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世璜
赖世璜(1889年—1927年12月31日),字肇周,江西省石城县人,北伐战争期间曾主政江苏省。民国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战,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他率领北伐,首先攻克赣州,然后分兵两路,一路占领闽西,一路攻克抚州并协攻南昌。1927年宁汉分裂期间因与武汉国民政府联系密切而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并于12月31日遭处决。
赖世璜 | |
---|---|
字号 | 肇周 |
出生 | 1889年 大清江西省石城县 |
逝世 | 1927年12月31日 中国江苏省上海县 | (37—38岁)
国籍 | 大清(1889年-1912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27年)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军种 | 国民革命军 |
服役年份 | 1914年-1927年 |
军衔 | 陆军上将 |
统率 |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 |
参与战争 | 护法战争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第一次粤桂战争 第二次粤桂战争 |
经历
编辑外公黄大德为清朝翰林学士。
1909年毕业于江西陆军小学堂,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2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通电反袁,赖世璜中断学业回乡参加,战斗中腿部负伤。李烈钧起义失败后,赖世璜回校,于1913年10月遭开除。而后重新复学,1915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并进入东北部队服务。
1916年弃职投奔云南护国军,担任第二军军长李烈钧副官,后被李烈钧重用,委任为护国军第二军第四师第八旅第三十四团第三营营长。1917年随第二军开赴广东,讨伐袁世凯的广东都督龙济光。
1918年,担任赣军第一梯团赣军第四军(军长伍毓瑞)第四支队(即原护国军第34团)支队长(等同团长位阶)。由于广东都督、旧桂系的莫荣新对赣军与粤军之不信任,结合旧桂系将领林虎消灭赣军第四军,赖世璜成功逃离包围,在1920年依附陈炯明率领的驻闽粤军,续任护法赣军第四支队支队长,下辖第一营(营长刘峙)、第二营(营长胡振武)、独立连(连长谢杰),实际规模约700余人。1920年护法赣军第四支队投入第一次粤桂战争,受许崇智率领,攻打东江左岸一带旧桂系部队。10月,第一次粤桂战争粤军获胜,赖世璜部由军田调往粤北韶关驻防,并受其节制。粤桂战争期间,其率领的第四支队增编第三营(营长吴建中)与机枪连,战胜后在1921年增编第四营(营长钟冠华),总规模增加到1200人。在扩军期间第四支队内部出现权力斗争,第一营营长刘峙与第二营营长胡振武曾串通想夺取赖世璜之职务。最后赖世璜以击毙胡振武的亲信连长王猛解决此场夺权事件。胡振武因此弃职逃跑,刘峙也因盟友的消失而孤立,最后离职投靠蒋中正。从此赖世璜与刘峙结仇。
由于孙中山大本营参谋总长李烈钧的策动,赖世璜支持在广州的护法政府,扩充为护法赣军第2混成旅。赖世璜任旅长,参谋长易简,部下两个团长为钟冠华,谢杰,增加机枪连、炮兵连,共有2000多人。其旅驻连县、连山,提防陆荣廷、沈鸿英部。
1922年,孙中山发动北伐,护法赣军第2混成旅改名为北伐赣军第2旅。6月,因陈炯明反孙中山,进入江西省的北伐军被迫撤退,由于遭到北京政府军与陈炯明军的夹击。赖世璜部奉命留守江西,被北洋军将领蔡成勋击败。赖世璜带着赣军残余力量接受陈炯明部属洪兆麟劝降,并依附其下。其参谋长、一起参加过湖口讨袁的刘士毅建议进军漳厦尚可偏安一隅。经陈炯明许可后,1922年秋赖世璜率部进军福建漳州,击败了当地北洋军将领臧志平,接着又收编李厚基、黄大军、陆荣廷和刘志陆等战败军阀的残部,成立了救粤军联军,赖世璜任总指挥,控制了漳州、汀州一带的二十余县,部队发展到1万人。
1923年2月,陈炯明被以建国滇军、旧桂系等军队构成的讨贼联军击败赶出广州。陈炯明一度流亡香港。赖世璜以为陈炯明败局已定,私下向孙中山输诚,孙中山派遣李烈钧改编部队,为中央直辖第4师。然而1923年7月李烈钧刚抵达漳州,陈炯明本人也回来了,改编之事不了了之,赖世璜叛孙中山回陈炯明麾下,部队改称救粤军赣军第1师,并攻打原先的效忠部队东征讨贼军。其背叛的酬庸是得到漳州、龙岩一带之统治权,成为小型军阀。赖世璜利用这些地盘的收入,将赣军扩编为救粤军赣军,自兼军长。同时,与陈炯明任命的潮汕边防督办黄大伟、桂军将领刘志陆、李厚基旧部王献臣在漳州建立“联军办事处”政权,维持至1924年2月[1]。
1924年1月,北洋军将领臧致平南下企图收复闽南,歼灭了救粤军三分之一的兵力,走投无路的赖世璜只好投降了北洋军将领方本仁逼退蔡成勋。方本仁为了酬谢,向北洋政府提出委任命令,1925年2月北洋政府任命赖世璜为江西陆军第四师师长,下辖步兵第7旅、第8旅,总规模有4,000余人。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统一整编其旗下各路军队准备北伐,有人提议赖世璜一直寄人篱下,可以把他劝回来一起北伐。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派李烈钧的秘书杨庚飧去江西会昌游说赖世璜。1925年3月赖世璜向广州国民政府输诚。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派赖的江西陆小和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熊式辉作为代表与赖世璜在江西瑞金谈判,不久赖世璜宣布投靠广东国民政府,其部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1926年8月该部队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下辖两个师,由吴建中和谢杰分别担任师长。
在北伐军进攻南京之前,孙传芳曾密函给赖世璜策动其反叛,并允诺事成将给予江西督军酬谢,此事被十四军政委熊式辉密告给白崇禧,因此赖世璜开始被军事委员会层峰给怀疑。随后熊式辉亦被赖世璜免职,与国民政府的关系日益紧张,且赖世璜与白崇禧之间也多次出现争执,在未依附国民政府的几个主力派系的情况下,赖世璜并无有力后台。
在宁汉分裂期间,赖世璜与汪精卫之间有所联系,这引发了南京政府的疑惧。1927年9月29日晚十点半,在上海火车站被刘峙所派的宪兵抓捕。搜身时直接搜查出汪精卫给其信件,当场被何应钦扣押。数日后,被以“克扣军饷,畏缩不前”罪被逮捕,旋解送南京审讯,被免去本兼各职。被捕后,李烈钧、熊式辉等曾经多方营救,均无结果。
1927年12月31日晚十二点,被白崇禧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法处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时年38岁。赖世璜作绝命诗:“军营世界乱忙忙,错认迷途是故乡。识得本来真面目,此身原来臭皮囊。”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番号被撤销,残部编为独立第一师、又被新桂系吞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为下属的第37师,白崇禧亲自兼任军长、熊式辉任副军长兼第37师师长。二次北伐时熊式辉带着第37师(原独1师)留守上海,后又奉命将该师与江西地方部队独立7师合编为陆军第5师,下辖三旅六团,周浑元、胡祖玉和刘士毅分别担任旅长。第13、14旅驻上海,刘士毅第15旅在江西追击离开井冈山的朱、毛红四军。1929年2月大柏地战斗中第15旅被红四军歼灭一个团,后调上海松江休整。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刘士毅密谋率部起义反蒋,被手下团长萧致平告发,逃往日本,后投奔新桂系任广西军政学校副校长兼教育长。中原大战后,第5师调赣东北围剿红十军。第一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江西省主席鲁涤平被解职,熊式辉接任省主席,第5师师长由副师长胡祖玉(保定六期)接任。1931年5月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中,胡祖玉在第5师驻地广昌附近阵地被红军弹片击中腹部阵亡,保定八期周浑元接任师长。1933年9月,第5师分拆为三团制的第5师、第96师与独立36旅,周浑元、姚纯(保定三期)、陈雷(安武三期)分别担任师长旅长,并编组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编入剿匪军北路军第八纵队在黎川一带作战。尾随长征红军进入湖南、贵州、四川。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开往前线:
家庭
编辑赖世璜的弟弟,赖世琮任于国民党第五师第九旅二十五团团长
赖世璜有五个儿子,赖才梅、赖才福、赖才鑫(字天杰)、赖才苏。
赖才鑫(1925年—1969年)毕业于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政府某部上校团长,葬于澄清湖国军忠灵塔。
参考书目
编辑- 赖盛庭主编:《石城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 ^ 郑之翰、陈鉴修.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漳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2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