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宁顿号航空母舰
本宁顿号航空母舰(USS Bennington CV-20)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十二号舰。它是美军第二艘以本宁顿为名的军舰,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的本宁顿之战。
本宁顿 USS Bennington CV-20 | |
---|---|
概观 | |
舰种 | 航空母舰 |
舰级 | 埃塞克斯级(12号舰) |
制造厂 | 布鲁克林造船厂 |
动工 | 1942年12月15日 |
下水 | 1944年2月26日 |
服役 | 1944年8月6日 1952年11月13日 |
退役 | 1946年11月8日 1970年1月15日 |
结局 | 1994年1月12日出售拆解 |
除籍 | 1989年9月20日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一般:27,500吨 作战:33,400吨 |
满载排水量 | 36,380吨 |
全长 | 整体:872英尺 水线:820英尺 |
全宽 | 整体:147英尺6英寸 水线:93英尺 |
吃水 | 战时:近26英尺 满载:近27.5英尺 |
锅炉 | 8座锅炉 4座1,250千瓦蒸汽轮机 2座250千瓦柴油轮机 4轴 |
功率 | 150,000轴马力 试航:154,054轴马力 |
最高速度 | 33节 试航:32.93节 |
续航距离 | 20,000海英里/15节 服役:15,440海英里/15节 |
乘员 | 268名军官 2,363名水兵 |
武器装备 | 4门2联装5英寸/38火炮 4门单管5英寸/38火炮 8门4联装40毫米高射炮 46挺20毫米机炮 |
装甲 | 机库:2.5英寸 防护甲板:1.5英寸 装甲带:2.5-4英寸 防水壁:4英寸 指挥塔:1-1.5英寸 舵机:2.5英寸 |
舰载机 | 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
其它 | 3座升降台 2座弹射器 模版参考来源:[1] |
本宁顿号在1942年开始建造,并在1944年下水服役,于1945年初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后本宁顿号退役停放,在朝鲜战争时期进行SCB-27A现代化改建,并在期间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20)。改建后本宁顿号重返现役,其时朝鲜战争已经停火。稍后本宁顿号再进行SCB-125改建,增设斜角飞行甲板,然后转到太平洋舰队服役。
1959年,本宁顿号再重编为反潜航母,舷号改为CVS-20,继续在太平洋服役。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开始全面参与越战;本宁顿号亦曾作多次越战巡航,但未有派飞机到陆上作战,仅为舰队提供反潜警备。在役晚年,本宁顿号亦参与了早期的阿波罗计划,回收了阿波罗4号的太空舱。
本宁顿号在1970年退役,然后停放多年,最后于1989年除籍,并在1994年出售到印度拆解。
建造与早年服役
编辑本宁顿号在1942年12月15日于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建造,并在1944年2月26日下水,于8月6日服役。9月25日,本宁顿号离开纽约,前往诺福克海军基地检修,在次日抵达;稍后第82航空团派驻舰上。10月1日,本宁顿号到切萨皮克湾作飞行及防空炮射击演习,于12日返回诺福克。16日,本宁顿号前往特立尼达帕里亚湾试航,在11月8日返航,并预备前往太平洋。[2]
12月13日,本宁顿号离开纽约,在21日横渡巴拿马运河,于29日抵达圣地亚哥,并搭载额外飞机、乘客及军资。1945年1月1日,本宁顿号离开圣地亚哥,在8日抵达珍珠港。卸载军资后本宁顿号在夏威夷近海训练。[3]
1月29日,本宁顿号与萨拉托加号、伦道夫号、邦克山号及贝劳森林号离开珍珠港,一同前往战区,并在2月7日于乌利西环礁稍作停留。[3][2]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冲绳岛、硫磺岛与日本
编辑2月10日,本宁顿号等离开乌利西,于15日与第58特遣舰队会合。此时第五舰队由斯普鲁恩斯指挥,而第58特遣舰队则由米契尔指挥。本宁顿号编入格洛克(Joseph J. Clark)少将指挥的第一分队,同行舰有有旗舰大黄蜂号、胡蜂号及贝劳森林号。[4]此时舰队正往北前进,准备空袭东京。
2月16日,舰队先派五波战机,扫荡东京湾一带的机场。第三分队的战几率先抵达东京上空,又攻击了港口设施;而第二分队虽遭遇近百架日机拦截,但击落近40架。[5]本宁顿号的第一分队亦攻击了东京及横须贺一带,并于陆地80英里外巡航,为最接近日本本土的航母分队。[2]中午米契尔派轰炸机空袭东京大田区等地的工厂;傍晚则派夜间战斗机攻击机场。17日舰队前往硫磺岛,预备支援即将登陆的美军。第四分队于当日攻击了父岛及母岛;第二及第三分队则到硫磺岛以西。18日各分队再次空袭父岛,然后分散部署:第一、第四及第五分队往南补油,而第二及第三分队待命,预备支援登陆美军;美军战列舰则连日炮击岸上设施。[6]
2月19日,美国陆战队开始登陆硫磺岛,硫磺岛战役爆发。其时本宁顿号等尚在外海补油,并作防空演习。20日起,本宁顿号等开始派飞机支援登陆部队,偶尔亦轰炸舰炮不可及之日军据点。由于舰载机的凝固汽油弹大多未有爆炸,故效果不佳。日机整日断续侵扰舰队,但多次攻击均告失败。[7]21日第二及第三分队空袭父岛及母岛;由第一及第四分队专责支援滩头部队;第五分队亦加入日间战斗。不过萨拉托加号甫进入执勤海域,即遇袭受创,被迫撤返美国维修,自此未再参与战斗;俾斯麦海号更被自杀飞机击沉,企业号因此要独自担任夜战航空母舰,并连续174小时派出及回收飞机,直至3月2日。23日舰队到外海补给,然后改道北上,再次空袭日本本土。[8]
2月25日早上,舰队派机队空袭东京,却因天气恶劣,几乎无功而返。下午米契尔中止所有飞行作业,欲改于次日空袭名古屋,然而海面天气进一步恶化,翻起大浪,使舰队无法及时进入攻击范围。26日早上,米契尔取消攻击,命舰队于次日补油,然后攻击冲绳岛;第四分队则在补油后到乌利西休整。3月1日,本宁顿号等空袭冲绳岛,并作详细摄影侦察。当晚舰队撤回乌利西休整,于4日抵达。[9]
3月14日,舰队离开乌利西,前往支援冲绳战役,并先空袭九州,削弱该处的日军空中力量。此时舰队编制再稍有调动,但第一分队整体不变。[10]
3月18日上午,舰队开始派出机队,空袭九州各地机场,但宇垣缠在美军攻击前,已派出仅余的飞机升空,正前往攻击第四分队,故美军收获不大。企业号先于早上被日军炸弹击中,但未有引爆;无畏号成功拦截自杀攻击,舰体轻微受损;下午约克城号被炸弹击中,舰体爆炸,在抢修后继续作战。
同日,美军侦察了神户及吴市,发现日军于港内的大批军舰,故米契尔于19日命舰队空袭濑户内海。由于第二分队只有富兰克林号一艘大型航空母舰,故胡蜂号在当日调往第二分队,以增强实力。当日美军击伤了大和号、日向号、榛名号、生驹号、葛城号、龙凤号、天城号、凤翔号、海鹰号、利根号及大淀号等舰。但美军亦遭日机反击,胡蜂号被炸弹击中爆炸,造成多人死伤,在抢修后继续作战;而富兰克林号则身中两枚炸弹,起火爆炸,一度失速,更几近沉没。最终富兰克林号在多艘舰只协助下,缓缓撤走;而企业号及部分第四分队军舰调往第二分队,以掩护其撤退。[11]本宁顿号与大黄蜂号亦多次遭到日机攻击,但两舰的防空炮互相掩护,全部攻击均未有命中。[12]
3月20日舰队往南撤退,但继续派飞机轰炸九州南部机场;下午第二分队再遭遇自杀飞机攻击,一艘驱逐舰受损,而企业号的甲板则被友军防空炮击中。21日第一分队遭到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袭击,但将之悉数击落。傍晚胡蜂号转到第二分队,而圣哈辛托号则加入第一分队。各舰于22日到外海补油,而企业号、胡蜂号及富兰克林号等舰则分别撤返乌利西及美国修理;第二分队要到4月才重返战场。[13]23日起,舰队开始日复日空袭冲绳岛,偶而亦空袭硫磺岛,各分队则轮流在海上补油。4月1日,美军开始登陆冲绳岛,舰队继续提供空中支援。[14]5日企业号返回,并加入第四分队;6日日军派出355架自杀飞机及341架轰炸机,攻击美军登陆区的舰只,并击伤多艘;而美军舰队则勉强守住攻击。当日舰队估计己方击落249架日机。[15]晚上美军潜艇发现大和号及其他军舰离开丰后水道,米契尔召集所有航空母舰北进迎击。[16]
坊之岬海战
编辑4月7日上午8时23分,埃塞克斯号的侦察机发现大和号。[17]斯普鲁恩斯曾打算命战列舰迎击,但为免登陆部队遇袭,将任务交给航空母舰。9时15分米契尔先派16架战机再作侦察,并命第一及第三分队预备攻击。此时第四分队仍忙于掩护冲绳,要到45分才进入作战距离。[17]10时起各舰开始派飞机前往攻击,并持续至下午2时。[18]中午12时32分,本宁顿号的飞几率先攻击大和号,并有两枚炸弹击中大和号的主桅。稍后大和号接连中弹,快速向左舷倾侧,最终在2时23分爆炸沉没;日军亦损失了矢矧号、滨风号、矶风号、朝霜号及霞号,另外冬月号、凉月号、雪风号及初霜号亦受损。美军整日亦受自杀飞机侵扰;汉考克号于中午被一枚炸弹及飞机击中,引发大火,到下午才恢复飞行作业。[19]
冲绳战役
编辑4月8日舰队返回南方,支援冲绳作战。同日伦道夫号与舰队会合,戴维森重建第二分队,并以企业号为旗舰,同行舰尚有独立号;9日汉考克号及卡伯特号则撤返乌利西修理。[20]由于日军俘虏称将在11日发动大规模自杀飞机攻击,米契尔加紧战机警备。11日日军一如所料,在下午1时30分起大举进攻;密苏里号先于2时43分被一架自杀飞机击中,受损不大;企业号于2时10分亦被自杀飞机击中,爆炸起火,使甲板飞行作业停止48小时,再次撤返乌利西修理;埃塞克斯号在下午亦险被击中。整日日军共派出近185架自杀飞机。[21]12日日军集中空袭冲绳岛的登陆舰队,击伤多艘美军舰只;同日罗斯福去世。[22]
美军舰队继续支援冲绳美军,并连日与日军飞机空战。4月15及16日,舰队空袭了九州的机场,而日军再派自杀飞机反击;16日下午无畏号被自杀飞机击中,舰体大火,于次日撤返乌利西修理;第二分队于同日再次解散,伦道夫号及独立号则加入第三分队。此后舰队几乎每日在冲绳外海与日军自杀飞机交战。24日香格里拉号加入第四分队;而本宁顿号的第一分队则于27日撤返乌利西休整,在30日抵达。[23][20][24]
5月9日,本宁顿号的第一分队离开乌利西,前往会合舰队,并在12日派飞行支援冲绳作战。13日本宁顿号等与舰队会合,并与大黄蜂号派出六波飞机,攻击鹿屋市及熊本市等地的机场、发电厂及工厂。稍后本宁顿号等回到南方,继续支援冲绳作战。[25]14日企业号再被自杀飞机攻击重创,于16日撤返美国修理,而米契尔则被迫再次更改舰队旗舰,暂时设于伦道夫号,最终于18日设于香格里拉号。[26]20日,本宁顿号在高速航行时撞死一条鲸鱼,鲸鱼尸身被舰艏穿插,使舰体水阻增加,无法跟上同行舰队。最终本宁顿号要在海面停航,并派潜水员以小型炸药松开鲸尸,才恢复航行。[27]22日,本宁顿号与大黄蜂号击沉了一艘运输舰,并击伤两艘驱潜艇。[28]由于长期执勤,舰队上下亟需休整,第三分队于29日前往雷伊泰休整,于6月1日抵达;而哈尔西与麦凯恩于28日再次接替斯普鲁恩斯及米契尔,分别指挥美军舰队及快速航空母舰,舰队再次易名为第三舰队。[29]
台风康妮
编辑6月2日及3日,本宁顿号的第一分队继续支援冲绳作战,而第四分队则空袭了九州机场。此时台风康妮(Typhoon Connie)正在关岛以北,并向北移动,但关岛天文台已连续数日未能追踪其动向,故此舰队只能推算风暴行踪。4日早上,哈尔西命第一分队延迟原定补油,向汤加速航行,以回避台风。由于整日天气明朗,哈尔西命第一分队与恢复补油;而第四分队则在晚上10时与油船会合。[30]
6月5日凌晨,哈尔西终于得悉台风确实位置,正稳定向东北移动;但哈尔西在1时30分命舰队向西北加速前进,横越台风路径,以赶往台风西北面的安全半圆。2时30分,海面风浪加剧,麦凯恩在3时命舰队转为向北航行。由于第四分队位处较北,再加上台风直径细小,故此不久便避过台风。[30]
但在第四分队以南15英里的第一分队,便遭台风正面吹袭。2时40分,大黄蜂号的雷达侦察到台风风眼;3时36分,分队有驱逐舰开始无法保持航线,并有发动机失灵,格洛克被迫减慢分队航速,直到4时19分才再次加速。此时台风中心已迫近分队;格洛克即时要求麦凯恩准许第一分队自由运动,转为向东南航行,但麦凯恩要到40分才批准第一分队离队。[31]
清晨5时,大黄蜂号的气压计开始下降,而阵风则上升至每十分钟90节。分队在转向东南期间,本宁顿号及大黄蜂号因巨浪已难以掌舵;而马多克斯号更一度翻滚至60度,直到6时分队才成功转向。此时风速已上升至每十分钟70节;而阵风更上升至每十分钟100节。6时40分,匹兹堡号的舰艏断裂。此时分队已无法避开台风,格洛克下令分队各舰即时停止发动机,随水漂流,以减轻舰体损伤。7时分队通过风眼,在中午12时40分重开发动机,向南回避。此时风速不断下降,分队最终在下午3时22分转向北方,前往会合舰队。[31]
最终几乎所有第一分队舰只均有受损。本宁顿号及大黄蜂号的前部甲板有25英尺崩塌,并各有一个弹射器损毁;贝劳森林号的一段舰员通道被大浪卷走,且有多架飞机受损;圣哈辛托号的舰体则大量入水。[32]
6月6日,两支分队再次会合,并继续支援冲绳作战。10日第一及第四分队撤返雷伊泰维修休整,于13日抵达;[29][33]而美军于22日基本占据了冲绳岛。
日本本土
编辑7月1日,第三舰队离港出发,往空袭日本本土。本宁顿号担任史伯格(Thomas L. Sprague)少将指挥的第一分队旗舰,同行舰有列克星敦号、汉考克号、贝劳森林号及圣哈辛托号。[34]8日舰队在冲绳外海会合,然后于10日空袭东京。攻击后舰队前往东北,欲于13日攻击本州北部及北海道一带,但因当日天气恶劣延误。
7月14日及15日,天气好转,舰队大举出击,以轰炸B-29攻击距离外的目标;相比冲绳作战,日军的反抗轻微,只有少量飞机有升空作战,且均被击落。舰队空袭了室兰市及函馆等地,击沉橘号,并击伤柳号,且击沉或击伤数十艘运输舰及汽车渡轮,阻止日军运煤南下;而美军及英军战列舰则在同日炮击沿岸的大型工厂。16日舰队到外海补油,并与英国航空母舰(编入美军第37特遣舰队)会合。17至18日,舰队再次空袭东京湾。首日天气欠佳,空袭几乎无效;次日天气稍为好转,舰队随即出击,并集中攻击长门号;最终长门号为约克城号重伤,一度认为已经击沉。空袭后舰队前往日本西南,于21日至22日补油。[35]
7月24日、25日及28日,英美航空母舰舰队前往轰炸濑户内海及吴市,集中攻击日军残存军舰,单在24日舰队的出击数便高达1,747架次,并击沉伊势号、日向号、榛名号、利根号、天城号、青叶号、大淀号、磐手号及出云号;击伤葛城号、龙凤号、海鹰号及北上号。[36]
7月31日舰队出海回避台风,于8月初在海上补给。此时尼米兹截获情报,指日军正于本州以北集结自杀飞机及部队,欲突破美军防线,降落到马里亚纳的B-29基地,命舰队即时前往攻击;正当舰队航行之际,小男孩原子弹于8月6日在广岛上空爆炸。8日舰队本州北部的机场;同日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9日美军在长崎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弹;而舰队则在9日及10日再次空袭本州,摧毁超过251架轰炸机,击伤另外141架,使日军最后反击破灭。11日舰队到外海补油;此时日本开始考虑投降条款。12日舰队回避台风,再于13日至15日空袭东京。15日中午,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舰队即时中止当日的第二波空袭,但继续拦截接近舰队的日机。[37]
稍后本宁顿号留在日本近岸执勤,搜索陆上美军战俘营,并空投补给。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签署和约,本宁顿号与其他航空母舰派飞机飞越密苏里号示威。10日至15日,本宁顿号在东京湾休整,然后与列克星敦号及贝劳森林号到西太平洋执勤,并先后到塞班岛及埃尼威托克,协助美军接管日占领土。10月13日,本宁顿号返抵横须贺休整,并在21日启程返国,在11月7日返抵旧金山。接着本宁顿号进入长滩海军基地维修。[2][38]
1946年1月2日,本宁顿号前往珍珠港,以测试F8F新式战斗机,在3月13日返抵圣地亚哥。接着本宁顿号搭载多架PBY水上飞机,经巴拿马运河,前往诺福克,并预备退役。[2][38]
战后退役、改建及大西洋舰队
编辑1946年11月18日,本宁顿号在诺福克军港退役,并加入封存舰队。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经费复增,故可将本宁顿号编入现代化改建之列。
1950年10月30日,本宁顿号进入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SCB-27A改建。期间1952年10月1日,本宁顿号被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20。11月13日,本宁顿号再次服役,并在30日离开船厂,在近岸试航。[39]
1953年2月19日,本宁顿号前往加勒比海试航,沿途训练飞行员,并途经太子港。4月27日,本宁顿号的一个锅炉突然爆炸,造成11人死七人受伤,但舰体受损轻微。本宁顿号继续试航,在5月7日返抵诺福克,在稍后到访纽约。[39]
7月28日,本宁顿号搭载美国海军学院学员,前往哈利法克斯,并沿途考核,在8月15日返抵诺福克。[2]
9月16日,本宁顿号离开昆锡点海军基地,与胡蜂号前往冰岛西北海域,并在19日与北约多国的海军进行代号海员行动(Operation mariner)的大规模演习。演习在10月4日结束后,本宁顿号前往地中海,并先后到访巴勒莫、卡利亚里、伊斯坦布尔、克里特岛苏达湾、雅典、热那亚、戛纳、马赛、那不勒斯、拉斯佩齐亚、巴塞罗那、里斯本等地,在1954年2月16日离开直布罗陀,于23日返抵昆锡点。[40][39]
返国后本宁顿号开始考核海军飞行员。5月26日早上,本宁顿号正预备起降飞机时,本宁顿号一个弹射器突然爆炸,并引发多次后续爆炸,造成103人死亡,201人受伤。本宁顿号被迫中止考核,返回昆锡点卸载伤员,在6月12日进入布鲁克林造船厂维修。稍后海军命本宁顿号顺道作SCB-125改建,增设斜角飞行甲板及封闭舰艏。改建在1955年3月19日完成。[2][39]
改建后本宁顿号到关塔那摩湾训练,在7月15日返抵诺福克。接着本宁顿号到纽约搭载军资,然后到海上测试助降瞄准镜(Mirror landing aid system),在9月4日返抵梅港。[41]
太平洋舰队
编辑9月8日,本宁顿号离开梅港,前往加入太平洋舰队。本宁顿号先后途经西班牙港、蒙得维的亚、瓦尔帕莱索及合恩角,在10月20日抵达圣地亚哥。接着本宁顿号随即预备到西太平洋巡航。31日,本宁顿号前往珍珠港,在11月4日抵达,并在近岸训练。9日本宁顿号前往横须贺,并在稍后到日本海及冲绳附近训练演习,于12月21日进入香港休假。[41]
12月27日,本宁顿号离开香港,并在1956年1月初与奇沙治号于南海演习,在1月3日抵达马尼拉休整。10日至13日,本宁顿号再次到南海演习,然后与汉考克号一同到台湾海峡戒备,直到21日。稍后本宁顿号分别在日本、冲绳及菲律宾等地训练,在4月6日才启程返国,于16日返抵圣地亚哥。[42]
返国后本宁顿号在近岸训练。10月12日,本宁顿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在17日抵达珍珠港,在近海训练。11月5日,本宁顿号先前往横须贺,再于20日前往菲律宾。25日起,本宁顿号与埃塞克斯号一同到南海演习,于12月7日进入横须贺休整。接着本宁顿号到苏比克湾再作演习,然后到香港作圣诞休假。[42]1957年初,本宁顿号继续在西太平洋演练,在4月底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并在5月7日参与当地仪式,纪念珊瑚海海战15周年。[2]
5月7日清晨,十名悉尼大学学生打扮成海盗,并带上玩具燧发手枪,由舰侧绳梯登舰。当时舰上只有极少水兵站岗,而发现“海盗”的美军亦未有认真处理,甚至告知“海盗”舰桥位置。稍后“海盗”分成两组,一组人到船员住舱,游说船员捐款予当地一间慈善组织,远西儿童之家(Far West Children's Homes Appeal);而另一组则“占领”了舰桥,并以全船广播宣布“本宁顿号已被悉尼大学海盗占据!”(The U.S.S. Bennington has been captured by Sydney University pirates!),要求船员捐款当作“赎金”。“海盗”同时启动了备战状态、核武攻击及化学武器攻击警报。[43]
舰员随即从熟睡中惊醒,赶往站岗;而舰桥的“海盗”则准备到军官住舱。不久舰上陆战队员迅即夺回舰桥,并再以全船广播“中止上次命令!”(Belay that last order!),“海盗”则分别在舰桥及走廊被截住。此后本宁顿号的保安加强,而海军未有控告或惩罚大学生。此行“海盗”共筹得1,800美金。[43]5月8日,本宁顿号离开悉尼,途经珍珠港,在22日返抵美国。[39]
1958年8月21日,本宁顿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两日后金门炮战爆发,本宁顿号赶往台湾海峡,并在10月12日起与其他美军航空母舰一同警备。10月19日,本宁顿号在海上遭遇台风,右舷的外部升降台在海上脱落,幸而无人受伤。本宁顿号虽继续在中国东海巡航,但缩短执勤时间,在11月2日到横须贺作初步维修,然后继续执勤。稍后普吉湾海军基地建造了新的升降台,本宁顿号便在12月3日启程返国,于1959年1月12日返抵美国,并到旧金山海军船厂维修,安装新的升降台。[2][39]
反潜航母
编辑本宁顿号进入船厂后,海军顺道将之改变用途为反潜航母,并随即进行相关改建。1959年6月30日,本宁顿号正式重编为反潜航母,舷号改为CVS-20。稍后本宁顿号到近海试航,然后留在近岸训练。[2][39]
1960年10月1日,本宁顿号前往西太平洋巡航。不久老挝内战恶化;12月31日,本宁顿号、列克星敦号及珊瑚海号一同赶往南海,并在越南外海戒备,直到1961年1月6日。接着本宁顿号在日本海、冲绳及菲律宾等地执勤,在5月2日返抵圣地亚哥。[2][39]
1962年1月7日,本宁顿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并在日本及菲律宾等地执勤。5月开始,本宁顿号在海上考核飞行员,在7月25日返抵圣地亚哥。9月14日,本宁顿号进入普吉湾海军船坞,进行现代化改建计划(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 FRAM II),以延长服役寿命,并换上新式声纳。改建在1963年3月31日完成。[2][39]
改建后本宁顿号留在近海试航训练。5月1日,本宁顿号将母港转到长滩。8月5日,以本宁顿号为首的20艘海军舰只,前往西雅图,参与当地一年一度的海洋节(Seafair)。接着本宁顿号前往阿拉斯加,先后到访朱诺及科迪亚克岛,于30日返抵长滩。[2]
1964年2月19日,本宁顿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并先到横须贺、岩国及佐世保等地训练。稍后本宁顿号先后到访香港及苏比克湾,然后继续在日本及菲律宾等地训练,在7月底启程返国。8月2日,北部湾事件发生,但本宁顿号未有到越南巡航,而是继续返国,于11日返抵长滩。[44]12月尤里卡(Eureka)发生水灾,本宁顿号前往当地救援。[2]
越战
编辑1965年初,本宁顿号留在加州近岸演习,在3月22日前往西太平洋,作首次越战巡航。但本宁顿号未有即时到越南外海,而是到日本训练,直到7月28日才开始在越南执勤。由于本宁顿号为反潜航母,故此未有参与任何陆上攻击任务。执勤期间,本宁顿号曾到访曼谷、香港及苏比克湾,在9月11日离开越南,并在10月7日返抵长滩。11月15日,本宁顿号进入长滩船厂维修。[2][39]
1966年4月,本宁顿号维修完毕,留在近岸执勤训练。5月6日,本宁顿号在圣地亚哥近海演练,并在18日试飞XC-142垂直起降飞机。11月4日,本宁顿号离开长滩,作第二次越战巡航,并在12月21日开始在越南外海洋基站执勤。本宁顿号仍旧以反潜追踪为首要任务,同时派飞机到海上搜救飞行员,并断续到香港及苏比克湾休整。1967年4月21日,本宁顿号离开越南,再次到访悉尼,以纪念珊瑚海海战24周年。30日本宁顿号抵达悉尼,在5月7日参与纪念仪式,在次日离开悉尼,启程返国。23日本宁顿号返抵长滩,然后留在近岸训练。[45][46][39]
10月10日,本宁顿号前往珍珠港,并在海上持续训练,预备回收阿波罗4号的太空舱。11月9日,土星5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升空,而阿波罗4号的太空舱则在同日溅落,由本宁顿号回收。11日本宁顿号在珍珠港卸载太空舱,然后返回长滩,在近岸考核海军飞行员。[46][39]
1968年4月30日,本宁顿号前往西太平洋,作最后一次越战巡航。本宁顿号先到日本训练演习,到6月25日才开始在洋基站执勤。一如以往,本宁顿号未有参与陆上战事,仅作反潜追踪及搜救,并先后到新加坡、香港及苏比克湾等地休假。10月27日,本宁顿号离开日本,在11月9日返抵长滩,并在14日进入船厂维修。[47]
1969年4月30日,本宁顿号完成维修,此后一直留在近岸训练,并考核海军飞行员。9月19日,海军命本宁顿号预备退役,而本宁顿号则在10月10日前往普吉湾,在13日抵达。[48]
结局与荣誉
编辑1970年1月15日,本宁顿号退役,并加入后备舰队。此后本宁顿号一直在普吉湾封存,直到1989年9月20日,冷战即将结束之际,本宁顿号才从海军名册上除籍。1994年1月12日,海军以二十万(200,000)美金将本宁顿号出售拆解,并在9月13日用拖船将本宁顿号拖离普吉湾,到华盛顿州的安吉利斯港(Port Angeles)拆解;但拆船公司此时向海军提出反建议,将购舰金额提高至六百万(6,000,000)美金,条件是本宁顿号要拖行到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兰港(Alang)拆解。海军最终接纳拆船公司的反建议。12月7日,本宁顿号由拖船拖离美国,在1995年5月17日抵达印度拆解。[2][49]
本宁顿号两次获颁海军部队嘉许奖,并在二战获得三枚战斗之星;在越战则获得四枚。全部荣誉见下表:[50]
海军部队嘉许奖: 两次 |
中国服役奖章: (延长) |
|
美国战役奖章 | 太平洋战争奖章: 三枚战斗之星 |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奖章 |
海军占领服役奖章: (“亚洲(Asia)”横扣) |
国防部服役奖章: 两枚 |
武装部队远征奖章: 两枚 |
越南服役奖章: 四枚战斗之星 |
棕榈叶越南英勇十字部队嘉许 | 越南共和国战役奖章 |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Friedman 1983,第394页埃塞克斯舰级配置。由于各艘埃塞克斯级服役期间曾多次改建或改变用途,数据仅以设计及建造时为准。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時間線.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 ^ 3.0 3.1 [1][永久失效链接]
- ^ Morison 1988,第21页第二分队由戴维森(Ralph E. Davison)少将指挥,有旗舰列克星敦号、汉考克号及圣哈辛托号;第三分队由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将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第58特遣舰队旗舰)及科本斯号;第四分队由拉德福(Arthur W. Radford)少将指挥,有旗舰约克城号、伦道夫号、兰利号及卡伯特号。第五分队(夜战航空母舰)由贾纳(Matthias B. Gardner)少将指挥,有旗舰企业号及萨拉托加号。第五分队于2月21日因萨拉托加号受创而一度解散,但最终在23日重组,直至3月12日企业号返抵乌利西为止。
- ^ Morison 1988,第22页
- ^ Morison 1988,第24-25页
- ^ Morison 1988,第44-45页
- ^ Morison 1988,第52-57页
- ^ Morison 1988,第57-59页
- ^ 第58特遣舰队行动-冰山行动-至1945年4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二分队旗舰改为富兰克林号,同行舰有伦道夫号及圣哈辛托号;卡伯特号加入了第三分队;列克星敦号在3月初随舰队到乌利西后,返回美国普吉湾维修;而伦道夫号在3月11日于港内被自杀飞机攻击受创,要到4月7日才启程往会合舰队;第四分队有旗舰约克城号、企业号、无畏号、兰利号及独立号。由于第二及第四分队屡屡受创,使舰只在作战期间有多次转移,编制并不持续完整。
- ^ Morison 1988,第94-97页
- ^ 大黄蜂号服役报告:1945年3月19日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年07月17日,
- ^ Morison 1988,第97-100页详细调动内容,可以约克城号及大黄蜂号之航海日志互证。
- ^ Morison 1988,第101-102页
- ^ Morison 1988,第196-197页日军飞机数量出自日方数据,而美军仅可估计击落数量。
- ^ Morison 1988,第200, 203页
- ^ 17.0 17.1 Morison 1988,第203页
- ^ Morison 1988,第205页
- ^ Morison 1988,第205-209页由于攻击机队甚多,美军飞机无法妥善协调攻击,引起颇多混乱,故此难以确认何者成功命中大和号,亦无法确定大和号共命中多少炸弹及鱼雷;美军亦误认矢矧号为同级舰阿贺野号;而矢矧号最终身中12枚炸弹及七枚鱼雷方告沉没。整日美军的攻击机队共有386架,第一分队占113架;第三分队167架;第四分队106架。
- ^ 20.0 20.1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1945年4月8日至5月28日. [2009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6日).
- ^ Morison 1988,第209-211页
- ^ Morison 1988,第221-230页
- ^ Morison 1988,第248-249页
- ^ 大黄蜂号服役报告:1945年4月30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年06月8日,.
- ^ 大黄蜂号服役日记:1945年5月11日至13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年06月8日,.
- ^ Morison 1988,第262-264页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鯨魚.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大黄蜂号服役日记:1945年5月22日至25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年06月8日,.
- ^ 29.0 29.1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1945年4月8日至5月28日. [2009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6日).
- ^ 30.0 30.1 Morison 1988,第298-300页
- ^ 31.0 31.1 Morison 1988,第300-303页
- ^ Morison 1988,第305-306页
- ^ Morison 1988,第307页
- ^ 第38特遣舰队行动-日本本土空袭-1945年7月至8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三分队由波根指挥,有旗舰伦道夫号、埃塞克斯号、提康德罗加号、蒙特利号及巴丹号;第四分队由拉德福指挥,有旗舰约克城号、舰队旗舰香格里拉号、好人理查德号、科本斯号及独立号。胡蜂号于26日加入舰队,加入第四分队。
- ^ Morison 1988,第310-316, 330页
- ^ Morison 1988,第331页
- ^ Morison 1988,第332-335页
- ^ 38.0 38.1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DANFS)簡介.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 ^ 39.00 39.01 39.02 39.03 39.04 39.05 39.06 39.07 39.08 39.09 39.10 39.11 班寧頓號航空母艦1946年後搭載的航空團列表.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 本宁顿号老兵组织:1953年地中海巡航日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本宁顿号老兵组织:1954年地中海巡航日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1.0 41.1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55年巡航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42.0 42.1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56年巡航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43.0 43.1 悉尼海盗一事可见:Education: Incident in Sydney, 时代杂志, 195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本宁顿号老兵组织:悉尼-老兵回忆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本宁顿号老兵组织:悉尼-老兵回忆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64年航行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66年航行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46.0 46.1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67年航行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68年航行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1969年航行日誌.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班寧頓號老兵組織:結局.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海軍網上資源(NavSource Online):班寧頓號.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参考书目
编辑-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