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编辑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战役;亦可单指于长江赤壁-乌林一线之决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也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注 1],并且是第一次发生于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战[注 2]。
赤壁之战 | |||||||
---|---|---|---|---|---|---|---|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 | |||||||
| |||||||
参战方 | |||||||
曹操 | 孙权、刘备联军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兵力 | |||||||
约250,000人(实际曹操主力中原军190,000人(其中60,000人为精锐青州兵)、荆州刘琮降兵约70,000人) (曹操宣称大军800,000人) |
约50,000人 (孙权30,000人 、刘备(含刘琦)20,000人;关羽8,000人左右[3]) | ||||||
伤亡与损失 | |||||||
约100000 - 200000人 | 约20000人 |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刘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孙权派遣鲁肃探听落难的刘备会否联盟抗曹,于是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协议结盟,孙权派遣都督周瑜、程普率军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以黄盖诈降火攻,大破曹军的连环船,曹操落荒北回。
背景及前哨战
编辑南取荆州
编辑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208年(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准备向南用兵:
- 于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
- 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
- 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实际上做了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马超的威胁;
- 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 制造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208年秋七月,曹操集合军队于许昌,准备乘破袁绍之势南击刘表,以下荆、吴。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而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派骑兵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另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徒都监护军,护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军。九月,曹军到达新野(今属河南省)。刘表之子、继位荆州牧的刘琮知道此消息后,接受了蒯越及傅巽等游说:“若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若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投降曹操。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半),刘琮却不敢告知已向曹操投降,刘备亦一直不知道曹操南下,直至曹操到达宛的附近时才发现,于是派亲信询问刘琮,此时刘琮才派宋忠通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曹刘追逐
编辑在南渡汉水至襄阳时,刘备麾下诸葛亮曾劝他攻刘琮夺襄阳,但刘备不忍心进攻刘表之子,继续南行,另派关羽率船队从水路前进。然而,刘琮左右及荆州十余万人投归刘备,随刘备逃走,结果大大减慢刘备军队之速度,只能日行十多里,有人劝刘备留下民众,先走江陵(故楚郢都、今湖北江陵),但刘备不愿意。刘备向南退却后,刘琮麾下王威劝刘琮反口,以奇兵掳获曹操,乘势问鼎中原,但刘琮不采纳。当时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储、器械等,来到汉水的曹操听到了刘备南退的消息,恐怕刘备得到江陵军实,于是派乐进守襄阳、徐晃守樊城,而自己则放弃辎重,亲与曹纯、曹休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讨刘备。
刘表去世时,鲁肃向孙权进言找刘备等人结盟,借为刘表吊丧之名往荆州,实际上探听刘备及刘表旧部等人的意向及消息,孙权打算与曹操决战,于是采纳,并立即命鲁肃起行。鲁肃到达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闻知曹操南下,于是晨夜兼道;赶至南郡时,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传出。[4]然而追了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的曹军在长坂(今荆门南)追上刘备,当时刘虽有十多万人,辎重数千,但被甲士兵少,一触即溃,刘备就弃妻子及百姓,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的曹纯夺得刘备的辎重不计其数,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夫人,收其散兵部众。张飞率领廿骑断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叫喊:“身是张益德[5]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人敢近,刘备得以逃生。另一方面,有人见到赵云向北走,暗示赵云投曹,刘备却擿手戟断言“子龙不弃我走也”,最后赵云成功将甘夫人与仍是婴孩的刘禅救出。鲁肃北走,在当阳长坂与刘备相遇询问去向,刘备打算到苍梧投靠旧友吴巨,鲁肃则说明孙权的意向和实力,陈说成败关键,邀请刘备加盟孙权合力对抗曹操,而不是投靠力弱之人,劝说刘备与孙权连合,刘备听后大甚欢悦。鲁肃又告诉诸葛亮其与诸葛瑾是朋友,于是立即交为好友。[6]刘备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东渡汉水后遇到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一同退至夏口。
而曹操亦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而是赶往江陵。他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封侯者就有十五位,又擢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而益州牧刘璋见曹操已得荆州,于是遣兵三百送礼予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7]。曹操以接收回来的荆州水军,准备东征刘备,顺势侵吞江东的孙权。贾诩劝说曹操宜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孙权自会来降,但是曹操没有接纳,后世裴松之亦认为贾诩之说“未合当时之宜”[8]。休整约两个月后,曹操就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顺江东征。
孙刘联盟
编辑在夏口,诸葛亮见事态紧急,向刘备请求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向孙权求救,刘备即派遣诸葛亮出使会见孙权,跟随鲁肃回柴桑,鲁肃亦一同复命,刘备之后进往鄂县樊口。当时孙权拥军在柴桑,曹操形势甚盛,送孙权劝降书,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9]”恐吓意味极重。在军事会议上,孙权打算与曹操决一死战,但张昭、秦松为首之东吴群臣皆劝孙权投降[10],议论:“曹操如狼似虎,借托汉朝丞相名衔,挟天子以征四方,动用大汉朝廷名义出兵,如果抵抗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将军对抗曹操只能依赖长江,而曹操新得刘表水军,已占长江,沿江驻有步兵,曹军水陆俱下,已与我方共有长江天险,而曹军势力强大,江东寡不敌众,没有能力抵抗。不如迎接曹操。”[11]鲁肃趁孙权离席如厕更衣之际[12],追到屋宇下,孙权知其意,执鲁肃手问:“卿欲何言?”,鲁肃先指出众人之议不足图大事;又说他自己迎接曹操,仍可官至州郡,再反问曹操如何有地方容下曾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孙权很高兴鲁肃与自己意见一致,大叹张昭等人“甚失孤望”,鲁肃于是提议与刘备联合,并再建议召回往鄱阳的周瑜共商对策[13]。
诸葛亮用激将法问孙权:“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孙权反问诸葛亮为何刘备不投降,诸葛亮说:“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刘备)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怒说自己“不愿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而受制于他人(曹操)”,心意已决。“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但反问刘备新败之后,又如何能对抗此灾难?诸葛亮说:“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然后分析出曹操的败处:
- 曹操劳师远征,快速行军,士卒疲惫;
- 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荆州新降军民并非心服曹操。
诸葛亮结论如果刘孙联合必破曹军,并成鼎足之形,孙权大悦[14]。
周瑜刚出发往鄱阳不久收到孙权命令返回,而孙权对廷议上的争论还没有表态决议,于是起席离开,周瑜与鲁肃看法一致,上前对孙权密说:“今抗拒曹操,击败他乃必然。若果击破曹操,天下可以鼎立对峙,荆州上流当属于吴所拥有。”孙权听后也赞同[15]。当时朝议上唯独周瑜和鲁肃与孙权同样看法,不赞同主张投降者所说,周瑜认为曹操虽然名为汉朝丞相,实则为汉贼。孙将军有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英烈,割据江东,管治地方有数千里,兵精将广,英雄安居乐业,应当图取天下,为汉家除残去垢。况且曹操自来送死,为何反而去归降他?并为孙权划策,分析北方还没有平定,曹军还有弱点[16]:
周瑜请求指挥三万(水军)精兵[17],进驻夏口,必定能帮孙将军击破曹操。孙权感叹说道:“老贼想废汉自立很久了,忌惮二袁、吕布、刘表与孤。如今数名群雄已被攻灭,只剩下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你说一定要抗击曹操,与孤意十分相合,此正是上天将你授予孤的原因。”孙权当众拔剑切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借此压制投降派及豪族的气焰。
当夜周瑜请见孙权,进一步分析了曹军实际力量,说道:“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骑八十万,各自被震慑而且恐惧,不再考虑其虚实,便发出投降议论,是非常无谓。如今以实际情况校量,曹操他所率领的中原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疲惫已久;所得之刘表军队,最多亦只有七八万罢了,而且还心怀狐疑。用疲惫染病的士卒指挥犹豫不定的大军,人数虽多,未足畏惧。有精兵五万,我就足够制止它,希望将军不要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卿说到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带自己的打算,非常让我失望;只有卿与子敬跟孤想法一致,此是上天让你二人辅助孤也!五万兵难以在一时间凑合,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军械都已经办齐。卿与子敬、程公就率先出发,孤必当继续派出军队,会多装载物资、粮饷,为卿作后援。卿能够对付曹操就跟他决一死战,倘若交战不利,就撤回到孤此处,孤定当与孟德决一死战。”孙权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筹划策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兵沿江而上,与刘备合力迎击曹操[18]。
曹操征讨荆州,刘备逃奔于吴地,在曹营许多人都认为孙权必定杀掉刘备,但程昱却认为孙权新在位,但未足令海内之人忌惮,而曹操刚攻下荆州,名气威震江南,孙权虽然有谋略,但其名气不能独立对抗。而刘备素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必定资助刘备,利用刘备之名来对抗曹操。后来果然如此,程昱估计无误。[19]
- 联盟记载
三国史官采取专美本国之叙事立场,陷入互为对立之正统解释争夺战[20]。
后世裴松之认为,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都是先出自鲁肃所谋划,鲁肃又对诸葛亮说自己与诸葛瑾是友人,故此诸葛亮已经多番听到鲁肃谋划。然而《三国志·诸葛亮传》说诸葛亮以连横战略游说孙权,孙权听后大悦。如此看起来诸葛亮像是此计策的始创人。如果是两国史官,会各自记述自己所闻,称赞美化自己本国,各取自家功劳。但是如今《鲁肃传》及《诸葛亮传》记述均出自陈寿一人,资料记述不一致,此非史书应该出现[21]。孙权是主动派鲁肃找落难的刘备联合,一心对抗曹操,而不是诸葛亮发起主导联合。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认为时序有误,而刘知几评价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达”,章学诚也评价道:“裴松之依光于陈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自存也。”)记述,孙权与周瑜决计抗曹在前,鲁肃于当阳遇刘备在后,诸葛亮代刘备出使孙权在后,巩固孙刘联合的决心,孙权派遣周瑜和程普等率军与刘备合力,唐朝许嵩的《建康实录》六朝历史也是同样先后次序(建康实录之时序被陶札质疑,陶札认为孙权派遣鲁肃打探北方消息邀请刘备共拒曹操,这一段记述事发生在孙权和周瑜私下决计之后是有误。意思是孙权派鲁肃打探是发生在周瑜密会决计之前,而不是密会之后才开始派出鲁肃,陶札引注在孙权派鲁肃打探消息的时序,而不是引注在诸葛亮到达江东之后的时序,密会决计的时候鲁肃在路途上而不是在朝廷上,然后鲁肃劝孙权从鄱阳召回周瑜。)。东晋袁宏《后汉纪》亦是先记周瑜游说孙权,后记诸葛亮游说孙权,而没有提及鲁肃。
“《江表传》: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三国志·鲁肃传》: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鲁肃趁孙权更衣游说他,“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整合资料两者皆有记述,记载诸葛亮“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而且认为二人同到柴桑后,是诸葛亮先于鲁肃游说孙权。故将诸葛亮会见孙权摆在周瑜决计之前发生,南宋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在资治通鉴的基础再加以自己的见解和注释,故此架构不变。
《吴主传》《鲁肃传》《周瑜传》《江表传》《吴录》《建康实录》记述孙权打算与曹操开战,所以听从鲁肃提议,邀请刘备共拒曹操召回周瑜商议,而周瑜在大臣会议上不认同投降派看法,并分析孙权的南方军队及曹操北方军队的优劣之差,孙权也借此砍桌子以表决心压制投降派。也提及到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答复孙权,孙权收到刘备答复后,派周瑜和鲁肃等与刘备合力。而《诸葛亮传》记述则全部归功于诸葛亮所为,没有记载孙权、周瑜、鲁肃的举动。随之记述刘备来到夏口,孙权没有派鲁肃主动邀请刘备联合,鲁肃也没有出现过,而是诸葛亮认为事态紧急,主动向刘备申请到柴桑找孙权联合。而又说孙权当时拥兵柴桑观成败,没有派任何一个人施与援手,全凭诸葛亮自己一人出使江东,激说不愿出兵对抗曹操的孙权,孙权怒说不打算给别人指挥自己的十万军队,决心坐以待毙不卷入战争中,反问诸葛亮为何刘备不投降,诸葛亮解说刘备如何英才盖世有人望,虽然被打败,但是仍然兵多,然后又道出与周瑜差不多的优劣分析,如果是刘孙联军一定可以打败曹操。孙权听后非常高兴,在观望之孙权因为诸葛亮所说才联合刘备,随后周瑜和程普率军附和刘备的总指挥。
决战
编辑战前部署
编辑
曹操军方面,部署情形,如下:
|
孙权、刘备联军方面,如下:
|
- 参战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为了保存曹操颜面,并没有记录被火烧大败一事,只记载与刘备交战不利而撤退[22]。《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孙权派周瑜大败曹操舟师于赤壁、乌林[23]。而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传记并没有参与赤壁及乌林之役的举动记载,关羽、张飞只在南郡之战尾声的时候有记述;相反吴将黄盖、程普、鲁肃、吕范、韩当、吕蒙、甘宁、凌统、周泰等人的传记均记载跟从周瑜破曹操于赤壁及乌林,决定战在乌林。《三国志·先主传》及《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周瑜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而《吴录》、《江表传》、《后汉书》、《资治通鉴》、《英雄记》、《建康实录》则是周瑜为赤壁大战及乌林追击战的总指挥官。陈寿《先主传》及刘协《山阳公记》则归功火烧赤壁于刘备。而曹魏建安七子的王粲《英雄记》记载是周瑜用轻船走舸火烧曹操,而导致曹操军大败而退[24]。《江表传》则记载周瑜率军在前,而刘备不信任兵少的周瑜会赢,与关张在后观成败再决定进还是退,后来火烧赤壁,曹操送信说是瘟疫导致自己烧船撤退,只是周瑜虚获此名。但《郭嘉传》记载是曹操大败撤退到荆州的时候才遇上瘟疫,所以才下令烧船[25]。
火烧乌林
编辑周瑜率领的水军在水上前进,而刘备在樊口等待,然后两军水陆并进,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在沿江东弄时,遭遇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将军队“引次江北”,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将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火攻:“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即时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
至战日,黄盖准备了十艘轻利之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旌旗龙幡。当时东南风急,十艘船在中江举帆,顺风而前,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黄盖中流矢,堕寒水,后为韩当所救[26]。孙刘联军乘势率轻锐横渡长江,雷鼓大震,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
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穿过云梦大泽,向江陵方向退却,遇泥泞,道不通,死者甚众,刘备追之不及。曹操至江陵城下,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曹仁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一直在南郡防守直到后来接应败退的曹操,而以满宠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大胜。
抢夺荆州
编辑赤壁决战后,曹操带兵退回北方,从此致力经营北方,终生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无法短时间内统一海内。而孙刘联军乘胜进攻曹操荆州之地。为了打通进攻江陵的通道,孙权占领了江夏郡南岸的沙羡、鄂县、下雉等地。
周瑜等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未有交锋。刘备见曹仁粮食多,向周瑜提出分张飞和一千人跟随周瑜,向周瑜要二千人断曹仁后路,如此前后夹击就可以逼退曹仁,周瑜听从,于是分二千人给刘备。周瑜派遣甘宁袭取夷陵城(今湖北宜昌),刘璋与曹仁的联系断绝。刘璋原本派袭肃等趁临江郡空虚夺取了秭归、巫县,但甘宁到后,袭肃即率三百军投降。曹仁分兵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听从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吴军先锋先包围前来迎战的曹仁部将牛金差点丢了命,后来曹仁突入救出自军。
十二月,孙权为了减轻周瑜等在荆州之压力,亲自率尽余的军力围合肥,分兵派遣张昭攻九江之当涂,向曹军施压力。围城数十日无法攻下,最后听从张纮之言退兵。(详见合肥之战#第一次战役)[27][28]
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㧰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于是后退。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击退曹仁。
刘备撤出江陵,之后在孙曹交战间乘机出兵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投降。战后,刘备另派遣关羽阻绝曹仁北逃道路,但与徐晃、满宠交战未果,在乐进、江夏的文聘增援反攻汉津,击退关羽[29]。汝南太守李通率众来击关羽,亲自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援曹仁军,勇冠诸将[30]。终于一年时间后,无力再战的曹仁被迫撤退,周瑜进驻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31]周瑜分公安给刘备屯驻。而刘备上表以刘琦为荆州刺史,并拔擢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使得自身实力迅速扩大。
分析
编辑赤壁战前曹操极具优势: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对曹操的人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它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统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既然曹操具有如此之优势,所以令孙刘联军之战绩更显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是中国历史上成功以寡击众之著名战例。
- 时机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曹操没有乘胜彻底击溃刘备,错过了战机。
詹士模认为,曹操战败后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是指慨叹没有采用攻袁氏兄弟时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之策略,所以曹操应等待孙刘联盟生变[32][33]。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进攻时机正确,胜负是天为之运数。当时关西有韩遂、马超,曹操不得久留荆州。而曹操“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又评曰:“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又言,后来曹操击破汉中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于曹操不用刘晔之计,未有把握时机突袭蜀地,后更在汉中之战失利。
- 疫病
而传统评论一般没有探究是何疫病流行。曹操将失败原因归于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见于《江表传》,陈寿亦多次提及曹军有疫病。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陆军主力来自北方,荆州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 气候
在远流出版,陈文德撰写的《曹操争霸经营史》一书中,分析了曹操战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东南风。
曹操用兵如神,俗语说:“说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疾如风与侵略如火,刘备在徐州就因准备不及而弃军逃亡,至荆州赤壁开战前,又遇到类似状况。曹操既然用兵谨慎,在赤壁兵败如山倒的原因,周瑜可能还隐瞒一个气候学的事实。赤壁东南有幕阜山脉,乌林西北有云梦大泽,当天气放晴后之夜晚,因山地散热快,湖泽散热慢,温差对流可能会逆吹东南水陆风与下降风,由冷山地(东南)吹向暖湖泽(西北)。冬天逆吹东南地形风此一点是北方长大之曹操所始料未及,而成为长江水边长大者之地利。
- 战线
曹军另一个战略失策是战线太集中。曹操将大军兵力集中用在于乌林一个方向上与东吴决战,如此便可被东吴利用地利与水军优势一举击退,一旦曹军被火攻,则全军溃败。此后曹魏亦曾数次南击均无法取胜,直到西晋针对东吴弱点采取兵分多路进攻之策略,令东吴首尾不能相顾,彻底发挥兵力优势压倒对手,而取胜灭吴。[32]
传说与演义
编辑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对于曹操的兵力有八十万之夸大,据考证,曹操能调动至前线的兵力大约为7万[34]。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决战日写在十一月甲子日。
地方史与传说中,曹操战败逃亡时被关羽在华容释放。《山西通志》:孙权约昭烈拒操,操败归,遇羽于华容,释之。
附录
编辑史料
编辑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经过整理考异上述史料后,依据列出赤壁之战过程(见卷65、卷66)。
孙权攻合肥与赤壁之战时序记载有矛盾。三国志曹操传记载〉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近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单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赤壁位置
编辑多年来,学术界有讨论“赤壁”地望位于何处。
参见
编辑注释与来源
编辑- 注释
- 参考来源
- ^ 乌林为曹操军驻地,长江对岸则乃孙刘联军赤壁嘉鱼地区
- ^ 《s:后汉书/卷9》: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s:建康实录/卷01》:权乃使周瑜、程普将兵二万随亮与备南拒操,权自将中军一万继之。
《s:三国志/卷54#周瑜》注引《江表传》: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s:三国志/卷58#陆逊》: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 - ^ 《蜀书先主传》: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蜀书先主传》: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蜀书诸葛亮传》: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魏书九诸夏侯曹传》:(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阪,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蜀书先主传》引《江表传》:(刘备)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于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
《吴录》: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吴书鲁肃传》引《吴录》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不足一千人),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 ^ s:三国志/卷54#鲁肃: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 ^ 三国志作益德,演义作翼德
- ^ s:三国志/卷32#先主 刘备注引《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于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 ^ s:三国志/卷31#刘璋
- ^ s:三国志/卷10#贾诩
- ^ s:三国志/卷47#孙权注引《江表传》
- ^ s:三国志/卷54#周瑜注引《江表传》曰:子布(张昭)、文表(秦松)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
- ^ s:资治通鉴 (胡三省音注)/卷065:权以示臣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鬬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 ^ s:义府_(四库全书本)/卷下#更衣:古时入厕名更衣
- ^ s:三国志/卷54#鲁肃
- ^ s:三国志/卷35#诸葛亮
- ^ 《s:建康实录/卷01》:秋,曹操征刘表于荆州,时表已死,子琮举荆州降。时刘备自袁绍南连刘表在荆州,操既平荆土,因追破备,备走当阳。操乃多修船舫,遗书于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召示群臣,张昭等议皆劝权迎之,鲁肃窃谏不可。时命周瑜使鄱阳,行途未远,请追瑜,任以军事。权召瑜,瑜还,意与肃同。权廷论未能决,因起入,周瑜趋后,密说权曰:“今拒操,破之必矣。若破操,天下可鼎峙而立,荆州上流当吴有也。”权许之,乃密使鲁肃上往观舋。肃至,遇备已败,遂便止,传权意见备于当阳长坂,切陈成败事势,将合谋以拒操。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备乃使诸葛亮诣权,权乃使周瑜、程普将兵二万随亮与备南拒操,权自将中军一万继之。(权许之乃密使鲁肃上往观舋,陶札云:“案《实录》叙权遣鲁肃观舋在决计拒曹后,误。”)
- ^ s:三国志/卷54#周瑜: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闲〕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闲,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 《周瑜传》、《后汉纪》记载为三万,而《江表传》及《资治通鉴》记载为五万
- ^ s:三国志/卷54#周瑜注引《江表传》: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 s:三国志/卷14#程昱
- ^ 王文进. 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 (PDF) (第28期).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学报. 2010-04 [2019-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06).
- ^ 臣松之案: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而《蜀书亮传》曰:“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于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
- ^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 ^ 《s:后汉书/卷9》是月,刘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荆州降操。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 ^ 《英雄记》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遇大雾,迷道。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船走舸百数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然则回,船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走。
- ^ 《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 s:三国志/卷55#黄盖注引吴书
- ^ s:三国志/卷01#曹操: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 ^ s:三国志/卷47#孙权: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 ^ s:三国志/卷18#文聘 s:三国志/卷17#乐进
- ^ s:三国志/卷18#李通
- ^ 也有记载孙权任全柔为桂阳太守,但时间不明,或在湘水之盟孙权占领桂阳后。同时期也有刘备方任赵云为桂阳太守的记载,后来刘备还任庞统为桂阳下属的耒阳县令。
- ^ 跳转到: 32.0 32.1 詹士模. 赤壁之戰 (PDF). 国立嘉义大学通识学报: 128页及140页. 2009-12 [2019-0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2).
- ^ s:三国志/卷14#郭嘉
- ^ 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80万曹军?那是吹牛. 新华网.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参考书目
编辑-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 司马光. 資治通鑑/卷065. 维基文库. 宋朝 (中文).
- de Crespigny, Rafe. Generals of the South: The Founda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 of Wu. Canberra: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0.
- 蒋永星. “周郎赤壁何处”,《历史教学》,1980.12,50
- 解放军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第二卷),解放军出版社,1986
- 李友松. “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中华医史杂志》, 1981年第11卷第2期
- 张作耀. 《曹操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易中天. 《品三国 上》(第二十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