而开始,亦随着1871年的普法战争而结束,尽管最后一批收复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圣日耳曼条约生效才加入意大利王国。

背景

编辑

由拿破仑统治的意大利共和国及其后意大利王国的成立令国内人民产生民族主义的思想。当拿破仑的君主政权开始衰落,他之前确立的其他君主尝试透过满足民族主义者来巩固他们的政权,为革命制造良好的时机。这些君主中包括向奥地利争取在意大利王国继任的意大利殖民统治者欧仁·德博阿尔内,以及要求意大利爱国者协助在其统治下统一意大利的若阿尚·缪拉[1]

随着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战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以重新画定欧洲大陆。在意大利,会议恢复拿破仑时代前的各国独立政府,当中一些是直接统治的,一些则受欧洲列强的强大影响。不过,多个意大利国家内都有团体再次推动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众间点燃了的民族主义的火焰燃烧起来。当时,争取意大利统一被认定是与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因为它们直接控制着现时的意大利东北部以意大利文为母语的部分,同时亦是对抗统一的最强大的单一力量。奥地利帝国顽抗意大利半岛(以及帝国内其他地方)的民族主义思维——当时,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指“意大利”这个词语是单纯的“地理名词”。艺术和文学思维亦转向民族主义,其中最著名的也许是亚历山大·曼佐尼的《约婚夫妇英语The Betrothed (Manzoni novel)》。有些人将这本小说当作对奥地利的统治的批评。无论如何,这本小说在1822年出版,并在其后数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标准化的托斯卡纳方言,这是作者深思熟虑后为了提供一种所有意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标准语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持统一的人亦面对教廷的反对,尤其在与给他们某程度上的自治权的教宗国建立邦联制失败后。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担心放弃当地的势力,会令意大利天主教徒遭受迫害[2]

即使是希望见到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团体亦不能就统一国家的应实行的制度达成共识。其中一个建议(约1847年—1848年)认为应在教宗的统治下建立邦联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团体希望建立一个共和国。但最后却由一个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二世及其首相加富尔掌握了统一意大利为君主政体的权力。

 
朱塞佩·马志尼

其中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革命组织是烧炭党,这秘密组织于十九世纪初在意大利南部成立。组织的意念来自法国大革命,成员主要来自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维也纳会议将意大利半岛分给欧洲列强后,烧炭党分子分散到教宗国、撒丁王国托斯卡纳大公国摩德纳公国以及伦巴第-威尼斯王国。这些国家对该组织非常恐惧,因而通过一个条例,对参与烧炭党会议的人判以死刑。但组织仍继续存在,并由1820年起发起多次暴动。烧炭党因拿破仑三世统一意大利失败而将他判处死刑,更差点成功以此为由刺杀他。统一运动的领袖大多是这组织的成员。

统一运动中两个重要人物是意大利统一的倡导者朱塞佩·马志尼朱塞佩·加里波第。在较保守的君主立宪支持者中,加富尔和其后成为第一个意大利国王的维克多·伊曼纽二世同为重要人物。后世世界史学家称此三人(马志尼、加富尔、加里波第)为“意大利统一三杰”。

热那亚人马志尼于1830年成为烧炭党的成员。他在革命运动中的活动令他在加入后不久便被囚禁。在狱中,他断定意大利“可以并因此应该”统一,又系统化他建立“单一、自由、独立、共和”的国家并以罗马为首都的革命活动。1831年出狱后,他到了马赛,在当地成立了一个新政治组织,名为意大利青年党。新组织的格言是“上帝与人民”,以统一意大利为目标。

尼斯(当时是撒丁王国的一部分)人加里波第在1834年参与皮埃蒙特的起义,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后逃亡到南美洲。他在当地逗留了十四年,参与多场战争,于1848年返回意大利。

被合并的国家

编辑

➝并入撒丁王国

伦巴第-威尼托王国(1815年-1866年)

梵蒂冈城国(1929年-)

两西西里王国(1816年-1861年)

早期革命活动(1820年至1830年)

编辑

烧炭党革命(1820年-1821年)

编辑

1814年烧炭党(马志尼,后组“青年意大利党”)开始在那不勒斯组织革命活动;至1820年组织已强大得足以凭自己的军队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国王答应实行烧炭党草议的新宪法。但翌年革命被奥地利人以“神圣同盟”在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之间的中介人身份镇压。

两西西里王国革命

编辑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宪法,促进了意大利相似的活动。从西班牙人的经验得到启发,两西西里王国的军队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挥的一个——一个烧炭党——造反,征服两西西里王国的半岛部分。国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颁布新宪法。但革命人士无法赢得公众的支持,更成为神圣同盟的奥地利军队。斐迪南德一世废除宪法,并开始有系统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谢勒·阿玛尼,在其后数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革命

编辑

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领袖是山托列·迪·散塔罗沙英语Annibale Santorre di Rossi de Pomarolo, Count of Santarosa,他希望能赶走奥地利人,并将意大利统一到萨伏依王朝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亚亚历山大德里亚开始,军队在当地采用了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的绿、白、红三色旗。在国王离开国家时代为处理事务的摄政王通过新宪法以安抚革命者,但国王回国后却推翻了宪法,并向神圣同盟寻求援助。最终,迪·散塔罗沙的军队战败。

1830年革命

编辑

1830年左右,支持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识高涨;一连串革命为在意大利半岛建立一个国家奠定基础。

摩德纳公国弗朗切斯科四世野心很大,希望借着扩大势力范围而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国王。1826年,法兰西斯四世明言他不会阻止破坏意大利统一的反对势力。受到声明的鼓励,当地的革命人士开始组织起来。

1831年,法国七月革命期间,革命人士迫使国王退位,并在法国新国王路易·腓力的鼓励下开始七月王朝。路易·腓力答应包括奇罗·门诺提英语Ciro Menotti在内的革命人士,如果奥地利尝试干扰军队,他会作出干预。不过,因为害怕会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门诺提计划的起义中没有作出干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31年,教宗国警察得悉门诺提计划的革命,将他和其他谋反者拘捕。

同时,亦有其他革命在教宗国北部的波隆那弗利拉文纳伊莫拉费拉拉佩萨罗乌尔比诺发生。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宗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满整个教宗国北部,他们新成立的当地政府宣称建立了一个统一个意大利国家。

摩德纳及教宗国北部的革命引发帕尔马公国的类似活动,大公国亦采用了三色旗;拿破仑一世之妻,帕尔马玛丽·路易莎女公爵离开了城市。

发生革命的省计划统一为“统一的意大利省”,当时的教宗国瑞十六世向奥地利求助以对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浦奥地利没有意图让意大利的问题自由发展,而且不会忍受法国的干预。路易·菲利浦拒绝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国居住的意大利爱国人士。

1831年春天,奥地利军队开始进军意大利半岛,慢慢镇压每个发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结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运动,并捕获了其领袖,包括门诺提。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编辑

1848年1月,革命骚乱开始在西西里岛发生。不久,革命扩展至整个欧洲。1848年2月,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告成立。骚乱无可避免扩展至意大利,事实上革命者亦强迫大部分意大利统治者实行君主立宪,而在米兰威尼斯的起义亦暂时驱逐了奥地利人。

不久,撒丁王国国王卡洛·阿尔贝托认定统一意大利的时刻已经来临。宣称“意大利会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奥地利宣战。1848年3月,达尼埃尔·曼宁号召海军造船厂工人起义,[3]圣马可共和国在曼宁领导下于威尼斯宣告成立。奥地利军队从此地撤出,教皇国、托斯卡纳与那不勒斯纷纷派军支援新的共和国。[3]

5月底,56万名米兰人投票加入皮埃蒙特,帕尔马与摩德纳也发生类似状况;7月4日,威尼斯立宪会议撇开曼宁的势力也同意“融入”皮埃蒙特。另外,1848年5月15日两西西里王国举行选举并诞生一个温和的自由派议会,国王费迪南多·卡洛要求新政府宣誓支持现有宪法,导致愤怒的共和党人在那不勒斯筑起街垒,当局派1.2万名士兵镇压导致激战,200名士兵与起义者丧生,军队趁机大肆烧杀掳掠,迫使先前支援威尼斯的舰队返回。[3]

 
朱塞佩·加里波第

列强有机会对罗马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回应前,在阿尔贝托的军队接受逃亡海外的波兰元帅沃伊切赫·赫扎诺夫斯基英语Wojciech Chrzanowski训练的同时,阿尔贝托决定再次与奥地利决战。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诺瓦拉战役中,被拉德斯基再次击败。这次战败是最后一次。阿尔贝托退位,由他的儿子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统一意大利或征服伦巴底的野心亦已经——至少暂时——结束。战争于8月9日签署条约后正式结束。

战后剩下罗马及威尼斯共和国。四月,查尔斯·乌迪诺指挥下的一支法国军队被派遣到罗马。表面上,法国人希望协助教宗及其国民和解,但不久法国人被迫倾向某一方,并决定恢复教宗的地位。经过两个月的围城,罗马于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复位。加里波第和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第流亡美国纽约市

7月24日的库斯托扎战役中,阿尔贝托被奥地利元帅约瑟夫·拉德斯基打败,阿尔贝托被迫签署停战协定,拉德斯基吹嘘:“米兰回到我们手中!伦巴第领土已扫清敌军”。[3]之后,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个伦巴底-威尼斯大区,但威尼斯得以幸免。同时,奥地利人包围威尼斯,威尼斯遭受炮轰及瘟疫,而被迫于8月24日投降。奥地利人亦发起恢复意大利中部的秩序和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并建立他们对教宗国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然而,在皮埃蒙特民主派的压力下,阿尔贝托废除1848年的停战协定,调动部队与奥地利开战;1849年3月22日,阿尔贝托的8.5万名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的士兵与拉德斯基所指挥的7.2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米兰东北部激战,阿尔贝托彻底战败连战死沙场的愿望都落空,他让位给其子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拉德斯基强迫皮埃蒙特支付巨额赔款,但是大赦约100名托斯卡纳等地革命者以外的他人,热那亚的民主派在拉德斯基的炮轰下最终被迫投降。[3]当拉德斯基巩固他在伦巴底-威尼斯大区的势力,在意大利其他部分变得更严重,原先勉强答应宪法的君主,开始与他们的宪政大臣发生冲突,经常导致正面冲突。最初,共和国取得优势,迫使君主逃离他们的首都。这包括当时的教宗庇护九世,他最初被视为改革者,但与革命人士的冲突令他对君主立宪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在1849年初他逃离罗马,前往两西西里王国的加埃塔。激进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包括马志尼及加里波第,宣告成立罗马共和国

马志尼在这段过程起了主要作用,民主选出的议会推选他为罗马荣誉市民,而他证明是为称职的行政官员,马志尼取缔宗教裁判所并将其房舍用于安置穷人,设立世俗法官主持的公共法庭、设立累进税制、倡导宗教宽容。教皇请求国际社会干预,而法国应许其呼吁;1849年4月24日约6000人的法军在意大利沿海登陆,加里波第率领500志愿兵加入此次战斗,他被马志尼委托军务;30日8000共和国士兵持刺刀的步枪攻击法军,导致全军败退、伤亡惨重,增援的那不勒斯军队也被共和国部队击退;为此,法军在罗马的制高点架上重炮不停歇地炮轰。6月30日法军攻入市内击退加里波第的志愿军,一批老革命家离开意大利再次流亡瑞士,加里波第本人也再次流亡到美洲各国。[3]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编辑

1859年战争及结果

编辑

尽管卡洛·阿尔贝托已经被奥地利人彻底击败,但是皮埃蒙特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加富尔在1852年成为首相,同样也有着扩张的雄心。但是他已经察觉到仅凭撒丁王国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借助英法的力量赶走奥地利人。

为此,撒丁王国在1855年加入了克里米亚战争并支持英国和法国。但是这一做法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意大利人的利益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被忽视了。尽管如此,这场战争还是取得了一个有益的结果,奥地利被孤立了,因为它试图在战争中对战争双方搞平衡,以至于战争双方对其都没有好感。

在1858年1月14日,一个意大利民族主义者费里斯·欧西尼英语Felice Orsini试图行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信给拿破仑三世,呼吁他给予意大利民族主义者以帮助。拿破仑三世在年轻的时候曾加入过烧炭党,他还自认为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开始坚信自己应该为意大利的命运做些什么。1858年夏,加富尔与拿破仑会面,双方同意对奥地利联合作战。按照协议撒丁王国在战后接收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伦巴第威尼斯)以及帕尔马摩德纳,与此同时,法国将获得撒丁王国在阿尔卑斯山麓的领地萨伏依尼斯。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将保持原样,尽管据传皇帝的侄子将取代哈布斯堡家族而成为托斯卡纳的主人。为了使法国的干涉不被视为侵略行径,加富尔将煽动伦巴第的革命活动,从而引诱奥地利的入侵。[3]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计划的那样顺利。奥地利人在处理皮埃蒙特人引发的叛乱时表现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败,从而使得引诱奥地利入侵的计划破产。没有奥地利的入侵,法国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干涉”。失去了法国的支持,加富尔就无法承担战争的风险了。此时,奥地利发出了解除动员的最后通牒。皮埃蒙特加以拒绝,使得奥地利看起来是入侵者而失去英国和普鲁士的同情,6月4日的马真塔战争中,法军已从侧翼包抄位于马真塔而占优势的奥地利军队,并迫使之后彻。[3]此役,法国和撒丁战胜久洛伊·费伦茨伯爵的奥地利军队,奥地利由伦巴第的大部分地区撤军,拿破仑和维托里奥·伊曼纽尔二世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米兰。6月24日,两军之间的第二场战争于苏法利诺爆发。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亦有亲自指挥其军队,双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战技巧,但法国亦再次战胜。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30万兵力,彼此约有3000人阵亡。[3]最后,奥地利撤军至威尼西亚边境的四角防线(由四个要塞组成,分别是莱尼亚戈凡罗拿曼托瓦佩斯基耶拉)。

当皮埃蒙特准备攻入威尼西亚前,拿破仑三世决定退出战争。拿破仑三世退出战争的原因有很多,他认为攻下威尼西亚中,将会发生漫长而血腥的战斗、担心德意志各邦的干涉,因为各邦已经动员兵力准备支援奥国、畏惧出现过于强大的皮埃蒙特-撒丁。7月11日,拿破仑三世与奥皇于维拉法兰卡秘密会晤,并没有通知其盟友皮埃蒙特。二人达成对冲突结束的共识,奥地利维持对威尼西亚统治、伦巴第划归法国后,法国将此地割予皮埃蒙特、其余意大利边界维持不变。在中意大利,当地的政权因为战争的爆发而中断统治,包括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摩德纳的统治者,他们均逃往奥地利。[3]那些统治者的政权将获重建,而教宗对其北部辖地罗马涅费拉拉博洛尼亚之统治保持不变。

尽管如此,撒丁能依事前约定把尼斯等地割让给法国。[3]撒丁人对于盟友的背叛极为愤怒。加富尔强烈要求伊曼纽尔二世,无论如何亦要继续战争,但对方决定接受事实,加富尔因而辞职。维拉法兰卡的停战协定,于同年11月10日的苏黎世条约中获得正式承认。由于法国拒绝施压要求皮军撤退及维持旧边界不变,而奥国亦无力驱逐皮军,皮埃蒙特军队遂占领了一些小邦及教宗国北部。同年12月,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及教宗国北部辖地联合组成中意大利联合省。联合省希望并入撒丁之内,并且得到英国的鼓励。

1860年1月,加富尔成功重掌权力,并希望吞并联合省,但他深知必须得到法国的同意才能成功。拿破仑三世同意皮埃蒙特吞并联合省,以交换取得皮埃蒙特的萨伏依及尼斯二地。中意进行公投,同意并入撒丁。3月20日,合并完成,撒丁王国控制了意大利中、北部大片土地。

千人远征团

编辑

1860年春季,意大利仅剩下四个政权,分别是统治威尼西亚奥地利帝国、新扩张的皮埃蒙特-撒丁王国教宗国两西西里王国。加富尔并不急于统一剩余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对王国的经济负担会十分沉重,但事实却大出他的所料。

当时,两西西里王国国王弗朗切斯科二世拥有15万人的军队。但他父亲的暴政,引致到国内大量秘密组织的出现,同时王国的瑞士雇佣兵突然被召回,因为瑞士的新法律禁止国民再成为雇佣兵。结果瑞士雇佣兵的撤退,引致到弗朗切斯科被逼要依赖他那支不可靠的本地人军队,意大利统一再次出现大好机会。在1860年4月,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巴勒莫分别爆发起事,不过这些起事迅速被忠诚于国王的军队镇压。

同时,尼斯朱塞佩·加里波第对于法国吞并他的故乡极为不满,意图组织他的支持者去夺回这块地方。加富尔恐怕引发与法国的战争,游说加里波第转去协助西西里岛的起事者。

1860年5月6日,加里波第于热那亚附近,集吉他的支持者,稍后登陆于西西里岛的西岸,他自封为独裁者;[3]加里波第的军队集结了被击溃的起事者,他们集结起力量并于5月13日击败敌军。3日内,登陆的部队增加了4,000人。5月14日,加里波第宣布他成为西西里岛的独裁者,并隶属维克多·伊曼纽尔的名下。5月27日,加里波第包围城市,同时城内亦发生大规模的起事,爆发激烈巷战。

当巴勒莫爆发起事时,两西西里王国的将领,弗迪南多·兰萨(Ferdinando Lanza),带领25,000兵力到亚纳大削西里岛,并猛烈轰炸巴勒莫至废墟。在英海军的干预下,双方停战,两西西里军队撤退,城市归于加里波第。这次成功反映了两西西里政府的无能,加里波第的名声于众多意大利人中开始传播,他被视为国家英雄。西西里朝廷之中,满布著怀疑、迷惑及沮丧。国王急忙召集大臣,并提议重启早前的宪法,但他们的努力最后还是不能重建国民对波旁王室的统治信心。

巴勒莫投降后6星期,加里波第攻击墨西拿,城市于一星期后投降,加里波第完全攻下西西里岛。加里波第决定向意大利半岛进发,在英海军保护下渡过墨西拿海峡雷焦卡拉布里亚的敌方守军迅速投降。在向北前进中,民众对加里波第夹道欢迎,而那不勒斯的军事抵抗逐渐衰弱。8月18日、21日,两西西里王国的两个区域,巴斯利卡塔普利亚的民众宣布并入意大利王国。8月底,加里波第到达科森扎、9月5日到达萨莱诺附近。同时,西西里朝廷宣布戒严,9月6日国王集结了4,000仍然忠诚的军队,并退到沃尔图诺河。翌日加里波第与少量支持者,利用火车进入那不勒斯城,民众夹道欢迎他的来临。

加里波第趁胜挥师直指那不勒斯,此前国王为重整部队而放弃该地,同时加里波第捷报频传、队伍不断扩大,600位英国人加入他的部队。[3]尽管加里波第轻易夺取那不勒斯城,但两西西里王国军队仍然控制沃尔图诺河。加里波第的25,000名非正规部队未能将两西西里国王从卡普阿加埃塔的要塞中逐出,他必须取得撒丁军队的支援。

但是,撒丁军队必须穿越亚平宁半岛的中部才能到达,但这些地区仍属于教宗治下。加里波第早前无视圣座的政治意志,宣布意图在罗马建立意大利的王国,但罗马仍然是教宗庇护九世的首都。天主教教会认为这是对其统治地区的威胁,教宗威胁对支持这个行动的人革除教籍。由于害怕加里波第会进攻罗马,全球的天主教徒开始对教宗国军队提供金钱及志愿者,并由一名法国将领路易·拉莫西埃英语Christophe Léon Louis Juchault de Lamoricière所统率。

拿破仑三世干预及解决了半岛上的对峙。若法皇容许加里波第继续行动,极有可能会最终引致教宗国的灭亡,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但是拿破仑三世可能与加富尔共同合议,容许撒丁吞并那不勒斯、翁布里亚及其他省份,而罗马及“圣彼得的遗产”的统治保持不变。

撒丁的两个军团,进入了教宗国的土地,但他们的目标并非罗马,而是那不勒斯。教宗国军队在拉莫西埃的统率下,抵抗撒丁军队,但迅速于安科纳大败及被围,于9月29日投降。10月9日,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到达并接掌指挥。教宗国军队已经无力抵抗他,南进道路再无障碍。

加里波第不信任务实的加富尔,主要因为对方容许加里波第的故乡,尼斯法国吞并。不过,他承认了伊曼纽尔对他的指挥。

迫于政治现实加里波第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举行公投,决定人民是否愿意归属皮埃蒙特,结果两地一致地赞成统一,他最终辞去总司令一职。[3]当国王来到塞萨奥伦卡后,加里波第将他的权力转移给国王。他于泰亚诺称呼伊曼纽尔为“意大利国王”后,陪同国王进入那不勒斯。然后,加里波第退隐于卡普雷拉岛,并将统一意大利的工作留给了伊曼纽尔二世。

撒丁军队的进展成功,弗朗切斯科二世败于沃尔图诺河、卡普阿陷落,他在军队保护下退守加埃塔。在他那位果断的王后,巴伐利亚的玛丽亚·苏菲亚女公爵的鼓励下,他进行了3个月的顽强抵抗。但欧洲各国拒绝协助他,加埃塔的军需及粮食短缺,并爆发瘟疫,因此守军被逼投降。尽管如此,一些忠于弗朗切斯科的部队,在数年内仍然继续零星抵抗意大利政府。

加埃塔的失陷,标志着意大利的统一接近完成的地步,只有罗马及威尼西亚仍未加入。1861年2月18日,伊曼纽尔二世于都灵召开了第一个全意大利的议会。3月17日,议会宣布,伊曼纽尔二世成为意大利的国王、3月27日,罗马被宣布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尽管此地仍未并入意大利王国统治之下。3个月后,加富尔逝世。

罗马问题

编辑

马志尼对于君主制存在长期不满,并继续坚持建立共和国。“解放自阿尔卑斯山以迄哈德良里亚海”成为座右铭,统一运动的目光聚焦在罗马及威尼斯上。但是这两地均有极大的障碍需要克服。对教宗的世俗权力挑战,将会遇到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反对,而且法军仍然驻守罗马。埃马努埃莱二世对于攻击教宗国,而引起的国际反响十分警惕,并反对其臣民参与这类目的的革命行动。

不过,加里波第相信当他攻击罗马时,政府会支持他。由于对国王毫无行动而感到失望,他策划新的行动。1862年6月,他来到巴勒莫,组织志愿者发动战斗,并以“罗马或死亡”为口号。墨西拿的守军,忠于国王的命令,阻止他们渡往亚平宁半岛上。加里波第的2000人军队,转向南方并在卡塔尼亚出发。加里波第表示,他会作为胜利者进入罗马,或命丧于它的城墙下。他于8月14日在梅利托登陆,并进入卡拉布里亚山脉。

意大利政府对此行动没有支持,并对此反对。恰尔蒂尼将军派遣一个师去阻止志愿军。8月28日,两支部队于阿斯普罗蒙特山相遇。正规军不慎开火,而一些志愿军亦接着开火,加里波第立即禁止部下向同属意大利的人开火。志愿者遭到严重折损,连加里波第本人亦受伤,大部分人被囚禁,加里波第则被带到北意大利囚禁,最后获释。

同时,埃马努埃莱寻找更安全的方法,来夺取教宗国。他与拿破仑三世于1864年9月达成了九月协定英语September Convention,拿破仑同意于2年内撤出驻罗马军队。教宗同时扩张其军队,以便自我保护。1866年12月,最后的法军撤离罗马,尽管教宗尽一切努力挽留他们。法军撤离后,意大利全境从外国军队的占领下解放。不过不久之后,因为加里波第的进攻,而使法军于1867年再度驻军罗马。

意大利政府于1865年,将首都由都灵迁到佛罗伦萨,召开了第一次国会。这个安排造成都灵很多不便,因为国王被逼要尽快离开城市,前往他的新首都。

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6年)

编辑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竞争在德意志诸国的领导地位。意大利王国抓住这个机会,企图夺回奥地利帝国手中的威尼西亚,而与普鲁士结成盟友。奥地利帝国试图去说服意大利王国政府,接受威尼西亚为代价而不插手战事。然而,于4月8日意大利王国普鲁士签订协议,意大利王国将取得威尼西亚。6月20日,意大利王国奥地利帝国宣战。在意大利一统中,普奥战争被称为“第三次独立战争”,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独立战争之后。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催促引导军队渡过明乔河去入侵威尼西亚,同时加里波第率领他那支名为阿尔卑斯山猎人的志愿军去入侵蒂罗尔。意大利正规军的冒险以惨败告终。意大利王国陆军在6月24日与奥军于库斯托扎开战,意军遭受失败。7月20日,意大利海军于利萨海战中大败,海军损失惨重。意大利命运并未全部如此凄凉,7月21日加里波第的志愿军于贝泽卡战胜奥军,并朝特伦托进军。

7月3日,萨多瓦会战,奥军被普军完全击败,普军进逼维也纳。同时,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见其目标已经达成,于7月27日与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意大利王国也于8月12日与奥地利帝国停战。加里波第于胜利的行军中被召回,并且发出一份简短的辞职电报,上面只有“服从”(Obbedisco)一字。

尽管意大利对战争全局毫无贡献,但由于普鲁士在北线的胜利,确保奥地利割让威尼西亚。10月12日在维也纳签订的条约中,奥地利同意割让威尼西亚,但是耻与直接交由意大利而是经过法国,由拿破仑三世在10月19日将威尼西亚让予意大利。条约中,表示威尼西亚的合并,经过公投才能变成有效。公投于10月21、22日举行。历史学家认为此公投,是在军队的监控下进行,[4]因为仅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对票。[5] 许多支持独立的威尼斯人认为,这是一个阻止威尼西亚独立的骗局。

奥地利军队对于意大利人的进入,作出了一些反对,但成效不大。伊曼纽尔二世进入威尼斯,并表现了他对圣马可广场的尊重。

统一罗马

编辑

1867年进攻罗马

编辑

加里波第对于占领罗马仍然热衷,因为罗马是亚平宁半岛的历史性首都。在1867年,加里波第发动第二次对罗马的进攻,但是经过新的法国辅助力量帮助下,教宗国军队提升实力,并轻易在门塔纳战役击败了装备差劲的志愿者们。法国驻军停留在罗马,直至1870年8月,因为当时爆发了普法战争,军队被召回法国。这导致意大利军队旋即开进罗马。[3]

在门塔纳战役前,意大利爱国者恩里可·凯罗利(Enrico Cairoli)、他的兄弟乔凡尼(Giovanni)和70名伙伴试图攻取罗马。这支队伍在特尔尼上船出发,经台伯河前往罗马。他们企图会合城内的起事。1867年10月22日,在罗马的革命者夺取了卡比托利欧山圆柱广场的控制权。但是当乘船的起事者来到维拉哥利(罗马的北郊)时,起事者已被击败。当夜,教宗国军队包围及进攻他们,乔凡尼重伤、恩里可死亡。

 
门塔纳战役,意大利军队进攻罗马的行动失败了

在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在8月初,法皇拿破仑三世召回他在罗马的驻军,再不能对教宗国进行保护。广泛的示威游行要求意大利政府统一罗马。意大利政府决定不进行任何行动,直至色当会战后法国向普鲁士王国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瓦解。伊曼纽尔二世派人送信给庇护九世,并提出一个体面的建议,容许意大利军队和平进入罗马,扮成为了保护教宗。教宗对此毫无热情:

意大利军队在卡多纳将军指挥下,在9月11日跨越边界,并缓慢地向罗马推进,希望和平进城可以达成。意军于19日来到奥勒良城墙,并包围了罗马。尽管庇护九世已无胜利之望,但他仍然不肯妥协,强逼他的军队进行象征性抵抗。20日,经过3小时对城墙的炮轰,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意军进入罗马。49名意军士兵、4名军官及19名教宗国士兵死亡。在10月2日的公投后,罗马及拉齐奥被并入意大利王国。

原本意大利政府想让教宗保留“利奥城”,即罗马城位于台伯河西岸的部分,但教宗拒绝这个条件,因为若果接受的话,就暗示他对意大利王国吞并他的领地作出法律支持。庇护九世宣称自己是“梵蒂冈之囚”,尽管他出入并无受限制。对教宗来说,失去他以往的世俗权力,使他失去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若他走到罗马的街头上,他可能会遇到危险,特别是从一些以往隐瞒他们政治上反对教宗的人。1871年7月,意大利政府正式由佛罗伦萨,迁都至罗马,意大利正式统一。

历史学家拉斐尔·切萨雷(Raffaele de Cesare)对意大利统一运动作出如此观察,他认为意大利用了20年才能统一,原因在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捍护教宗,法国当时是最大的天主教国家,对罗马教廷有一定的支持,而意大利为免失去法国支持,一直不敢进攻罗马:

罗马问题是绑在拿破仑脚上的一块石头,将他拉到深渊之中。他从没有忘记,即使在1870年8月、色当会战一个月前,他是整个天主教国家的君主,并且成为了皇帝。他的帝位得到保守党的选票,及神职人员影响力的支持。他的最高责任是,不可以放弃教宗。[7]

20年来,拿破仑三世曾经是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在那里他拥有很多的朋友及关系... 如果没有他,教宗的世俗权力将不会被改变,或不会正被改变,而是一直延续。[8]

近代意大利统一运动

编辑

统一所有意大利民众于一个政权底下的过程,在19世纪仍未完结。大量意大利人仍然居住于意大利王国以外的地方,这个情况引致了意大利的民族统一主义

尚未收复的意大利是意大利统一后,出现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的倡议。这个运动鼓吹意大利人的民族统一主义,并统一其他国家内部,愿意加入王国的意大利人。这项运动亦被称为“意大利民族统一主义”。此项运动并非正式组织,只是一个倡议的运动,表示意大利应该扩至它的"自然边界"。类似的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想法,亦普遍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

民族统一主义及两次世界大战

编辑

在统一运动后期,一些意大利人对于意大利王国当时的情况,感到十分不满。他们希望王国可以将第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岛及其他地区并入版图之内。意大利民族统一主义在一战后成功,因为第里雅斯特及特伦托并入意大利中,分属威尼斯朱利亚及特伦蒂诺两个区。

意大利王国在战争初期是宣布中立,因为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三国同盟是防御性联盟,只有联盟成员受到敌方主动攻击才会参战。很多意大利人仍然对奥地利持敌意,因为过往意大利被奥地利的长期及持续控制,导致意大利的拒绝参战。奥匈帝国要求意大利保持中立,但三国协约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希望意大利加入他们的一方。1915年4月的伦敦条约承诺,弗留利、特伦蒂诺达尔马提亚会并入意大利,换取意大利进攻同盟国

意大利民族统一主义在一战后获取重要成果,意大利从这场战争中,获取了第里雅斯特戈里齐亚伊斯特拉半岛扎拉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轴心国侵略南斯拉夫,意大利对达尔马提亚建立统治,因此意大利王国短暂地吞并了斯普利特科托尔及大部分的达尔马提亚海岸线。自1942年至1943年,连科西嘉岛尼斯亦并入意大利之内,几乎完成意大利民族统一主义多年以来的目标。

此项运动的目标十分明显,在意大利一统后,将所有意大利人的土地从外国统治中解放。运动的鼓吹者们,以言语来界定意大利人,并将这些人的土地解放。这些土地包括特伦蒂诺第里雅斯特达尔马提亚伊斯特拉半岛戈里齐亚提契诺尼斯科西嘉岛马耳他岛奥匈帝国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达尔马提亚及伊斯特拉提升克罗地亚人的影响力,以削弱意大利对西巴尔干半岛的要求。

在二战后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民族统一主义运动已经在意大利政治上消失。由于意大利王国于二战中战败,以及其后对法西斯暴行的报复而屠杀数以千计的意大利人,使得留在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人仅余数千人。另外亦因为随后让意大利人选择国籍,而令20至25万人离开,变成伊斯特拉流亡者(Istrian exodus)。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参阅 Proclama di Rimini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1-26.
  2. ^ E. E. Y. Hales, 1958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译. 1815-1914競逐權力.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 248. ISBN 978-7-5086-9650-8 (中文). 
  4. ^ G. Thaon di Revel:"La cessione del Veneto - ricordi di un commissario piemontese incaricato alle trattative" (translation:"The cession of Veneto - memories of the piedmontese commissary for the negotiations"). Academic Press, 2002
  5. ^ Beggiato, E.: "1866: la grande truffa" (translation: "1866: the great deceit"). Venice Academic Press, 1999
  6.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4. 
  7.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0. 
  8. ^ De Cesare, Raffael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9: 443. 

来源

编辑
书籍
  • Raffaele De Cesare, The Last Days of Papal Rome,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London (1909)
  • Pio Nono: A Study in European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E.E.Y. Hales (P.J. Kenedy, 1954)
  •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Modern World by E.E.Y. Hales (Doubleday, 1958)
  • Edgar Holt, The Making of Italy 1815-1870, Atheneum, New York (1971).
网页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