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號通報艦
赫拉號通報艦(德語:SMS Hela[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90年代建造的一艘通報艦,也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同類別軍艦,並自1899年起被重歸類為小巡洋艦。作為在德國運用的通報艦巔峰之作,它標誌着輕巡洋艦的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代表了對早期同類艦艇的顯著改進,特別在服役中一直令人失望的守望級和流星級。赫拉號預期可擔任艦隊的偵察艦或魚雷艇的嚮導艦。它裝備有四門88毫米炮和三副450毫米魚雷發射管,事實證明這些武裝過於薄弱,不適合前線作戰。
概況 |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流星級 |
次級 | 瞪羚級 |
完成數 | 1 |
損失數 | 1 |
歷史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赫拉號 |
艦名出處 | 赫拉號戰船(1854年) |
建造方 | 不來梅威悉船廠 |
鋪設龍骨 | 1893年12月 |
下水日期 | 1895年3月28日 |
入役日期 | 1896年5月3日 |
結局 | 1914年9月13日在黑爾戈蘭島附近遭英國潛艇E9號擊沉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通報艦(自1899年:小巡洋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05米 |
型寬 | 11米 |
吃水 | 4.64米 |
動力輸出 | 6,000 PS(5,900 ihp)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20節 |
續航力 | 3000海里以12節 |
乘員 | 7名軍官、17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赫拉號的活躍生涯相對較短;它在1896年竣工後不久的海試中便遭遇發動機損壞,被迫推遲到1898年才開始在艦隊服役。自那時起,它便一直擔任第一分艦隊的偵察艦,直到1900年作為遠征軍的一員被部署至大清協助鎮壓義和團運動。赫拉號在派駐期間幾乎沒有參與任何行動,而是經常在中國沿海和長江巡邏。1901年中期回到德國後,它在第一偵察集群和主艦隊服役,繼而於1902年底被降格為一艘炮術訓練艦,但鍋爐問題迫使其從1903年到1910年進行了更徹底的重建。
從1910年10月到1914年中期,赫拉號被用作艦隊的供應艦,在此期間幾乎沒有發生任何值得注意的事件。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該艦被部署到守衛德意志灣的巡邏線。它參加了8月的黑爾戈蘭灣海戰,但並未與敵方交火。翌月,當它在黑爾戈蘭島附近進行訓練時,遭到英國潛艇E9號發射魚雷擊沉。儘管赫拉號在不到半小時內便沉底,但除了兩名船員外,其餘所有官兵都被德國U艇和巡邏艇救起。
設計
編輯赫拉號得名於1852年建造的斯庫納戰船赫拉號,是德國艦隊中通報艦類別發展的巔峰。通報艦是從早期的魚雷艇發展而來的,旨在與艦隊一同在本土水域作戰;它既可以作為嚮導艦來指揮魚雷艇群,也可以作為艦隊主力艦的偵察兵使用。德國的第一艘通報艦為齊滕號,於1875年從一家英國造船商手中購得;到1890年代初,又陸續有七艘艦在德國船廠建成。這些艦隻中的最後四艘——包括守望級和流星級,由於它們的船舶耐波性差和速度不足,在服役中已被證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1893年,海軍建造人員準備了一艘新艦的設計方案,臨時命名為「H」,該艦通過大幅增加尺寸,彌補了早期艦隻的問題。這艘新艦便是赫拉號。[1][2]
通報艦類別在後來被稱為小巡洋艦的設計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德國設計師將赫拉號設計的最佳方面——主要是高航速和裝甲甲板,與同時代四等巡洋艦鵟級的設計——即重型武器和大巡航半徑相結合。這種組合產生了瞪羚級小巡洋艦,這是德國建造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小巡洋艦。[3]
整體特徵及推進裝置
編輯赫拉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104.6米和105米,有11米的舷寬以及4.46米的前吃水和4.64米的後吃水。其標準排水量2027噸,在滿載情況下則可達2082噸。船體採用橫向和縱向鋼框架構造,在裝甲甲板上方劃分二十二個、下方十個水密艙室。雙層船底占龍骨長度比重為35%,有一個明顯的撞角式艦艏。該艦設有一個帶小型司令塔的的最小化艦艛,另有一個凸起的艏樓甲板從艦艏延伸到煙囪。此外,它還安裝了兩條輕型單杆桅,並配備頂部觀察哨。[4]
赫拉號在竣工時的標準船員編制由7名軍官及171名水兵組成,後來又增加至8名軍官及187名水兵。它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駁船、一艘高低桅帆船和三艘小舢板。在其運用生涯的晚期,駁船則被替換為一艘哨艇。赫拉號非常適於航海,但它的橫搖嚴重(穩心高度為0.775米),且由於艦艏略微偏重,它往往會在迎浪的狀態下吃進大量海水。轉向由單舵控制;該艦的機動性一般。[4]
艦隻的推進裝置由兩台三缸三脹式蒸汽機組成,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25米的四葉螺旋槳。每台發動機都有獨立的輪機艙。所需蒸汽由分別布置在兩個鍋爐艙的六台燃煤機車鍋爐提供,這些鍋爐通過管道匯入艦舯部的一座煙囪。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00匹公制馬力(4,400千瓦特),設計航速20節(37公里每小時);但該艦在速度試驗中較此超出了半節以上。燃煤儲存量達到350噸;但該艦在初始配置中的航程數據沒有保存下來。赫拉號還配備有三台發電機,可在67伏電壓下產生36千瓦電。[4]
武器裝備
編輯赫拉號的主艦炮為四門單座安裝的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註 2]它們搭載在MPL C/89型炮架上,高低射界為-10至20度;在最大仰角下,火炮可以擊中7300米外的目標。這些火炮可以590米每秒的初速發射7公斤(15英磅)重的炮彈。每門炮的彈藥儲存量為200發,全艦合共800發。[4][6]射速理論上是每分鐘14發,但實際上它被限制在每分鐘10發。[7]
它也裝備有六門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均架設在獨立的C/92型「魚雷艇炮架」(Torpedobootslafette)上。這些火炮可以656米每秒的初速發射1.7公斤(3.7英磅)炮彈。火炮的最大仰角為20度,射程為6180米。彈藥儲存量為合共1500發,或每門300發。[4][8]此外,赫拉號還安裝有三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兩具置於兩邊舷側的甲板上,第三具則以浸沒式安裝在艦艏。它們共可攜帶8枚、每枚彈頭重87.5公斤(193英磅)的魚雷。[4]這些魚雷在32節(59公里每小時)時的最大射程為500米;若將速度設定為26節(48公里每小時),則射程可增至800米。[9]
赫拉號身披輕甲。它受到20毫米厚的鋼製裝甲甲板的保護。甲板向兩側傾斜,且厚度略微增至25毫米,以提供針對直射火力的保護措施。另有一副40毫米厚的裝甲圍板用於保護鍋爐的進氣口。其司令塔的側部則用30毫米厚的鋼板加固。艦隻還配備了軟木堰艙,以期在船體受損時減少進水。[4]
設計變動
編輯赫拉號於1903年至1910年間在但澤的帝國船廠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其內部間隔得到改進,在水線上方增加了八個水密艙室,並將雙層船底的覆蓋範圍擴大至占船體比重的39%。作為船體變動的一部分,舷側的兩具魚雷發射管都被移至水線下方的魚雷艙。它還獲得了八台船用式水管鍋爐用以取代舊型號,並增加了第二座煙囪。新鍋爐在試航中的輸出功率為5,982匹公制馬力(4,400千瓦特),推動該艦達到相同的最高速度。燃煤儲存量則增至419噸,能夠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3,000海里(5,600公里)。艦艉的兩門88毫米炮都被拆除,它們的彈藥分配減少至每門156發。赫拉號的艉部艦艛則被擴大,以提供額外的宿營空間。此外,該艦還安裝了一座更大的艦橋。[4][10]
服役歷史
編輯赫拉號於1893年12月在不來梅的威悉船廠開始鋪設龍骨,至1895年3月28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北海海軍基地司令的海軍中將維克托·瓦盧瓦主持為艦隻命名。1896年1月,赫拉號被轉移到威廉港的帝國船廠進行最後的舾裝。該艦於5月3日投入運作以進行海試,其首任艦長為海軍少校約翰內斯·施泰因(Johannes Stein),但他在8月便被海軍上尉卡爾·申費爾德(Carl Schönfelder)取代。赫拉號的初始測試因發動機損壞而中斷,因此必須於9月19日停運維修。它在接下來的一年半里都沒有運用。[2]
1898年3月10日,赫拉號在海軍少校弗里茨·索默韋爾克(Fritz Sommerwerck)的指揮下重新啟用,並被編入第一分艦隊擔任通報艦。相關工作自6月14日起中斷,當時赫拉號被選中護送德皇威廉二世搭乘其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出席基爾賽船周,隨後於7月巡航前往挪威水域,其中包括在哈當厄峽灣停留。7月31日,赫拉號返回第一分艦隊,至9月17日年度艦隊演習結束後則重新脫離。它與赫塔號防護巡洋艦一同,再度護送搭乘霍亨索倫號的威廉二世及其皇后奧古斯塔·維多利亞前往地中海東部。它於12月8日回到所屬部隊,之後海軍少校保羅·蘭波爾德接替了索默韋爾克的職務。[2]
1899年初,赫拉號跟隨第一分艦隊的其他成員開始了前往大西洋的訓練巡航。當經過英吉利海峽時,這些艦隻在英國多佛爾停留,代表德國參加5月1日維多利亞女王80歲壽辰的慶祝活動。6月和7月,赫拉號再次護送霍亨索倫號前往挪威開展夏季巡航;而在8月的艦隊演習中,它則是與艦隊的偵察部隊一起行動。8月28日,在波羅的海進行操練期間,赫拉號不慎撞上諾伊法瓦澤外圍的防波堤,損壞了右舷螺旋槳。它駛往基爾進行維修,至9月4日完成,使之能夠返回部隊進行餘下的演習。9月中旬,該艦陪同霍亨索倫號巡航前往瑞典;11月17日至30日,它又與前無畏戰列艦德皇腓特烈三世號一起護送德皇的遊艇出訪英國。12月,赫拉號與第一分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再進行一次訓練巡航,結束了這一年的征程。[11]
義和團運動
編輯1900年上半年,赫拉號和往年一樣跟隨艦隊進行訓練演習。其例行工作被中國清朝的一起事件所打斷:6月20日,在義和團運動期間,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中國的民族主義者殺害。在中國針對西方人的廣泛暴亂導致德國與其他七個大國之間結盟,即所謂的八國聯軍: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奧匈帝國、美國、法國和日本。當時在中國的士兵數量太少,無法擊敗義和團;八國聯軍在北京僅有四百餘名軍官和步兵。與此同時,德國在華的主要軍事力量是東亞分艦隊,由大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漢薩號和伊雷妮號、小巡洋艦葛馮號以及炮艦美洲豹號和雞貂號組成。在大沽還有一支500人的德軍分遣隊;加上其他國家的部隊,總兵力約為2100人。這些人在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的指揮下試圖攻入北京,卻在天津之戰中受阻。[12][13][14]
結果,德皇決定派遣一支遠征軍前往中國增援東亞分艦隊。赫拉號於7月4日被分配至海軍遠征隊,連同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一起被派往中國增援當地的德國分艦隊。五天後,這些艦隻從基爾啟程,於8月底抵達中國海岸。赫拉號進入長江口,然後在黃海巡邏直到9月底。它派出一支由4名軍官和74名水兵組成的登陸隊,參與了對山海關中國防禦工事的襲擊。11月,這艘通報艦一直停泊在吳淞錨地,直到12月中旬才返回長江。月底,它又被派駐上海。1901年1月,赫拉號回到長江,在鎮江停留,然後於2月返回上海,一直駐泊至3月。這時,海軍少校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抵埗,從蘭波爾德手中接管了該艦的指揮權。赫拉號隨後訪問了青島的德國租界,並於5月底回到上海。在那裡,它接到了返回德國的命令,將由海軍少校約阿希姆·馮·布雷多率艦返航。6月1日,赫拉號與遠征隊的其它成員啟程歸國,至8月11日抵達威廉港。[2]
1901-1913年
編輯從中國回國後,赫拉號立即參加了年度艦隊演習,並從8月26日至9月19日在第一偵察集群服役。12月中旬,它再次加入該部隊參與前往挪威奧斯陸的航行,至16日返抵威廉港。1902年,赫拉號重返主艦隊服役;在5月的大西洋巡航期間,它曾被派去為在七石燈船附近意外受損的小巡洋艦阿瑪宗號提供護航。這時,德國海軍司令部認為赫拉號的武裝過於薄弱,無法勝任艦隊偵察艦,因此,它於10月16日被送往基爾帝國船廠接受現代化改造,以用作輕型火炮訓練艦。在船廠期間,布雷多將赫拉號的指揮權交予海軍少校卡爾·齊默曼。改造工程於12月21日完成,艦隻得以於1903年1月31日重新入役,但由於艦上鍋爐狀況不佳需要進一步的調整,遂於4月25日開始在但澤帝國船廠進行。赫拉號的預期職能則由小巡洋艦閃電號取代。[15]
德國聯邦軍事檔案館的一些德國艦船位置報告檔案表明,赫拉號曾於1903年6月至9月期間在第一偵察集群服役,但海軍歷史學家漢斯·希爾德布蘭德、阿爾伯特·勒爾和漢斯-奧托·施泰因梅茨始終無法找到任何關於這段時間內該艦服役或退役的官方記錄,也找不到這段時間內該艦的指揮官是誰。檔案中也沒有任何相關日誌。根據位置報告,該艦的這段役期是在威廉港結束,但沒有任何記錄表明它被轉移到能夠明確赫拉號進行重建的地點——但澤。然而,希爾德布蘭德、勒爾和施泰因梅茨仍然無法確定這個錯誤是如何持續數月的,也無法確定報告中實際代表的是哪艘艦。[10]
赫拉號一直留在但澤的帝國船廠直至1910年,它在那裡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重建。艦隻於10月1日在海軍少校卡爾·博伊-埃德的指揮下重新入役,並於10月14日至18日進行了簡短的海試。此後,它被用作艦隊的供應艦。在1911年3月29-30日夜間的演習期間,S-121號大魚雷艇無意中過於駛近赫拉號前方,從而遭到後者艦艏的撞擊。兩艦均未在在碰撞中受到嚴重損失。4月,海軍少校特奧多爾·皮倫成為赫拉號船長,任期至10月。在這年8月和9月的艦隊演習結束後,德意志帝國海軍為來訪的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魯道夫·蒙特庫科利舉行了盛大的海上閱兵。赫拉號隨後搭載蒙特庫科利到訪了威廉港和黑爾戈蘭島。接下來的兩年大抵風平浪靜地度過;1912年4月1日,它被轉移到基爾。9月,海軍少校卡爾·威廉·韋尼格接管了艦隻的指揮權。1913年中,意大利海軍中將、阿布魯齊公爵路易吉·阿梅迪奧訪問德國,赫拉號又載着他於5月31日檢閱了艦隊駐泊的黑爾戈蘭島。9月,海軍少校保羅·沃爾夫拉姆接替韋尼格,成為該艦的末任艦長。[16]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赫拉號被召回現役,並被編入第四偵察集群。該部隊的任務是對構成德意志灣沿岸偵察巡邏外環的德國魚雷艇提供支援。赫拉號於8月13日至16日期間進行了輕微調整,安裝了第三門88毫米炮。它與小巡洋艦斯德丁號共同駐紮在黑爾戈蘭島的東北部。[10][17]
8月28日,來自哈里奇部隊的英國巡洋艦和驅逐艦突然襲擊了德國巡邏線,引發黑爾戈蘭灣海戰。赫拉號的指揮官在接到戰鬥報告後,掉頭向東增援參與行動的艦艇。然而在途中,該艦又收到了一份自相矛盾的報告,稱英國艦隻正在撤退,導致此時已晉升為海軍中校的沃爾夫拉姆改變航向,返回它的指定位置。結果,該艦未能參與海戰。當夜晚些時候,它與小巡洋艦科爾貝格號和慕尼黑號重新集結,為剩下的魚雷艇提供掩護,並重建了灣區的巡邏線。[18][19]
兩周後,即9月13日上午,赫拉號在黑爾戈蘭西南約6海里(11公里)處遭到了英國潛艇E9號的襲擊,指揮該艇的正是未來的英國海軍上將馬克斯·霍頓。[20]赫拉號當時正在進行訓練演習;黑爾戈蘭周圍的水域被認為是安全的,不易受到英國潛艇的攻擊。[21]浮出水面後,E9號發現了德國巡洋艦,遂立即重新潛入水中發射兩枚魚雷,其中一枚擊中了赫拉號的艦艉。15分鐘後,E9號升至潛望鏡深度檢視現場,他們發現赫拉號正在下沉。又過了15分鐘,赫拉號便已沉入了浪底。[10][22]儘管該艦沉沒的速度很快,但除了兩名水兵外,其所有船員都被U-18號潛艇和一艘海岸巡邏船從海里救了出來。[4][10]
赫拉號是第一艘在戰爭中被英國潛艇擊沉的德國艦船。[23]由於它的戰損,德國艦艇的所有訓練演習的都被轉移到波羅的海進行,以防止發生類似的沉沒事件。[21]赫拉號的其中一門88毫米炮從殘骸中被打撈上岸,現存於庫克斯港的庫格爾巴克要塞。[24]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Lyon,第249, 256–258頁.
- ^ 2.0 2.1 2.2 2.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8–109頁.
- ^ Nottelmann 2020,第102–104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Gröner,第99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Friedman,第146頁.
- ^ Nottelmann 2002,第137頁.
- ^ Friedman,第147頁.
- ^ Friedman,第336頁.
- ^ 10.0 10.1 10.2 10.3 10.4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1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9頁.
- ^ Bodin,第1, 5–6, 11–12頁.
- ^ Holborn,第311頁.
- ^ Harrington,第2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8–11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8, 110頁.
- ^ Osborne,第56頁.
- ^ Osborne,第60, 76–77, 10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8頁.
- ^ Halpern,第33頁.
- ^ 21.0 21.1 Gunton,第28頁.
- ^ The Independent,第9頁.
- ^ Thomas,第130頁.
- ^ Mehl,第79頁.
參考資料
編輯- Bodin, Lynn E.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1979. ISBN 978-0-85045-335-5.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unton, Michael. Submarines at War: A History of Undersea Warfare from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ity: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5. ISBN 978-0-7867-1455-1.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1-55750-352-4.
- Harrington, Peter. Peking 1900: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2001. ISBN 978-1-84176-181-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4.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382-1.
- Holborn, Hajo.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40–1945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978-0-691-00797-7.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Mehl, Hans. Naval Guns: 500 Years of Ship and Coastal Artille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ISBN 978-1-59114-557-8.
- Nottelmann, Dirk. Die Brandenburg-Klasse: Höhepunkt des deutschen Panzerschiffbaus. Hamburg: Mittler. 2002. ISBN 3813207404.
- Nottelmann, Di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Jordan, John (編). Warship 2020. Oxford: Osprey. 2020: 102–118. ISBN 978-1-4728-4071-4.
- Osborne, Eric W. The 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253-34742-8.
- Thomas, Lowell. Raiders of the Deep. Garden City: Periscope Publishing Ltd. 2002. ISBN 978-1-904381-03-7.
- The Story of the Week. The Independent (New York: Independent Publications). 1914, 90: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