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本条目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小学派位
自行分配学位   统一派位
中学教育
升中派位
自行分配学位   统一派位
中一学科测验
授课语文
英文中学   中文中学
以普通话教授中文科
三三四学制
文凭试  改革
校本评核
专上教育
专上学位资讯
经评审专上课程资料网
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
免入息审查资助计划(NMTSS)
专上学位申请
大学联合招生办法
非大学联合招生办法
专上课程电子预先报名平台
优质教育基金
优质教育新资源
配对补助金计划
教育局
学生资助处
教育统筹委员会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香港补助学校议会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
香港直资学校议会
英基学校协会
自资高等教育联盟
应用科学大学联盟
基本能力评估
全港性系统评估
赛马会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
手语辅助教学计划
教育史
小学会考
中学入学试
学能测验
中三评核试
高等程度会考
三二二三学制
会考    高考
自愿优化班级结构计划
语文能力评核(旧称教师语文能力评核
教育制度改革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2012年至2023年为通识教育
教育多媒体
德育及国民教育科
姊妹学校计划
香港STEAM教育
香港幼稚园列表
香港小学列表
香港中学列表
香港国际学校列表
香港大专院校列表
香港特殊学校列表
香港已结束学校列表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地理 - 历史 - 政治
香港主题首页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英语: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简称公民科公社科,为香港教育自2021/22学年起在中四级开始推行的“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之一,修订自2009年起推行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2021年9月起先教授“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课题[1],2024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首届开考年份。

背景

编辑

香港自2009年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新高中核心科目通识教育科成为必修课程后,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发生多场大型学生运动反中情绪的争议如2010年反高铁事件、2012年反对国民教育科运动、2014年香港学界大罢课、2014年雨伞革命2016年旺角骚乱、2016年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2019至2020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

2019年7月,前行政长官、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2019年香港七一冲突后,认为他任内推行的通识教育“完全失败”,间接导致大批年轻人反对政府的局面,批评通识教育是引致年轻人变得激进的重要原因[2]香港建制派中国官方媒体归咎于通识教育令香港学生产生“政治启蒙”,呼吁当局改革课程并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及强化国民教育

2020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国安法》,同年11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施政报告》,提议加强国民教育,提高教师质素[3]。报告发表后一天,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召开记者会,宣布改革通识教育,不再设独立专题研习(IES),公开考试评核只分“合格”及“不合格”等。[4]

同月,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改革通识教育科并非因北京施压,而科目自第一天已存在问题,令学生凡事都反对,才视为有足够批判性”。“一个这么重要、必修必考的科目,既无课程框架,亦无一些经审批的教科书,全部都是交予课堂,教师如何教授学生学习,是不稳妥”。[5]

2021年2月2日,教育局向各中学发出通函第 39/2021 号──“优化高中核心科目学校问卷调查(2021) 附录丁 重新冠名科目以代替通识教育科(中四至中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倡议通识科将会更名(当中有公民与国家科、国民与社会科、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与文化科、社会教育科、通识教育科以外的其他建议供各中学校长及通识科教师选择),并由现时六个单元改为三个主题,包括“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及“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其中“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主题包括教授《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及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等。[6][7]每个主题各占45至50小时的课时,总课时由约250小时缩减至约150小时,约有三分之二的内容为“中国国情”有关的议题。

2021年3月31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公开考试委员通过“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向教育局建议通识教育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以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三个主题为核心内容,于新学年推行,维持必修必考,但不设独立专题研习(IES)的校本评核,并会为学生提供前往内地考察机会。 [8]

教育局预料,优化措施落实后,四个核心科的课时将不超过总课时一半,腾出约100至250小时课时,让学校按情况和学生需要规划。

课程内容

编辑

课程声称培养学生建基于扎实的基础知识,能设身处地从多角度思考,以及秉持正面态度看待和探究当代课题,并以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的三个主题为中心,让所有学生全面学习《宪法》、《基本法》和法治,并在涉及国家的部分了解香港所担当的角色和作用,藉以加深认识国家的发展,以及国家与香港的相互关系。

课程会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为中心,灌输学生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所谓法治精神的意义,以及《基本法》规定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知识基础。此外,课程也要求学生认识国家的政治体制以拉阔学生的知识层面。

课程让学生透过学习关于香港、伟大的中国及当代世界的课题,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及发展21世纪所需的能力,为日后升学与就业作好准备,也有助学生培养国民素养及国民身份认同,并具备世界视野,以达到多角度的思考,如个人、社会、国家及世界在各范畴的角色及互动。[9]

课程设有10个课时的考察交流而了解近年国家发展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而初中及小学均会安排考察,建议中小学生每3年最少有1次考察经验。 [10]

2024年7月31日,香港教育局宣布,香港初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将于2024年9月新学年全面推行,教育局向全港中学发通告公布相关课程指引,其中要求教师向中三学生讲解习近平思想。在香港官方公布的教材及工作纸中,相关教材及工作纸引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七一讲话”,并要求学生回答“四个必须”及“四点希望”。[11]

与会考高考及文凭试课程比较

编辑

各主题设计是删减“文凭试”通识教育科,沿袭“高考”、“会考”中部分修读香港的政治体制,现代中国以至全球化等主题的学科;另外,亦与政府公务员招聘的《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内容重叠:

文凭试“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文凭试“通识教育科” 会考“经济与公共事务科” 会考“政府与公共事务科” 会考“综合人文科” 高补“通识教育科” 高考“政府与公共事务科” 《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测试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今日香港 公民与政府
《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一国两制”的方针
《基本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政治体制
香港社会的特征 香港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
《基本法》
香港的政治体制
《香港基本法》
《香港国安法》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 现代中国 N/A N/A 现代中国的发展 今日中国 N/A N/A
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 全球化
公共卫生
N/A N/A 全球化 现代世界 N/A N/A

公开考试

编辑

考试只设一卷,时间:2小时

只设资料回应题,一共有3题

题型:多项选择题、短答题(2-4分)、长答题(6-8分)

评核形式

编辑

评核只设“达标”与“不达标”,不设“独立专题探究”,内地考察不涉及评核。

大专院校收生

编辑

申请人要满足学士学位收生基本门槛,需在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得“达标”。而曾于2012年至2023年应考通识教育科并取得2级或以上者,大专院校则视同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得“达标”,但大部分不会计算其分数,只有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接纳计算其分数。

教科书

编辑

教育局批准的公民科课本名单如下:

单元一︰“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编辑
名称
Name
出版社
Publisher
语言版本
Language
现代公民与社会发展
Moder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现代教育研究社
Mod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中文
English
新领域公民与社会发展
New Focus i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名创教育
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
中文
English
雅集公民与社会发展 雅集出版社 中文
新视野公民与社会发展
New Horizo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香港教育图书
HK Educational Publishing
中文
English
教图公民与社会发展 香港教育图书 中文
公民与社会发展 明报教育出版社 中文
新里程公民与社会发展 龄记 中文

争议

编辑

咨询期过短忽略学生意愿

编辑

教育局向学校发问卷“咨询”学校对于改革科目的意向,但由于咨询以学校为单位,学生不能在此发表意见。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于2月4日召开记者会,批评没有提供反对选项,且认为以“能有助学生减压”并非恰当考量,认为是“假咨询”。[20][21]

课程有违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的宗旨

编辑

有前通识科教师认为删去高阶能力“延伸回应题”,这停留于认知层面,属于基本知识,会令科目难度降低;亦有教师指,改动令科目失去原意,建议的课程框架完全没有提及课程指引强调的批判思考、独立思考、研究社会议题,使用问句形式授课,建议却改为了陈述句。[22][23]

逾六成反对删政治社会议题

编辑

2021年4月1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发表有关修改通识科课程的民调结果,显示六成二受访者反对通识科删去部分民生及社会政治参与议题,赞成者仅二成二。[24]

逾八成通识教师反对 教协促局方撤回方案

编辑

教育局建议于2021年9月落实新课程,逾八成(82.8%)任教四科核心科目的教师均表示,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涉及的工作包括:人手编配、教师培训、教材准备等,新安排明显操之过急。当中多达92.6%通识科教师指准备时间不足够或完全不足够,仅3.3%表示时间足够。 [25]

样本试卷不符课程宗旨 重背诵抄写难培养高阶思维

编辑

沿袭过往通识科做法,试卷分开“资料册”及“试题答题簿”两部分。样本试卷设有三条考题,内容分别关于“疫苗犹豫”、《香港国安法》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题目令考生流于背诵官方答案及抄写资料,未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不符合课程“慎思明辩”的宗旨。 [26]

考评仅分二级

编辑

2021年资深通识教师邓飞在接受《大学线月刊》记者就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问题采访时批评DSE公社科评级只分“达标”与“不达标”作法,称若合格率低于以往DSE通识科则会增加学生压力而悖离改革用意,而若跟以往通识科无异则会诱使学生得过且过,因而建议新增“优异”一级。[27]2023年6月他在《大公报》投书,称以教育局在通识科改革第一天即表示公社科会给学生不若以往有如此之大的应试压力来看,DSE公社科及格率应不小于原通识科,易言之以DSE公社科评级仅分二级来看,未来师生对公社科都会草率应付,因而重申应改分三级。[28]

涉嫌窜改殖民地历史

编辑

香港官方一直以“英国的殖民地”论述1997年7月主权移交前的香港历史[29],但是在2022年推翻过往的论述[30],而在2022年6月,香港传媒报导指来自3个出版社4本经送审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课本,全部明确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有课文解释称,虽然英国按“殖民地”模式管治香港,但清朝以后的中国政府均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亦从未放弃香港主权,并指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a],对此《观察者网》宣称中国1972年要求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港澳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获大会以大比数通过,强调香港不具殖民地地位。港澳的地位实际上是“被侵占地”,是列强侵略中国过程的一部分,中国将会在时机成熟时以适当方式解决港澳问题[33],但在2021年前曾出任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担任评核发展部经理杨颖宇指出香港在1972年被除名就不等于是殖民地属于误导性的描述,因为1972年香港是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的名单中被除名[30],中国当时的做法是要阻止香港根据非殖民化特别委员的宣言所赋予的自决权利宣告独立,但从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列表中删去不等于香港不是殖民地及宗主权的改变,这次投票也没有认定香港主权的归属[34],而联合国仍视香港为英国殖民地[30],2020年6月联合国维持将香港称为前英国殖民地(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35]。2022年经改写后的课本以补充资料说明“殖民地与殖民统治”,指若国家宣布一地区为该国殖民地,国家享有该地区的主权和治权;若国家对一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国家“只拥有该地区的治权,并不拥有主权”。课文续称,中国一直拥有香港的主权,英国“只是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因此香港不是英国殖民地”[36]

注释

编辑
  1. ^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香港受降纯属军事问题,因此应由战前拥有香港的英国接收,蒋介石当时同意由英国皇家海军夏悫少将在香港主持受降仪式,并在香港重光时由夏悫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身份签署日本受降文书,[31]可是在2005年东华大学陈进金宣称1942年中国就废除英美治外法权事与英国谈判时,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曾经坚决要求收回新界,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表示香港主权应属于中国,亦提到蒋介石为了能够顺利签订新约,同意搁置关于香港问题的讨论。[32]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公社科新學年取代通識 教育局:9月先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香港01.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2. ^ 董建華指通識科失敗捱轟 學者斥其任內種禍根. 东方日报. 2019-07-04 [2021-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中文(繁体)). 
  3. ^ 加強國民教育 提高教師質素. [2021-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4. ^ 教育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 2020-11-26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5. ^ 林鄭月娥︰通識科自第一天起已出現問題. [202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6. ^ 教育局就優化高中核心科目向學校發放問卷調查. 2021-02-02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7. ^ 教育局通函第 20/2021 號 (PDF). 2021-02-02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3). 
  8. ^ 課程發展議會通過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9. ^ 修訂通識課程旨在貫徹學科初心. 
  10. ^ 教評會倡通識科改名「國民與社會科」 每3年1次內地考察. 
  11. ^ 初中公經科指引出爐 增愛國主義教育 中三學「習近平思想」. 香港01. 2024-08-01 (中文(香港)). 
  12. ^ 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 (中四至中六) (PDF).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2). 
  13. ^ 高級補充程度 通識教育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3). 
  14. ^ 高級程度 政府與公共事務 (PDF). 
  15. ^ 會考 經濟與公共事務 (PDF).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16). 
  16. ^ 會考 政府與公共事務 (PDF).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16). 
  17. ^ 會考 綜合人文科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5). 
  18. ^ 基 本 法 及 香 港 國 安 法 測 試 (學 位 ╱ 專 業 程 度 職 系). [202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19. ^ 基本法測試 (PDF).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5). 
  20. ^ 通識科改⾰擬加國家安全觀等內容 田方澤:變相推國教. 香港电台. 2021-02-02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21. ^ 【閹割通識】教局諮詢不設反對選項 教協:假諮詢無誠意 質疑政治干預課程. 立场新闻. 2021-02-04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22. ^ 刪延伸題改短答及選擇題 教師指考核流於認知層面. 明报. 2021-02-03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23. ^ 【閹割通識】批判不再 「改革」課程只提國家成就、刪社政參與 通識教師:變愛國教育科. 立场新闻. 2021-02-02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24. ^ 林剑. 通識科|民研:逾六成人反對削政治議題 三成人同意首日已出問題. 香港01. 2021-04-01 [202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25. ^ 教協公布「高中核心科目修訂建議」問卷調查結果 逾八成通識教師反對大幅刪改課程內容及課時 教協促局方撤回方案.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26. ^ 公社科試卷通識教師流於背誦抄寫-難培養高階思維. 立场新闻.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3). 
  27. ^ 黄嘉愉. 公民科難為了誰?老師掣肘處處 學生意興闌珊. 大学线月刊. 2021-11-28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28. ^ 邓飞. 文教非常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試的隱憂. 大公报. 2023-06-14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29. ^ 新版香港教科書稱香港不曾是「殖民地」. BBC. 2022-06-15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30. ^ 30.0 30.1 30.2 新版教科書稱「香港不是殖民地」 《同文》Fact Check 證殖民地歷史. COMMONS HK. 2022-06-16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8). 
  31. ^ 1945年香港重光:中英爭奪香港,如何收科?. www.watershedhk.com. 2020-08-28 [2021-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32. ^ 陈进金. 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1942-1943) (PDF). 东华人文学报. 2005, (7): 123–150 [2023-05-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8). 
  33. ^ 梁韦诺. 香港不能且不应“去殖民化”?. 观察者网. 2020-10-17 [202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5). 
  34. ^ 香港歷史學博士楊穎宇 批「香港不是殖民地」說法違背史實. 星岛日报. 2022-06-27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35. ^ Hong Kong urged to drop prosecutions of leading activists, not to silence peaceful protest. United Nations News. 2020-05-12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36. ^ 4書全指港非殖民地 「英國僅殖民統治」. 明报.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