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乌克兰

YFdyh000在话题“是否违反中立原则”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基础条目 乌克兰属于维基百科地理主题的基础条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国家和地区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国家和地区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乌克兰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乌克兰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乌克兰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侵权内容的来源

编辑

2007年10月3日移除的内容来自:

--Mewaqua 2007年10月3日 (三) 11:28 (UTC)回复

建议将“亲俄群众 闯乌东3城政府公署”段落并入“2014克里米亚危机”

编辑

这段落实在太像新闻叙述,而且写作风格也不太适合本条目。— lssrn45 | talk 2014年4月17日 (四) 05:43 (UTC)回复

 完成移到乌克兰历史条目。-- 2016年1月18日 (一) 10:5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乌克兰中的5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5:2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乌克兰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8日 (日) 05:19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乌克兰中的7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9日 (六) 18:5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乌克兰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30日 (六) 14:11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2-02-25

编辑

  请求已处理

请求修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为“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 理由为根据页面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4%E5%B9%B4%E5%85%8B%E9%87%8C%E7%B1%B3%E4%BA%9E%E5%8D%B1%E6%A9%9F有关入侵行为不被联合国大会承认为合法 “合并”一字无法表达有关事件的严重性 而“并吞”/“占领”更符合有关事件的描述--Kaiay留言2022年2月25日 (五) 03:14 (UTC)回复

OK.--诚心诚意。留言2022年2月25日 (五) 11:36 (UTC)回复
顺带一提,合并这个词语原本的用法是错误的。这个词语的用法应该是A与B合并,不是A合并B。--诚心诚意。留言2022年2月25日 (五) 11:44 (UTC)回复
请求已被处理故关闭。~~Sid~~ 2022年2月25日 (五) 12:24 (UTC)回复

乌克兰地名音译方案

编辑
DUPLICATE:
请移玉步至互助客栈讨论。 ——魔琴 [ 留言 贡献 ] 2022年3月25日 (五) 01:27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有鉴于过去苏联的影响,苏联相关的地名,在其他国家大多以俄语作为音译的标准。

目前乌克兰的地名音译多沿用俄语音译方案,不过目前乌克兰的唯一官方语言是乌克兰语。

我建议维基百科条目上有关乌克兰地名的条目,能改用乌克兰语的音译。

就如同许多国家,逐渐将拉丁化的基辅,取代 Kiev 改用 Kyiv 。同理

其他地名音译也应该改用乌克兰官方的名称作为音译的依据。

我尝试在条目中直接编辑,不过其他用户不讨论语言的问题,直接视为破坏,我相当遗憾。

看来这可能需要时间跟大家讨论,或许取得社群的共识会更好。有任何想法的欢迎在这边讨论。

Xingengjiwu留言2022年3月20日 (日) 15:43 (UTC)回复

WP:外语译音表把乌克兰语参照俄语翻译是严重的错误。见俄语音系乌克兰语音系,两种语言的发音有很大不同。比如乌克兰语没有俄语的ы音,俄语的г乌克兰语读作[ɦ],乌克兰语的元音没有俄语中的弱化(A音化)。另外人名地名也有很大区别,比如俄语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尔)乌克兰语写作Володимир(沃洛迪米尔),俄语Николаев(尼古拉耶夫)乌克兰语写作Миколаїв(米可拉伊夫)。鉴于2014年乌克兰革命以后乌克兰已经更改大量俄语地名,以及现在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入侵,有必要对中文维基百科上乌克兰的人名地名翻译做一个全面的修订。
愿荣光归乌克兰。🇺🇦閃光之刻 (留言) 2022年3月22日 (二) 02:40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各国地名音译方案

编辑

近日乌克兰相关主题受大众瞩目。

中文界目前音译的乌克兰地名,多是沿用过去苏联时期,俄文的音译。

目前乌克兰的唯一官方语言是乌克兰语。

本来音译也都是采用通俗,大家熟悉的用法。

然近年来俄罗斯政权对于乌克兰的种种侵略,使得其他国家注意到应该不再使用俄语的音译,而应该以乌克兰语的发音为准。

所以可以看到如英文界媒体,一些开始舍弃过去的 Kiev 而使用 Kyiv 来拼写基辅。 这方面也是乌克兰当局乐见的。

其他用户主张,名称应使用通俗熟悉的名称,而不接受任何其他理由讨论, 依照这样的逻辑不知变通,那这样是否 Kiev 变成 Kyiv 就是毫无意义呢?

如果任何正名活动,都单纯因为大家还不知道,不是大家通用的形式,而不应施行,那正名应该要如何推行呢?

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其他用户以乌克兰语音译不常用为由回退,而不讨论正名事宜,非常可惜。

Xingengjiwu留言2022年3月20日 (日) 16:09 (UTC)回复

@Xingengjiwu:看得出来你很有热情,但并不熟捻维基百科自有一套运作机制,条目的命名依据并非认为是“正名”即可套用,更直白的说,哪怕是白俄罗斯官方自称为“白罗斯”,但现在条目依旧维持“白俄罗斯”的命名,就是因为后者译名用的人极少,而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写明清楚“命名原则优先于主要命名惯例”,你的主张“按照乌克兰语发音”,充其量只是“名从主人”(何况请问乌克兰官方有表态中译名称使用你的译名吗?),属“命名惯例”,而“使用常用名称”属“命名原则”的一部分,因此规则上翻译自不是你原创或按照那张翻译表的那些无人用译名(除非有关地名根本没有中文译名),类似情况如不会将英国移动为“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美国移动为“合众国”(United States)。也许你不清楚你行为造成的破坏性,“尼古拉耶夫”此一著名海港城市,Google搜索量高达863,000项结果,被你移动至梅科莱夫,不仅是搜寻量降至41,400项(20分之一),且罗列的结果全为某支乌克兰女性足球队的内容,除了维基百科本身的条目,用户根本无法从这个名字找到对应的城市,即为了“正名”而把条目改了一个没人认识的名字。最后,我不认为其他用户“不接受任何其他理由讨论”这项指控合理,请问你自己有考量到Talk:尼古拉耶夫_(尼古拉耶夫州)中反对的用户的意见吗?请问你是不是在取得共识前对条目自行进行大批移动了呢?--Aizag留言2022年3月20日 (日) 16:35 (UTC)回复
(!)意见这样的理由是导果为因,就是因为有正名的理据才要去推正名。会查到数量少,也是因为那不是以前用的音译当然数量少。你说的白罗斯还没有改,也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你把一个暂时性、阶段性的状态现象,说成正名没道理的依据。Xingengjiwu留言2022年3月20日 (日) 18:31 (UTC)回复
(:)回应:没有什么因果问题,一切仅以现况为主,当前使用的名字何种多就移动至何者,未来若有你那译名普遍通用也方可移动之。还有你讲白俄罗斯是“早晚的问题”,你可以看看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的搜寻结果(如下表),又或是Google搜索“''白俄罗斯''”为4,430,000项结果,而“''白罗斯''”仅182,000 项结果(还提示“你是不是要查: "白俄罗斯"”),从开始有这议题的2018年至今已经四年过去了,中文圈仍普遍使用旧名,这“早晚的问题”没有依据,基于现状当然维持旧名。规则就写在Wikipedia:命名常规,要不提出符合其方针的理据,要不提请修改其方针,仅此而已。
年份 白俄罗斯 白罗斯
2018 图书:90、期刊:397、报纸:922 图书:5、期刊:21、报纸:16
2019 图书:32、期刊:313、报纸:846 图书:3、期刊:16、报纸:6
2020 图书:15、期刊:287、报纸:1544 图书:0、期刊:8、报纸:2
2021 图书:14、期刊:256、报纸:1386 图书:0、期刊:10、报纸:0
2022 图书:0、期刊:22、报纸:620 0

--Aizag留言2022年3月20日 (日) 18:47 (UTC)回复

WP:外语译音表把乌克兰语参照俄语翻译是严重的错误。见俄语音系乌克兰语音系,两种语言的发音有很大不同。比如乌克兰语没有俄语的ы音,俄语的г乌克兰语读作[ɦ],乌克兰语的元音没有俄语中的弱化(A音化)。另外人名地名也有很大区别,比如俄语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尔)乌克兰语写作Володимир(沃洛迪米尔),俄语Николаев(尼古拉耶夫)乌克兰语写作Миколаїв(米可拉伊夫)。鉴于2014年乌克兰革命以后乌克兰已经更改大量俄语地名,以及现在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入侵,有必要对中文维基百科上乌克兰的人名地名翻译做一个全面的修订。
愿荣光归乌克兰。🇺🇦閃光之刻 (留言) 2022年3月22日 (二) 02:44 (UTC)回复
这样不就是在维基上搞正名运动?请参看WP:命名常规及我在 上面的提及。别随意把现实情绪或观点混淆到维基项目的编辑中。 ——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3月22日 (二) 03:28 (UTC)回复
(-)反对这样做。维基百科可不是用作“正名”和政治宣传的场所。虽然我更倾向于名从主人,但是查阅网页、书籍及新闻可知,目前华语圈最常用的译名大多数仍旧使用的俄语译名。因此强烈反对这样违反方针的原创译名大规模改动行为。进行这种讨论没有必要。我认同Reke的观点,正名必须是由外部发动并成为主流,之后维基百科才随之更改;而英文维基百科之所以将“Kiev”改为“Kyiv”,那是因为“Kyiv”这个译名现已逐渐成为主流。如果未来有一天乌克兰语译音的译名成为媒体主流的话,我才支持采用你这种的方案。--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2022年3月23日 (三) 14:50 (UTC)回复
在中文世界(简中、繁中,或者陆港澳台新马等)广泛改用新译名之前,(-)反对由中文维基率先使用新译名。而且仅就正名论,也不是非用不可。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政府要求各国以法语拼写“Côte d'Ivoire”作为该国国名在各国语言中的拼写方式,中国大陆因此由意译“象牙海岸”改为法语音译“科特迪瓦”,台湾仍然使用意译“象牙海岸”,英文维基仍然以英文拼写“Ivory Coast”。--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2年3月25日 (五) 13:43 (UTC)回复
我虽然不支持更名,但注意到联合国大会第ES-11/1号决议中文版用的是卢汉斯克州,而不是卢甘斯克。 ——魔琴 [ 留言 贡献 ] 2022年3月26日 (六) 13:12 (UTC)回复
(-)倾向反对:关于乌克兰地名的翻译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乌克兰语和英语都是字母系统,而汉字不是;乌克兰语和英语的转换是非常容易的,而与中文的转换较为困难。另外关于乌克兰地名之所以在英语维基百科能够迅速通过,首先乌克兰语本身的拉丁化要容易许多,而基于英语使用者的读者来说则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除此以外英语使用者更容易接受新概念新事物。相反中文对于乌克兰地名的翻译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想要一下子改变,真的很困难。
另外,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影响的主要是英语世界的人,相反对中文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假如在2014年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和台湾交往频繁,使得大多数台湾人对于乌克兰地名的音译应该采用乌克兰语标准而非基于俄语的标准。而在2022年匆匆忙忙的改名已经为时已晚。
最后,如果某地区的官方文件宣布城市更名,则应服从于该地的官方通知,比如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BuenosDías 2022年3月29日 (二) 02:36 (UTC)回复

再谈乌克兰地名译名问题

编辑

注意到用户@罗放:开始把一些乌克兰地名移至按照乌克兰语读音的译名。据2022年3月份的讨论结果(Talk:乌克兰),那时社群倾向于保留原有按照俄语读音的译名。现在快半年过去了,可能至少在台湾的媒体上使用乌克兰语读音的译名逐渐增多。希望社群再次讨论一下该如何处理乌克兰地名译名问题。 --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06:51 (UTC)回复

(:)回应:部分译名是否应暂顺从被媒体使用的俄语发音误译有待讨论。但例如“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之类目前网上乌语发音使用更为广泛的例子,并无理由使用既不符合名从主人原则,也不符合约定俗成的俄语音译。--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43 (UTC)回复
还不是时候。——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17日 (三) 09:56 (UTC)回复
(:)回应:可以注意到大多数关于此类地名的中文报道都是在战事波及相应地区后才出现。而此类新闻参考的中文译名有不小可能就是来自于维基百科。因此除已被一些中文媒体使用的俄语发音误译有必要讨论外,网上尚无新闻报道的地名(例如“因霍尔河”/“因古尔河”)以及中文报道中俄语发音误译少于乌语发音翻译的例子(例如“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前者搜索结果多于后者),改为乌语发音似无任何争议点。--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37 (UTC)回复
乌克兰媒体也是沿用中文译名,比如因古列茨河[5]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移动后的“因霍列茨河”在Google上没搜到任何结果。像因古尔河,在其他语言的维基上音译成Ingul和Inhul的都有。移动到“因霍尔河”,中文啥搜索结果都没有。--Kethyga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0:57 (UTC)回复
(:)回应:“因古尔河”除了维基百科以外亦没有其他什么中文搜索结果。此类情况有何理据保留俄语发音的误译?此外不知您为何移除“因霍列茨河/因古列茨河”内容中的“乌克兰河流”分类标签?--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13 (UTC)回复
此河已经在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河流分类了,就不用也写乌克兰河流分类--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7 (UTC)回复
主要是,乌克兰媒体也采用了此俄语译名。。。--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9 (UTC)回复
关于“因霍列茨河”/“因古列茨河”的译名问题我正致信ukrinform咨询。但后面这个“因古尔河”/“因霍尔河”译名问题,则因目前关注度较少未发现除维基百科外的其他地方使用,后一种情况我认为使用乌语音译应没有争议。--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1:15 (UTC)回复
1. 由于按命名常规的常用名原则,霍斯托梅较您的编辑所用的戈斯托梅利常用,且符合名从主人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先到先得原则,故已回退您对这一词条的编辑。
2. “因霍尔河”和“因古尔河”两个音译均无百科外的搜索结果,参考名从主人惯例回退至因霍尔河的译名。
3. “因古列茨河”之译由于目前已被不少中文媒体使用,故不做修改待今后讨论或较权威译名出现。--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29 (UTC)回复
  • (!)意见译名从主人,且不论俄国侵略问题,用别国的语言去翻译乌克兰地名本身就有不妥之处。且这个问题应当分类讨论:
第一类:现有的一些以俄语(尤其是以“古/葛”音取代正确的“霍”的发音)的地名译名甚至是在今年俄国入侵后才被中国媒体使用(很多是由于其新闻自俄宣转译),且在不少情况完全说不上约定俗成。例如安东诺夫机场所在地“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目前在Google俄语音译搜索结果仅有12,600,000,少于乌克兰语发音搜索的结果13,400,000,这类甚至使用广泛程度不如乌语发音的俄语译名按照通常标准应当转用乌语音译。而类似因霍尔河/因古尔之类地名甚至因为绝少被中文互联网提及,两者都没有什么搜索结果的译名,更毫无保留俄语译名的必要,甚至都不涉及误译是否被广泛使用的问题。未见到有任何保留此类俄语音译的理由。
第二类:而一些媒体报道存在普遍使用俄语发音误译的情况,这类情况建议参考中文权威机构翻译,例如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的地名中文译文便是覆盖面较广的来源。而类似情况参考英语维基百科对基辅Kiev和Kyiv的处理,现在大多数过去以俄语翻译的乌克兰地名均已改为以乌克兰语转写来作为主要翻译,哪怕使用新译名时网上仍然存在大量Kiev之类俄语转译。--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4:32 (UTC)回复
  • (!)意见,如果某乌克兰语发音的中文译名比较常见了,那应该转成乌克兰音的译名。 反之 应该保留原俄语发音的--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1 (UTC)回复
  • (!)意见,如果是中文媒体对地名译名 还较少见时,建议以乌克兰语音为译名较为恰当--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4 (UTC)回复
  • (?)疑问:另外问@罗放:那Kyiv的乌克兰语译音又是什么?从“基辅”改成基府是吗?这样体现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的意义,而且又对抗衡俄罗斯侵略上展现乌克兰民族的定位。--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8月18日 (四) 01:50 (UTC)回复
    这就有抬杠之嫌疑了。中文音译两者并无差别,但在英文中把强行用俄语转译的Kiev改为Kyiv则是世界主流做法。同样,Gostomel的翻译被更正为Hostomel也是类似的情况非常明显的例子。尤其是强行使用“戈斯托梅利”等中文媒体都较乌语音译少用的俄语音译,倒是如同把现在的长春依然称为新京一般。而观中文维基百科其他条目对此类地名争议的处理方法,甚至连俄国实际控制的海参崴都依然保持被占领前的名称,更何况是未被俄国占领的乌克兰呢?--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13 (UTC)回复
    只要中文媒体这么译,而且多数都这么译,那么不用去管译名是否准确之类的问题。只要有可靠来源是这么译的,维基百科就不应该自创译名,无论这个译名多么准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18日 (四) 02:21 (UTC)回复
    如果按您的意见,至少“因古尔河”,“戈斯托梅利”等既未被多数中文媒体使用,又不知其来源的俄语发音翻译应当没有争议地改为乌语音译。对于这一类,目前暂未看到保留俄语音译的理由。而其他已被中文互联网使用的俄语音译则有待后续讨论或是待更加权威的译名标准出现。
    当然了,这还暂未讨论到一些因战争热度在中文媒体多次出现的翻译有可能是本来就来源于维基百科,而可能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29 (UTC)回复
    此外,还有一类情况是过去被用户批量创建的定居点小作品中自创的俄语发音译名。对于这类并无来源并只存在于中文维基百科的俄语音译,将其改为乌语也无不妥。--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38 (UTC)回复
    通用译法怎么弄我们就怎么弄,我们中文又不是别的语言的转写,虽然中文以音译为大体原则,但中文译名本来不一定和人家读音一一对应。WP:COMMONNAME是原则,名从主人只是惯例。维基百科的音译标准沿用国标,我也不知道维基百科用户又什么权威提出乌克兰语的命名标准,这种翻译本身就是自我引用,如果有学界提出新的翻译标准就欢迎告知我们。--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47 (UTC)回复
    暂不讨论已被中文媒体多使用的那些译名。按照这种说法例如“戈斯托梅利”等被强行使用俄语音译,且不如霍斯托梅名称通用(前者在搜索引擎出现次数较少)的例子并无理由被保留。此外,命名常规并无讨论到常用名称以外的争议问题,且名从主人,根据本来语言而非英语俄语之类通用语发音进行音译本身就是中国通常使用的新华社译名原则之一,只有在原译已广泛通用且无更新官方译名时才会有例外。 --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02 (UTC)回复
    (:)回应:我刚刚没打上留言,误以为是补签名结果不小心冒充楼下IP。继续说下,乌克兰语的译音就看情况。比如台湾媒体以前是用“顿涅茨克”,后来2022年2月俄乌冲突开始后中央社等台媒都改用“顿内茨克”。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改用乌语译音。--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8月18日 (四) 04:25 (UTC)回复
    这个比较难说,几个读音听起来都类似。当然如果有试听过该地发音的话会发现无论顿涅茨克还是顿内次克似乎略有差异,顿内茨克更像一些。当然了,在这一译名被大陆或台湾官方收录或是称为更常用的名称之前修改条目的必要性是不大的。而比较矛盾尖锐的则集中在Γ的发音,对于那些中文发G同乌克兰语发音的H差得离谱的例子,如果不是已经成为约定俗成最常用译名,没有更权威译法就先作为例外暂时保留的话,还是改掉为好。--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26 (UTC)回复
  • 罗放说的在理。我的看法是比照“汉城”和“首尔”。倘若乌克兰政府没有去信要求中文各大媒体改名,而且用俄语译名就是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为由,都要用乌克兰语译音,沿用俄语旧称也未免不可。--115.43.25.70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48 (UTC)回复
    对于有中文媒体已大量使用俄语发音的情况可先这么处理,待权威译名出现。
    而对于中文媒体更多使用乌语发音更多的情况,如霍斯托梅,克里维里赫等,依据命名常规的常用名原则,就没有理由保留使用较少且不符合名从主人惯例的俄语译名。此外,一些译名如“克里维里赫”有大陆较权威地名翻译词典使用[1],同时其他一些译名也有台湾教育部网站的译名规范可供参考。--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14 (UTC)回复
    如果没有改名要求就不用改,如果要求了,也有“奥巴马”“欧巴马”“洪森”“云升”的不改名先例,通用译名就不需要改,而且维基百科又没有资格出译音表。第二点,乌克兰语和俄语都是当地通行语言的地区(譬如乌克兰东部地区),应该没有必要一定使用乌克兰语音译,有必要讨论一下乌克兰语言政策,2012-2018年地区党执政时期曾经出台法律赋予俄语区域性语言地位,2019年才要求统一使用乌克兰语,我不觉得乌东地区早一点的译名使用俄语存在太大问题。--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25 (UTC)回复
    如果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常用名称,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没有乌克兰官方或者中文世界权威译名之前可以暂时保留。
    而对于那些俄语发音的中译在网上使用本就较乌语译名少的,如在网上较少见的“戈斯托梅利”等等,那问题反而应该是维基百科上的旧条目使用了非通用译名,根据命名常规当然该更改,无需等乌克兰官方要求。
    地区党14年之后就完蛋了,而乌克兰官方语言从来就是乌语。关于乌东和克里米亚的问题,使用中文为主要语言的陆台港等地都承认是乌克兰领土,没有人去承认“乌东地区”。具体可参考官方各地出版的地图。没必要因此违背名从主人的习惯不用乌语用俄语。此外,乌克兰存在的俄语族裔也不代表就支持俄国,反对乌语官方地位。地区党在2014年亚努科维奇叛逃之后就立马将他开除出党了,而很多俄语母语人士也在当时俄国入侵之后开始学习乌语,来自克里维里赫的泽林斯基总统就是一个例子。 --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35 (UTC)回复
    按照ENWP的Language policy in Ukraine,2012-2018年期间“2012 Law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ate Language Policy”生效期间,乌克兰东部地区(不管是不是俄罗斯占领区),俄罗斯语都是合法的区域语言。不讨论政治认同,这个地区俄语和乌克兰语都是通用且获得官方认可(不管谁更通用,也不管当地人是否反对乌克兰语官方地位),不管用乌克兰语翻译,还是俄罗斯语也好,翻译过来都应该是正确的译名,没有你所谓的中文一定要使用乌克兰语译名。--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5:31 (UTC)回复
    简而言之,只要俄语是当地的通用语言之一,就有必要保留其俄语译名。至于哪个是正式译名,应该按照乌克兰政府要求规定,维基百科还没有权威决定哪个译名更加标准。--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5:44 (UTC)回复
    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情况下,更通用->名从主人两者都是是优于先到先得的。因此在乌语音译网上见得更多的情况下,标题和主要的正式译名应当更换为乌语发音的译名。而不论俄语是否曾经在某些地区有法定地位,如果过去基于俄语的译名既未因通用而被视为约定俗成在有官方译名之前被接受,也因按现行法律没有官方语言地位不符合名从主人原则,没有必要保留。--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49 (UTC)回复
命名常规中地方名从不是这样使用的吧:“国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该国或该地的政府或其上级政府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主权有争议者除外,先到先得为主),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所以主要还是看常用原则,在多个中文区共同常用越多的越可能常用,而且考虑到这些地区存在两个语言的原名,不应该只考虑政治正确而排斥另一个及对应的译名。——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18日 (四) 06:07 (UTC)回复
不用排斥,可以作为又译为xxx。但标题只有一个,对于乌语发音在中文网络已经更常用的情况,无论考虑常用原则还是名从主人都不应保留俄语发音为标题。--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52 (UTC)回复
你似乎理解错了?对于条目命名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按照WP:命名常规去处理,而导语词一般情况下是跟随条目命名,至于导语段是否保留其他命名作为次导语词,一般情况都保留。也就是一般情况下,根据大部分情况,是取常用的作为条目命名并作为主导语词,其他此常用或曾经出现过的作为次导语词后列。至于是来自于俄语语源、乌克兰语源,还是以前这里的翻译循环引证的,一般情况没必要关心。如果俄语语源的译名更常用,那就不应该因为政治正确性而排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19日 (五) 02:11 (UTC)回复
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Kethyga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6:19 (UTC)回复
所以不应以“把(俄据时期)历史放哪里了”作为反对更名的理由。如果一个页面存在的乌克兰地名的俄语发音音译已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那主动地将其修改为官方译法-更常用原则/更符合名从主人惯例的译名是合适的。而“先到先得”惯例在此是不适用的。--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59 (UTC)回复
关于在维基百科上正名的问题,比如土耳其的官方缩写已经改成Türkiye,英语Republic of Türkiye,主流印欧语系中没有一个改的。捷克的更名在英维也被否决了。--Kethyga留言2022年8月20日 (六) 12:35 (UTC)回复
@Ericliu1912 你看此人又急迫地给移动回去了, 因霍尔河 (Special:Diff/73284125/73336619)。此外,还在条目内夹带私货, 卢甘斯克 (Special:Diff/72440070/73257148),“叙利亚,朝鲜等俄罗斯卫星国”。且不说,有不少书籍中曾用过因古尔河。--Kethyga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09:04 (UTC)回复
Turkiye这个才是刚出现的情况,并无可比性。如果事事都能举个例来看,Kiev之译在英语维基百科等等地方已近乎绝迹又说明了什么?叙利亚,朝鲜等的地位您可在个别页面发起讨论,与此讨论无关故不认为有在此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但请注意,您提到的俄国傀儡卢甘斯克共和国的主要仅有军事或经济依赖俄国的从属国承认是当前的客观情况。--罗放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0:12 (UTC)回复
前者已经回退。若情况未有改善,应当提请管理员对相关页面进行移动保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3日 (二) 09:05 (UTC)回复
如果您认为“因古尔”已成为常用名应当先提理据,而非未经讨论进行回退操作。此外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这个条目的个别问题已经在相应页面发起了讨论,建议附上您的依据而非进行编辑战未经讨论就多次进行回退操作。--罗放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0:07 (UTC)回复
我认为阁下才应提供合理之移动理据。另外,所谓“因霍尔河”显系原创译名,相对原名还没有采用的理由。——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3日 (二) 11:52 (UTC)回复
不好意思,我有致电中央社问关于地名翻译的问题,中央社客服是说他们有自己的版本,但他们没有提供自己的译名表,不过就内容来看跟国教院的版本不同,另外国教院的译名是一般人可以提出修改建议的。--Twistinez-Taiwaner留言2022年8月30日 (二) 03:27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2022-08-17] (中文).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哪一个国家有“欧洲粮仓”之称?
    乌克兰条目由Ghren讨论 | 贡献)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编或主编者非注册用户,属于“country”类型,提名于2023年2月4日 04:49 (UTC)。
    •   说明:感谢U:A Chinese ID撰写了当中数节的内容。Ghren🐦🕛 2023年2月4日 (六) 04:49 (UTC)回复
    • (!)意见:请补充交通、教育、医疗保健等章节。“地理”章节应该拆出“气候”、“生态”等章节。另外媒体章节才两句话。--Allervous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06:22 (UTC)回复
    • (-)反对,条目章节组织有点别扭,且改写后的历史一章估计是受限于引用的中文书籍广度深度所致,些许部分明显内容还可以写多一点,也可以按照英维加些插图。而有些地方比如“红白俄内战时期”,直接改成“俄国内战”时期不就好了,省得打这么多字,看起来也得花点时间琢磨一番。总而言之就是,我认为一些部分还有扩编的可能,还有进步的空间,当然过个DYKC大概也够了。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蓝莓味绿茶🍵 2023年2月4日 (六) 06:49 (UTC)回复
    • (?)疑问,新版本如历史章节是移动到最底部,还有删除掉边框一些讯息,对比起来是大幅改变内容结构,想问主新采编人可否解释如此操作是如何满足本版所列举之评定条件?——约克客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08:52 (UTC)回复
    • (-)反对:这样讲可能不太厚道,但我认为本条目的编写者在国家型条目可能没什么经验,使条目内容与常规作法相异(历史章节丢最后,颇令人费解)或流于形式(音乐就这?),也有不少维基化不足的语法(重复内连、外文红连、如在有蓝连的情况下旁边附上外文名称,而且都是非官方语言的英文?)。另外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大饥荒作为严重影响俄乌关系、并延续至今的历史问题,其受害人数忽略不计的写法几乎可类比提及南京大屠杀而忽略受害人数。尽管有人愿意出手翻修条目是正面之事,但质量未达个人标准。--Aizag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09:53 (UTC)回复
      • 乌克兰大饥荒——个人习惯有争议的东西就不写,不然数据准不准,中立不中立会成问题,加上了。
      • 重复内连——使用duplinks.js,整文大约有三四十个红框,绝大多数是合理的重复内连。改掉重连1条。
      • 如在有蓝连的情况下旁边附上外文名称...——非方针,但也改掉了。不过“加利西亚(Halych)与华伦(Volynia)”确实是硬伤。以上。Ghren🐦🕚 2023年2月4日 (六) 15:06 (UTC)回复
    • 我不知道谁吞了我的话,我将话再贴一次:

“红白俄内战”那个改掉了。章节顺序我是照抄大英百科全书的,不清楚“别扭”在哪。另外我也很同意条目有很多地方需要扩充,比如说“军事”一节,本来写好了“海军”一节,但又发现“陆军”变动太繁了,不好写,于是就没写,然后为了章节上的平衡唯有注释掉了。但是标准不过是“近期、原创、符合维基编辑规则,而且具有一定长度的中文条目”,没有什么内容就不能上新条目推荐似乎不合理嘛。交通也可以写,然而战争都炸掉一半了,写来有啥意思?另外,“反对”意味就是条目不合DYK的标准,哪有又反对,又觉得“过个DYKC大概也够了”?  囧rz……Ghren🐦🕓 2023年2月4日 (六) 08:17 (UTC)

--Ghren🐦🕗 2023年2月4日 (六) 12:28 (UTC)回复
  • 您维大部分国家条目都是历史一章节优先,然后依下排的,就乌克兰这国家条目最特殊了属于是  囧rz……蓝莓味绿茶🍵 2023年2月5日 (日) 16:20 (UTC)回复
    • 同样认为历史一节应该放在最上方,现在条目的排版太奇怪了。历史章节也有分段过度的问题,“独立后”一节分成六段,每段仅两三行字,让我感觉像是在看年表  囧rz……——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6日 (一) 12:53 (UTC)回复
      • 再仔细查看后决定投下(-)反对,国家类条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决定使用更严格的标准来评判DYK。条目内容不够充分,“独立后”一节缺少许多内容,不仅与英维相比少了很多,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如:1990年代的经济衰退、克里米亚遭吞并、顿巴斯战争等都是一带而过。此外有些语句有明显的亲俄POV,如“同月24日,普京宣布将对乌克兰采取“特殊军事行动”,使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完全采用俄方说辞,不指明是入侵),“自2014年起,乌克兰在外交上“一面倒”向美国”(引用的PRC外交部的来源,明显造成亲俄观点)。此外外交一节也实在太短了,乌克兰参与了哪些国际组织,签订了哪些条约都完全没提啊。——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2月6日 (一) 13:13 (UTC)回复
  • (+)支持。针对上述 @蓝莓味绿茶的看法,本人认为在没有有关国家条目的格式方针确定的情况下,任何国家条目的框架都有理由不同。--     2023年2月6日 (一) 03:11 (UTC)回复
  • (-)反对:本站不是大英百科全书,没有必要舍过往之习例而据其排列条目章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2月6日 (一) 05:16 (UTC)回复
    不过,除了章节排版以外,我个人认为此条目之内容基本是符合新条目推荐标准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3年2月7日 (二) 13:57 (UTC)回复
  • (▲)同上(-)倾向反对另外本人无意与条目主编交恶,主编对我提名过的DYK提过的意见我基本上是全盘接受,但是主编所言“但又发现‘陆军’变动太繁了,不好写,于是就没写”和“交通也可以写,然而战争都炸掉一半了,写来有啥意思”给我的直观感觉是有点不太负责任。BIT0865 · Discussion · 燕房线永远的神! 2023年2月6日 (一) 09:04 (UTC)回复
  • (=)中立:虽然不构成非常明显的问题,虽然并没有强制规则要求这一点,但请主编尊重既定惯例,维基百科是一个合作项目,根据MOS的精神,编者有必要维持编辑风格的相,而不是不顾全局单单改从其他百科。----Cat on Mars 2023年2月6日 (一) 08:13 (UTC)回复
    • CatOnMars:MOS的精神虽是“有必要维持编辑风格的相对一致”,但是单纯更改这个章节编排并不使“维基百科更易阅读使用,并让撰写和编辑变得更加方便”,并没有特别的收益。在我印象中,无论是中维的格式手册,英维的Manual of Style的主、子指引乃至也从来没有对正文章节任何约束。在我看来,对读者来说历史这一部分很多的内容对于阅读下文并没有大的帮助,而且大英百科对于“Place”几乎都是这格式,我认为至少是一种广被接受,而且经大英编辑们讨论后得出的方案,那总被参照不可靠来源,而且没有明文的方案为好。我移动只是因为不想煮下去而已。另外关于条目内容的问题,要是内容确是很重要的内容,我认为确实应该写。但是如果不是必须的内容,我认为不会的就不写,对读者更负责任,“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谢谢。Ghren🐦🕘 2023年2月6日 (一) 13:28 (UTC)回复
      关于ENWP对正文没有约束其实并不正确,可见en:Wikipedia:WikiProject Countries/Templates,这东西2006年就有了,并且ENWP已经按照这套规则写出来不少样板条目,这套规则也从ENWP传播到其他语言。根据我对中国条目的调查,这一规则在2006年就传播到了ZHWP。从我的角度,这种风格符合你所说的“广为接受”,并且目前在站内属于主流,习惯的力量还是非常可怕的。----Cat on Mars 2023年2月6日 (一) 14:08 (UTC)回复
  • (!)意见:序言方面的编写有流水账之嫌,事实上可平铺为:
  1. 在9至12世纪,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基辅罗斯。
  2. 13世纪,乌克兰到蒙古人的入侵。14世纪,乌克兰受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
  3. 15世纪,乌克兰民族大致形成。
  4. 1654年,东乌克兰并入沙俄。
  5. 18世纪80年代,西乌克兰也并入俄国。
  6. 1917年,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乌克兰历史上首个民族国家。
  7. 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
  8. 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将东波兰并入为西乌克兰。
  9. 1941-1944年间,乌克兰被纳粹德国占领。
  10. 1944年12月28日,乌克兰解放。
  11. 1945年,外喀尔巴阡与乌克兰重新合并。1954年克里木半岛被划归乌克兰。
  12. 1991年8月24日,宣布从苏联独立。
其中除去散文编体的叙事方式,实质上忽略介绍概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从而直接给出了一个可能使读者摸不着头脑的结论,这点并不友好。我如果要是英文维基编辑,以此形式介绍中国大陆历史,大约为“in the 16th to the 3rd centuries B.C,China adopted a feudal system、In the 3rd century BC, China was unified under a centralised government...In 1911,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In 1949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然后把这些贴在序言界面上,那其实直接竖著写下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个人建议编写时应考虑文化、历史形成脉络之原因。而以流水账取代散文编体,并不能体现对当事国之尊重。此外,一下删除近一半的字节,恐难不引发争议。当然,我相信主编只是对国家条目编辑的经验有欠缺之处。另一篇明朝的条目就写的很好。还望多吸取意见,以提升编写之技巧。 谢谢您。——WMLO留言)。 2023年2月6日 (一) 21:12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乌克兰国歌问题

编辑

诸位编者,现在乌克兰的模板中连个国歌的音频文件都没有,正值其国家遭遇侵略之际,还请各位快些找到能自由使用的版本,否则条目实在有些简陋,谢谢。——Yankees from Canada

是否违反中立原则

编辑

地图描述写“被俄罗斯暂时占领的东、南部地区及克里米亚”,是否违反中立原则--Gdagys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21:49 (UTC)回复

不违反,但不准确。谁知道到底会不会变成长期占领。——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9月28日 (六) 03:21 (UTC)回复
“暂时”的态度不太中立。“目前”是否{{when}},是否该改成日期起或者别的。--YFdyh000留言2024年9月28日 (六) 08:57 (UTC)回复
返回到“乌克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