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蔡

一個古老的伊朗人民

奄蔡上古漢語擬音:[ʔromʔ s.r̥ˁats];Alans或Alani,也拼為Alauni或Halani)為古代中亞伊朗北高加索[1][2][3][4][5]游牧民族,又作闔蘇(上古漢語:[*ɣˤap sŋˤa],比較拉丁語Abzoae[6][7][8][9]),1—3世紀中葉的東漢三國時期也稱阿蘭聊中古漢語擬音:[ʔɑ lɑn leu]),公元前1世紀成為康居的附庸後又稱阿蘭[10][11],一般認為是薩爾馬提亞人的一支,可能與馬薩革泰人有關。[12]:1奄蔡首次見於《太史公書·大宛列傳》。現代史學家們普遍接受漢語文獻中的奄蔡、古羅馬文獻中的Aorsi與阿蘭指同一批人,[13]西漢時期,該民族在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的錫爾河以北的康居鹹海)西北、裏海北部的草原游牧,東漢時期隸屬康居。後因為在158年一小支北匈奴西遷,奄蔡也隨之逐漸西遷,並在東歐大草原的薩爾馬提亞人中占據主導地位,公元1世紀的羅馬文獻就提到了他們。[1][14]:801–803這一時期他們在黑海以北的區域定居,常常襲擊羅馬帝國高加索省份和安息帝國[15]215–250年,哥德人打破了奄蔡人在東歐大草原的統治。[4]

奄蔡
阿蘭
展示阿蘭人遷徙的地圖
語言
斯基泰語

公元4世紀中期(374年的巴蘭姆伯爾大單于時期),這在158年西遷的一小支北匈奴/匈人越過頓河,在東歐大草原上擊敗哥德人[來源請求],吞併了奄蔡,奄蔡人一部分隨著巴蘭姆伯爾大單于去了歐洲,在伏爾加河頓河之間地區定居,另一部分則留在高加索以北地區。5世紀中期,匈王阿提拉率奄蔡人西征,一直到達了法蘭西中部的奧爾良瓦倫斯,並在當地定居。409年左右,他們與汪達爾人蘇維匯人一同越過庇里牛斯山脈進入伊比利半島,定居在盧西塔尼亞和卡塔赫納,後來成為加泰隆尼亞人族源之一。[16]伊比利阿蘭人在418年徹底被西哥德人擊潰,並向Hasdingi汪達爾人交出了權力。[17]428年,汪達爾人和阿蘭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建立了汪達爾王國,一直持續到534年被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征服為止。[17]

繼續留在北高加索一帶的阿蘭人成為可薩國(7世紀後期—1030年)的臣下(一些成為佩切涅格人),在9世紀建立了阿蘭王國,一直存續到1221年蒙古征服中被哲別速不台打敗。一部分(約3萬)在元朝成為阿速親軍,成為保衛大汗的怯薛親軍,當時漢人稱綠睛回回。奧塞提亞學者認為他們是現代奧塞提亞人的祖先。[15][18]

阿蘭人說一種東伊朗語支語言,來自斯基泰語,並演變為現代奧塞提亞語:801–803[12]:5-7[19] 「阿蘭」是「雅利安」一詞的伊朗語支方言形式。[1][14]:801–803[12]:1-5

名稱

編輯

自1世紀起阿蘭人就被周邊的國家以相似的名稱稱呼:拉丁語Alānī希臘語ἈλανοίAlanoi;2世紀中文:阿蘭聊、3世紀阿蘭、阿蘭國[20]安息語中古波斯語Alānān(複數);阿拉伯語Alān(單數);敘利亞語Alānayē;古典亞美尼亞語Alank';喬治亞語Alaneti(「阿蘭人的國家」);希伯來語Alan(複數Alanim)。[12]:1–2[1]比較罕見的拉丁語拼法有Alauni和Halani。[12]:33, 99現代奧塞提亞語為Allon。[21][12]:4

民族稱呼Alān是古伊朗語*Aryāna的一種方言變體,來自詞根arya「雅利安人」,是印度-伊朗人最普遍的自稱。[22][23][1]它在阿蘭人的早期歷史中可能起著援引共同「雅利安」起源來聯合不同的部落。[12]:4伊朗名稱(*Aryānām)一樣,形容詞*aryāna似乎與Airyanəm Waēǰō(「雅利安領土」)即《波斯古經》中提及的早期伊朗人神話中的家園有關。[23][1]

其他一些民族名稱中也包含有阿蘭人的名字:Rhoxolāni(「光明阿蘭人」)是阿蘭人的一個分支,其名稱可能與宗教習俗有關;Alanorsoi(「白阿蘭人」)可能是阿蘭和Aorsi的混合。[12]:8人名Alan、Alain(都來自拉丁語Alanus)可能在公元前第一千紀由阿蘭定居者引入西歐。[12]:5

另一組相關的名字常以Asi、As、Os的形式出現(羅馬尼亞語Iasi or Olani保加利亞語Uzi匈牙利語Jász俄語Jasy喬治亞語Osi等)。[12]:5–7[24]這也是現代奧塞提亞人名稱的來源。[12]:5–7

歷史

編輯

時間線

編輯
南奧塞提亞伊龍方言傑西人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蒙古族可薩汗國汪達爾人伊阿居格人羅克索拉尼人匈人高加索北高加索多瑙河高盧阿非利加 (羅馬行省)

中國文獻中的「奄蔡」

編輯

奄蔡首次出現是在《史記·大宛列傳》,是基於張騫使西域見聞: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餘萬。臨大澤,無崖,蓋乃北海雲。

奄蔡位於絲綢之路北線上。[13]漢朝向奄蔡派遣大使,積極推進了兩國的商貿往來。[13]

後漢書·西域傳》(編成於5世紀)提到奄蔡(東漢漢語 *ʔɨamBC;也稱闔蘇,比較拉丁語Abzoae[6][7][8][9])變為康居的屬國,稱作「阿蘭」(東漢漢語:*ʔɑ-lɑn)[25][26][a]

荷蘭漢學家A. F. P. Hulsewé指出,康居對奄蔡的征服發生於公元前1世紀。[13]康居西征迫使許多薩爾馬提亞人也向西遷徙,這大大加速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到來,在世界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30]:464–465

Chavannes (1905)第558頁注釋5贊成Hirth (1885)139頁注釋1找到的Yen-ts』ai與斯特拉波所載Αορσοι;他認為這識別被後來的名字『阿蘭』所加強,解釋了托勒密的「Alanorsi」。Marquart (1905)pp. 240-241不接受,但Pulleyblank (1963)pp. 99 & 220接受,並提到HSPC 70.6b中的「闔蘇」,上古漢語擬作ĥa̱p-sa̱ĥ,可與普林尼VI, 38提到的Abzoae比較(參見Pulleyblank (1968), p. 252)。此外Humbach (1969)pp. 39-40也接受這一聯繫,但仍有保留意見。

奄蔡最後一次出現是在3世紀成書的《魏略》中:

又有柳國,又有岩國,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西與大秦東南與康居接。其國多名貂,畜牧逐水草,臨大澤,故時羈屬康居,今不屬也。」

公元1、2世紀,阿蘭人逐漸通過征服與吸收其他部落,漸漸與薩爾馬提亞人融合。[31]這一時期他們向西遷徙至南俄羅斯並頻繁劫掠安息帝國羅馬帝國

古希臘羅馬文獻中的「奧爾西人」(Aorsi)

編輯
 
100 BC的東半球。阿蘭/奧爾西人位於裏海北側。

Aorsi這個詞一般認為來自阿維斯陀語auruša-,對應奧塞提亞語ūrs/ors「白」。10–12世紀馬蘇第阿布·哈米德·加納蒂提到的Arsija、Arsā'可能也與之有關。[12]:9

一般認為奧爾西人和錫拉希斯人英語Siraces都是在公元前5世紀末從中亞遷到裏海北部、西部的。[31]:7–8奧爾西人的疆域向東大約延伸到鹹海[31]奧爾西人最重要的共時資料是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地理志》中的記載,他認為奧爾西人在錫拉希斯人之北,分布在亞速海和裏海之間的地區。[32][33]東部最遠的地方住著上奧爾西人,領土最大,支配著裏海沿岸,人數也最多。[32]上奧爾西人用駱駝途徑亞美尼亞王國米底亞進口古印度巴比倫尼亞的商品,十分富有。[32]他們控制著絲綢之路的北線。[13]奧爾西人聞名於所佩戴的飾。[32]

據斯特拉波,博斯普魯斯王國法爾納克二世統治時期,頓河沿岸的奧爾西人領袖Spadines可以召集20萬騎兵,上奧爾西的騎兵數量更多。[32]

塔西佗編年史》記載,公元49年的博斯普魯斯戰爭中,Adorsi[原文如此]人國王尤諾內斯(Eunones)支持親羅馬的提比略·尤里烏斯·科提斯一世,而錫拉希斯人國王佐辛尼斯(Zorsines)則支持反羅馬的提比略·尤里烏斯·米特拉達梯[34]奧爾西人與羅馬人的同夥及羅馬人武裝的博斯普魯斯人一起圍攻防禦薄弱的錫拉希斯人城鎮並進行屠殺,迫使國王佐辛尼斯交出人質,並跪在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的像前。[35][36]面對不可避免的失敗,米特拉達梯投降了,臣服於尤諾內斯腳下。[37]尤諾內斯被米特拉達梯的困境深深打動,並向羅馬派出特使,要求不經凱旋式,即被處決。[38]克勞狄一世在給尤諾內斯的信中表示同意。米特拉達梯最後還是被途徑本都帶到了羅馬,最終免於處決而被流放。[39][40]博斯普魯斯戰爭後,錫拉希斯人的實力被大大削弱了,而奧爾西人的實力則在上升。[31][37]

公元1世紀,阿蘭人在生活在裏海和頓河間的薩爾馬提亞人中取得了主導地位。[31][5]阿蘭人是來自東方的民族,與奧爾西人關係密切,他們或征服或融合了奧爾西人。[31]一些奧爾西人似乎西遷到克里米亞北部,在那裡保持著半獨立的生存狀態。[31]托勒密也談到阿蘭-奧爾西人,這表明他們之間應是發生了某種融合。[12]:8[31]

早期奄蔡統覽

編輯
 
約公元前170年,塞西亞及其他東伊朗語支地區(橙色)[41]
 
117–138年的歐洲,阿蘭人尚聚居在高加索山脈北側(中右部)。

阿蘭人有關的名字幾乎是同時出現在地中海、中東和中國的文獻中。[12]:?

1世紀,阿蘭人自中亞向西遷徙,在生活在頓河裏海之間的薩爾馬提亞人中取得了主導地位。[4][5]沃洛加西斯碑文中提到阿蘭人:約在公元45至78年在位的安息皇帝沃洛加西斯一世,在其統治的第11年(約公元62年),與阿蘭人的國王Kuluk交戰。[42]1世紀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補充了這一碑文,在《猶太戰爭》(第7冊第7.4章)中報告了居住在亞速海附近的阿蘭人(他稱為「斯基泰人」)如何穿過鐵門 進行掠奪(公元72年),並擊敗安息皇帝沃洛加西斯一世(上述碑文為他而作)的兩個兄弟:米底帕科羅斯二世亞美尼亞米特拉達梯一世的軍隊:

現在有個阿蘭人的國家,我們以前曾提到過,他們是斯基泰人,居住在塔奈斯梅奧蒂斯湖周圍。這個民族這時候打算進攻米底,以及米底以外的地區,以便掠奪他們;他們為此與希爾卡尼亞國王交涉;因為他是亞歷山大大帝鐵門關上的那條峽谷的主人。這位國王允許他們通過,於是他們成群結隊,出其不意地攻米底人於不備,四處劫掠時,發現那裡人滿為患,牛羊如雲,卻沒人敢抵抗,因為國王帕科羅斯已經逃到天涯海角,並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他們,只從他們手中好不容易用一百兩銀子贖回了自己的妻妾。因此這些阿蘭人毫無顧忌十分輕鬆地摧毀了整個國家,直到亞美尼亞的一切都遭了他們的毒手。現在那個國家的國王特拉達梯遭遇並與他們交戰,幸運的是在戰鬥中沒被活捉:有人在他身上套了一個套索,要不是他立即用劍割斷繩子,那玩意很快就會把他套進去。阿蘭人因此被激怒了,將這個國家夷為平地,並把大量人及兩國其他戰利品一併運走,凱旋迴自己的國家。

阿蘭人途徑希爾卡尼亞入侵安息帝國的事實表明,那時許多阿蘭人仍以裏海東北岸為基地。[4]到2世紀初,阿蘭人已經牢牢掌控了伏爾加河下游及庫班河流域。[4]這些地區早先被奧爾西人和錫拉希斯人占領,阿蘭人顯然融合、驅散和/或消滅了他們,因為同時代的記載中不再提到他們。[4]阿蘭人的影響很可能進一步向西延伸,包括了當時擁有相對單一文化的大部分薩爾馬提亞世界。[4]

135年,阿蘭人經高加索地區大舉進攻小亞細亞,蹂躪米底和亞美尼亞。[4]他們最終被卡帕多西亞總督阿里安趕了回來,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Ektaxis kata Alanoon「對阿蘭人的戰爭」),是研究羅馬軍事戰術的主要資料。

215至250年,日耳曼哥德人向東南方擴張,打破了阿蘭人在東歐大草原的統治地位。[4]但阿蘭人似乎對哥德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後者後來成為了優秀的騎手,並接納了阿蘭人的動物風格藝術。[4](羅馬帝國在3世紀內戰時期,遭哥德軍隊的破壞性襲擊,之後伊利里亞諸帝適應了哥德戰術,重組了羅馬的重騎兵,並在加里恩努斯克勞狄二世奧勒良的領導下打敗了哥德人。)

哥德人進入草原後,許多阿蘭人似乎向東撤退到頓河,並與匈人建立了聯繫。[4]阿米阿努斯寫道,阿蘭人「有點像匈人,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沒那麼野蠻。」[4]約達尼斯將他們與匈人相比,指出阿蘭人「在戰鬥上與他們旗鼓相當,但在文明、禮儀、外表上與他們不同」。[4]4世紀末。普布利烏斯·弗萊維厄斯·維蓋提烏斯·雷納特斯在他的《論軍事》中將阿蘭人與匈人合為一體,與哥德人並列。[43]

4世紀羅馬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指出,阿蘭人以前被稱作「Massagetae」,[44]狄奧·卡西烏斯寫道:「他們是馬薩革泰人。」[4]阿蘭人可能是各種伊朗民族的混合體,包括薩爾馬提亞人、馬薩革泰人和塞迦人。[4]

至高盧的遷徙

編輯
 
4–5世紀阿蘭人自北高加索故地開始的遷徙

據阿米阿努斯,370年左右,阿蘭人和匈人間平靜的關係被打破了。匈人突襲頓河流域的阿蘭人,殺死了許多人,並與倖存者建立了同盟。[4][45]這些阿蘭人在375年與匈奴人一起成功地入侵了哥德人。[4]他們隨後隨匈人向西擴張。[4]

370年匈人入侵後,阿蘭人及其他薩爾馬提亞人一同西遷。[4]其中一個阿蘭部落在378年決定性的阿德里安堡戰役中與哥德人一起作戰,羅馬皇帝瓦倫斯被殺。[4]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日益嚴重,阿蘭人也分為兩支:一部分隨羅馬人作戰,另一部分則加入匈人、西哥德人東哥德人[4]一部分西阿蘭人加入了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對羅馬高盧的入侵。都爾的額我略在他的《法蘭克人史紀》中提到,406年12月31日阿蘭人國王Respendial在美因茨渡口與法蘭克人的一次武裝衝突中,為汪達爾人挽回了局面。根據額我略的說法,另一批由高爾(Goar)率領的阿蘭人同時渡過了萊茵河,加入了羅馬人,並在高盧定居。

在Beorgor rex Alanorum領導下,他們在整個高盧地區活動,直到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統治時期,他們在464年冬天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利古里亞,但在貝加莫戰役中被李希梅爾率領的官軍擊敗。[46][47]

442年,埃提烏斯清楚地意識到他不能再依靠匈人的支持,轉向戈阿爾,試圖說服他將手下部分人轉移到奧爾良的定居點,以鎮壓阿摩里卡巴高達運動,並阻止西哥德人向北越過羅亞爾河。戈阿爾將大量人口安置在奧爾良及北部地區,並遷都至奧爾良[48]

他們在戈阿爾領導下與龔特爾統帥的勃艮第人結盟,並共同擁立約維努斯為篡位者。奧爾良阿蘭人在戈阿爾的繼任者桑吉班領導下,於沙隆戰役中擊退阿提拉起到了關鍵作用。463年,阿蘭人在奧爾良戰役中擊潰了哥德人;466年,他們又擊敗了希爾德里克一世領導的法蘭克人[49]502–503年克洛維一世襲擊阿摩里卡,又被阿蘭人擊潰。但與克洛維一世一樣是迦克墩基督教徒的阿蘭人希望與他建立友好外交關係,以抵抗覬覦羅亞爾河以北地區的阿里烏教派西哥德人。因此雙方達成協議,克洛維統治阿摩里卡各族,整片地區的軍事力量則納入墨洛溫帝國的軍隊。[50]

伊比利與非洲

編輯
 
伊比利半島的阿蘭人王國(409-426)。

汪達爾人蘇維匯人與409年進入伊比利半島西班牙行省,含現代葡萄牙與西班牙)後,[51]Respendial率阿蘭人定居在盧西塔尼亞卡塔赫納[52] 阿蘭人王國是最初建立的蠻族王國之一。Siling汪達爾人定居在貝提卡。蘇維匯人定居在加利西亞沿海,Asding汪達爾人定居在加利西亞剩餘部分。這些蠻族雖然在政治上控制了西班牙地區,但人口上是絕對少數,僅有全體600萬人中的20萬。[16]

在418年(據部分學者426年[53]),阿蘭人國王阿達克斯在與西哥德人的戰鬥中被殺,這支阿蘭人隨後擁戴Asding汪達爾國王君德里克為王。Respendial阿蘭人的獨立種族身份就此消亡。[54]有些阿蘭人留在了伊比利半島,多數在439年隨汪達爾人占據迦太基。後來北非汪達爾王國的統治者自稱Rex Wandalorum et Alanorum(「汪達爾人與阿蘭人之王」)。[55][56]

 
北非的汪達爾與阿蘭王國(526)。

葡萄牙有些阿蘭人的遺蹟,[57]特別是在阿倫克爾(名稱可能來自日耳曼語「阿蘭人之廟」[58],這座城可能就是他們建立的,盾徽上還有阿蘭犬),在托雷斯韋德拉什阿爾莫羅城堡的建設中、里斯本城牆上、聖盧奇亞教堂的地基下都有他們存在的痕跡。[來源請求]

阿蘭人定居在伊比利半島盧西塔尼亞阿連特茹)。他們因大規模狩獵和阿蘭犬而聞名,阿蘭犬雖然已經滅絕了,但名稱仍繼承於「西班牙阿蘭犬」中,常用於獵、牧。「阿蘭犬」的別稱也用於阿蘭人帶來的狗的後裔,如德國大馴犬(大丹犬)和法國波爾多犬[來源請求]

中世紀

編輯

留在高加索以北、裏海以東地區的阿蘭人與保加爾人古突厥可薩人發生了接觸和衝突,從平原向山上遷徙。[59]

阿蘭人在10世紀初尼古拉一世時期皈依了拜占庭正教馬蘇第報告稱,他們在932年又短暫地變節了。13世紀阿蘭人在史料中是拜占庭派基督徒。[59]高加索阿蘭人是現代奧塞提亞人的祖先,他們的族名來自Ās(極可能來自Aorsi;馬蘇第提到Arsiyya人是可薩人的衛士,羅斯人稱阿蘭人為Yasi),應是阿蘭人的姐妹部落。《亞美尼亞地理》用Ashtigor表示最西邊的阿蘭人,演化為現代的Digor,所指沒有變化。此外,奧塞提亞語中Asi指厄爾布魯士山周圍的地區,他們以前可能就分布在那裡。[59]

 
約650年的東歐大草原

其他一些阿蘭人則仍在匈人的統治之下。東阿蘭人一直分散在草原上,直到中世紀末才被蒙古人強迫遷入高加索山區。9至12世紀,它們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網絡,逐漸演變成基督教的阿蘭王國。1239–1277年,大多數阿蘭人臣服於蒙古帝國,參加了長子西征宋元戰爭金帳汗國馬麥領導的庫里科沃之戰[60][需要較佳來源]

1253年,方濟各會僧侶魯不魯乞報告說中亞有許多歐洲人。《馬可·波羅遊記》載,元大都皇家衛隊(阿蘇特)中有約3萬阿蘭人。據報道,除中國亞美尼亞人之外,元大都大主教若望·孟高維諾也讓許多阿蘭人皈依了天主教[61][62]阿蘭人在波蘭和立陶宛也是強大的奧斯托亞家族的臣屬。

據傳教士柏郎嘉賓所說,一部分阿蘭人曾在一座山上抵抗蒙古人入侵12年之久:[63]

他們(蒙古人)圍攻要塞會圍攻它很多年,就像今天阿蘭人土地上的一座山一樣。我們相信他們已經圍了12年,他們(阿蘭人)的英勇抵抗殺死了許多韃靼人,包括許多貴族、軍官。

——柏郎嘉賓,1250年報告

這場長達12年的圍攻不見於任何其他史料。俄羅斯歷史學家A.I.克拉斯諾夫將這場戰役與他在1967年記錄的兩個車臣民謠相聯繫,民謠說一個名叫伊迪格的老獵人與他的同伴們在Tebulos山對抗了12年韃靼-蒙古人。他還報告說,在發生戰鬥的那座山附近發現了幾個13世紀的箭鏃和長矛:[64]

來年,夏天要來了,敵軍又來消滅高原人。但即使在這一年,他們也沒能占領這座山,因為勇敢的車臣人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場戰鬥持續了12年。車臣人的主要財富——牲畜——被敵人偷走了。車臣人厭倦了多年的艱苦鬥爭,相信了敵人的仁慈保證,下了山,但蒙古韃靼人奸詐地殺死了大多數人,其餘的被抓去當奴隸。只有伊迪格和他的幾個同伴逃脫了這一命運,他們沒有相信游牧民族,繼續留在山上。他們在被圍困12年後成功逃脫並離開了達庫赫山。

——車臣英雄伊迪格的傳奇與鬥爭(1238–1250)

蒙古人對阿蘭人和庫曼人()欽察採取了逐個擊破的戰術:首先威脅庫曼人不要再與阿蘭人結盟,待擊敗阿蘭人後,又消滅庫曼人[65][66]。阿蘭人被招募到蒙古軍隊中,「右阿蘭衛」與新近投降的士兵、蒙古人和原先高昌回鶻的漢人士兵混編,蒙古人還在別失八里建立了一個由漢將齊空直(Ch'i Kung-chih)領導的軍事殖民地。[67]忽必烈的衛隊是由阿蘭人和欽察人組成的。[68]1368年元朝將要滅亡時,陪同著元順帝北上的就是阿蘭衛隊。[69]曼古在他的保鏢中招募了阿蘭王子阿爾斯蘭的一半部隊,其小兒子尼古拉參加了蒙古對雲南的遠征。這支阿蘭衛隊在1272、1286和1309年仍然存在,它被分為兩個軍團,總部設在嶺北行省(哈拉和林)。[70]法國-佛蘭德僧侶、旅行家魯不魯乞提到,他1253–1255穿越歐亞大陸拜見可汗的路上遇到了好幾次阿蘭人,比如克里米亞哈吉塔爾漢哈拉和林阿蘭人是蒙古人的臣屬(色目人),在高加索則仍是自由人(「阿蘭人或阿斯人,他們是基督徒,仍在和韃靼人作戰」)。[71]蒙古人在談到基督徒時,逐漸放棄了早先的波斯語稱呼tersa,而採用了敘利亞-希臘語稱呼arkon,其原因顯然是,在羅斯人被征服之前,中國從未有專門的希臘教會。此外,13世紀後半期和14世紀前半期,北京有大量的羅斯人和阿蘭人守衛,那裡的天主教徒不可能用一個波斯語的詞,而這個詞很可能首先適用於他們發現如此墮落的景教徒。[72]據奧多里科報道,阿蘭衛士後來皈依了天主教。[73]他們是一支「羅斯衛隊」。[74]

據信部分阿蘭人重新定居在北方,並與伏爾加保加爾人布爾塔斯人融合為伏爾加韃靼人[75]13世紀,阿蘭人在羅馬尼亞東北部普魯特河旁建立了一座城鎮,稱作雅西。後來在中世紀成為古摩達維亞的首都。[76]

阿蘭人還參加了加泰隆尼亞傭兵團[77][78]

後期歷史

編輯

生活在俄羅斯和喬治亞自治共和國的阿蘭人的後裔說東北伊朗語支奧塞提亞語,是斯基泰方言連續體的僅存後代。現代奧塞提亞語主要有兩種方言:季戈爾方言,主要分布在奧塞提亞共和國的西部和北部;伊龍方言,分布在剩餘地方。傑西方言以前分布在匈牙利。書面語基於伊龍方言,由民族詩人科斯塔·赫塔古羅夫(1859–1906)修訂後推行。

外貌

編輯

4世紀羅馬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描述阿蘭人外貌時稱:

幾乎所有阿蘭尼人都是身材魁梧、面容姣好的人;他們的頭髮有些發黃,他們的眼神非常兇猛。[79]

基因

編輯
 
奧塞提亞人

2014年V. V. Ilyinskyon對頓河10座阿蘭墓葬骨片的研究從7人身上成功提取出了DNA。其中4人屬於單倍群G2,6人的粒線體染色體屬於I。許多樣本具有相同的y染色體、粒線體染色體單倍群,這說明被試屬於同一部落乃至是近親的可能十分高。奧塞提亞人主要的單倍群也是G2,因此這是奧塞提亞人祖先確為阿蘭人的有力證據,與奧塞提亞人為阿蘭化高加索土著的說法相競爭。[80]

2015年,莫斯科考古研究所對各種薩爾馬提亞-阿蘭和薩爾托沃-瑪雅克文化古冢進行了研究。這次分析中,4至6世紀的兩個阿蘭人y染色體樣本屬於G2a-P15和R1a-z94單倍群,而2至3世紀的三個薩爾馬特人樣本y染色體中,兩個是J1-M267,一個是R1a。[81]另外,8至9世紀的薩爾托沃-瑪雅克文化樣本y染色體,就變成了G、J2a-M410、R1a-z94。[82]

2018年5月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遺傳學研究考察了公元100至1400年埋葬在高加索地區六具阿蘭人遺骸的DNA。所提取的Y染色體樣本屬於單倍群R1單倍群Q-M242。發現於北奧塞提亞Beslan的公元200年單倍群Q-M242樣本在Shoanoy Teip有4名車臣人親屬。[83]母系粒線體mtDNA樣本屬於HV2a1、U4d3、X2f、H13a2c、H5、W1等單倍群。[84]


考古學

編輯

考古發現支持了這些書面資料。P.D.Rau(1927)首次將薩爾馬特晚期遺址與歷史上的阿蘭人聯繫起來。根據考古材料,他們是講伊朗語的游牧部落之一,在1世紀中期和2世紀之間開始進入薩爾馬特地區。

語言

編輯

阿蘭人的語言是一種東伊朗語支方言。[85]這可以從各種印度-伊朗語言和構擬出的阿蘭語「馬」中窺見一二:[86]

語言 系屬
阿蘭語 *aspa
立陶宛語 波羅的語族 ašvà
梵語 印度-伊朗語族 áśva
塞語 東北伊朗語支 aśśa
奧塞提亞語 東北伊朗語支 efs
瓦罕語 東北伊朗語支 yaš
雅格諾比語 東北伊朗語支 asp
阿維斯陀語 東南伊朗語支 aspa
俾路支語 西北伊朗語支 asp
庫德語 西北伊朗語支 asp,hesp,hasp
米底語 西北伊朗語支 aspa
古波斯語 西南伊朗語支 asa
中古波斯語 西南伊朗語支 asp
波斯語 西南伊朗語支 asb

宗教

編輯
 
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的東正教教堂

在基督教化之前,阿蘭人信仰印度-伊朗多神論,或者是多神的斯基泰信仰,或者是多神的祆教。有些傳統直接繼承自斯基泰人,如在精心設計的儀式中體現他們的主導神。[87]

4、5世紀,阿蘭人被拜占庭阿里烏教派傳教士部分地基督教化。13世紀,入侵的蒙古人迫使東部阿蘭人向山區遷徙,與高加索原住民混合,先後形成了三個領土實體。1395年前後,帖木兒大軍入侵北高加索,屠殺了大部分阿蘭人口。

時間流逝,西部的季戈爾族受到卡巴爾達人伊斯蘭教影響。17世紀伊斯蘭教通過卡巴爾達人(東切爾克西亞部落)傳入該地區。1767年之後,阿蘭地區大部歸入俄羅斯統治,大大加強了東正教的影響。今日的奧塞提亞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還堅持著傳統奧塞提亞信仰,1980年代復興為阿塞教(奧塞提亞語:Uatsdin「正信」)。[88]

另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沙畹 (1907),《魏略》所載奄蔡別名僅是「阿蘭」而非《後漢書》「阿蘭聊」。「聊」可能衍自「柳」,是另一個國家的名字。[27][28][29]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Golden 2009.
  2. ^ Abaev & Bailey 1985,第801–803頁.
  3. ^ Waldman & Mason 2006,第12–14頁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Brzezinski & Mielczarek 2002,第10–11頁
  5. ^ 5.0 5.1 5.2 Zadneprovskiy 1994,第467–468頁
  6. ^ 6.0 6.1 Schuessler, Axel (2014). "Phonological Notes on Hàn Period Transcriptions of Foreign Names and Words"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tudies in Chinese and Sino-Tibetan Linguistics: Dialect, Phonology, Transcription and Tex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53). p. 268
  7. ^ 7.0 7.1 顏師古注《漢書vol. 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師古曰:『胡廣雲康居北可一千里有國名奄蔡,一名闔蘇。然則闔蘇即奄蔡也。』」
  8. ^ 8.0 8.1 老普林尼自然歷史》第四卷365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9.0 9.1 Hulsewé. A. F .P. (1979)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p. 129, n. 316。引於John E. Hill。譯者注25.3 & 25.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起草魚豢魏略》譯稿。引文:「Chavannes (1905)第558頁注釋5贊成Hirth (1885)139頁注釋1找到的Yen-ts』ai與斯特拉波所載Αορσοι;他認為這識別被後來的名字『阿蘭』所加強,解釋了托勒密的「Alanorsi」。馬考特(1905)pp. 240-241不接受,但Pulleyblank (1963)pp. 99 & 220接受,並提到HSPC 70.6b中的「闔蘇」,上古漢語擬作ĥa̱p-sa̱ĥ,可與普林尼VI, 38提到的Abzoae比較(參見Pulleyblank (1968), p. 252)。此外Humbach (1969)pp. 39-40也接受這一聯繫,但仍有保留意見。」
  10. ^ 范曄後漢書西域傳三十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魏略·西戎傳》: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Alemany 2000.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Zadneprovskiy 1994,第465–467頁
  14. ^ 14.0 14.1 Abaev & Bailey 1985.
  15. ^ 15.0 15.1 Alani. 在线大英百科全书. 2015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16. ^ 16.0 16.1 Spain: Visigothic Spain to c. 500. 在线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5 [2015-01-01]. 
  17. ^ 17.0 17.1 Vandal. 在线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5 [2015-01-01]. 
  18. ^ Shnirelman, Victor. The Politics of a Name: Between Consolidation and Separation in the Northern Caucasus (PDF). Acta Slavica Iaponica. 2006, 23: 37–49 [2022-04-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8-30). 
  19. ^ 關於人種形成(Ethnogenesis),參見Walter Pohl《中世紀之爭:問題與著作》「中世紀早期研究中的民族概念」 ed. Lester K. Little & Barbara H. Rosenwein, (Blackwell), 1998, pp. 13–24) (在線文本[永久失效連結]).
  20. ^ Kozin, S.A., Sokrovennoe skazanie, M.-L., 1941. pp. 83–84
  21. ^ Abaev V. I. Historical-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ssetian Language. V. 1. М.–Л., 1958. pp. 47–48.
  22. ^ Mallory & Adams 1997,第213頁:「伊朗Alani(< *aryana)(伊朗族群名稱,為奧塞提亞伊龍Iron[<*aryana-的祖先)) *aryranam(屬格複數)「雅利安人的……」(>中古波斯語Iran)。」
  23. ^ 23.0 23.1 Alemany 2000,第3–4頁:「然而目前,關於『阿蘭』的詞源,只有兩種可能能得到承認,且這兩者還密切相關:(甲)形容詞*aryāna(乙)*屬格複數aryānām,兩者都來自於古伊朗語形容詞*arya『雅利安的』。值得一提的是,雖說這兩個詞因為形式基本相同而宣告了研究的死胡同,但大多數研究者傾向於派生詞*aryāna-,因為它的語義更合適些……阿蘭這個名稱中潛藏的民族名*arya-」與阿維斯陀語Airiianəm Vaēǰō「雅利安平原」有關。
  24. ^ Sergiu Bacalov, Medieval Alans in Moldova / Consideraţii privind olanii (alanii) sau iaşii din Moldova medievală. Cu accent asupra acelor din regiunea Nistrului de Jos https://bacalovsergiu.files.wordpress.com/2016/05/download-sergiu-bacalov-considerac5a3ii-privind-olanii-alanii-sau-iac59fii-din-moldova-medievalc483.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 Schuessler (2009). pp. 211, 246
  26. ^ Hill, John E. 2003.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Chapter on the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ou Hanshu." Revised Edition.
  27. ^ 魏略·西戎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引於《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
  28. ^ 後漢書·西域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居地城,屬康居。土氣溫和,多楨松、白草。民俗衣服與康居同。」
  29. ^ Hill, John E. (translator). The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ou Hanshu: The Xiyu juan 「Chapter on the Western Regions」 from Hou Hanshu 88 2nd Ed "Section 19 – The Kingdom of Alanliao 阿蘭聊 (the Ala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 ^ Zadneprovskiy 1994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Brzezinski & Mielczarek 2002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Strabo. Geographica. 11. 5. 8.. [8 June 2015]. 
  33. ^ Strabo. Geographica. 11. 2. 1.. [2015-06-08]. 
  34. ^ 塔西佗. 《編年史》.12.15
  35. ^ 塔西佗. 《編年史》.12.16
  36. ^ 塔西佗. 《編年史》.12.17
  37. ^ 37.0 37.1 塔西佗. 《編年史》.12.18
  38. ^ 塔西佗. 《編年史》.12.19
  39. ^ 塔西佗. 《編年史》.12.20
  40. ^ 塔西佗. 《編年史》.12.21
  41. ^ Scythian – ancient people. britannica.com. [2018-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42. ^ Vologeses inscription..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43. ^ Vegetius 3.26, noted in passing by T.D. Barnes, "The Date of Vegetius" Phoenix 33.3 (Autumn 1979, pp. 254–257) p. 256. "The collocation of these three barbarian races does not recur a generation later", Barnes notes, in presenting a case for a late 4th-century origin for Vegetius' treatise.
  44. ^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羅馬史. 31冊. II. 12
  45. ^ Giovanni de Marignolli, "John De' Marignolli and His Recollections of Eastern Travel", in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Volume 2, ed. Henry Yule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66), 316–317.
  46. ^ 艾薩克·牛頓, Observations on Daniel and The Apocalypse of St. John (1733).
  47. ^ 保羅執事, 《羅馬史》, 15卷, 1.
  48. ^ Bachrach, Bernard S. A History of the Alans in the West. U of Minnesota Press. 1973: 63 [2022-05-02]. ISBN 978-08166569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英語). 
  49. ^ Bachrach, Bernard S. A History of the Alans in the West. U of Minnesota Press. 1973: 77 [2022-05-02]. ISBN 978-08166569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英語). 
  50. ^ Bachrach, Bernard S. Merovingian Military Organization, 481–751. U of Minnesota Press. 1972: 10 [2022-05-02]. ISBN 978-0816657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英語). 
  51. ^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Classical World, 500 BC–AD 600. Barnes & Noble Books. 2000: 2.16 [2022-05-02]. ISBN 978-0-7607-197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9). 
  52. ^ "Alani Lusitaniam et Carthaginiensem provincias, et Wandali cognomine Silingi Baeticam sortiuntur" (Hydatius)
  53. ^ Castritius, 2007
  54. ^ 關於中世紀初一個民族的另一次迅速解體,參見阿瓦爾人。 (Pohl 1998:17f).
  55. ^ Latham, Robert Gordon. Russian and Turk From a Geographical, Ethn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W. H. Allen. 1878: 170. 
  56. ^ Evangelos Chrysos. Das Reich und die Barbaren. Böhlau. 1989: 58 [2022-05-02]. ISBN 978-320505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57. ^ Milhazes, José. Os antepassados caucasianos dos portugues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1-01. – 葡萄牙廣播電視公司葡萄牙語.
  58. ^ Ivo Xavier Fernándes. Topónimos e gentílicos, Volume 1, 1941, p. 144.
  59. ^ 59.0 59.1 59.2 Barthold, W.; Minorsky, V. Alān.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I: A–B. Leiden and New York: Brill: 354. 1986 [2022-05-02]. ISBN 978-90-04-0811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60. ^ 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 By Agustí Alemany, Denis Sinor, Bertold Spuler, Hartwig Altenmüller, pp. 400–410
  61. ^ Roux, p. 465
  62. ^ Christian Europe and Mongol Asia: First Medieval Intercultural Contact Between East and West.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9). 
  63. ^ Tesaev, Amin. К личности и борьбе чеченского героя идига (1238–1250 гг.). 2020. 
  64. ^ Krasnov, A.I. Копье Тебулос-Мта. Вокруг света: 29. 
  65. ^ Sinor, Denis. 1999. "The Mongols in the West".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33 (1). Harrassowitz Verlag: 1–44. https://www.jstor.org/stable/4193311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6. ^ Halperin, Charles J.. 2000. "The Kipchak Connection: The Ilkhans, the Mamluks and Ayn Jalu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63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5. https://www.jstor.org/stable/155953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7. ^ Rossabi, Morris.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255– [2022-05-02]. ISBN 978-0-520-045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68. ^ Nicolle, David. The Mongol Warlords: Genghis Khan, Kublai Khan, Hulegu, Tamerlane. Brockhampton Press. 2004: 85 [2022-05-02]. ISBN 978-1-86019-40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69. ^ Arthur Thomas Hatto.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Peter de Ridder Press. 1991: 36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70. ^ Sir 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15: 187– [2022-05-02]. ISBN 978-81-206-196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71. ^ W. W. Rockhill: The journey of William of Rubruck to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 1253–55, as narrated by himself, with two accounts of the earlier journey of John of Pian de Carpine. tr. from the Latin and ed., with an introductory notice, by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00). Acc. to: http://depts.washington.edu/silkroad/texts/rubruck.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aps. IX and XXII.
  72. ^ Edward Harper Parker. China and religion. E. P. Dutton. 1905: 232– [2022-05-02]. ISBN 978-0524009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73. ^ Arnold, Lauren. Princely Gifts and Papal Treasures: The Franciscan Mission to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rt of the West, 1250–1350. Desiderata Press. 1999: 79– [2022-05-02]. ISBN 978-0-967062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74. ^ Makeham, John. China: The World's Oldest Living Civilization Revealed. Thames & Hudson. 2008: 269 [2022-05-02]. ISBN 978-0-500-251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75. ^ (俄語) Тайная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76. ^ A. Boldur, Istoria Basarabiei, p. 20
  77. ^ Jessee, Scott, and Anatoly Isaenko. 2013. "The Military Effectiveness of Alan Mercenaries in Byzantium, 1301–1306". In Journal of Medieval Military History: Volume XI, edited by Clifford J. Rogers, Kelly DeVries, and John France, 11:107–132. Boydell & Brewer.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7722/j.ctt31njvf.9.
  78. ^ Rogers, Clifford J., Kelly DeVries, and John France, eds.. 2013. Journal of Medieval Military History: Volume XI. Edited by Clifford J. Rogers, Kelly DeVries, and John France. Vol. 11. Boydell & Brewer.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7722/j.ctt31njv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9. ^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羅馬史. 31卷. II. 21.
  80. ^ Reshetova, Irina; Afanasiev, Gennady. Афанасьев Г.Е., Добровольская М.В., Коробов Д.С., Решетова И.К. О культурной, антропологической и генетической специфике донских алан // Е.И. Крупнов и развитие археологии Северного Кавказа. М. 2014. С. 312–315.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81. ^ ДДНК Сарматы, Аланы.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82. ^ Reshetova, Irina; Afanasiev, Gennady. Афанасьев Г.Е., Вень Ш., Тун С., Ван Л., Вэй Л., Добровольская М.В., Коробов Д.С., Решетова И.К., Ли Х.. Хазарские конфедераты в бассейне Дона // Естественнонаучные метод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парадигма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археологии. М. 2015. С. 146–153.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83. ^ Q-YP4000 YTree.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84. ^ Damgaard et al. 2018.
  85. ^ Mallory, J. P.; Adams, Douglas Q.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 Taylor & Francis. 1997 [2022-05-02]. ISBN 97818849649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英語). 
  86. ^ Abaev, Vasiliĭ Ivanovich; l'Oriente, Istituto italiano per l'Africa e. Studia iranica et alanica. Istituto italiano per l'Africa e l'Oriente. 1998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俄語). 
  87. ^ Sulimirski, T. (1985). "The Scyths" in: Fisher, W. B.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2: The Median and Achaemenian Perio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0091-1. pp. 158–159.
  88. ^ Foltz, Richard. Scythian Neo-Paganism in the Caucasus: The Ossetian Uatsdin as a 'Nature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Nature, and Culture. 2019, 13 (3): 314–332. S2CID 213692638. doi:10.1558/jsrnc.39114. 

資料

編輯

â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奄蔡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史記/卷123》,出自司馬遷史記
 後漢書·卷88》,出自范曄後漢書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