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片
推理片[1](英語:Mystery film)是一種電影類型,其故事情節圍繞着解決一個問題或偵破一項犯罪行為。其核心通常是偵探,包括私家偵探和業餘偵探,藉助於線索、調查和聰明的推理,來努力解決一個問題的神秘狀況。
劇情往往集中在偵探們在試圖揭開犯罪或謎團的過程中,通過拼接線索和環境、尋求證據、詢問證人和追蹤罪犯,展現他們的推理能力、英勇、信心、或盡職。
懸念經常作為重要的情節元素,作為重要的情節元素。這可以藉助於使用音樂、攝影機角度、重陰影和令人驚訝的大逆轉。希區柯克曾使用所有這些技術,但有時會在並不恐怖的時候恐嚇觀眾,然後在公布真相的一刻取得戲劇效果。
這種類型片涵蓋了從早期的神秘傳說、虛構的或文學的偵探故事,到經典的希區柯克懸疑驚悚,以及經典的私人偵探片。一個相關的電影子類型是間諜片。[2]
定義與特徵
編輯推理片主要聚焦於偵破犯罪,或者破解謎團。謎團通常圍繞一起謀殺,然後必定會被警察、私人偵探,或者業餘偵探所解決。觀眾會提出一系列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但其中一些是「紅鯡魚」,即存在犯罪動機但實際上並非兇手的人),並試圖隨着調查者一起解決謎團。有時,提供給觀眾的信息並不同時提供給主角。而主角通常會探索未解謎團,揭露兇手,並結束罪惡。[3]
成功的推理片會採用兩種故事類型之一,即開放式和封閉式。封閉式(又稱偵探擒凶)疑案會隱瞞兇手的身份,直到故事結束時,在捉拿犯罪嫌疑人期間加上懸疑的元素,而觀眾一直不能確定兇手是誰。開放式疑案則相反,在故事一開始就知道兇手的身份,並展示「完美犯罪」,而觀眾則跟隨主角來破解謎團,通常與封閉式風格類似,在故事結束時才是謎底揭曉的一幕。
事實證明,把推理小說改編成電影是一個好主意。偵探通常被塑造成一個強大的領導角色,而場景可以包含戲劇元素、懸念、角色發展、不確定性和離奇曲折。推理故事的現場常常是平凡多樣的,很少需要昂貴的特效。成功的推理作家可以基於同一個偵探角色寫出一系列的小說,為續集提供豐富的材料。
至少直到1980年代,女性在推理片中往往都飾演雙重角色,既與偵探有一定關係,又經常是處境危險的女性。這些電影中的這些女性往往足智多謀、自食其力、意志堅定,也經常是兩面人。她們可以觸發後續事件,或者作為無助的受害者構成懸念。
歷史
編輯文學的影響
編輯最早的推理片要追溯到默片時代。第一部偵探片一般認為是《福爾摩斯的困惑》,由亞瑟·馬文在1900到1903年之間創造的一部很短的Mutoscope電影。它是以偵探福爾摩斯為主角的電影中已知最早的一部,儘管是以一種幾乎難以辨認的形式。[4][5][6]
在法國,熱門的尼克·卡特偵探小說造就了第一個電影系列——《Nick Carter, le roi des détectives》(1908)。這個六集系列之後,是1909年《Nouveaux aventures de Nick Carter》。路易·弗亞德創造了超熱門的方托馬斯(1913-14)系列,該系列基於一部最暢銷的系列小說,小說講述的是頑強的檢查員朱夫(Juve)追蹤超級犯罪的故事。2011年上映了一部懷念默片的電影——《藝術家》,影片中杜雅爾丹戴着面具,穿着與方托馬斯類似的服裝,明顯是對方托馬斯的致敬。弗伊拉德後來的偵探系列包括《吸血鬼》(1915)、《承審員》(1916)、《Tih Minh》(1918)和《巴拉巴》(1919)。弗伊拉德的電影結合了現實主義、詩歌意象和純粹幻想,影響了美國的《寶琳歷險記》(1914),勒內·克萊爾等導演,以及安德烈·布勒東等超現實主義者。
最早的真正的推理片包括同樣來自法國的《金甲蟲》(The Gold Bug,1910)和《莫爾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1914)。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愛倫·坡的小說改編的。這是合理的,因為愛倫·坡通常被認為是現代偵探小說的鼻祖,也是他創造了第一個私家偵探角色——C·奧古斯特·杜邦。環球影業在《莫爾格街兇殺案》(1932)中將他改名為皮埃爾·杜邦,該片是一部氣氛恐怖的推理片,由貝拉·盧戈西主演。該電影於1953年和1971年又重拍了兩次。愛倫·坡關於杜邦的第二個故事《瑪麗·羅傑奇案》,於1942年被搬上銀幕。最近,《烏鴉》(2012)為愛倫·坡晚年提供了一個虛構的描述。在這部小說中,作者追捕了一個神秘的連環殺手,其謀殺案都是直接受到他的故事的啟發。
狄更斯未完成的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1870)被另一個作者完成了,並最終被搬上銀幕。1909年和1914年製作的兩部影片,現在認為已經失傳。環球於1935重拍了《艾德溫·德魯德之謎》。該故事於1993年再次搬上銀幕。環球以其擅長經典恐怖片而聞名,它還創造了也許是第一部超自然現象恐怖-偵探混合片——《黑夜怪物》(1942)。
美國作家瑪麗·羅伯茨·萊因哈特(1876-1958),被認為是推理寫作中「早知如此」學派的締造者(以及短語「管家做的」)。她1920年的「老黑屋」小說(及劇本)《蝙蝠》被改編為電影《蝙蝠》(1926)和《蝙蝠低語》(1930),並於1959年被第三次重拍為《蝙蝠》,由文森特·普賴斯主演。另一部影片基於劇本《貓和金絲雀》(1927),開創了「喜劇推理」流派。該片被多次重拍,包括一個1939年上映的由鮑勃·霍普出演的版本。
毫無疑問,出現在銀幕上的最著名業餘偵探是原型福爾摩斯。自1903年以來,福爾摩斯已經被眾多演員在超過200部影片中表現過。最早的偵探喜劇也許是巴斯特·基頓的《福爾摩斯二世》(1924)。直到最近,由美國出品的系列只有一個,由貝錫·羅斯本和奈傑爾·布魯斯飾演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他們一起在1939年至1946年之間製作了14部影片。前兩部由20世紀福克斯出品,其背景按原始故事設定為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從第三部影片《福爾摩斯:恐怖之聲》(1942)開始由環球影業接手,其背景也挪到了當時。很多影片接觸了二戰,並挫敗了納粹間諜。
犯罪小說家多蘿西·L·塞耶斯(1893-1957)在1923年創造了英國貴族偵探彼得·溫西勳爵的原型。溫西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是由彼得·哈登主演的《沉默的旅客》(1935),是塞耶斯專為電影寫的。其後是《公交司機的蜜月》(1940)。該片還以《鬧鬼的蜜月》(Haunted Honeymoon)為名重拍,由羅伯特·蒙哥馬利飾演溫西。後來,蒙哥馬利還在雷蒙德·錢德勒的《鹿湖艷屍》(1947)中飾演了探長菲利普·馬洛。
道布爾迪的犯罪俱樂部叢書出版了各種各樣的推理小說,還啟發了一個廣播節目。環球影業與之達成了一項協議,以出品一個包含11部犯罪俱樂部推理片的系列,該系列從1937至1939年上映,其中包括《西湖案件》(The Westlake Case,1937)和《白屋之謎》(Mystery of the White Room,1939)。
其它文學作品中被搬上銀幕的偵探包括陳查理、埃勒里·奎因、南茜·德魯、尼祿·沃爾夫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馬普爾小姐和赫爾克里·波洛。迄今為止,已經有32部電影和幾十部電視劇根據克里斯蒂的小說改編而成。英國私人偵探和冒險家布爾道格·德拉蒙德出現在1922年至1969年的24部電影中,也是伊恩·弗萊明的詹姆斯·邦德角色的原型之一。
古典時期:1930年代
編輯幾部1920年代出品的陳查理默片,現已失傳。1929年開始,福克斯電影公司(後來20世紀福克斯的一部分)的B影業單元開始了一個新的系列,其中包含了28部陳查理影片,並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摩諾格拉姆影業在1944年至1949年,又續拍了該系列的17部影片。)陳查理電影的成功,促使福克斯重新僱傭演員彼得·羅,從1937至1939年在8部影片中飾演日本偵探萩尾先生。作為回應,摩諾格拉姆創造了他們自己的紳士風度東方偵探——王先生——改編自一部休·威利(Hugh Wiley)的小說。從《偵探王先生》開始,在1938至1941年間共出品了6部影片,其中5部由鮑里斯·卡洛夫飾演王先生。
1934至1937年間,華納兄弟工作室將厄爾·史丹利·賈德納的佩瑞·梅森小說,忠實地改編為一個包含六部影片的電影系列。其中大多數是從事改革運動的律師面對標準謀殺推理的擒凶故事。華納兄弟公司還創造了托奇·布蘭系列電影,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少數幾個以女性偵探為特色的系列之一。在1936至1939年間製作的9部影片中,從《聰明的金髮女郎》開始,有8部都是由格倫達·法雷爾來扮演這名金髮的、解決疑案的新聞記者。另一部小說電影是《你何時出生》(1938),由華裔女演員黃柳霜扮演一位占星家,她使用其夜觀天象的才能,幫助偵破了一起謀殺案。
雷電華電影從斯圖爾特·帕爾默手中購買了希爾德加德·威瑟斯小說的版權,並推出了一個六部電影的系列,首部為《企鵝池謀殺案》(1932)。埃德娜·梅·奧利弗飾演威瑟斯,一名嚮往偵探的學校教師,她後來成為了一名警督。最後一部影片於1937年上映。
1929至1947年間,由范·達因的斐洛·萬斯偵探小說改編的15部影片陸續上映。《金絲雀謀殺案》(1929),由威廉·鮑威爾飾演萬斯,被稱為第一部現代偵探片。它最初是一部默片,但在中途通過技術手段被轉為有聲電影。(另一位主演露易絲·布魯克斯因拒絕返回好萊塢為她的對白配音,被派拉蒙影業列入了黑名單。這也成為一起著名事件。)在前三部影片中,由鮑威爾扮演文雅的紐約偵探。在出演福爾摩斯之前,貝錫·羅斯本在第四部影片中飾演了萬斯。而鮑威爾再次返回,出演了第五部影片——由華納兄弟出品,並被高度重視的《狗窩謀殺案》(1933)。
之後,鮑威爾出演了他的經典角色,在《瘦人》系列中扮演同樣溫文爾雅的尼克·查爾斯,與他演對手戲的是扮演他無憂無慮的老婆「諾拉」的瑪娜·洛伊。全部六部影片由米高梅於1934至1947年間出品。這些影片根據達希爾·哈米特的小說《瘦人》改編,機智詼諧,融合了脫線喜劇元素,並貫穿了複雜的謀殺推理情節。在這一系列的中間,雷電華僱傭鮑威爾和珍·亞瑟出演了《前布拉德福德夫人》(1936),一部輕鬆的喜劇推理片,它成功地複製了米高梅《瘦人》的模式。華納兄弟回應了一出類似的喜劇《腳步的黑暗》(1941),片中埃羅爾·弗林飾演了一位結了婚的股票經紀人,作為推理作家/偵探過着一種雙重生活。
這個期間的很多影片,包括《瘦人》系列,都以一個解釋性的偵探結局收場,很快形成了千篇一律的電影(和文學)模式。將所有嫌疑人聚在一起,然後偵探大聲宣布:「兇手就在這個屋子裡!」然後徹底調查各種線索,揭露兇手的身份。
還有大量低成本的「老黑屋」推理片都基於一個標準公式(風雨交加的夜晚、讀遺囑、秘密通道、系列離奇謀殺案等),它們是情節驅動,而不是明星驅動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包括《貓和金絲雀》的重拍片《貓在爬》(1930)、《怪物行走》(1932)、貝拉·盧戈西出演的《恐怖夜》(1933)、《受驚夜》(1935)。
1930年代是優雅紳士偵探的時代,他們用智慧而不是拳頭來偵破客廳兇殺案。大多數是富裕的業餘偵探,他們以破案作為自己的娛樂,不帶武器,並且常常具有稀奇古怪的個性特徵。這種類型的偵探片在1940年代衰落,因為一種強壯、冷硬派的新型專業私人偵探被搬上銀幕,他們改編自達希爾·哈米特、雷蒙德·錢德勒及其後模仿者的小說。
1940-1950年代
編輯隨着二戰的開始,犯罪片和音樂劇非常突然地蒙上了玩世不恭和絕望的灰暗情緒,而這在樂觀的1930年代是不存在的。後來,法國電影評論家將這種電影循環(跨越多種類型的)稱為黑色電影。悲觀的、並不英勇的故事把貪婪、欲望和殘忍變成這種推理類型的核心。冷酷、暴力的電影充斥着玩世不恭、穿着幹練的私人偵探,他們幾乎跟自己抓捕的罪犯一樣冷酷無情,這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準。前十年富有的貴族偵探,變成了不修邊幅的、工薪階層的刑警。亨弗萊·鮑嘉成了電影私家偵探的標兵,就如薩姆·斯佩德在哈米特的《馬耳他之鷹》(1941)中,或者菲利普·馬洛在錢德勒的《大睡》(1946)中。迪克·鮑威爾也在經典的《謀殺,我的寶貝》(1944)中創造了馬洛這一不可磨滅的印象,該片改編自錢德勒的《再見,吾愛》。喬治·桑德斯主演的《獵鷹飛過》(1942),也出自同一部小說。
《鹿湖艷屍》(1947)改編自雷蒙德·錢德勒的小說,由羅伯特·蒙哥馬利自導自演。該片完全按照馬洛的視角來拍攝。觀眾只看到他在做什麼。蒙哥馬利只出現在鏡頭中幾次,其中一次是在鏡子的反射中。另一部錢德勒的小說《高窗》被製作成電影《布拉舍金幣》(1947),由喬治·蒙哥馬利主演。這基本上是翻拍的《殺死一次》(1942),一部由勞埃德·諾蘭主演的邁克爾·謝恩冒險片。錢德勒還為《藍色大麗花》(1946)寫了一部原始劇本,該片由艾倫·拉德主演。拉德還主演了《玻璃鑰匙》(1942),也是第二部由哈米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
這一時期另一部傑出的電影是《漩渦之外》(1947),由羅伯特·米徹姆主演,他還會在三十年以後繼續扮演菲利普·馬洛。奧托·普雷明格的《羅娜秘記》(1944)也是一部經典的謀殺推理片,其中達納·安德魯斯飾演一名獨狼警探。
通俗小說偵探尼克·卡特再次歸來,出現在由米高梅發行、沃爾特·皮金主演的一組電影三部曲中:《大偵探尼克·卡特》(1939)、《天空謀殺案》(1940)和《幽靈襲擊者》(1940)。哥倫比亞出品了一個系列——《偵探奇克·卡特》(1946)。主角變成了尼克·卡特的兒子,可能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尼克·卡特的版權。貝納德·肯德里克有關盲人私人偵探馬克·馬克萊恩(Mac Maclain)的偵探小說,被製作成兩部由愛德華·阿諾德主演的影片,《夜裡的眼睛》(1942)和《隱藏的眼睛》(The Hidden Eye,1945)。
受歡迎的廣播劇《吹哨人》於1944至1948年間,被改編成一個8部推理片的系列。理查德·迪克斯在劇中一人分飾三角:英雄、反派和案件受害人。在《神秘入侵者(1946)中,他是一名私家偵探。它是少數幾個同時被公眾和評論家所接受的系列之一。另一部關於一家私人偵探社的廣播劇《我愛推理》(1939-1944),激發了由吉姆·班農主演的三部影片。《我愛推理》(1945)、《魔鬼的面具》和《未知》(均1946)將離奇謀殺推理故事與帶有恐怖元素的氣氛結合起來。
從1941至1949年,切斯特·莫里斯在十四部影片中扮演了波士頓布萊奇,從前的珠寶竊賊轉變成的偵探。由哥倫比亞影業出品的許多推理片混入了漫畫效果,例如《遇見波士頓布萊奇》(1941)、《波士頓布萊奇控告嫌疑人》(1945)、《幽靈賊》(1945)和《波士頓布萊奇中國曆險記》(1949)。哥倫比亞還將罪惡醫生廣播劇改編為一系列推理片,由沃納·巴克斯特主演。他們大部分都遵循着標準的偵探片公式。其間產生了十項特徵,從《罪惡醫生》(1943)開始,到《罪惡醫生的日記》(1949)結束。
在另一個受歡迎的系列中,由喬治·桑德斯飾演文雅的獵鷹。在1941至1949年間,共拍了十六部影片。在拍第四部——《獵鷹的兄弟》時,桑德斯決定告別該系列。他的角色被殺掉,並替換為他現實生活中的兄弟——湯姆·康威。喜劇演員雷德·斯克爾頓曾扮演笨拙的偵探「狐狸」(The Fox),出現在三部喜劇片中:《呼嘯在黑暗》(1941)、《呼嘯在南方》(1942)和《呼嘯在布魯克林》(1943)。
布雷特·哈利迪的「邁克爾·謝恩」偵探小說在1940至1947年間,被改編成一系列12部B級片,主演為勞埃德·諾蘭,後改為休·博蒙特。米奇·斯皮蘭同樣粗獷的角色邁克·哈默也被改編為電影:《我,陪審團》(1953)、《我的槍很快》(1957)和影響力較大的《死吻》(1955)。斯皮蘭甚至有一次親自扮演了哈默,那是1963年的電影《少女獵手》。
通過《愛德華大夫》(1945),導演希區柯克創造了早期的心理推理驚悚片。該片與《黑夜恐懼》(1947)一起,探討了失憶、催眠和精神分析的影響。這兩部電影還突出了超現實的系列夢境,這對情節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臨時偵探
編輯該主題經常使用的一種變化是,捲入一個普通人,他突然被迫變成臨時偵探,以偵破朋友的兇案,或者洗清自己。初期的例子包括《超級偵探》(1937)中的傑克·奧克、《幽靈女士》(1944)中的艾拉·雷恩斯、《黑暗角落》(1946)和《引誘》(1947)中的露西爾·鮑爾、前面提到的《藍色大麗花》和《加爾各答》(1947)中的阿蘭·拉德、《約翰尼·安傑爾》(1945)中的喬治·拉夫特、《黑天使》(1946)中的瓊·文森特和丹·杜里埃、《鐵膽香魂》(1947)中的亨弗萊·鮑嘉和《呼叫危險》(1951)中的迪克·鮑威爾。
這個題材的最新形式也許是《當場斃命》(1950),片中的主角中了致命的慢性毒藥,他必須在生命中最後幾個小時偵破抓住自己的兇手。該片已兩次被重拍,分別為1969年的《色我死了》和1988年的同名電影。
這個題材中,以種族歧視問題作為兇手動機的,包括《交火》(1947)、《黑岩的壞日子》(1954)和《大兵》(1984)。
《恐怖謀人屋》
編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無人生還》(1939年,最初是Ten Little Niggers《十個小黑人》,曾改為Ten Little Indians《十個小印第安人》)提出了一種概念:神秘殺手殺害一群被困在孤立環境(在該小說中是一座孤島)中的陌生人。該小說被改編為電影《恐怖謀人屋》(1945),導演為從法國流亡的勒內·克萊爾。另外還有三部名為《十個小印第安人》的改編影片分別上映於1965年、1974年和1989年,以及1987年的俄羅斯電影《十個小黑人》。
這一概念已經使用了無數次,尤其是在「老黑屋」類型的恐怖片中。一些例子包括馬里奧·巴瓦執導的《八月月亮的五個娃娃》(1970),以及《致命ID》(2003)、《八面埋伏》(2004年)、電視電影《死人島》(1996)、迷你劇集《哈珀的島》(2009),以及電視劇集如《復仇者》(The Superlative Seven《至高無上的七人》,1967)、《狂野西部》(The Night of The Tottering Tontine《搖搖欲墜的通天之夜》,1967)、《雷明頓·斯蒂爾》(Steele Trap《斯蒂爾陷阱》,1982)。
復興和修正主義時期:1960-1970年代
編輯在1960—1970年代,新黑色電影東山再起,主要是基於過去經典電影的硬派偵探片(和堅韌不拔的警察劇)。它們分為三個基本類型:老電影和小說的翻新,背景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當代歷史片,以及新的當代偵探故事向過去致敬。
翻拍經典
編輯老到的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以現代偵探的形象重出江湖,比如詹姆斯·加納出演的《馬洛》(1969)(基於錢德勒的《小妹妹》The Little Sister),以及羅伯特·奧特曼導演、埃利奧特·古德出演的修正主義影片《漫長的道別》(1973)。羅伯特·米徹姆在重拍片《大睡》(1978)中飾演了馬洛,該片的背景被設置為當代的倫敦。保羅·紐曼在兩部影片中扮演了現代版的盧·阿徹(改為哈珀),《梟巢掃蕩戰》(1966)和根據羅斯·麥唐諾1949-50年的小說改編的《溺水池》(1976)。
克雷格·史蒂文斯在《甘恩》(1967)重新演繹了他文雅的私家偵探彼得·甘恩的角色,這是對他六十年代家喻戶曉的黑色電視系列《彼得·甘恩》(1958-61)的翻拍。布爾道格·德拉蒙德作為當代偵探重返銀幕,出演了《女煞星》(1967)和《女煞星續集》(1969)。兩部影片都採用了詹姆斯·邦德間諜故事的奢侈風格。重拍片《我,陪審團》(1982)帶回了邁克·哈默(翻拍自1984-87年的電視系列《米奇·斯皮蘭的邁克·哈默》)。《小賊·美女·妙探》(2005)是布雷特·哈利迪1941年的邁克爾·謝恩小說《屍體在你找到他們的地方》(Bodies Are Where You Find Them)的現代化改編版本。
從1930年代開始的老式偵探小說公式被刷新了,比如《阿德里安·梅辛傑的名單》(1963)、《偵探》(1972)、《死亡遊戲》(1973)和喜劇《誰要殺害歐洲大廚?》(1978)。
布賴恩·德帕爾馬的早期影片包括砍殺片喜劇《摩登女郎謀殺案》(1968),希區柯克風格的《姐妹》(1973),以及希區柯克1958年經典影片《迷魂記》的重拍片《痴迷》(1976)。希區柯克的影子出現在多部法國驚悚片中,尤其是由克勞德·夏布洛爾執導的《香檳奇案》(1967)和弗朗索瓦·特呂弗的《黑衣新娘》(1968)。
歷史片
編輯許多影片的背景設定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代表作品為羅曼·波蘭斯基經典的《唐人街》(1974),主演為傑克·尼科爾森。在其遲來的續集《兩個傑克》(1990)中,尼科爾森也是導演。羅伯特·米徹姆在《再見,吾愛》(1975)中第一次扮演馬洛,這也許是對這本經常拍成電影的圖書最忠實的改編。晦澀的《錢德勒》(Chandler,1972)雖然將背景設定於1940年代,但與雷蒙德·錢德勒的作品毫無關係。由理查德·布恩主演的電視電影《晚安,親愛的》(Goodnight, My Love,1972),以及兩部短期電視劇《班農》(1972-73)和《天使之城》(1976),都將背景設在1930年代,並向薩姆·斯佩德/菲利普·馬洛模式致敬。電視電影《誰是黑色大麗花?》(Who Is the Black Dahlia?,1975)重現了1947年的真實謀殺懸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和《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製作考究,是1930年代華美的大製作。早些時候,還有一個根據克里斯蒂的小說鬆散改編的系列,講述的是無憂無慮的馬普爾小姐(Miss Marple)的推理故事。瑪格麗特·魯斯福德主演了《謀殺,她說》(1961)、《最邪惡謀殺》(1964)和《謀殺阿霍伊!》(1965),並在赫爾克里·波洛的推理片《字母表謀殺案》(1965)中客串演出了幽默詼諧的馬普爾。
比利·懷爾德在《福爾摩斯的私人生活》(1970)中對常青樹福爾摩斯作了一些改變。在《百分之七溶液》(1976)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親自戒掉了福爾摩斯的毒癮。另兩部影片《恐怖研究》(1965)和《判決謀殺案》(1979)都包含了血腥場景,將福爾摩斯置身於現實生活中的連環殺人犯開膛手傑克的謎案之中。對原著最忠實的改編,是英國電視劇《福爾摩斯歷險記》,由傑里米·布雷特飾演福爾摩斯,大衛·伯克飾演華生,該劇共41集,於1984至1994年上映。
後來的福爾摩斯電影往往是新編的,與亞瑟·柯南·道爾的原著並沒有什麼關係,例如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安培林娛樂出品的《青年福爾摩斯》(1985),該片將十幾歲的偵探置身於一個動作冒險故事中,且充滿了電腦特效。財大氣粗的華納兄弟推出了一個新的系列,重塑了福爾摩斯,由蓋伊·里奇導演。在《福爾摩斯》(2009)和《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2011)中,由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的聰明偵探,轉變為一個既健壯又浪漫的動作英雄,其背景是一個蒸汽朋克夢幻版本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
新浪潮
編輯現代偵探片的新浪潮可能開始於讓·呂克·戈達爾的《阿爾發城》(1965)。該片中私人偵探的經典形象是雨衣配氈帽,故事離奇曲折,背景設定在未來,是以科幻小說為基礎的。該片對偵探題材有部分的致敬,也有部分的惡搞。戈達爾跟隨這部影片,製作了《美國製造》(1966年),一部諷刺的、超常規的謀殺推理片,它還略微參考了霍華德·霍克斯的經典影片《大睡》。
弗蘭克·西納特拉在《托尼·羅馬》(1967)及其續集《碧海艷屍》(1968)中扮演一名憤世嫉俗的、類似鮑嘉的刑警,在《偵探》(1968)中扮演一名頑強的警方調查員。約翰·D·麥克唐納寫了21部特拉維斯·麥基小說,但只有一部被改編為電影《比安布爾更黑》(1970)。喬治·佩帕德在《P.J.》(1968)中扮演一名傳統的私人偵探。柯克·道格拉斯在更為輕鬆的《好的死法》(1968)中扮演一名曾作過警察的私人偵探兼保膘。羅伯特·卡爾普和比爾·考斯比在悲觀且暴力的《希基和博格斯》(1972)中扮演一對倒霉的私人偵探。布特·雷諾茨在《私家偵探》(1973)中是一個搞笑的傢伙,而伯特·蘭開斯特在《午夜人》(1974)中則是一名退休警察身份的偵探。金·哈克曼主演的《對話》(1974)和《夜色行動》(1975)都是最好的例子。
在黑人剝削B級片中,採用了標準的私人偵探模式,有很多這樣的動作推理片,如《檢修員》(1972)、《黑眼睛》(1974)、帕姆·格里爾主演的《美女,寶貝》(1975),以及《天鵝絨般光滑》(1976)。
由萊恩·約翰遜自編自導的《磚》(2005),是一部獨特的近乎惡搞的致敬電影。它將雷蒙德·錢德勒簡潔、充滿俚語的對白帶入了一所當代的加利福尼亞高中,一名十幾歲的偵探在調查一起與販毒團伙相關的謀殺案。
這一時期值得注意的警察偵探劇包括,法國片《汽車睡眠謀殺案》(1965)、《炎熱的夜晚》(1967年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獎)、《布利特》(1968)、《馬迪根》(1968)、《柳巷芳草》(1971)、《伊萊克特勒滑翔在藍天》(1973),以及兩部非推理片《骯髒的哈里》(1971)和《法國販毒網》(1971)。《視差景象》(1974)是美國第一部圍繞政治暗殺和高級陰謀的謀殺推理片。
失憶推理
編輯使用失憶作為推理片的核心情節設計,開始於1936年的《黑暗中的兩個人》(1945年重拍為《兩點鐘的勇氣》),後來是威廉·鮑威爾主演的《十字路口》(1942)、《犯罪醫生》(1943)、《吹哨人的威力》(1945)和《夜晚某處》(1946)。
1960年代,失憶故事在推理驚悚片的類型中再次興起。其中的主角在遭受精神或身體創傷後,失去了他先前的記憶,因此着手尋求恢復自己的身份。同時他還發現,自己已經捲入了一起有着神秘陰謀的謀殺案和/或間諜案。這個類型的電影包括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海市蜃樓》(1965)、喬治·佩帕德主演的《第三天》(1965)、英國錘子影業的《歇斯底里》(1965)、詹姆斯·加納主演的《長相憶》(1966)和《海市蜃樓》的重拍片《裸屍疑雲》(1968)。
同時,英雄失憶的故事成為一個經常被使用的電視橋段。比如《名叫謝南多厄的人》(1965-1966)是一部關於無記憶的人的電視劇,還有無數集的犯罪片、冒險片和喜劇片,包括《U.N.C.L.E.來的人》(1966)、《糊塗情報員》(1967)、《狂野西部》(1968)、《大山谷》(1968)、《星際旅行:原初系列》(1968)、《它抓住一個賊》(1969)、《莫德組》(1971)、《檀島警騎》(1972)、《荒野大鏢客》(1973)、《霹靂嬌娃》(1978)。在1970年代末之前,這個如今已顯陳舊的情節設計已重歸平靜,直到1990年代湧現出大批的推理驚悚片。
意大利鉛黃驚悚片
編輯在意大利,一種叫做鉛黃電影的有爭議的基於恐怖的新型驚悚片(始於1960年代),在1970年代初變成了一種流行的、有影響的類型。這個類型的影片涵蓋了警察辦案作品和哥特式恐怖。故事往往圍繞一系列可怕的連環殺人案,並帶有令人震驚的《大木偶》風格的流血,有時還摻雜性虐待(受害者往往是美女)。壞蛋們通常是神秘的、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通常戴面具或喬裝打扮),並最終被警察和/或普通人變成的偵探所抓獲。這種風格的第一部重要影片是馬里奧·巴瓦執導的《血與黑蕾絲》(1964)。
一些遵循標準謀殺推理風格的例子包括馬里奧·巴瓦的《八月月亮的五個娃娃》(1970),由達利歐·阿基多執導的三部:《盲俠智多星》(1971)、《血蠅》(1971)和《深夜止步》(1975),以及《蛇蠍心》(1971)、《別怕!茱莉》(1971)、《狼蛛的黑肚》(1971)、《追兇》(1972)、《你對索朗熱做了什麼?》(1972)、《約會屋》(又名《法國性謀殺》,1972)和《紅皇后殺七次》(1972)。
鉛黃風格曾經對恐怖片有着持久的影響,就象砍殺電影和飛濺電影這兩個子類型一樣。在一些早期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這種影響,比如根據埃德加·華萊士小說改編的英國片《恐懼的馬戲團》(1966年)、《狂怒!》(1967)、美國推理驚悚片《無法對待女士》(1968)、《柳巷芳草》(1971)、基於意大利小說的《美少女排一排》(1971)、《勞拉·馬爾斯的眼睛》(1978)和希區柯克的《暴怒》(1972)。
從《春光乍現》到《凶線》
編輯一部推理片在其類別中脫穎而出。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令人興奮的《春光乍現》(1966)是一部獨特的反偵探片,成為1960年代沒有目標的快樂主義的象徵。 一名搖擺的六十年代攝影師發現了謀殺案的線索,但是破案顯得無關緊要,因為這個社會裡沒有人真正關心。這與《馬耳他之鷹》的結局,薩姆·斯佩德破解了自己同伴邁爾斯·阿徹的謀殺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犧牲了他心愛的女人,不是因為他喜歡阿徹(他不喜歡),而是因為這是正確的事情。
1981年,布賴恩·德帕爾馬重拍了該片,並命名為《凶線》,將其變成一部更傳統的政治驚悚片。在《對話》的DVD音頻評論中,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透露,《春光乍現》是這部影片主要的靈感來源。
《伊萊克特勒滑翔在藍天》(1973)是另一個罕見的例子,其謀殺推理情節被用作故事關心的更大問題的媒介。在這種情況下,夢想和理想主義幻滅和消亡在道德淪喪的世界。
1980年代至今
編輯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只出現了少數私人偵探片,包括《我,陪審團》、《天使之心》、《好萊塢哈利》(Hollywood Harry)、《兩個鄉巴佬》、《藍裙魔鬼》、《好運當頭》、《懷疑之下》、保羅·紐曼主演的《朦朧》和本·阿弗萊克的《走寶貝走》。
雷蒙德·錢德勒最初從30年代開始的菲利普·馬洛短篇故事(後來被他擴充為小說)被HBO有線網改編為十一集電視劇,每集一小時。這個《菲利普·馬洛:私家偵探》(Philip Marlowe: Private Eye,1983-1986)系列,將主演鮑爾斯·布思塑造成了頑強的偵探。
女性偵探片的表現不好。凱瑟琳·特納在《V·I·沃莎斯基》(1991)中扮演了私人偵探。該片基於薩拉·帕瑞特斯基的系列小說,開始了一個新的系列,但票房卻遭到失敗。曾有計劃將霍尼·韋斯特小說搬上銀幕,但經過十年的反覆,依舊沒有推出電影。
從1980年開始,上映了十部基於阿加莎·克里斯蒂廣受歡迎的小說的影片。其中兩部關於古怪偵探赫居里士·白羅(Hercule Poirot)——《陽光下的罪惡》(1982)和《與死亡約會》(1988),一部關於馬普爾小姐的《鏡子破了》(1980)。在1979年由瓦妮莎·雷德格瑞夫主演的《阿加莎》中,克里斯蒂自己成為了推理片的主題。該片是根據她在1926年著名的11天失蹤案而衍生的虛構作品。
軍事疑案和警察破案
編輯與軍人相關的複雜謀殺推理片開始於《交火》(1947)。更近的例子包括《大兵》(1984)、《無路可走》(1987)、《要塞》(1988)、《好人寥寥》(1992年)、《火線勇氣》(1996)、《西點揭秘》(1999)和《要素》(2003年)。
警察破案電影也是一種重要的模式,並且往往有着令人驚訝的反轉結局,如《巡航》(1980)、《高爾基公園》(1983)、《走鋼絲》(1984)、《賭彩黑名單》(1988)、《密西西比在燃燒》(1988)、《致命想法》(1991)、《旭日追兇》(1993)、《打擊距離》(1993)、《普通嫌疑犯》(1995)、《孤星》(1996)、《疑雲密布》(2000)、《血型拼圖》(2002)、《神秘河流》(2003)、《八面埋伏》[7](2004)、《在以拉谷》(2007)和《火線特攻》(2008)。
政治驚悚片通常涉及謀殺、掩蓋和高級陰謀,如《刺殺肯尼迪》(1991)、《1600謀殺案》(1997)、《全民公敵》(1998)、《絕對陰謀》(2009)和《馬德拉斯咖啡館》(2013)。
恐怖片和驚悚片
編輯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許多恐怖片和驚悚片開始將推理和懸疑融入故事,圍繞着聰明而反社會的連環殺手,或種種神秘的超自然現象的發生。由托馬斯·哈里斯的漢尼拔·萊克特小說引出了四部電影——《孽欲殺人夜》(1986)、奧斯卡獎獲得者《沉默的羔羊》(1991)、《漢尼拔》(2001)和《紅龍》(2002)。
其它包含這種融入的影片包括《樹枝折斷時》(1994)、《七宗罪》(1995)、根據詹姆斯·帕特森小說改編的《親吻女孩》(1997),《人骨拼圖》(1999)、《寬容》(2000)、同樣改編自帕特森小說的《蛛絲馬跡》(2001)、《失眠症》(2002)和《機動殺人》(2004)。
2007年的電影《十二宮》再現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發生在舊金山地區抓捕連環殺手的真實事件。《字母表殺手》、《盜屍殺人狂》、《蓋西》、《泰德·邦迪》和《達默》等影片也都描繪當代真實的連環殺人案。法國老式電影《狼族盟約》(2001)重現了18世紀發生在法國的一系列謀殺案。
在許多現代推理片中,平凡的角色(諸如父親、母親、青少年、商業人士等等)由於命運或他們自己的好奇心,被捲入危險的衝突或神秘境地。這些故事中共同的元素包括,尋找失蹤者(朋友或家庭成員),比如在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空中危機》(2005)中,並圍繞着紅鯡魚、間諜、犯罪或政治陰謀,以及有着秘密過去或雙重身份的親戚朋友。
這樣的電影包括恐怖推理片《驚聲尖叫》及其續集(1996-2011)、電鋸驚魂系列(2004-2010)、《凶宅兒魂》(2006)、《什麼躺在下面》(2000年)、《哭狼》(2005)、《電梯裡的惡魔》(2010)、《美版午夜凶鈴》(2002),以及推理驚悚片《秘窗》(2004)、《黑暗時刻》(2004)、《忘記》(2005)、《23號》(2006)[8]和《致命ID》(2003)。
逆行性失憶症情節也掀起了一輪新的推理片浪潮,這些故事的核心是揭開主角的真實身份和/或歷史。主要的例子包括:《後面的早晨》(1986)、《愛人別出聲》(1991)、《長吻晚安》(1996)、《記憶碎片》(2000)、[9]諜影重重系列電影(2002-2012)和《禁閉島》(2010)。肯尼斯·布萊納高度程式化的《再死一次》(1991)向希區柯克和奧森·威爾斯致敬,講述了一個關於失憶、催眠和輪迴的複雜故事。還有科幻恐怖片,如《全面回憶》(1990)及其重拍片(2012)和圍繞技術誘發失憶的《空頭支票》(2003)。
修正主義歷史片段劇
編輯設定在1940—1950年代以洛杉磯警察偵探故事的歷史片段劇再次出現,輪廓更加鮮明,偶爾多條線並行,比如《穆赫蘭墜落》(1996)和《洛城機密》(1997),後者獲九項奧斯卡獎提名,並贏得兩個獎項。《真正的懺悔》(1981)和德帕爾馬的《艷屍案中案》(2006)都是基於一樁1947年的真實好萊塢謀殺懸案。《好萊塢莊園》(2006)探索了1959年演員喬治·里維斯的神秘死亡,由本·阿弗萊克主演。
雷蒙德·錢德勒1958年開始寫的,但最終未能完成的小說《貴賓犬斯普林斯》,後來被另外一個作者完成,並於1998年被製作為一部HBO有線電視電影。該片背景設置在1963年,由詹姆斯·肯恩飾演菲利普·馬洛。
在幾部基於懷舊的喜劇推理片中,《線索》(1985)的靈感來自於棋盤遊戲,背景設定為1954年;《幕後殺手》(1994)再現了老舊的廣播節目時代,並向1930年代的怪誕喜劇致敬。拉里·布萊邁爾的《黑暗暴風夜》(2009),背景設定在1930年,諷刺了古老的「老黑屋」謀殺推理片中的刻板角色和情節元素。
《藍裙魔鬼》(1995)的背景是1948年的洛杉磯,主角是一個非洲裔美國私人偵探。該片營造了一個無情偵探的舊事氛圍,以及當時的種族風氣。
周而復始,羅伯特·奧特曼的懷舊片《高斯福莊園》(2001),背景設定在1932年一處英格蘭莊園,它是一個原創故事,但再現了老式謀殺推理片的形式。
著名推理片
編輯2008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了史上十大推理片:
# | 影片 | 年代 |
---|---|---|
1 | 《迷魂記》 | 1958 |
2 | 《唐人街》 | 1974 |
3 | 《後窗》 | 1954 |
4 | 《羅娜秘記》 | 1944 |
5 | 《黑獄亡魂》 | 1949 |
6 | 《馬耳他之鷹》 | 1941 |
7 | 《西北偏北》 | 1959 |
8 | 《藍絲絨》 | 1986 |
9 | 《電話謀殺案》 | 1954 |
10 | 《普通嫌疑犯》 | 1995 |
風格的融合:恐怖、奇幻、科幻、歷史
編輯在1970—1980年代,偵探和推理故事開始出現其它類型,有時作為恐怖、奇幻或科幻片的框架,或放在較早的、非傳統歷史中。
- 《埃克·拉姆齊》是1972-74年的一個電視系列,由理查德·布恩扮演二十世紀初在老西部的一名福爾摩斯類型的偵探。
- 科幻片《超世紀諜殺案》(1973)、《邊境地區》(1981)、《少數派報告》(2002)和《我,機器人》(2004)都涉及了未來警察偵探偵破隱藏着巨大陰謀的謀殺案。
- 《巫山大逃亡》(1975)、《勇闖巫山》(1978)和《勇闖魔域山》(2009)是由亞歷山大·基創造、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講述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兩個孩子尋找他們起源的故事。
- 《The Reincarnation of Peter Proud》(1975)是一個超自然現象偵探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人從生前偵破了他自己的謀殺案。
- 《勞拉·馬爾斯的眼睛》(1978)是一部鉛黃靈感的謀殺推理驚悚片,它涉及了超能力。
- 《觀者》(1981)是一部科幻謀殺推理片,它涉及了未來的計算機技術。
- 《銀翼殺手》(1982)是一部新黑色科幻經典,故事發生在未來。該片最能抓住雷蒙德·錢德勒筆下馬洛的精神,由哈里森·福特作了諷刺的旁白。
- 《玫瑰之名》(1986)改編自翁貝托·艾柯的小說,描寫了13世紀一位福爾摩斯式的和尚。中世紀時期的卡德法爾推理電視劇也採用了歷史小說的形式。
- 《天使之心》(1987)的背景為1948年,以復古的偵探故事開始,但很快變成一個超自然恐怖故事。《雙峰:火跟我走》(1992)及其作為後傳的電視劇,也混合了謀殺推理的法醫工作和超自然的恐怖。
- 《外星人國》(1988)是一部科幻背景的謀殺推理警察破案片。一個擱淺的外形種族必須在未來一段時間與人類在地球上共存。該片使用外星人來探索仇外問題、剝削和種族主義。
- 《無臉》(1988)是一部血腥的傑斯·佛朗哥私人偵探恐怖推理片。
- 《施展死亡法術》(1991)是一部關於偵探哈里·P·洛夫克拉夫特(借自恐怖/奇幻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的有線電視電影,背景為1948年洛杉磯的一個充滿巫術的奇幻版本。之後在1994年還有一部《女巫獵手》,這是一部背景為1953年的惡搞奇幻/推理片。私人偵探洛夫克拉夫特(丹尼斯·霍珀)解開了好萊塢巫術和謀殺的面紗。
- 《幻想之王》(1995)講述了克里夫·巴克的超自然恐怖故事,主角為紐約警探哈里·達莫爾,他熟知神秘學。
- 《斷頭谷》(1999)的背景為1799年,這部恐怖奇幻片講述了一位警察使用福爾摩斯科學方法和刑事技術來破獲一系列謀殺案,由蒂姆·伯頓主演。
-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2001–2011)是一系列奇幻電影故事,包含多個涉及主要角色的推理故事,尤其是在前三部影片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2001)、《哈利·波特與密室》(2002)和《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2004)。
- 《美版午夜凶鈴》(2002)是一部恐怖推理片,片中名叫雷切爾·凱勒(Rachel Keller)的記者調查一盤被詛咒的錄像帶的源頭,該錄像帶威脅要取她的性命。
- 《清算》(2003)是一部以中世紀英格蘭為背景的謀殺推理片。
- 《你後面有人》(2007)是韓國一部由漫畫書改編的超自然驚悚/謀殺推理片。
- 《昨天是個謊言》(2008)是一部新黑色黑白偵探推理片,並融合了科幻和黑色電影。
- 《智慧樹》(2013)是一部獨立電影,它混合了神秘科幻和神秘主義,藝術和音樂。
惡搞與致敬
編輯- 《誰幹的?》(1942)是一部阿爾伯特和科斯特洛喜劇片,它是最早的惡搞片之一。
- 《火車上的女士》(1945)是一部謀殺推理喜劇片,它還惡搞了黑色電影,主演為迪安娜·德賓。
- 在《我喜歡的深色女人》(1947)中,鮑勃·霍普是一名膽小的嬰兒攝影師,他被誤認為一名私家偵探(由艾倫·拉德客串)。同年上映的農場男孩的《辣手神探馬奧尼》也使用了同樣的身份錯亂情節。
- 在《阿爾伯特和科斯特洛遇見隱形人》(1951)中,這兩個人作為偵探,試圖解救被犯罪集團囚禁的人。
- 《私家偵探》(Private Eyes,1953)中,在塞奇(Sach)開發了讀心能力之後,包厘街男孩開設了一家偵探事務所。
- 刑房性剝削電影製作者也惡搞了這一類型。《自然的玩伴》(Nature's Playmates,1962)是剝削電影製作人H·G·路易斯諸多的「裸體美人兒」電影之一。一位美女私家偵探到佛羅里達裸體營地旅行,以尋找一位有特殊紋身的失蹤者。《衝浪77》(Surftide 77,1962)惡搞了電視偵探系列《衝浪海灘6》(1960-1962)。《帶出交易》(Take It Out In Trade,1970)是艾德·伍德基於菲利普·馬洛的隱諱色情片。《哭吧叔叔!》(1971)是另一部色情喜劇,其靈感來自於經典私家偵探影片。《金傑》(Ginger,1971)、《劫持者》(The Abductors,1972)和《尋愛女孩》(Girls Are for Loving,1973)都是隱晦的性剝削喜劇,其中由謝利·卡發洛飾演頑強的私家偵探金傑。英格蘭也出品了性喜劇《私家偵探歷險記》(1977)。
- 《粉豹》(1964)是一個喜劇系列的第一部,該系列由彼得·塞勒斯飾演那個笨手笨腳的檢查員克盧索。
- 在《他們可能是巨人》(1971)中,喬治·坎貝爾·斯科特飾演一位精神病患者,他相信自己是福爾摩斯。他和他的女精神病醫生(華生醫生)在紐約繼續了一個堂吉訶德式的奇幻歷險。
- 《偵探》(1971)是一部犯罪喜劇,講述一個人受到鮑嘉電影的啟發,而決定扮演私家偵探。
- 《黑鳥》(1975)可以認為是《馬耳他之鷹》的續集,由喬治·西格爾飾演小薩姆·斯佩德,小以利沙·庫克重新飾演他威爾默·庫克(Wilmer Cook)的角色。
- 《福爾摩斯聰明的兄弟歷險記》(1975)是一部吉恩·懷爾德的喜劇。
- 《怪宴》(1976)是尼爾·西蒙的知名影片,惡搞了推理片以及薩姆·斯佩德、陳查理和馬普爾小姐。之後的《便宜偵探》(1978),是一部更加惡搞的影片,由彼得·福克演繹一位鮑嘉式的私家偵探。
- 《午夜場》(1977)講述了一個離奇的當代偵探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經典的哈米特/錢德勒時代的深情歌頌。
- 切維·切斯的喜劇三部曲《邪惡遊戲》(1978)、《佛萊切》(1985)和《佛萊切歷險記》向經典偵探片和希區柯克致敬。
- 《他有一張鮑嘉的臉》(1980)中,一名偵探改變了自己的臉,並被捲入一場類似於《馬耳他之鷹》的推理中。
- 《私家偵探》(1980)是一部偵探喜劇片,由蒂姆·康韋和唐·諾茨主演。
- 《死人不穿格子衣》(1982)的背景設置在1940年代,並被拍攝為黑白電影。史蒂夫·馬丁扮演一名傳統的無情神探,他與卡爾·雷納的剪切-粘貼黑色鬧劇電影中的經典片段進行交互。
- 《哈米特》(1982)虛構了情節——達希爾·哈米特被捲入一場真實的推理中,從而激發他寫出了小說。
- 《風衣》(1983)是一部喜劇,講述的是一位推理女作家不得不偵破一個真實案件。
- 《線索》(1985)的背景設定在1956年,是一部基於流行桌面遊戲的,惡搞舊式偵探小說的影片。
- 《唱歌的偵探》(1986)是一個英國迷你電視系列,該系列的主線是一個叫菲利普·馬洛的推理作家,他被限制在醫院的床上。他幻想成為老式偵探,在那裡他夢想成真。2003年,該系列被重拍為同名電影。
- 1987年羅伯特·米徹姆作為嘉賓參加《周六夜實況》,在節目中他最後一次扮演了菲利普·馬洛,「非致命死亡」。該節目也播放了他製作的短片《沒油了》(Out of Gas),一部他1947年的經典《漩渦之外》(Out of the Past)的仿製續集。簡·格里爾再現了她在原片中的角色。
- 《秘撈神探》(1988)是一部喜劇,關於一名演員(邁克爾·凱恩)受僱模仿福爾摩斯。
- 《裸槍》(1988)及其續集由萊斯利·尼耳森出演一名笨拙的警察中尉。它基於短命的《警察小隊!》電視系列。
- 《小偵探》(The Gumshoe Kid,1990)使一名對鮑嘉着迷的少年得到機會,在這部R級喜劇片中成為偵探,與特蕾西·斯科金斯共同演出。
- 《絕命悍將》(1994)是一部喜劇,由基能·艾沃里·韋恩斯扮演一位私家偵探。
- 《裸體偵探》(The Naked Detective,1996)是一部R級隱晦色情片,它惡搞了黑色電影,由偶像模特/女演員朱莉婭·巴頓(Julia Parton)主演。
- 驚聲尖叫系列(1996-2011)是恐怖類型的諷刺作品,有着濃重的偵探、推理和犯罪虛構元素,還經常自我指示。
- 《一槍一車一金髮》(A Gun, a Car, a Blonde,1997)是一位截癱患者的幻想(黑白片),他在1950年代的黑色電影世界中成為了一名強壯的私家偵探。
- 《布朗的安魂曲》(1998)講述的是偵探故事,它基於詹姆斯·埃爾羅伊的第一部錢德勒式小說。
- 《零效果》(1998)更新了福爾摩斯概念,其中的偵探在破案時才華橫溢,但在業餘時間卻是個討厭的白痴》。
- 《馬洛在哪兒?》(1998)講述關於電影製作人跟隨一位不入流的洛杉磯私家偵探。
- 《偽裝》(2001)是一部私家偵探喜劇片,由萊斯里·尼爾森主演。
- 伍迪·艾倫對黑色電影、推理片和鮑嘉硬漢角色的懷舊之情,被融入了《再來一次,薩姆》(1972)、《曼哈頓謀殺疑案》(1993)、《玉蠍的詛咒》(2001)和《無理之人》(2015)。
- 《黎明》(1998)講述了一個老式私家偵探故事,由保羅·紐曼主演,作為早期該類型影片的回憶者,就像他的兩部盧·阿徹電影。
- 《我愛哈克比》(2004)是標新立異的哲學喜劇片,劇中兩個「存在主義偵探」(達斯汀·霍夫曼和莉莉·湯普琳)受僱揭露生活的意義。
- 破蜥蜴的《恐怖俱樂部》(2004)是一部謀殺推理片,它惡搞了砍殺電影。
- 《小賊·美女·妙探》(2005)是一部犯罪黑色喜劇片,其靈感來自於硬漢偵探小說和乏味的洛杉磯文化。
- 《牧場住宅指南》(2006)是加里森·凱勒廣播節目的電影版,它再現了居伊·努瓦爾(Guy Noir)的角色。這是一名錢德勒式的硬漢偵探,他的冒險總是成為鬧劇。
- 在《與孩子結婚》的第6季第11集中,阿爾·邦迪(Al Bundy)夢見自己成為了私家偵探,並被陷害為謀殺富婆父親的兇手。
- 《暴風雨黑夜》(2009)惡搞了1930年代的「老黑屋」電影。
電影偵探
編輯推理片描繪了眾多著名的虛構偵探。這些角色大多數都是先出現在系列小說中。
偵探 | 作者/創作者 | 首部影片 | |
---|---|---|---|
盧·阿徹 | 羅絲·麥克唐納 | 梟巢掃蕩戰 | 1966 |
波士頓·布萊基 | 傑克·波義耳(Jack Boyle) | 波士頓·布萊基的小夥伴(Boston Blackie's Little Pal) | 1918 |
托奇·布萊恩 | 路易斯·弗雷德里克·內貝爾(Louis Frederick Nebel) | 聰明的金髮美女 | 1937 |
陳查理 | 艾爾·德爾·畢格斯 | 沒鑰匙的房子 | 1926 |
尼克和諾拉·查爾斯 | 達希爾·哈米特 | 瘦人 | 1934 |
亞歷克斯·克羅斯 | 詹姆斯·帕特森 | 親吻女孩 | 1997 |
休·德拉蒙德 | 赫爾曼·西里爾·麥克尼爾 | 布爾道格·德拉蒙德 | 1922 |
邁克·哈默 | 米奇·斯皮蘭 | 我,陪審團 | 1953 |
南茜·德魯 | 卡洛琳·基恩 | 南茜·德魯……偵探 | 1938 |
夏洛克·福爾摩斯 | 阿瑟·柯南·道爾爵士 | 福爾摩斯的困惑 | 1900 |
邁克爾·蘭亞德 | 路易斯·約瑟夫·萬斯 | 獨狼 | 1917 |
菲利普·馬洛 | 雷蒙德·錢德勒 | 謀殺我的寶貝 | 1944 |
馬普爾小姐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謀殺,她說 | 1961 |
萩尾先生 | 約翰·菲利普斯·馬昆德 | 快想,萩尾先生 | 1937 |
赫爾克里·波洛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羅曼蒂斯(Romantis) | |
埃勒里·奎因 | 弗雷德里克·丹奈和曼弗雷德·B·李 | 西班牙岬角的秘密 | 1935 |
從容羅林斯 | 沃爾特·莫斯利 | 藍裙魔鬼 | 1995 |
邁克爾·謝恩 | 布雷特·哈利迪 | 邁克爾·謝恩,私家偵探 | 1940 |
薩姆·斯佩德 | 達希爾·哈米特 | 馬耳他之鷹 (1931年電影) | 1931 |
西蒙·坦普勒 | 萊斯利·查特里斯 | 紐約聖人 | 1938 |
迪克·特蕾西 | 切斯特·古爾德 | 迪克·特蕾西 | 1937 |
斐洛·萬斯 | 范·達因 | 金絲雀謀殺案 | 1929 |
布魯斯·韋恩 | 鮑勃·凱恩 | 蝙蝠俠 | 1943 |
希爾德加德·威瑟斯 | 斯圖爾特·帕爾默 | 企鵝池謀殺案 | 1932 |
尼祿·沃爾夫 | 雷克斯·斯托特 | 遇見尼祿·沃爾夫 | 1936 |
詹姆斯·李·王(James Lee Wong) | 休·威利(Hugh Wiley) | 偵探王先生 | 1938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吳秋燕; 林奇秀. 推理小說的閱讀樂趣與讀者的選擇行為 [The Pleasures of Reading Mystery Fiction and Mystery Readers' Book Selection Behavior] (PDF). 台灣大學 (學位論文) 53 (圖書資訊學系). 2016: 361–388 [2020-12-11]. doi:10.6120/JoEMLS.2016.533/0027.RS.AM.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6).
|issue=
被忽略 (幫助) - ^ DETECTIVE-MYSTERY FILMS [偵探推理片]. Filmsite.org. [201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6) (英語).
- ^ Archived copy [存檔拷貝]. [2012-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7) (英語).
- ^ Sherlock Holmes [夏洛克·福爾摩斯].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8) (英語).
- ^ Jon Tuska. The detective in Hollywood [好萊塢的偵探]. 道布爾迪. 1978: 1 (英語).
- ^ 吉姆·哈蒙. Radio Mystery and Adventure and Its Appearances in Film, Television and Other Media [推理和冒險廣播及其在電影、電視和其它媒體中的出現]. 麥克法蘭公司出版社. 2003: 176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1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7).
- ^ 存档副本. [201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3).
- ^ 存档副本. [201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9).
擴展閱讀
編輯- Michael R. Pitts[邁克爾·R·皮茨]. Famous Movie Detectives [著名電影偵探]. 稻草人出版社. 1979. ISBN 0-8108-1236-3 (英語).
- Ted Sennett[泰德·森尼特]. Great Hollywood Movies [偉大的好萊塢電影]. 1986. ISBN 0-8109-8075-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