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年代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 1940年代中国 / 1950年代中国大陆 / 1960年代中国大陆 / 1970年代中国大陆
年份 1937年中国 / 1938年中国 / 1939年中国 / 1940年中国 / 1941年中国 / 1942年中国 / 1943年中国 / 1944年中国 / 1945年中国
纪年 辛巳蛇年)、中华民国30年

大事记

编辑
  • 1月1日——军事委员会任命王乾元为第三十四军代理军长[1]:6448
  • 1月12日——皖南新四军指战员在叶挺指挥下坚守石井坑,黄昏周围阵地相继失守,晚上叶挺决定分散突围[1]:6457
  • 1月13日——新四军军部在突围中又遭国军包围,当时尚集中2,000馀人几度冲锋,下午国军进攻大康王新四军阵地,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阵亡;叶挺和饶漱石商定派人与国军谈判,并派军部参谋2人前往第五十二师师部联系[1]:6457-6458
  • 1月14日——叶挺前往第五十二师师部谈判被扣押,随后新四军各阵地被国军占领;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最后分散突围,2,000馀人陆续到达江北和苏南,副军长项英和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到茂林以南大山中隐蔽,3月14日被杀害[1]:6458
  • 1月16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刘祁祺为第十七军副军长,张言传为第七十军副军长;国民政府设计局正、副秘书长张群、顾翊群辞职照准,遗缺由王世杰、陈伯庄兼任[1]:6460
  • 1月17日——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称新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扰乱战局,破坏抗日阵线,阴谋不轨”,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其番号,并将“该军军长叶挺着即革职,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副军长项英着即通令各军严缉归案讯办”,是为“皖南事变”;军事委员会任命杨宏光为新编第三军军长[1]:6462
  • 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之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任命陈章为第六十三军副军长;行政院会议议决派蒋复璁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1]:6464-6465
  • 1月21日——军事委员会任命郭希鹏、王天任为骑兵第三军军长、副军长;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致电军令部长徐永昌,请即派兵东进援助该部袭击苏北新四军[1]:6466
  • 1月25日——日军发动豫南会战;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1]:6469-6470
  • 1月26日——豫南战场中路日军攻陷确山,右翼日军攻陷正阳,左翼日军攻陷泌阳[1]:6471
  • 1月31日——军事委员会任命赵锡庆为第五十三军副军长,王育瑛为第五十四军副军长[1]:6474
  • 3月2日——国民参政员、南侨领袖胡文虎离开重庆前赴香港;日军在北海市强行登陆,攻陷北海[1]:6498
  • 3月6日——军事委员会任命梁培璜为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为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楚溪春为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刘奉滨为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6501
  • 3月14日——日军发动上高会战[1]:6506
  • 3月19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孙良诚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1]:6509
  • 3月28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刘召棠为第十九军代理军长,梁春溥为第二十三军军长,于镇河为第三十三军军长,施北衡为第七十五军军长,柳𣘤明七十五军副军长,孙福麟为第八十三军代理军长,张兴仁为新编第三军副军长[1]:6518
  • 3月31日——上午,上高会战国军第九战区第二挺进总主力由高安东北冲入城内,克服高安,日军不支四处走[1]:6520
  • 国民政府为实行对滇缅公路统一管理,特设特种运输管理委员会,由何应钦兼任主任委员,交通部、财政部、经济部、贸易委员会等机关均派代表参加[1]:6537-6538
  • 4月2日——第九战区第四十九军第一〇五师王铁汉部援军第七十军第一〇七师宋英仲部合力克复新奉,午后王铁汉部收复万寿宫,日军退回原阵地,上高会战结束,共歼日军1.5万人,俘日军100馀人[1]:6522
  • 4月4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彭杰如为新编第七军军长[1]:6523
  • 4月10日——国民政府特任郭泰祺为外交部部长;国民政府追故空军驱逐司令兼第四大队队长高志航为空军上将[1]:6527
  • 4月13日——蒋称苏日中立条约会使美国更意识到日本对其长期威胁;故日本与苏联由此助长中国军事和政治前景;蒋作结论,日本即将南进,是日本做为世界强权即将完结之开端[2]:202
  • 4月15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声援日苏两国条约,并重申两国条约并未变更中国领土权,反而确保了两地的安全[3]
  • 4月24日——上海四行仓库孤军营第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在给士兵训话后,被其部下士兵赫鼎诚、张文清、龙耀亮等用匕首、铁镐猛击殒命[1]:6535
  • 4月25日——谢晋元遗体大殓仪式在孤军营礼堂举行,凭吊者约3,000人,林森、蒋介石、何应钦、孔祥熙、朱家骅、顾祝同等题词致哀;蒋介石通令全国悼念谢晋元,发特恤国币5万元,并请由政府明令褒扬,所遗子女由国家抚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何浩若辞职获准,由该部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少谷兼任[1]:6535-6536
  • 4月29日——军事委员会任命杨彬为第七十一军副军长[1]:6537
  • 7月1日——全国公路由交通部移转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接管,以何应钦兼督办,俞飞鹏张嘉璈为会办;军事委员会任命周体仁为第三军军长、李世龙为副军长;德国、意大利宣布承认“汪精卫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外交部向中外记者宣读德、意绝交宣言,并电令驻德大使及驻意代办撤退回中国[1]:6577
  • 7月3日——国民政府任命叶秋原陈紫枫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6579
  • 7月7日——中共中央发布《为纪念抗战四周年宣言》[1]:6581
  • 7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中英两国关于撤销不平等条约之换文,中方文称:“本月四日贵大使照会以英国政府拟俟远东和平恢复时,与中国政府商讨取消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并根据互惠平等原则修改条约等由,业经阅悉,中国政府对于英国政府此种友谊,表示深为欣慰。”[1]:6584
  • 7月15日——国民政府以行政院秘书长魏道明出任驻法国大使,特派行政院政务处长蒋廷黻代理行政院秘书长[1]:6584
  • 7月20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航空委员会顾问陈纳德,商谈美国空军志愿兵援华事宜[1]:6586
  • 7月22日——行政院决定成立全国水利委员会,任命薛笃弼为主任委员,各有关部、会长员为委员,将原有之黄河、长江、珠江、导淮各水利机关均归该委员会[1]:6587
  • 7月28日——军事委员会任命程树芬为第七军副军长,莫德守为第四十八军副军长[1]:6590
  • 7月31日——军事委员会任命贺维珍为第三十一军军长、黎行恕为副军长[1]:6591
  • 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将陈纳德指挥下之美国志愿空军正式组成中国武装部队(即飞虎队),由陈纳德任总指挥[1]:6593
  • 8月2日——韩国光复军第五支队队长罗月焕奉韩国临时政府命到重庆述职,并报告该部前方工作情形,按罗在中国北战场组织韩侨参加对日作战并深入敌后破坏二年[1]:6594
  • 8月4日——郭泰祺在重庆中枢纪念周报告近来国际形势,指出:“日本是侵略集团链锁中最弱的一环”,“只要民主国家坚持并加强对它的经济封锁,它就会走向崩溃之途”,“民主集团的胜利一定会从远东开始,毫无疑义。”[1]:6594-6595
  • 8月12日——国民政府设立外汇管理委员会,特派孔祥熙兼任委员长,派俞鸿钧等12人为委员,并指定俞源鸿钧、陈辉德、陈行、贝祖贻、席德懋为常务委员[1]:6598
  • 8月20日——军事委员会任命潘文华为第五十六军军长,8月21日任命忠言为第一〇〇军副军长[1]:6604
  • 8月24日——军事委员命李觉为第二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陈孔达为第七十军军长,康翔为新编第五军副军长[1]:6605
  • 8月25日——军事委员会任命王敬久为第十集团军总司令[1]:6606
  • 8月26日——国民政府任命冯钦哉为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派张含英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6606
  • 8月28日——国民政府明令改组福建省政府:原省政府主席陈仪另有任用,应免本兼各职,任刘建绪为省政府主席[1]:6607
  • 10月1日——长沙附近日军各师团开始退却[1]:6631
  • 10月3日——军事委员会任刘希程为第九十三军副军长[1]:6634
  • 10月9日——国民政府令:兼福建省保安司令陈仪另有任用,应免兼职,任刘建绪兼福建省保安司令[1]:6636
  • 10月11日——军事委员会任命顾锡九为第八十九军代军长,10月12日任命史克勤为第四十九军副军长[1]:6638
  • 10月16日——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开幕,蒋介石主持会议并致开会词,会议主要内容是检讨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失误[1]:6639
  • 10月19日——据《大公报》讯:蒋介石拨款5万元在中央军校建筑四行孤军团长谢晋元纪念碑;运输统制局西南运输处改组为中缅总局,俞飞鹏任局长,陈体诚及美国公路运输专家威尔斯任副局长[1]:6641-6642
  • 10月23日——蒋介石指派康泽为主任,负责筹备设立“战时青年训导团”[1]:6643
  • 11月2日——蒋介石以日军集结越南,将进攻云南,切断滇缅公路,是日电请罗斯福总统利用影向,使英国与中国通力合作[1]:6648
  • 11月11日——白崇禧巡视桂南,是日检阅防守桂边军队,发表训话称:日军进攻昆明时,或将由越南重入桂省,广西军民应与云南军民协力合作,防守边界[1]:6654
  • 11月12日——蒋介石会见周恩来,希望中共自动出席参政会,说过些时候可以给叶挺自由,但现在不能放[1]:6654
  • 11月15日——军事委员会任命丁友松为第八十军副军长,米文和为第六十九军代理军长[1]:6656
  • 11月16日——军事委员会任命曹日晖为第九十军副军长[1]:6657
  • 11月18日——军事委员会任命王育瑛为第八十七军副军长,11月20日任命刘希程为第九十八军军长[1]:6659
  • 11月25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宋希濂为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张轸为副总司令,吕瑞英为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梁培璜为第六十一军军长[1]:6663
  • 11月26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张凌云为第五十九军副军长,陈继淹为第七十七军副军长[1]:6664
  • 11月30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刘多荃为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锺彬为第十军军长[1]:6665
  • 12月1日——行政院秘书长蒋廷黻发表谈话,表示美国如与日本作战,中国亦将对日宣战,无论在任情况下,中国决不与日本单独媾和[1]:6666
  • 12月8日——蒋介石口述一封信给罗斯福,由宋美龄译成英文:“现时我两国已对共同之公敌而作共同之奋斗,中国自当贡献其所能及其所有,期与友邦美国以及各与国团结一致,奋斗到底;必使太平洋以及全世界人类正义在野蛮暴力与无穷诡诈之空前劫运下获得解放而后已。”[2]:209晨1时,日军开始对美国檀香山珍珠港偷袭,同日炸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于是英国、加拿大、澳洲、荷兰、美国等对日宣战,美国并宣布对德义两国进入战争状态[4]:128-129
  • 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布告,明确宣布:“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国民政府以热河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缪澂流另有任用,免本兼各职,命刘多荃继任[1]:6672-6674珍珠港事件发生两天后的12月9日,中国正式向德国、义大利和日本宣战[5][6]。因此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并与英美等国签订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令重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上升[7]。国民政府正式布告对日宣战,并声明对德、义立于战争状态[4]:129
  • 12月17日——军事委员会任命赵世铃为第四十三军代军长,王铁汉为第四十九军军长[1]:6681
  • 12月23日——日军第40师团主力自湖北南部岳阳地区向湖南北部新墙河岸推进,突破第九战区守军第一三四帅一部在河北岸之前沿阵地,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军事委员会任命陶广为第三十二集军副总司令[1]:6686
  • 12月27日——国民政府特任宋子文为外交部长,到任前由蒋介石兼任,沈鸿烈为农林部长、贾景德为铨叙部长、陈仪为行政院秘书长[1]:6689
  • 12月29日——蒋介石兼理外交部长职[1]:6690
  • 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组织中国战区,以提高中国之地位[1]:669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锺碧容、锺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著.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2. ^ 2.0 2.1 陶涵英语Jay Taylor.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 台北: 时报文化. 2010. 
  3. ^ 〈論蘇日中立條約〉,《新華日報》社論. 重庆: 新华日报社. 1941-04-15. “‘日苏共同宣言’提到伪满及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事,这本是苏日过去的关系上久已存在的事实,当著张鼓峰、诺门槛战斗时,苏日军队便是在苏联、满洲及外蒙古边界作战的……现在这个宣言,一方面便是结束了过去这个有关满蒙的挑衅,另一方面也便保证了这两方面的今后安全,这丝毫不能也没有变更中国的领土权。” 
  4. ^ 4.0 4.1 李守孔. 《中國現代史》. 台北: 三民书局. 1973. 
  5.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国民政府对德意志义大利宣战布告
  6.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国民政府对日本宣战布告
  7. ^ “不平等條約”條目. 中华百科全书. [2010-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