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南大NKU),原称私立南开大学,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天津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成立之时设文、理、商三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南开大学大部分校舍毁于战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南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战后回到天津八里台原址复校并改为国立大学。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全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后,逐步恢复工科商科等撤销的科系。1990年代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南开大学。截止2018年,南开大学有26个专业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9年,南开大学举行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

南开大学的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办学理念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办学宗旨为“知中国,服务中国”。

目前,南开大学法定住所地址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是中国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校设有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正在筹建南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特色条目编辑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英语:Nankai Institute Of Economics,原名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简称南开经研所NKIE),1927年由何廉倡议、张伯苓支持下创办,初名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1931年,更名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并将建所的宗旨确立为“知中国,服务中国”。该机构在中国较早的开展了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自1927年编制的南开价格指数是研究当时中国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中国首个物价指数,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学术价值。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曾与《大公报》合作主办学术专刊《大公报·经济周刊》定期发布经济数据及学术论文,主持出版《南开指数》《南开经济与社会季刊》《世纪评论》《经济评论》等中英文学术期刊,翻译了多部经济学著作引入中国,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初步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在南开大学招收和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经济学研究生,形成了民国时期经济学研究中的南开学派,是公认的民国时期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历经战乱南迁、院系调整和文革期间两次调整和恢复,其下辖的研究室逐渐壮大并派生出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等多个经济领域学术研究机构。目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内,挂靠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是南开大学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

精选图片编辑

南开大学主楼
南开大学主楼

南开大学主楼1963年建成,2003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和翻新。南开主楼的建筑设计沿中轴对称,气势雄伟,广场中间巍然挺立的周恩来总理雕像高大而伟岸。2009年3月,入选天津十大标志性建筑。

你知道吗编辑

创始人编辑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中国近代教育家、体育活动家、政治家。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高等教育,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张伯苓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始人及校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始人和常务委员之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华民国考试院首任院长

张伯苓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在北洋水师实习并亲历甲午海战和北洋水师的覆没,退役回到天津后转而兴办教育,适逢天津绅士严修倡导兴办新学,聘张伯苓主持严氏家塾,此后张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南开系列学校,接办自贡曙光中学,从南开派员支援东北大学并义务担任东北大学校董会委员,产业创办并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因创办新式教育,张伯苓被尊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作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早倡导者,曾提出奥运三问,而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晚年,张伯苓曾介入政治领域,担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同时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交好,国共内战结束后一度在海峡两岸评价两极化。

张伯苓妻子王淑贞,二人育有四子一女。除四子死于抗日战争时期外,多名子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而死。

其他主题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