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尼克遜
塞爾瑪·嘉芙蓮·「帕特」·瑞安·尼克遜(英語:Thelma Catherine "Pat" Ryan Nixon,1912年3月16日—1993年6月22日)是第37任美國總統李察·尼克遜的妻子,1969至1974年的第一夫人。
帕特·尼克遜 | |
---|---|
美國第一夫人 | |
任期 1969年1月20日—1974年8月9日 | |
總統 | 李察·尼克遜 |
前任 | 小瓢蟲·詹森 |
繼任 | 貝蒂·福特 |
美國第二夫人 | |
任期 1953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 |
副總統 | 李察·尼克遜 |
前任 | 珍·哈德利·巴克利(Jane Hadley Barkley) |
繼任 | 小瓢蟲·詹森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塞爾瑪·嘉芙蓮·瑞安 1912年3月16日 美國內華達州伊利 |
逝世 | 1993年6月22日 美國新澤西州博根縣帕克里奇(Park Ridge) | (81歲)
墓地 | 加利福尼亞州約巴林達尼克遜總統圖書館 |
配偶 | 李察·尼克遜 |
兒女 | 特里西婭·尼克遜·考克斯(1946年生) 茱莉·尼克遜·艾森豪威爾(1948年生) |
父母 | 老威廉·瑞安(William Ryan, Sr.)和嘉芙蓮·哈爾伯施塔特(Katherine Halberstadt) |
母校 | 富勒頓學院(Fullerton College) 南加州大學 |
專業 | 高中教師,經濟學家 |
宗教信仰 | 循道宗 |
簽名 |
帕特·尼克遜生於內華達州的伊利,與兩個兄弟一起在今天加利福尼亞州的喜瑞都長大,1929年高中畢業後進入富勒頓專科學校學習,之後再進入南加州大學深造。她通過從事多份工作來支付自己的學費,包括藥店經理、打字員、X射線技師和售貨員。1940年,她嫁給了當時還是名律師的李察·尼克遜,之後有了兩個女兒。1946和1948年,她為丈夫競選聯邦眾議員進行宣傳,後者也順利當選。1953年起,李察當選為懷特·艾森豪威爾政府中的副總統,夫婦兩人一起到多個國家進行了友好訪問,媒體對之予以了正面報道。她還對丈夫參加1960年和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提供了協助,後者在後一次選舉中成功勝出。
成為第一夫人後,帕特·尼克遜推動了包括志願服務在內的多項慈善活動,白宮在她入住期間收藏了超過600件歷史性的藝術品和陳設,這個紀錄仍然未被打破。她還創下了美國第一夫人旅行距離的新紀錄,該紀錄一直保持了25個年頭才被超過。她陪同丈夫一起出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而獨立出訪非洲和南美洲更帶來了「夫人大使」的聲譽,她還是第一位進入過戰鬥區域的第一夫人。媒體和受訪國都對她的這些訪問給予了好評。她擔任第一夫人直到丈夫因水門事件而於1974年辭職時為止。
在之後的生活中,帕特·尼克遜越來越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她與丈夫回到加利福尼亞州,之後搬到新澤西州。1976年和1983年,她出現了兩次中風。1992年,她被診斷出患有肺癌,於1993年逝世,享年81歲。
早年生活
編輯塞爾瑪·嘉芙蓮·瑞安於1912年3月16日出生在內華達州伊利的一個採礦業小鎮,這天正好是聖柏德歷節前一天[1]。她的父親老威廉·M·瑞安(William M. Ryan Sr.)曾做過水手、淘金礦工和農夫,有愛爾蘭血統;母親嘉芙蓮·哈爾伯施塔特是德國移民[1]。「帕特」(Pat)是父親給女兒起的暱稱,指的是她的生辰和愛爾蘭血統[1]。1931年報讀大學時,她用帕特代替了原本的名字塞爾瑪,有時會稱這是帕特里夏(Patricia)的簡稱。不過這樣的改名並沒有法律效力,只是一種個人偏好[2][3]。
塞爾瑪出生後,一家人搬到加利福尼亞州,1914年在阿蒂西亞(如今的喜瑞都)的小農場定居[4]。塞爾瑪·瑞安高中紀念冊頁面上的綽號叫「巴迪」(Buddy,有「哥們兒」、「好友」之意),自稱有志經營旅館[5]。
這段時間裏,塞爾瑪在家庭農場工作,並在當地銀行看門和記賬。1924年,她的母親因癌症去世[6]。當時還只有12歲的帕特為父親及兩個哥哥小威廉(William Jr.,1910至1997年)和湯馬士(Thomas,1911至1992年)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她的父親於1929年因矽肺病去世[1]。此外帕特的母親之前結過婚,帕特還有同母異父的哥哥馬菲·本德爾(Matthew Bender,生於1907年)和姐姐內瓦·本德爾(Neva Bender,生於1909年),母親的前夫在南達科他州因山洪暴發中遇難[1]。
教育和職業
編輯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很少有哪位第一夫人像帕特·尼克遜這樣在婚後仍然像婚前一樣繼續工作[1]。1968年大選期間她告訴作家葛羅莉雅·斯坦能:「我從來都沒時間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誰讓我感到欽佩,或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也從來沒有時間去夢想自己成為另外一個人。我必須要工作。」[7]
1929年高中畢業後,她進入富勒頓專科學校學習。並通過四處打工來支付學費,這些零工包括司機、藥店經理、電話接線員和打字員[1]。她還給當地一家銀行掃地來掙錢[1],從1930到1932年,她生活在紐約市,並做過秘書和X射線技師的工作[6]。
1931年,決心要「成就自己一番事業」[8]的帕特進入南加州大學深造,主修商品銷售。該校一位前任教授指出,她「從那個年代渾渾噩噩、打扮過度的聯誼會女生中脫穎而出,仿佛廉價平裝本書架上的文學傑作」[9]。她半工半讀,在一家百貨商店做售貨員[10],還在一所高中教打字和速記[6],此外還會以臨時演員身份在電影業打工[11]。1935年的電影《浮華世界》(Becky Sharp)和1936年的《歌舞大王昔飛路》中都有她短暫露面[12][13]。
1937年,帕特·瑞安以優等成績從南加州大學畢業並獲得商品銷售理學士學位[1]。並且獲得了在高中任教的證書,南加州大學將該證書與碩士學位等同[14]:48。帕特畢業後接受了惠提爾一所高中的教師工作[11]。
婚姻和家庭
編輯在惠提爾生活期間,帕特·瑞安在出演社區舞台劇《黑暗之塔》(The Dark Tower)時結識了同樣有參加演出,剛從杜克大學法學院畢業的年輕律師李察·米爾豪斯·尼克遜[6]。後者在兩人第一次約會當晚就向帕特求婚,回憶起這件事她說:「我以為他是個瘋子什麼的!」[15]李察稱紅髮的帕特是自己的「野性愛爾蘭吉普賽人」,他追求了她兩年[16],甚至會開車接送她與其他男人的約會。兩人最終於1940年6月21日在里弗賽德的傳道院旅館(Mission Inn)成婚。她表示,自己受年輕的尼克遜吸引是因為他「有活力和事業心……他總是有事情可以做」[8]。而之後提及尼克遜時她說:「噢!你真不知道他這人有多有趣!他真太有意思了!」[17]:23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察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帕特則在三藩市從事一份政府經濟學家的工作[1]。
合眾國際社資深記者海倫·湯馬士曾公開表示,尼克遜夫婦「日子過得循規蹈矩的」,但私底下,兩人「非常親密」[18]:172。據稱,李察私下裏「毫不掩飾的多情」,經常稱讚帕特的工作,記得周年紀念並經常送禮物給夫人驚喜[18]:172。他還下令對國宴中的既定程度加以更改,讓服務人員先給帕特上菜[18]:173。而帕特則會以保護自己丈夫的脆弱一面加以回報[18]:173。面對批評李察的聲音,她回應道:「林肯受到過最差的評價,他有寬廣的心胸對之不加理會,而我的丈夫就是這樣的人。」[18]:173
早年競選活動
編輯1946年,李察參加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二國會選區的聯邦眾議員選舉並成功勝出,走上了從政的道路。帕特這年生下了長女帕特里夏(Patricia,暱稱特里西婭),之後又在1948年生下了么女茱莉(Julie)。面對有關丈夫事業的問題,帕特曾表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他,但(政治)並不是我會選擇的生活方式。」[19]帕特通過對丈夫的競爭對手,在任聯邦眾議員傑里·沃里斯進行研究來為李察的競選提供幫助[1]。她還撰寫並分發了競選文獻[20]。這場選舉獲勝後,帕特看着自己的丈夫從聯邦眾議員到成功當選聯邦參議員,並於1952年獲得共和黨提名成為懷特·艾森豪威爾的副總統候選人。
雖然帕特·尼克遜屬循道宗,但她會與丈夫一起前往離家最近的新教教堂,特別是當他們搬到首都哥倫比亞特區以後。他們一起到大都會紀念衛理公會教堂,偶爾還會參加葛培理牧師的浸信會儀式並出席諾曼·文森特·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的大理石教堂活動[21]。
美國第二夫人,1953至1961年
編輯1952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帕特·尼克遜對政治的態度有所改變,當時她的丈夫受到接受支持者提供的政治基金來報銷自己政治開銷的指控。這樣的基金並不違法,但有可能令他受到存在利益衝突的指控。帕特鼓勵丈夫與這一指控對抗,後者於1952年9月23日面向全國電視觀眾發表了演講,這場演講也被稱之為「跳棋演講」,名稱來源於一位政治支持者送給他們一家人的美卡犬,女兒特里西婭給其取名叫「跳棋」。這是帕特第一次出現在全國觀眾的面前,她和女兒及「跳棋」都在演講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李察動情地為自己辯護,自稱是個收入微薄的男人,並強調了夫人在速記方面的能力[7],然後他說:「我應該這樣說,帕特連一件貂皮大衣都沒有。但她還是有一件尊敬的共和黨人布料外套,而且我總是告訴她,她無論穿什麼都好看。」[22][23]
李察擔任副總統期間,帕特陪同他一起到國外訪問。她出訪過53個國家,經常會繞開飯局應酬前去看望醫院、孤兒院,甚至包括巴拿馬的漢生病療養院[1]。一次出訪委內瑞拉時,尼克遜夫婦的轎車被人群投擲石塊攻擊,人們將兩人當作美國政府的代表而向他們吐口水[9]。
1958年11月1日,《西雅圖時報》刊登了對帕特的一篇正面報道,這也是媒體對這位未來第一夫人的典型正面評價,其中指出:「新聞報道中的尼克遜夫人總是親切和友好的。她的確很友好,即使是問候一個陌生人,也仿佛他們是朋友一樣。她並不僅僅是握一下手,而是用雙手環抱着來訪者的手。她的態度是直截了當的……而且尼克遜任何時候看上去都整潔利落,無論她的這一天過得有多麼糟糕。」一年半後李察競選總統期間,《紐約時報》稱她是「婦道人家美德之典範」,其「高效令其他女性都顯得懶惰且天賦平平」[24]。
帕特·尼克遜先後被評為1953年的年度傑出主婦,1955年的年度母親和1957年的全國理想主婦,還承認自己曾在一個晚上把丈夫所有的西裝燙平整[8]。「當然,我也可以不去做」,她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可當沒什麼事做的時候,我就會想找一些新的事情來做。」
丈夫的競選活動:1960、1962和1968年
編輯完成8年副總統任期的李察·尼克遜於1960年獲得共和黨提名參選總統,他的民主黨對手是聯邦參議員約翰·F·甘迺迪。帕特在這場競選中有突出地位,整個宣傳活動都圍繞着「選帕特做第一夫人」這樣的口號展開[1]。最終李察以非常微弱的劣勢輸給了甘迺迪,並且還存在民主黨選舉舞弊的傳聞。帕特曾敦促丈夫要求重新計票,但李察拒絕了[17]:234。帕特在得知丈夫在選舉中落敗時難過的表情都被攝錄機鏡頭拍了下來,這讓她更是難過,一位記者這樣描述道:「數百萬電視觀眾見證了她掙扎着要保持住嘴角的笑容並且不讓眼裏苦澀的淚水流下來」[8]。這一經歷也讓帕特·尼克遜對政治的看法永久性地變得灰暗[1]。
1962年,尼克遜夫婦開始了另一場競選活動,角逐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一職。帕特的哥哥湯·瑞安曾在李察宣佈參選前稱:「帕特告訴我說,要是迪克(Dick,李察·尼克遜的綽號)敢競選州長,她就把鞋子脫下來朝他扔過去。」[14]:205–206她最終還是支持了參選,因為這對自己的丈夫來說意義重大[14]:205-206,但李察最後還是輸掉了這場選舉。
6年後,李察再度出馬競選總統。這已經是繼1946年來帕特所面對的第八場選舉,對此她很不情願[14]:235, 237。她的丈夫是個在美國政壇極具爭議性的人物[25],帕特親眼目睹和感受到了他所受到的讚譽和中傷,而沒有給自己樹立起一個獨立的公眾形象[7]。雖然她支持丈夫追求自己的事業,但她也擔心他會像1960年輸給甘迺迪那樣輸掉這場選舉[14]:235, 237。不過她最後還是同意了,並且陪同丈夫四處競選[14]:236。李察·尼克遜最終在1968年的大選中擊敗在任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當選為第37任美國總統,帕特也因此成為新的第一夫人。
美國第一夫人,1969至1974年
編輯重大舉措
編輯帕特·尼克遜認為,第一夫人應該始終成為崇高道德的公眾典範和尊嚴的象徵,但她並不會陶醉在自己的地位中[18]:165。她拒絕簡單地做一個像前任小瓢蟲·詹森那樣的第一夫人[18]:168,而是決定繼續自己的「個人外交」,這意味着她將繼續到別的州或國家參觀和訪問[14]:254。
她作為第一夫人的其中一項重大舉措就是推廣志願精神,鼓勵美國人通過在醫院、民間組織和康復中心進行志願活動來解決地方一級的社會問題[26]。她表示:「我們國家的成功,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慷慨地對待自己和他人生活的福祉和富足。」[18]:177她開展了一次「志願服務背心外套」之旅,走訪了十個不同的志願者活動[18]:177。負責安排第一夫人行程的蘇珊·波特(Susan Porter)指出,帕特「視志願者為沒有因其犧牲獲得應得鼓勵和讚揚的無名英雄」[18]:177。她的第二次志願者之旅在全國行進了6647公里,確定了並非所有的學生都反對越南戰爭[18]:181。她自己也參加了幾個志願者團體,其中包括女性社區服務和市政服務聯盟[18]:177,還是1973年國內《志願服務法》的倡導者[1],該法案旨在通過向一些志願者組織提供福利來鼓勵志願服務[27]。一些記者認為,與小瓢蟲·詹森和積琪蓮·甘迺迪任內採取的舉措相比,帕特的志願服務是一個安全而沉悶的選擇[28]:125。
帕特·尼克遜是總統殘疾人就業委員會的成員,還參與到了休閒區和公園的開發,並向致力於改善殘疾兒童生活的組織提供支持[1]。在白宮過第一個感恩節時,帕特為225位孤寡老人舉辦了一場晚宴[18]:178。第二年,她又邀請軍隊傷員參加白宮的第二次年度感恩節大餐[18]:178。雖然自佐治·華盛頓起的每一位美國總統都會發出感恩節賀電,但帕特卻成為了首位這樣做的第一夫人[18]:178。
白宮生活
編輯1968年李察在大選中勝出後,帕特·尼克遜於12月12日和即將離任的第一夫人小瓢蟲·詹森見面,並參觀了白宮的私人住所[14]:260, 264。她之後邀請室內設計師薩拉·積遜·多伊爾(Sarah Jackson Doyle)擔任自己的設計顧問。多伊爾早在1965年時就已開始為尼克遜夫婦工作,用法國和英國古董裝飾了他們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一套十居室公寓[29]。她還聘請國務院的克萊門特·康格(Clement Conger)取代積琪蓮·甘迺迪聘請的占士·凱徹姆(James Ketchum)擔任行政大樓的新任館長[14]:261, 263。
帕特喜歡往行政大樓中增加文物裝飾,並且宣傳力度比積琪蓮·甘迺迪還要大。她給白宮增加了超過600件繪畫、家具和收藏品,創下了新的紀錄,這個紀錄截止2013年12月上旬仍然得以保持[1]。她建立了白宮地圖室,重新裝修了瓷器室,還翻新了另外幾個房間[18]:188。她與多位工程師合作,給整個白宮開發出一套新的外部照明系統,令白宮變得名副其實,煥發出柔和的白光[18]:188。她還要求無論總統是否在白宮中,國旗都要日夜保持飛揚的狀態[18]:188。
帕特下令給白宮的各個房間提供帶有說明性文字的傳單,以便遊客可以理解所有的信息,並將這些文字翻譯成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和俄語來為國外遊客提供方便[18]:188,並要求為殘疾人準備斜坡。她還要求擔任導遊的警察出席於溫特圖爾舉行的會議,了解「真正博物館」里的導遊是怎樣工作的[18]:188,安排他們穿上看上去不太具威脅性的制服,槍也隱藏在制服之下[18]:188。面對聾啞人群,導遊需要放慢語速,以便唇讀人士可以理解,帕特還下令允許盲人觸摸白宮內的文物[18]:188。
帕特對有關白宮只會對富人和名人開放,總統夫婦也只接見這些人的看法深感惱怒[18]:188,她經常會從私人住所中走出來迎接遊客,與他們握手,簽名留念並一起拍照[18]:187。她的小女兒茱莉回憶道:「她邀請了那麼多的團體前來白宮,對他們的成績表示認可,這些團體都不是那些赫赫有名的,而是些名不見經傳的組織」[30]。
她還讓白宮在夜間向遊客開放,以便公眾能夠看到已經實施的室內設計工作。而這其中於12月前來參觀的遊客還可以看到白宮的聖誕節裝飾。此外,她還安排藝術家在白宮舉行一系列展現多樣化美式傳統的表演,這其中既有歌劇也有藍草音樂,1972年還有木匠兄妹樂團出席。不過這些活動獲得的評價不佳[8]。1969年進入白宮後,尼克遜一家就開始邀請其他家庭到白宮東廳參加非宗教性質的周日教堂服務[18]:188。她還於1971年監督主辦了女兒特麗西婭和愛德華·F·考克斯(Edward F. Cox)的婚禮[31]。
帕特公開表示支持婦女從政,並鼓勵丈夫提名一位女性大法官進入聯邦最高法院,稱「女性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我在這個國家到處都看到了這一點」[32]。她是第一位公開支持平等權利修正案的美國第一夫人[18]:194,不過她對墮胎的看法則較為複雜。隨着最高法院1973年對羅訴韋德案作出判決後,帕特表示自己屬選擇派[1],但在1972年時她曾說:「我真不支持墮胎。我覺得這是件私事。」[33]
1972年,帕特成為第一位在黨派全國大會上演講的共和黨第一夫人[1]。她積極地參與到為丈夫競選連任的宣傳活動中,到全國各地代表李察進行演說,這之後也為眾多總統候選人的配偶所效仿[1]。
行程
編輯帕特·尼克遜曾創下美國第一夫人旅行里程的新紀錄,直到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才被希拉里·洛咸·克林頓超越[1]。在李察的第一個總統任期里,帕特走訪了50個州中的39個,並且單第一年就與25萬人握過手[17]:239。她還對多個國家進行過友好訪問,其中第一批出訪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關島、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和英格蘭[18]:171。在這樣的行程中帕特拒絕接受隨行人員的陪同和服務,認為這會增加不必要的障礙和納稅人的負擔[18]:171。很快,帕特在一次前往越南共和國時成為第一位進入作戰區域的美國第一夫人[1]。她與阮文紹總統夫人一起喝了茶,參觀了一所孤兒院,並坐在配有武裝警衛和機槍的開門式直升機中升空,見證美軍在下方的叢林裏戰鬥[18]:171。後來她承認自己在「進入作戰區域時有過一陣恐懼」,因為正如作家兼歷史學家卡爾·斯弗拉扎·安東尼(Carl Sferrazza Anthony)指出的那樣:「帕特·尼克遜真的是走進了火線之中」[18]:171。她之後還參觀了一所陸軍醫院,並花了兩個小時走進病房與每一位傷兵交談[18]:172。越南共和國第一夫人阮夫人稱,帕特·尼克遜此行「增強了我們的鬥志」[18]:172。
聽聞1970年的秘魯大地震發生並引發雪崩和額外的破壞後,帕特發起了組建美國志願救援車隊的倡議,並親自飛抵該國協助向地震災民發放救援物資[18]:185。她參觀了受災地區,並與無家可歸的鄉民擁抱,他們還看到她爬上廢墟堆成的山丘,並從倒塌的橫樑下走過[18]:186。世界各地的報紙都報道了她的行程,並為第一夫人出於同情而不顧個人舒適和安危的行為歡呼[8],而她的出現還能夠直接推動政治關係的發展。一位秘魯官員表示:「她來到這裏,比起尼克遜總統所能夠做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更有意義」[18]:187,而秘魯《利馬新聞報》(Lima Prensa)的一位編輯則稱,秘魯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帕特·尼克遜[18]:187。美聯社的弗蘭·勒萬(Fran Lewine)指出,還沒有任何一位第一夫人像帕特這樣懷抱着「仁慈的使命」成就而如此驚人的外交效果[18]:187。秘魯政府因此行而授予她太陽大十字勳章,這是秘魯的最高榮譽勳章,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同類榮譽[1]。
1972年,帕特成為第一位出訪非洲的美國第一夫人,在8天的時間裏行程達到16093公里,先後到達了加納、利比里亞和科特迪瓦[18]:196。抵達利比里亞時,她受到了19響禮炮的禮遇,該國本只在接待他國元首時才會有這樣的待遇,然後帕特進行了閱兵[18]:196。之後她穿上該國的傳統服裝並與當地人跳舞。她還被授予利比里亞的最高榮譽,尊貴騎士大綬勳章[18]:196。她也在加納與當地居民共舞,並對加納國會發表講話[18]:196。帕特到達科特迪瓦時受到25萬人的迎接,他們還高喊着「尼克遜夫人萬歲!」的口號[18]:196。她與這三個國家的元首都進行了商談[18]:196。帕特回國後,白宮幕僚查理斯·科爾森(Charles Colson)給了尼克遜總統一份備忘錄,其中寫道:「尼克遜夫人已經達到了我們所沒能達到的突破……人——男人和女人——都認同她,而作為回報,他們也會認同你。」[18]:197
1972年,尼克遜夫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訪問。當總統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時,帕特就會穿着自己的紅色外套遊覽北京城。據卡爾·斯弗拉扎·安東尼稱,中國是帕特·尼克遜的「珍貴瞬間」,是她成為美國享有盛名第一夫人的轉捩點[18]:199–200。這年晚些時候她還陪同丈夫出訪蘇聯與布里茲尼夫舉行首腦會議。雖然這一過程中由於安全性的限制她不能像在中國那樣隨心所欲地在街頭行走,但她還是去看望了兒童,並與蘇聯第一夫人維多利亞·勃列日涅娃手挽手走在一起[18]:199-200。之後,她還於1974年訪問了巴西和委內瑞拉,擁有總統個人代表的獨特外交地位。尼克遜夫婦的最後一次大型出訪是在1974年6月,先後訪問了澳大利亞、埃及、沙特阿拉伯、敘利亞、以色列和約旦[18]:215。
時尚與風格
編輯時尚媒體往往會對第一夫人特別有興趣。第一夫人的傳統角色是國家的女主人,這讓其個人形象和風格備受矚目,而對帕特的關注也非常生動。《女裝日報》(Women's Wear Daily)稱帕特有着一副「好身材和好姿態」,並且有「比其他任何一位公眾女性都要漂亮的腿」[34]。一些時尚作家往往對她所穿的那些雖然剪裁講究,但卻有些不倫不類的美國製造服裝有意見,對此帕特表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穿美國設計師的作品」[35],她還稱自己喜歡這樣的衣服是因為:「他們現在用了這麼多的料子,讓衣服非常適合旅行,因為都不會壓壞的。」[18]:192她比較喜歡直接購買成衣而非按訂單生產的服裝。「我穿10號的衣服」,她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可以一邊走一邊買,已經在各個城市的不同商店裏買過東西。我只有一部分衣服是由設計師設計的。」[32]不過在自己的個人購物嚮導克拉拉·特雷茲(Clara Treyz)建議下,她還是有穿一些知名設計師,特別是謝菲·比尼(Geoffrey Beene)定製的作品[32]。許多時尚觀察家認為,帕特·尼克遜並沒有大力推進美國的時尚事業。她在丈夫首次就職典禮上穿的那件由哈維·貝林(Harvey Berin)設計的黃色緞袍受到了諸如「一個夜不歸宿的教師」這樣尖銳的批評,但特雷茲則為第一夫人的衣櫃選擇辯護稱:「尼克遜夫人必須保持淑女形象。」[36]此外,帕特還經常佩戴根據自己金色短髮髮型複製的假髮,特別是當政治出訪過程中很難找到美髮師的時候[32]。
帕特沒有追逐20世紀70年代的尖端時尚,因為她擔心這樣的服飾會給丈夫的政治前景帶來不利影響。她表示自己以前總是很喜歡去嘗試一些與眾不同的高調裝扮,但這樣的行為舉止在那個年代並不受到欣賞,所以自己需要避免顯得過於驚人[14]:187。
水門事件
編輯水門事件從媒體上爆發時,帕特「幾乎沒有注意到」有關水門竊聽案的報道[18]:201。之後在面對記者有關水門事件的提問時,她只是簡略地回答了一句:「我只知道那些從報紙上看到的東西。」[18]:203。1974年,一位記者問道:「總統的麻煩是記者造成的嗎?」她則回敬道:「什麼麻煩?」[18]:210私下裏,她覺得丈夫幕僚的權力在不斷增大,而且總統對政府中所發生的事情也變得缺乏了解[18]:203}。
帕特·尼克遜並不知道丈夫下令在白宮中安裝了秘密錄音系統。她的女兒茱莉表示,母親在得知存在這樣的錄音帶後就曾立即要求將之銷毀[14]:409–410。她堅決反對公開這些錄音帶,認為這就像是「私人的情書一樣,只屬於這一個人」[18]:214。她還相信丈夫是清白的,並鼓勵他不要辭職,與所有彈劾指控對抗到底。她曾對自己的朋友海倫·德朗(Helene Drown)說:「迪克為國家做了這麼多,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18]:215
當總統告訴家人自己決定辭職時,帕特問道:「可為什麼呢?」[18]:216她聯繫克萊門特·康格取消所有的新瓷器設計開發,然後開始督導對第一家庭個人物品的打包工作[14]:417–419。1974年8月7日,全家在白宮吃了最後一頓晚飯。帕特坐在沙發邊緣,手托住自己的下巴,對丈夫的情況感到緊張[18]:217。當總統走進來後,她站起來環抱並親吻他,然後說道:「我們都為你感到非常自豪,爸爸。」[18]:217之後帕特對那個晚上所拍下的照片說:「我們的心都碎了,但臉上還是帶着微笑。」[14]:424
次日早上,總統在白宮東廳對眾幕僚作了經電視直播的20分鐘告別演講,他引用了狄奧多·羅斯福的自傳並稱讚了自己的雙親[37]。第一夫人一直淚流不止,那些攝錄機鏡頭最讓她感到不安,因為它們就像1960年丈夫選舉失敗時那樣記錄了自己的痛苦。尼克遜一家人之後在副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和夫人貝蒂·福特的陪同下從南草坪前往海軍陸戰隊一號。路上帕特兩手分別挽住丈夫和貝蒂的腰身並對後者說:「你會看到很多這樣的紅地氈,你會因此而恨它們。」[18]:218直升機將把尼克遜一家帶到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然後他們會從那裏飛往加利福尼亞州[38]。
帕特·尼克遜之後告訴女兒茱莉:「水門事件是唯一擊倒過我的危機……而且我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都沒法看到平反了。」[14]:453
公眾看法
編輯歷史學家卡爾·斯弗拉扎·安東尼指出,普通市民對帕特持正面態度[18]:187。曾有一群鄉下人造訪白宮,送給第一夫人一張被子,許多人都感到非常緊張。發現一些人因激動而垂淚時,帕特走上前和每一個人緊緊擁抱,緊張的氣氛也就這樣化於無形了[18]:187。還曾有位小男孩覺得行政大樓不是第一夫人的家,因為自己找不到洗衣機,帕特於是帶着他穿過大廳,再乘電梯到私人住所讓他可以看到洗衣房[18]:187。她能與不同種族很好地融合,沒有因種族而表現出任何區別對待[18]:197。1972年造訪中國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帕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後送給她兩隻稀有的大熊貓作為來自中國的禮物[18]:199-200。
從1959至1962年和1968至1979年,帕特·尼克遜先後十四次入選蓋洛普民意調查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名單[39],其中1969年排在第三位,1970和1971年排在第二位,1972年排在首位。1979年時距她丈夫辭職已經過了5年,但她仍然保持在前十名內[39]。對於許多人來說,帕特就是「美國夢」的一個典範,出身貧寒,卻在「偉大的沉默的大多數」選民中有着最高的知名度[18]:201。美國鑄幣局局長瑪麗·布魯克斯(Mary Brooks)形容這位第一夫人是「這個國家女性的好榜樣……只要她們不是那些什麼女性解放組織一分子的話」[8]。此外,合眾國際社資深記者海倫·湯馬士認為,帕特是「我所報道過最讓人感到溫暖的第一夫人,也是最深愛人民的一位。我認為,報道過她的新聞記者所看到的都是一個犀利、反應靈敏而有感情的女人」[18]:167。
媒體將帕特框架為冷戰期間家庭生活的一個實例,與當時流行的第二波女性主義形成鮮明對比[28]:107–108。記者經常描述她盡責而無私[28]:110–111,首先視自己為他人的妻子,其次才是一個個體[28]:125。《時代》雜誌形容她是「完美的妻子和母親:按壓(丈夫的)肩膀,給女兒特里西婭和茱莉做衣服,甚至在身為副總統的夫人時仍自己做家務」[40]。擔任第一夫人的最初幾年裏,她被起了一個叫做「塑料帕特」(Plastic Pat)的貶義綽號,因為一些批評人士指出她臉上永遠都帶着微笑,極少會有感情流露[41][42],而她的肢體語言也顯得很矜持,有時甚至很做作[43]。一些觀察家稱帕特·尼克遜就像「是個紙娃娃,一個塑料製成,防腐抗菌而沒有生命氣息的芭比娃娃」,認為她「把自己每一點青春的活力和動力都用在扮演一個角色上,而且她可能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認可這個角色了」[8]。
面對這些批評帕特表示:「我是這樣的人,以後也會繼續保持下去。」[8]1968年,她在一架競選飛機上接受葛羅莉雅·斯坦能採訪時描述了自己生活上的一些觀點:「現在,我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有朋友。我並不會就這麼坐下來思考自己,自己的想法以及想要做些什麼,我不會這樣,我會一直對人保持興趣,我會一直工作。現在,就在這架飛機上,我也堅持這樣,每當一坐下來,我就會開始寫感謝信,每一個人都會收到我的親筆回信。我沒有時間去想什麼自己崇拜什麼人或是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像別的任何一個過得很輕鬆的人,我一直都生活得不容易。」[7]
雖然在大部分人看來,帕特都是一位嫻靜的公眾人物,一位傳統的妻子和主婦,但她並不像其批評者所聲稱的那樣謙讓和膽小。一位新聞攝影師曾要求她身着圍裙襬出另一個姿勢拍照,而她堅定地回答道:「我覺得這種廚房照實在是拍得夠了,你呢?」[44]包括專欄作家兼白宮記者羅拔·E·湯遜(Robert E Thompson)在內的一些新聞工作者認為,帕特是1970年代的一個理想平衡,湯遜寫道,她證明「女人可以在世界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仍然保留「女性化的姿態」[18]:201。還有一些新聞工作者認為帕特代表着《女性的奧秘》的失敗,稱她已經超前於所在的時代[28]:110。而反對越戰的人則將她與尼克遜政府的政策聯繫起來,並因此會偶爾對她的演講活動進行糾察。不過在她與一些人交談後,一位學生向記者表示「她想要傾聽。我覺得這個女人的確在乎我們所做的事情,(這讓)我感到驚訝」[18]:182。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老牌記者邁克·華萊士對自己一直沒能對帕特·尼克遜進行一場主要採訪而感到遺憾[45]。
晚年生活
編輯1974年回到加利福尼亞州聖克萊門特並住下後,帕特·尼克遜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也只偶爾接受記者的採訪。1975年5月下旬,她回到自己少女時代的小鎮阿蒂西亞,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小學演講[14]:441。她在講話中說:「我對有這麼一所學校以我命名感到自豪。我一直以為只有那些已經離世的人才會有學校以其命名。我很高興告訴大家,自己還沒有離世——我的意思是說,沒有真的去世。」[14]:441這是她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五年半時間裏唯一一次獨自在公眾場合出現[14]:441。
1976年7月7日,帕特在家中出現了一次中風,導致她整個左半身癱瘓,但經物理治療後,她最終得以恢復了全部的活動能力[1]。她表示自己的康復是「我在物理上所做過最困難的事情」[14]:451。1979年,她與丈夫搬到了紐約市曼克頓,住進東65街的一套聯排別墅[46]。在這裏短暫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又於1981年搬到新澤西州博根縣的薩德爾里弗(Saddle River),住進一套面積為557平方米的房子裏[46]。這給了他們充足的空間與自己的孩子和孫輩待在一起[46]。然而到了1983年,帕特又出現了一次中風[14]:458,並於次年出現兩次肺部感染[47]。
1990年7月19日,帕特又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出席約巴林達李察·尼克遜圖書館與故居(之後更名為尼克遜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的開幕式,看起來已經有些「體力不支和輕微駝背」[48]。出席儀式的有50000位朋友和好心人,還包括前總統福特、列根、喬治·H·W·布殊及他們的夫人貝蒂、蘭茜和芭芭拉[49]。這個圖書館中有一間帕特·尼克遜室和一個帕特·尼克遜劇場,還有一個種有紅黑帕特·尼克遜玫瑰的玫瑰園,這些玫瑰是由一家法國公司於1972年她還是第一夫人時開發的[50]。帕特還於1991年11月到加利福尼亞州西米谷出席了朗奴·列根總統圖書館的開幕式。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殊回憶道:「我喜歡帕特·尼克遜,她是位充滿感情、親切而周到的第一夫人」[51]:97,回憶起在列根圖書館的相見,芭芭拉表示:「這真是件讓人傷感的事,帕特·尼克遜看上去一點也不好。你可以透過她的笑容看到她正處在巨大的痛苦中,要很辛苦才能把空氣吸入肺里」[51]:441。
1991年,尼克遜夫婦搬到了新澤西州派克里奇(Park Ridge)。帕特的身體狀況仍然在變糟,住進的房子裏有裝電梯,但面積上比之前的要小[46]。帕特在自己大部分成年時期都有很重的煙癮,但她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吸煙[50],她患上了口腔癌[52],肺氣腫並最終於1992年12月被確診為肺癌,同時存在呼吸問題而開始住院治療[6]。
逝世和葬禮
編輯1993年6月22日早上5點45分,塞爾瑪·嘉芙蓮·「帕特」·瑞安·尼克遜在新澤西的家中逝世,享年81歲。這天正好是她和李察結婚53周年紀念日的後一天,她的丈夫和女兒們都陪在身旁[53]。
帕特·尼克遜的葬禮於1993年6月26日在約巴林達的李察·尼克遜圖書館與故居場地舉行。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皮特·韋爾遜(Pete Wilson)、堪薩斯州聯邦參議員鮑勃·多爾和葛培理牧師在內的多人在儀式上稱頌了這位前任第一夫人。出席葬禮的還包括她的丈夫和直系親屬,前總統朗奴·列根、傑拉爾德·福特及其夫人蘭茜和貝蒂等[54][55]。小瓢蟲·詹森由於正因中風住院而未能出席,積琪蓮·甘迺迪也沒有出席[54]。前總統尼克遜整個葬禮期間悲痛欲絕,當着眾人的面痛哭並在儀式過程中數度失控。這位前總統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海倫·麥凱恩·史密夫(Helen McCain Smith)表示,自己從未見過他如此傷心[56]。
帕特·尼克遜的墓碑上寫的名字是「帕特里夏·瑞安·尼克遜」(Patricia Ryan Nixon),這也是她廣為人知的名字。她去世10個月後,前總統尼克遜於1994年4月22日逝世[57]。帕特的墓志銘上寫着:
“ | 即使是那些不懂你語言的人,也能夠感覺到您心中的愛意。 | ” |
1994年,加利福尼亞州的喜瑞都成立了帕特·尼克遜公園(Pat Nixon Park)。公園所在正是她少女時代的家[26]。1996年4月,喜瑞都市議會經投票決定在公園內為前第一夫人豎立一座雕像,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座第一夫人雕像之一[58]。
流行文化
編輯多位女演員曾在電影中扮演過帕特·尼克遜,其中包括1995年電影《尼克遜》中的瓊·亞倫[59],2008年電影《驚世真言》中的帕特里夏·麥科馬克[60]和2009年電影《黑色炸藥》中的妮歌·沙利文(Nicole Sullivan)[61]。此外還有1987年的歌劇《尼克遜在中國》,她的角色由女高音歌唱家卡羅琳·佩琪(Carolann Page)詮釋[62][63]。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First Lady Biography: Pat Nixon. The National First Ladies Library. 2005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Halloran, Richard. First Lady of the Land at 60: Thelma Catherine Ryan Nixon, Woman in the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1972-03-16.
- ^ Kinnard, Judith M. Thelma Ryan's Rise: From White Frame to White House. The New York Times. 1971-08-20.
- ^ First Lady Hailed on Return 'Home'. The New York Times. 1969-09-06: 18.
- ^ Illustration in a New York Times article by Judith M. Kinnard, entitled "Thelma Ryan's Rise: From White Frame to White House" (1971-08-20).
- ^ 6.0 6.1 6.2 6.3 6.4 Pat Nixon, Former First Lady, Dies at 81.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7-23: D22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 ^ 7.0 7.1 7.2 7.3 Steinem, Gloria. In Your Heart You Know He's Nixon. New York. 1968-10-28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Viorst, Judith. Pat Nixon Is the Ultimate Good Sport. The New York Times. 1970-09-13: SM13.
- ^ 9.0 9.1 The Silent Partner. Time. 1960-02-29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stood out from the empty-headed, overdressed little sorority girls of that era like a good piece of literature on a shelf of cheap paperbacks.
- ^ Roderick, Kevin; Lynxwiler, J. Eric. Wilshire Boulevard: Grand Concourse of Los Angeles. Angel City Press. 2005: 75. ISBN 1-883318-55-6.
- ^ 11.0 11.1 Patricia Ryan Nixon. The White House.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Becky Sharp (1935) Full Cast & Crew. IMDb. Amazon.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0).
- ^ The Great Ziegfeld (1936). IMDb. Amazon.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7).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Eisenhower, Julie Nixon. Pat Nixon: The Untold Stor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6 [2007-09-24]. ISBN 0-671-24424-8.
- ^ Diplomat in High Heels: Thelma Ryan Nixon. The New York Times. 1959-07-28: 11.
I thought he was nuts or something!
- ^ Marton, Kati. Hidden Power: Presidential Marriages That Shaped Our History. New York: Pantheon. 2001: 173 [2007-11-09]. ISBN 0-375-40106-7.
- ^ 17.0 17.1 17.2 O'Brien, Cormac; Suteski, Monika. Secret Lives of the First Ladies: What Your Teachers Never Told You About the Women of the White House. Quirk Books. 2005 [2008-08-18]. ISBN 1-59474-014-3.
-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Anthony, Carl Sferrazza. First Ladies: The Saga of the Presidents' Wives and Their Power; 1961–1990 (Volume II).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 1991.
- ^ Pat Nixon: Steel and Sorrow. Time. 2008-08-19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was help him, but [politics] was not a life I would have chosen.
- ^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 ^ A Worshiper in the White House. Time. 1968-12-06: 1–2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5).
- ^ Richard Nixon's Checkers Speech. PBS. 2002–2003 [2013-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0).
- ^ In 1968, however, a fashion writer of The New York Times noted that Pat Nixon had purchased a coat made of blonde mink and one of brown-and-black Persian lamb by the furrier Sidney Fink of Blum & Fink. Curtis, Charlotte. Fashion Spotlight Turns to New First Family. The New York Times. 1968-12-21.
- ^ Bender, Marylin. Pat Nixon: A Diplomat in High Heels. The New York Times. 1960-07-28: 31.
- ^ Mason, Robert. Richard Nixon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Majority. UNC Press. 2004: 25. ISBN 0-8078-2905-6.
- ^ 26.0 26.1 First Lady Pat Nixon. Richard Nixon Library & Birthplace Foundation. [2013-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Richard Nixon: Statement on Signing the Domestic Volunteer Service Act of 1973.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1973-10-01 [2013-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 ^ 28.0 28.1 28.2 28.3 28.4 Burns, Lisa M. First Ladies and the Fourth Estate: Press Framing of Presidential Wives. DeKalb, Illinoi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87580-391-1.
- ^ Reif, Rita. A Decorator for Nixons Gives Julie A Bit of Help. The New York Times. 1968-11-30.
- ^ David, Lester. The Lonely Lady of San Clemente: The Story of Pat Nixon. Crowell. 1978: 128 [2008-08-18]. ISBN 0-690-01688-3.
- ^ Krebs, Alvin. More on the Wedd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72-05-11.
- ^ 32.0 32.1 32.2 32.3 Curtis, Charlotte. Pat Nixon: 'Creature Comforts Don't Matter'. The New York Times. 1968-07-03.
- ^ Mrs. Nixon Asserts Jane Fonda Should Bid Hanoi End War. The New York Times. 1972-08-09.
- ^ Redoing Pat. Time. 1969-01-24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Weinman, Martha. First Ladies—In Fashion, Too?. The New York Times. 1960-09-11.
- ^ Pat's Wardrobe Mistress. Time. 1970-01-12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Richard M. Nixon: White House Farewell. The History Place.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Nixon's resignation changed American politics forever. CNN. 1999-08-09 [2008-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 ^ 39.0 39.1 Newport, Frank; David W. Moore and Lydia Saad. Most Admired Men and Women: 1948–1998. Gallup Organization. 1999-12-13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1).
- ^ Angelo, Bonnie. The Woman in the Cloth Coat. Time. 1993-07-05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Thelma Nixon. Miller Center of Public Affairs. 2008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2).
- ^ Schmitz, Justin. Secrets will be shared in one-woman show, Lady Bird, Pat & Betty: Tea for Three at Toland theat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2008-03-12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 ^ Wallace, Mike. Between You and Me. WNYC Radio. 2005 [2008-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9).
- ^ Toner, Robin. Running Mates.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2-02.
- ^ The one big interview Mike Wallace never landed.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06-03-22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 ^ 46.0 46.1 46.2 46.3 Coyne, Kevin. Final Days for a Moldy Nixon Retreat.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5-06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 ^ Pat Nixon Is Hospitalized.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984-11-06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Apple, R. W. Jr. Another Nixon Summit, At His Library. The New York Times. 1990-07-20 [2007-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 ^ Museum Tour: The Museum. Richard Nixon Library Foundation. [2009-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3).
- ^ 50.0 50.1 Pat Nixon Dies; Model Political Wife Was 81. The Los Angeles Times. 1993-06-23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4).
- ^ 51.0 51.1 Bush, Barbara. A Memoir. New York: Scribner. 1994.
- ^ Pat Nixon Released From Hospital. The New York Times. 1987-02-13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 ^ Pat Nixon, Spouse Of Ex-President, Dies At 81 -- Former First Lady Had Lung Cancer. The Seattle Times.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54.0 54.1 Kevin Johnson; Mark Platte. Pat Nixon Is Laid to Rest : Funeral: Friends, family and dignitaries gather in Yorba Linda to mourn the passing of the former First Lady.. Los Angeles Times. 1993-06-27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 ^ Patricia Nixon, Wife of Former President, Dies at 81. Los Angeles Times. 1993-06-23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 ^ Thomas, Helen. Front Row at the White House: My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cribner. 1999: 258. ISBN 0-684-86809-1.
- ^ Weil, Martin; Randolph, Eleanor. Richard M. Nixon, 37th President, Dies. The Washington Post. 1994-04-23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
- ^ Pat Nixon Statue at the Cerritos Senior Center. City of Cerritos. 2000 [2009-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Nixon (1995). IMDb. Amazon.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Frost/Nixon (2008). IMDb. Amazon.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 ^ Black Dynamite (2009). IMDb. Amazon.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 ^ von Rhein, John. DeMain earns praise conducting new Nixon opera. Chicago Tribune via The Vindicator (Youngstown, Ohio). 1987-10-30 [201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 ^ Holmes, Ann. Nixon in China/HGO presents world premiere of unusual opera. Houston Chronicle. 1987-10-18: Zest 15 [2012-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來源
編輯- 書籍
- Montgomery, Helen M. Partners-in-Crisis: the Untold Story of Pat and Richard Nixon: People of Courage. Xlibris Corporation. 2003. ISBN 1-4134-0431-6.
- Truman, Margaret. First Ladi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9. ISBN 0-679-43439-9.
外部連結
編輯榮銜 | ||
---|---|---|
前任: 珍·哈德利·巴克利 |
美國第二夫人 1953–1961 |
繼任: 小瓢蟲·詹森 |
前任: 小瓢蟲·詹森 |
美國第一夫人 1969–1974 |
繼任: 貝蒂·福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