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是由内莱塔尼亚(即奥地利部份)和外莱塔尼亚(即匈牙利部份)共同组成,其创立的法理依据来自《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1918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解体。
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 以及 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 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德文) A 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匈牙利文) | |||||||||||||||||||||||||||||
---|---|---|---|---|---|---|---|---|---|---|---|---|---|---|---|---|---|---|---|---|---|---|---|---|---|---|---|---|---|
1867年—1918年[1][2] | |||||||||||||||||||||||||||||
格言:"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 “不离不弃” | |||||||||||||||||||||||||||||
国歌:官方(奥地利)国歌: 《帝皇颂》 德语:Gott erhalte, Gott beschütze 匈牙利国歌: 《赞美歌》 匈牙利语:Himnusz | |||||||||||||||||||||||||||||
非官方的民用商船旗(1869–1918) | |||||||||||||||||||||||||||||
首都 | 维也纳(奥地利)[3] 布达佩斯(匈牙利) | ||||||||||||||||||||||||||||
常用语言 | 官方: 德语、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 [4]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逊尼派(1908年后) | ||||||||||||||||||||||||||||
政府 | 联邦制二元君主立宪制政合国 | ||||||||||||||||||||||||||||
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 | |||||||||||||||||||||||||||||
• 1848-1916 |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
• 1916-1918 | 卡尔一世/查理四世 | ||||||||||||||||||||||||||||
奥地利首相 | |||||||||||||||||||||||||||||
• 1867-1871 | 弗里德里希·费迪南德·冯·贝斯特(首) | ||||||||||||||||||||||||||||
• 1918 | 海因里希·拉马西(末) | ||||||||||||||||||||||||||||
匈牙利宫相 | |||||||||||||||||||||||||||||
• 1867-1871 | 卡尔·威廉·菲利普(首) | ||||||||||||||||||||||||||||
• 1918 | 亚诺斯·哈迪克(末) | ||||||||||||||||||||||||||||
立法机构 | 奥地利帝国国会 匈牙利王国议会 | ||||||||||||||||||||||||||||
• 上议院 | 奥地利贵族院 匈牙利贵族院 | ||||||||||||||||||||||||||||
• 下议院 | 奥地利众议院 匈牙利众议院 | ||||||||||||||||||||||||||||
历史时期 | 新帝国主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 | ||||||||||||||||||||||||||||
1867年3月1日 | |||||||||||||||||||||||||||||
• 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 1918年10月28日 | ||||||||||||||||||||||||||||
• 斯-克-塞国独立 | 1918年10月29日 | ||||||||||||||||||||||||||||
1918年11月25日 | |||||||||||||||||||||||||||||
• 解体 | 1918年[1][2]11月11日 | ||||||||||||||||||||||||||||
• 解体条约1 | 1919年及1920年 | ||||||||||||||||||||||||||||
面积 | |||||||||||||||||||||||||||||
1910年[10] | 676,615平方公里 | ||||||||||||||||||||||||||||
1914年 | 676,615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07年 | 48592000 | ||||||||||||||||||||||||||||
• 1910年[10] | 51390223 | ||||||||||||||||||||||||||||
• 1914年 | 52800000 | ||||||||||||||||||||||||||||
货币 | 莱茵盾 奥匈帝国克朗(1892-1916) | ||||||||||||||||||||||||||||
| |||||||||||||||||||||||||||||
今属于 | |||||||||||||||||||||||||||||
奥匈帝国的皇室为哈布斯堡王朝,其宪法也明确将奥地利和匈牙利定义为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但国际社会普遍视奥匈为同一国。奥匈两国的地方政府在立法、司法、行政、海关、铸币、护照和用词等领域上均享有近乎独立的自治权,唯独税收、外交和国防这三项事务需要统一上交给中央政府管理。
以经济方面的国力来说,奥匈帝国是19-20世纪的列强之一,超越了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它的版图横跨中欧、东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大,仅次于俄国[11][12];人口为欧洲第三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国;其家用电器、照明设备以及发电机装置的出口量也能达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13][14];机械制造业体系是世界第四强,仅低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尤以军火工业最为发达[15]。
奥匈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超过人口的50%,故奥匈的12个民族代表需要时刻聚在一起才能决定国家的事务该怎么做。在奥匈刚成立时,欧洲的民族主义就已经发展得风起云涌且纠纷不断,奥匈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也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理论。民族众多代表语言也多,而奥匈并无一个全国通用的标准语,两个奥匈国民如果不是同一民族的话就无法用语言沟通,导致士兵们在战争时也经常听不懂上级的指令,这成为了该国军力低下的主因。虽然奥匈在民族问题上举步维艰,但在它存续的50年间,整个国家都在努力开创多元化的生活环境给各族国民享用,这使得奥匈的经济飞速发展,不仅早早实现了近代化,还让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在政治和外交上,奥匈的海外殖民成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在中国天津有一块奥租界(曾计划殖民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但尚在初始阶段就解体了。)。不过奥匈一直坚定的和德国站在一派,两国在各种方面的互补性极佳,使得德国也愿意在军事上协助奥匈。这加速了欧洲列强们在结盟上的两极分化,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扩展成三国同盟,形成德奥意和英法俄这两大阵营,间接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16],为帝国存在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17],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太子约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岁的塞尔维亚王国[18]的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刺杀,此举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匈帝国最终于1918年因为一战战败而解体,进而灭亡。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继承[19]。
国名
编辑建立
编辑起因
编辑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民族主义,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1804年-1867年)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而且是能凌驾于普鲁士之上,左右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步伐的中欧霸主。虽然德国地区和意大利地区从来就不是奥地利的领土,但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过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以及作为德意志邦联的永久主席国的方法来完成它在德国和意大利的霸权,与此同时,当时的匈牙利、捷克、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也在奥地利的版图之内[20]。
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奥地利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地利丧失了米兰和伦巴第-威尼斯这两个地区,也让意大利名正言顺的统一;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于德意志邦联之外,除了奥地利自己,其馀德意志小国均被普鲁士王国收入了北德意志邦联之中;俄国的小波兰地区,和被法国保证中立的瑞士也不再听从哈布斯堡皇室的指挥。
当奥地利帝国的外交环境遇到巨大的失败之时,其国内的匈牙利王国也趁机对哈布斯堡皇室发难,想在奥地利国内一片混乱之际获取独立。匈牙利的马扎儿民族是奥地利帝国中人口第二多的民族,而且它的面积就占了帝国的约二分之一,匈牙利的军事贵族们对帝国的众多非德意志人地区宣传民族主义思想,造成了空前的叛乱。其实匈牙利人在此前就已经对奥地利表示过抗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前一代奥皇斐迪南一世在这场革命中甚至以“主动退位”的形式来保全自身的名誉。
匈牙利的特殊性
编辑面对性格剽悍的匈牙利军人,也为了防止这么一个威胁性强的国家脱离奥地利独立,新皇弗朗茨·约瑟夫选择与匈牙利谈判,寻求一个可以符合匈牙利军事贵族和奥地利皇室利益的解决方案[21]。一些奥地利的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不该这么做,因为只和匈牙利谈的话,无疑会让奥地利的其他的少数民族们寒心,弗朗茨也担心一个自治权太高的匈牙利会引起不良后果,让少数民族认为奥地利过于软弱。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少”数民族并不代表他们的民族数量真的很少,而是指无法像主流民族一样拥有平等参政权的民族,在当时的奥地利,除了匈牙利人之外第二大的少数民族是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
为了建立一个让各方代表都满意的政府,奥匈的议员们提出了以下各种解决方案,其中顺序为帝国内地位高低的排序[22][23]:
- 二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 三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设想的方案)
- 三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费迪南大公设想的方案)
- 五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
- 五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奥地利帝国境内捷克人与波兰人+匈牙利帝国境内克罗地亚人与罗马尼亚人)
- 七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
- 七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乌克兰人等所有其馀民族)
以上这些方案,除了第一种,其馀都因为匈牙利人的阻挠而无法实现。奥地利人虽然不喜欢匈牙利一家独大,但他们也担心给予太多民族自治权的话会控制不住局面,让其他少数民族更有金钱和时间去进行独立运动;而匈牙利人则担忧其他民族会把自己和奥地利人的权力瓜分走,让匈牙利人自己在革命中流的血被别的民族免费窃取。同时,弗朗茨·约瑟夫也是一名保守主义者,他非常重视在从玛利亚特蕾莎时期就开始的奥匈友谊,况且匈牙利的贵族几乎和军事将领重合,不拉拢这些人的话,造成的镇压成本过高。在谈判中,匈牙利的军事贵族们对已经到手的利益寸步不让,明确表示只肯接受一个他们自己与奥地利之间的二元结构。
于是,在万般妥协之下《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出台,一个围绕著奥地利-匈牙利的特殊二元制国家得以诞生[24]。为了安抚匈牙利军事贵族们还很强烈的反奥情绪,奥皇特地前往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加冕,根据马扎尔游牧民的传统仪式来登基为匈牙利国王,还在仪式中公开宣布了匈牙利王国可以拥有近乎独立的主权。此后,布达佩斯就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议会,这个议会可以自由立法,其法律可以畅通无阻的在圣史蒂芬王冠领中执行,且可以无视奥地利方面的法律。除了上述的匈牙利军事贵族,其他有钱的市民阶层、学者、艺术家、音乐家、甚至工人阶级都可以在议会中享受民主制所带来的好处;而克罗地亚王国因为其特殊历史原因,也可以拥有一个其独立于匈牙利的第三议会;而匈牙利境内其他少数民族,例如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和乌克兰人,他们的待遇则比旧奥地利帝国时期的更差,基本在政治上无权。
外交政策转向及吞并波斯尼亚
编辑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长经常进行磋商,奥匈帝国的各类外交政策也需要他们两人的共同同意[25]。
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非常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选民的比例和影响变小,因此选择谨慎扩张的道路;而奥地利方面则希望透过经济殖民的方式控制前哈布斯堡领土[26]。虽然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政策时常不合,但帝国的中央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与义大利在1882年结成三国同盟,则同时受到奥匈两政府的欢迎,因为这可以方便奥匈对付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由于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并没有对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帝国要求过割地赔款,加上奥匈将俄罗斯看作最大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奥匈更加喜欢和德国人结盟。
第一任匈牙利人的首相安德拉西为了解决奥匈在意大利的领土缺失,调转矛头,将侵略的目标转移至孱弱的奥斯曼帝国身上。奥斯曼土耳其在此时已经被欧美戏称为“欧洲病夫”,是一块巨大的权力真空地带,故奥匈想取奥斯曼而代之,让自己成为巴尔干半岛的新主人。按照《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统治了三十年后,于1908年10月正式并入帝国。这块叫作波斯尼亚地方最终成为奥匈共管的“直辖领”,税收会直接交给中央政府的财政部,奥匈双方的政府都没办法动到税款。为解决这个复杂的情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克罗地亚、以及南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合并,升级为帝国的第三个组成部份,以法兰兹·斐迪南大公最为积极[27]。他这么做的原因是当地的克罗地亚人更加亲近奥地利,而非匈牙利,组成三元帝国的话可以变相削弱匈牙利的权力。
不过,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的这一举动也造成它和俄罗斯的严重对立,自誉为东正教的守护者,又想光复君士坦丁堡的俄罗斯帝国从此再也无法修复和奥匈的关系,之后两国就在巴尔干半岛上展开了长期的外交博弈。最终,德意志帝国也在此冲突中屡屡偏袒奥匈,促使俄国更加依赖和法国联盟来面对德奥同盟,间接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8][29]
大事记
编辑- 1867年:奥匈帝国妥协。加利西亚和克罗地亚的自治。
- 1878年:奥匈帝国获得土耳其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领土(直至 1918年)和新帕扎尔领土(直至 1908年)。
- 1879年: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结盟。
- 1882年:意大利加入同盟。
- 1897年:奥地利实行普遍的、间接的男性选举权。
- 1907年:所有24岁以上男性的直接男性选举权在奥地利生效。
- 1907年:奥地利第一次直接普选选举。 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新妥协。
- 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1912年: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成联盟对抗奥匈帝国。
- 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在萨拉热窝被波斯尼亚塞族恐怖分子暗杀。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引发了连锁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15年:奥匈帝国宣布愿意割让的里雅斯特地区。 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意大利之间秘密签署了《伦敦条约》:意大利改变立场,以获得的里雅斯特作为激励。
- 1916年:在战争中,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在统治 68年后去世。
- 1917年:新皇帝查理一世试图与法国单独讲和,但没有成功。
- 1918年:卡洛斯向德国吉列尔莫二世发出电报,宣布联盟结束。
- 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成立。
- 10月31日,匈牙利分离。
- 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同盟国停战。
- 11 月 7 日,波兰共和国宣告成立(获得奥地利加利西亚地区)。
- 11月16日,匈牙利共和国宣告成立。
- 12月1日,帝国南部地区与塞尔维亚和黑山合并,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
- 12 月 24 日,罗马尼亚接收特兰西瓦尼亚领土。
- 1919年: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签订后,奥匈帝国彻底解体。
政府结构
编辑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奥地利政府、匈牙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自己的特殊政府形式。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30],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总括来说,议会的联席是没有甚么真正的权力,因为它仅能互相提出照会,在奥、匈两代表团两次照会均无法达成共识时,才分别进行表决,由始至终它都不能对中央的事务进行共同辩论及质询。
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议会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国组成初期,奥地利部份负担帝国总体开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负担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31]
领土
编辑奥匈帝国正式名称 | |
---|---|
汉语: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王冠领
德语: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匈牙利语:A 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义大利语:I Regni e le Terre rappresentate nel Concilio Imperiale e le Terre della Corona di Santo Stefano 英语:The Kingdoms and Lands Represented in the Imperial Council and the Lands of the Holy Hungarian Crown of Saint Stephen |
领土构成
编辑奥匈帝国建立在1867年折衷方案使匈牙利脱离奥地利、恢复独立国格的基础之上。为了回避这一事实,帝国发明了“内莱塔尼亚(Cisleithanien)”和“外莱塔尼亚(Transleithanien)”两个术语,分别指代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个术语得名于两国国界的莱塔河,位于维也纳东南方。
奥地利或内莱塔尼亚的正式名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由奥地利世袭领地(Österreichische Erblande)、波希米亚王冠领地(Länder der Böhmischen Krone)、达尔马提亚王国、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布科维纳公国组成,其中奥地利世袭领地和波希米亚王冠领地又细分为若干部分。内莱塔尼亚的领土如今分属奥地利、捷克、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意大利等国。
匈牙利或外莱塔尼亚的正式名称为“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由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与斯拉沃尼亚王国、阜姆市组成。外莱塔尼亚的领土如今分属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乌克兰、波兰等国。
1902年,帝国在中国开辟天津奥租界(Konzession von Tientsin),是帝国唯一的海外属地,1917年被北洋政府收回。
1908年,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设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共管区域。
另外,1878至1908年间,帝国占领并实际统治了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和新帕扎尔两地。
奥匈帝国内的王国及国家: 内莱塔尼亚[32]:1. 波希米亚,2. 布科维纳,3. 克恩滕,4. 克雷恩,5. 达尔马提亚,6.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7. 奥地利滨海地区,8. 恩河以下奥地利,9. 摩拉维亚,10. 萨尔茨堡,11. 上下西里西亚,12. 施泰尔马克,13. 蒂罗尔,14. 恩河以上奥地利,15. 福拉尔贝格;外莱塔尼亚[32]:16. 匈牙利,17. 克罗埃西亚-斯拉沃尼亚;共管区:1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
行政区划
编辑奥地利(内莱塔尼亚)
编辑- 奥地利世袭领地(Österreichische Erblande)
- 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包括
- 恩河以上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 Österreich ob der Enns)
- 恩河以下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 Österreich unter der Enns)
- 施泰尔马克公国(Herzogtum Steiermark)
- 蒂罗尔亲王级伯国(Gefürstete Grafschaft Tirol),法理上包括
- 福拉尔贝格地方(Land Vorarlberg)
- 萨尔茨堡公国(Herzogtum Salzburg)
- 克恩滕公国(Herzogtum Kärnten)
- 克雷恩公国(Herzogtum Krain)
- 奥地利滨海地区(Österreichisches Küstenland),包括
- 戈尔兹与格拉迪斯卡亲王级伯国(Gefürstete Grafschaft Görz und Gradisca)
- 伊斯特利亚侯国(Markgrafschaft Istrien)
- 的里雅斯特帝国自由市(Reichsunmittelbare Freistadt Triest)
- 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包括
- 波希米亚王冠领地(Länder der Böhmischen Krone),包括
- 达尔马提亚王国(Königreich Dalmatien)
-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Kö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
- 布科维纳公国(Herzogtum Bukowina)
匈牙利(外莱塔尼亚)
编辑- 匈牙利王国(Magyar Királyság)
- 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王国(Horvát-Szlavón Királyság)
- 阜姆自由市(Fiume Város)
人口统计
编辑地区和人口
编辑地区 | 领土 (km2) | 人口 |
---|---|---|
奥地利帝国 | 300,005 (≈48% ) | 28,571,934 (≈57.8% ) |
匈牙利王国 | 325,411 (≈52% ) | 20,886,487 (≈42.2% )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 51,027 | 1,931,802 |
新帕扎尔桑贾克(截至1909年)[33] | 8,403 | 135,000 |
城市规模
编辑排名 | 城市名 | 人口 |
---|---|---|
1. |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 | 3,668,322人 |
2. | 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 | 2,883,630人 |
3. | 布拉格/布拉哈(波希米亚首府) | 2,032,026人 |
4. | 布隆/布尔诺(摩拉维亚首府) | 1,951,886人 |
5. | 克拉考/克拉科夫(加利西亚城市) | 1,825,737人 |
6. | 的里雅斯特(滨海地区首府) | 1,529,510人 |
7. | 伦贝格/利沃夫(加利西亚首府) | 1,026,113人 |
8. | 格拉茨(施泰尔马克首府) | 751,781人 |
9. | 塞格德(匈牙利城市) | 518,328人 |
10. | 苏博蒂察(匈牙利城市) | 394,610人 |
11. | 德布勒森(匈牙利城市) | 190,764人 |
12. | 切诺维兹/切尔尼夫齐(布科维纳首府) | 87,100人 |
语言
编辑在奥地利帝国部分(Cisleithania),191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日常使用的语言,犹太人经常使用德语作为使用语言。36.8%的人口将德语作为母语,超过71%的居民平常使用德语。
在匈牙利王国部分(Transleithania),人口普查主要以母语为基础,48.1%的人口将匈牙利语作为母语。但不包括克罗地亚 - 斯拉沃尼亚自治区,匈牙利王国超过54.4%的居民以匈牙利语为母语(包括犹太人)。
奥匈帝国语言分布 | |
---|---|
德语 | 24% |
匈牙利语 | 20% |
捷克语 | 13% |
波兰语 | 10% |
罗塞尼亚语 | 8% |
罗马尼亚语 | 6% |
克罗地亚语 | 5% |
斯洛伐克语 | 4% |
塞尔维亚语 | 4% |
斯洛文尼亚语 | 3% |
义大利语 | 3% |
语言 | 人数 | % |
---|---|---|
德语 | 12,006,521 | 23.36 |
匈牙利语 | 10,056,315 | 19.57 |
捷克语 | 6,442,133 | 12.54 |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 | 5,621,797 | 10.94 |
波兰语 | 4,976,804 | 9.68 |
罗塞尼亚语 和 乌克兰语 | 3,997,831 | 7.78 |
罗马尼亚语 | 3,224,147 | 6.27 |
斯洛伐克语 | 1,967,970 | 3.83 |
斯洛文尼亚语 | 1,255,620 | 2.44 |
义大利语 | 768,422 | 1.50 |
其他 | 1,072,663 | 2.09 |
总数 | 51,390,223 | 100.00 |
领地 | 主要语言 | 其他语言(超过2%) | ||||||
---|---|---|---|---|---|---|---|---|
波希米亚 | 63.2% | 捷克语 | 36.45% (2,467,724) | 德语 | ||||
达尔马提亚 | 96.2% |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 | 2.8% | 义大利语 | ||||
加利西亚 | 58.6% | 波兰语 | 40.2% | 乌克兰语 | 1.1% | 德语 | ||
下奥地利 | 95.9% | 德语 | 3.8% | 捷克语 | ||||
上奥地利 | 99.7% | 德语 | 0.2% | 捷克语 | ||||
布科维纳 | 38.4% | 乌克兰语 | 34.4% | 罗马尼亚语 | 21.2% | 德语 | 4.6% | 波兰语 |
克恩滕 | 78.6% | 德语 | 21.2% | 斯洛文尼亚语 | ||||
克雷恩 | 94.4% | 斯洛文尼亚语 | 5.4% | 德语 | ||||
萨尔茨堡 | 99.7% | 德语 | 0.1% | 捷克语 | ||||
西里西亚 | 43.9% | 德语 | 31.7% | 波兰语 | 24.3% | 捷克语 | ||
施泰尔马克 | 70.5% | 德语 | 29.4% | 斯洛文尼亚语 | ||||
摩拉维亚 | 71.8% | 捷克语 | 27.6% | 德语 | 0.6% | 波兰语 | ||
戈尔兹和格拉迪斯卡 | 59.3% | 斯洛文尼亚语 | 34.5% | 义大利语 | 1.7% | 德语 | ||
的里雅斯特 | 51.9% | 义大利语 | 24.8% | 斯洛文尼亚 | 5.2% | 德语 | 1.0% |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 |
伊斯特利亚 | 41.6% |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 | 36.5% | 义大利语 | 13.7% | 斯洛文尼亚语 | 3.3% | 德语 |
蒂罗尔 | 57.3% | 德语 | 42.1% | 义大利语 | ||||
福拉尔贝格 | 95.4% | 德语 | 4.4% | 义大利语 |
语言 | 匈牙利本部 | 克罗埃西亚-斯拉沃尼亚王国 | ||
---|---|---|---|---|
人口数 | % | 人口数 | % | |
匈牙利语 | 9,944,627 | 54.5% | 105,948 | 4.1% |
罗马尼亚语 | 2,948,186 | 16.0% | 846 | <0.1% |
斯洛伐克语 | 1,946,357 | 10.7% | 21,613 | 0.8% |
德语 | 1,903,657 | 10.4% | 134, 078 | 5.1% |
塞尔维亚语 | 461,516 | 2.5% | 644,955 | 24.6% |
罗塞尼亚语 | 464,270 | 2.3% | 8,317 | 0.3% |
克罗地亚语 | 194,808 | 1.1% | 1,638,354 | 62.5% |
其他和未表态的 | 401,412 | 2.2% | 65,843 | 2.6% |
总数 | 18,264,533 | 100% | 2,621,954 | 100% |
特殊地区:
地区 | 母语 | 匈牙利语 | 其他语言 |
---|---|---|---|
特兰西瓦尼亚 | 罗马尼亚语 – 2,819,467 (54%) | 1,658,045 (31.7%) | 德语 – 550,964 (10.5%) |
上匈牙利 | 斯洛伐克语 – 1,688,413 (55.6%) | 881,320 (32.3%) | 德语 – 198,405 (6.8%) |
伏伊伏丁那 | 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 – 601,770 (39.8%) | 425,672 (28.1%) | 德语 – 324,017 (21.4%) 罗马尼亚语 – 75,318 (5.0%) 斯洛伐克语 – 56,690 (3.7%) |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 罗塞尼亚语 – 330,010 (54.5%) | 185,433 (30.6%) | 德语 – 64,257 (10.6%) |
阜姆市 | 义大利语 – 24,212 (48.6%) | 6,493 (13%) |
|
布尔根兰 | 德语 – 217,072 (74.4%) | 26,225 (9%) | 克罗地亚语 – 43,633 (15%) |
普雷克穆列 | 斯洛文尼亚语 – 74,199 (80.4%) – 1921年 | 14,065 (15.2%) – 1921年 | 德语 – 2,540 (2.8%) – 1921年 |
宗教
编辑地区/宗教 | 全国 | 内莱塔尼亚 | 外莱塔尼亚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
天主教 | 76.6% | 90.9% | 61.8% | 22.9% |
新教 | 8.9% | 2.1% | 19.0% | 0% |
东正教 | 8.7% | 2.3% | 14.3% | 43.5% |
犹太教 | 4.4% | 4.7% | 4.9% | 0.6% |
伊斯兰教 | 1.3% | 0% | 0% | 32.7% |
奥地利帝国宗教:[37]
宗教 | 人口数(%) |
---|---|
罗马天主教 | 79.1% (20,661,000) |
东仪天主教 | 12% (3,134,000) |
犹太教 | 4.7% (1,225,000) |
东正教 | 2.3% (607,000) |
路德宗 | 1.9% (491,000) |
其他和无宗教 | 14,000 |
匈牙利帝国宗教:[38]
宗教 | 匈牙利本部 & 阜姆自由邦 | 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 |
---|---|---|
罗马天主教 | 49.3% (9,010,305) | 71.6% (1,877,833) |
加尔文宗 | 14.3% (2,603,381) | 0.7% (17,948) |
东正教 | 12.8% (2,333,979) | 24.9% (653,184) |
东仪天主教 | 11.0% (2,007,916) | 0.7% (17,592) |
路德宗 | 7.1% (1,306,384) | 1.3% (33,759) |
犹太教 | 5.0% (911,227) | 0.8% (21,231) |
特兰西瓦尼亚一神教会 | 0.4% (74,275) | 0.0% (21) |
其他宗教或无宗教 | 0.1% (17,066) | 0.0 (386) |
民族区域分布
编辑德意志人 | 24% |
马扎尔人 | 20% |
捷克人 | 13% |
波兰人 | 10% |
乌克兰人 | 8% |
罗马尼亚人 | 6% |
克罗地亚人 | 5% |
斯洛伐克人 | 4% |
塞尔维亚人 | 4% |
斯洛文尼亚人 | 3% |
意大利人 | 3% |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奥地利部分中日耳曼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中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合并。
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任。
经济
编辑奥匈的工业较偏向于重工业,尤其以维也纳、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三个城市最为发达,但没有陷入偏科,轻工业也有足够的实力。其重工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力工业、铁路运输、汽车工业上面,以成就来说在欧洲乃至在世界都算是顶尖水平;而轻工业主要是以钟表、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精密仪器为代表,不如德国和瑞士,但也有较为高级的竞争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年中,该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机械制造商,当时世界随处可见奥匈帝国的机械类产品。
根据1910年的统计,奥匈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德意志帝国(占其所有出口的48%,而德占所有进口的39%),德奥互为最大进出口国,如此紧密的经济关系加上同为德意志民族,让两国自始至终能够在军事上站在同一阵线上;第二是英国(出口占10%,进口占8%),接下来的大小顺序为美国、俄罗斯、法国、瑞士、罗马尼亚和阿根廷。值得注意的是,奥匈与地理上邻近的俄罗斯的贸易比重较低(出口仅占7%,进口仅占3%),和俄罗斯巨大的市场以及工业需要不符合;仔细分析,奥匈输出给俄罗斯的均为机械零件、工厂设备、电线电灯等产品,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则都是毛皮、鹿角、鲑鱼等农产品,换言之,如果遇到战争,奥匈可以掐断众多俄罗斯的工业必需品,而俄国只能禁止在战场上尤其不必要的奢侈品;这也解释了为何奥匈明明在军力、版图、人口上均不如俄罗斯,却还敢屡屡与之作对的原因[39]。
GDP总量和人均
编辑奥匈帝国在其存在的51年间经济发展很快,其经济GDP总量能占世界5.1%,其馀国家为:大英帝国21.8%(英国本土10.7%)、美20%、德13.3%、法10.5%、俄6.5%、清4.9%、意4.1%、日3.8%、土耳其2.7%、比利时2.5%、荷兰2.3%、瑞典-挪威2.0%、西班牙1.7%、葡萄牙1%、丹麦0.7%、瑞士0.5%,奥匈可以排名到世界第六[40]。在奥匈成立的51年里,其生产力的改进不断提高,加上直接有德国在背后进行技术扶持,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奥匈的金融业、贷款业、医药产业以及原本就擅长的机械电子行业发生了迅猛的进步,旧的农业型封建制度不断消失。在维也纳附近、奥地利腹地、阿尔卑斯山麓、捷克和布达佩斯这五处,形成了整个帝国的经济中心,19世纪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地区两处也开始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41]。
整个帝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相当大,总的来说西部的发展比东部高得多,但这并不能一概而论,西部的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也属于落后地区,而东部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却已经迅速壮大为仅次于维也纳的经济中心,超越了传统经济都市布拉格。20世纪初,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了,从1870年到1913年,国家每人平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76%。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英国1.00%,法国1.06%,德国1.51%)[42],这个发展速度已经属于欧洲的最高级别,但就人均收入来说还是落后于除了俄罗斯以外的所有欧洲列强,甚至不如西欧、北欧小国。导致这些的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较晚,英国在人均收入上的数字已经是奥匈帝国的三倍、德国约是它的两倍,而且这同样也无法体现帝国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例如:维也纳自古就是中欧中心,即使工业化稍有落后也在19世纪末发展成能和欧洲的国际都市——巴黎、伦敦、柏林不相上下的程度;而加利西亚和斯洛伐克这两个地区的情况却只稍微比俄罗斯的乌克兰好一点。
铁路
编辑铁路在奥匈帝国普及很快,可以说是所有经济指标里面最明显的一个。尤其在普奥战争之后,普鲁士以及日后的德意志帝国,出于对打败奥地利的歉意,德国刻意压低其铁路工程的贩卖价格及技术来协助奥地利,这让奥匈的铁路迎来了近乎免费的大更新,也让两国关系越来越亲密。
在此之前,奥匈帝国的大部分运输只能依靠船运。铁路网的出现,使整个帝国某些资源充沛、人口众多的落后地区得以飞速发展。1841年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帝国就已经从维也纳出发在西部建立了一个铁路核心,政府在认识到铁路的军事意义之后,在其建设上大量投资,几乎所有奥匈境内的大城市例如:布拉格、布达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卢布尔雅那和布拉迪斯拉发都被连入以维也纳为中心的铁路网。
到1854年为止整个帝国内的铁路网长度已达2000公里,其中约60-70%为国有;其馀的那一小部分为私人的,是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帝国政府为解决其经济困难而将铁路出售给商人所造成的结果。从1854年到1879年,私人投资者权力增大,几乎所有小城市的民用铁路都是由私人投资完成的,在奥地利部份铁路网延长了7952公里,在匈牙利部份铁路网延长了5839公里。1879年后政府又重新将铁路慢慢的国有化,原因是1870年代的经济萧条,这使私人企业对铁路的投资热情减缓了,而随著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本的铁路网密度已经无法再满足政府的需求。
在19世纪末尾的从1879年到1900年,奥匈帝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共修建成了25000公里铁路,这个长度甚至已经超过欧洲的法国、英国、德国、俄国本土,即使和美国东部地区相比也相差无几。因为之前对铁路的足够重视,后面补充上来的铁路大多数是把已有的和小农村的铁路做连接,尤其是东部匈牙利管辖范围之内,其密度甚至超过奥地利,为全欧之最。这些成熟、普遍、密集的铁路网大大地降低了帝国内的运输费用,为其内部经济打开了巨量新的市场。有趣的是,这些奥匈时代建立的铁路网直到现代也还在使用,并且其中大多数还是中欧各国的主要陆上运输方式,可见其质量上的高保证[43]。
汽车行业
编辑奥地利的汽车工厂始于189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奥匈的奥地利帝国境内有五家汽车制造商公司。它们按照当时的大小顺序,为:维也纳的Austro-Daimler(小汽车、公共汽车),维也纳的Gräf&Stift(高档轿车),捷克的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的Laurin & Klement(摩托车、汽车),捷克科普日夫尼采的Nesselsdorfer(汽车、各类机械设备底盘),捷克的摩拉维亚汽车公司(各类机械设备底盘),和维也纳的Lohner-Werke(汽车),其中位于捷克的三家汽车公司成为了日后纳粹德国坦克的主要底盘制造商[44][45][46][47],这也成为了日后捷克斯洛伐克工业强大的直接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生产于1900年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奥匈的匈牙利王国境内也有四家汽车制造商公司。它们是:布达佩斯的冈茨公司、焦尔的Rába、布达佩斯的MÁG(Hungarian General Machine Factory)、和阿拉德的MARTA(此地现属于罗马尼亚)。匈牙利王国的汽车制造厂均为生产摩托车、小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的混合生产厂,均为民用[48][49][50]。
电器产品
编辑1873年,早在奥匈举办的世博会——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中,就展示出了照明设备的雏形,政府也积极在大学或者国营公司内加大这项民生工业的研究力度。到了1884年,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甘茨工厂的三名工程师KárolyZipernowsky、OttóBláthy和MiksaDéri看到当时法国的变压器无法可靠地调节电压的弊端,于是发明了一种“并连型”连接的变压器,这在后来被称为“闭芯变压器”,这个有效的发明因为其成本低廉,最终使在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的大量照明设备成为可行[51]。奥匈电气产业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在1885年于奥地利发明的“恒定变压器”,它在前述的基础上引入了“压缩密集型电源(VSVI)系统”,这是由维也纳大学实验室中的布拉西(Blathy)、齐珀诺夫斯基(Zipernowsky)和德里(Déri)经过实验而发明的,他们在使用闭芯的基础上,改采“并连但分流型”的设计,让变压器的电压有了可被保证的稳定性,此系统至今仍在世界上被使用[52]。
在发电机方面,世界第一台小型水力发电轮机由1866年的Ganz工厂设计,其发明者为不可考的无名的工程师设计,并透过奥匈政府于1883年开始在全国的农村河流中推广使用,一口气解决了偏远地区发电困难的问题;而到了1903年,奥地利自主研发的中型和大型蒸汽涡轮发电机也于的Ganz工厂开始批量生产[53],大型配备于水坝发电站中,中型则给轮船使用。1905年,Láng机械厂公司也开始生产交流电型蒸汽发电轮机[54][55] ,这让奥匈的电力还有足够的盈馀给周边国家输出,尤其支持了北意大利、瑞士、罗马尼亚和德国南部。
在灯泡领域也成就惊人,Tungsram公司自1896年以来,就一直负责制造奥匈帝国的灯泡和霓虹真空管,这个公司于1904年12月13日,透过旗下的两名研究人员——匈牙利的SándorJust和克罗地亚的Franjo Hanaman,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只“钨丝灯”灯泡,这让这家公司获得了匈牙利专利(第34541号)。钨丝灯比传统碳丝灯的寿命更长,并且发出的光更加洁白明亮,钨丝灯首次于在1904年借由匈牙利公司Tungsram的平台销售,这种灯一经上市就垄断了行业,导致在许多欧洲国家不把它称作钨丝灯而是“Tungsram灯”,直接改写了人类灯泡历史的进程[56];但Tungsram公司的发明并未停止,它还为了真空管的稳定性和亮度提升做了大量的试验,发明出了可被批量生产的“无线电管”和“X射线管”[57]两种产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之后,此公司的产品被大量用于战争用途[58],奥匈解体后其产业被匈牙利继承。
电话的发明也与奥匈有密切联系,把“电报”升级为声音形式的“电话”这一想法,是匈牙利工程师蒂瓦达·普斯卡斯(TivadarPuskás,1844–1893年)在美国留学时构想出的,他和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一起合作实验,最终成功“把电报声音化”;但如同爱迪生对特斯拉所做的一样,这个专利和发明人的荣誉被爱迪生窃取[59][60][61]。不过当时匈牙利对本国人民采取极端保护主义,蒂瓦达·普斯卡斯回到匈牙利后成为政府的御用工程师,大幅度改良并升级了奥匈的电话体系[62]。匈牙利人诺斯·霍尔德(JánosNeuhold)于1879年在布达佩斯成立了匈牙利第一家电话机厂,除了运用先前技术生产电话,还有所有配套设备例如:麦克风、电报、电话数字键盘、和接线机[63]。1884年,Tungsram公司也开始插手电话行业,其生产了大型电话总机和地底电缆、海底电缆[64]。
Orion Electronics成立于1913年,这间公司吸收了奥匈其它电器公司被裁员的员工,集各家之大成,主要业务是电气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电风扇、电热水壶等,其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超过英法德,甚至远销俄罗斯、印度、日本、中国[65],其技术还能帮助德国实现“跨波罗的海的电信服务”,大大增强了北欧国家和德奥之间的联系,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和奥匈政府合作,于1911年在布达佩斯建立了电话修理厂和总机厂,并且在奥匈设立实验性的讯号基地台,为广播的出现做出了铺垫。因为一战的爆发造成其昙花一现,不过其全部研究成果在一战期间转移至瑞典并得以保留[66][67]。
航空业
编辑1784年,伊斯特万·萨比克(IstvánSzabik)和约瑟夫·多明(JózsefDomin)建造了匈牙利第一架充氢的实验气球[68],此氢气球最后演化成飞艇,不过在奥匈并未用在在军事用途上。
奥地利的第一架飞机是奥地利的爱德华·鲁斯詹(Edvard Rusjan)设计的埃达一世(Eda I)自主研发的,于1909年11月25日在戈里齐亚附近进行了首次飞行,之后奥匈就顺利的批量生产飞机,这些奥匈飞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北意大利山区战场上的压力,对当时防空炮薄弱、企图以山地阻挡奥军的意大利军造成了大规模的伤害[69]。
匈牙利设计和生产的第一架飞机于1909年11月4日在拉科斯梅泽(Rákosmező)飞行成功,其中加载了原始版本的“活塞引擎”提供动力[70],这种引擎造价便宜、机续航能力强大,不过运载量小,故在小型飞机中能实现量产,在大型飞机、尤其是民用客机中则难以适用。1913年,匈牙利再次改良旧引擎,发明出了专为飞机而设计的“直径向引擎”,这种引擎全面强化了飞机的“直线加速度”,在俯冲轰炸、一炸即离的军事战术下能发挥出完美效果。在1912年至1918年之间,配有这种引擎的飞机不断的交由德意志帝国生产,这让一战中央同盟在空中战场上几乎制霸制空权[71][72]。一战期间,匈牙利的飞机工业开始迅猛发展,甚至有反超奥地利甚至德国的趋势,其中最大的三个:UFAG匈牙利飞机厂(1914)、匈牙利通用飞机厂(1916)、匈牙利劳埃德飞机、阿索德引擎厂(1916)生产了中央同盟将近1/3的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及其引擎[68]。
解体
编辑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展开了整整四年,而战事对奥匈帝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四年的战争中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最佳时机,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么多不同的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因为战争使经济发展停止,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1918年10月,德奥的盟友保加利亚王国停战后,协约国部队解放了塞尔维亚并开始进入奥匈帝国后奥皇卡尔一世接受美国的十四点协议让境内的民族自立国家并建立联邦制帝国,不料各民族自行独立建国导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随之,建立了匈牙利民主共和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王国,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匈牙利试图夺回,引发了匈牙利-罗马尼亚战争。加利西亚地区被波兰和乌克兰瓜分。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奥匈停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组成了小协约国围攻匈牙利。最终,奥匈帝国在1918年11月3日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推翻了短暂的匈牙利民主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王国占有大半个匈牙利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被罗马尼亚推翻,恢复为一个匈牙利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西成为执政者。解体后的原奥匈帝国领土被新生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解体后的领土归属
编辑国家 | 主要民族 | 首都 | 现在归属 | 备注 |
---|---|---|---|---|
从奥匈帝国独立的国家 | ||||
奥地利共和国 | 德意志人 | 维也纳 | 奥地利 | 1918年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1919年更名奥地利共和国。 |
匈牙利王国 | 匈牙利人 | 布达佩斯 | 匈牙利 | 1918年匈牙利民主共和国成立,1919年被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取代,1920年复辟匈牙利王国。 |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 捷克人、斯洛伐克人 | 布拉格 | 捷克、 斯洛伐克、 乌克兰 | |
吞并奥匈帝国领土的国家 | ||||
南斯拉夫王国 | 南斯拉夫人 | 贝尔格莱德 | 塞尔维亚、 蒙特内哥罗、 波黑、 克罗地亚、 斯洛维尼亚、 北马其顿 | 吞并了克罗地亚、波黑、伏伊伏丁那、克雷恩、达尔马提亚等地。 |
波兰共和国 | 波兰人 | 华沙 | 波兰、 乌克兰 | 吞并了加利西亚等地。 |
罗马尼亚王国 | 罗马尼亚人 | 布加勒斯特 | 罗马尼亚 | 吞并了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巴纳特等地。 |
意大利王国 | 意大利人 | 罗马 | 义大利 | 吞并了奥地利滨海地区、南蒂罗尔等地。 |
解体后遗留问题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个民族国家是必然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为当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体,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会使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不稳定。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就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专注于互相攻击。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唯有捷克斯洛伐克在经济上保持良好,而在波兰的乌克兰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奥匈还存在的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国争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
一战后的纳粹势力入侵和二战后被加入共产主义阵营,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因为奥匈帝国解体导致的中欧权力真空,以前这些小国还能由于自己的皇帝和国王有著自己国家人的血统而感到自豪,而放到远远不及奥匈的现在,重新跻身世界大国已经是个遥不可及的幻想,这比在统一状态下的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旗帜与纹章
编辑旗帜
编辑尽管奥匈帝国没有官方的共同国旗(奥地利地区使用黑黄旗,匈牙利地区使用带有匈国徽的红白绿三色旗),在需要使用国旗时,奥匈帝国通常使用在1869年设计的民船旗代替国旗使用,地位等同于国旗。但是,奥匈帝国海军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们从1787年就开始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
奥匈海军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
1869年设计的民船旗
(非官方国旗) -
军旗(未使用)
-
匈牙利皇家海军旗
奥匈各个王国旗帜
编辑哈布斯堡王朝
编辑奥地利
编辑-
原为奥地利大公国国旗,此时在帝国境内作为奥地利人的代表旗帜
匈牙利
编辑
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
编辑-
克斯王国官方旗帜
王室旗帜
编辑徽章
编辑同样地,奥、匈两部分拥有自己的纹章。
-
奥匈共用的小国徽(至1915)
-
共用小国徽(1915–1918)
-
共用的大国徽(至1915)
-
共用大国徽(1915–1918)
奥地利
编辑-
奥地利小国徽(1915–1918)
-
奥地利大国徽(1915–1918)
匈牙利
编辑-
匈牙利大国徽(至1915)
-
匈牙利大国徽(1915–1918)
区域性旗帜
编辑奥匈帝国在各个行政规划区上也使用各类不同的旗帜作代表。下表列出了各个区域性旗帜:
内莱塔尼亚 | |||||
---|---|---|---|---|---|
地图/位置 | 地区名字 | 旗帜 | |||
奥地利大公国 (下奥地利) |
|||||
奥地利大公国 (上奥地利) |
|||||
达尔马提亚王国 | |||||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 | (1849年—1890年) (1890年—1918年) | ||||
提洛伯国 | |||||
布科维纳公国 | |||||
上西里西亚和下西里西亚公国 | |||||
克恩顿公国 | |||||
卡尼奥拉公国 | |||||
萨尔斯堡公国 | |||||
施蒂利亚公国 | |||||
摩拉维亚侯国 | |||||
奥地利滨海区,包括:
|
(奥地利滨海区) | ||||
福拉尔贝格州 | |||||
外莱塔尼亚 | |||||
地图/位置 | 地区名字 | 旗帜 | |||
匈牙利王国 | |||||
外西凡尼亚公国 | |||||
塞尔维亚省和蒂米甚瓦拉州 | |||||
克罗埃西亚-斯拉沃尼亚王国 | |||||
克罗地亚王国 | |||||
斯拉沃尼亚王国 | |||||
阜姆 | |||||
奥匈共管 | |||||
地图/位置 | 地区名字 | 旗帜 | |||
波赫 |
参见
编辑备注
编辑- ^ 奥匈帝国本身并无官方国旗
- ^ 官方旗帜上方皇冠为圣史蒂芬的王冠,详见:斯克王国旗帜与纹章用法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McCarthy, Justin. A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 from 1880 to the Diamond Jubilee. New York,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80: 475–476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Dallin, David. The Rise of Russia in Asia. November 2006 [2021-04-18]. ISBN 978-1-4067-291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Citype – Internet – Portal Betriebsges.m.b.H. Austro-Hungarian Empire k.u.k. Monarchy dual-monarchic Habsburg Emperors of Austria. Wien-vienna.com. [2011-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3).
- ^ Fisher, Gilman. The Essentials of Geography for School Year 1888–1889, p. 47. New England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1888. Retrieved 20 August 2014.
- ^ Austria.(201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n April 1897 he issued a famous language ordinance that introduced Czech as a language equal to German even in the“inner service”—i.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 ^ 存档副本.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存档副本.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 ^ Volkszählung vom 31. Dezember 1910, veröffentlicht in: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Wien 1911.
- ^ Thomas's Glassware Tour: Languages in Austria-Hungary 1910. Thomasgraz.net. [2011-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Austria, Lower" to "Bacon" Volume 3, Part 1, Slice 1. [201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2) (英语).
- ^ Austria-Hungary – LoveToKnow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200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 ^ Austria-Hungary.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9. 1911. Headlam, James Wycliffe.
- ^ Publishers' Associatio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The Publisher, Volume 133. 1930: 355.
- ^ Contributors: Austria. Österreichische konsularische Vertretungsbehörden im Ausland; Austrian Information Service, New York. Austrian information. 1965: 17.
- ^ Schulze, Max-Stephan.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 295. Peter Lang (Frankfurt), 1996.
- ^ Minahan, James. Miniature Empire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p. 48.
-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9–286. 1911. Jayne, Kingsley Garland.
- ^ 一战中消失的王朝. world.huanqiu.com.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Microsoft Encarta: The height of the dual monarchy
- ^ Seton-Watson, R. W. "The Austro-Hungarian Ausgleich of 1867."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9.53/54(1939): 123–40.
- ^ Robert Musil: Kakanien (1930), in: Eva Philippoff: Die Doppelmonarchie Österreich-Ungarn. Ein politisches Lesebuch (1867–1918). Presses Univ. Septentrion, Villeneuve d’Ascq 2002, ISBN 2-85939-739-6, S. 6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undmachung des Handelsministeriums vom 6. März 1869, RGBl. Nr. 28/1869 (S. 111). [202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 ^ Peter Diem: Die Symbole Österreichs. Kremayr & Scheriau, Wien 1995, ISBN 3-218-00594-9, S. 92 f.
- ^ Tihany, Leslie C. "The Austro-Hungarian Compromise, 1867-1918: A Half Century of Diagnosis; Fifty Years of 2.2(1969): 114–38.
- ^ F.R. Bridge, From Sadowa to Sarajevo: The Foreign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6-1914(1972)
- ^ Stephan Vajda: Felix Austria. Eine Geschichte Österreichs. Ueberreuter, Wien 1980, ISBN 3-8000-3168-X, S. 527.
- ^ Paul Miller-Melamed. Misfire: The Sarajevo Assassination and the Winding Road to World War I. : p.67.
- ^ Nach Ingo von Münch, Ute Mager: Staatsrecht I. Staatsorganisationsrecht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europarechtlichen Bezüge, 7. Aufl., 2009, Rn. 678, Anm.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ine völkerrechtliche Staatenverbindung im Sinne eines Staatenbündnisses.
- ^ Wiener Zeitung vom 15. November 1868, S. 1, Schreiben des Monarchen an Reichskanzler Friedrich Ferdinand von Beust. [202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 ^ Analysis: Austria's troubled history. BBC News. 2000-02-03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3).
- ^ Günther Kronenbitter: "Krieg im Frieden". Die Führung der k.u.k. Armee und die Großmachtpolitik Österreich-Ungarns 1906–1914. Verlag Oldenbourg, Munich 2003, ISBN 3-486-56700-4, p. 150
- ^ 32.0 32.1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 ^ The Austrian Occupation of Novibazar, 1878–1909. Mtholyoke.edu.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3).
- ^ Kogutowicz Károly, Hermann Győző: Zsebatlasz: Naptárral és statisztikai adatokkal az 1914. évre. Magyar Földrajzi Intézet R. T., Budapest 1913, S. 69, 105.
- ^ Population Census in Austria-Hungary (1868–1910). [201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7).
- ^ 来源:1910年12月31日的人口普查,刊于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维也纳,1911年。
- ^ Wolfsgruber, Cölestin. Austro-Hungarian Monarchy. 天主教百科全书 2.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7.
- ^ 1910. évi népszámlálás adatai. (Magyar Statisztikai Közlemények, Budapest, 1912. pp 30–33)
- ^ Max-Stephan Schulze.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1996: 295.
- ^ Norman Davies. God's Playground A History of Poland: Volume II: 1795 to the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02-24: 106–108 [2018-08-17]. ISBN 978-0-19-9253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 ^ Peter F. Sugar, Péter Hanák: A History of Hungary (Publish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age: 262
- ^ Barcsay, Thomas. Banking in Hungar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1867–1919 (PDF). Ryeson Polytechnical Institute: 216. 1991 [2016-08-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1).
- ^ Commercial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s from the Consuls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Commerce, Manufactures, Etc., of Their Consular Districts. Publishe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1 (page: 371)
- ^ Erik Eckermann: World History of the Automobile – Page 325
- ^ Hans Seper: Die Brüder Gräf: Geschichte der Gräf & Stift-Automobile
- ^ Václav Laurin a Václav Klement.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01) (捷克语).
- ^ Kurt Bauer (2003), Faszination des Fahrens: unterwegs mit Fahrrad, Motorrad und Automobil (in German), Böhlau Verlag Wien, Kleine Enzyklopädie des Fahrens, "Lohner", pp. 250–1
- ^ The history of the biggest pre-War Hungarian car maker. [201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Commerce Reports Volume 4, page 223 (printed in 1927)
- ^ G.N. Georgano: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Motorcars, 1885 to the Present. S. 59.
- ^ Bláthy, Ottó Titusz (1860–1939). Hungarian Patent Office. [2004-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 ^ Zipernowsky, K.; Déri, M.; Bláthy, O.T. Induction Coil (PDF). U.S. Patent 352 105, issued 2 Nov. 1886.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11).
- ^ 存档副本 (PDF). [2021-04-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5).
- ^ Smil, Vaclav. Crea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1867–1914 and Their Lasting Impact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71. ISBN 978-0-19-803774-3.
ZBD transformer.
- ^ United States. Congress. Congressional Serial Set.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0: 41; 53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GE Lighting: Rövid történet – A Short History (PDF). General Electric. 2005-05-30 [2017-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05-30).
- ^ See: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age: 32
- ^ See: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age: 33
- ^ Eötvös Loránd Matematikai és Fizikai Társulat Matematikai és fizikai lapok. Volumes 39–41. 1932. Publisher: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 Contributor Budapesti Történeti Múzeum: Title: Tanulmányok Budapest múltjából. Volume 18. page 310. Publisher Budapesti Történeti Múzeum, 1971.
- ^ Alvin K. Benson.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Volume 4 of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Inventors & Inventions. Salem Press. 2010: 1298 [2021-04-18]. ISBN 978-1-58765-5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Puskás Tivadar (1844 - 1893) (short biography), Hungarian History website. Retrieved from Archive.org, February 2013.
- ^ Puskás, Tivadar. Omikk.bme.hu.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 ^ Károly Jeney; Ferenc Gáspár; English translator:Erwin Dunay.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1896–1945 (PDF). Tungsram Rt. 1990: 11 [2021-04-18]. ISBN 978-3-939197-29-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5).
- ^ Puskás Tivadar (1844–1893). Mszh.hu.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8).
- ^ Welcome hunreal.com - BlueHost.com. Hunreal.com.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 ^ IBP, Inc. Hungary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Guide (Volume 1) Strategic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World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Library. lulu. 2015: 128 [2021-04-18]. ISBN 978-1-5145-285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68.0 68.1 "Aircraft"(in Hungarian). mek.oszk.hu. [201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Edvard Rusjan, Pioneer of Slovene Aviation. Republic of Slovenia –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Office.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5).
- ^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 History of Flight from Around the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ngary article.
- ^ Mária Kovács: Short History of Hungarian Aviation (PDF). [2014-05-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04).
- ^ Péter, Puskel. Az aradi autógyártás sikertörténetéből. NyugatiJelen.com.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书籍
编辑- Jászi, Oszká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Macartney, Carlile Aylmer The Habsburg Empire, 1790–1918, New York, Macmillan 1969.
- Mark Cornwall(ed.)The Last Years of Austria–Hungary in Exeter Studies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Exeter. 2002. ISBN 0-85989-563-7
- Sked Al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815–1918, London : Longman, 1989.
- Taylor, A.J.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 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 : Penguin Books in assoc. with Hamish Hamilton, 1964, 1948
-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ed.: Rudolf Rothaug),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Vienna, 1911.