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

CBNWGBB在话题“优良条目评选 (第二次)”中的最新留言:1年前
优良条目落选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22年8月14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23年1月11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闻动态本条目曾于2022年8月3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新闻动态”栏位。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落选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国际关系专题 (获评未评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国际关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国际关系(含外交)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政治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台湾专题 (获评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美国专题 (获评未评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美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美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未评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比重和琐碎问题

编辑

  捂脸国际反应中国大陆已经变成编年体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1日 (一) 16:26 (UTC)回复

主要是4月当时也传闻访台,然后大陆也回应来着。同一件事不同时期的回应还是有百科价值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30 (UTC)回复
另外这件事情其实可能某种意义上回应比访问本身还重要。--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31 (UTC)回复
那这还是回归到最初的问题,WP:BREAKING常常造成评论大于事件本身,不适合收录在维基百科。--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1日 (一) 16:42 (UTC)回复
如果最后没访问台湾呢?不代表这些初期的有关访问台湾的评论就没有百科价值。如果最终访问台湾的话那这些初期的评论也显然有百科价值。我同意不是所有评论都应该写进来以及需要控制比重,但是现在写进来的显然都是最受关注的和具有百科价值的内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45 (UTC)回复
@Funyii单论事件本身的话,这个根本就不应该独立条目,访问就那么点事写不了多少。俄文维基这个条目就叫2022年台海危机。根本没人关心佩洛西的访问本身,几乎所有人关心的都是台湾和大陆的当局之间的关系。如果你真的觉得比重不合适的话,那我建议你把条目移动回原来的名字,就没有比重问题了。这个条目事实上就不可能以佩洛西出访本身为主体,因为事件本身根本没有关注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9:03 (UTC)回复

关于是否保留背景部分

编辑

当前的内容总体上我还是支持保留的,因为其实这个条目是在描述“台海危机”。--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1:32 (UTC)回复

请某乱删者不要自欺欺人!美国众议院议长设立233年以来早已出访数百上千次,能现在创设各语版第一个众院议长出访条目当然是因为台美关系,而非星马韩日亚洲与美关系!重点不在泛泛的亚洲,而是民主台湾,维基百科现存条目已自证这点!一旦佩洛西专机落地,条目名称其实就能去掉暂时掩人耳目的“亚洲”了。“背景与前例”的内容与此次访问密切相关,乱删只是剩个搞不清状况的无头苍蝇!就算有人看了不爽,但这些都是史实,唯有从台美观点了解美国国会对台湾的支持与佩洛西和台湾的关系等脉络才会知道佩洛西一定搭军机访问台湾,会见总统、副总统等老友。近期见过佩洛西议长并有适当身份资格提出邀访之意的代表性人物可解释说明她坚持来访,尤其她4月康复后先去乌克兰时,蓝营大肆宣传说她就不来了,明显误读。她的于相似情况下的言论是判断其行动的最佳基准。乱删大量、可靠、可查证来源支撑的内容明显违反维基规范,再有乱删,回退员自可依规定回退并予警告提报。--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1:55 (UTC)回复

讨论的最大前提是:这个条目当前名叫出访亚洲,所以主枝就应该写星洲之行如何如何,大马之行如何如何,太多的参考资料无疑喧宾夺主,简述和{{See also}}即可,引导分流至合适条目,否则应该分拆条目,以免如同枪击事件一样头重脚轻,观感不佳。 --零醇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2:10 (UTC)回复
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行政首长访问星马日韩亚洲早已数百上千次,有人在任何语版创建过专门条目吗?显然没。遑论立法部门。所以写众院议长访星马写太多其实是who cares的鸡肋。若无涉及台湾的部分,这条目根本自始就不可能存在。更何况,再等个24小时就能换题目了。维基有大量选举条目,在开票前一样会有非当次选举的大篇幅“背景”,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2:22 (UTC)回复

草稿

编辑

这是本人的一些草稿。--🐹通辽汗国驻维基百科临时代办讨论·贡献·成就2022年8月2日 (二) 05:05 (UTC)回复

请不要以“与访亚无关”为理由随意删除内容

编辑

根本没人关心某人访亚,都在关心中美以及海鲜两岸关系。且本条目题目尚未确定。--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7:51 (UTC)回复

我认为该把访亚、访台分别独立写成条目,现行内容比重十分不合理。--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8:43 (UTC)回复
请看前述讨论,条目标题尚未确定。--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9:08 (UTC)回复

请勿随意在中华民国,台湾等称呼之间来回修改

编辑

请务必阅读格式手册相关内容,并参考相关惯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2:24 (UTC)回复

@Yinyue200:才一个条目怎么就成“惯例”了?-- 2022年8月2日 (二) 14:12 (UTC)回复
@Sean0115懒得找更多例子罢了,你可以试试能不能找到反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4:13 (UTC)回复
就是政治法律用中华民国,地理文化用台湾。不爽可以改国名或者改岛名。--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1 (UTC)回复
其实中国大陆和台湾关于领地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又是否有必要在台湾前面加上”中华民国"呢?说台湾大家都知道就是台湾,没有必要加上中华民国。--Aden.103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6:52 (UTC)回复
就是因为存在争议才要在台湾面前加上中华民国吧,更何况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还规定大陆地区是中华民国的法定领土,虽然通常大家说大陆都没有疑虑,那是因为大陆的主权归属并不存在争议,但相反台湾争议颇大,宜在台湾前加上中华民国区分为好,免得有人过度解读。--Alvinwww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7:42 (UTC)回复
个人认为,标注才会过度解读、损失中立性。--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23:00 (UTC)回复
台湾目前没有独立,只称台湾的话纯指地理环境,这篇不是在介绍台湾文化环境,只称台湾的话尚无法区分客观上实际管辖的政体是谁--Alvinwww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3:34 (UTC)回复
MOS:两岸,“可以作为中华民国的代称”、“以台湾代替‘台湾地区’”等内容似乎适用。“基于对台澎金马主权归属保持沉默的立场”未禁用“中华民国(台湾)”等表述,但我的理解中仅写“台湾”争议性较小,标题处强调政体似乎徒增争议。外部来源似乎少有称拜访中华民国,如此能否(更准确地)说拜访了中华民国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台湾省,乃至简化(我相信这不成),因为一种观点是现存在中华民国大陆地区。“客观上”讲是访问了“台湾当局”,但该表述不会被社群接受。如果为了“平级”和缓解纠纷而作当前的“中华民国(台湾)”标注,暂且表示接受。--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5:27 (UTC)回复
  • 该段落仅小部分属政府概念, 指明特定机关职衔即可. 此次访问是美国发动的, 而美国早就不承认中华民国, 官方文件已无ROC, 只认台湾, 此行只见只闻美国政府军方提Taiwan, 国际媒体全称Taiwan, 将台湾并列很合理, 才符合美国此行的认知。--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7:06 (UTC)回复

提议:是否暂时保护一下该条目

编辑

因为该事情正在进行,各种消息来源混杂,可能导致主观大于客观。--此条未正确签名的留言由greenhandzdl讨论贡献)加入。

关于是否提及中华爱国同心会收到过中共投资

编辑

个人认为除非有来源同时提及收钱和此次事件,否则涉嫌原创总结,有不中立的暗示之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6:26 (UTC)回复

成员向检方承认收取中国党政机构资金的中华爱国同心会[1]
  1. ^ 愛國同心會秘書長張秀葉供出:中國給經費 吸收中配發展組織. 自由时报. 2022-07-06 [2022-07-07]. 
  2. 去中国收钱或由中国转钱汇款而在台湾办事本来就是个介于概括和特定之间的指令,先前必然有过要何时发动、对谁示威、针对什么、去哪扰乱的一般性明示、暗示、默契。这由其过去数年的几类固定行为模式已可得知,多数台湾人都不陌生。是否额外于这几天就此突发台美喜事再另发指示,我们虽不确知,可依2022年司法文件可知该团体及成员已收取中国党政机构钱财并接受教唆为中国行符合其利益之事是犯嫌向检察机关坦承之事实,赃款/犯罪所得尚未被没收,而后有时间接近的发动聚集交差之行为。依中共历史上及目前的组织惯性与特务行为,其实完全不需要专门发新指令,党有无吭气,那群老人及中国移民都早已心领神会,更何况北京确已公开表态。养过狗的都知道:用狗粮训练几天后,使个眼神,它就跑去叼盘了!
    不加澄清注明反而是不中立地暗示台湾的反美情绪,属错误放大。在内容提及此经认证事实很合理,正是为了避免误导,因为那不是真实的台湾民意,是被外力加工挑唆动员的。--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7:20 (UTC)回复
    我觉得如果想不暗示台湾反美情绪的话,应该通过增加台湾民众的支持活动的描述来完成,而不是进行原创总结。--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7:56 (UTC)回复
    此言差矣。下次你维引用来源的时候也别强调“受美国资助的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了,都是原创总结。--MilkyDefer 2022年8月3日 (三) 00:08 (UTC)回复
    如果所引来源没这样说,确实是原创总结,读者会自己去看条目判断,无需编者定义。--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0:11 (UTC)回复
    原创总结+1。有条目内链足够了,读者会自己看和判断。
    “避免误导”似是编者用不中立的立场使内容“中立化”、合理化;有时即便有来源,也是来源依此行事作不中立观点宣传,然后编者可能再依自己的观点作出或正或反的“矫正”——结果不一定不好,但动机很容易不中立。如条目中常冠以“xx党媒《……》称”,所引来源可能并无这种体现或关联性,或者相关来源均欠中立。
    如果是“xx党资助的xxxx称”,乃至“接受过xx党资助的/与xxx关系密切的xxx……”,但引用的单个来源没有这样说,而是综合自多个报道、观点乃至传闻,不知道User:Wildcursive怎么看,我想这理应是原创总结并涉嫌不中立。--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0:10 (UTC)回复
    引用中央社的时候需要注明是国家通讯社吗?提及美联储的时候需要注明这是私有的吗?--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6 (UTC)回复

    需要整理条目

    编辑

    虽然现在条目名是出访台湾,但是,条目也有很多整个亚洲行各站的内容,分散条目焦点。--MilkyDefer 2022年8月2日 (二) 16:45 (UTC)回复

    个人认为亚洲行各站应该保留,属于背景内容。不过叙述方式可以调整。--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6:58 (UTC)回复
    信息框也是出访亚洲,非常不理想。Fung_Tze-Long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1:59 (UTC)回复
    不认为信息框是出访亚洲有问题,如果把信息框改成出访台湾那传达的信息就太少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32 (UTC)回复
    我建议改回原名,即便条目内容着重在“出访台湾”及影响,但条目主体应是“亚洲行”。是否拆分可再议。--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41 (UTC)回复
    或者,将亚洲行相关内容拆到单独条目。--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42 (UTC)回复
    主事件是访问亚洲,但最受关注的核心是台湾行程,所以标题应该体现主事件,但同时在导语和行文中体现受关注的核心。套餐也不是净主菜,还有前菜后甜点嘛。——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2:41 (UTC)回复
    改回访亚必有人说比重问题然后来删内文。--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57 (UTC)回复
    比重只是主观看法。我前面已经描述,套餐不只是主菜(访台),还有前菜和饭后甜品(其他日程),但不应该拿“主菜”称呼代替为“套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7:32 (UTC)回复
    (-)反对改回访亚,各位可以看看讨论页最上面的讨论,事实就是改回访亚之后意见会更大,这很难避免,我觉得现在的叙述方式我个人基本能接受,虽然不甚完美,但这个条目本身就很难调整完美。全是访台的内容但是访亚也不能不提。--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3:15 (UTC)回复
    不考虑条目名长度的话,在下认为或许只能将条目名改为“2022年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出访亚洲 时隔多年再度访台”,才能容许条目当前的内文比重。
    不过这样就违反方针,像新闻标题了。
    所以
    (-)反对维持现状,(-)反对改回访亚
    (!)意见 更好的方法我觉得应该是,将亚洲行另立新条目,并将目前行程部分改为“先导行程”“行程其他出访地”进行简短叙述,然后导向主条目。--Tim815465452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6:35 (UTC)回复
    (+)支持亚洲行拆分,如果亚洲行关住度不足再提删。
    ( π )题外话提醒一下不要添加过多非中美台三方表态,以政治媒体层级优先,舆论和报导请先过滤新闻不要直接复制贴上,别等等比重又要出问题,反应又要拆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3日 (三) 07:07 (UTC)回复
    对于各种条目的添加表态,我的观点是添加无错(列明来源+别抄录太多),但综述更佳、应是目标。--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7:24 (UTC)回复
    (&)建议:关于各界反应章节,应以散文叙述方式为佳,需尽量避免流水账记述方式。(Template:Prose)--IrycatewiTalk 2022年8月3日 (三) 22:49 (UTC)回复
    (✓)已改善 说话说的不多我都给删了,合并到其他里面了。至于说话多的我没动。--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3:05 (UTC)回复

    军事演习

    编辑

    嘛,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96年和这次两次演习区域范围的对比,要不wiki自己做一个?(已有的能算进入公共领域吗?那张图倒是自由时报就有)--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7:14 (UTC)回复

    建议为解放军的军事演习单独建一个条目。--Txkk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9:02 (UTC)回复
    这次?篇幅上有必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9:39 (UTC)回复
    (+)倾向支持:个人认为拆出去比较好,放在这条目总觉得怪怪的-- 2022年8月3日 (三) 10:05 (UTC)回复
    我不认为,一来篇幅,二来这些军事行动与这次事件存在关联性。——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4日 (四) 02:41 (UTC)回复
    不太赞同,篇幅上没必要,和此前军事行动不一定有区分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2:12 (UTC)回复
    我建议慎重,容易构成原创总结。希望拆分的,建议先在沙盒中写写看,可以考虑WP:AFC流程。--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0:31 (UTC)回复

    有必要特别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次日” 吗?

    编辑

    个人理解应该删除--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请留言) 2022年8月3日 (三) 10:55 (UTC)回复

    同意。--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42 (UTC)回复
    巧合--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8:47 (UTC)回复

    为什么要特别使用中国的最后警告这一条目

    编辑

    有什么关系?--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3 (UTC)回复

    台媒多以此作为讽刺话术,明显带有倾向性,而且与条目并无很多联系,我主张不多次链入此条目。--PexEric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3:53 (UTC)回复
    目前已被去除。建议写为警告。对读者来说,链上倒是有用的。--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5:02 (UTC)回复

    关于是否添加各地艺人章节

    编辑

    个人认为有足够媒体报道,属于有关注度的内容,如有异议认为不能单开章节可以调整到其它章节做内文。--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39 (UTC)回复

    (-)反对同前述。自从某个时期开始,开始收录艺人或非政治媒体相关反应,小到连社交平台账号谁谁谁说,越来越多琐碎偏离主题的内容,然后又又又要因比重拆分反应。拜托请视重要程度再添加,简直是列表陋习。
    反正我已经3rr,言尽于此。--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3日 (三) 14:47 (UTC)回复
    如果这些不重要自然没有媒体报道。有足够媒体报道的内容为何不能收录。而且条目中现在非政治媒体内容相当多,也都有关注度。如果真要删建议把整个舆论章节都删了,都是非政治媒体反应。这可能吗?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广为报道的内容,拒绝收录涉嫌审查内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53 (UTC)回复
    另外最后一次添加是编辑冲突了,不好意思。--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54 (UTC)回复
    条目已很长。相关内容如果没有长期影响力,比如几年后再被人提起、研究,请考虑一两句话综述,并最好引用综述性报道。如果执意加入,建议将“群众表态”写在单独条目中、暂且搁置其拆分/合并议题。--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0:35 (UTC)回复
    (-)反对琐碎内容,不建议加入(条目已经很长了)。--2001:B400:E25E:298F:F67B:7EE7:3643:A590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3:46 (UTC)回复

    关于Infobox event的“参与者”一栏

    编辑

    Infobox event介绍的“event”不是佩洛西于总统府受赠勋章,而是访台的全过程,与本条目内容一致。所以访台事件的“参与者”并不只是合照中出现的人,而是全过程的参与者。

    显然,这是难以列出的,应该删除“参与者”一栏,改为在文件信息中介绍合照人物。--PexEric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3:51 (UTC)回复

    @PexEric:只列主要人物应该没问题吧-- 2022年8月4日 (四) 04:02 (UTC)回复
    没有限定合照出现的人啊,但是列出主要接待人物没什么问题吧,为何要删除?--Disney2967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06 (UTC)回复
    应该保留。--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16 (UTC)回复
    同上,不是照片的一部分,无需局限于照片上镜人物。--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41 (UTC)回复

    军事行动分拆成新条目?

    编辑

    中美台三方会有持续一段的军事行动,如在本条目持续记述,将会令本条目主题“访问台湾”的比重失衡。晚一点分拆条目的话,历史记录就难追溯了。分拆成新条目,就能加一个历史背景段落,追溯三方在该海域军演的历史,也可调用军事相关infobox和导航模板。-- love.wh 大河浪浪宽 2022年8月4日 (四) 07:54 (UTC)回复

    (+)支持已拆,先暂订标题"2022台海军事行动",有异议再改。--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4日 (四) 08:08 (UTC)回复

    关于“各界反应”一节

    编辑

    我有点不太懂,为什么上面德国英国自己有一节,下面菲律宾立陶宛等国却要挤在一节里面?-- 2022年8月4日 (四) 10:45 (UTC)回复

    因为上面有人说要整理条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9:08 (UTC)回复

    关于争议章节涉及原创总结

    编辑

    @Bagida520"第1次""第2次"的叙述总结已经是原创研究,请查证"曾两次在受访国家遭遇被该国舆论视为是“外交失礼”的情况"。还提醒阁下不要拿WP:EP当借口。--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5日 (五) 03:36 (UTC)回复

    • 所以纠缠了怎么久就只是因为两句引文!?可以拜托先看完来源和描述,然后用点常识性思考好吗?否则条目内本次访问虽不及20小时,但引起的外交风波和军事行动远超战后历次外国政要访台在佩洛西离开台湾前后,台海两岸在台湾周边进行军事行动此事件也使得中国大陆对于台湾展开多项贸易制裁等等引文都应在阁下“叙述总结已经是原创研究”的范围内。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4:43 (UTC)回复
      请第三方编者提出建议吧。现在看来阁下只是执著添加你自己的观点。你所谓“叙述总结已经是原创研究”那段明明是多家媒体所做的分析。而且你添加的这段明明可以并入访问,却故意要提出来总结。
      而且你总结的“外交失礼”台湾部分我认为已经是批判性断言。--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5日 (五) 04:51 (UTC)回复
    你所谓的“原创研究”和批判性断言也只是阁下自己偏激的个人观点。“在受访国家遭遇被该国舆论视为是外交失礼的情况”是依据来源提供的事实内容描述,当中并无涉及原创研究。还有对于你执著的“台湾部分”是不是外交失礼,从来源中的描述后续反应已经是的基于事实来形容,而韩国方面就是以“失礼”(무례)来形容尹锡悦应对佩洛西的来访。为了避免无谓的辩论,同意请第三方编者提出建议。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8:09 (UTC)回复
    其实我觉得这个“争议”仅是行程中的争议。拿来做整个事件的争议是不是不太合适。我不反对相关内容的加入,但是形式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Yinyue200留言

    2022年8月5日 (五) 09:01 (UTC)

    更一个形式是开二级标题,将包括台湾外交部的澄清声明、社会对口译员的观点、后续反应也一并加入。韩国方面也以相同方式处理。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17 (UTC)回复

    我觉得这个章节可以解散。“行程”的章节已经提及台湾口译和韩国官员接机的桥段,换句话说,“被批评的事实”已被收录在访问的经过。额外作为一章节的呈现,一方面多余,另一方面有“刻意凸显”的意味。这里要做的就是,用中性、扼要的措词,清楚地描述谈论的标的、相关讨论(批评/缓颊/辩护/声援之类的)。算不算是“外交失礼”的最终定夺在于读者。Seanetienne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55 (UTC)回复

    所以现在连“行程”的相关章节都删除了又怎么看。当事件从未发生过?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17 (UTC)回复
    我认为@S099001说的很有道理,台湾口译员部分不具长期关注性。台媒小题大作不适合放入。--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6日 (六) 03:33 (UTC)回复
    噢,所以台湾的现任外交官前外交官随从会专门回应所谓台媒的小题大作,还有关注性是你决定的吗?那其它所谓的逸闻、轶事是否不具备关注性所以也不得写入?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4:57 (UTC)回复
    我只是提出另一个编者的意见并认同,不用这么激动。--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6日 (六) 05:05 (UTC)回复
    同上,且是叙述总结已经是原创研究。—Outlookxp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05 (UTC)回复
    内容没有原创研究,也没有叙述总结。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20 (UTC)回复
    行程部分的相关内容我重新加入了。我认为相关事实是必须要在条目中进行陈述的,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但是我觉得作为一级章节可能不太合适。--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25 (UTC)回复
    我在上面已经提出一个建议,在争议一栏再分别开个台湾和韩国方面的二级章节。事实上两件事在编写方面我已经简化了很多内容,主要是反应方面,因为要编写不同人的反应很麻烦。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4:57 (UTC)回复

    开头句建议

    编辑

    格式手册或许有开头句的特定规定,但这样的处理觉得不尽然适切。根据在英文维基的观察,如果标题已经包含充分的定义,第一句就直接叙述,不再做标题定义;需要做定义的,应该是在标题是“专有名词”的时候;例如:Orlando nightclub shooting(奥兰多夜店枪击案;没定义);Partygate(派对门事件;有定义)。这里的标题“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已经包含充分的资讯(人事时地),所以应该不需要再定义,不需要冗赘的“Pelosi访问台湾,是指Pelosi访问台湾的行程或事件”。我曾经修改过,但编辑被“抵销”。另外,第一句最好保持描述性,因此须避免评议的用字遣词。“窜访”的说法要保留的话,应该可以移到“报导及舆论”的段落,作为中共官方对此出访的注解。Seanetienne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40 (UTC)回复

    这个建议先提议改一下格式手册,很多条目都是标题有充分定义但是非要这个定义句,改格式手册大家都能受益。另外整个大陆几乎都在用“窜访”的说法,占比实在太大了,保留对读者有益,也没人会因为看到个“窜访”就觉得这个访问真就是邪恶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42 (UTC)回复
    Wikipedia:格式手册#条目定义句已是惯例、维基人习惯,就像部分维基人秉持WP:不是词条有必要,简单的提议无法改变这点。WP:BEGIN等序言章节的具体规范,倒是没有得出共识。--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7:42 (UTC)回复

    我参考吴廷琰访问澳大利亚典范条目改写了开头句,如果典范条目都不需要遵守这样的“惯例”,本条目没有一定要遵循的理由。--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2日 (五) 03:44 (UTC)回复

    南希·佩洛西亚洲行被提删了

    编辑

    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2/08/08#南希·佩洛西亚洲行。--IrycatewiTalk 2022年8月10日 (三) 07:38 (UTC)回复

    关于2022年台海危机

    编辑

    我那个军事模板里面美国指挥官一栏中,好像写错了。谁能帮忙改一下?Assifbus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01:39 (UTC)回复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政治,提名人:Sieats macedonia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2:21 (UTC)回复
    投票期:2022年8月9日 (二) 02:21 (UTC)至2022年8月16日 (二) 02:21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2年9月15日 (四) 02:22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评选  无效:条目符合即时不合标准准则第一条(与优良条目标准5“稳定”有较大差距)和/或第四条。另提名人做出了类似于撤回提名的发言。最后退一万步讲,这也是个雪球不通过。无效的评选没有30日的冷静期。 --MilkyDefer 2022年8月14日 (日) 06:44 (UTC)回复

    “国会挺台与关系先例”一节

    编辑

    个人认为本条目并非中华民国(或台湾)与美国关系史,并没有列出“美国国会挺台”还有过多“关系先例”的必要,只需要使用{{main}}或{{see also}}即可。何况,美国做出的某些举动,视为“美国国会挺台”,是否为原创研究?又“关系”二字,定义不明。

    个人先前曾经对该段落做过两次修改:第一次只留下众议院议长以上等级访华,还有佩洛西访华的先例(也就是只有1997金瑞契,还有佩洛西九二一地震那一次),以及相关美国国内法台湾旅行法、台湾关系法,不知为何被回退了。第二次仅留下国会议员访台和两部美国国内法。User:Wildcursive您回退了个人第二次的编辑,为避免可能的编辑战,想邀请您一同参与此处讨论,并希望您能提供回退该次编辑的理由(似乎没有在编辑摘要或讨论页看到)。--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4日 (日) 15:27 (UTC)回复

    @S099001 这段背景仅摘要例示美国国会强烈支持台湾的关键事件,其中1995与1996正是中国先前对台射6枚+4枚导弹及美国护卫台湾之例,也纳入众议院议长级政要访台、台旅法通过后搭美国政府/军方专机访台的政要团中较引台湾全国与国际注目者、佩洛西与台湾之较重要联系互动,这些都有助于了解台美间长期的外交培养准备而美国国会与佩洛西议长不是突然凭空而来的、及她访台所代表的支持之意。若有人看了不爽,那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对民主国家间互动的忌妒、羡慕、羞耻,所以中国共产独裁党及党卫军要恼羞成怒趁机乱射导弹﹗这些平常前例正是告诉中国别借故大惊小怪﹗
    有些人对美台关系或许了解不多,不等于这些事对本条目不重要。美台关系与关系史尚有许许多多层面与重要细节,如现/在任国会领袖、部长、州长访台、平均一年数次的安全会议、美台两国在彼此领土上外馆使节发挥的功能、军事、经贸、财金、司法、科技、学术、文化合作等,这些皆可编于相关条目。但本段内容是专为本条目范围而编,非转贴或移自其他条目,自然无法仅以main或see also替换,可补充,而非取代。这段是完全符合维基可靠、可查证、有助了解条目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的有益内容,尤其过了数十年依然是重要的历史事件,是连贯,也是参照,会有人要google这些独一无二的资讯。
    倒是下方一堆没啥意义的东西,如独裁中共国及其附庸政权没营养的陈腔滥调之长篇累牍垃圾,占了本条目多少百分比?太不成比例了吧?别说27年,不到3个月就又成了没人care的笑话。台湾人民当然更该发声。--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15:40 (UTC)回复
    1. 因为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个人认为“这些平常前例正是告诉中国别借故大惊小怪”、“台湾人民当然更该发声”不宜当成讨论本节内容适当与否的理由。2. 如果本段旨在“例示美国国会强烈支持台湾的关键事件”,是否能找到第三方参考来源,佐证列出的多项事实,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国会强烈支持台湾”?个人认同写入“国会对台支持”的话,可能有助“了解条目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但是“国会对台支持”结论应该在内文写出,且写出时避免原创研究、原创总结的可能,如此才能被说服将这些所谓的“关键事件”写入条目中为适当。现在这章节的内容之多,都快要可以写出“美国国会与台湾关系史”的新条目了。3. 众议院长访台,当然为瞩目事件,也具有明显的历史价值,但是如何判定“台旅法通过后搭美国政府/军方专机访台的政要团中较引台湾全国与国际注目者、佩洛西与台湾之较重要联系互动”?似乎在条目内文中没有明确说明。4. 仍然希望能在该章节加入{{See also|臺灣與美國關係史#戰後時期|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兩國斷交後的雙邊關係(1979年—至今)}},提供连结予读者参考。--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23:39 (UTC)回复
    单纯就比例而言,我觉得现在内容的数量可以接受。唯此处引述的内容最好有可靠来源明确拿来分析过此次访台,以避免原创研究问题。see also的话说实话内容太多太杂了,对读者很不利。--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3:09 (UTC)回复
    我编维基已十多年,多数相关条目都经手过,如我般立场非常明确者所在多有。几乎每个维基条目都算宣传,所以重点不在编者心意,而在编法是否符合维基规范。已先加入see also,余再增补。--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57 (UTC)回复

    关于“大陆民众反应”相关内容是否中立

    编辑

    如题,个人认为在大陆民众反应中,民众表达失望的内容明显多于民众表达理解的内容,而为了佐证,编辑者更是大量引用了同一来源(自由亚洲)的报道内文。而对于民众表达理解内容仅使用一句话带过,未免有春秋笔法之嫌。个人认为可以对大陆民众的诸多不理智行为与失望言论进行删节,使得内容更为中立并不再繁琐。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意见,感谢。--Fight for future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5:07 (UTC)回复

    关于大陆民众失控反应,我已有简述过不理智行为之前更琐碎,而且这不只自由亚洲报导,可以再添加替换来源。对于中立性,如果有媒体报导民众认同表态,可以再补述。因为外媒大多把焦点放在大陆民众过激,而事实上大陆舆论也是如此。
    繁琐问题上我认为二舅言论和海南可以考虑拿掉,其他看起来还好。--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5日 (一) 15:26 (UTC)回复
    反对删节:外媒大多把焦点放在大陆民众过激,而事实上大陆舆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表达民众的理解自己找来源加不就行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8:02 (UTC)回复
    唯一那一句提到民众理解的CNN来源还是我加的,想加民众理解就找更多来源呗。--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8:03 (UTC)回复

    关于中国大陆“媒体反应”章节

    编辑

    @Funyii 人民日报等中国大陆官媒的反应一直是各国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显有百科价值[1],知网上就有数千篇研究人民日报的内容。退一步说,就算是宣传语调也应该保留。何况条目中内容几乎全以中央社、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等“反华”媒体的口径撰写,即使是不中立那也是偏向美国和台湾,不可能偏向中共。删除相关内容显然属于网络审查。认为是宣传语调那建议先联系中央社、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等媒体删除相关内容。还是说你觉得这些媒体都被中共渗透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6:02 (UTC)回复

    @Yinyue200阁下你还是没搞懂什么是宣传性报导,这一节根本出自中共宣传系统,由上层外交部发言,由下渠道包含传媒、网媒、评论员、广告,内容倾向社论,攻击性词汇和夸大褒贬是其特点[2],如果不反对收录这种文章,这边收录对蔡政府的那边收录对中共的,最后就会变成政治骂战,请问这种政治利益冲突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百科价值??? 新华社六大指控[3]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度宣传语调,你去翻翻中央社、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有这种夸大性文章吗? 新华社的文章在没有润词之前Special:Diff/73221335,一些编者引用新华社来源,特意摘取偏激词汇,再跟你说审查保障不准删,他们难道没有立场吗?这就是阁下所谓的中立吗?
    更遑论可读性,阁下只有搜集正反新闻来达到中立而已,不做新闻过滤导致条目陈杂冗长,也不做清理,坚持用审查方针来捍卫自己的编辑,请问我没整理前报导那节有读者看得懂吗?请问中共外交部发言这么长,详细内容读者会自行依来源搜索,为何反对简述?请问比重问题提了多少次了???
    ( π )题外话中共认知作战渗透维基百科已经是事实了[4]。阁下如果觉得反华媒体比例过多,可以找亲共学者分析补述,而不是引用宣传性社论,(-)强烈反对引用宣传文章,尤其是极权政府。--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5:59 (UTC)回复
    你还是没解释为什么“中央社、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要转载这种宣传性报道,如果他们转载,那说明这些宣传性文章的宣传口径也是境外关注的有价值内容。比重问题:我的观点仍然是,对于这个条目而言,反应本来就是条目核心内容,本来就是条目的重点内容,就应该占相当比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03 (UTC)回复
    另外关于引用宣传文章我再强调几点:如果宣传性报道是中共自己自娱自乐那你要求删除我不反对,问题是台湾美国或者第三方这边引用了这种宣传性报道,那说明就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事件发展的一部分。你觉得没价值就让中央社别转载这种文章。就可读性而言,适当的整理我并不反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16 (UTC)回复
    媒体转载≠有百科价值,媒体转载是其对资讯透明的义务,但百科应该要过滤宣传语调和尊重共识。WP:RSP新华社属于半可靠,其发表的政治类新闻需要审慎对待,尤其是涉及到与中国大陆相关的负面新闻更要谨慎。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面新闻或中性新闻,只要不是出于夸大或扭曲(变成正面新闻),新华社可以作为可靠来源。--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6:30 (UTC)回复
    媒体转载≠有百科价值,但是媒体转载的内容更可能有百科价值。另外媒体反应中的内容都是观点性内容,引用过程中已经注意观点归属,且未下断言,RSP的作用不大,看RSP的话那大纪元的内容都能做观点。新华社作为大陆的最重要的国家级通讯社,内容又被中央社等转载,其发表的内容显然有关注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33 (UTC)回复
    尽管它是观点性内容,我认为中共的宣传性社论有强烈误导性(尤其那些夸张的语调),前述也强调会变成政治口水战,应该要考量文章的目的性再收录,同大纪元、中央社社论我也反对收录偏激的反共论点。--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7:08 (UTC)回复
    台海问题上中共说话都这么说,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人因为谁说话说的狠就觉得谁说的对吧。这次台海问题上台湾远不如大陆在舆论上反应的激烈,现在就这么点内容,我觉得最后口水战的概率不大。无论如何,媒体反应这一节肯定是要保留的,大陆媒体从一开始的低调到后面的疯狂输出,显然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的,具体用词可以再讨论斟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7:19 (UTC)回复
    有人来分析大陆的宣传内容了[5]--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7:41 (UTC)回复

    关于拆分

    编辑

    我提议将反应和影响拆分为新条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3:27 (UTC)回复

    @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7:33 (UTC)回复
    原则上支持将“影响”、“各方表态”、“报导及舆论”三个章节内容拆分建立新条目,可以订定类似“2022年佩洛西访问台湾的影响”、“各国对佩洛西访问台湾的表态”这样的名称,原条目并应精简后留下一些摘要格式的内容。提供现在各章节长度以参考。--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9:26 (UTC)回复
    是否有可能精简内容,而不是将章节分拆条目?--2001:B400:E2AC:6EE0:7B5B:8999:CD8D:F61C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9:31 (UTC)回复
    200多k,难道要精简超过一半的内容?这种重大事件条目长点正常。--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0:43 (UTC)回复

    是该分拆,但美台两国与两国关系是条目主角与主体,美台两国的相关内容皆理应保留于主条目,将台湾国会议长的欢迎、台湾人民的支持、台湾全国民调所显示的正面态度、美国国会议员与州长等各国政要接力持续访台等直接相关内容滥予切离本条目实属不可思议地荒谬,纯属扰乱记录、阅读及理解。本人(-)反对那种偷懒且莫名的乱拆。

    条目现已被塞进太多中国的对台政策等,许多内容根本与美国国会议长此行无关或即使佩洛西议长未访台一样会存在或发生,皆已属喧宾夺主的“蹭”。应将中国的部分留存要点后集中另立一条目,如同中国军演已拆出去自成条目,有兴趣者可在那儿尽情发挥,“各自完整”最符合阅读与查索之需。中国“文攻”一条目、“武吓”一条目,拆分为1+2个条目的篇幅应属可接受的刚好。

    建议待整件事全貌更清晰,8月过去后再执行分割。如何拆分与新条目名称等要讨论等待至少几天是维基规矩与礼节,而且涉及注释对接,不该草率。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1:06 (UTC)回复

    我建议是仍将全部“影响”、“各方表态”、“报导及舆论”三个章节内容移动,这样也是通常的惯例,也符合一般逻辑,然后在主条目中将“台湾国会议长的欢迎、台湾人民的支持、台湾全国民调所显示的正面态度”等内容做综述总结性摘录。--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3:42 (UTC)回复
    “影响”有直接关系,拆出去会分散核心内容,拆表态及舆论即可,留下台湾民间反应简述。另同WildCursive就算是反应中国也比重过高。本来个人倾向精简,但不可避免还是走到这一步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4:04 (UTC)回复
    @Funyii 影响有的我感觉还是太琐碎了,我建议还是拆走,留在主条目的摘要写多点就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13 (UTC)回复
    中国比重高确实是因为中国反应大。舆论上远远比台湾反应大。这个没办法。--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14 (UTC)回复
    台湾反应也很多,只是目前是综述。中国部分是因为外交讲稿冗长又没人整理,我之前挂清理模板你又觉得不行有收录价值。这么一大段,读者应该很难阅读,在我看来是非常糟糕的陈述。--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4:43 (UTC)回复
    英维都没咋收录台湾的反应。--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5:27 (UTC)回复
    英维是英维,中维是中维,不懂你想表达什么。台媒非执政党的表态,口水都能淹死人。但我反对全部收录,同中国大陆,立场上摘要主流表态即可。--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04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表态主要也不是我往里面添加的。舆论确实是我加的多。这样,大陆的表态我先拿出主条目,做个简单摘要。--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25 (UTC)回复
    你改也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26 (UTC)回复
    既然大家对拆分没意见那我就先动手开始拆分了,我认为事件基本上也没什么新进展了,现在条目太大,编辑较为困难。反正都是拆,早拆也早形成共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24 (UTC)回复
    @Wildcursive各国访台内容本来就是要保留到条目中的,当前版本就有,没有违背你的意见。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同样是条目核心内容,参见英文维基,当然目前条目内容确实多了些。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再修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5:08 (UTC)回复
    @FunyiiWildcursive 现在表态和舆论我都拆出去了,也留了台湾舆论的简述。美台和大陆的内容暂时先留在主条目,稍后看看怎么处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04 (UTC)回复
    我觉得影响还是统一放在主条目吧,太乱了。美中台表态其实不用全搬来这,这里做摘要说明立场即可。--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07 (UTC)回复
    主要是影响的好多事情其实怎么说呢,感觉放到主条目不太合适。其他我不反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15 (UTC)回复
    搬了比较有直接影响的,先这样吧--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38 (UTC)回复
    我觉得可以。祝编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41 (UTC)回复
    @Funyii这个机场恐吓的事情值得放到主条目吗,我觉得他没什么后续长期影响,关注度也一般。--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07 (UTC)回复
    在台湾闹蛮大的,算是直接有实质性的威胁佩洛西抵台。这个不看长期影响的话,网络攻击和桃机恐吓也算是直接相关事件。--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7:13 (UTC)回复
    这个有后续报道吗?我能理解舆论上的感觉,网络攻击之类的在大陆也传的很多,但是我觉得这种更像是“事件”而不是影响,不太有长期分析的价值,因此我给移过去了,如果你不同意再移回来也行,我就不动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17 (UTC)回复
    真要说反应和影响里面有价值的内容不少,我觉得主条目还是保留经济、政治性为主的内容好一些吧。--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19 (UTC)回复
    主条目地点是在台湾,当地的直接关连事件我觉得不能以关注度判断,我是以他国事务和非实质性影响来做分别。访台条目忽略台湾发生的事也太奇怪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7:22 (UTC)回复

    第一当事国是台湾,第二当事国是美国,之后才是插花的中国,佩洛西亦访问的日本也是直接受影响国。把许多发生在条目事件发生国台湾的反应大切出去显然影响阅读与理解,对裴此行而做的台湾全国民调当然都直接且重要,不该由不了解的中国人自筛单列。

    2020立委选举,台湾基进得1席,政党总得票3.16%排第五;新党则再次挂零,得票仅1.04%。台湾团结联盟现有直辖市及县市议员5席,新党只有1席。留着新党却删除台湾基进与台联等显然是不了解台湾或刻意放大最边缘外省老人小党。

    陈腔滥调、没几个台湾人在乎的所谓白皮书与佩洛西访台根本无关,无论该白皮书有一次或一百次,都不干美国议长访台什么事,那不过是小学毕业独裁者习近平妄想当皇帝与刘结一想升官本来就会在十月中共专制党大会前弄出的宣传。胡耀邦与赵紫阳在八十年代对香港说过的多少话,后来全成了屁﹗若佩洛西未访台,那东西一样会在二十大前的八月左右这段时间被搞出来,两者无因果关系。[来源请求]

    看看那所谓的白皮书,开头第三句话就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通篇就是意在捧习,这种跪舔八股文,刘结一等党官自然要在10月独裁党二十大分封分赃前的一阵子就生出来。就算佩洛西议长在美国11月选后才访台,那种自吹文一样准时在八月左右丢出来,否则如何讨官做?

    正如台湾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表示“其实佩洛西只是一个借口”。就算佩洛西议长未访台,独裁中国照样会在这段期间文攻武吓。中国外交部或国台办有说因佩洛西访台所以弄出那白皮书吗?若无法证明该白皮书是因裴访台而出现,那就看不出何必纳入、凸显与裴访台无关的东西。别以为台湾人民不懂中国就无逻辑地硬塞与佩洛西议长访台非直接相关的中国宣传﹗已留带到涉及台美关系的一段即可,毋须莫名其妙地独立成一节,其他的回到它该在的条目,各自发展。

    中国说港澳无外交权,那这两个傀儡政权凭什么对民主国家台湾说三道四啊?可既然它被规定说的东西确关裴议长访台,留充鸡肋可也。但毫无自主权的花瓶团体谈台湾与中国关系,那就不属于这两条目范围,纯属“乱蹭”台美关系条目。总之,与台美关系不相干、只是故意藉版替中国做宣传的东西都没必要留着,该或移或删。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2:37 (UTC)回复

    关于大量删除可靠来源内容

    编辑

    在此讨论放入与删除的必要性--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3 (UTC)回复

    我的意见如我挂的模板所说。另外强烈反对所谓的“台湾社群”决定论。有种就搞简繁分家啊--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6 (UTC)回复
    新党的相关内容删除我不反对,只用一句统派团体举行反对活动概述即可。唯支持方应摘取主要团体(民进党国民党等表态或其他非单纯表态的实质性行动),民调截取一个或概述性描述。--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8 (UTC)回复
    其他部分的不影响事件发展的台湾方面单纯表态不应当保留。--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9 (UTC)回复

    这是台湾主题与台美关系条目,对主体台湾有重要性与代表性的本该留存主条目,范围可经一段时间讨论。有个中国人在讨论页贴出想拆分仅仅7小时就擅自乱拆,在他动手前明明已有意见反对草率滥拆、认为应待情势与内容不再有大更动的八月过后再处理,却在未获应以台湾维基人为主的社群完整共识前就急急忙忙以一己之见,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这明显是太超过了!这是发生在台湾的事,却由不在台湾、不了解台湾的中国人单独来决定何者重要、谁能发声是很可笑的!篇幅庞大、所涉编者不少的情况更该慎重,维基上的重要讨论通常皆需经过至少一周,此人根本故意违反维基规范与礼仪,是造成这段混乱的源头。还因害怕或眼红等政治因素故意删除确实在台湾领土上用来欢迎长年支持图博的佩洛西之Tibet国旗雪山狮子旗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51 (UTC)回复

    真是太可笑了,雪山狮子旗的内容本来最初就是我加入的。看来是害怕或眼红等政治因素让我加入的相关内容?真可笑。关于既成事实这点,提前拆分并不会造成任何既成事实的结果,维基百科人人可编辑,并且我当前拆分后的结果也保留了您此前要求的内容,甚至只写了台湾对佩洛西的支持,没有提统派团体。统派团体的表态是台湾人Funyii加入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9:10 (UTC)回复
    说明一下,统派团体的表态只是抗议的一部分,中立上应保留支持和抗议行动。目前主条目台湾表态比重过高,未避面争执,前述我就提出只放台湾民间有实际行动的反应如何?--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10:05 (UTC)回复

    根据模板要求补充中立性和利益冲突依据,相关问题解决前不要移除模板

    编辑

    WildCursive在共享资源上传的图片写道[6][7],其上传图片一事获台湾团结联盟、台湾基进许可,可合理怀疑存在利益冲突。

    关于中立性,台海类条目台湾反应大幅超过大陆方面反应,显著违背中立性要求。--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28 (UTC)回复

    我编维基十多年,依规范找来或要来捐赠上传给维基的图片可不少呢!--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3 (UTC)回复
    捐赠版权当然没问题,但基于您的编辑倾向:在台湾反应部分优先加入台湾团结联盟、台湾基进相关内容,而不是民进党,国民党等主流政党的内容。又根据捐赠证明您与台湾团结联盟、台湾基进等存在私下接触。怀疑利益冲突显然是合理的。我也没在这个问题上下定论。--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8 (UTC)回复
    我很早就编入部分执政党民主进步党的内容,后来陆续有其他台湾人加入其他政党资讯。在有中国人用中国党媒夸大根本在台湾国会毫无席次的老外省党与拿中国共产党资金在台闹事而早已如过街老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暴力边缘团体后,我才去找照片平衡,可惜没有民进党与时力的。图片是事后的可遇不可求,不是你想就会有;有些图片,就算有,人家也未必愿意释出、或释出好的。已如上述,台湾团结联盟现在就是有新党的五倍席次、台湾基进就是有新党三倍多的得票率,加入才不致被中国党媒恶意误导。这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啊!当然,这是缺乏真普选与真议会的贵国所无法理解的。
    台湾主题与台美关系条目以台湾与美国等自由民主国家为主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习近平跟彭丽媛结婚,柯玲玲诸宸乃至江泽民或李克强乱入什么呢?!如果贵国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资讯自由学术自由公民自由政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如你所说的,法轮功六四天安门大屠杀铜锣湾书店股东及员工失踪事件等条目确实该由你们中国人或他们香港人自己编,省得各国自由人花时间啊!我的立场向来明晰且符合维基规范,资深维基人大多知道。--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8:24 (UTC)回复
    我的要求也不高,以英维为参照编写本条目中各方反应内容即可,本条目的各方反应比重应当接近英维的各方反应比重。我认同您说的此条目是台美关系条目,但您真的能说这个条目与台海关系无关吗?主条目中几乎没有大陆的反应你不觉得很可笑吗?如果有关,那么主条目适当的中共发言是合适的,这和中共好坏自由不自由没关系。
    至于单独的反应与影响条目,如您之前所说“如同中国军演已拆出去自成条目,有兴趣者可在那儿尽情发挥”。“中共的文攻”确实是受关注的内容,也应当以某种方式收录。白皮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立场的形式,单独章节并不过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8:59 (UTC)回复
    以对方所处环境作为反驳的根据属于诉诸人身,对页面的改进并无好处。以下内容或有助于二位的讨论:WP:条目所有权#所有权的行为示例WP:不要人身攻击#例子WP:共识#共识的级别WP:共识#共识可以修改诉诸人身#诉诸负面特质的谬误Wikipedia:假定善意反驳金字塔
    另外,想问一下@Yinyue200提出以英文维基百科为参照的原因是什么?en:2022_visit_by_Nancy_Pelosi_to_Taiwan#Reactions内并没有台方观点,感觉也不是很合适。—— 月_樱_雪 (留言) 2022年8月23日 (二) 19:40 (UTC)回复
    原因是英文维基百科的内容受两岸政治影响较小,主条目中的台方观点我认为与大陆比重相似即可。当前主条目中的台湾反应内容过多,我认为应当综述相关内容,其余移出主条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9:42 (UTC)回复
    台湾与美国等各自由民主国家政府与团体人士的各种发言内容或活动都是活生生的且性质原素差异性甚大。英文版只是看有无台湾人愿花时加去加而已。中国的东西基本上就是赖皮地以死板陈腔滥调占版面,充斥着台湾人也能背得出来与戳破的各种谎言与谬论,难怪打老婆的赵立坚已送精神病院,其实一段话即可总结。
    该白皮书根本不是因裴议长访台而发,已如前述,请不要一再装傻或故意搞错重点跳针﹗
    A → X, A → Y
    Y 比 X 晚8天发生
    ≠ X → Y
    A → X, B → Y
    Y 比 X 晚8天发生
    ≠ X → Y
    相近时期发生不等于有因果关系或必然相关,这是基本逻辑。
    看看那所谓的白皮书,开头第三句话就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通篇就是意在捧习,这种跪舔八股文,刘结一等党官自然要在10月独裁党二十大分封分赃前的一阵子就生出来。就算佩洛西议长在美国11月选后才访台,那种自吹文一样准时在八月左右丢出来,否则如何讨官做?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0:41 (UTC)回复
    现在讨论主条目,你说这些干嘛?白皮书是什么性质应该由可靠来源定义,不是我们在这里原创研究。--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35 (UTC)回复
      捂脸WildCursive阁下请尊重两岸编者,发表长篇大论的政见观点无益于讨论。--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09:44 (UTC)回复

    “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的条目是否应完全按照台湾社群意见来进行编辑,大陆社群无权参与?

    编辑

    个人认为部分人主张的台湾社群对台海关系类条目的决定权显著属于地域中心观点。在此征求社群对此条目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针适用的意见。大陆方反应是否在此类条目中天然重要性不如台湾方面反应?大陆人编辑此类条目是否天然低于台湾人一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16 (UTC)回复

    感觉明显WP:OWN。--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51 (UTC)回复
    摘录一部分相关人士说法:

    这是发生在台湾的事, 由不在台湾不了解台湾的中国人来决定何者重要谁能发声是很可笑的! 你一个中国人未获台湾社群共识就急急忙忙以一己之见乱拆台湾主题条目实在太超过!

    ——Wildcursive

    避免地域中心,条目收录何种内容不取决于台湾人民的想法。

    ——Yinyue200
    叶又嘉对上面那句话的回复

    是取决的

    ——叶又嘉
    --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0 (UTC)回复
    另外个人认为当前条目的比重显著不合理,主条目全篇都是台湾方面反应,几乎完全没有写重要涉及方大陆方面的反应,显著地域中心,现征求社群意见看看如何处理。另外ping最近的条目编辑者@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葉又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2 (UTC)回复
    ping时不重新签名是ping不到的。--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20:16 (UTC)回复
    重新ping一下@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葉又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20:21 (UTC)回复
    你从哪复制来的,我怎么找不到“避免地域中心,条目收录何种内容不取决于台湾人民的想法。”和“是取决的”这两句话???--SunAfterRain 2022年8月24日 (三) 02:36 (UTC)回复
    编辑摘要。—— 月_樱_雪 (留言) 2022年8月24日 (三) 05:07 (UTC)回复
    不就是WP:OWN?——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24日 (三) 00:42 (UTC)回复
    没人说你不能编,别曲解状况讨拍。你的问题是在台湾主题与台美关系条目硬塞与佩洛西议长访台非直接相关的大篇幅中国宣传,却假分拆之名排除对主体台湾有重要性与代表性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喧宾夺主地在“乱蹭”台美关系条目。
    丢出拆分之议仅仅7小时就擅自乱拆,在你动手前明明已有意见反对草率滥拆、认为应待情势与内容不再有大更动的八月过后再处理。维基上的重要讨论通常皆需经过至少一周,静置一周的程序也是兼听则明,尤其你不可能比一批台湾维基人了解发生在台湾的人物、团体、事件、情绪、轻重等,却在未获完整意见共识前就急不可耐地自行决定去留,根本故意违反维基规范与礼仪,企图以造成既成事实,扰乱记录、阅读及理解,抹杀台湾人对自身条目的关切。你正是造成这段混乱的源头。详述已如讨论页。--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1:59 (UTC)回复
    我的拆分版本是按您在拆分方案中提到的要求,只在主条目保留了了台湾民调结果。两岸表态内容我就全部拆走了。台湾统派团体的内容不是我加入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38 (UTC)回复
    我对你贴文的第一反应是初步提了四点,但那只是例示,毕竟内容不少,我没细看前没必要全列,因为理论上尚需讨论至少一周。--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9 (UTC)回复
    我拆的的确比较急,这点有我的原因,但是对于这种事情WP:7DAYS并未明文适用。--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32 (UTC)回复
    “台湾发生的事只能由台湾人编”这些观点是明显的WP:OWN。但我认为这种条目放更多台湾和美国方面的反应是可取的,毕竟事件条目应该关注主要涉事方。--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8月24日 (三) 02:08 (UTC)回复
    本来是拆分。我只留了台湾民调和中国大陆的一句话,其他我都拆走了。后来WildCursive嫌台湾内容太少,又把几乎所有内容搬来了。我觉得这样明显不合适。--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43 (UTC)回复

    已回退至编辑战之前,目前看来Wildcursive有明显政治倾向和利益冲突。但拆分的确有点草率,既然拆分不可避免,可究拆分分类来做讨论。提出几个观点:

    我主要反对的是“加入台湾过多表态内容”。美中台表态摘要是觉得还是需要简单写一下的。您的其它意见我原则上不反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2 (UTC)回复
    • 条目名称已界定、叙明台湾与美国才是主体,双方当事国的政府、政党、名人、团体等的宣示与反应或事件及全国民调等都直接关于佩洛西访台这主题,主要就是台美关系,部分兼涉及中国或日本。
    • 把明明由美国发动而发生在台湾的双边言行事件切出去根本不合理,自己对自己的反应要割裂出去是很奇怪的逻辑﹗为何要因中国而跑到另一条目看台湾的反应?﹗台美双方的内容均留于主条目是最自然的,或至少重要且具代表性的部分皆应留存。
    • 我看不出英维有什么地位来主导这发生在台湾的事,尤其两个版本的引用来源相当不同。具有本次访问最多第一手资料的是台湾与在台湾的国际媒体、其次是美国与在美国的媒体。我不属于任何内文的团体,寻找可上传捐赠给维基的图片和利益冲突根本无关。
    • 中国在此条目之地位完全不能与台美相提并论,这是标题决定的,而非编者或政治等其他。把中国的大多数反应切出去正可让两页的篇幅刚好,如同中国军演已拆出去自成条目,留要点连结即可,各自发挥才是长久上策。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9 (UTC)回复
    不认同“台湾与美国才是主体”结论和理由。所以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事件条目中,韩、美才是主体,中国等声音和事件完全不重要、蹭热度,应该删减掉,并且条目主体应着重阐述韩美观点和事件?俄乌冲突中,中美等观点和事件,也不重要?--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55 (UTC)回复
    也许理解存在差异,WildCursive是否将该条目理解为“访问台湾之沿革和影响”,所以意图限制“争议”篇幅。而事实上,很多人要写的是访问台湾之事件及相关影响。--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15 (UTC)回复
    @YFdyh000:台湾与美国是美国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主体,是事件本身与条目名称“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所定义的。在未拆分时,大家可在同一条目看到所有资讯。你说的“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事件”条目中,所有资讯俱在,也自然依韩、美、中之主次排列,所以其实不存在问题,依维基规范编入即可。可若拆分,那就有所不同了。
    台湾与美国是自由民主国家,政府、政党、团体与各界人士的各种发言内容或活动都是活生生的且性质元素差异性甚大。譬如台湾立法院长、行政院长、总统府副秘书长、主要政党、名人等关于佩洛西访问之欢迎或谈话、三项因此行而做的全国民调都被擅自拆分者删离主条目,合理吗?那不是“影响”,而是事件本身与在地各界对事件之评估。
    中国的说词则基本上就是同一口径的陈腔滥调。影响固然相关,但毫无理由把许多在台湾发生的事件本身与评价割出去,只为了给中国留空间,或刻意搞全移的假平等,那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台湾的重要内容没理由让位。
    好比你家有六个人,有七个房间,来了四个外人想住,全塞进去算勉强可以。但若因太挤而有三个外人要去住旅馆,所以你家也有三个人得去住旅馆才公平吗?当然不是。因为那是你家,你家六个人本来就有权利留在自家,既有空间,没道理有房不能住,硬把主客切成一样是很荒谬的。同样的,若写台美篇幅刚刚好,没理由因为加了中国的东西,结果反而刻意要把上述重要内容割出去。
    所谓白皮书,我已留涉及美国之内容,其他多数均与台美关系毫不相干,更遑论自成一节,那多出来的部分明显就是藉版替中国做宣传,我已特地移到该条目,没理由再搬回来。无自主权的花瓶团体鹦鹉学舌讲台湾与中国关系,毫无存留维基之营养可言,就不属于美国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条目之范围。这皆已于讨论页详述。不涉及美国或日本等佩洛西行程或受军演影响的,该移两岸关系条目的就移过去,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全丢来这台美关系条目。我谈的不是0与100,是理解佩洛西访台本身的内容都该留在主页面“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不相干与无证据相关的就或删或移。中国军演已自成条目,再另立一条中国的,谁曰不宜?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4:39 (UTC)回复
    如此,可能要讨论条目定义,到底要写访台事件,还是访台争议。如果最终将访台争议全部拆分到单独条目,也不一定不行。但需注意,条目起初着重写的是访台相关争议,而不是访问台湾行程,定义的改变宜得到共识。--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4:57 (UTC)回复
    归根究底这不只涉及台美关系,也涉及两岸关系,整体论述本就是美中台三方争议。何来假平等一说? 表态占了大量篇幅是事实,也平衡拆分出去了。台湾部分份也优先保留在地反应,台湾政治立场在访台过程中也已经很鲜明,不影响阅读逻辑,再加上台湾立法院长、行政院长、总统府副秘书长、主要政党、名人等欢迎表态根本多余,读者一看就能明白的立场,何须再撰入增加条目负担。--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15:28 (UTC)回复
    主条目中只应该放台湾政府官方和四大政党的反应以及中国政府官方的反应,加一大堆政客的口水根本没必要,另外声称其他地域的编者无权参与是明显的扰乱行为。--🎋🍣 2022年8月25日 (四) 01:49 (UTC)回复
    • 立法院长游锡堃是与佩洛西同为国会议长的对口, 他在4月的发言是暗示此行有谱, 他后来也与裴视讯会面…
    • 苏贞昌7月的发言是在迷雾中代表台湾政府表态, 而非退缩, 他后来也在台北宾馆与裴午宴…
    • 在总统府见裴的副秘书长可接触军政情报, 他8月的透露是有所本的…
    • 在民选国会与市县议会有席次各主要政党代表民意发声, 或有代表见裴或在机场与旅馆外欢迎, 他们的言论差异显示立场方向与强度之差别…
    • 曹兴诚对裴此行的评论与捐款30亿新台币来加强国防应该是至少三十年来首见…
    • 三项台湾全国民调是对裴议长此行的大数据,代表集体态度...

    这些发生在裴落西访台前中后的台湾在地声音不是罐头讯息, 而皆属融于事件本身的重要注解! 这些特殊身份与时间的资讯,完全不属争议之范畴… 既属有来源有意义且符合维基规范的资讯, 维持在事件主页是完全有理有据的… 从同心圆的角度说, 这是分属圆心与最内圈的, 与外围明显不同! 属于事件本身而扣紧条目主题的内圈当然与外圈涟漪不同!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01:57 (UTC)回复

    要是不涉及大陆当局,事情哪里会演变成这么严重。所以只注重台湾及美国方面显然是不正确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5日 (四) 03:20 (UTC)回复
    比较当前版本旧版本1旧版本2旧版本3旧版本4这几个旧版本,我认为当前版本比较适合阅读及掌握重点。--CaryCheng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04:41 (UTC)回复
    (-)强烈反对,该版本中中国大陆方面的反应只有一句“有许多网民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展示出预期的强硬举动而感到不满与失望”明显违反常理。--——🦝Procyon rolandae Luo, 2022 「我々は堅く同志小林の血路に沿って前進し握手するのだ」留言贡献 2022年8月25日 (四) 16:43 (UTC)回复
    上述所有拆分后的版本中中国大陆的反应都只有这一句。--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17:36 (UTC)回复
    那所有版本都还蛮糟糕的欸⋯⋯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6日 (五) 13:19 (UTC)回复
    至少也该把外交部和国防部一类政府机构的反应放进去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8月26日 (五) 15:45 (UTC)回复
    首段里面有,摘抄一下就可以。这个应该没啥争议,就是没人去做而已。--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6日 (五) 19:27 (UTC)回复
    你这样跟把软件更新纪录全部摆上来的维基用户有什么差别,哪个软件更新纪录不是软件本身的重要注解了?同时维基百科不应该提供突发新闻讯息,详尽的细节和记述应是维基新闻的工作,在百科上应可免则免。"《自由时报电子报》指出,她原本预计于2022年4月10日《台湾关系法》立法43周年之日访台。"类似于这样的琐碎讯息在条目中经常出现,建议能删则删。然后维基百科哪来同心圆的说法了?请正确引用方针或指引,不要使用原创研究的概念进行维基百科编辑,更何况此种原创研究明显根据自身立场定义内圈外圈,俨然就是替自身政治立场宣传,完全触犯WP:NOTAD。--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27日 (六) 04:13 (UTC)回复
    “同心圆理论”和内团体与外团体理论很像,条目现有内容有“内团体偏私”和“外团体同质化”的嫌疑。--CatOnMars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7:22 (UTC)回复
    此处友情提醒@Wildcursive葉又嘉:,虽然该事件发生在台湾,但是该事件牵涉到陆、台、美三地的多个政治组织。因此,如果台湾方面的反应很详尽,那么大陆方面也不应草草带过。此外,大陆社群在该条目编纂中不是参与太多,而是参与太少,导致大陆政府的声明和意见不能及时列入条目(话说让大陆社群不参与是不是构成了对大陆用户的歧视,违反了非歧视方针?)。我认为最好按照如下的表格,充分反应大陆和台湾两地的政府意见。
    大陆和台湾相关政治机构
    大陆 台湾
      中国共产党   民主进步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
      台湾民众党
      台湾基进
      时代力量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民国行政院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大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民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民国国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为主) 中华民国国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华民国立法院

    以上只是本人意见,请各位用户能够再深思熟虑。另外,不要进行人身攻击。——Joe young yu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7:46 (UTC)回复

    民主党派 显现不能对应国民党的,他们不可能成为执政党--叶又嘉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8:36 (UTC)回复
    我觉得应该看当下状态而不是看未来潜力。当然国民党在台湾的影响力显然比民主党派在大陆的影响力强得多。所以我支持拿国民党和民进党一起对应中共。--Yinyue200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8:40 (UTC)回复
    • 在台湾民选中央政府具行政权/执政权的就是民主进步党,是目前唯一有资格对应在中国之共产党的执政党。中国国民党现在在台湾就是个在野党,对佩洛西议长访台毫无贡献或影响,也确定走向越来越没市场的末日。
    • 其他在台湾最近一次国会或地方行政/立法获得席次的有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台湾基进、台湾团结联盟、新党,代表自由民主制国家民选出的不同声音。其他都是一般团体。
    • 所谓人大只是橡皮图章,完全比不上立法院,政协更纯属统战花瓶。完全同意叶又嘉的定性,所谓的民主党派,不过是一小撮既不民主、亦非党派的附庸鸡肋团体,他们的钱哪来的?不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被奴役的韭菜们那儿诈/榨来的?人事谁安排的?不就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部与统战部?其本质就是出欺骗愚弄的烂戏!年年月月日日都如鹦鹉学舌般重复著同样可笑的陈腔滥调。它们的自主性、代表性、生命力、实质影响、历史价值等都比不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与图博流亡政府支持者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地下教会天安门母亲法轮功维权律师等自力自发的组织团体。虽然中国共产党犯下了各种运动、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门大屠杀铜锣湾书店股东及员工失踪事件、摧毁香港仅存的自由民主法治、制造隐瞒散布病毒等大罪,可那些根本缺乏自主权的被动摆设还真比不上台湾等自由民主国家的在野党,别高攀了!
    • 用错误标题企图带歪主题是没什么意义的。从发生时地与事件本身来区隔条目内容主次是理所当然。既已分割,若再企图乱搭硬塞,美国政界等的反应还有许多遗漏,毫无疑问与主题更直接相关,裴议长访问国与受影响国日本也都该大幅增补入主条目。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23:03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第二次)

    编辑
    2022年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台湾历史事件,提名人:Sinsyuan~Talk 2023年1月4日 (三) 05:17 (UTC)回复
    投票期:2023年1月4日 (三) 05:17 (UTC)至2023年1月11日 (三) 05:17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3年2月10日 (五) 05:18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背景与先例都是些什么东拉西扯的屁话。--🎋🍣 2023年1月7日 (六) 00:28 (UTC)回复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背景与先例一节堆砌内容过多,请删减。相关事件及影响中关于此后对台湾的外交访问内容也过多。以及虽然我能理解相关军事行动的内容已独立拆分成条,但仅留一句话还是过少——加州德鲁伊培训中心驻维基百科大使Let's go Aggies! 2023年1月7日 (六) 01:03 (UTC)回复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原因同上。--Walker114514留言2023年1月7日 (六) 09:15 (UTC)回复

     :2票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4票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不符合标准。CBNWGBB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10:14 (UTC)回复
    返回到“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